安徽省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2022.3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深刻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要历史地呈现中国的丰富和纵深,还涉及如何坚持现实主义立场的问题。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深刻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
刘勰的《文心雕龙》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提出了文学与时俱进的特点。
文学既存在于“时代”的变量中,也必存在于“民族文化”的常量中。
对我们来说,这个常量就是“中国”。
不能把握住时代的变量,文学就会在日新月异的新经验面前惊慌失措、孤芳自赏而故步自封,为时代所淘汰;不能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常量,文学就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方寸大乱、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丢失了来路和根据地.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新生活、新技术和新矛盾正在打破原有的文学想象。
越来越多的人们,乐于寻找新的文学观念装置,来显影新时代的文学之魂。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在趋时以应新变之余,也要守望来路以寻民族文化之根。
对于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来说,“中国”不仅是当下的,也是历史的;不仅是变动不居的,也是具有坚韧根性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巨浪召唤定海神针。
让我们在时代之巨变中始终成为我们的正是“中国”这一份精神共同体的认同。
只有不断将新时代中国故事编织进并充实于“中国”浩浩荡荡的精神河流中,才能更有效地“以中国为方法”,在中国的特殊性和历史性中诠释“新时代”的独特风采。
2020年安徽省滁州市红心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0年安徽省滁州市红心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阎肃:把灵魂融入艺术1930年,阎肃出生于河北保定,1953年4月入党,1953年6月入伍,曾创作1000多部(首)作品,参与策划100多台重大文艺活动,获国家和军队大奖100余项。
1962年,阎肃从当时风行全国的小说《红岩》中得到灵感,决定以小说中的主人公江姐为主线,创作一部歌剧,反映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忠贞气节,为刚刚经过三年困难时期的国民鼓劲。
在探亲的假期中,阎肃思绪像奔涌的泉水,像爆发的火山,从笔端、从心中倾泻而出,整整写了18天,歌剧《江姐》的剧本初稿一气呵成。
剧本写作仅18天,而打磨、谱曲、排演却用了近3年。
1964年9月,由阎肃作词,金砂、姜春阳、羊鸣作曲的歌剧《江姐》公演,旋即引起轰动,创造了中国歌剧史上5次复排、演出1000多场的奇迹,“雪压不弯、风吹不倒,信念不变、矢志不移”的“红梅精神”,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1991年,阎肃创作歌剧《党的女儿》。
其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而在世界东方,迎来70岁生日的中国共产党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前行。
又是一个18天,他3天写一场戏,与作曲家和演员们合作,很快完成了整部戏的创作排练。
作曲家王祖皆说:“耳顺之年,三天一场戏,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饱满的热情,是完成不了的。
”而阎肃说:“当时,我的脑子里没想别的,就想告诉人们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在哪儿,共产党员是什么样。
”歌剧《党的女儿》登上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的舞台,又一次盛况空前,引起轰动。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走在时代前面,是不是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这是阎肃艺术生涯的真诚告白。
当年为了在歌剧《江姐》基础上改编京剧《红岩》,阎肃主动提出去曾经关押过江姐的渣滓洞体验生活,把手反铐上,戴上脚镣,脚镣很重,碰到踝骨那是钻心的疼,吃饭、睡觉都不解开。
安徽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字音、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寥阔风华正茂青荇(xìng) 忸怩(niǔ)B.斑斓义气风发瓦菲(fēi) 颓圮(pǐ)C.惆怅峥嵘岁月冰屑(xiāo) 叱骂(chì)D.松弛图穷匕见箕踞(jù)骨髓(suǐ)2.下列选项对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比喻)B.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对偶)C.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设问)D.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顶真)3.下列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他因为盗窃坐了三年牢,回想起这三年的峥嵘岁月,他泪流满面。
B.菲律宾想把南海问题复杂化,我们识破了菲律宾的神机妙算,从容以对。
C.在文学创造上,含蓄比一览无余更好,诗歌更讲究含蓄。
D.这种“摇头丸”毒性大,人吃后,会情不自禁地摇头。
4.选出与上句衔接恰当的一项()她,已经年过50,对于演员,年龄是大了些,可是__________。
A.只要听她唱,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B.只要听她唱,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C.只要看她外貌,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D.只要看她外貌,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教师素质的高低和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B.读毛泽东的诗词,诗人的豪情和政治家的浪漫,无时无刻显现在我们头脑里。
C.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D.《沁园春.长沙》一开篇,作者便把自己置身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中,把读者带进一个高原的深秋境界中去。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以气势磅礴的笔调,写出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
秋,在伟人的笔下,褪去萧瑟,铺上生机。
B.《再别康桥》中,诗人说“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诗人不能放歌的原因是他太悲伤了,满心都是别离的痛楚。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班级姓名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宵柝.(tuò)嫉.妒(jí)果脯.(fǔ) 悄.声细语(qiǎo)B.呜咽.(yè) 教坊.(fǎng)匙箸..(chízhù)敛声屏.气(bǐng)C.舵把.(bǎ)盥.沐(ɡuàn) 症.(zhēng)结穿红着.绿(zhuó)D.甬.路(yǒng)砧.板(zhēn)颦蹙(...píng cù)冠.冕堂皇(guān)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 贬谪沧茫追溯蘖根祸种B. 九洲敕造歆享字字珠矶C. 膏梁红绡琐碎百无了赖D. 寒暄漂沦纨袴不经之谈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论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出发现华南虎的消息。
对这些流.言飞语...,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B.齐白石画展在开幕后,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C.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D.丢弃了孤芳自赏....的梦呓和我行我素的执拗,国产大片开始在与人的心灵对视中,回归到“讲故事”的传统做法上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耐的大小。
B.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C.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时自带的食品、矿泉水、方便面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发烧等症状。
D.由于王熙凤出生于高贵而复杂的大家庭,小时候曾被当做男孩子教养,使她接触广泛,见识丰富。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跟他(凡尼亚)不论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只是我的心的历害,得换一个活塞了……②我感到左大腿上挨了一针,全身猛地了一下,我想抬起身子,可是坐不起来……③每一幅照片都有人心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下第一单元;第八单元第一课。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这鼓励我们立足时代发展,创新艺术表达,在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过程中,把中国故事讲生动、讲精彩。
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从延河岸边走来的艺术院团,国家话剧院近年来以史料为依托,深入革命文化传统,创作了《红色的起点》《直播开国大典》《三湾,那一夜》等一批话剧作品。
《红色的起点》凸显青春洋溢的革命精神,以富有时代气息的舞台表达,再现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峥嵘岁月。
《直播开国大典》则聚焦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时刻,以历史人物为原型,再现新华广播电台如何在有限条件下,顺利实况转播开国大典,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为了让故事更加好看,在《直播开国大典》中,我们打破传统叙事模式,3条线索交融并进,增强全剧悬念和戏剧冲突,更加有效地传递作品的精神内涵。
今年国庆期间,国家话剧院首部文献剧《抗战中的文艺》成功上演。
全剧以活跃在抗战中的文艺家为主人公,集中呈现鲁迅、田汉、聂耳等文艺大家的爱国之志和救国之举。
国家话剧院推出这部剧,既是对历史的回望和致敬,更传递了前辈艺术家的奋斗之志、家国情怀。
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文心雕龙·史传》曰:“辞宗丘明,直归南董。
”所谓“直归南董”是指记事要像南史氏董狐那样秉笔直书;而“辞宗丘明”,指文辞记录方面要学习左丘明。
刘知几盛赞左氏的语言具有“典而美”“博而奥”的特点。
这种语言特点趋向于诗化,即在《左传》文本中大量引《诗》、赋《诗》和运用歌谣韵语使叙事具有诗情,运用整齐而富有节奏感的段落和引发想象联想的字句营造出诗境。
这种既包括诗歌、韵语,又富含诗情的书写方式应被称为“诗笔”。
历史的记录不应仅仅是直白的表露,也有想象的朦胧、诗意的表达,因此“诗笔”的运用也应当是中国古典叙事的经典笔法。
《左传》记事,无论是议论时事、臧否人物,还是劝谏讽喻、析理辨言,抑或是出使专对、会盟宴好,都大量用《诗》。
聘问赋《诗》,始于鲁僖公二十三年,公子重耳寄居秦国,秦穆公宴请他时,“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
杯酒之间,诗味溢散,晋文公的谨小慎微与壮志雄心、秦穆公的慷慨豪壮与英雄相惜,皆藏于所赋之诗中。
与“赋《诗》”相比,《左传》中的“引《诗》”行为更为频繁,无论是臧否人物、扬抢风雅,还是讽刺劝谏、解释说明,大量的“引《诗》”行为都彰显了《左传》对“诗笔”的运用。
“引《诗》”论事评人多在事件的结尾,一般借“君子”“孔子”或时贤之言来表达。
如鲁昭公五年:“《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孔子引《大雅·抑》表扬叔孙昭子有正直的德行。
除了运用大量《诗经》作品及逸诗外,《左传》中的“诗笔”还记录了相当数量的歌谣谚词一类的韵语,这些韵语文体未经润色,或文风古朴,或别有风趣。
《左传》中另有讴、歌、谣、谚、卜等丰富的韵语材料散落在春秋时期的各个角落,这些韵语可歌可诵,妙绝道理,引譬连类,韵味悠长,是《左传》“诗笔”很好的补充。
海登·怀特说:“只要史学家继续使用基于日常经验的言说和写作,他们对于过去现象的表现以及对这些表现所做的思考就仍然会是‘文学性的’,即‘诗性的’和‘修辞性的’,其方式完全不同于任何公认的明显是‘科学的’话语。
安徽省青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

青阳一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3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后期的主要哲学形态,作为占据主流的哲学思潮,对于美学也有重要影响。
其中“气象与大我”是两个关键概念且关系密切。
所谓气象,就是一个人内在的道德精神通过外在的言行举止所呈现的一种特有的人格形象。
对气象集中开始探讨的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吕祖谦。
首先以气象来比喻儒家圣贤的是程颢。
程颢和他的弟弟程颐,二人的气象同样是后学者津津乐道、学习模仿的对象。
大程的一团和气、温和宽容与小程的师道尊严、刚毅分明,由此也诞生了两个有名的成语:“如坐春风”与“程门立雪”。
还有一个著名的“曾点气象”,为什么以治国安邦为毕生志向的孔子会认同这样一个逍遥自乐的人生理想?气象与大我密切相关,浩然之气所体现的就是至大至刚的我。
针对孔子与曾点等人的对话,朱熹从气理学的角度阐释曾点气象,在理学家看来,去除了“人欲”,只剩下“天理”,从而达到一种“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的大我。
理学家对于这种大我是孜孜以求的,在理学家看来,儒者的使命就是通过修身养性,使自己成为圣贤,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充分体现了理学家的大我观,其底蕴是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这种责任感是北宋崇文政策的产物。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视为北宋士人的集体宣言。
理学家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中形成自己的哲学思想,其以圣贤之大我为学习目的也就顺理成章了。
北宋理学家都很重视静观。
周敦颐窗前的草长得很茂盛,有人问他为什么不除去,冯友兰先生认为,这是从天的观点观照事物,对事物有一种同情的了解,宋儒认为这是圣人气象。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审美态度。
对于理学而言,工夫与境界是两个最核心的范畴,通过心性修养的工夫,达到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境界,成就作为圣贤的大我气象,这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王店孜乡亲情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王店孜乡亲情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本试卷共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题的作答:用合乎要求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博物馆成为公众喜爱的文化“打卡”地,一些精品大展现场经常出现排长队的景象。
但是线上展览的观展热度似乎远远不及线下。
是什么阻挡了观展热情?首先,在电脑或手机屏幕上欣赏文物、浏览展厅,与身临其境面对实物所带来的审美体验、艺术震撼是不一样的。
线上展览受到观展设备、展示程序、网络环境等因素影响,操作不便捷、画面不清晰、切换不流畅,都会让观展体验大打折扣。
其次,线上展消弭了空间感,也隐去了观展同伴,参观者难以直观地感受展厅布置的精美、展线设计的巧妙,在观展过程中也没有伙伴可以交流,相应地减少了一些乐趣。
线上展览存在不少局限,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
它在云端持续开放,没有闭展时间,让亿万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参观。
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文物图像可以多角度清晰显示,让观众看到一些现场看不到的细节。
独自观展省去了排队、拥挤的烦恼,能让人更专注地欣赏文物。
线上展和线下展在很多方面都有显著差别,因此,线上展不应是简单地把线下展览搬到网上,而是要对展览进行延伸、拓展,甚至“再创作”。
从三维到二维,少了空间的束缚,线上展览可以打破原有展线设置,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观展线路和更丰富的展示内容。
线下展览无法实现的检索、细读等功能,在网络平台都可以实现,以更好地满足文博“发烧友”(线上观展核心人群)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下·来宾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导致经学在二十世纪衰落的直接原因,应该是1912年以后经学这门学科的消亡。
晚清的式失败带来一种客观效应,似乎中国传统的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
这是后来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否定经学乃至文化传统的理由。
因此,经学研究必须要发生改变。
经学应该取精用宏,()。
在这方面,无论晚周、汉唐、宋明还是清代,都产生了具有自己风格的重要的经学著作,但能够代表中西会通时代的经学注疏,却仍然。
中国经学学者应该自觉进行自身义理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与其他文化的深入对话。
在这一方面,二十世纪留下了不少遗产,这就是新儒学的各种形态。
经学不能,应该重新回到世界之中。
经学要重新恢复自身的社会实践性。
经学应该显示出其应对时代问题的能力,经学学者应提出,而不是寻章摘句。
经学实践性最初的表现形式便是礼学,贯注于古典时代的人伦日用之中。
但古礼的原则由于至少在汉代以后就遭到了损坏,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原则。
在经权之辨中,权的流变性超过了经的恒常性,这造成了唐宋、特别是明清以来中华文明的某些根本弊端,譬如诚信的内在动力缺失。
如何持守古礼中的常道,是当下经学应该致力的问题之一。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摧枯拉朽凤毛麟角故步自封真知灼见B . 排山倒海鹤立鸡群安之若素真知灼见C . 摧枯拉朽鹤立鸡群故步自封远见卓识D . 排山倒海凤毛麟角安之若素远见卓识(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形成能够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的新的经典诠释,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发掘经典自身意蕴B . 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发掘经典自身意蕴,形成能够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的新的经典诠释C . 发掘经典自身意蕴,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形成能够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的新的经典诠释D . 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形成能够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的新的经典诠释,发掘经典自身意蕴(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但由于古礼的原则至少在汉代以后就遭到了损坏,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原则。
B . 但由于古礼的原则至少在汉代以后就遭到了损坏,使得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原则。
C . 但古礼的原则由于至少在汉代以后就遭到了破坏,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原则。
D . 但由于古礼的原则至少在汉代以后就遭到了破坏,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原则。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二上·无锡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那些鸟会认人刘亮程①我们搬走了。
鸟会落在剩下的几棵树上。
更多的鸟会落到别人家树上。
也许全挤在我们砍剩那几棵树上,叽叽喳喳一阵乱叫。
鸟不知道院子里发生了啥事。
但它们知道那些树不见了。
筑着它们鸟窝的那些树枝乱扔在地上,精心搭筑的鸟窝和窝里的全部生活像一碗饭扣翻在地上。
②我们带不走那些鸟。
带不走筑着鸟窝的树枝。
那些枝繁叶茂的树砍倒后,我们只拿走主干。
其余的全扔在地上。
我们经营了多少年才让成群的鸟落到院子,一早一晚,鸟的叫声像绵密细雨洒进粗糙的牛哞驴鸣里。
那些鸟是我们家的。
我们一家十六只耳朵听鸟叫。
从此那些鸟将没人听地叫下去,都叫些什么我们再不会知道。
③大多是麻雀在叫。
麻雀的口音与我们相近,一听就是很近的乡邻。
树一房高时它们在树梢上筑窠,好像有点害怕我们,把窠藏在叶子中间,以为我们看不见。
后来树一年年长高,鸟窠便被举到高处,都快高过房顶一房高了,可能鸟觉得太高了,下到地上啄食不方便,又往下挪了几个树枝,也不遮遮掩掩了。
④夏天经常有身上没毛的小鸟从树上掉下来,像我们小时候从炕上掉下来一样,扯着嗓子直叫。
大鸟也在一旁叫,它没办法把小鸟弄到窝里去,眼睁睁看着叫猫吃掉,叫一群蚂蚁活活拖走。
碰巧被我们收工放学回来看见了,赶快捡起来,仰起头瞅准了是哪个窝里掉下来的,爬上树给放回去。
⑤一般来说爬树都是我的事,四弟也很能爬树,上得比我还高。
不过我们很少上到树上去惹鸟。
鸟跟我们吵过好几次架,有点怕惹它们了。
一次是上去送一只小鸟,爬到那个高过房顶的横枝上。
窝里有八只鸟蛋的时候我偷偷上来过一次,蛋放在手心玩了好一阵又原放进去。
这次窝里伸出七八只小头,全对着我叫。
头上一大群鸟在尖叫。
鸟以为我要毁它的窝伤它的孩子,一会儿扑啦啦落在头顶树枝上,边叫边用雨点般的鸟粪袭击我。
一会儿落到院墙上,对着我们家门窗直叫,嗓子都直了,叫出血了。
那声音听上去就是在骂人。
母亲烦了,出门朝树上喊一声:快下来,再别惹鸟了。
⑥另一次是风把晾在绳上的红被单刮到树梢,正好蒙在一个鸟窠上,四弟拿一根棍上去取,惹得鸟大叫了一晌午。
⑦除了麻雀,有时房檐会落两只喜鹊,树梢站一只猫头鹰,还有声音清脆的黄雀时时飞来。
它们从不在我们家树上筑窠。
好像也从不把黄沙梁当个村子。
它们往别处去,飞累了落在树枝上歇会儿脚,对着院子里的人和牲畜叫几声。
⑧那堆苞谷赶紧收进去,要下雨啦。
⑨镰刀用完了就挂到墙上。
锨立在墙角。
别满院子乱扔。
⑩我觉得它们像一些巡逻官,高高在上训我们,只是话音像唱歌一样好听。
乘人不注意飞下来叼一口食,又远远飞走。
飞出院子飞过村子,再几年都见不到。
⑪那些麻雀会认人呢。
我对父亲说,昨天我在南梁坡割草,一只麻雀老围着我叫,我以为它想偷吃我背包里的馍馍。
我低头割草,它就落在地上对着我叫。
后来我才发现是我们家树上的一只鸟,左爪内侧有一小撮白毛,在院子里胆子特别大,敢走到人脚边觅食吃,所以我认下了。
刚才我又看见它,站在白母羊背上捡草籽吃。
⑫鸟是认人呢。
大哥也说,那天他到野滩打柴,就看见我们家树上几只鸟。
也不知道它们跑那么远去干啥。
是跟着牛车去的,还是在滩里碰上了。
它们一直围着牛转,叽叽喳喳,像对人说话。
大哥装好柴后它们落到柴车上,四只并排站在一根柴禾上,一直乘着牛车回到家。
(1)简要概括文中那些鸟“会认人”的过程。
(2)赏析第五段画线的句子。
(3)文中叙写喜鹊等其它鸟类有什么用意?(4)文章写人与鸟的关系,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中意蕴。
3. (9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北斗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目标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卫星在太空飞行,太阳与地球是它的航标灯:卫星飞行姿态的建立依赖于对太阳、地球的观测,测量精度越高,卫星飞行姿态就越稳定,提供的导航精度也越高。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三只眼”,就是通过观测太阳、地球为导航卫星提供导航。
专家介绍说,“三只眼”就是两个“太阳眼”(模拟太阳敏感器、数字太阳敏感器)、一个“地球眼”(红外地球敏感器)。
“太阳眼”测量太阳的位置,“地球眼”测量地球的位置。
安装了“三只眼”的北斗卫星的优异表现与“视力”密切相关。
卫星入轨初期用模拟太阳敏感器捕获太阳,再通过数字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共同作用,更加精确地确定卫星的三轴姿态。
科研人员对北斗卫星数字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进行了关键技术攻关。
数字太阳敏感器的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关键元件自主可控;红外地球敏感器的关键技术突破后,具有高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长寿命、不易受太阳等天体对测量的干扰等优点。
卫星与卫星之间的通信——星间链路,是北斗导航系统由区域向全球过渡的关键技术,是提升系统全球服务能力的核心技术手段,也是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重要标识和技术制高点。
中国科研人员提出了自己的北斗全球组网星间链路解决方案,率先采用毫米波技术体制和生产工艺,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星间链路产品。
这将对北斗导航卫星实现全球组网起到关键作用,极大地促进北斗全球系统的跨域发展。
(摘编自余建斌《自主创新确保北斗系统稳定运行》,《人民日报》2018年6月11日)材料二:中新社西宁7月3日电在青海省,千百年来牛羊吃草到哪里牧民们就跟到哪里,记者3日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获悉,目前该省以北斗卫星技术为基础,对草场和牲畜实施动态监控,进行智慧放牧。
传统放牧方式下,草场利用率低,且牧民很难全面、便捷地掌握牧草生长、气象灾害和动物疫情等信息。
现在牧民通过北斗手持终端“牧民通”,依据北斗卫星制定的放牧方案以及北斗短报文双向通信功能,便可以实时掌握游牧路线、草场动态、疫病防疫等信息。
据了解,青海省以北斗卫星技术为基础,已建立了天地一体的天然牧草采集和监测系统,应用于高寒草地畜牧业生产,并建立了基于北斗的草地自动监测站和北斗生态畜牧业数据服务平台。
北斗卫星信息技术应用在畜牧业生产中,可以建立融牧草资源利用、家畜动态监测、疫情预警、气象灾害预报等信息于一体的高寒地区特色生态养殖模式。
(摘编自中新网《北斗卫星“试水”青海高原智慧放牧》)材料三:12月30日报道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0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产值有望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2年正式开通,时过五年,目前已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近又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实现全面信号兼容。
与全球其他三大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欧盟的伽利略系统)相比,北斗除了具备三大系统的技术机制之外,还有独具的短报文和位置报告服务能力。
与GPS芯片价格相比,芯片单价高一直是制约北斗导航民用的最大瓶颈。
如今,由于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加上工艺产能的提升,国产北斗芯片单价已降至6元,在总体性能上也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
目前,中国的北斗系统已经在公安、交通、渔业、电力、林业、减灾等行业得到广泛运用。
据统计,各类北斗终端及运营平台已经为23个省市、超过35万辆客货运车、远洋渔船等提供服务。
(摘编自《参考消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在现阶段,我国的北斗系统尚不能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但随着技术的升级、系统的完善,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的目标有望实现。
B . 对北斗导航系统由区域向全球过渡的关键技术星间链路的研制,我国科研人员将采用毫米波技术体制和生产工艺,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C . 传统放牧方式存在草场利用率低、牧民不能全面而便捷地掌握相关信息等弊端,而运用北斗卫星系统进行放牧则可能避免这些弊端。
D .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已经在民用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材料二以青海省牧民们放牧方式的改变较为详细地佐证了这一成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我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全球三大卫星导航系统GPS系统、格洛纳斯系统、伽利略系统相比,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