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2021.05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使用2B铅笔正确填涂准考证号。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课内文言基础知识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牧:养

B.吾与.点也与:赞成

C.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简:选拔

D.比.及三年比:比较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臣闻求木之.长者李牧连却之.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赂秦而.力亏

C.虽董之以.严刑以.地事秦

D.其.声呜呜然吾其.还也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今君实所以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见教者所以

B.冀君实或见.恕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C.能克.终者盖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

D.故幸.来告良縵立远视,而望幸.焉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A.如会同,端..章甫B.素善.留侯张良

C.越国以鄙远.D.项伯杀人,臣活.之

5.下列各选项句式归类正确的是()(3分)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④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⑤戍卒叫,函谷举⑥灭六国者六国也

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⑧洎牧以谗诛⑨以其无礼于晋⑩是寡人之过也

A.①③④/②⑤⑧/⑥⑩/⑦⑨

B.①③④/②/⑤⑧/⑥⑩/⑦⑨

C.①④/②⑤⑧/③⑥⑩/⑦⑨

D.①④/②⑤⑧/③/⑥⑩/⑦⑨

6.下列选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兄弟间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B.“君实”,司马光的字。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定字。

C.“再拜”是古代一种相对隆重的礼节,在郑重呈现某物或接待某人时,行多次的叩拜礼。

D.“盘庚”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为了改变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迁都,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

7.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曾皙)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为政的才能不同。”

B.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做大事不必理会细枝末节,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

C.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没有缘由(与您)见面,我内心不胜仰慕至极。

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我不能早些任用你,现在事情紧急了才来求助你,是我的过错。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方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新时代召唤作家聚焦于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一系列反映精准扶贫的作品脱颖而出,丰富了乡土文学的内涵和表达。

书写大时代,需要具备足够的思想穿透力,如何穿透繁杂的现实,在零碎的细节中把握时代的总体性特征、理解时代的精神内涵,对作家而言有相当的难度。善于将精准扶贫给当下农村、农民和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置于丰厚的历史土壤中进行表达,是新时代扶贫文学的一个特征。贺享雍的十卷本《乡村志》本着“为时代立传,为乡村写志,替农民发言”的宗旨,以贺家湾为中心,探讨半个多世纪以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最后一卷《天大地大》尤其将重点放在精准扶贫上。当精准扶贫被置于阔大的历史背景下,贺家湾也成为当代中国乡村变迁的一个缩影。赵德发的《经山海》每一章开头都有一个小引“历史上的今天”,将当下置于更加悠远的历史时空,把乡村扶贫工作中的每一点变化都纳入正在进行的历史进程,在宽阔的历史视野中映照出新时代的生机与力量。这些创作将精准扶贫工作置于较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中,有利于在更深广的意义上理解新时代乡村的特征,建构乡村审美经验。

驻村干部大都是从城市到农村开展扶贫工作的,“外来者”视角就成为当下扶贫文学的主导性叙事模式。但是,外来者如何才能真正进入乡村内部,关涉到文学呈现出怎样的乡村经验,如果仅仅停留在无关痛痒的外来者视角或者机械的政策解读层面,就会影响写作的有效性。不少扶贫文学坚定人民性立场,采取平视视角,致力于表现扶贫干部的成长、帮扶对象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改善,成为新时代扶贫文学的一个特征。譬如《经山海》《天大地大》《酒是个鬼》等小说在外来者视角中加入成长小说的元素,将基层驻村干部的成长与乡村面貌和村民命运的改变结合在一起,反映出扶贫工作既是帮扶他人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机遇,体现出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内涵。同时,扶贫文学并未停留在对国家帮扶政策的解读上,而是试图表明,政策的外在力量与农民内生力量的结合才是实现脱贫的必由之路。

火热的现实和身临其境的生活体验提供了大量崭新的文学素材,扶贫文学中不少故事都直接源于作者的扶贫日记或访谈等第一手资料,这是时代与生活的馈赠。在充分把握时代精神的前提下坚持个性化表达是新时代扶贫文学的一个特征。韩永明的《酒是个鬼》延续了他一向关注转型期普通人精神状况的写作特点。晓苏在《撒谎记》中以不无反讽的笔法续写他的油菜坡故事,陈应松在《火烧云》不无残酷但也不乏温情的故事中丰富着他的神农架系列。这些作品既具强烈的时代特征,又有作家鲜明的个人烙印。

扶贫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与探索也丰富了乡土文学的美学特质。扶贫工作有严格的组织程序和工作流程,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考核目标,如果没有独特的艺术眼光和感悟力,很难讲出好故事。同时,减贫工作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应当注意的是,简单化的

乐观想象也会远离乡村现实。当作家以在场的姿态进入乡村的精准扶贫现场时,如何跳出繁复庞杂的表象,冲破僵化的思维定势,在更阔大的时空里建构新时代乡村叙事的坐标,是每一个写作者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摘编自李雪梅《扶贫文学:叙写新时代乡村传奇》)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将精准扶贫置于更广阔的时空之中,以此来反映新时代乡村的变化。

B.外来者视角和机械的政策解读都是影响扶贫文学写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C.新时代扶贫文学的特征之一是创作者对自身乡村生活经验的个性化表达。

D.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最终的全面胜利,扶贫文学创作也将退出历史舞台。

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结合精准扶贫方略推行这一时代背景,揭示了当下扶贫文学产生的原因。

B.文章分析了扶贫文学的内容特征,也涉及了其在艺术形式方面的创新与探索。

C.文章分别论述扶贫文学的艺术成就与创作上的不足,体现了一定的辩证思维。

D.文章举了大量扶贫文学作品实例,在对其评价中体现了作者的文学审美标准。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扶贫文学产生于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背景下,对乡村新变化的书写丰富了乡土文学的内涵。

B.扶贫文学的不少作者本身就置身于这场脱贫攻坚的战役中,这使得他们的作品成为优秀的纪实文学。

C.作家需在对时代脉搏的把握与对个性化的追求中达成某种平衡,否则很难创作出好的扶贫文学作品。

D.如果扶贫文学作品过于理想化,忽略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复杂性,则会影响其艺术成就。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的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①,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瀁②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二国之患,唯赐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辩..哉!”

颜回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对曰:“回闻熏、莸③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④,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选自《孔子家语》) [注]①搴(qiān):拔取。聝(guó):古代战争中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以记功,这里代指左耳。②漭瀁(mǎngyàng):广大无涯际的样子。③熏:香草。莸(yóu):臭草。④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当.一队而敌之当:率领B.必也攘.地千里攘:夺取

C.挺刃交兵.兵:兵器D.夫子曰:“辩.哉!”辩:通“辨”,区别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以.其类异也②以.吾一日长乎尔B.①则由无所施其.勇②吾其.还也

C.①子路抗手而.对曰②舍瑟而.作D.①夫子何选焉.②盘盘焉.,囷囷焉

13.下列语句中,与“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沛公安在B.不吾知也C.舆薪之不见D.异乎三子者之撰

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

B.孔子赞赏子路的“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

C.颜回向往的社会景象与曾皙所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其实都是“礼治”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

D.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侍坐》篇都体现出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5分)

(2)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5分)

四、古代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6~17题。

赤壁

袁枚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荻纷纷。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诗中的“秋渺渺”“荻纷纷”“乌鹊寒声”等描写内容可以推测出,诗人登临赤壁的时候恰逢深秋时节。

B.“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这两句具体描写了赤壁之战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开篇即气势逼人。

C.“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两句表明诗人站在拥刘贬曹的立场上,对火烧赤壁予以高度褒扬。

D.袁枚作诗论诗崇尚“性灵”,而“性灵”的审美价值核心是彰显独特的个性,本诗体现了浓厚的个性色彩。

17.尾联所用的“吹箫客”和“乌鹊”两个典故,分别出自哪篇传世诗文?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五、古诗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得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

(3)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要赏罚得当: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________”;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________”。

(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14个字“________,________。”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7)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_,________”,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暗哨

徐凤林

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

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报编辑部就藏在这牛毛大山的密营里,这份南满省委直属的机关报,除了发布党的最新的抗战指示、东北抗日联军在各地打击敌人的胜利消息外,还担负着另外一个任务,负责供给桓仁地区抗联战士穿的鞋子,牛毛沟的张皮匠就是做靰鞡鞋的高手。

张皮匠做靰鞡鞋大多是用牛皮做,牛皮不够用时才用马、猪皮等。收来的皮张皮匠先要放到木头床子上用刀往下刮里子,然后把皮子放到装有石灰水的大缸里浸泡七天至半个月的时间,等把皮子上的毛泡掉了,再用清水泡,去掉皮子上面的灰尘。

泡好的皮子是柔软的,将皮子拿出来,搁进皮罩子里,底下放入草点着,用烟熏皮子,这就是熟皮子。

熟好的皮子再用太阳晒,晒成老红色,然后再用铲子蹬,刮刀刮,将老红色蹬成杏黄色,裁成靰鞡坯子,将靰鞡坯子和靰鞡脸儿缝到一起,撤出鞋楦子就做出靰鞡鞋了。靰鞡鞋缝出来是敞口的,上面有块布,叫靰鞡腰子,用铁梳子将苞米叶子梳成一绺一绺的,或者用山上的靰鞡草,塞进靰鞡鞋里,靰鞡鞋上有靰鞡耳朵,将绳子从中穿过,脚穿进鞋里后,将绳子一紧,一道一道地缠在靰鞡腰子上,既暖和又轻便。东北地区冬天时天寒地冻,大雪插裆深,没有靰鞡鞋根本就出不了门。

张皮匠做的靰鞡鞋就是专门供应桓仁地区抗日联军的。

这次进山的讨伐队有一百多人,带头的日军队长叫东日文信。一张驴脸上戴着一副近视镜,藏在镜片背后的目光永远是闪烁不定的。几次进山讨伐都是空手而归,他很是想不明白原因在哪里。情报上明明说的报社地点在何处何处,为什么他们一进山,抗联的人就找不到呢?若说有人偷着给抗联送情报,就更不可能了,每次进山讨伐前,他都会在各个进山的路上布下暗哨,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有人进山。

他知道,今天进山也抓不到抗联,但密探有情报,又不能不去。东日文信想偷个懒,让副队长带队进山找抗联,自己领着几个日本兵和伪军走进了张皮匠的家,他对中国人脚上穿的靰鞡鞋很感兴趣,想看看制作的工艺流程。

张皮匠此时正在熏皮子,蒿子草冒出的黑烟经过烟囱“咕嘟咕嘟”地在牛毛沟的上空飘荡着,屋子里充满了沤皮子的臭味。东日文信实在受不了这个味道。让伪军把张皮匠拉到了制作间,他要亲眼看看一双靰鞡鞋是怎么做成的。

张皮匠很有耐心,把一张皮子如何做成靰鞡鞋的制作过程详细地讲解了一遍,然后又缝

制了一双鞋,把自己脚上穿着的鞋脱下来,演示如何往鞋里塞草,怎么穿。把个小鬼子看得心痒,非要用新做的靰鞡鞋自己试一下,穿上后蹦了两下高,觉得这鞋比自己穿的军靴好,一是保暖,二是轻快,军靴太沉。

黄昏时,进山讨伐的日伪军陆续回来了,结果还是扑了个空。东日文信很不高兴,撅着驴嘴,穿着这双靰鞡鞋,也没有给钱就走了。

张皮匠看他们走远了,熏皮子时就用苫房草了,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得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再看看峰峦起伏的大山深处,他露出了开心地笑。

由于屡次讨伐不利,关东军要把东日文信送上军事法庭,东日文信不堪受辱,剖腹自杀了,他到死也没有弄明白,是谁?用什么办法给抗联报的信!

(节选自小说《张皮匠抗战》)

19.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暗哨”意蕴丰富,耐人寻味。东日文信布下暗哨想找到抗联的人,没想到给抗联报信的暗哨就在他眼皮底下。

B.小说开头“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语言简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敌军的行动,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C.张皮匠很有耐心地对日本人详细讲解制靰鞡鞋的过程,并进行演示,这是他在拖延东日文信,为抗日联军争取时间。

D.“一缕缕轻柔的白烟”照应前文“蒿子草冒出的黑烟”,两处烟的细节描写揭示了抗联暗哨张皮匠巧妙的报信方法。

2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行文张弛有度,由紧张氛围开始,用紧张氛围结束全文,中间介绍张皮匠做靰鞡鞋,日军扑空都使节奏稍微松弛。

B.文中东日文信的心理活动揭示了其行为的动机,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使读者的情绪随其疑虑揣测而起伏。

C.小说叙述不动声色,善于设置悬念,结尾处东日文信“到死也没有弄明白”的疑惑,会使读者回读前文,回味无穷。

D.小说语言富有审美意蕴,这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如文中“峰峦起伏的大山”等描写,使小说具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21.小说用较长的篇幅介绍张皮匠制作靰鞡鞋的过程,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七、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网友感慨中国航天太会起名了!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取自中国古代传说,弘扬传统文化,表达中国人“奔月”的决心;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承载喜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寓意,实现“地月传书”。

不仅是航天,那些大国重器的名字都充满诗意。行星探测任务“天问”,源于屈原长诗《天问》,探索真理征途漫漫,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北斗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明灯;大型多用途运输机“鲲鹏”,源自中国神话神鸟,寓意巨大无比、力大无穷;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上天为鲲鹏,入海为蛟龙”,各取一字,寓意水陆两栖。这就是中国人的浪漫!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谈谈认识,阐释观点。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明确文体,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比:及,等到)

2.C(介词,用)

3.B(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4.A(名词或用作动词)

5.D(宾语前置句/被动句/主谓倒装/判断句/状语后置句)

6.C(“行多次的叩拜礼”错)

7.D(“是寡人之过也”应译为“这是我的过错”)

8.A(B.“重要因素”错,原文第三段为“如果仅仅停留在无关痛痒的外来者视角或者机械的政策解读层面,就会影响写作的有效性”;C.“创作者对自身乡村生活经验的个性化表达”错,原文第四段为“在充分把握时代精神的前提下坚持个性化表达是新时代扶贫文学的一个特征”;D.选项内容于文无据。)

9.C“创作上的不足”错,应该是指出了“创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0.B“这使得他们的作品成为优秀的纪实文学”于文无据。

11.D(辩:善辩,有口才。)

12.A(A项,①②都表原因,“因为”。B项,①代词,他的;②表祈使语气,还是。C项,

①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②连词,表承接。D项,①语气词;②代词,相当于“之”。)

13.D(A、B、C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D项是状语后置句。)

14.B(“繁词”指的是子贡。)

15.(1)在这儿凝神思虑,思绪万千。你们几个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我从中进行选择。(2)孔子说:“不耗费钱财,不伤害百姓,不废太多的口舌,颜回都具备了。”

参考译文:

孔子向北游览到了农山,子路、子贡和颜渊在身边陪侍。孔子四处看了看,然后深深地感叹说:“在这儿凝神思虑,思绪万千。你们几个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我从中进行选择。”

子路走上前去说道:“我希望(得到一个机会)将帅的白色指挥旗像月亮,红色的战旗似太阳,钟鼓的声音响彻云霄,繁多的旌旗在地面盘旋飞舞,在这种情况下,我率领一队人马打击敌人,一定能夺得上千里的土地,夺取敌人的战旗,手执割下的敌人的左耳,只有我能干这些事,让他们两个跟着我吧。”孔子说:“多么勇猛啊!”

子贡也走上前去说道:“我希望当齐楚两个大国在广阔的田野上交战,两军对垒相望,战场扬起的灰尘连成一片,士兵就要拿起武器交手时,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居中调停,陈述利害关系,消除两国的灾难,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够做得到,就让子路、颜渊跟着我吧。”孔子说:“多么有口才啊!”

颜渊退后不说话。孔子说:“颜回,向前来,为什么只有你不谈谈心愿?”颜回回答说:“文武两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贡都已经说过了,我还说什么呢?”孔子说:“即使这样,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你说说看。”颜回回答说:“我听说熏草和莸草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尧和桀不能共同治理一个国家,因为他们不是同类的,我希望遇到圣明的君主,辅佐他,施行五教,用礼乐教化人民,让人民安定,不用加固城墙,不用越过护城河,把剑、戟这些兵器销铸成农具来使用,平原、湖泽上放养成群的牛马,家家没有离别相思之苦,千年没有战争的忧患,那么,子路就没有地方施展他的勇气,子贡也没地方用他的辩才了。”孔子神情肃穆地说:“多么美好的德行啊!”

子路举起手来问道:“老师会选择谁呢?”孔子说:“不耗费钱财,不伤害百姓,不废太多的口舌,颜回都具备了。”

16.B(“具体描写”并不准确。本联属于概述,是概述的当年赤壁大战以及这次战争的意义。)

17.第一问:“吹箫客”出自苏轼《赤壁赋》,“乌鹊”出自曹操《短歌行》。第二问:尾联的意思是说,我这次来赤壁并没有带着吹箫的友人为伴,所以只能听到安静的夜里有乌鹊在凄凉啼鸣。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之感也暗含着得不到英明君子赏识、才华无法施展的失落抑郁。18.(1)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3)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4)度义而后动视而不见可悔故也。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19.C“这是他在拖延东日文信,为抗日联军争取时间”错误。东日文信并没有进山,而是让副队长带队进山找抗联。

20.A.“用紧张氛围结束全文”错误。结尾东日文信自杀,氛围并不紧张

21.(1)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张皮匠不仅是高超的手工艺人,更是一位通过制鞋积极参与抗日的爱国英雄。(2)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因为靰鞡鞋暖和又轻便,东日文信才会到张皮匠家看制作流程,从而揭开“暗哨”谜底。(3)使主题更加突出、深刻。以张皮匠为代表的老百姓参与了抗日,突出了爱国主题,也赞美了军民一心抗日的智慧,预示着日本军国主义失败的结局。

22.参考2020年高考评分标准。

作文立意分析

“太会起名了”“充满诗意”“这就是中国人的浪漫!”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而航天等大国重器代表中国科技,用古代传说典籍给最尖端的科技命名,这是传统和现代的碰撞,是人文和科技的结合,是中华智慧古今的交汇。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2019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 本试卷共6页,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一、基础题(52分) (一)成语运用(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 ....,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 ....,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 ....了。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 ....,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 ....,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B.漫步这里的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厚淳朴的苗家风 情及风姿绰约 ....的民族歌舞给景区增添了人文情趣。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 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对它趋之若鹜 ....。 D.蓝牙版自拍杆,利用手机蓝牙功能,使用方便,拍照效果好,投放市场后果然不孚 .. 众望 ..。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2021.05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使用2B铅笔正确填涂准考证号。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课内文言基础知识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牧:养 B.吾与.点也与:赞成 C.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简:选拔 D.比.及三年比:比较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臣闻求木之.长者李牧连却之.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赂秦而.力亏 C.虽董之以.严刑以.地事秦 D.其.声呜呜然吾其.还也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今君实所以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见教者所以 B.冀君实或见.恕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C.能克.终者盖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 D.故幸.来告良縵立远视,而望幸.焉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A.如会同,端..章甫B.素善.留侯张良 C.越国以鄙远.D.项伯杀人,臣活.之 5.下列各选项句式归类正确的是()(3分)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④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⑤戍卒叫,函谷举⑥灭六国者六国也 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⑧洎牧以谗诛⑨以其无礼于晋⑩是寡人之过也 A.①③④/②⑤⑧/⑥⑩/⑦⑨ B.①③④/②/⑤⑧/⑥⑩/⑦⑨ C.①④/②⑤⑧/③⑥⑩/⑦⑨ D.①④/②⑤⑧/③/⑥⑩/⑦⑨ 6.下列选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兄弟间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B.“君实”,司马光的字。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定字。 C.“再拜”是古代一种相对隆重的礼节,在郑重呈现某物或接待某人时,行多次的叩拜礼。 D.“盘庚”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为了改变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迁都,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济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包扎(zhā)跋.(bá)涉迂.回(yū)防碍熙熙攘攘 B.复辟.(pì)气氛.(fēn)寒噤.(jìn)打烊坚苦奋斗 C.警惕.(tì)霎.时(shà)追剿.(jiǎo)踮脚运筹帷幄 D.侮.(wǔ)辱停泊.(pō)勉强.(qiáng)部署揭杆而起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收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 生机勃勃。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各级政府在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多想办法,积极拓展再就业之路,以便使更多的下岗工人得到合理的。 ②要通过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创新选拔任用机制,大力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实现好中选优提供科学的制度和。 ③你们——党的领导人,不知疲倦地操劳着,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红军的胜利,全都了,花去了多少心血啊! ④他们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给儿童赶快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A.安置保障消瘦必须 B.安顿保障消瘦必需 C.安置保证瘦削必需 D.安顿保证瘦削必须

章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章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 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章丘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分值:150分时长:150 分钟 一、课内阅读(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对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茂盛的样子),薄言采之 B.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越陌度阡(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 D.粪土当年万户侯(本指食邑万户的封侯者,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 2.下列语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细数2017的无锡搜房博客,有多少新锐博主在谈笑间指点江山,预见楼市风云。 C.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提高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D.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

术爱好者趋之若骛.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今春开始,四川甘孜州自筹资金,在学前教育免费基础上,启动高中免费教育计划,进而形成15年免费教育构架,上万学生因此受益。 B。包括光纤光缆行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自主创新,这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一定要走的必由之路。 C。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资金不限制用途,这大大增强了科研机构和智库团队负责人在资金管理使用上的自主权得以扩大。D。江西丰城发电厂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事故发生后,该省的主要领导紧急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救援和善后工作,召开现场会议和具体部署。 4、辨析下列词语,并将正确的词语填在划横线处( ) 甲:1927年秋,了一场农民革命。乙:我看见一弯新月悬浮在的天空。 丙:她经营这家店已经有好几年了。丁:南宋王朝苟且偷安,享乐,只能加速灭亡。 A、爆发寥廓独立贪图 B、暴发辽阔独力贪婪 C、爆发寥廓独力贪图 D、暴发辽阔独立贪婪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 考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0分) 1.已知集合,,则A∩B=() A. R B. C . D. 2.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f(x )=x -1, B. f(x)=|x|, C. f(x)=x, D. f(x)=2x, 3.条件,且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q可以是() A. B. C. D. 4. 函数的图象是() A. B. C. D. 5.若,则f(x)的解析式为()

A. B. C. D. 6.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 ∞)上是增函数的是 () A. B. C. D. 7.设函数f(x)=4x + -1(x<0),则f(x)(). A. 有最大值3 B. 有最小值3 C. 有最小值-5 D. 有最大值-5 8.若不等式对任意实数x均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至少两个选项,选不全得3分,有错的不得分,共20分) 9.设全集为U,则下面四个命题中是“”的充要条件的是 A. B. C. D.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不等式恒成立 B. 若,则 C. 若满足,则 D. 存在,使得成立

11.给出下列命题,其中是错误命题的是 A. 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 B. 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C. 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增函数,在区间上也是单调增函数,则在R上是 单调增函数; D. ,是定义域内的任意的两个值,且,若,则是减函数. 12.对,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十八世纪,被“数学王子”高斯采用,因此得名为高斯函数,人们更习惯称为“取整函数”,则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 , B. ,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C. 函数,y的取值范围为 D. ,恒成立 三填空题(13—15题,每小题5分,16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共20分) 13.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 14.若命题“对任意实数,且,不等式恒成立”为假命题,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15. 在R上定义运算⊙:⊙=,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____________. 16.设函数,则____________;若,则x=________. 四解答题 17.(10分)

专题语法填空之动名词专练100题-2023新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分类强化100题三年真题模拟原卷

专题语法填空之动名词专练100题-2023新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分类强化100题三年真题模拟原卷 2023届新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分类强化100题 (思维导图+三年真题+最新模拟) 专题11 语法填空之动名词专练100题 原卷版 一、【动名词思维导图】 二、【动名词三年真题】 1. (2022全国甲)I was unwilling to talk with him and often disobeyed his rule of not ___________(stay) out with my friends too late. 2.(2021全国甲卷)After ___________ (spend) some time looking at all the defensive equipment at the wall, we decided it was time for some action and what better than to ride on a piece of history! 3.(2021全国乙卷)Actually, a true eco-friendly trip must meet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Minimize the impact of ___________ (visit) the place. 4.(2021浙江卷)As well as looking at exhibits, visitors can play with computer simulations (模拟) and imagine themselves living at a different time in history or ___________ (walk)through a rainforest. 5. (2020新高考) As well as looking at exhibits, visitors can play with computer simulations (模拟) and imagine themselves living at a different time in history or ____________(walk)through a rainforest. 三、【动名词最新模拟】 6. (2017全国I)By (eat) more fast food people will get more salt and fat than they need in their diet. 7. (2017全国II)This included digging up the road, (lay) the track and then building a strong roof over the top. 8. (2016全国III)I showed them I was independent by __________(wear) strange clothes. 9. (2015全国I)What makes the dwellings admirable is their ability to “air condition” a house without _____ (use) electric equipment. 10. (2015全国I)After____________(look) at the toy for some time, he turned around and found his parents were missing.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2021052202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阴影示意各纬度人口数量多少。读图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地区 D.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2.图中人口集中分布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矿产资源 D.交通 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甲、乙两国人口分布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人口分布不均衡——距海远近不一 B.甲国人口分布较均衡——自然条件相似 C.乙国人口分布均衡——皆为湿热气候 D.乙国人口分布不均衡——地形多样 4.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国人口密度较小 B.乙国地广人稀,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C.甲国国内人口有大规模跨区域迁移的现象 D.乙国国内和国际人口迁移均十分活跃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七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5~6题。

5.根据图示资料推测,图示时期该直辖市( )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C.劳动力需求数量逐年增加 D.人口迁入量逐年增加 6.人口迁移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 ①加大了该市的就业压力②劳动力、人才外流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④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读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迁移率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和占该时期平均人口的百分比)柱状图,完成7~8题。 7.图中数据显示( ) 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低龄化 B.50~59岁人口迁移率变化幅度最大 C.农村劳动力以15~19岁年龄段为主 D.农村的劳动力逐渐高龄化 8.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因素是( ) A.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B.城乡经济收入差异较大 C.交通条件改善 D.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下图示意俄罗斯远东四地区1990~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读图完成9~10题。 9.1990~2010年期间,下列地区中人口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人口数量变化对远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济南市长清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革灭殆.(dài)尽暴.(bào)霜露弊在赂.(lù)秦骊. (lì) 山廊腰缦. (màn) 回 B.思厥.(jué)先祖父为.(wéi)国者洎.(jì)牧以谗诛逦. (lǐ) 迤鼎铛. (chēnɡ) 玉石 C.日削.(xuē)月割一夕安寝.(qín)小则获邑.(yì)胜负之数.(shǔ) 仓庾.(yǔ) D.六国互丧.(sāng)如弃草芥.(jiè)抱薪.(xīn)救火奉之弥. (mí) 繁辇. (niǎn) 车 2.下列各选项中对加点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只有两处有错误的一项是() A.①虽董.之以严刑(督察)②是以太山不让.土壤(谦让) ③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 ..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司仪)④向使 B.①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决定)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③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④所未尽者……汝可以模拟 ..得之(想象) C.①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还是)②李牧连却.之 (使……退却) ③强公室,杜.私门(堵塞、封闭)④藉.寇兵而赍盗粮(登记) D.①辟邪说,难.壬人 (排斥) ②族.秦者秦也 (众、类) ③而望幸.焉 (有幸) ④始速.祸焉 (使……快速) 3.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生长。窃以为与君实游处 ..相好之日久:同游共处,交往 B.必固.其根本:使……稳固。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 ..斯民:施加恩惠。 C.重念蒙君实视遇 ..厚:看待,对待。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轻视,怠慢。 D.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加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 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A.①盘盘焉.,困困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②暴秦之.欲无厌杳不知其所之.也 B.①多于.九土之城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①独夫.之心,日益娇固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举匏尊以.相属 D.①使.负栋之柱使.六国各爱其人②赵尝五战于.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全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不齐③一旦 ..不能有,输来其间....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 ④燕赵之收藏 ..⑥用之如泥沙 ..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韩魏之经营 ⑦楚人一炬,可怜 ..之言语 ..焦土⑧多于市人 A.①②④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 6.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戍卒叫,函谷举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C.终必不蒙见察 D.苟以天下之大 7.下列对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②能守其土,义.不赂秦③不能独完.④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⑤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 ..斯民⑥朝.歌夜弦,为秦宫人⑦择善.而从之⑧始速.祸焉

山东省济南德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Word版含答案

济南德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I卷题目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代号上;第II卷用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答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作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在给定的答案中仅有一项是选择是正确的,选对得3分,错选、不选不得分,总计24分)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只有受到变力作用才做曲线运动 B.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可能不变 C. 所有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动能一定发生改变 D.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2.物理学领域中具有普适性的一些常量,对物理学的发展有很大作用,引力常量就是其中之一。1687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没有得出引力常量。直到1798年,卡文迪许首次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比较精确地测量出了引力常量。关于这段历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卡文迪许被称为“首个测量地球质量的人” B.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和卡文迪许共同发现的 C. 这个实验装置巧妙地利用放大原理,提高了测量精度 D. 引力常量不易测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面上普通物体间的引力太微小 3.如下图所示,乒乓球从斜面上滚下,以一定的速度沿直线运动.在与乒乓球路径相垂直的方向上放一个纸筒(纸筒的直径略大于乒乓球的直径),当乒乓球经过筒口正前方时,对着球横向吹气,则关于乒乓球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乒乓球将保持原有的速度继续前进 B. 乒乓球将偏离原有的运动路径,但不进入纸筒 C. 乒乓球一定能沿吹气方向进入纸筒 D. 只有用力吹气,乒乓球才能沿吹气方向进入纸筒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济南一中2021—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份,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注意事项: 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共38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晚风徐来,轻轻地滑过树稍..、草尖,树们、草们就腰脊.闪晃,摇曳..着飘缈.. 的梦。河水迤逦着金色的光,浪花拍击着堤. 岸的碎石,弹奏着(清纯/清醇)的音符,唱着欢快的歌谣;还有鸟儿的鸣啾.与狗吠、牛哞、羊唤一路喧响,组成了草原的绝唱。薄薄的雾气氤氲. ,轻拂着盘树的虬枝,清丽的河水充盈着 ① 。两岸茂密绵延的红柳,烂漫成了火焰,尽情燃放,(显示/昭示)着生命的倔强.. 与执着。 星星点点,灯火亮起。归牧的牛羊走在回家的路上, ② 。劳作的乡民们陆陆续续地收了工,一天的忙碌与疲惫画上了句号。人们荷锄背草,扛袋提筐,脸上挂着串串晶莹的汗珠,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脊(j ǐ) 摇曳 B.啾(ji ū) 飘缈 C.氲(w ēn ) 树稍 D.堤(t ī) 倔强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适当的一项是( ) A.清纯 昭示 向往 B.清醇 显示 向往 C.清醇 昭示 希望 D.清纯 显示 希望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适当的一项是() A.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②悦耳的诗行在阵阵蹄声中奏出 B.①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②阵阵蹄声奏出悦耳的诗行 C.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②阵阵蹄声奏出悦耳的诗行 D.①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②悦耳的诗行在阵阵蹄声中奏出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利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地献给了历史博物馆。 ①他把家传的珍藏连年的明清书画义无反顾 .... ②范曾泼墨人物画的出现,使几成绝响的梁楷泼墨人物画,于八百年以后,再次奏出黄钟 ..般的华丽乐章。 大吕 .. ③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 的中国弱女子,要控诉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 .... 等艰难! ④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称,蒙牛乳业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查出黄曲霉毒素Ml超标140%。一时间,“蒙牛致癌”事件被炒得沸反盈天 。 .... ⑤中国不可能违背自己长期坚持的原则,不可能为了某些国家的利益而委曲求全 ,更不 .... 可能支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那一套做法。 ⑥去年冬季星城长沙连降大雪,沿江风光带形成了罕有的雾凇,江堤上的树木银装素裹, ,给星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不染纤尘 ....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④⑥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中国文化理解的审美观念中,一幅高品质的山水画应该具有画山不是山、画水不是水、笔墨不是笔墨,才是意境的最高境界。 B.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习成绩成为家长和社会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一切围绕以分数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饱受有识之士的诟病。 C.长征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壮举,其影响早已穿透时空,跨越国界,成为人类一路的精神财富。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2021052202

某某省某某市长清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个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①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②F1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④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兔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B. 人的身高和体重 C. 豌豆种子的灰色和皱粒 D. 玉米种子的糯性和非糯性 3.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4.等位基因一般位于( ) A. DNA两条链上 B. 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C. 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D. 复制时产生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5.下列有关遗传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B.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 C.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D.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一定不同

6.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栗色是显性性状,白色是隐性性状,现有一匹栗色马,要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 测交 B. 杂交 C. 自交 D. 正交 7.如果某生物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该生物的基因型为()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8.两只黑毛豚鼠,生了一只白毛豚鼠,若再生一只豚鼠,是白色毛的几率是() A. 1/16 B. 1/8 C. 1/4 D. 1/2 9.小麦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哪些杂交实验能判断性状显隐性关系() ①有芒×有芒→有芒②有芒×有芒→有芒158+无芒50 ③有芒×无芒→有芒④有芒×无芒→有芒103+无芒98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0.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次数和染色体的复制次数分别是() A.一次和一次B.两次和两次C.一次和两次D.两次和一次 11.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 A.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B.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D.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 12.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B.四分体就是4条染色体 C.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形成四分体D.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13.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卵细胞B.极体C.初级卵母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 14.一条经过间期复制的染色体,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依次为( )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级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级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遥远的向日葵地 李娟 就算是在鬼都不路过的荒野里,我妈离开蒙古包半步都会锁门。锁倒是又大又沉,锃光四射。挂锁的门扣却是拧在门框上的一截旧铁丝。 我妈锁了门,发动摩托车,回头吩咐:“赛虎看家。丑丑看地。鸡好好下蛋。”然后绝尘而去。 我妈此去是为了打水。门口的水渠只在灌溉期的日子里才来几天水,平时用水只能去几公里外的排碱渠取。她每天早上骑车过去打一次水,每次载两只二十公升的塑料壶。 我说:“那得烧多少汽油啊?好贵的水。” 我妈细细算了一笔账:“不贵,比矿泉水便宜。” 可排碱渠的水能和矿泉水比吗?又咸又苦。然而总比没水好。 这么珍贵的水,主要用来做饭、洗碗,洗过碗的水给鸡鸭拌食,剩下的供一大家子日常饮用。再有余水的话我妈就洗洗脸。 脏衣服攒着,到了水渠通水的日子,既是大喜的日子,也是大洗的日子。 其实能有多少脏衣服呢?我妈平时……很少穿衣服。她说:“天气又干又热,稍微干点活就一身汗。比方锄草吧,锄一块地就脱一件衣服,等锄到地中间,就全脱了……好在天气一热,葵花也长起来了,穿没穿衣服,谁也看不到;如果真来个人,离老远,赛虎、丑丑就叫起来了。” 于是整个夏天,她赤身扛锨穿行在葵花地里,晒得一身黢黑,和万物模糊了界线。叶隙间阳光跳跃,脚下泥土暗涌。她走在葵花林里,如跋涉大水之中,努力令自己不要漂浮起来。大地最雄浑的力量不是地震,而是万物的生长啊……她没有衣服,无所遮蔽也无所依傍。快要迷路一般眩晕。目之所及,枝梢的手心便冲她张开,献上珍宝,捧出花蕾。她停下等待。花蕾却迟迟不绽。赴约前的女子在深深闺房换了一身又一身衣服,迟迟下不了最后的决定。我妈却赤身相迎,肝胆相照。她终日锄草,间苗,打杈,喷药。无比耐心。 浇地的日子最漫长。地头闸门一开,水哗然而下,顺着地面的横渠如多米诺骨牌般一道紧挨着一道淌进纵向排列的狭长埂沟。渐渐地,水流速度越来越慢。我妈跟随水流缓缓前行,凝滞处挖一锨,跑水的缺口补块泥土,并将吃饱水的埂沟一一封堵。那么广阔的土地,那么细长的水脉。她几乎陪伴了每一株葵花的充分吮饮。地底深处的庞大根系吮吸得滋滋有声,地面之上愈发沉静。她抬头四望。天地间空空荡荡,连一丝微风都没有。世上只剩下植物,植物只剩下路。所有路畅通无阻,所有门大打而开。整整三天三夜,整块葵花地都浸透均匀了,整个世界都饱和了。花蕾深处的女子才下定决心,选中了最终出场的一套华服。 即将开幕。大地前所未有地寂静。我妈是唯一的观众,不着寸缕,只踩着一双雨靴。她双脚闷湿,浑身闪光。再也没有人看到她了。她脚踩雨靴,无所不至,像女王般自由、光荣、权势鼎盛。她是最强大的一株植物,铁锨是最贵重的权杖。很久很久以后,当她给我诉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还能感觉到她眉目间的光芒,感觉到她浑身哗然畅行的光合作用,感觉到她贯通终生的耐心与希望。 水渠通水那几天跟过年似的。不但喂饱了葵花地,还洗掉了所有衣服,还把赛虎和丑丑这两只狗也洗了。家里所有的盆盆罐罐大锅小锅都储满了水。幸亏我家家什多,可省了好多汽油钱。 那几天鸭子们抓紧时间游泳,全都变成了新鸭子。放眼望去,天上有白云,地上有鸭子。天地间就数这两样最锃亮。 大约渠水流过的地方水气重,加之天气也渐渐暖和了,到第二次通水时,渠两岸便有了杂草冒头。而水渠之外,除了作物初生的农地,整面大地依旧荒凉粗砾。 鸡最爱草地,整天乐此不疲。一个个信步其间,领导似的背着手。我猜草丛的世界全部展开的话,可能不亚于整个宇宙。鸡如此痴迷,这瞅瞅,那啄啄。有时突然歪着脑袋想半天,再单脚撑地呆若木鸡。它不管看到什么都不会说出去。 天苍野茫,风吹草低见芦花鸡。两只狗默默无言并卧渠边。鸭子没完没了地啄洗羽毛。在荒野中,窄窄一条水渠所聚拢的这么一点点生气,也丝毫不输世间所有大江大河湖泊海洋的盛景。 …… 后来我离开了。我常常会梦到秋天来临的时候,我们的葵花地金光灿烂、无边喧哗,无数次将我从梦中惊醒。 (选自《文汇报》2014年,有删节) 13. 文中的“母亲”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14.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花蕾深处的女子才下定决心,选中了最终出场的一套华服。 (2)在荒野中,窄窄一条水渠所聚拢的这么一点点生气,也丝毫不输世间所有大江大河湖泊海洋的盛景。 15. 试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16. 文章题为“遥远的向日葵地”,却用大量篇幅写取水、浇水及各种家畜,为什么? 参考答案: 13. ①母亲是一个生长在天地间的,与万物化而为一的富有旺盛生命力的劳动妇女形象。②谨慎、精打细算。如:离开蒙古包半步都会锁门,算水的价钱。③勤劳能干,有顽强生命力;④坚忍、坚毅、耐心。如:辛勤劳作等待葵花开。⑤乐观,内心充满希望。如:文中表现的“贯通终生的耐心与

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统编版高一必

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图片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1 历城二中56级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答案】1.C2.D3.B 4.①先指明“天下情怀”在古代呈现“天下为公”和“天下太平”两种理念形态,分别运用引证法 和例证法加以分析论证;②后阐发“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通过古今对比,指出其现 实意义,提出时代要求。 5.①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价值观念,积极投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践; ②厚植家国情怀,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太平”,抓住机遇,努力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页献力量;③将传统的家庭伦理原则和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爱国爱家,勇子担当。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 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 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 中生有等问题。 A项,主观臆断,“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错,材料二的第三自然段,原文为“由于种种原因, 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

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强调 “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不是“不可践行”; B项,强加因果,“中国人的世界观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伦理自觉”错, 材料一第三自然段中可以看出,二者前后不存在因果关系,是阐述的两个不同方面; C项,正确; D项,不合文意,“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错,材 料三第一自然段中为“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关键是如何能够 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所以不是转变的问题,因为二者并不矛盾。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根 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 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D项,“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错,材料二使用引用,侧重 强调证明的是将“天下”和“公”联系在一起,尚未谈及“太平”。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明确题 干问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整体理解答题;最后不要忽略 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甚至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

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二1月学情诊断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高中二年级学情诊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幡.然(fān) 卓.绝(zhuō)怵.惕(chù) 浸渍.(zì) 桀骜侦查敌情 B.瓠.落(huò) 麻痹.(pì) 戳.穿(chuō) 给.养(jǐ) 撕杀诚惶诚恐 C.车毂.(gǔ) 黏.液(nián) 撬.开(qiào) 残骸.(hài) 布署提纲挈领 D.盐碱.(jiǎn) 气氛.(fēn) 胡诌.(zhōu) 卸载.(zài) 菲薄不假思索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宁可倒下,不肯屈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硬汉”。和他一比, 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实在不能望其项背 ....。 ②“功亏一篑”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越是在功败垂成 ....的时候,我们越是要耐心坚持,否则成功就会离我们远去。 ③得知焦裕禄同志身患重病住进医院的消息后,兰考县的干部群众如鲠在喉 ....,纷纷到医院来看望他们的好书记。 ④尽管奧雷里亚诺想出了各种办法来抵御失忆症,但是,马孔多居民的记忆力还是每况愈下 ....,很多日常使用的东西已经叫不出名字。 ⑤海明威首创的描写上的“冰山原则”和文体上的“电报风格”,强调简洁和经验体验,堪称 文艺创作的不刊之论 ....。 ⑥英国作家狄更斯在作坊当过童工,在事务所当过学徒,学过速记,当过陪审员,担任过记 者,到1836年成为名满天下的作家。综其一生,简直无所不为 ....。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济宁市第一中学2020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D.宗庙之事,如.会同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A.依乎天理 .. ..B.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C.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六七人 ..D.冠者五六人,童子 3.下列选项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鼓瑟希刑于寡妻 B.抑为采色放辟邪侈 C.砉然向然盖亦反其本矣 D.是罔民也善刀而藏之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 B.摄乎大国之间乎:在 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纵横,方圆 D.子路率尔而对曰尔:你 5.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摄乎大国之间(摄:夹)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俟:等待) C.点,尔何如(何如:怎么样) D.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撰写)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善.刀而藏之善:揩拭 依乎天理 ..天理:天然的道理 B.技盖.至此乎盖:同“盍”,何、怎么 乃中《经首》之会.会:音节、节奏 C.刑.于寡妻刑:同“型”,做榜样 合于《桑林 ..》之舞《桑林》:祭祀活动

D.因其固然 ..固然:本来的结构 族.庖月更刀族:高明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之间乎:语气词 吾与.点也与:赞成 B.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方法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比:到 C.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喜欢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隐:痛惜,哀怜 D.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形:表现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抑:还是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风.乎舞雩 A.如会同,端.章甫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良庖岁.更刀,割也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9.对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军汜南②敢以烦执事 ③以乱易整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A.①军队②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③取代④替B.①驻扎②执掌事务③交换④被 C.①驻扎②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③取代④给予D.①军队②管理事务③交换④是 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从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若不阙.秦B.与郑人盟.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烛之武退.秦师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吾不能早用子.D.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如果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考试 某某省某某市长清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 测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 Who will the birthday party be held for? A. T ed. B. Paul. C. Lisa. 2. What will Jim do next? A. Go to a party. B. Buy some wine. C. Go back to the office. 3. When will the speakers land? A. In eight hours and ten minutes. B. In four hours and forty minutes. C. In three hours and thirty minutes. 4.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Getting old. B. Dressing suitably. C. Buying old clothes. 5. What is the woman like? A. She is forgetful. B. She is generous. C. She is honest. 第二节(共15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id the man do over summer vacation? A. He attended some classes. B. He worked at a restaurant. C. He traveled around the world. 7. What does David do now? A He's a student.B. He's a waiterC. He's an assistant.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