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横跋扈的典故
【历史典故】历史典故:趋炎附势_1000字

【历史典故】历史典故:趋炎附势_1000字趋炎附势趋炎附势是一个古老的典故,出自《诗经·大雅·瞻彼洛矣》。
故事发生在商朝晚期,当时商纣王专横跋扈,任用奸臣,行为腐败。
有一位名叫微子的大臣,他正直无私,不愿意与纣王同流合污,因而被纣王放逐。
后来,商纣王的朝廷废朝后,微子归隐山林,孤身一人。
微子的境遇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他们纷纷前来投靠微子,在山林中过着清贫的生活。
成为微子门下的人们,要么是因为对微子的忠诚,要么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微子的人格魅力。
但也有一些投靠微子的人,并非出于对微子的敬仰和赞颂,而是出于趋炎附势的心态。
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名叫召陵的大臣,他原本是商朝的宰相,但在商纣王专横跋扈的统治下,他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他选择离开朝廷,前来投靠微子。
但他的出发点却充满了私心和虚伪,他并不是真正对微子忠诚,而是出于他个人的私利。
召陵在微子门下混迹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是越发地边缘化。
在微子看来,召陵并不是出于真心投靠自己,他的行为充满了私心和虚伪,因此微子对他的态度也并不十分友善。
后来,随着商纣王的暴政日益蚕食国家的根基,周武王率领部下发动了伐商之战,最终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微子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于山林之中,带领他的门徒,前往领导周武王,为周朝效力。
而召陵则没有得到微子的指引,在微子略去之后,召陵落单在山林中,孤苦无依。
召陵的结局无疑是悲惨的,他趋炎附势的行为最终没有得到回报,反而使他陷入了更加孤立和困顿的境地。
这个典故通过召陵的遭遇,告诫人们不要因为短期的私利而去趋炎附势,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随真理,追随正义,才能获得真正的尊重和认可。
趋炎附势是一个历史典故,但它蕴含的道理却是深刻而普遍的。
在当今社会,趋炎附势的现象也随处可见。
在组织、团队和社会中,总会有一些人看到了权力的力量和其他人的成功,而选择迎合他们,偏袒他们,甚至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出卖自己的良知和原则。
【成语故事】咄咄逼人

【成语故事】咄咄逼人咄咄逼人从前,有一个国家,国王有一位大臣,名叫张大权,他咄咄逼人,专横跋扈,不管是什么事情,他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绝不听取他人的意见。
他得罪了许多人,即使国王也有时候对他感到头疼。
有一天,国王突然生病了,张大权知道这个消息后,便开始独断专行,不顾别人的反对,每天都匆匆忙忙地跑进跑出。
他自作主张地命令医生用一种奇怪的方法来治疗国王的病,这让国王的太医们十分焦虑。
他们知道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国王的病情,但没人敢反驳张大权的指挥。
时间一天天过去,国王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
国王的太医们焦急地商量着该怎么办,但是他们无计可施,因为张大权这个大臣咄咄逼人的性格实在太强势了。
就在国王的病情愈发严重之际,一个勇敢的少年闯入了皇宫,他听说了国王的病情,决定向国王的太医们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个少年叫做李大力,他不怕张大权的咄咄逼人,因为他知道国王生病了,现在不是懦弱的时候,他必须挺身而出,帮助国王治病。
李大力向太医们提出了他的治疗方案,太医们听后觉得这个方案非常有道理。
于是,他们按照李大力的建议,用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国王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李大力的善心和机智换来了国王的健康。
当国王病愈出院之后,张大权也知道了李大力的事迹,他虽然咄咄逼人,但也不是一个没有眼力见的人,他为李大力的勇气和智慧所折服。
于是,国王特赦了李大力,还提拔他为一名高级官员,让他做了皇宫的金榜题名,成为了国家的英雄。
从此以后,张大权也收敛了他的高傲,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成为一个更加谦和的大臣。
国王也因着李大力的智慧而成为一个明君,治理国家的政策也更加公平合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咄咄逼人的人往往会让自己孤立无援,而聪明的人会懂得倾听别人的意见,团结他人共同完成事业。
一个谦和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专横跋扈的意思及故事-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归纳.doc

专横跋扈的意思及故事|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成语】:专横跋扈【拼音】:[zhuān hèng bá hù]【解释】: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
【出处】:出处:《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举例造句】:领导者~,就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成语典故】:东汉时期,大将军梁商的儿子梁冀,相貌阴险凶恶,说话结巴。
他从小放荡不羁,整天游手好闲,喜欢喝酒,常玩弹棋、蹴鞠等游戏,又喜好打猎、斗鸡。
他依靠父亲和当皇后的妹妹的权势,官运亨通,先后担任过黄门侍郎、虎贲中郎将、步兵校尉、执金吾等官职。
汉顺帝永和元年(公元136年),梁冀又被封为河南尹。
他上任后,为非作歹,肆意搜刮百姓。
他父亲的好朋友吕放时任洛阳令,一次,吕放去拜访梁商,就把梁冀的所作所为告诉他。
梁商把梁冀狠狠训斥了一顿。
梁冀怀恨在心,立刻派人在路上把吕放刺杀了。
他害怕梁商知道真相,故意说是吕放的仇人害他的,请求让吕放的弟弟吕禹当洛阳令,去抓捕凶犯,又将吕放的宗族亲友、宾客一百多人迫害致死。
梁商去世后还没下葬,汉顺帝就封梁冀为大将军。
梁冀控制了朝廷的军政大权,更是胡作非为,肆无忌惮。
汉顺帝病死后,年仅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即位,由梁太后代为执政。
梁冀根本不把自己的妹妹放在眼里,更加恣意妄为。
过了一年,汉冲帝也死了。
为了专权,梁冀强立八岁的刘缵为帝,史称汉质帝。
汉质帝虽然年幼,但聪明伶俐,知道梁冀专横跋扈,他在朝堂上当着众臣的面指着梁冀说:“此跋扈将军也(他是个蛮办无理的大将军)! ”梁冀听了,怀恨在心。
于是命令手下在汉质帝的汤饼里下毒,第二天汉质帝就被毒死了。
返回查字典首页专横的反义词|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专横【读音】:[zhuān hèng]【释义】:专断强横。
【反义词】:民主,谦恭专横造句1.安格尔顿是个专横霸道的人。
初中语文中国100个常见典故及其用法

初中语文中国100个常见典故及其用法1、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身精神等。
2、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
3、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
4、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
5、大禹治水: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勇于实践等。
6、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眷恋故园、忠贞气节等。
7、周文王礼遇姜子牙:礼贤下士、起用人才等。
8、周公吐哺:当政者心怀天下、延揽贤士等。
9、周成王桐叶封第: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10、曹刿论战:知彼知己,审时度势、一鼓作气等。
11、管仲、鲍叔牙之交:人的诚挚友谊、信任、彼此关怀等。
12、董狐的直笔:耿直仗义、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等。
13、晏子使楚:不卑不亢、聪明机智、维护人格国格等。
14、赵简子与中山狼:不辨敌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等。
15、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等。
分割线gif 动图16、鲁班发明锯子:类比思维、触发灵感、造福后世等。
17、孙武操练女兵:严于律令、整军经武效果惊人等。
18、西门豹治邺:破除迷信、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等。
19、商鞅变法:改革求新、富国强兵、动机与效果背反等。
20、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谏纳谏、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
21、孙膑、庞涓斗智:气量之宽窄、智谋之高下等。
22、孟尝君养士:重视人才、招贤纳士、一技之长皆有用等。
2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突破传统、努力学习引进等。
24、孟子母亲择邻而居:正确引导子女、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25、冯谖孟尝君狡兔三窟: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留有后路等。
26、庄子谈庖丁解牛:得其要道、掌握规律、应刃解难等。
27、李冰修都江堰:功在当代、泽及后人、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等。
28、扁鹊见蔡桓公:病须早治、讳疾忌医、后患无穷等。
29、苏秦悬梁刺股:立志自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30、田单以火牛阵攻燕:不屈不挠、智勇抗敌、创新开拓等。
分割线gif 动图31、廉颇与蔺相如:大智大勇、改过从善、团结保国等。
中国一百个常见的历史典故

中国一百个常见的历史典故导读: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常见的历史典故吗,下面为你介绍一百个常见的历史典故,仅供参考!1、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身精神等。
2、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
3、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
4、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
5、大禹治水——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勇于实践等。
6、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眷恋故园、忠贞气节等。
7、周文王礼遇姜子牙——礼贤下士、起用人才等。
8、周公吐哺——当政者心怀天下、延揽贤士等。
9、周成王桐叶封第——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10、曹刿论战——知彼知己,审时度势、一鼓作气等。
11、管仲、鲍叔牙之交——人的诚挚友谊、信任、彼此关怀等。
12、董狐的直笔——耿直仗义、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等。
13、晏子使楚——不卑不亢、聪明机智、维护人格国格等。
14、赵简子与中山狼——不辨敌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等。
15、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等。
16、鲁班发明锯子——类比思维、触发灵感、造福后世等。
17、孙武操练女兵——严于律令、整军经武效果惊人等。
18、西门豹治邺——破除迷信、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等。
19、商鞅变法——改革求新、富国强兵、动机与效果背反等。
20、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谏纳谏、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
21、孙膑、庞涓斗智——气量之宽窄、智谋之高下等。
22、孟尝君养士——重视人才、招贤纳士、一技之长皆有用等。
2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突破传统、努力学习引进等。
24、孟子母亲择邻而居——正确引导子女、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25、冯谖孟尝君狡兔三窟——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留有后路等。
26、庄子谈庖丁解牛——得其要道、掌握规律、应刃解难等。
27、李冰修都江堰——功在当代、泽及后人、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等。
28、扁鹊见蔡桓公——病须早治、讳疾忌医、后患无穷等。
29、苏秦悬梁刺股——立志自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成语故事】暴戾恣睢的故事

【成语故事】暴戾恣睢的故事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国家叫做燕国,国君名叫燕昭王。
燕昭王是个暴戾恣睢的君主,他专横跋扈,残暴无道,百姓们都对他感到恐惧和厌恶。
有一次,燕昭王听说了一个名叫蹇叔的人,据说他是个聪明能干的人才。
燕昭王觉得这种人才必定能为他所用,于是派人去请蹇叔到宫中担任要职。
蹇叔刚刚到宫中,就感受到了燕昭王的残暴和专横。
燕昭王对待蹇叔非常粗鲁,无视他的才能和智慧,不停地加重他的劳役,还时常凌辱他。
蹇叔虽然受尽了燕昭王的欺凌,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暗暗地寻找机会,不断地思考着对策,等待着燕昭王的一丝疏忽。
就在一个冬天,燕昭王跟随着一群臣子到郊外打猎。
天气非常寒冷,燕昭王的手指因为冷冻而麻木,痛苦不堪。
这时,蹇叔看到了燕昭王的痛苦,他心生一计,便趁机上前对燕昭王说:“国君,您看上去有些不舒服。
为何不试一试用热水泡泡手指,或者喝一点热酒,也许会好一些。
”燕昭王虽然对蹇叔恶狠狠地盯了一眼,但还是听从了他的建议。
热水温暖的浸泡和热酒的温暖,竟然立刻让燕昭王感到了一丝舒畅。
他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感激之情,不再对蹇叔那么嚣张和讥讽了。
此后,燕昭王不仅对蹇叔态度有所缓和,还开始向他请教一些政务上的问题。
蹇叔得到了国君的信任,不仅自己受到了尊重和礼遇,而且他还用自己的才智帮助了燕国的政务,带给了国家繁荣和福祉。
慢慢地,燕昭王发现了蹇叔的重要价值,他开始对蹇叔格外礼遇,不再对他放肆和刁难。
蹇叔虽然并未放下对燕昭王的戒备,但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他找到了一块生存的乐土。
虽然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但终究比以前要好上许多。
燕昭王也逐渐改变了自己的任性和专横,他学会了尊重自己的臣子,也懂得了用心去听取智慧人的建议。
燕国因此变得安定繁荣,百姓们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从此以后,暴戾恣睢的故事,在燕国逐渐被遗忘。
燕昭王和蹇叔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相互尊重,相互依赖。
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谈论的佳话,人们都记得这个故事,牢记了其中的道理。
议论文100个常见典故及其用法

议论文100个常见典故及其用法典故能够增加你文章的说服力,这里分享100个常见的典故,以及其用法。
1、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身精神等。
2、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
3、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
4、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
5、大禹治水: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勇于实践等。
6、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眷恋故园、忠贞气节等。
商朝,孤竹国周武王讨伐纣王姜太公7、周文王礼遇姜子牙:礼贤下士、起用人才等。
8、周公吐哺:当政者心怀天下、延揽贤士等。
周公,姓姬名旦,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儿子伯禽代自己去鲁国就封9、周成王桐叶封第: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相传周成王姬诵有一天和弟弟叔虞,一起在宫中玩耍。
姬诵随手捡起了一片落在地上的梧桐叶。
把它剪成玉圭形,送给了叔虞,并且对他说:“我把这个玉圭封给你吧。
”史官们听后,把这件事告诉了辅政的周公。
周公见到姬诵,问道:“你要分封叔虞吗?”姬诵说:“怎么会呢?那是我跟弟弟说着玩的。
”周公即认真的说:“君无戏言啊!”姬诵想了想,决定把叔虞封为唐国的国君。
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即为。
因为境内有晋水,便改国号为“晋国”。
为了祭奠唐叔虞,姬燮在晋水源头悬瓮山下修建了一座祠来祀奉他,这就是今天山西省太原最著名的“晋祠”。
10、曹刿论战:知彼知己,审时度势、一鼓作气等。
11、管仲、鲍叔牙之交:人的诚挚友谊、信任、彼此关怀等。
管鲍分金一起充军各为其主阵前对垒顽抗到底公子小白公子纠举贤重德成就霸业12、董狐的直笔:耿直仗义、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等。
【典故】《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
为赵盾所杀。
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解释】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
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
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泰山压卵》成语典故

《泰山压卵》成语典故从前,有一个名叫孙惠的人,他是东吴的官员。
孙惠才学出众,见识不凡,深受吴王的赏识和重用。
当时,东吴的朝政被一些权臣把控,他们专横跋扈,欺压百姓,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孙惠对这些权臣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多次向吴王进谏,希望他能够铲除这些奸臣,重振朝纲。
然而,吴王却没有听进孙惠的话,反而对他产生了猜忌和怀疑。
权臣们也对孙惠恨之入骨,想要找机会除掉他。
于是,他们在吴王面前诬陷孙惠,说他图谋不轨,想要造反。
吴王信以为真,立即下令将孙惠逮捕入狱。
孙惠被关进监狱后,心中十分忧虑和恐惧。
他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无法为自己辩解。
他担心自己会被处死,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
就在孙惠感到绝望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这个朋友告诉孙惠,说他听说泰山是天下最强大的山,如果把鸡蛋放在泰山上,鸡蛋一定会被压碎。
孙惠听了朋友的话,心中豁然开朗。
他意识到,自己就像那个鸡蛋一样,面对强大的敌人,自己是无能为力的。
但是,他也不能就这样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
他决定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来对抗那些权臣和吴王。
孙惠在监狱里开始写文章,他把自己对当前局势的看法和对未来的希望都写在了文章里。
他希望这些文章能够传到外面,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处境和想法。
同时,他也希望这些文章能够引起吴王的重视,让他明白自己的冤枉和忠诚。
孙惠的文章写得非常精彩,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东吴。
人们看了他的文章,都对他的遭遇感到同情和不平。
同时,他们也对孙惠的才华和勇气表示钦佩和赞赏。
这些文章也传到了吴王的手中,吴王看了之后,对孙惠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错怪了孙惠,于是决定重新审理他的案件。
在重新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孙惠的朋友帮助他找到了一些证据,证明他是被冤枉的。
最终,吴王明白了真相,释放了孙惠,并对他进行了封赏。
孙惠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摆脱了困境,并重获了自由和信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我们不能轻易地放弃自己的信念和勇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横跋扈的典故篇一:专横跋扈成语故事汉大将军梁商的儿子梁冀,肩膀上耸,眼角倒竖,说起话来口齿不清。
他从小放荡不羁,喜好喝酒、打猎、斗鸡。
靠了他父亲和当皇后的妹妹的权势,官越做越大。
梁商死后,汉顺帝任命梁冀为大将军。
接着,顺帝也死去,梁冀为了掌握朝政大权,强行把年仅八岁的刘缵立为皇帝、这就是汉质帝。
质帝虽然年幼,但很聪明。
他见梁冀非常骄横,有一次召见群臣时,看着梁冀说:这位是跋扈将军!跋扈,是霸道、不讲理的意思;梁冀听到质帝这样责骂,恨透了他,他命手下人把毒酒加入饼里。
质帝吃了,当天就死去。
在决定立新君的时候,大臣们又联名上书,要求立刘蒜为帝。
当时,蠢吾侯刘志正在和梁冀的小妹议婚,于是粱冀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当众宣布立刘志为皇帝。
这就是汉恒帝。
接着,将力主立刘蒜为帝的两位大臣害死。
刘志因梁冀的关系而当上了皇帝,自然封他的小妹为皇后。
这样,皇太后和皇后都是他的妹妹,他的权势更大,也更胡作非为了。
梁冀利用搜刮来的钱大造豪华的住宅园林,开辟大片的猎场。
仅仅一座兔苑就造了好几年,绵延几十里。
后来,梁冀当皇太后和皇后的两个妹妹先后去世,梁贵人受到桓帝宠幸。
梁贵人本名邓猛,父亲早死,母亲宣氏改嫁给梁冀的亲戚梁纪。
梁冀的妻子见她得长美,就认为干女儿,改姓梁,并把她送进宫中,结果受宠。
梁冀怕她母亲宣氏泄露真情,派人去暗杀她,不料刺客被她家隔壁人家发现而逮住。
宣氏得知这个情况后,进宫向桓帝哭诉。
这时,桓帝对梁冀的横行霸道已非常不满,就召集一些大臣商仪,决定除掉梁冀,并立即派出一千多武土包围了梁冀的府第。
梁冀和他的妻子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当天自杀身死。
篇二:成语故事_专横跋扈成语故事_专横跋扈东汉时有一个叫梁冀的将军,狂妄自大而且不讲道理。
他是皇后的哥哥,属于内戚,所以无人敢惹。
汉顺帝永和元年,梁冀被任命为河南尹。
他在任期内做尽了坏事,名声十分不好。
梁冀之父梁商是一位大将军,他有一个好朋友叫吕放,任洛阳令。
吕放进京时把梁冀的所作所为告诉梁商。
于是梁冀怀恨在心,派人杀了吕放。
他又担心走漏消息,就把吕放宗族全部杀死。
梁商死后,梁冀继任大将军,掌握了兵权。
梁冀的外甥汉冲帝即位时只有两岁,朝政由他的母亲代为主持。
因梁冀不怕自己的妹妹,所以越来越跋扈。
一年后,汉冲帝驾崩,又立幼帝,史称汉质帝。
汉质帝十分不满梁冀,虽然年幼,却也能说出有份量的话来。
他曾当众指责梁冀横行霸道,蛮不讲理,惹恼了梁冀,被其毒死。
梁冀又立汉桓帝,并且更加狂妄蛮横。
他专权二十多年,汉桓帝成年后决心除去梁冀,梁冀被迫自杀。
篇三:100个典故1、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身精神等。
2、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
3、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
4、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
5、大禹治水——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勇于实践等。
6、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眷恋故园、忠贞气节等。
7、周文王礼遇姜子牙——礼贤下士、起用人才等。
8、周公吐哺——当政者心怀天下、延揽贤士等。
9、周成王桐叶封第——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10、曹刿论战——知彼知己,审时度势、一鼓作气等。
11、管仲、鲍叔牙之交——人的诚挚友谊、信任、彼此关怀等。
12、董狐的直笔——耿直仗义、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等。
13、晏子使楚——不卑不亢、聪明机智、维护人格国格等。
14、赵简子与中山狼——不辨敌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等。
15、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等。
16、鲁班发明锯子——类比思维、触发灵感、造福后世等。
17、孙武操练女兵——严于律令、整军经武效果惊人等。
18、西门豹治邺——破除迷信、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等。
19、商鞅变法——改革求新、富国强兵、动机与效果背反等。
20、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谏纳谏、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
21、孙膑、庞涓斗智——气量之宽窄、智谋之高下等。
22、孟尝君养士——重视人才、招贤纳士、一技之长皆有用等。
2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突破传统、努力学习引进等。
24、孟子母亲择邻而居——正确引导子女、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25、冯谖孟尝君狡兔三窟——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留有后路等。
26、庄子谈庖丁解牛——得其要道、掌握规律、应刃解难等。
27、李冰修都江堰——功在当代、泽及后人、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等。
28、扁鹊见蔡桓公——病须早治、讳疾忌医、后患无穷等。
29、苏秦悬梁刺股——立志自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30、田单以火牛阵攻燕——不屈不挠、智勇抗敌、创新开拓等。
31、廉颇与蔺相如——大智大勇、改过从善、团结保国等。
32、赵括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空谈误国、用人要看真本领等。
33、毛遂自荐——敢于挺身而出、肯定自我、为国排忧等。
34、甘罗十二为上卿——年轻有为、建功立业、破除资历辈分等。
35、荆轲刺秦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冒险犯难报知己等。
36、叶公好龙——言行脱节、自取其咎等。
37、秦始皇焚书坑儒——扼杀文化、荼毒人才之不可取等。
38、赵高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的可恶与仰人鼻息、投人所好的可鄙等。
39、项羽、刘邦鸿门宴——滥施宽容、坐失良机、酿成后祸等。
40、刘邦约法三章——严于纪律、立信安民方可成大业等。
41、韩信受胯下之辱——胸怀远大、大勇若怯、不计一时得失等。
42、萧何追韩信——珍视人才、敢于重用无名之辈等。
43、张良与圯上老人——尊重老者、经受考验、终获厚待等。
44、董仲舒三年不窥园——专心致志、发奋读书等。
45、司马迁撰《史记》——为了事业牺牲一切、孜孜不倦、奋斗不已等。
46、苏武牧羊——忠于国家、保持气节、威武不能屈等。
47、马援马革裹尸——立志报国、义无反顾、效命沙场等。
48、班超出使西域——当仁不让、为国扬威、交流开拓等。
49、董宣强项抗圣命——不媚上、不枉法、坚持原则、冒死抗争等。
50、孔融让梨——谦逊礼让、克己待人、尊敬年长者等。
51、曹孟德老骥伏枥——年高者壮心未已、理想永存、向往奋斗等。
52、曹植七步成诗——不可同室相残以及奇才急智等。
53、曹冲称象——少年英才、聪明过人以及独辟蹊径破难关等。
54、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诚心实意招揽人才等。
55、诸葛亮七擒孟获——服人以德、攻心为上等。
56、刘禅乐不思蜀——丧失气节、得过且过、寄人篱下等。
57、周处除“三害” ——为民除害、改恶从善、战胜自我等。
58、祖逖闻鸡起舞和击楫中流——修身健体、严格要求和不忘收复故土等。
59、王羲之临池学书——刻苦练功、勤学不倦、矢志求成等。
60、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甘于清贫、不媚权贵、保持高尚情操等。
61、范缜《神灭论》——保持真理、不畏诘难、勇敢创立新学说等。
62、李春修赵州桥——微贱者的才智、古科技的昌盛等。
63、隋炀帝亡国——骄奢淫逸、专横跋扈的恶果等。
64、唐太宗重用魏征——大胆启用反对过自己的人、勇于纳谏等。
65、唐三藏取经——外出学习的艰难和学习的执着、顽强、矢志不二等。
66、鉴真东渡日本国——为了信仰、为了宗教传播的冒险进取、不屈不挠等。
67、日本派出遣唐使——外邦的虚心学习与古代的文化交流等。
68、杨贵妃与荔枝——当政者的荒淫无度、耗费民脂民膏等。
69、杨家一门忠烈——忠贞爱国、奋勇抗敌、英灵含冤等。
70、包拯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不畏权贵等。
71、欧阳修“三上”苦读——珍惜光阴、见缝插针、日积月累等。
72、司马光砸缸——聪明少年临危镇定、机智救人等。
73、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甘于攀登、勇于探索、无限风光在险峰等。
74、王安石伤仲永——人的变化、环境影响、人才的失落等。
75、杨时立学程门——求师的谦逊真诚与执着恳切的精神等。
76、岳飞抗金与被害——爱国报国、奋勇抗敌、陷害忠良等。
77、梁红玉抗金兵——女性的爱国精神、顽强斗志等。
78、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 ——忧国忧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
79、文天祥的正气——忠心爱国、成仁取义、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等。
80、元世祖厚待马可·波罗——恩德怀远、东西文化等。
81、黄道婆改进纺织术——传播技术、致富乡里、无私奉献等。
82、王冕学画——勤奋苦学、坚持不辍、终获成功等。
83、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要充分准备、待机成事等。
84、郑和下西洋——大胆创举、开拓海外交流、发展贸易等。
85、于谦两袖清风与临难护国——为官清廉自律、临危不惧、勇当大仁等。
86、海瑞冒死上疏——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秉公执法等。
87、李时珍跋山涉水写“本草” ——忠于事业、不畏艰难等。
88、徐光启学习西洋科技——破除保守思想、放眼海外、虚心学习先进技术等。
89、袁崇焕的含冤而死——主观武断、偏听偏信、毁灭人才的后果等。
90、东林党人关心国事——知识分子忧国忧民、谏言议政等。
91、徐霞客游历天下——执着、勤勉、不惧艰难险阻的实践精神等。
92、李自成起义的成败——兴亡盛衰、变化在自身等。
93、夏完淳少年英烈——爱国抗敌、视死如归等。
94、清初的文字狱——压制思想、扼杀文明的可悲等。
95、林则徐的“睁开眼睛看世界” ——有识之士放眼天下、学习外国等。
96、太平天国内讧——团结兴邦、分裂误国、同心同德方可成事等。
97、武训办义学——尊师重教、兴学育人的献身精神等。
98、火烧圆明园——侵略行径的可耻、国家贫弱的不幸等。
99、严复撰《天演论》——优胜劣汰、思想启蒙、先觉者的历史作用等。
100、康梁公车上书——忧国忧民、变法图强、志士仁人挺身而出等。
继续组织两周一次的专题学习沙龙和互动式评课沙龙,结合教研活动的主题组织好教师学习、交流。
听展示课的教师对听课内容进行精心、系统的评点,写成评课稿,在两周一次的互动式教学研讨沙龙中进行交流、探讨。
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保证互动评课活动开展同时,不影响正常教学,本学期安排8次集体评课活动,其他评课通过qq群来交流、研讨。
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
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
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