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热风炉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高炉原料燃料供应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槽下供料系统

高炉原料燃料供应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槽下供料系统高炉原料燃料供应系统是冶金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槽下供料系统作为高炉热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设计、使用、运行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本文将对槽下供料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以及对工作环境的认知。
1. 槽下供料系统的组成在分析槽下供料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槽下供料系统的组成。
槽下供料系统主要由下料口、导板、导槽、料仓、计量仪、供料机等组成。
其中,下料口是指高炉炉底部的出渣口,导板和导槽用于引导物料顺利进入高炉,料仓是用来存放物料和燃料的设备,计量仪用于准确测量物料的质量和流量,供料机则是将物料输送到高炉内的设备。
2. 槽下供料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2.1 物料呼吸性危害槽下供料系统中物料的流动和输送会产生粉尘,其中部分粉尘可能会被工人吸入呼吸道,导致呼吸道疾病。
例如,高炉热风炉煤粉的中毒性与肺部疾病的矿工肺类似,可能导致矿工肺的发生。
因此,工作人员在作业时需要佩戴口罩等呼吸保护设备,避免吸入粉尘,同时应保持通风良好,减少粉尘污染。
2.2 输送设备操作危害槽下供料系统中的输送设备工作时会发出较大的噪音和振动,可能导致听力损害、震颤病等职业病。
此外,输送设备的转子和输送皮带可能夹住工人的手、臂等身体部位,造成伤害。
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佩戴防护手套、耳塞等安全装备,并经过培训,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才能进行操作。
2.3 毒性危害槽下供料系统中的物料中可能含有毒性成分,例如炼钢废铁等含有铅、镉等有毒物质。
长期接触这些有毒物质可能导致中毒、神经系统病等疾病。
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佩戴防护服、手套等安全装备,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接触这些有毒物质。
2.4 火灾和爆炸危害槽下供料系统中的燃料和氧气等易燃易爆物质发生泄漏、堵塞等不稳定因素,有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设备和管道,遵守操作规程,杜绝不当操作、抛物等不安全行为。
高炉项目毒性危害分析

高炉项目毒性危害分析
1 毒物危害分析
高炉项目涉及有毒物主要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主要存在于热风
炉作业,炉前出铁作业。
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如下: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属窒息性气体,主要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机体缺氧,病患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甚至死亡。
慢性危害不明显。
危害级别Ⅱ级。
2 防毒措施安全检查表
查证要求与方法
检查结果
评价结论
备注
1、生产装置应密封化、管道化,防止有毒物质泄漏、外逸;
2、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序化和自动控制使作业人员不接触或少接
触有毒物质,防止误操作造成中毒事故;
3、受技术、经济条件限制,仍然存在有毒物质逸散且自然通风不
能满足要求时,应当设置必要的机械通风排毒;
4、对排出的有毒气体、液体、固体应经过相应的净化装置处理,
以达到环境保护排放标准;
5、对有毒物质泄漏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设备和工作场所,必须设置可靠的事故处理装置和应急防护装置;
6、根据有毒物质的性质、有毒作业的特点和防护要求,在有毒作业环境中应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体防护装置;
7、针对缺氧危险工作环境以及发生缺氧窒息和中毒窒息的原因,应当配备通风换气设备和抢救器具;
8、有缺氧、窒息危险的工作场所,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牌。
冶金类常见危险因素有害汇总

噪声高炉冶炼及烧结机等均产生噪声,其特点是噪声源多、分散,且分贝值高。
炼铁噪声主要来源于高炉鼓风、除尘抽风、卷扬、上料及出渣、出铁等生产过程中,尤其是放风阀开启时,噪声最强。
主要岗位有:炉前操作、铁口、渣口、翻渣、沟上、沟下、矿槽、皮带、高炉卷扬、碾泥机运转等。
烧结、竖炉生产主要噪声设备是破碎机、振动筛、风机等。
噪声对人体听觉的损伤(暂时性听阈偏移、永久性听阈偏移);引起多种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机能、胃功能紊乱);影响安全生产和降低劳动生产力(情绪烦躁、容易疲乏、反应迟钝、听不到事故前兆和警示信号、发生生产事故)。
高温高炉、烧结生产属于高温、强辐射作业,热源来源于被加热空气的对流和生产设备及周围物体表面二次辐射,出铁、出渣时热辐射比较大。
其主要岗位有:炉前操作、铁口、渣口、高炉配管、翻渣及热风炉等。
烟尘、粉尘本项目生产工人接触的粉尘是游离SiO2含量均低于10%的混合尘。
粉尘中以氧化铁尘、焦粉、矽尘为主。
粉尘产生于原料、皮带运输、炼铁、铸铁、烧结、煤粉制备等整个生产活动中。
a)原料系统粉尘主要产生于沟上、沟下、矿槽、皮带、高炉卷扬等。
矿槽除尘系统用于处理矿槽上卸料小车卸料时产生的扬尘,上料皮带机落料点处产生的扬尘和皮带机转运站的落料点以及槽下烧结矿槽、生矿槽、焦炭槽、球团矿槽、杂矿槽、石灰石矿槽落料经振动筛分至称量漏斗到皮带机,上述各转运点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阵发性尘源。
碾泥机粉尘主要产生在进出料口周围、搅拌机及供料设备。
b)高炉主要产生于炉前操作、铁口、出渣、出铁及铸铁c)在烧结机生产过程中,石灰石、白云石、碎焦、无烟煤等原料的粉碎、筛分,此过程产生大量的粉尘。
从原料的翻车、卸料到配料、混合、烧结及成品的热筛、破碎、冷筛和返矿的运输、运转过程中的给受料点、矿槽进排料口、抽风、除尘,整个生产过程都会产生粉尘,且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的运转、振动所产生二次扬尘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工人接触的粉尘是精矿粉、石灰石、白云石、焦炭、煤等粉尘的混合尘,其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低于10%。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手册

正确。
2002)
(4)严格控制非岗位人员进入风口平台、 炉基和铁、 渣口区
域。 护炉期间, 所有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一氧化碳报
警器、 佩戴防毒面具, 并穿戴雨衣和胶鞋, 现场照明应采用
安全电源。
— 3—
序号 场所/ 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续表) 依据
炉缸储铁量接近或
的保护作用。
2002)
(4)使用炉墙厚度超声波在线监测技术和喷补技术, 对炉衬侵
蚀情况进行定量实时监测, 对出现的缺陷及时采取措施, 加
强对冷却壁防护。
—5—
序号 场所/ 环节/ 部位 三、 热风炉系统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续表) 依据
热风炉出现炉皮烧
(1)
、
。
红 开焊或有裂纹
测温。
其他爆炸
(1)炉基周围应保持清洁干燥, 不应积水和堆积废料。 炉基水
槽应保持畅通 。
炼铁安全规程
《
》 (AQ
(2)渣罐车、 铁罐车及清灰车应各有运输专线。 渣、 铁线应高 2002)
于周围地面 , 两侧应有排水暗沟 。
(1)热电偶应对整个炉底进行自动、 连续测温, 其结果应正确 显示于中控室(值班室)。 (2)落实炉底水冷管点检和维护制度, 做好点检和清洗维护记 录, 发现水压、 进出口水温差变化及时向炉内报告, 以便从
找出原因, 组织抢修。 (2)蒸汽压力不足可通过蒸汽系统调压或充氮气辅助增加压力 《炼铁安全规程》 (AQ 来实现正常均压。 通入大、 小钟拉杆之间的密封处旋转密封 2002) 间的蒸汽或氮气, 其压力应超过炉顶工作压力0 1MPa。 通入 大、 小钟之间的蒸汽或氮气管口, 不应正对拉杆及大钟壁。 (3)因大小钟磨损泄漏达不到均压程度时, 应组织休风对大小
全流程钢铁厂重点危险场所及设备设施危险辨识

全流程钢铁厂重点危险场所及设备设施危险辨识1高温液态金属及高温熔渣铁水及高炉渣可能导致的危险有害因素如下:在炼铁生产中,铁水遇水、湿、冷等物质,可发生严重的爆炸、喷溅,伤害现场的员工。
铁水罐的耳轴、吊钩未进行定期探伤检验,导致设备出现裂隙,运行中断裂,铁水罐倾倒。
高炉炉前作业许频繁接触铁水,违规操作、未设置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失效都有可能造成爆炸、人员灼伤等事故。
使用工具未经烘烤,温度差大或有水、潮湿等易引起铁水喷溅或爆炸。
铁水由铁水罐采用火车运输,铁水罐进出频繁,运输量较大。
运输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路口安全标志不规范,不服从指挥,不按规定路线行驶,超速行驶,违章倒车,疲劳驾驶,特别是夜间运输时光线不好容易造成人员撞伤等事故。
2 可燃、助燃气体的输送、使用设备、场所可燃、助燃气体为煤气、氧气。
煤气属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火灾、爆炸;煤气管道没有静电接地、引下线接地电阻超标,有因静电引发火灾和爆炸的危险;管道法兰、阀门没有静电跨接线,静电在局部积聚并释放,有引发火灾和爆炸的危险;煤气的管道如未设置高低压报警信号,一旦供气压力低于安全值时,因不能立即切断煤气管道,有可能发生回火,而引起管道爆炸;氧气压力过低时,因压差检测联锁或逆止阀失效,高温热风倒窜进入氧气管道引起爆炸;氧气管道未按要求吹扫脱脂或开闭阀门过快,造成氧气管道或阀门燃爆;沾满氧的工作服碰到火星迅速着火,氧气与高温铁水接触会迅速燃烧;氧气管道、阀门泄漏、富氧喷吹过程中控制不当,发生火灾或爆炸。
3工业炉窑高炉、热风炉、烟气炉本身具有火灾、爆炸、灼烫等危险有害因素。
4煤粉喷吹系统炼铁系统煤粉火灾和爆炸主要存在于制粉及喷煤系统。
系统中注意煤粉制备系统与喷煤出口温度,若温度超过混合煤尘的引燃温度,易发生爆炸。
1)整个煤粉系统内产生稳定的粉尘浓度,因而喷煤系统内属于爆性粉尘危险环境,均有爆炸危险;2)原煤因受潮堆积或储存时间过长,原煤仓与中速磨之间未设有效防护装置,热风可能逆流进入原煤仓引起原煤自燃;3)原煤给料不畅或中断,若温度检测控制失灵且处理不及时,煤粉受热燃烧;4)中速磨带负荷停车或收粉风机故障停机处理不及时,煤粉受热燃烧;5)开车顺序错误,先开中速磨,较长时间后再开排粉风机,中速磨内煤粉受热导致燃烧爆炸事故;6)磨煤干燥气温度过高或流量过大,致使系统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煤粉自燃甚至爆炸;7)磨煤干燥气O2含量超标,或煤粉磨制设备密封不良等原因,造成磨煤系统中O2含量超标,新鲜的煤表面与空气接触易生成CO,若未及时充氮处理,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火源有发生火灾或爆炸;8)由于系统存在粉尘爆炸危险,若防爆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防爆性能下降而没有及时检出,失去了防爆能力,系统存在因电火花引发爆炸的危险;9)煤粉制备时原煤输送系统未设除铁器或杂物筛,铁物进入中速磨与金属物碰撞产生火花,会导致煤粉尘燃烧爆炸;10)输送设备若因长期过负荷使用,产生热量,可引发系统爆炸;11)制粉及输送系统突然停电时,阀门未按要求及时准确开闭,致使煤粉受热燃烧或受堵氧化自燃;12)煤粉容器、管道内存在死角,煤粉积聚达爆炸极限;13)煤粉设备防爆性能下降或防静电接地不良或布袋防静电性能差,煤粉高速运动产生的静电无法导出,静电积聚产生静电火花可能引起爆炸事故;14)喷吹空气管道上未设逆止装置,煤粉倒窜进入空气系统遇激发能源;15)喷吹空气含水或压缩空气压力不足,致使输送管道内煤粉结块堵塞管道,煤粉氧化可能发热自燃引起爆炸;16)在喷煤系统负压段未设计防爆口,发生爆炸时不能及时快速泄压;放散阀故障,在需要放散时气体不能及时放散,造成憋压,有可能引起爆炸;17)若喷枪出口压力过低,热风炉热量传入煤粉喷吹系统,使喷煤系统局部温度升高、爆炸,煤粉爆炸又可引起连锁性爆炸;18)烟煤的自燃点低,我国有些煤田所产烟煤自燃点可在70℃之下。
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分析及应急处置

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分析及应急处置摘要:受限空间作业因为受作业场所温湿度、照明、通风和有害物质等环境因素影响,往往容易出现中毒和窒息事故,甚至死亡事故,导致事故的有害气体主要有硫化氢、甲烷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本文介绍了几起不同行业的受限空间作业中毒和窒息事故,通过事故原因可知,因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违章作业,防护不到位,施救措施不当等往往导致多人受伤甚至死亡事故,对此,本文整理了对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受限空间;中毒窒息;有害气体1前言受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受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主要特点如下:一是,受限空间作业场所一般通风不畅,不利于有害气体扩散,照明不够、通信不畅,严重影响作业和紧急救援;二是,作业风险高,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作业或救援人员死亡等严重后果;三是,施救困难,部分作业场地非常狭窄,造成施救困难,甚至对施救人员造成伤害。
2事故案例及分析2.1案例一:化工厂热风炉内“扒球”导致3死5伤2015年3月15日,佛山市某化工公司发生一起高炉煤气中毒事故,造成3名作业人员中毒死亡和5名救援人员中毒受伤的严重后果。
事故经过:3月14日半夜该公司当班的3名作业人员在高炉热风炉进行“扒球”作业,作业过程中3名人员先后中毒晕倒、救出后证实已死亡,5名施救人员赶到热风炉抢救时也中毒受伤。
事故原因分析:高炉煤气进入热风炉的隔断系统存在缺陷,致使高炉煤气经管道泄漏进入事故热风炉内。
该公司在没有采取相关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违章指挥3名人员进入事故热风炉内作业,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根据调查,事故热风炉的隔断系统的设置不符合《炼铁安全规程》(AQ2002-2004)中有关热风炉煤气管道的相关要求;违反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中有关煤气设施检修的相关规定。
高炉烘炉和热风炉烘炉、烧炉、保温存在的问题

d o i : 1 0 . 1 3 6 3 0 / j . c n k i . 1 3—1 1 7 2. 2 0 1 7 . 01 1 7
4 5 0 0 0 1 )
Abs t r a c t :Th e pr o bl e ms e xi s t i n g i n b l as t f u r n a c e r o a s t i ng a nd r oa s t i n g,f ir i n g, h o l d i n g o f ho t b l a s t s t o v e a r e
l i f e, a nd ge n e r a l l y t h e r e i s un ba l a n c e i n r oa s t i n g,f ir i n g,ho l d i ng of h ot bl a s t s t o ve a nd i t a f f e c t s s t o v e wo r k
l i f e a n d h i g h b l a s t t e mp e r a t u r e . Som e s ug g e s t i o n s p r o pos e d. Ke y Wo r d s:bl a s t f u r na c e;ho t b l a s t s t ov e; r o a s t i ng; f i r i ng f ur n a c e;l o ng l i f e
1
高炉烘 炉存 在 的问题 目前高 炉烘 炉 大致 有 热 风 烘 炉 、 明火 烘 炉 和 从
炼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及控制

炼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及控制炼铁生产过程中将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石灰石、焦炭等物料加入高炉, 从高炉下部吹入1000℃左右的热风, 使焦炭产生煤气, 从而加热炉料并使其发生化学反应。
炉料在1100℃左右开始融化, 1400℃时形成铁水和液体熔渣, 并分层存于炉缸内, 之后分别出铁和出渣。
炼铁生产主体设备是高炉, 其中包括热风炉和鼓风机等辅助设备。
1 . 危险危害因素分析炼铁厂发生事故的原因之一在于使用了较多的危险设备, 而危险设备与人的不安全因素相结合, 形成了炼铁厂的事故特征。
根据多年的事故统计分析, 炼铁厂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① 灼烫伤害。
可能造成灼烫伤害的生产事故类别为风口、渣口、铁口烧穿及炉前事故,煤气爆炸事故, 炉缸、炉底烧穿事故等。
这些事故直接导致爆炸、喷溅爆炸或跑铁跑渣喷溅爆炸, 是造成灼烫伤害的主要原因。
② 机械伤害。
胶带机、起重机、泥炮、铸铁机等设备运转时, 防护不当容易造成机械伤害。
③ 起重伤害。
起重机作业频繁, 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起重伤害。
炼铁厂的炉前吊挂作业频繁、物件多样、形状特殊、场地狭窄, 使得吊挂作业事故较多。
④ 煤气中毒。
高炉煤气中含有23%~30% 的一氧化碳, 当设备有泄露或操作不当时,可能引起人员中毒。
⑤ 粉尘。
炼铁原料系统、炉前出铁场、铸铁机室及碾泥机室等处均有大量的粉尘产生。
⑥ 高温。
炼铁属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热源来自被加热空气的对流热和生产设备及周围物体表面二次热辐射。
⑦ 噪声。
炼铁生产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高炉鼓风、煤粉喷吹、煤气放散以及机电设备的运转。
炼铁生产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事故是煤气爆炸和铁水穿漏。
① 煤气爆炸。
多数煤气爆炸事故是由于在休风时未遵守操作规程而发生的。
休风就是停止向炉内送风, 也就是停止生产。
这时煤气系统中还有很多煤气, 如果不将煤气赶走或保持正压力则由于气体冷却造成负压就会吸入空气。
当空气与CO 混合( 46% ~62% 空气,54%~38%煤气) 到着火温度( 约610~650℃ ) 时就会发生爆炸性的燃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炉热风炉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热风炉本体
高炉配置3座高温内燃式热风炉,采用高炉煤气为燃料,设置换热装置预热高炉煤气和助燃空气,采用计算机进行操作和控制。
热风炉为悬链式拱顶,拱顶与大墙脱开,使大墙耐火砖能独立膨胀或收缩。
燃烧室为圆形,并配置矩形陶瓷燃烧器。
自立式隔墙为独立结构,与大墙之间不咬砌,隔墙与大墙之间设置滑动缝和膨胀缝,两者之间可以自由滑动和膨胀。
隔墙中下部设置隔热砖。
热风炉上部钢壳喷涂绝热性能良好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拱顶及热风炉上部高温区采用硅砖,中、下部采用高铝砖和粘土砖。
热风炉内衬设置滑动缝和膨胀缝;热风出口、热风主管三岔口、热风围管三岔口等易破损部位,采用组合砖砌筑;蓄热室砌筑互锁的七孔高效格子砖。
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如下:
(1)噪音
a、混合煤气在炉内燃烧发出强大而剧烈的噪音。
b、机械动力装置在运转时所发出的噪音。
(2)触电
热风炉本体内存在大量电驱动设备和装置,且部分需要通过接拉私线,加之炉体布局复杂,若检查不及时,可能存在漏电线路或装置,引发触电事故。
(3)高处坠落
热风炉全高38.46m,炉壳内径为7600mm/7720/9220mm。
整座炉体按工艺需要,设置多层工作平台。
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从楼梯或护栏处坠落。
(4)灼伤
热风炉设计风温为1150℃,设计拱顶温度为1300℃,煤气预热温度为140℃,废气最高温度为250℃。
虽然炉壳表面不同程度地覆
设一定的隔热材料,但依然存在局部裸露高温部分。
另外,混合煤气、高炉煤气等高温气体地泄漏也可能造成人员的灼伤。
(5)中毒
高炉煤气的主要成份为CO,该气体无色无味,比重与空气相仿,不易扩散,若发生泄漏,容易发生由其引起的急性中毒。
(6)火灾爆炸
在热风炉高温运行的环境下,设备以及电线的漏电,高温煤气的泄漏等因素都有产生火灾爆炸的可能。
2、助燃风机及电机
助燃空气采用集中供风方式,两台风机一用一备。
风机风量78800m3/h,风压9640Pa,电机功率355kW。
(1)噪音
助燃风机是以电驱动的高频内转设备,启动后会发出高分贝的噪音,若防护不及,易造成疲劳,听力受损。
(2)触电
助燃风机的工作电压远远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并且风机设置在极易导电的环境里。
若漏电,易造超触电事故。
(3)机械伤害
由于风机不是全封闭设计,设备四沿存在局部尖锐部分,工作人员经过时由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4)烫伤
风机输送的助燃空气的预热温度为135℃,若防护不当,可能引发人员烫伤。
3、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为了提高热风炉的热效率,减少转炉煤气用量,采用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利用烟气余热助燃空气和高炉煤气。
(1)烫伤
烟气热量较大,温度较高,若防护不当,可能引发人员烫伤。
(2)火灾爆炸
由于烟气温度较高,且压力较高,如控制不当,可能引起焊接点开裂,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其它伤害
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检修过程中,由于违章操作,可能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