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装眼镜GB13511.1-2011

配装眼镜GB13511.1-2011
配装眼镜GB13511.1-2011

前言

GB 13511的本部分的第5章和7.1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GB13511《配装眼镜》标准分为两个总分;

-----------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

-----------第2部分:渐变焦

本部分为GB 13511《配装眼镜》的第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DIS 21987:2007《眼科光学配装眼镜》,与ISO/DIS 21987:2007的主要技术性差异为:

------增加了老视的成镜的相关内容;

------改变了分类的方法;

-----将引用标准ISO13666中的相关名词条目直接引入本部分中;

------无棱镜处方的配装眼镜棱镜允差用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两镜片光学中心垂直互差表示;

------删除表1镜片后顶焦度允差、表4附加顶焦度允差,删除厚度要求,删除附录A材料和表面质量;

------删除图1、图2,将水平和垂直棱镜度允差直接引入表4中;

------引用GB7341 《光学和光学仪器焦度计》代替ISO8598 《焦度计》和ISO7944《参考波长》。GB17341规定使用的波长为λd=546.07nm,ISO8598规定使用的波长为λ

=546.07nm或λd=587.56nm。

d

本部分代替GB 13511—1999《配装眼镜》,与GB 13511-1999的主要差异为:

------分类修改成:定配眼镜、老视成镜;

------棱镜度的技术要求直接采用ISO/DIS 21987:2007中的要求;

------将老视成镜的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允差要求±1.0mm 修改为±2.0mm;

------增加了子镜片位置的示意图;

------增加了两镜片光学中心距离和光学中心垂直互差试验方法的示意图。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光学和光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眼镜光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3/SC 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东华大学、国家眼镜玻璃搪瓷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三联商业(集团)公司、上海依视路光学有限公司、厦门市万成光学工业有限公司、镇江万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唐玲玲、郭琳、顾韦强、何志聪、张朋、赵牧夫、欧阳晓勇。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3511----1992

------GB13511----1999

配装眼镜

第1 部分韶光和多焦点

1范围

GB13511的本部分规定了单光、多焦点配装眼镜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单光和久多焦点的配装眼镜,配装眼镜包括:定配眼镜和老视成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0810.1 眼镜镜片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0810.1—2005,ISO 8980-1:2004,IDT)

GB 10810.3 眼镜镜片及相关眼镜产品第3部分:透射比规范及测量方法(GB 10810.3-2006,ISO 8980-3:2003,MOD)

GB/T 14214 眼镜架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4214—2003,ISO 12879:1997,MOD)GB17341光学和光学仪器焦度计(GB 17341-1998,neq ISO 8598:1996)

3术语和定义

GB 10810.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瞳距pupillary distance

PD

双眼两瞳孔几何中心的距离

3.2

光学中心水平距离optical center horizontal distances

OCD

两镜片光学中心在两镜圈几何中心连线平等方向上的距离

3.3

光学中心水平偏差optical center horizonral deviations

光学中心水平距离的实测值(如瞳距、光学中心距离)的差值。

3.4

光学中心单侧水平偏差optical center horizonral deviations of one-side

光学中心单侧水平距离与二分之一标称值的差值。

3.5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optical center verrical deviations

两镜片光学中心高度的差值。

3.6

定配眼镜prescription assembled dpectacles

根据难逃处方或特定要求定制的框架眼镜。

3.7

老视成镜neat-vision spectacles

由生产单位批量生产的用于近用的装成眼镜。其顶焦度范围规定为:+1.00D~+5.00D。

3.8

子镜片顶点segment extreme point

子镜片上边界曲线之水平切线的切点,若上边界为直线,则取该直线之中点为顶点。

3.9

E型多焦点E-line multifacal

近用区域被一条贯穿镜片的直线分割。

4产品分类

产品分为定配眼镜和老视成镜

5要求

5.1所有测量应在室温为23℃±3℃下进行。

5.2镜片的顶焦度、厚度、色泽、表面质量应满足GB10810.1中的规定要求。

5.3配装眼镜的光透射性能应满足GB10810.1中的规定要求。

5.4镜架使用的材料、外观质量应满足GB/T14514中的规定要求。

5.5使用的焦度计应符合GB17341中规定的要求。

5.6光学要求

5.6.1 定配眼镜的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定配眼镜的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

5.6.2 定配眼镜的水平光学中心与眼瞳的单侧偏差均不应大于表1中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允差的二分之一。

5.6.3 定配眼镜的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定配眼镜的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表3 定配眼镜的柱镜方向偏差

5.6.6 老视成镜需标明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允差为±2.0mm。

5.6.7 老视成镜光学中心单侧水平允差为±1.0mm。

5.6.8 老视成镜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5.6.9 老视成镜两镜片顶焦度互差应不大小0.12D。

5.7多焦点镜片

5.7.1子镜片的垂直位置(或高度)

子镜片顶点的位置(图1中的S)或子镜片的高度(图1中的h)与标称值的偏差应不大于±1.0mm,两子镜片高度的互差应不大于1mm.

5.7.2子镜片的水平位置

两子镜片的几何中心水平距离与近瞳距的差值应小于2.0mm。

注1:两子镜片的水平应对称、平衡,除非标明单眼中心距离不平衡。

注2:E型多焦点子镜片的测量点是在它的分界线上的最薄点。

5.7.3子镜片顶端的倾斜度

子镜片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应不大小2°.

说明:B----方框中心;HH-----水平中心线

P----中心点S--------子镜片顶点的位置

TT—镜片最低水平切线s------水平中心线到子镜片顶点的距离;

h----子镜片的高度

图1 多焦点镜片的位置

5.8配装质量

装配质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装配质量

6试验方法

6.1镜片的顶焦度偏差、表面质量试验方法参照GB10810.1.

6.2镜片的光透射性能方法参照GB10810.3.

6.3柱镜的测量方法

用眼镜框架作为水平基准时,应将框架的下边缘靠在焦度计的基准靠板上。单光镜片在光学中心上进行测量

6.4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两镜片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以焦度计的基准靠板为水平工作线,对其中一镜片定好光学中心,使十字标象位于视场正中,打印中心标记O1,然后在不移动基准靠板的条件下平移镜架,使另一镜片的十字丝标象竖线对中,打印此点O2′。

如果此点(O2′)不是光学中心点,则垂直移动到光学中心点O2并打印,取下镜架用直尺或游标卡尺量出两镜片的光学中心水平距离O2′O1和两镜片光学中心垂直互差O2′O2(见图2)

说明:

O2′O1----------光学中心水平距离O2′O2----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O1D、O2D-----单侧光学中心距(a/2+b)。

注:左右两镜片顶焦度有差异时,按镜片顶焦度绝对值大的一侧进行考核。

图2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两镜片光学中心垂直互差测量示意图

6.5棱镜度

分别标记左、右镜片处方规定的测量点,并在左、右镜片的规定点上测量水平和垂直的棱镜度数值,然后按以下规则计算水平和垂直棱镜度差值。

如果左、右镜片的基底取向相同方向,其测量值应相减。

如果左、右镜片的基底取向方向相反,其测量值应相加。

左右两镜片顶焦度有差异时,按镜片顶焦度绝对值大的一侧进行考核。

6.6多焦点镜片的位置和倾斜度

按方框在镜片的切平面测量子镜片的位置和倾斜度,也可以用投影屏及带有相应的十字的分划板或毫米级的测量装置。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a)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产品所执行的标准及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出

厂日期或生产批号;

b)定配眼镜应标明顶焦度值、轴位、瞳距等处方参数;

c)老视成镜每副应标明型号、顶焦度、光学中心水平距离等;

d)需要让消费者事先知晓的其他说明及其它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

7.2包装、运输和贮存

a)每副定配眼镜均应有独立包装;

b)老视成镜可盒装或箱装;

c)运输和贮存时应防止受压、变形。

汽车分类国家标准

道路上行驶的汽车造型和性能特征等千差万别,如何区别这些汽车?一般来讲,根据新的汽车分类国家标准(gb9417-89)就可方便地区分车型。中国汽车划分为8大类: 1.载货汽车:依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ga)划分为:微型货车(ga≤1.8吨)轻型货车(1.8吨<ga≤6吨)中型货车(6.0吨<ga≤14吨)重型货车(ga>14吨)2.越野汽车:依越野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ga)划分为:轻型越野汽车(ga≤5吨)中型越野汽车(5.0吨<ga≤13吨)重型越野汽车(13<ga≤24吨)超重型越野汽车(ga>24吨) 3.自卸汽车:依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ga)划分为:轻型自卸汽车(ga≤6吨)中型自卸汽车(6.0吨<ga≤14吨)重型自卸汽车(ga>14吨)矿山自卸汽车; 4.牵引车:半挂牵引车、全挂牵引车; 5.专用汽车:厢式汽车、罐式汽车、起重举升汽车、仓棚式汽车、特种结构式汽车、专用自卸汽车; 6.客车:依车长(l)划分为:微型(l≤3.5米)轻型(3.5米<l≤7米)中型(7米<l≤10米)大型客车(l>10米)和特大型客车;中大型客车又可分为城市、长途、旅游及团体客车,特大型客车指铰接和双层客车; 7.轿车:依发动机排量(v)划分为:微型轿车(v≤1升)普通轿车(1升<v≤1.6升)中级轿车(1.6升<v≤2.5升)中高级轿车(2.5升<v≤4升)高级轿车(v>4升)8.半挂车:依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ga)划分为:轻型半挂车(ga≤7.1吨)中型半挂车(7.1吨<ga≤19.5吨)重型半挂车(19.5<ga≤34吨)超重型半挂车(ga>34吨)本站点车型定义与分类本网站主要收集小型客车,如各种轿车,轻型越野汽车,微型货车,微型客车。在中国,根据公安部的车辆分类标准,小型客车的共分为四类,即:·小轿车、越野车、旅行车、轻型小客车·本站点即主要采用这种分类办法。·本站点还同时收录适宜家庭使用的小型货车(皮卡,pickup),归类为小货车每辆车属于哪一种车型,请参阅该车的行驶证(不是司机驾驶证)正页第5行均已标明。·小轿车举例:桑塔纳,宝马,奥迪等;夏利、奥拓属于小轿车。切诺基小客车在北京行驶按照小轿车进

配装眼镜作业指导书

配装眼镜作业指导书 (仅限于半自动磨边机) 一、印点 1.检查镜片外观有无划伤、汽泡、色泽是否一致。 2.在焦度计上测定镜片屈光度,核对是否与处方一致,并对镜片光学中心打 上印点。如散光片要打出散光轴向的装架线。 3.检查镜片尺寸规格是否能满足镜架装配要求。 二、制作模型板 1.(1)基准板与镜架前边缘无缝隙(2)正确设定使之能得出准确的几何中心(3) 正确固定镜架,不能因压销的压力而使镜架移动变形(4)检查刻度板的刻度时,应注意视角,尽量减少因视角变化而引起的误差(5)把模型板平整的装上机器,根据镜圈大小不同,使用不同的探针(6)用手引导探针使之能进入镜槽,同时通过马达起动杆合上开关,起动杆操作时注意无论起动还是停止,均要轻缓进行(7)用挫刀将制作好的模型板进行修磨 2. 对已完成的模板精度检查,把模板装进架子,对照设定时使用的刻度板检 查水平轴及中心点有无异常,检查要点(1)模型板的正确性、R和L的尺寸、形状是否都正确(2)水平线是否正常,散光片需要方向性时应特别注意(3)几何中心有无偏差,中心点是否在水平、垂直方向各自的二等分线上 3. 修正模型板时,注意别让几何中心及水平线出现偏差,由于制作程序不同, 几何中心的精度有时会全无关系,不过水平度仍很重要,也有有意识地把模板的中心点偏向特定的方向的情况,称为偏心模板(偏心量>4mm,屈光度>±4.00) 三、设计镜片光学中心在镜架上的位置,以满足处方瞳距要求。要进行此操作

有两种方法:公式计算法定心、鼻梁中心基准法定心 1.公式计算法:在镜架几何中心距离(FPD)与瞳距(PD)的关系上,以镜架几 何中心为基准,计算求出使镜片光心往什么方向、以多大的量偏位(移心)。 (1)移心公式:单眼偏心量=(FPD-PD)/2 (2)移心方向:FPD>PD——靠内侧偏心(光学中心靠向鼻侧) FPD=PD——不偏心(光学中心在几何中心) FPD<PD——靠外侧偏心(光学中心靠向耳侧) (3)因为没有统一的符号规范,所以靠公式法求出的偏心量,其结果若为 正值则偏向内侧,若为负值则偏向外侧。 2.鼻梁中心基准法:当瞳孔距离鼻梁中心左右各异时,以镜架中央部为基准, 左右眼分别考虑其偏心量。例:FPD 70mm、PD 68mm(R32、L36)、FPD /2=35mm、右眼偏心量=35-32=3mm、左眼偏心量=35-36=-1mm,则R向内侧偏3mm,L向外侧偏1mm 补充:镜架几何中心距离(FPD)应以实际测量数据为准,不能完全依靠镜架上标示的尺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报损。 测量镜架尺寸的方法有:方框法、基准线法、工商联法 3.垂直方向的光心设计,目前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垂直方向的尺寸,要 考虑眼镜是远用还是近用,顾客戴架时瞳孔的高低,但不能超过水平基准线上下3mm。 四、磨边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1.把镜片放在中心仪刻度盘上,确认水平、垂直方向的位置,然后通过吸盘 条杆把吸盘吸附到镜片设定的位置。 注意事项:(1)吸盘要保持清洁、干燥,这样既增加吸附力,

装配眼镜国家标准—B13511

装配眼镜国家标准 B13511-1999 高远云 本标准是对GB 13511-1992《配装眼镜》的修订。 本标准规定的处方定制矫治眼镜的技术指标不再分等分级,采用单一合格的技术指标。装成眼镜中其光学中向内移量指标,改为国际上采用的标明其水平方向光学中心距离,并规定相应允差。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 13500-1992《配装眼镜》。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眼镜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轻工总会玻璃搪瓷研究所;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依视路光司和上海三联(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秀仁、王莉茹、孟建国、钟荣世、唐玲玲、陈雄。 本标准委托全国眼镜标准化中心负责解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配装眼镜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根据验光处方定配的眼镜和批量生产装成的老视眼镜。本标准不适用于渐变焦点和其他特殊用途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10810-1996眼镜镜片 GB/T 14214-2003眼镜架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顶售度:以米为单位测得的镜片近轴顶焦距的倒数。一个镜片含有两个顶焦度,在配装眼镜中特指后顶焦度为单位测得的镜片近轴后顶焦距的倒数。顶焦度的表示单位为米的倒数(m-1),单位名称为屈光度,由符号D表示瞳距:眼睛正视视轴和平行时两瞳孔中心的距离。 3.3 柱镜柚:球-柱镜片上仅含镜屈光力的主子午线。 3.4 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两镜片光学中心在与镜圈几何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 3.5 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与瞳距的差值。 3.6 光学中心高度:光学中心与镜圈几何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 3.7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两镜片光学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值。 3.8 光学中心水平互差:镜片光学中心在水平方向与眼瞳的单侧偏差。 3.9 棱镜度:光线通过镜片上某一点所产生的偏离。棱镜度的表示单位为厘米(cm/m),单位名称为棱镜屈光度"Δ"表示。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或水平偏差的换算公式如式(1): P=F" C (1) 式中:P--棱镜度,Δ; F--顶焦度,D; C--偏差或互差,cm。 3.10 隙缝:镜片与镜圈之间的空隙。 3.11 锁接管间隙:金属镜圈装上镜片后上下锁接管锁紧时尚存的空隙。

【汽车行业类】汽车装潢标准

(汽车行业)汽车装潢标准

汽车美容装潢工职业标准(试行) 壹.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汽车美容装潢工 1.2职业定义 使用专用设备及工具,对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内、外部进行清洁、保养和装璜,且指导车主正确对车辆的非机械部分进行维护保养。 1.3职业资格等级 本职业资格共分三级,分别为初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壹定的观察能力,有色觉感、四肢灵活、适应于长时间站立。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学历之上。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历教育: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 职业培训:初级汽车美容装潢工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中级汽车美容装潢工不少于250标准学时;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不少于3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初级、中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培训教师应具有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职业资格;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培训教师应具有车容护理高级工职业资格三年之上,或长期从事车容护理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士。 专业理论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之上专业职称。车容护理高级工培训的专业理论教师应具有本科之上学历;或高级之上职称,或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和理论研究,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及理论基础的人士。 1.7.3培训场所、设备 标准教室;汽车清洗场;室内装饰场;油漆烘干室;空压机;移动式清洗机;自动(半自动)洗车机;举升机;各种类型的缝纫机及磨、钻、锯设备;相关电子仪器。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汽车美容装潢工作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具有初中之上文化水平,身体健康; 中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具有初中之上文化水平,持有初级汽车美容装潢工证书半年之上。 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具有高中之上文化水平,有C级之上驾驶执照,持有中级汽车美容装潢工证书壹年之上; 1.8.3采用知识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俩种方式。理论考核采用笔试,技能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考核。俩门考核均采用百分制,皆达60分为合格。 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可采用知识和技能壹体化的模块考核,同时仍须进行专业英语、计算机知识和论文答辩等项综合评审。

眼镜质量检测方法

情境一学习 眼镜质量检测 任务一、用顶焦度计测量眼镜的顶焦度和轴位任务二、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垂直互差的测量 任务三、渐进多焦点眼镜的质量检测 任务四、眼镜片质量检测 任务五、配装眼镜棱镜度和棱镜底向的检测任务六、太阳镜的质量标准及测试方法 任务七、眼镜装配质量的要求和检查 任务八、配装眼镜的外观质量和整形要求 任务九、配装眼镜的检测 任务十、眼镜架检测 任务十一、无框眼镜外观质量检查 任务十二、瞳距尺、瞳距仪的使用 任务十三、镀膜镜片的膜层质量要求

任务一、用顶焦度计测量眼镜的顶焦度和轴位 一、学习目标 了解顶焦度计的工作原理,掌握顶焦度计测量眼镜镜片顶焦度和轴位的操作步骤 二、学习内容 (一)顶焦度计结构和工作原理 目前普遍使用的顶焦度计大致有三种:直视式顶焦度计、投影式顶焦度计及电脑焦度计。下面以直视式顶焦度计JDY-1型为例进行介绍。 图1-1-1为顶焦度计的光学系统图。 1,光源;2,滤色片;3,移动分划板;4,准直物镜;5,置片座;6,被测镜片;7,物镜;8,固定分划板;9,目镜 顶焦度计由准直系统和望远系统组成,如图1-1-1所示。光源1通过滤色镜2照明准直分划板3,准直分划板3可以前后移动,故又称移动分划板。望远系统分划板8是固定的。

在未放置被测眼镜情况下,移动分划板3位于准直系统物镜4的焦平面上,此时,通过望远系统目镜9,可以看到移动分划板清晰成像在固定分划板8上。这一位置即为顶焦度计的零位。 当在准直物镜前放置被测眼镜后,通过目镜9看到移动分划板像变得模糊,转动顶焦度测量手轮,使移动分划板前后移动,直到移动分划板能清晰成像在固定分划板上为止,移动分划板的移动量,即对应被测眼镜的顶焦度。 (二)测量前的准备 1.接通电源,灯泡亮。 2.调整望远系统目镜视度:转动目镜视度圈,能清晰看到望远系统固定分划板为止。 3.核对零位:转动顶焦度测量手轮,通过目镜观察到移动分划板清晰成像在固定分划板上,此时,顶焦度测量手轮的读数应为零。 如图1-1-2所示。 图1-1-2

配装眼镜

前言 GB 13511的本部分的第5章和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GB13511《配装眼镜》标准分为两个总分; -----------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 -----------第2部分:渐变焦 本部分为GB 13511《配装眼镜》的第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DIS 21987:2007《眼科光学配装眼镜》,与ISO/DIS 21987:2007的主要技术性差异为: ------增加了老视的成镜的相关内容; ------改变了分类的方法; -----将引用标准ISO13666中的相关名词条目直接引入本部分中; ------无棱镜处方的配装眼镜棱镜允差用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两镜片光学中心垂直互差表示; ------删除表1镜片后顶焦度允差、表4附加顶焦度允差,删除厚度要求,删除附录A材料和表面质量; ------删除图1、图2,将水平和垂直棱镜度允差直接引入表4中; ------引用GB7341 《光学和光学仪器焦度计》代替ISO8598 《焦度计》和ISO7944《参考波长》。GB17341规定使用的波长为λd=,ISO8598规定使用的波长为λd=或λd=。 本部分代替GB 13511—1999《配装眼镜》,与GB 13511-1999的主要差异为: ------分类修改成:定配眼镜、老视成镜; ------棱镜度的技术要求直接采用ISO/DIS 21987:2007中的要求; ------将老视成镜的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允差要求±1.0mm 修改为±2.0mm; ------增加了子镜片位置的示意图; ------增加了两镜片光学中心距离和光学中心垂直互差试验方法的示意图。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光学和光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眼镜光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3/SC 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东华大学、国家眼镜玻璃搪瓷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三联商业(集团)公司、上海依视路光学有限公司、厦门市万成光学工业有限公司、镇江万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唐玲玲、郭琳、顾韦强、何志聪、张朋、赵牧夫、欧阳晓勇。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GB

配装眼镜GB13511.1-2011

前言 GB 13511的本部分的第5章和7.1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GB13511《配装眼镜》标准分为两个总分; -----------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 -----------第2部分:渐变焦 本部分为GB 13511《配装眼镜》的第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DIS 21987:2007《眼科光学配装眼镜》,与ISO/DIS 21987:2007的主要技术性差异为: ------增加了老视的成镜的相关内容; ------改变了分类的方法; -----将引用标准ISO13666中的相关名词条目直接引入本部分中; ------无棱镜处方的配装眼镜棱镜允差用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两镜片光学中心垂直互差表示; ------删除表1镜片后顶焦度允差、表4附加顶焦度允差,删除厚度要求,删除附录A材料和表面质量; ------删除图1、图2,将水平和垂直棱镜度允差直接引入表4中; ------引用GB7341 《光学和光学仪器焦度计》代替ISO8598 《焦度计》和ISO7944《参考波长》。GB17341规定使用的波长为λd=546.07nm,ISO8598规定使用的波长为λ =546.07nm或λd=587.56nm。 d 本部分代替GB 13511—1999《配装眼镜》,与GB 13511-1999的主要差异为: ------分类修改成:定配眼镜、老视成镜; ------棱镜度的技术要求直接采用ISO/DIS 21987:2007中的要求; ------将老视成镜的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允差要求±1.0mm 修改为±2.0mm; ------增加了子镜片位置的示意图; ------增加了两镜片光学中心距离和光学中心垂直互差试验方法的示意图。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光学和光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眼镜光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3/SC 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东华大学、国家眼镜玻璃搪瓷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三联商业(集团)公司、上海依视路光学有限公司、厦门市万成光学工业有限公司、镇江万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唐玲玲、郭琳、顾韦强、何志聪、张朋、赵牧夫、欧阳晓勇。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3511----1992 ------GB13511----1999 配装眼镜 第1 部分韶光和多焦点 1范围 GB13511的本部分规定了单光、多焦点配装眼镜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单光和久多焦点的配装眼镜,配装眼镜包括:定配眼镜和老视成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0810.1 眼镜镜片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0810.1—2005,ISO 8980-1:2004,IDT)

QBSD-BZ-009-2018-1配装眼镜质量验收标准

配装眼镜质量验收标准

发布:2018年*月*日实施:2018年*月*日

1 目的 为保障定配眼镜及老视成镜的检验有据可依同时保证消费者使用符合要求,特制订本文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定配眼镜及老视成镜的检验判定。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3511.1 《配装眼镜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 GB 13511.2 《配装眼镜第2部分:渐变焦》 GB/T 14214 《眼镜架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0810.1 《眼镜镜片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 GB 10810.2 《眼镜镜片第2部分:渐变焦镜片》 GB 10810.3 《眼镜镜片及相关眼镜产品第3部分:透射比规范及测量方法》 《验配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Q/BSD-BZ-001-2018-1《镜架质量验收标准》 QBSD-BZ-002-2018-1 《镜片质量验收标准》 《供应商选择、评估管理制度》 《供应商日常管理制度》 《仓储管理制度》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4 术语及定义 检验批:由同一供应商、同一次到货的相同款式(型号)、色号的太阳镜定义为一个检验批; 配装眼镜:可以从生产商、销售商或市场上得到并直接使用的,已完成配装的各类带有顶焦度(或平光)的框架眼镜; 定配眼镜:根据验光处方或特定要求定制的框架眼镜; 老视成镜:有生产单位批量生产的用于近用的装成眼镜;其顶焦度范围规定为:+1.00D~+5.00D; 瞳距(PD):双眼两瞳孔几何中心的距离;

检验频次:对每到货检验批所抽样品的检验数量要求;其中“AQL”指对按照抽样方案所抽样品实施全检;“全检”指对每幅出厂到门店前或出店交付给顾客前针对指定项目对所有眼镜进行全部检验; 5 分类 配装眼镜包括定配眼镜和老视成镜; 6 检验标准 6.1 镜架要求 执行Q/BSD-BZ-001-2018-1《镜架质量验收标准》,若标准版本变更,以最新版本为准; 6.2 镜片要求 6.2.2 光学性能 (2)光透射性能 (3)定配眼镜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

关于汽车的所有国家标准

B/T3730.1-1998汽车和半挂车的术语及定义车辆类型 GB/T3730.3-1992汽车和半挂车的术语及定义车辆尺寸 GB/T3730.2-1996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 GB/T17347-1998商用道路车辆尺寸代码 GB/T16735-1997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位置及固定 GB/T16736-1997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内容与构成 GB/T16737-1997道路车辆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 GB/T16738-1997道路车辆世界零件制造厂识别代号(WPMI) GB/T17349.1-1998道路车辆汽车诊断系统词汇 GB/T4782-1984道路车辆-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词汇 GB/T4971-1985汽车平顺性名词术语和定义 GB/T12549-1990汽车操纵稳定性术语及其定义 GB/T15089-1994机动车辆分类 QC/T34-1992汽车的故障模式及分类 QC/T571-1999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名词、术语 GB/T9417-1988汽车新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GB/T17349.2-1998道路车辆汽车诊断系统图形符号 GB4094-1999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T17676-1999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标志 GB/T4781-1984牵引车与全挂车的机械连接装置互换性 GB/T4606-1984道路车辆半挂车鞍座50号牵引销主要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GB/T4607-1984道路车辆半挂车鞍座90号牵引销主要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QC/T538-1999载货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QC/T535-1999重型载货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GB1495-1979机动车辆允许噪声 GB16170-1996汽车定置噪声限值 GB1589-19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 GB11561-1989汽车加速器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 GB11553-1989汽车正面碰撞时对燃油泄漏的规定 GB/T7031-1986车辆振动输入路面平度表示方法 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7259-1998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 GB17258-1998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 QC/T245-1998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和安装要求 QC/T247-1998液化石油气汽车专用装置和安装要求 QC/T251-1998矿用自卸汽车应急转向性能要求 GB/T16887-1997卧铺客车技术条件 QC/T635-2000双层客车技术要求

装备眼镜标准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 13511-1992《配装眼镜》的修订。 本标准规定的处方定制矫治眼镜的技术指标不再分等分级,采用单一合格的技术指标。装成眼镜中其光学中心水平方向内移量指标,改为国际上采用的标明其水平方向光学中心距离,并规定相应允差。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 13500-1992《配装眼镜》。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眼镜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轻工总会玻璃搪瓷研究所;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依视路光学有限公司和上海三联(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秀仁、王莉茹、孟建国、钟荣世、唐玲玲、陈雄。 本标准委托全国眼镜标准化中心负责解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配装眼镜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根据验光处方定配的眼镜和批量生产装成的老视眼镜。本标准不适用于渐变焦点和其他特殊用途的眼镜。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10810-1996眼镜镜片 GB/T 14214-2003眼镜架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顶售度:以米为单位测得的镜片近轴顶焦距的倒数。一个镜片含有两个顶焦度,在配装眼镜中特指后顶焦度,即以米为单位测得的镜片近轴后顶焦距的倒数。顶焦度的表示单位为米的倒数(m-1),单位名称为屈光度,由符号D表示。 3.2 瞳距:眼睛正视视轴和平行时两瞳孔中心的距离。 3.3 柱镜柚:球-柱镜片上仅含镜屈光力的主子午线。 3.4 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两镜片光学中心在与镜圈几何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 3.5 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与瞳距的差值。 3.6 光学中心高度:光学中心与镜圈几何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 3.7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两镜片光学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值。 3.8 光学中心水平互差:镜片光学中心在水平方向与眼瞳的单侧偏差。 3.9 棱镜度:光线通过镜片上某一点所产生的偏离。棱镜度的表示单位为厘米(cm/m),单位名称为棱镜屈光度,以符号"Δ"表示。 光学中心垂直互差或水平偏差的换算公式如式(1): P=F? C (1) 式中:P--棱镜度,Δ; F--顶焦度,D; C--偏差或互差,cm。 3.10 隙缝:镜片与镜圈之间的空隙。 3.11 锁接管间隙:金属镜圈装上镜片后上下锁接管锁紧时尚存的空隙。 3.12 焦损:非金属镜圈装入镜片时因加热所造成的表面损伤。 3.13 翻边:非金属镜圈装入镜片时因加热引起镜圈变形造成镜片边缘外露。 3.14 扭曲:镜架因装入镜片不当所产生的变形或镜腿起落不平整。

眼镜验光员等级考试及要求

眼镜验光员等级考试及要求 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一、接待 (一)问诊 1.能询问验光目的要求 2.能询问戴镜史并能对原有眼镜进行检测 1.近视、远视及老视眼的光学状态和临床表现 2.顶焦度计、镜度表的使用知识 (二)咨询 1.能简答配镜者提出的问题 2.能介绍眼镜的简单商品知识镜片、镜架的商品知识二、验光 (一)眼初步检查 1.能观察眼外部有无影响配镜的明显疾患 2.能检查眼结膜、角膜并初步判断有无病变眼球及主要附属器的解剖生理 (二)眼屈光检查 1.能使用远、近视力表检查裸眼视力 2.能检测配戴原镜的矫正视力能应用雾视法检查青少年远视 3. 4.能使用电脑验光仪 5.能使用检影镜检查单纯性近视、远视 6.能使用试镜片确定初步矫正镜度 7.能对老视眼进行屈光检查 1.顶焦度计的使用方法 2.雾视法的使用方法 3.电脑验光仪的使用方法 4.点状检影镜的使用方法 5.试镜片箱的使用知识

(三)开具处方 1.能试戴和调试眼镜 2.能使用瞳距尺测定远用、近用瞳距 3.能开具近视、远视和老视眼的配镜处方 1.瞳距测量的基本知识 2.标准处方格式 3.近视、远视和老视眼的配镜处方原则三、角膜接触镜验配 (一)软性角膜接 触镜的配戴 1.能准确为配镜者配戴和摘取软性角膜接触镜 2.能指导本镜者正确地配戴和摘取软性角膜接触镜角膜接触镜的分类、优缺点、禁忌症、适应症及配镜知识 (二)指导护理 1.能指导角膜接触镜的正党使用、保养 2.能指导顾客正确使用护理用品护理用品的使用知识四、仪器维护 (一)维护保养 1.能进行视力表、镜度表、顶焦度计、电脑验光仪使用前的校对 2.能进行上述仪器的日常保养 1.上述仪器校对的步骤 2.上述仪器日常保养程序 (二)故障排除 1.能及时发现上述仪器的故障 2.能排除简单故障安全用电知识 本标准对初、中、高级眼镜定配工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容。 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 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 编制说明 一、背景与概述 (一)定义与内涵 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Connected Vehicles,简称“ICV”)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二)国内外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汽车与信息、通信等产业跨界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典型应用,智能网联汽车代表了汽车技术和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国际汽车产业未来竞争的重要阵地。包括欧、美、日在内的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加强共性技术研发、示范运行、标准法规、政策鼓励等综合措施引导和促进产业发展,并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方面构建了协调、协作机制。 在规划和战略层面,美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通过实施

“智能交通系统(ITS)”项目,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2009年和2014年分别以网联化和自动驾驶为重点发布战略研究计划,并于2016年发布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指南。欧盟议会早在1984年即通过关于道路安全的决议,并于1988年正式启动了“车辆安全专用道路设施(DRIVE)”项目,持续资助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2015年,欧盟发布GEAR2030战略,聚集汽车、IT、通信、保险和政府等方面,重点关注高度自动化和网联化驾驶领域等推进及合作。日本政府也将自动驾驶和车车通信作为重要方向和目标,通过车辆信息与通信系统(VICS)、先进安全汽车(ASV)等项目支持技术研发与应用。2014年,日本发布《战略性创新创造项目(SIP)》,将自动驾驶作为十大战略领域之一。 在技术和产品层面,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整车企业,如奔驰、宝马、沃尔沃、通用、福特、特斯拉、丰田、日产等已经实现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正在普及推动PA级自动驾驶产品的商业化,部分高端品牌已计划推出CA级自动驾驶产品;各国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合作日益加强,相互持股与并购的情况日益普遍,通信、信息、电子、整车等行业深度融合发展。美国在网联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芯片技术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产业上、中、下游实力均衡,欧洲拥有强大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日本则在智能安全技术应用上较为领先。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及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先后安排专项资

最新QBSD-BZ-009--1配装眼镜质量验收标准

配装眼镜质量验收标准 发布:2018 年* 月* 日实施:2018 年* 月* 日

1 目的 为保障定配眼镜及老视成镜的检验有据可依同时保证消费者使用符合要求,特制订本文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定配眼镜及老视成镜的检验判定。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3511.1 《配装眼镜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 GB 13511.2 《配装眼镜第2部分:渐变焦》 GB/T 14214 《眼镜架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0810.1 《眼镜镜片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 GB 10810.2 《眼镜镜片第2部分:渐变焦镜片》 GB 10810.3 《眼镜镜片及相关眼镜产品第3部分:透射比规范及测量方法》 《验配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Q/BSD-BZ-001-2018-1《镜架质量验收标准》 QBSD-BZ-002-2018-1 《镜片质量验收标准》 《供应商选择、评估管理制度》 《供应商日常管理制度》 《仓储管理制度》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4 术语及定义 检验批:由同一供应商、同一次到货的相同款式(型号)、色号的太阳镜定义为一个检验批; 配装眼镜:可以从生产商、销售商或市场上得到并直接使用的,已完成配装的各类带有顶焦度(或平光)的框架眼镜; 定配眼镜:根据验光处方或特定要求定制的框架眼镜; 老视成镜:有生产单位批量生产的用于近用的装成眼镜;其顶焦度范围规定为:+1.00D~+5.00D;

瞳距(PD):双眼两瞳孔几何中心的距离; 检验频次:对每到货检验批所抽样品的检验数量要求;其中“AQL”指对按照抽样方案所抽样品实施全检;“全检”指对每幅出厂到门店前或出店交付给顾客前针对指定项目对所有眼镜进行全部检验; 5 分类 配装眼镜包括定配眼镜和老视成镜; 6 检验标准 6.1 镜架要求 执行Q/BSD-BZ-001-2018-1《镜架质量验收标准》,若标准版本变更,以最新版本为准; 6.2 镜片要求 6.2.2 光学性能 (3)定配眼镜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

检验员考试试卷(眼镜)

一、选择题: 1、眼镜镜架产品上一定要表明的产品技术参数有()A.镜腿xx B.鼻梁宽度 C.镜架材质 D.镜框尺寸 2、在配装眼镜产品抽样中,所抽样镜片应标注:()。 A.镜片中心厚度 B.镜片xx透过率等级 C.镜片可见光透过率等级 D.镀膜层的材料 3、光线经过一棱镜产生: () A、向底部偏折 B、向顶部偏折 C、不产生偏折 4、对球-柱眼镜镜片测量时: () A、两垂直方向球镜顶焦度均应满足允差要求 B、两垂直方向任一球镜顶焦度满足允差要求

C、两垂直方向球镜顶焦度柱镜顶焦度均应满足允差要求D 两垂直方向柱镜顶焦度均应满足允差要求 5、球-柱镜片是指: () A、在所有子午线上曲率相同B.在两正交主子午线上曲率不同 C、在两平行主xxxx曲率不同 6、配装眼镜处方中的ADD代表() A.顶焦度 B.下加光 C.轴向 D.光学中心高度 7、树脂镜片标准xx值用于评定(). A、镜片表面强度 B、镜片表面硬度 C、镜片表面耐磨度 8、渐变焦镜片进用基准点表示为: ( ) A、DRP B、PRP C、GRP D.. SRP 9、在对PC镜片测量时,应调整焦度计阿贝数为:

() A、50 B、 60C、40D.. 30 10、平行光线经过散光眼成像在: () A、视网膜上 B、视网膜前 C、视网膜后D..不能成像 11、定配眼镜检测中严重不合格的判定为: ( ) A、A类不合格四项 B、B类不合格四项 C、A类不合格两项D.. B类不合格三项 12、眼镜镜架(金属类)产品按生产许可证分类为:() A、金属-塑料混合架 B、不锈钢架 C、铝镁合金架D..铜镍合金架 13、热固型树脂眼镜片包括: () A、xx眼镜片

眼镜定配工高级配装眼镜标准

配装眼镜(GB13511-1999) 1.眼镜架的机械强度、金属零部件镀(涂)层、外观质量和装配精度必须符合GB/T14214 规定的要求。 2.眼镜镜片的理化性能、顶焦度偏差、光学中心和棱镜度偏差、厚度偏差、色泽、内在疵病和表面质量必须符合GB10810规定的要求。 3.配装眼镜光学中心水平偏差 1)验光处方定配眼镜的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 2)验光处方定配眼镜的光学中心水平互差均不得大于表1中光学中心水平允差的二分之一。3)批量生产老视眼镜需标明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光学中心水平距离的标称值与实测数值偏差应小于±1.0mm。 4)验光处方定配双光眼镜主镜片的光学中心水平偏差亦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子镜片几何中心水平距离与近瞳距的差值不得大于2.5mm。若配镜者对子镜片顶点高度有特殊要求的,不受上述要求限制。 4.光学中心高度 1)配装眼镜的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必须符合表2的规定。 2)双光眼镜的子镜片顶点在垂直方向上应位于主镜片几何中心下方2.5mm-5mm处。两子镜片顶点在垂直方向上的互差不得大于1mm。 5.配装眼镜的柱镜轴位偏差必须符合表3的规定。 6.验光处方定配棱镜眼镜其棱镜屈光力偏差与基底取向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7.批量生产老视眼镜的两镜片顶焦度互差不得大于0.12D。 8.配装眼镜两镜片材料的色泽应基本一致。 9.配装眼镜的装配质量

1)正顶焦度镜片配装割边后的边缘厚度应不小于1.2mm。 2)配装眼镜镜片与镜圈的几何形状应基本相似且左右对称,装配后不松动,无明显隙缝。双光眼镜两子镜片的几何形状应左右对称,直径互差不得大于0.5mm。 3)金属框架锁接管的间隙不得大于0.5mm。 4)配装眼镜的外观应无崩边、焦损、翻边、扭曲、钳痕、镀(涂)层剥落及明显擦痕。5)配装眼镜不允许螺纹滑牙及零件缺损。 6)配装眼镜无割边引起的严重不均匀的应力存在。 10.配装眼镜的整形要求 1)配装眼镜左、右两镜片应保持相对平整。 2)配装眼镜左、右两托叶应对称。 3)配装眼镜左、右两镜腿外张角为80°-95°,并左右对称。 4)两镜腿张开平放或倒伏均保持平整,镜架不可扭曲。 5)左右身腿倾斜度互差不大于2.5°。

眼镜质量检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编制人制订日期修订日期审定组(人)审定日期江沛2013.8.28 《调校与检测》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4 学时:72 适用专业:眼视光技术专业或相关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一门职业技术专业核心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技能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眼镜基本质量检测(维修)技术和眼镜加工机械使用,并熟练使用各种眼镜整形工具校配不同眼镜的能力,更好的为顶岗实习和就业做准备,为验光配镜服务。前续课程为《眼屈光检查》、《眼镜光学》,后续课程为顶岗实习。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眼镜质量检测(维修)是一个融理、工、医、美为一体的大学科,内容包括:屈光学,眼镜光学,验光,眼镜材料,力学,眼镜加工机械,电学,光学,机械维修等多项内容。按照不同工作岗位序化知识,以常用技能方法学习为主,以相关理论原理学习为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 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本课程采用“情境、任务”的形式进行,将眼镜质量检测(维修)技能的教学内容,归纳为四个教学情境—眼镜检测情境、眼镜整形情境、眼镜校配情境和眼镜维修情境,并以这四个教学情境作为本课程的主线。围绕情境这条主线,以15项任务的授课形式将教学内容展开。 3、课程任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常用眼镜整形工具使用,掌握不同眼镜的校配和基本质量检测(维修)方法,能够使用不同的眼镜加工设备。在工作中,能承担眼镜整形校配、眼镜维修检测、眼镜加工机械维修检测等工作项目。通过学习,学生应能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初、中、高级眼镜定配员的要求。 二、课程目标 (一)职业知识: 1、能使用顶焦度计测量不同镜片的光学参数 2、具有渐进多焦点镜片标记复原的能力 3、具有检验定配眼镜装配质量的能力 4、熟悉眼镜整形工具的使用 5、具有校配不同眼镜的能力 6、具有视光仪器的保养与维修能力 (二)职业技能 1、掌握顶焦度计的使用方法 2、掌握普通眼镜光学参数检测方法 3、掌握渐进多焦点眼镜检测方法 4、掌握定配眼镜装配质量的检验方法 5、掌握眼镜整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6、掌握校配不同眼镜的方法 7、掌握视光仪器的保养与维修方法 3、职业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眼镜定配师,在兼备高超的职业技能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爱岗敬业是作为员工的基本职业素质要求。对待患者,态度热情;对待同事,谦虚好问;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爱护使用的仪器设备,要做到常查常新常维护。 三、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 1、课程组织形式 课堂讲授、结合案例现场教学、实践技能训练、社会调研、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自主学习等。 2、教学方法

定配眼镜检验规定

定配眼镜检验规定 1、目的及适用范围 1.1配装眼镜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使顾客对眼镜质量放心 1.2适用范围:本店对顶配眼镜进行检验。 2、引用文件 2.1《配装眼镜》GB13511-1999 2.2《眼镜架》GB/T14214-2003 2.3《眼镜镜片》GB10810.1-2005 3.职责 3.1定配眼镜检验由检验人员负责 4.要求 4.1核对 4.1.1资料卡及三联单服务联、吊牌、条码等所有资料是否齐全; 4.1.2资料卡及三联单服务联中注明的镜架、镜片型号与实物是否相符; 4.1.3资料卡上是否有加工人员签名; 4.1.4不合格将退回加工室处理; 4.2检查项目 4.2.1眼镜架的机械强度、镀(涂)层外观质量、装配精度:符合GB/T14214-2003的标准,机械强度在厂商的检验报告中已检(检验报告存放在总店办公室),镀(涂)层外观质量、装配精度可以目测; 4.2.2镜片的理化性能、顶焦度偏差、光学中心偏差、色泽、内在瑕疵、表面质量:镜片的理化性能在厂商的检验报告中已检(检验报告存放在总店办公室);顶焦度偏差、光学中心偏差用焦度仪测;厚度偏差可通过目测和钢尺测量;色泽要求基本一致,表面是否有刮痕、边缘是否崩边等均要求符合GB10810.1-2005标准。 4.2.3配装眼镜光学中心水平偏差:通过焦度仪打点,用钢尺量是否有偏差要求符合GB13511-1999标准; 4.2.4光学中心高度:同4.2.3的检查方法; 4.2.5配装眼镜的柱镜轴位偏差:用焦度仪测量,查与处方是否有偏差要求符合GB13511-1999标准; 4.2.6验光处方定配棱镜屈光偏差与基底取向偏差:要求符合GB13511-1999标准; 4.2.7批量生产老视眼镜的两镜片顶焦度互差:要求符合GB13511-1999标准;不存在批量生产时不检查; 4.2.8配装眼睛的两镜片材料的色泽:可通过目测检查要求基本一致; 4.2.9正顶焦度的镜片配装割边后的边缘厚度:用钢尺测量不小于1.2M; 4.2.10配装眼镜镜片与镜圈的几何形状要求:通过目测检查,要求基本相似且左右对齐、不松动、无明显缝隙; 4.2.11金属框架眼锁接管的间隙:用塞尺测量,要求不大于0.5MM; 4.2.12配装眼镜的外观:通过目测检查,要求无崩边、焦损、翻边、扭曲、钳痕、镀层脱落及明显痕迹; 4.2.13配装眼镜的螺纹滑牙及零件缺损:通过目测、螺丝刀检查,允许存在; 4.2.14配装眼镜的整形要求:要求两镜片保持相对平整、两托叶对称、两镜脚外张力为80-95度且左右对称、镜脚张开保持平整、镜架不扭曲、两镜腿倾斜度误差不大于2.5度; 4.3记录

GB 13511.1-2011配装眼镜

GB 13511.1-2011配装眼镜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 已经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11年第15号公告),GB 13511.1-2011配装眼镜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标准于2012年2月1日实施。GB 13511.2-2011配装眼镜第2部分:渐变焦于2012年8月1日实施。 GB 13511《配装眼镜》标准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 ——第2部分:渐变焦。 GB 13511.1-2011修改采用ISO/DIS 21987:2007《眼科光学装配眼镜》,与ISO/DIS 21987:2007的主要技术性差异为: ——增加了老视成镜的相关内容; ——改变了分类方法; ——将引用标准ISO 13666中的相关名词条目直接引入本部分中; ——无棱镜处方的配装眼镜棱镜允差用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两镜片光学中心垂直互差表示; ——删除表1镜片后顶焦度允差、表4附加顶焦度允差,删除厚度要求,删除附录A材料和表面质量; ——删除图1、图2,将水平和垂直棱镜度允差直接引入表4中; ——将附录B装配质量要求直接引入本部分; ——引入GB 17341《光学和光学仪器焦度计》代替ISO 8598《焦度计》和ISO 7944《参考波长》。 GB 17341规定使用的波长为λe=546.07nm,ISO 8598规定使用的波长为λe=546.07nm或 λd=584.56nm。 GB 13511.1-2011代替GB 13511-1999《配装眼镜》,与GB 13511-1999的主要差异为: ——分类修改成:定配眼镜、老视成镜; ——棱镜度的技术要求直接采用ISO/DIS 21987:2007中的要求; ——将老视成镜的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允差要求±1.0 mm修改为±2.0 mm; ——增加了子镜片位置的示意图; ——增加了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光学中心垂直互差的试验方法; ——增加了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和光学中心垂直互差试验方法的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