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一、名称解释

1、引致需求;

2、边际收益产品;

3、边际产品价值;

4、边际要素成本;

5、经济租

6. 洛伦兹曲线;

7. 基尼系数

二、单项选择

1、假设生产某种产品需要A、B、C三种生产要素,当A的投入量达到一定数量后继续量需增加时,它的边际物质产品()。

A. 在B和C的数量以及技术不变时下降;

B. 在技术不变但是B和C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下降;

C. 在任何条件下都下降;

D. 以上都不对

2、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相比较,有 ( )。

A.前者比后者陡直

B.后者比前者陡直

C.两者一样

D.上述说法都不对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

A.要素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C.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D.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减

4、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

A. 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B.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C.MR和MP都是递减的 D.以上均不正确

5、边际收益产品(MRP)是衡量( )。

A.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TR的增加量

B.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TC的增加量

C.增加一单位某投入要素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D.增加一单位某投入要素引起的TR的增量

6、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土地的供给、需求共同增加;

B.土地供给不断减少,而需求不变;

C.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不变;

D 以上全不对。

7、工资率的上升会引起的替代效应是指()。

A.用较短的时间得到同样多的收入;

B.用较长的时间得到同样多的收入;

C.要求用收入替代闲暇;

D.上

述说法都有道理。

8、假设某个歌唱家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他

从事其它职业,最多只能得到8万元。那

么歌唱演员所获得的经济租为

( )。

A.8万; B;6万; C. 2万; D.不可确定。

9.如果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只增加其中一种生

产要素的使用量,而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

下降,这时候,生产函数表现出( ) A.收益递增 B. 收益保持不变

C.收益递减 D.

成本不变

10、假定一个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当投

入要素价格为5元,该投入的边际产量为

1/2时获得了最大的利润,那么,商品的

价格一定是()

A.2.5元

B.10元

C.1元

D.0.1元

11.在要素市场上不是完全竞争假定的是

()

A.生产中用的要素都是同质的

B.有许多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和供给者

C.所有要素的需求者和供给者拥有充

分信息

D.不考虑要素的运输和配置成本

12.边际产品价值能够预测出()的增

A.一单位额外劳动力所带来的产量

B.一单位额外产量所带来的总收益

C.一单位额外产量所带来的单位收

D.一单位额外劳动力所带来的总收

13.拥有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的厂商是

()。

A.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

B.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的厂商

C. 非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

D.

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的厂商

14.已知生产要素的组合是10A-20B-30C, 产

量是200。如果生产要素的组合变成10A-20B-31C ,产量增加到203。由此可见( )。

A. 要素A 的边际物质产品等于3;

B. 要素B 的边际物质产品等于3;

C. 要素C 的边际物质产品等于3;

D. 以上都不对。

15.假设生产某种产品需要A 、B 、C 三种生产

要素,当A 的投入量达到一定数量后继续量需增加时,它的边际物质产品( )。 A. 在B 和C 的数量以及技术不变时下降; B. 在技术不变但是B 和C 的数量同比例增

加时下降;

C. 在任何条件下都下降;

D. 以上都不对

16.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和要素市场中的厂商,

其利润达到最大化的条件为( )。 A. Px=MC, 且MC 上升 B.

MPPa/Pa=MPPb/Pb

C. MPPa/Pa=MPPb/=1/MCx

D. MPPa/Pa=MPPb/=1/MCx=1/Px

17.假定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各种要素的

价格、产品的价格和边际收益均等于4元,且此时厂商得到最大利润,则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为( )。 A. 2 B.4 C. 1 D. 6

18.假定生产要素A 、B 、C 的边际物质产品分

别是12、8、2,他们的价格分别是6、4、1,那么这一生产要素的组合( )。 A. 是最小成本的组合; B. 不是最小

成本的组合;

C. 是不是最小成本的组合,视不同要素市

场而定; D. 无法确定

19.如果劳动的边际产值大于工资率,下列那

一种情况最有可能?( )

A. 产品市场的垄断

B. 产品市场

的竞争

C .要素市场的垄断 D. 要素市场竞

20.如果要素投入A 、B 、C 共同来生产产品P,

那么要素投入A 的边际产量是( )。 A. 投入一单位A ,同时按一定比例增加

投入B 和C 所得到的额外产出

B. 投入B 和C 的数量保持不变,再增加一单位P 所需要的A

C. 投入B 和C 的数量保持不变,再增加一单位A 所带来的P 的增加量

D. 投入B 和C 的数量按一定比例增加,生产一单位 P 所需要的A 的数量 21.一个企业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下运行。产品的一种生产要素A 的价格是20元,它的边际产量是5元,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售产品X 的边际收益肯定等于( )。 A. 4元; B. 10元; C. 2元; D. 5元。

22.边际收益产品(MRP)是衡量( )。 A.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TR 的增加量 B.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TC 的增加量 C.增加一单位某投入要素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D.增加一单位某投入要素引起的TR 的增量 23.供给同样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叫做( )。

A.地租;

B.租金;

C.准租金;

D.经济租。

24.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 A.土地的供给、需求共同增加 ; B.土地供给不断减少,而需求不变;

C.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不变; D 以上全不对。

25.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 A.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B.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C.供给弹性=0的直线;

D.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26.工资率的上升会引起的替代效应是指( )。

A.用较短的时间得到同样多的收入;

B.用较长的时间得到同样多的收入;

C.要求用收入替代闲暇;

D.上述说法都有道理。

27.如果生产要素的供应是完全缺乏弹性的

话()。

A.均衡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决定的;

B.均衡价格是不存在的;

C.均衡价格是由供给曲线决定的;

D.上述说法都不对。

28.某工人在工资率为每小时2元时每周挣80元, 每小时3元的时候每周挣105元, 由此可以断定( )。

A.收入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B.替代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没有发生作用;

D.无法确定。

29.如果政府大力提倡用先进的机器人来替代劳动, 这将导致( )。

A.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B.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D.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30.既要提高工资又要避免失业增加的希望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实现( )。

A.劳动的需求富有弹性;

B.劳动的供给富有弹性;

C.劳动产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D.劳动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31.准租金与厂商的总利润相比()。

A.相等;

B.前者大;

C.后者大;

D.均有可能。

32.经济地租是指( )。

A.因垄断而产生的收益;

B.因竞争而产生的收益;

C.仅指土地的租金;

D.以上都错。

33.假设某个歌唱家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他从事其它职业,最多只能得到8万元。那么歌唱演员所获得的经济地租为( )。

8万; B;6万; C. 2万; D.不可确定。

34.利率从根本上是( )。

A.由供给决定的;

B.由需求决定的;

C.由政府决定的;

D.由供给和需求两个因素决定的。

35.下列判断那一句是错的( )。

经济地租属于长期分析,而准地租属于短期分析;经济地租是对某些特定而言,而经济利润是对整个厂商来说的;

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地租;

一种要素在短期内存在准租金,并不意味着长期中也存在经济利润。

36.洛伦兹曲线越是向横轴凸出()。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就越不平等; B.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就越平等;

基尼系数就越小,收入就越不平等; D.基尼系数就越小,收入就越平等。

37.洛伦兹曲线代表了()。

A.贫困的程度;

B.税收体制的效率;收入不平等的程度; D.税收体制的透明度。

38.如果收入是平均分配的,则洛伦兹曲线与()。

与横轴重合; B.与450线重合;C.与纵轴重合;D.难以确定。

39.基尼系数可以从洛伦兹曲线中计算。基尼系数的变大表示()。

A.洛伦茨兹曲线向450线移动;

B.不平等的增加;

C. 不平均的减少;

D.不平均没有改变。

40.如果收入是完全平均分配的,基尼系数将等于()。

1.0; B. 0.50; C. 0.25; D. 0。

三、多项选择题:

1.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取决于( )。

A.消费者对该要素生产的产品的需求

B.生产要素的价格

C.要素的边际产品

D.产品市场的价格

E.以上都不是

2.以下说法中( )项是正确的。

A.如果厂商满足要素市场的均衡条件,则一定满足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B.如果厂商满足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则一定满足要素市场的均衡条件

C.如果厂商满足生产者的均衡条件,则一定满足要素市场的均衡条件

D.如果厂商满足要素市场的均衡条件,则一

定满足生产者的均衡条件

E.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3.下列说法中哪一些是错误的?( )

A.经济地租属于长期分析,而准地租属于

短期分析;

B.经济地租系对某些特定要素而言,而经

济利润则是对单个厂商而言的;

C.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

地租;

D.一种要素在短期内存在准地租,并不意

味着长期中也存在经济利润;

E.以上说法都正确。

四、判断题

1. 假如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

增加了,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将向右

方移动。()

2. 当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时,所需劳动力增

加50%,资本需增加2倍,则该企业属于

劳动密集型。()

3. 要素的边际销售收入是指多增加一单位

要素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量。()五、计算题:

1.某生产厂商使用单一的可变要素,其投入产出关系为Q=10L1/2,Q为厂商每月的产量,L 为每月要素的投入量。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1)若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产品价格为P=10,求:厂商每月对要素的需求函数。(2)若产品市场是非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每月对产品需求为Q=400–5P,求:厂商每月对要素的需求函数。

2.某种生产要素的市场供给函数为 LS =50PL –400 。(1)若此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对要素的需求为:LD =2000–50PL,求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函数和边际要素成本函数。(2)若此要素市场是完全垄断的,求垄断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函数。

3.某厂商的生产函数是Q=4L1/2,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PL=4 。(1)当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时候,产品价格为P=8,求厂商对要素的投入量;(2)当产品市场为非完全竞争市场时,产品市场需求为P=40–0.5Q ,求此时厂商对要素的投入量。(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10L-0.5L2,假定产品市场上的价格为5,劳动的工资率为10,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劳动使用量。

5.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具有下列生产函数:Q=-0.01L3+L2+36L,已知产品的价格为0.1元,劳动L的工资率为每人时4.8元。试问: (1)如果每天的总固定成本为100元,厂商最大的纯利润是多少?

(2)在均衡点时,厂商对于劳动需求曲线的点弹性是多少?

6.设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100K0.5L0.5,在本生产期内,资本投入量为100单位,劳动投入量为25单位。试求:

(1)这时各要素的边际产量。

(2)若资本价格为20元,计算劳动者的工资。

(3)如果产品的价格为40元,求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

7.一个厂商在劳动市场上处于完全竞争,而在产出市场上处于垄断。已知它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为P=300-2Q,当厂商产量为50时获得最大利润。若市场工资率为1800时,最后一位工人的边际产量是多少?

8.假定厂商在劳动市场上是垄断的,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的,其对劳动的需求函数为LD=9-0.5W,劳动的供给函数为LS=W+6。试求:

(1)厂商将雇用多少工人?

(2)工资率是多少?

9.一个在产品和劳动市场上均处于垄断的厂商,其生产函数为Q=2L0.5K0.5,已知厂商生产的产品需求为10P=Q2,劳动的供给函数为W=25L,试求:

(1)如果资本固定在25元的水平上,求厂商均

衡的劳动使用量和工资率,以及产品的价格和数量。

(2)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上的价格为多少才能使得(1)中的厂商处于长期均衡?

10.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是:Y=-L3+24L2+340L ,Y 是每周产量,L是劳动量,每人每周工作40小时,工资每小时为10元,该厂商每周纯利润要达到19600美元,需雇佣20个工人,试求该厂商固定成本是多少?

11. 某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为别为

W S W D L L 50;50400=-=.请问:

(a )均衡工资为多少?

(b )假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税10美元,则新的均衡工资为多少? (c )实际上对单位劳动征收的10美元税收由谁支付?

(d)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多少? 12、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lY+l ,其中, l 为闲暇,Y 为收入(他以固定的工资率出售其劳动所获得的收入).求该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函数.他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不是向上倾斜的? 13、一厂商生产某产品,其单价为15元,月单价为15元,月产量为200单位,产品的平均可变成本诶8元,平均不变成本为5元.试求准租金和经济利润.

六、简答题:

1.决定可变要素最佳投入量的原则是什么?说这一原则实质上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对吗?

2.试述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

3、如何从要素供给原则推导要素供给曲线?

4、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

5、土地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垂直?

6、试述资本的供给曲线。

7、“劣等土地永远不会有地租”这句话对吗? 8、为什么说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是庸俗的

分配论? 七、论述题:

1.完全竞争产品生产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是怎样表示的?

2.非完全竞争产品生产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是怎样表示的? 参考答案:一、名称解释

1. 又称“派生需求”。指由于对某一最终产品的需求而引起的对生产它的某一生产要素的需求。这种需求来自厂商。

2. 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价格都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追加某种生产要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带来的收益。在完全竞争条件下,MRP=MPP ·P ;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MRP=MPP ·MR 。

3. 指厂商在生产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产品的产值,它等于边际物质产品(MPP)与价格(P)的乘积,即VMP=MPP ·P 。

4. 是指可变要素每增加1个单位引起的总成本的增量,MFC =ΔTC/ΔL 。

5. 经济租金是要素收入(或价格)的一部分,该部分并非为获得该要素于当前使用中所必须,它代表着要素收入中超过其在其他场所可能得到的收入部分。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

6. 洛伦兹曲线:以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再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这样得到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7. 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是洛伦兹曲线与45o

线之间的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 二、单项选择

1.A ;

2.D ;

3.B ;

4.C ;

5.D ;

6.C ;

7.A ;

8.C ;9.C ;10.B ;

11.D ;12.D ;13.B ;14.C ;15.A ; 16.D ;17.C ;18.D ;19.C ;20C ;

21.A;22.D;23.24.25.26.27.28.29.30.

三、多项选择:

1.ABCD;

2.ABCD;

3.CE;

四、判断题

1.√

2.×;

3. ×;

五、计算题:

1. 解:要素的边际产出 MP=dQ/dL =5L-1/2 ,

代表每单位要素带来产出的增量。

(1)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所以MFC= P L

VMP=MP·MR=MP·P=500 L-1/2

厂商根据VMP=MFC来确定要素投入量,

所以,在厂商的要素投入均衡点上,VMP= MFC= P L,

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P L = 50L-1/2

(2)产品市场是非完全竞争的,MRP= MP·MR

MR=8–0.4Q=8–0.4×10 L-1/2

MRP= 40 L-1/2–20

厂商根据MRP=MFC来确定要素投入量,在

厂商的要素投入均衡点上,

MRP= P L

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为P L = 40 L-1/2–20

2. 解:(1) 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价格由

市场出清的条件来决定:L S=L D

50P L–400=2000–50P L

P L =24

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平行于L轴

的直线,P L =24

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函数为 MFC= P L =24 (2)要素市场的需求方只有一家厂商,要

素的投入量能够影响市场价格。

MFC=dTC/dL=d(L?P L)/dL=0.04L+8 3. 解:(1)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厂商的

边际产品价值VMP=MP·P= 2L-1/2·8

∵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厂商根据VMP=MFC来确定要素投入量,

VMP=P L

16 L-1/2= 4

L=16

(2)产品市场是非完全竞争的

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MRP=MP·MR=

2L-1/2·(40-Q)

厂商根据MRP=MFC来确定要素投入量

MRP=P L

80 L-1/2–8 =4

L = 400/9=44.44

4. 解: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MRP=MFC,

MFC=P L, MRP=VMP=P L

∵PL=P·MP L, MP L=10-L

∴10=5×(10-L)

解得L=8

5. 解:(1) 厂商的纯利润π最大的条件是d

π/dL=0

∵π

=PQ-WL-FC=(-0.001L3+0.1L2+3.6L)-4.8L-100

/dL=3L2-200L+1200=0

解得L=60,π=22

(2)由于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为

PL=P?MPL=-0.003L2+0.2L+3.6

于是,在PL=4.8和L=60处,

点弹性E=dL/dPL?

PL/L=1/(-0.006L+0.2) ?4.8/60= -0.5。

6. 解:(1)MPL=dQ/dL=50L-0.5K0.5

MPK=dQ/dK=50L0.5K-0.5

在L=25,K=100时,MPL=100,MPK

=25。

(2)当厂商处于均衡时,MPL/PL=MPK/

PK ,此时PK=20,

有:50L-0.5K0.5/PL=50L0.5K-0.5/20

解得PL=80。

(3)在资本投入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对劳

动的需求曲线为

PL=P·MPL=40·50L-0.5K0.5

=20000L-0.5

7. 解:根据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可以求得边际收益为

MR=300-4Q

在Q=50时, MR=100。

从生产要素市场上来看,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劳动使用量由下式决定:PL=MR·MPL 解得MPL=1800/100=18

8. 解:(1)因为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的,所以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即为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W=18-2L,

因为厂商在劳动市场上是垄断的, 所以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厂商的平均要素成本线,即AFC=W=L-6,从中可以得出总要素成本和边际要素成本为

TFC=L2-6L

MFC=2L-6

当VMP=MFC时, 2L-6=18-2L,

可求得劳动使用量:L=6

(2)工资率由劳动供给曲线所决定, W=L-4=2

9. 解:(1)由产品的市场需求可以求得总收益和边际收益

TR=0.1Q3, MR=0.3Q2

在K=25时,Q=10L0.5,MPL=5L-0.5。

由劳动的供给曲线AFC=W,可以得出劳动的总要素成本和边际要素成本为:TFC=25L2,MFC=50L

厂商均衡时,MRP=MFC,

即 0.3×(10L0.5)2×5L-0.5=50L

解得L=9

工资率由劳动的供给曲线所决定,即

W=25×9=225

产品的数量Q=10×90.5=30 ,价格为P=0.1×302=90。

(2)厂商处于均衡状态时,L和K的组合即满足

MPL/PL=MPK/PK

由于MPL=L-0.5K0.5, MPK=L0.5K-0.5

PL=W=225, L=9, K=25

解得PK=81

10. 解:设W为周工资率,MP L为劳动的边际产量,P是产品价格,

当厂商均衡时,有W=MP L·P,得P=W/ MP L

由于MP L=-3L2+48L+340

当L=20时,

MP L=-3×162+48×16+340=100,且W=10×40=400

得P=W/MP L=400/100=4美元

当L=20时,Y=-L3+24L2+340L=8400

因此总收益TR=P·Y=33600美元而TVC=W·L=400×20=8000美元

所以π=TR-TC=19600

TC=TR-π=33600-19600=14000,TFC=TC-TVC=14000-8000=6000美元,

即固定成本为6000美元

11. 解:(a)均衡时,DL=SL,即4000-50W=50W,由此得到均衡工资W=40。

(b)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课以10美元的税收,则劳动供给

曲线变为:S′L =50(W-10)由此,S′

L =DL,即50(W-10)=4000-50W,得W=45,

此即征税后的均衡工资.

(c)征税后,厂商购买每单位劳

动要支付的工资变为45美元,而不是征

税前的40美元.两者之间的差额5美元

即是厂商为每单位劳动支付的税收额.

工人提供每单位劳动得到45美元,但有

10美元要作为税收交给政府,所以仅留

下35美元.工人实际得到的单位工资与

税前相比也少了5美元.这5美元就是他

们提供单位劳动而实际支付的税款.因

此,在此例中,厂商和工人恰好平均承

担了政府征收的10美元税款.

(d)征税后的均衡劳动雇佣量为: 50

(W-10)=50(45-10)=1750

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 10×

1750=17500

12. 解:设该消费者拥有的固定时间为T.其中的一部分l 留做自用即闲暇,其余部分L=T-l 为工作时间.工资率用r 表示,则收入Y=Rl ,因而有:

U=LY+l

=(T-L)Rl+(T-L) =rLT-rL2+T-L 令 Du/Dl=rT-2Rl-1=0,得2Rl=rT-1 因此,L=T/2-1/2r.此即为劳动供给曲线.在此劳动曲线中,T 是正的定值,因而当工资率r 上升时,工作时间L 会增加,即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这一点可从L 对r 的一阶导数大于0中看出.

13. 解:准租金Rq 由下式决定: Rq=R-TVC =PQ-AVC ×Q

=(P-AVC)Q =(15-8)

×

200=1400 经济利润л由下式决定:

л=TR-TC =TR-(TVC+TFC ) =PQ-(AVC+AFC )Q =(P-AVC-AFC )

Q

=(15-8-5)×200=400

六、简答题:

1. 答:决定要素最佳投入量的原则是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或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实际上就是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或边际收益产品就是要素的边际收益。所以,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也就可以理解为一种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2. 答:要点如下:第一,要素供给者(消费者)遵循的是效用最大化原则,即

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要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第二,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第三,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是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即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3. 答:要点如下:第一,根据要素供

给原则,给定一个要素价格W ,可以得到一个最优的自用资源数量l. 第二,在资源总量为既定的条件下,

给定一个最优的自用资源数量l ,又可以得到一个最优的要素供给量L.

第三,要素供给价格W 与要素供给量L 的关系即代表了要素的供给曲线.

4. 答:要点如下:第一,劳动供给是闲暇需求的反面;劳动的价格即工资则是闲暇的价格.于是,劳动供给量随工资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给曲线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变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

说明: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劳动

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等于解释闲暇需求曲线向上斜(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

第二,闲暇价格变化造成闲暇需求量变化有两个原因,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由于替代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反.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同.第三,当工资即闲暇价格较低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较小,而当工资即闲暇价格较高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就较大,甚至可能超过替代效应.如果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则结果就是: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亦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

5. 答:要点如下:第一,土地供给曲线垂直并非因为自然赋予的土地数量为

(或假定为)固定不变.土地供给曲线垂直是因为假定土地只有一种用途即生产性用途,而没有自用用途.第二,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只能(或假定只能)用于某种用途,而无其他用处,则该资源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一定垂直.

6. 答:要点如下:第一,资本的数量是可变的.因此,资本供给问题首先是如何确定最优的资本拥有量的问题.

第二,最优资本拥有量的问题可以归结为确定最优储蓄量的问题.

第三,确定最优储蓄量可以看成是在当前消费和将来消费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2分)第四,根据对当前消费和将来消费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随着利率水平的上升,一般来说,储蓄也会被诱使增加,从而贷款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当利率处于很高水平时,贷款供给曲线也可能向后弯曲.

7. 答:要点如下:第一,这句话不对.

第二,根据西方经济学,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的稀少,供给不能增加;如果给定了不变的土地供给,则地租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对土地的需求曲线的右移. (2分)土地需求曲线右移是因为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提高或土地产品(如粮食)的需求增加从而粮价提高.如果假定技术不变,则地租就由土地产品价格的上升而产生,且随着产品价格的上涨而不断上涨.因此,即使是劣等土地,也会产生地租.

8. 答:要点如下:第一,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要素所有者是按照要素贡献的大小得到要素的报酬的.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剥削.除此之外,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还存在如下一些具体的缺陷.

第二,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建立在边际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边际生产力却难以成立.例如,资本代表一组形状不同、功能各异的实物,缺乏一个共同的衡量单位,因此,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无法成立.

第三,西方经济学的要素供给理论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因为停止只给出了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各种人群或阶级得到不同收入的理由,而没有说明这一定的社会条件得以形成的原因.

七、论述题:

1. 答:完全竞争产品生产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是由该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来表示的。边际产品价值反映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额。其值为产品价格与边际产量的乘积。在完全竞争产品生产厂商那里,价格是常数,要素投入量达到一定数量以后,边际产量随要素投入量增加而递减。因此,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要素最佳投入量的决定原则是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产品价值。如果要素市场也是完全竞争的,要素价格是常数,那么,边际要素成本就是要素的价格。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选择的要素数量,一定满足要素价格等于边际产品价值这一条件。如果要素价格变动,厂商就会通过变动可变要素投入量来改变边际产品价值。例如,要素价格上升,边际产品价值也就要上升,对应的可变要素投入量也就相应减少。这样,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就成为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

2. 答:非完全竞争产品生产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与完全竞争产品生产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是相似的,所不同的是完全竞争产品生产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是由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来表示的,而非完全竞争产品生产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是由边际收益产品来表示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产品的边际收益与要素的边际产量之乘积。由于要素的边际产量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非完全竞争产品生产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

地理信息系统(1)

第一章 1、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2、数据: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在计算机化的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格式往往和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有关,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3、什么是GIS?地理信息系统(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特点:(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3)具有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所有的地理要素,要按经纬度或者特有的坐标系统进行严格的空间定位,才能使具有时序性、多维性、区域性特征的空间要素进行复合和分解,将隐含其中的信息变为显示表达,形成空间和时间上连续分布的综合信息基础,支持空间问题的处理与决策。(4)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5)地理信息系统从外部来看,它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其内涵确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织而成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是一个逻辑缩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统。信息的流动及信息流动的结果,完全由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和数据的交换来仿真。 4、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首先提出了地理信息这一术语,并于1971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GIS——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5、地理信息系统的五大功能:输入、查询、编辑、分析、输出。 6、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测绘与地图制图、资源调查与管理、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保护、国防、宏观决策支持(了解就行,不要求完全背下来) 第二章 1、数据源:○1图形数据源(地图、测绘、遥感)○2属性数据源(统计数据、文字报告、文件、声音、图片) 2、地图分类:普通地图(地形图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0万、地理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专题地图(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图、工程技术图) 3、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就是利用特定的数学函数将经纬坐标(λ,φ)转换为平面坐标(x,y),即把地理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地图投影可减少因三维坐标转为二维坐标所产生的扭曲变形。这种地球球面与平面之间点与点的函数关系的数学表示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4、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地球表面上任一点位置的地理坐标决定经纬度,将若干经纬线交点绘在平面上,再将相同经度的点连成经线,相同纬度的点连成纬线,构成经纬网,将球面上的点按经纬度画到相应的位置处,作图。 5、地图投影类型: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任意投影 6、高斯-克里格投影的基本原理: 7、图形数层的分层:对于一张图,可按对象的属性、类型划分为不同的集合,当这些集合在空间叠置在一起时,便显示一张图的影像,这就是图形数据分层。分层依据:图形的具体特点。A、按逻辑特征分层:①以属性分层:属性往往反映数据库结构,按属性划分便于检索与管理②以图形对象类型分层:一般将点状对象、线状对象、面状对象分层存放,使图形显示易于控制B、按存储特征分层:③独立存储:各层数据各自存放在独立的文件中,文件内只包含相同的属性数据,便于管理④混合存储:一个文件存放多层数据,系统提供分层管

工程制图复习题

制图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已知空间两点:A(35、40、10)和点B(20、15、30),点A在点B的 A左前下方B右后上方C右前上方D左后下方 2.直线上的点具有两个投影特性,即从属性和( )。 A. 定值性 B. 定比性 C. 定量性 D. 可量性 3. 四个图中两直线AB、CD为平行的图形是( )。 4.表示投影面垂直线的正确投影是( ) 5.在投影图中正垂面的正面投影是 A积聚为一斜直线B积聚成与OX周平行的线C实形D类似性 6.在斜二等轴测图中,取两个轴向伸缩系数为1时,另一个轴的轴向伸缩系数为( )。 A. 0.5 B. 0.6 C. 1 D. 1.22

7.平面与圆球相交,截交线的空间形状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圆 D.直线 8. 平面的水平投影正确的是( )。 9. 下列基本立体及表面上点A的投影,哪一种判断是正确的?( ) (A)图(1)、(4)正确。 (B)图(2)、(4)正确。 (C)图(1)、(2)、(4)正确。 (D)图(1)、(2)、(3)、(4)都正确。10.在圆柱表面上的点是() A.A点B.B点 C.C点D.D点

11.表示直线是投影面垂直线的图是() A.B.C.D.12.已知线段AB在圆锥表面上,根据其正面投影判断表示AB是直线的图是( )。 13.正圆锥被一平面截切,截平面位置与锥轴线垂直时,截交线为( ) A.直线 B.圆 C.椭圆 D.抛物线 14.平面与圆球相交,截交线的空间形状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圆 D.直线 15.被截切三棱柱对应的侧面投影为( ) 16.已知一图纸幅面为297mm×420mm,该图纸幅面的代号是() A.A1 B.A2 C.A3 D.A4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案要点]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案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所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由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决定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为存在条件的。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私人所有,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以及品种等,完全由自己决定,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或者说,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的生产者,他们要生产什么,怎样进行生产,生产多少,完全是他们个人的私事。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各个商品生产者客观上都要为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因此,他们的劳动又都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这样,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对此,马克思指出,当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后,“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成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所具有的这二重性质,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对立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一切生产活动都属于生产者个人的私事,但作为社会劳动,他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私人性,并不是它的社会性,他的私人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即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他自己并不能决定,于是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当他的产品在市场上顺利地实现了交换之后,他的私人劳动也就成了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才是社会需要的,他的抽象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才能实现。如果他的劳动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卖出去,那就表明,尽管他是为社会生产的,但事实上,社会并不需要他的产品,那么他的产品

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 1.为什么说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产物? ● 2.说明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和实质。 ● 3.说明格雷欣法则的内容。 ● 4.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货币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 5.简要说明我国人民币的发行程序。 ● 6.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7.结合我国货币流通的现实,阐述纸币流通规律的内容。 复习思考题: ?1、说明信用的含义与职能。 ?2、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有哪些?如何规范发展我国的商业信用。 ?3、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消费信用在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对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民间信用形式,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 ?5、比较银行信用与国家信用的特点,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6、你认为,对于利率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有哪些因素? ?7、利率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8、阐述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 ?9、分析比较西方利率决定理论的特点。 ?10、论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改革进程及进一步推进这项改革的条件。复习思考题 1、简要说明现代银行业的产生发展过程。 2、根据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演变,说明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对金融体系形成的影响。 3、说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含义和特征。 4、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复习思考题 1、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中为什么需要一个中央银行? 2、简要说明中央银行的职能。 3、简述金融监管的含义、原则和内容。 4、存款保险制度的内涵及其功能。如何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5、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 复习思考题 1、阐述金融市场的含义、形成条件及主要类型。 2、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如何理解货币市场的功能及其特点。 4、证券的行市是如何形成的?应该怎样看待证券价格的波动? 5、股票的交易方式有哪几种? 6、简述资本市场的功能。 7、金融工具的内涵及其特征。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复习题(含答案)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复习资料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是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基本能力的技术基础课。土木工程图样是土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技术文件,工程图纸表达了有关工程建筑物的形状、构造、尺寸、工程数量以及各项技术要求和建造工艺,在设计和施工建造中起着记载、传达技术思想和指导生产实践的作用。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精通工程制图的原理,熟练掌握图形技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习制图原理和方法,教会绘制工程图的初步技术,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的基本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复习重点: 第1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术 掌握制图基本知识:制图标准、图纸幅面、字体、绘图比例、图线、尺寸的标注形式。 第2章投影法和点的多面正投影 1.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形成及分类、工程上常用的四种图示方法 2.掌握二面投影图和三面投影图的投影规律 3.掌握作辅助正投影的方法 第3章平面立体的投影及线面投影分析 1.掌握基本平面立体的三面投影图的投影特性 2.掌握立体上直线的投影特性 3.掌握立体上平面的投影特性 4.掌握点、线、面间的相对几何关系 第4章平面立体构形及轴测图画法 1.掌握基本平面体的叠加、切割、交接 2.掌握平面立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3.掌握轴测投影原理及平面立体的轴测投影画法 第5章规则曲线、曲面及曲面立体 1.了解曲线的形成与分类 2.掌握圆的投影的画法,了解圆柱螺旋线投影的画法 3.了解曲面的形成、分类 4.掌握曲面投影的表达方法,主要是圆柱面、圆锥面、球面投影的画法

5.掌握基本曲面立体(圆柱、圆锥)的投影特性 6.掌握平面与曲面体或曲表面相交的投影画法 7.了解两曲面体或曲表面相交的投影画法 8.掌握圆柱与圆锥的轴测图画法 第6章组合体 1.学会使用形体分析法对组合体的形成进行分析 2.掌握根据实物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方法 3.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4.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阅读方法,根据组合体的两视图作第三视图 5.掌握组合体轴测图的画法 第7章图样画法 1.掌握六个基本视图的画法 2.掌握剖视图的表达方法 3.掌握断面图的表达方法 4.掌握在组合体轴测图中进行剖切的画法 5.了解常用的简化画法 6.了解第三角画法的概念 第12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图(了解基本概念) 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知识 2.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图示方法 3.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图的阅读方法 第13章房屋建筑图(了解了解基本概念) 1.了解房屋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了解房屋的一般设计方法 2.了解房屋施工图的分类及有关规定 3.了解房屋总平面图的绘制方法 4.掌握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5.了解建筑详图的绘制方法 第14章桥梁、涵洞工程图(了解) 了解桥涵工程图的基本知识,了解桥墩图、桥台图、涵洞图的图示方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最新版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 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 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 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2分)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 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 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 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 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 月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工程制图复习题(含答案)

工程制图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当棱柱的上、下底面与棱线垂直时,称之为;若棱柱的上、下底面与棱线倾斜 时称之为。正棱柱、斜棱柱 2.平面与立体相交,所得的交线称为:,交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称为:。截 交线、断面 3.正垂面上的圆在V面上的投影为,在H面上的投影形状为。直线、椭 圆 4.曲线根据其上面点所属平面不同分为:平面曲线和两大类。空间曲线 5.侧平线的_________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侧面 6.求圆锥面上的点的投影常用法和法。纬圆、素线 7.在轴测图中,根据投射方向与轴测投影面P的位置关系可分为轴测图和轴测 图。正、斜 8.组合体尺寸分为,和尺寸三种。定形、定位、总体 9.绘制机械图样时采用的比例,为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与相应要素的线性尺 寸之比。图样、实物 10.图形是圆或大于半圆的圆弧标注_____尺寸;图形是小于半圆的圆弧标注_____尺寸。直径、半 径 11.正等轴测图的伸缩系数是,简化伸缩系数是。0.82、1 12.同一机件如采用不同的比例画出图样,则其图形大小______(相同,不同),但图上所标注的 尺寸数值是______(一样的,不一样的)。不同、一样的 13.投影法分和两大类。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 14.用平行于正圆柱体轴线的平面截该立体,所截得的图形为_________。矩形 15.用垂直于圆椎轴线的平面截该立体,所截得的图形为。圆 二、判断题 1棱锥的一个面在W面的投影积聚成一条线,面上的一点A在W面的投影也在这条线上。(√)2求棱锥面上点的投影,可以利用素线法来做。(╳)3平面立体相贯,相贯线可能是一组也可能是两组。(√)4曲线的投影只能是曲线。(╳)5直线的投影只能是直线。(╳)6平面截割圆柱,截交线有可能是矩形。(√)7正等测的三个轴间角均为120°,轴向伸缩系数为:p=r≠q。(╳)8三面正投影图的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仍然适用于组合体的投影图。(√)9立体的投影图中,正面投影反映形体的上下前后关系和正面形状。(╳) 三、选择题 下列不是曲面立体术语的是()。 A 素线 B 纬圆 C 椭圆 D 轴线 平面截割圆柱时,当截平面平行于圆柱的轴线时,截交线为()。 A 矩形 B 圆 C 椭圆 D 都有可能 平面截割圆锥时,当截平面通过锥顶于圆锥体相交时,截交线为() A 圆或椭圆 B 等腰三角形 C 抛物线 D 双曲线

模拟电路第四章课后习题测验答案

第四章 习题与思考题 ◆◆ 习题 4-1 在图P4-1所示互补对称电路中,已知V CC 为6V ,R L 为8Ω,假设三极管的饱和管压降U CES =1V , ① 试估算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 om ; ② 估算电路中直流电源消耗的功率P V 和效率η。 解:① W W R U V P L cem CC om 563.18 2)16(2)(2 2≈?-=-= 如忽略U CES ,则 W W R V P L CC om 25.28 2622 2=?=≈ ② W W R V P L CC V 865.28 6222 2≈??=≈ππ %55.54865 .2563.1≈==V om P P η 如忽略U CES ,则%53.78865.225.2≈== V om P P η 此题的意图是理解OCL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的P om 和P V 的估算方法。 ◆◆ 习题 4-2 在图P4-1所示的电路中: ① 三极管的最大功耗等于多少? ② 流过三极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等于多少? ③ 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承受的最大电压等于多少? ④ 为了在负载上得到最大输出功率P om ,输入端应加上的正弦电压有效值大约等于多少? 解:① W W P P om CM 45.025.22.02.0=?=> ② A A R V I L CC CM 75.08 6==> ③ V V V U CC CEO BR 12622)(=?=> ④ 因为互补对称电路中无论哪个三极管导电,电路均工作在射极跟随器状态,1≈u A ,而略小于1,故V V V U U CC cem i 24.426 22≈=≈≈。 本题的意图是了解OCL 互补对称电路中功率三极管极限参数的估算方法。

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分离过程是一个() a.熵减少的过程; b.熵增加的过程; c.熵不变化的过程; d. 自发过程 2、组分i、j之间不能分离的条件是() a.分离因子大于1; b.分离因子小于1; c.分离因子等于1 3、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时()实现分离。 a. 组成不等; b. 速率不等; c. 温度不等 4.下述操作中,不属于平衡传质分离过程的是() a. 结晶; b. 吸收; c. 加热; d. 浸取。 5、下列分离过程中属机械分离过程的是(): a.蒸馏; b. 吸收; c. 膜分离; d.离心分离。 6、当分离过程规模比较大,且可以利用热能时,通常在以下条件选择精馏法(): a. 相对挥发度<1.05; b. 相对挥发度>1.05; c. 相对挥发度<1.5; d. 相对挥发度>1.5。 1、a; 2、c; 3、a; 4、c; 5、d; 6、b 1、何为分离过程?分离过程的特征? 2、什么是分离剂、分离因子和固有分离因子?分离因子,它与固有分离因子有何不同? 3、分离过程按有无物质传递现象发生分成几类? 4、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那两类? 5、说明分离过程的特征和与分离工程的区别? 6、说明什么是逐级经验放大法。 名词解释 分离过程分离因子 分离剂固有分离因子 机械分离过程传质分离过程 平衡分离速率分离 膜分离分离工程 逐级经验放大法数学模型法 第二章多组分分离基础 1、约束变量关系数就是() a. 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 b. 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 c. 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 d. 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 2、每一单股进料均有()个设计变量。 a. c; b. c +1; c. c +2; d. c +3 3、一般吸收过程,可调设计变量数为(): a.5个; b.4个; c. 1个; d. 2个 4、绝热操作的简单平衡级设计变量数为(): a. 2c +3个; b. 2 c +4个; c. c +5个; d. 2 c +5个。 5、多组分精馏装置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与进料中组分数的关系为(): a.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b.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减少; c. 与进料中组分数无关; d. 以上三种关系都不成立。

工程制图复习题及答案

工程制图复习题及答案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工程制图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根据投射线的类型,投影法可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2.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是否垂直,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3.多面正投影图是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图示方法。 4..点的三面投影规律是:①点的正面投影与点的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②点的正面投影与点的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③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 5.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和_ 投影面垂直线。 6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平行、相交、交叉和 垂直四种。 7. 空间两直线互相平行,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一定平行。 8. 空间两直线相交,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一定相交,而且各同 面投影的交点就是两直线空间交点的同面投影。 9.互相垂直的两直线中有一条平行某一投影面时,它们在该投影 面上的投影也反映直角。 10.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垂直面和投影面平行面。

11.在平面内取点和取线的关系是:欲在平面内取点,须先在平 面内取线,而欲在平面内取线,又须先在平面内取点。 12.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有_平行__、相交_和_垂直___。 13.直线与平面相交求交点的方法有积聚性法和辅助线法。 14.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有_平行__、相交_和_垂直。 15.平面与平面相交求交线的方法有积聚性法线面交点法和辅助平面法。 16在换面法中,新投影面的设立要符合下面两个基本条件 ①新的投影面必须与空间几何元素处于有利于解题的位置。 ②__新的投影面必须垂直于原有的一个投影面 __ 。 17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要经过_二__ 次变换,先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平行线__,再将投影面平行线_ 变换为投影面垂直线。 18.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要经过___二__ 次变换, 先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_投影面垂直面__,再将投影面垂直面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 19.在一般情况下,平面体的相贯线是封闭的空间折线。 20.相贯线可见性判定原则是:_当两立体的相交表面都可见时,交线才可见____。

第四章 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题 4.1 4.9 总结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若),I f Us s 1ω(=设置不当,会产生什么影响?一般说来,正反馈系统是不稳定的,而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系统具有正反馈的内环,系统却能稳定,为什么? 答:转差频率控制的规律为:(1)在sm s ωω≤范围内,如果气隙磁通保持不变,转矩Te 基本上与ωs 成正比。(2)定子电流不同时,按照一定的 ),I f Us s 1ω(=函数关系控制定子的电压和频率,可以保持气隙磁通恒定。若),I f Us s 1ω(=设置不当,则气隙磁通无法保持恒定,控制将出现紊乱。因为转差频率控制的被控量是频率差ωs ,在外环通过负反馈控制已经实现控制要求,在内环控制中,因为输出量要控制定子的实际频率,而ωω+s 才能得到实际的频率值ω1,因此需采用正反馈相加,由于内环调解器不是普通的PI 调解器,输出不受正反馈的影响,引起的扰动可通过外环进行调节,所以系统能实现稳定要求。 课后习题: 4.1 一台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为:额定电压V 380U N =,额定转速 min /960n N r =,额定频率Hz f 50N =,定子绕组为Y 联接。由实验测得定子电阻Ω=35.0R s , 定子漏感H 006.0L ls =, 定子绕组产生气隙主磁通的等效电 感H 26.0L m =,转子电阻Ω='5.0R r , 转子漏感H 007.0L lr =', 转子参数已折

算到定子侧 , 忽略铁芯损耗 。 ( 1 )画出异步电动机 T 形等效电路和简化电路。 ( 2 )额定运行时的转差率N s ,定子额定电流1N I 和额定电磁转矩。 ( 3 )定子电压和频率均为额定值时,理想空载时的励磁电流0I 。 ( 4 )定子电压和频率均为额定值时,临界转差率m s 和临界转矩em T ,画出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解:(1) R L 'L R L 'L 异步电动机简化等效电路 (2) 额定运行时 由于额定转速min /960n N r =,同步转速min /10003 50 60r n 60f n p N 1=?== 额定运行时的转差率04.01000 960 1000s 11=-=-= n n n N 由异步电动机T 形等效电路 023 .1004.0023.126 .010035 .0-26.0006.01211111≈-≈?+=-+=++ =j j L f R j L L L j L j R C m N s m ls m ls s ππωω可得转子相电流幅值 () ()() A L C L s R C R U I lr ls r s s r 9735.150953.175939.172220 007.0023.1006.010004.05.0023.135.0220 2 22 2 '1212 '1'=+=?+?+??? ? ??+= ++???? ??+= πω气隙磁通在定子每相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 V L s R I lr N r r g 7352.2028361.425.1569735.15E 2 212 ≈+?='+???? ??''=ω 额定运行时的励磁电流幅值

地理信息系统重点

地理信息系统 1.数据和信息的定义:数据是人类认识过程的直接记录或原始素材,而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是对数据加工后的有认识意义的结果。 2.信息的特性:客观性、实用性、传输性、共享性 3.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三个基本特征:①空间位置特征②属性特征③时态特征 4.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几个主要特点(不能只写五个标题): ①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特殊复杂性 地理信息系统的属性数据或信息,是除空间位置及关系以外,所有描述地物自然或人文属性的定义或定量的数据或信息,正相当于一般信息系统所处理的数据和信息。 ②必须具备科学可视化功能 可视化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而一般信息系统可以没有可视化功能,这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可视化,或科学可视化,已成为现代科学中的热门话题,指通过图形图像等可以看见并认证的手段,来形象表现科学数据的构架和内涵。大量研究表明,可视化能极大地提高信息、知识的理解和传播效率。 ③区域性和多层次 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为处理对象;而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又通常以区域为单位来组织,因此,区域性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天然特征。地理信息系统还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层次性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层次,地球上的区域层次是很多的。另一个是描述地理要素的专题层次,或图层。 ④数据量较大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量大,第一来自于它的区域性、多层次特点;第二也是因为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可视化表达所必须的图形图像数据,而图形图像数据所涉及的数据量经常是很大的。 ⑤注重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和所有信息系统一样,必须具备分析功能,以提取有用之信息。但是,地理信息系统有自己独特的空间分析功能。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核心、最重要概念之一。空间分析指一切涉及空间位置要素的分析或区域性分析,用以提取地理空间信息乃至关于地物时空分布、组合、联系和发展的知识。 5.地理信息系统与一般计算机制图系统的区别: ①有无空间分析功能 ②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形处理偏重于地理空间中的自然形态及其关系;而一般制图系统更擅长规则 的、有数学表达的形体的图形处理,因而非常适合于工程设计及工程图绘制。 6.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①数据采集和输入

@第5章 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5章复习思考题 一、单选题 1.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应作为( A )。 A. 长期股权投资 B. 交易性金融资产 C.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D. 持有至到期投资 2.甲公司长期持有乙公司10%的股权,采用成本法核算。2013年1月1日,该项投资账面价值为1 300万元。2013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 000万元,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 200万元。则甲公司2014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1300 B.1380 C.1500 D.1620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该题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甲公司应按照持股比例确认为投资收益,乙公司实现净利润,甲公司不做账务处理,则甲公司2014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仍为初始入账价值1300万元。 3.下列各项中,不应当确认为当期损益的是(C)。 A.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下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 B.支付与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关的交易费用 C.支付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 D.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的金额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计入当期损益的事项。 选项A计入投资损失,处理是: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选项B计入投资损失,处理是: 借: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选项C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处理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选项D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理是: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2014年1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 200万元取得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所持有的股份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5%,另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该长期股权投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2014年3月10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9年度现金股利共200万元。2014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4年1月5日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的入账价值为(D )万元。 A.1005 B.1220 C.1020 D.1205 5.甲公司2013年1月5日支付价款2000万元购入乙公司30%的股份,准备长期持有,另支付相关税费20万元,购入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甲公司取得投资后对乙公司

工程制图复习题及答案

工程制图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根据投射线的类型,投影法可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2.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是否垂直,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3.多面正投影图是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图示方法。 4..点的三面投影规律是:①点的正面投影与点的 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②点的正面投影与点的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③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 5.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一般 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和_ 投影面垂直线。 6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平行、相交、交叉和垂直四种。 7. 空间两直线互相平行,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一定平行。 8. 空间两直线相交,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一定相交, 而且各同面投影的交点就是两直线空间交点的同面投影。 9.互相垂直的两直线中有一条平行某一投影面时,它们在该 投影面上的投影也反映直角。

10.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一般位 置平面、投影面垂直面和投影面平行面。 11.在平面内取点和取线的关系是:欲在平面内取点,须 先在平面内取线,而欲在平面内取线,又须先在平面内取点。 12.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有_平行__、相交_和_垂直___。 13.直线与平面相交求交点的方法有积聚性法和辅助线法。 14.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有_平行__、相交_和_垂直。 15.平面与平面相交求交线的方法有积聚性法线面交点法和辅助平面法。 16在换面法中,新投影面的设立要符合下面两个基本条件 ①新的投影面必须与空间几何元素处于有利于解题 的位置。 ②__新的投影面必须垂直于原有的一个投影面__ 。 17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要经过_二__ 次变换,先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平行线__,再将投影面平行线_ 变换为投影面垂直线。 18.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要经过___二__ 次 变换,先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_投影面垂直面__,再将投影面垂直面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 19.在一般情况下,平面体的相贯线是封闭的空间折线。

02326操作系统第4章课后思考题

1、何谓之与时间有关的错误?举例说明之。并发进程执行时一定会产生与时间有关的错误吗?为什么。 与时间有关的错误是指两个程序都以各自的速度交叉着运行,同时访问共享信息导致的错误。 比如程序A对共享变量p执行+1操作后,休眠一秒输出变量p,程序B对共享变量p执行减1操作后,休眠一秒输出变量p。导致的结果就会和想象中的不相同。 并发程序不一定都导致时间相关的错误,我们可以对共享变量加锁来解决这个问题 2、什么是临界区,什么是相关临界区,对相关临界区的使用规则?系统中某些资源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则这类资源被称为临界资源,而在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程序被称为临界区。 多个进程涉及到同一个临界资源的临界区被称为相关临界区。 使用规则:(1)只能选择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其他进程必须等待。(2)不能强迫一个进程无限的等待进入他的临界区 (3)任何一个进程在进入临界区后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退出临界区。 3、若使用P、V操作管理某一组相关临界区,其信号量S的值在【-1,1】之间变化,当S=-1,s=0,S=1时,他们各自的物理含义是什么?当S=-1,临界区已满,且有一个进程正在等待 当S=0,临界区已满 当S=1, 临界区为空

4、两个并发执行的进程A和B的程序如下: 进程A: While(true){ N = N+5; }; 进程B: While(true){ 打印N的值; N = 0; }; 其中,N为整数,初值为4,若进程A先执行3次循环后,进程A 和进程B又并发执行了一个循环,请写出可能出现的打印值。 答:可能出现的打印值:19,0,24。因为N初值为4,若进程A先执行了三个循环,此时N的值为19。当进程A和进程B并发执行时可能会有如下两种执行次序,即进程A先执行一次循环,然后再进程B执行一次循环,此时打印的是正确值24,执行后N中的值为0。但若进程B先执行一次循环,然后再进程A执行一次循环,则打印的值是19,执行后N中的值是0。这是错误的,即发生了与时间有关的错误。用P、操作进行管理,使进程A和B并发时不会出现与时间有关的错误的程序如下:(S为互斥信号量,初值为1), 进程A 进程B while(1){ while(1){

地理信息系统练习

地理信息系统单选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1分) 1.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 A.50年代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地理信息区别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是()A.属于属性信息B.属于共享信息 C.属于社会经济信息D.属于空间信息 3.对一幅地图而言,要保持同样的精度,栅格数据量要比矢量数据量() A.大 B.小 C.相当 D.无法比较 4.有一点实体其矢量坐标为P(9.5,1 5.6),若网格的宽与高都是2,则P 点栅格化的行列坐标为:() A.P(5,8) B.P(8,5) C. P(4,7) D. P(7,4) 5.“3S”技术指的是:() A.GIS、RS、GPS B.GIS、DSS、GPS C.GIS、GPS、OS D.GIS、DSS、RS 6.地理决策问题属于:() A.结构化决策B.半结构化决策 C.非结构化决策D.以上都不是 7.对数据文件操作,进行数据记录的交换都要经过:() A.软盘B.用户区C.GIS软件D.缓冲区 8.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 C.扫描数字化法D.人工读取坐标法 9.矢量结构的特点是:() 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 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 10.下列栅格结构编码方法中,具有可变分辨率和区域性质的是() A.直接栅格编码B.链码 C.游程编码D.四叉树编码 11.带有辅索引的文件称为:() A.索引文件B.倒排文件 C.顺序文件D.随机文件 12.在GIS中组织属性数据,应用较多的数据库模型是:() A.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D.混合模型 13.下列属于GIS输入设备的是:() A.主机B.绘图机C.扫描仪D.显示器 14.质心量测可用于:() A.缓冲区分析B.人口变迁分析 C.人口预测D.人口分布 15.用数字化仪数字化一条折线,合适的操作方式为:() A.点方式B.开关流方式C.连续流方式D.增量方式()16.在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之间存在的一个中间环节是:() A.数据编辑B.数据压缩C.数据变换D.数据处理 17.“二值化”是处理何种数据的一个技术步骤:()

复习思考题-精选.pdf

复习思考题 第一部分 1、什么叫水轮机、水电站、工况、机组、水头、流量? 2、试述现代水轮机的基本类型和应用范围。 3、水轮机的基本工作参数有那些?怎样定义?其代表符合及变量单位是什么? 4、某水轮机工作水头H=18.6m,通过流量为Q=82.5m3/s,发电机效率ηg=0.968,水轮机 效率η=0.86,试求水流的功率、水轮机的出力和机组出力。 5、简述反击式水轮机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各部件的作用和类型。 6、绘简图标明混流式水轮机和冲击式水轮机的标称直径D1 。 7、解释: (1)HL200—WG—20; (2)HL100—WJ—65; (3)ZZ560—LH—1130; (4)ZZ013—LJ—180; (5)ZD760—LM—100(φ=+5°); (6)GD001—WX—80; (7)CJ22—W—110/1×9; (8)XJ02—W—50/1×12.5; (9)CJ20—L—146/2×14; 7、混流式转轮的结构型式有哪几种? 8、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由哪些部件组成? 9、绘简图说明混流式水轮机的止漏装置(止漏环)有哪些型式?应用范围如何? 10、混流式水轮机减压装置有何作用?有哪些型式?

11、径向式导水机构由哪些主要零部件组成? 12、试述稀油润滑分块瓦式导轴承的结构特点。 13、试述稀油润滑圆筒式导轴承的结构特点。 14、混流式水轮机为什么要装设主轴密封?有哪几种基本型式? 15、混流式水轮机为什么要装设检修密封?有哪几种基本型式? 16、混流式水轮机运行中为什么要补气?有哪些补气方式? 17、试述卧轴混流式水轮机的结构特点。 18、什么叫容积损失和容积效率,如何提高容积效率? 19、什么是水轮机的总效率,它与容积效率、水力效率、机械效率的关系如何? 20、什么叫流线、轴面、流面、轴面投影? 21、写出水轮机基本方程的两种表达式,说明其物理意义。 22、什么叫水轮机的最优工况,什么叫无撞击进口和法向出水? 23、画出混流式水轮机水头、流量增加时的进、出口速度三角形,分析其对能量转换的影响。 24、何谓气蚀?气蚀分为哪几种类型,各发生在水轮机哪些部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5、不同型式和装置的水轮机,H S的起始位置是如何规定的,H S为正值或负值意味着什么? 26、不同型式和装置的水轮机,安装高程系指何处的海拔高程? 27、从运行和检修方面,说明气蚀的防护措施。 28、什么是水轮机轮系(系列)、水轮机相似条件、水轮机的相似条件有哪些? 29、什么是水轮机的相似定律,水轮机的相似定律有哪些? 30、水轮机的单位参数有哪些,各是如何定义的? 31、比转速是如何定义的,现代水轮机按比转速如何分类? 32、高比转速水轮机有何特点,提高比转速有何意义? 33、原型和模型水轮机进行换算时,为什么要进行效率修正,如何进行修正? 34、单位参数怎样进行修正? 35、水斗式水轮机为什么比转速低,提高水斗式水轮机比转速的途径是什么? 36、引起泥沙磨损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护? 37、振动有哪些基本类型,危害如何,怎样寻找振源? 38、混流式水轮机的模型主要综合特性曲线包括哪些曲线? 39、什么叫飞逸(飞车),防止飞逸的措施有哪些? 40、什么叫抬机,防止抬机的措施有哪些? 41、水轮机的特性曲线有哪些? 42、大中型水轮机转轮型谱与中小型水轮机转轮型谱是如何分界的? 43、如何根据水轮机模型主要综合特性曲线选择水轮机的主要参数? 44、简述根据“中、小型水轮机应用范围综合图”选择水轮机主要参数的方法。 45、反击式水轮机引水部件有何作用,其类型有那些? 46、绘图标明混凝土蜗壳和金属蜗壳的进口断面、鼻端、包角、最大包角。 47、反击式水轮机泄水部件有何作用?有哪几种基本型式? 48、简述卧轴水斗式水轮机的基本部件及各部分的作用。 49、试述水斗式水轮机的选择步骤。 50、什么是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 51、某水电站装置ZD760—LH—180水轮机。已知:Hr=6m,σ=0.99,Kσ=1.2,导叶相对高度B=0.45,电站下游尾水位★112.50m。试求吸出高度Hs和安装高程,并绘草图表示之。 52、某水电站安装HL220—LJ—71水轮机。已知:Hr=60m,σ=0.133,Kσ=1.2,B=0.25,电站下游尾水位★225.00m试求吸出高度Hs和安装高程,并绘草图标示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