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小雪花》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雪花》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雪花》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小雪花》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1.2 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1.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准备《小雪花》的故事书籍或幻灯片。
2.2 准备白纸、彩笔等绘画材料,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绘画。
2.3 准备一首关于小雪花的歌曲,以便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演唱。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教师向幼儿介绍《小雪花》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2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3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雪花的外形和特点,让幼儿用彩笔在白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小雪花。
3.4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4.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小雪花》的歌曲演唱,让幼儿感受歌曲的韵律和美好。
4.3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小雪花对大自然和人类的意义,引导幼儿珍惜和保护大自然。
5.2 教师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5.3 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为幼儿提供积极的反馈。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故事视频或音频:《小雪花》6.2 图片素材:雪花、冬天场景、故事角色等6.3 教具:雪花模板、彩纸、剪刀、胶水等第七章:教学步骤7.1 引入:播放《小雪花》故事视频或音频,吸引幼儿注意力7.2 讲述:教师讲述《小雪花》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情节和角色7.3 讨论: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7.4 创作:教师引导幼儿使用雪花模板、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小雪花装饰品7.5 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分享创作心得第八章:教学评价8.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8.2 评估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8.3 收集幼儿在讨论和分享中的精彩发言,分析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第九章:教学建议9.1 针对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不同难度的创作材料和任务9.2 在讨论环节,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9.3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幼儿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9.4 定期组织类似的语言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第十章:教学反思10.1 反思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和内容安排,确保活动目标与幼儿的发展需求相符10.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指导,提高教师对幼儿需求的敏感度10.3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活动目标设定:重点关注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表达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的培养。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雪花》通用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雪花》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材《小雪花》。
活动主要围绕第10章节《冬天的故事》展开,通过讲述小雪花的特点以及雪花飘落的过程,引导幼儿认识冬天、了解雪花,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冬天的特点,了解雪花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小组互动,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冬天的特点,了解雪花的基本特征。
难点:帮助幼儿用词语描述雪花飘落的过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雪花贴纸、画纸、彩笔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画纸、一支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PPT,展示冬天的景象,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雪花的特征。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雪花的形成过程,并用雪花贴纸在黑板上贴出雪花飘落的过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3.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对雪花的认识,并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中的小雪花。
4. 展示与讲解(5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解作品中的雪花特点。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关于雪花的词语,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进行练习,如“雪花飘落”、“雪花纷飞”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雪花的特点和雪花飘落的过程。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今天学到的关于雪花的故事。
2. 请幼儿观察家人描述雪花的过程,并在画纸上绘制一幅家人的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冬天的认识和雪花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在小组讨论和随堂练习中,提高了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雪花飘落过程的描述还不够丰富,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培养。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下次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绘制关于雪花的画作,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
2024年大班语言《小雪花》教案

2024年大班语言《小雪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语言教材《小雪花》,内容包括:1. 章节内容:第一章节——小雪花的诞生;详细内容:讲述小雪花的形成过程,介绍雪花的种类及特点。
2. 章节内容:第二章节——小雪花的故事;详细内容:通过小雪花与小朋友的互动,传递关爱自然、珍惜友谊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小雪花的形成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雪花,掌握描述雪花特点的词语。
2. 技能目标:能通过观察、想象和表达,创作关于小雪花的故事。
3. 情感目标:培养关爱自然、珍惜友谊的品质,激发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描述雪花特点的词语掌握,创作关于小雪花的故事。
2. 教学重点:了解小雪花的形成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雪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雪花图片、教学PPT、视频资料。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展示小雪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雪花的特点。
(2)播放视频资料,让幼儿了解小雪花的形成过程。
2. 新课:(1)学习第一章节,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雪花,掌握描述雪花特点的词语。
(2)学习第二章节,通过讲述小雪花的故事,传递关爱自然、珍惜友谊的道理。
3. 实践:(1)组织幼儿进行画雪花、剪雪花的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2)让幼儿用所学的词语描述自己创作的雪花,提高表达能力。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小雪花的形成过程2. 雪花的种类及特点3. 小雪花的故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你喜欢的雪花,并用所学词语描述。
(2)编写一个关于小雪花的故事。
2. 答案:(1)略小雪花的故事从前,有一朵小雪花,它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有一天,小雪花遇到了一个小男孩,他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玩得非常开心。
可是,天气渐渐变暖,小雪花要融化了。
小男孩不舍得和小雪花分开,于是,他们约定明年冬天再见面。
从此,小男孩学会了珍惜友谊,每年冬天都期待着和小雪花的重逢。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雪花》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雪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故事》中的《小雪花》。
内容详细描述了小雪花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冬季中带给大地的美丽变化。
本章主要围绕小雪花的成长历程,通过故事、诗歌、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神奇与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小雪花的形成过程,认识冬季的自然现象。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观察、探索、表达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雪花的形成过程及冬季自然现象的描述。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小雪花图片、冬季景象图片、视频资料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冬季景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事物,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雪花》。
2. 新课内容:(1)讲述故事《小雪花》,引导学生关注小雪花的成长历程。
(2)展示小雪花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3)通过PPT课件,讲解小雪花的形成过程。
(4)带领学生朗诵关于小雪花的诗歌,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小雪花的形成过程。
(2)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大家共同评价。
4.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关于小雪花形成过程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关于小雪花的画。
六、板书设计1. 《小雪花》2. 内容:(1)小雪花的成长历程(2)小雪花的特征(3)小雪花的形成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小雪花的形成过程。
(2)以《小雪花》为主题,写一首小诗。
2. 答案:(1)小雪花的形成过程: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小冰晶,逐渐长大,成为小雪花。
(2)示例:小雪花,飘呀飘,飘到大地上,变成一片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图片、诗歌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小雪花的形成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小雪花9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班语言活动小雪花9篇大班语言活动小雪花 1活动设计背景:漫天飞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满幻想的心灵中会别有一番感悟。
本次活动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幼儿自主创编动作,鼓励幼儿进行富有个性的展示。
引导幼儿体验小雪花带给的快乐,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用歌曲、动作充分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
活动目标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
2、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雪花飞舞的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
2、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雪花飞舞的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
活动准备1、小雪花的图片。
2、请小朋友用自己话的描述一下雪花飘舞的的样子。
活动过程一、在《小雪花》乐曲的伴奏下,做雪花飘舞动作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二、学唱歌曲《小雪花》。
1、听音乐,说出音乐是几拍子的。
2、和教师一起用拍手等动作表现3/4拍节奏。
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
4、教师范唱。
幼儿说出歌曲内容。
5、轻声完整学唱。
三、体验歌曲的起伏与休止,探索《小雪花》的飘舞动作。
1、大家都来扮一朵小雪花,在录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舞蹈。
如果歌声停了,"小雪花"就不动了。
2、在歌曲录音伴奏下,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雪花,音乐休止时保持原姿势不动。
3、集体练习同伴的创编动作:如前进、摇晃、后退、转圈等。
四、合作律动1、在录音伴唱下,自由结伴、合作做"小雪花"。
2、反馈幼儿创编的"小雪花",并集体练习。
3、尝试边唱歌边做动作,停止是坚持不动。
4、全体幼儿做"小雪花"随音乐飘向远方,出教室。
大班语言活动小雪花 2活动目标:1、知道雪花的基本形状。
2、学习用颜色装饰雪花,表现雪花的美丽。
活动准备:1、打好雪花轮廓的作品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油画棒。
活动过程:一、猜谜,引出活动主题。
师:像糖不是糖,像盐不是盐,冬天飞满天,夏天看不见。
小雪花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精选7篇)

小雪花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精选7篇)小雪花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精选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雪花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雪花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体验“我”在雪中尽情嬉戏的愉快情境。
2、初步学会朗诵诗歌,理解词语:飘、物、挂满、铺满。
活动重点:掌握和理解词汇飘、挂满、铺满。
活动难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优美意境,理解雪花飞舞,大地一片洁白的意境。
)活动准备:1、绘制雪花飘舞的图片或搜集下雪天的资料。
2、歌曲《雪绒花》的磁带,雪花指偶。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感受雪花的美。
1、欣赏雪花飘舞的画面,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
2、学习词语:飘、舞,并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感受飘、舞的意思。
3、播放《雪绒花》的音乐,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雪花轻盈地旋转、飘舞的情景。
二、欣赏儿歌。
1、结合“雪花飞舞,大地一片洁白”的画面或实景,播放优美的配乐儿歌。
2、引导幼儿看一看、找一找“小雪花在哪里”。
3、结合背景图,重点学习词语:挂满、铺满。
4、启发幼儿讨论“如果你们看到了这么美、这么多的雪花,想干什么?”5、学习完整朗诵儿歌。
三、分组表演儿歌。
1、鼓励幼儿戴上雪花指偶进行表演。
2、交换朋友进行第二次表演,进一步感受儿歌的优美意境。
活动延伸:提供指偶继续让幼儿在语言区进行表演,并扩展想象,雪花还会飘到什么地方,有什么变化。
小雪花大班语言活动教案2设计背景冬天刚刚来临,才下了第一场雪,幼儿对玩雪的兴趣极为浓厚,在外出活动时,孩子都要踩着雪走路,特别开心,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开展了本次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1、感知雪与动植物的关系,萌发幼儿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
3、进一步培养幼儿欣赏、跟读常规,会划指。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雪花》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雪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季节与自然》第三节《小雪花》。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雪花,学习描述雪花的形状和特点;朗读儿歌《小雪花》,理解儿歌的寓意;通过故事《小雪花的旅行》,引导幼儿感受雪花的美丽与奇妙。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雪花的形状和特点,能正确描述雪花的外貌。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儿歌、故事的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幼儿对季节变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雪花的形状和特点,学会描述雪花。
难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理解儿歌和故事的寓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雪花模型、图片、视频、儿歌《小雪花》音频、故事《小雪花的旅行》PPT。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雪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雪花的形状,激发幼儿对雪花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教师展示雪花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雪花的形状和特点。
(2)教师播放儿歌《小雪花》,引导幼儿跟唱,并解释儿歌的寓意。
(3)教师讲述故事《小雪花的旅行》,让幼儿感受雪花的美丽与奇妙。
3. 实践活动:(1)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雪花形状。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雪花的形状和特点。
(2)分组进行儿歌演唱比赛。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季节变化对雪花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雪花的形状和特点2. 儿歌《小雪花》3. 故事《小雪花的旅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雪花作品,并描述其形状和特点。
(2)家长协助幼儿录制一段演唱儿歌《小雪花》的视频。
2. 答案:(1)雪花作品见幼儿实际完成情况。
(2)儿歌演唱视频见幼儿实际完成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对雪花有了全面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雪花》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雪花》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通过讲故事和听故事的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故事情节的讲解和角色塑造,促进幼儿情感发展,并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增强幼儿通过语言沟通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介绍《小雪花》是一篇富有温情的小故事,主要讲述一朵小花雪花从母亲怀抱中来到世界,度过了快乐的一天,然后在父亲的带领下,回到了家园。
2. 教学活动2.1 温馨气氛营造在上课前,教师可以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让孩子们沉浸在温馨、亲密的氛围中,为故事的讲解做好铺垫。
2.2 故事讲解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幼儿们讲述故事情节,呈现故事场景和角色形象,并且帮助幼儿们理解故事主题,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3 角色扮演教师请幼儿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表演。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幼儿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故事情节,并在想象和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4 绘本阅读教师为幼儿们展示绘本《小雪花》,并引导幼儿们一起阅读和讨论绘本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加强幼儿们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2.5 互动游戏教师导入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互动游戏,如小朋友们分别扮演小雪花、小鸟、小兔子等角色,体验故事情节,提升幼儿们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游戏可以帮助幼儿们加强合作能力,提高社交能力。
三、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法:主要通过课堂讲解、角色扮演、绘本阅读以及互动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学习和理解故事内容。
2.互动教学法:鼓励幼儿们多参与各种故事表达形式,如表演、讲述和涂画等,通过互动的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增强互动合作能力和情感交流。
四、教具准备1.绘本《小雪花》:可以作为教师讲授故事情节、引导幼儿阅读和互动游戏的主要依据。
2.教具玩具:故事中涉及的花、小雪花、小鸟、小兔子等一些具体事物的模型玩具或立体图案,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场景和人物形象,激发想象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洁白晶莹的小雪花
我从高高的云层轻盈地飘下
我落满高山,高山披上美丽的白纱
我落满屋顶,屋顶铺上一层闪光的银瓦
我的树枝,树枝盛天梨花
我落满麦田,麦田盖上松软的棉絮
我落满地面,地面铺上洁白的地毯
闪着耀眼的银花花
我是洁白晶莹的小雪花
我从高高的云层飘下
今天正好下雪了于是在活动前我们就带孩子们去欣赏下雪并让孩子们雪中玩耍体会下雪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对下雪的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小雪花》
今天,正好下雪了,于是在活动前,我们就带孩子们去欣赏下雪,并让孩子们雪中玩耍,体会下雪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对下雪的兴趣。从而在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很好地进入雪天的氛围,想像的空间被打开了。另外,在图片帮助下,孩子们能更好地理解散文诗的意境和内容,为进行下一个环节仿编做好铺垫。最后,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小雪花,创编诗歌,让自己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锻炼。(图文:王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