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二、香港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本土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社区工作的孕育和早期发展

(一)英国的济贫法

1、历史背景

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的工业化进程导致大量贫民产生,城市贫困问题加剧,慈善机构和教会的财力入不敷出。

2、主要内容

(1)每个教区向地主征收济贫税,由政府办理社会救济事业。

(2)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主办,每个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设立监察人员。(3)凡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工作,以工作换取救济。

(4)禁止无家可归者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济贫所收容救济,强迫其在济贫所里工作。(5)人民有救济其家人和亲属的义务。

(6)将贫民分为三类:一是体力健全的贫民;二是缺乏工作能力的贫民;三是失去依靠的儿童。

3、意义

(1)政府负担起了社会救济的责任,并直接参与了社会救济活动的组织工作;

(2)以教区为单位推行济贫事务;

(3)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救助原则;

(4)确定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

(5)济贫法实施的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

(二)德国汉堡制(1788~1801)

1、性质:以社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务的制度。

2、背景:工作化所导致的社会贫困。

市政府

中央办事机构

分区监察员分区

监察员

分区

监察员

对贫民进行调查和救济对贫民进行

调查和救济

对贫民进行

调查和救济

(1)为失业者介绍工作;

(2)将贫苦儿童送往工艺学校学习;

(3)将患病者送往医院救治;

(4)对沿街乞讨者不予救济,避免养成依赖。

(三)爱尔伯福制(1852~1980年代)

1、性质:以社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务的制度。

2、内容:

3、意义

(1)建立了有效的三级工作组织,济贫工作信息畅通,灵活高效;

(2)由地方热心人士担当赈济员,提倡志愿服务精神;

(3)赈济员分段管理,贫民人数不多,保证了工作实效;

(4)不仅注重消极的救助,而且积极扶助贫民自助;

(5)对受助者实施救助前后,赈济员需做家庭访问调查。

(四)慈善组织会社(1869年~1917年)

1、背景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贫困加剧,社会问题严峻,慈善组织和救济机构缺乏协调,导致社会福利资源的浪费。

2、内容

市政府 中央委员会 赈济区 监察员

监察员

赈济区

监察员

段 赈济员 段 赈济员 段 赈济员 市政府 理事会 分区 志愿委员会

分区 志愿委员会 分区 志愿委员会 咨询部 咨询部 咨询部

个人应对其贫困负责,接受公共救济将摧毁贫民的自尊心、进取心和道德观念,终将致使他们依赖救济维持生计,主张贫民应尽其所能维持自己的生活。

4、意义

(1)友善访问员开展的个别调查及个别化的工作手法,促进了个案工作的产生以及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

(2)促进各个救济机构、慈善组织协同解决社区问题,为社区工作方法奠定了基础。

(五)社区睦邻运动

1、性质:助人自助理念下的社区改良运动

2、特点:

(1)设于贫民区,备有宿舍,所有工作人员与贫民共同生活

(2)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视居民的实际需要开展工作;

(3)尽量发动当地人力,培养其互助合作精神;

(4)社区睦邻中心既是当地的服务中心,也是当地的文化中心。

3、意义

(1)不单纯向居民提供物质帮助,更着重改善社区文化;

(2)以整个社区为工作对象,着力解决社区共有问题;

(3)注重组织社区居民,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居民之间的互助合作。

(六)专业社区工作的形成

1、背景: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险法》改变了由社区组织和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和转移支付实施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与此同时,政府采用社区组织的服务方式实施公共福利服务。

2、标志:

(1)1939年,兰尼报告系统阐述了社区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从此社区工作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一起被列为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

(2)1939-1945年,社区组织课程在美国迅速发展。

(3)1946年,美国成立社区组织研究协会。

二、战后社区工作的多元化发展

(一)联合国倡导的社区发展运动(1951)

1、背景:二战后,新独立国家面临着贫穷、失业、教育落后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涵义:社区发展是一个过程,即由人民的努力与政府当局的配合一起来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或以乡村社区为单位,由政府有关部门同社区内的居民团体、合作组织通力合作,运用各种外部援助和内部资源,改善社区的物质、文化条件。在此过程中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培养自助、互助的社区文化。

3、社区发展的基本原则(33页)

(二)美国的社区发展合作组织(CDC)

(三)英国的社区照顾

(四)德国的“邻里之家”

(五)社区矫正

(六)社区康复

一、殖民地早期的社区工作

1、培养当地的领袖及组织,吸纳他们进入行政架构,以增加政府与普通市民的沟通。

2、1913年,成立华人政务司,管理及监督有关华人的各项事务。

3、除基本服务外,政府不重视基层居民工作,政府与民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但社会发展非常稳定。

4、1949年,成立社区发展组,推动成立街坊福利会,以为来港居民提供服务,但政府的支持有限。

5、1960年,街坊福利会的服务为专业团体取代,走向以代表民意为主的政治角色。

6、1950年,政府实施公屋计划,1960年建成第一所社区中心,由社会福利署的青年福利部管理。

7、1966年,政府在新建的徙置区成立社区福利大厦。

8、社区中心以提供文娱活动为主,参加者多为年轻人,工作形式缺乏真正的居民参与,工作手法较为保守,政府对社区工作的关注有限。

二、社区工作的兴起

1、1966年的暴动使政府检讨与一般市民存在的沟通问题,积极发展社区工作,缓和社会冲突。

2、1968年,政府在市区各区成立民政处,加强与居民沟通。

3、1970年,政府成立地区的三层咨询架构,即地区委员会、分区委员会及互助委员会,积极介入地区事务。

4、1968年,成立社区发展委员会,社会福利署和志愿机构积极推广社区工作。

5、1970年,成立香港社区组织协会,采用社会行动的方式开展社区工作。

6、1973年,社会福利署发表社会服务五年计划,除以人口比例继续发展社区中心、福利大厦及社区会堂外,还建议志愿机构在弱势及边缘社区开展社区工作。

7、1974年,社会福利署和志愿机构联合发表立场书,建议社区工作应集中在环境恶劣的社区。

8、1970年代中期,政务署推行社区建设,掌握了社区工作的决策权,但并未觉得需要志愿机构参与社区建设工作。

三、邻舍层面社区发展计划的出现及其政治化

1、1970年代末期,地区咨询架构和社区建设工作不能有效缓和地区矛盾,更不能阻止压力团体的兴起。

2、1977年,政务署资助志愿机构推行NLCDP计划,以增加与环境恶劣地区居民的沟通,减低压力团体的动员能力。

3、1979年,社区工作者组织和动员居民抗议政府的政策,引致了全港性的三个联区行动。

4、1982年,NLCDP计划委员会开始评估该计划,志愿机构的行政人员开始对社区行动加以管制。

5、1980年代中,香港民主化进程加快,社区工作者的政治意识相继提高,开始由组织地区压力团体转向有政治倾向的政治团体及参加选举。

6、1985年,政务署接管社区中心,并针对有特殊需要的人士集中发展小组工作。

7、社会福利署停止提供直接的社区工作服务,志愿机构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方向,比如向中产阶级提供高素质的服务和社区照顾服务。

三、邻舍层面社区发展计划的危机

1、1987年,房屋委员会宣布长远房屋发展战略,计划在1995年前清拆所有木屋区及临屋区。

2、同时期,志愿服务机构要求将边缘社区的定义扩大,使之包括乡村、三四级公屋和市区

私人楼宇。

3、NLCDP的工作内容发生了改变:社区工作者较喜欢以个人身份参与压力团体的工作;政府的环境改善计划使得NLCDP缺乏一些有动员能力的问题去组织群众;工作计划的年限使得组织居民及发展领袖十分困难,转向以提供服务为主,NLCDP越来越制度化和规范化。

4、1987年,政务署将NLCDP的工作范围扩展到三至六型公屋,并聘用调查公司评估该计划。

四、当前香港社区工作的主要形式

1、社区中心服务

2、边缘社区工作

3、政党及压力团体的基层活动

4、社区照顾服务

5、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

五、社区工作,福利与政治的选择?

1、社区工作即是一种福利工作,又是一项政治工作。

2、从全球来看,当前社区工作的非政治化趋势明显。

3、社区工作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

?讨论: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工作具备什么特点,社区工作机构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如

何?将来的发展趋势又会怎样?

三、中国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1、梁漱溟:国家宪政要以地方自治为基础,一村一乡的自治搞好了,宪政的基础也就有了。

2、晏阳初:中国社会的问题主要是农村问题,农村问题最根本的是人的素质问题,开展平民教育运动有助于解决愚、贫、弱、私。

二、20世纪80年代,民政部推动的社区服务。

(一)背景

1、城市流动人口剧增。

2、城市下岗待业群体初步形成。

3、城市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

4、城市职工实行五天工作制。

5、合资、独资和外籍人员不断增多。

(二)涵义

?在特定区域内,受人民政府的指导和资助,依赖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有组织的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因地制宜兴办各种小型福利设施,开展各种服务活动,为居民群众,特别是有困难的家庭和居民,提供各种服务。

三、20世纪90年代,民政部倡导的社区建设。

(一)涵义

?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

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二)内容

1、拓展社区服务

2、发展社区卫生

3、繁荣社区文化

4、美化社区环境

5、加强社会治安

6、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7、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8、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

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区管理也就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基础,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得到增强,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防线。社区是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管理的好坏会影响城市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从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角度,为社区管理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对策,对馨园小区社区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 1 馨园小区管理现状 馨园社区居委会隶属于五棵树镇人民政府吉港大街街道办事处,建于2004年,是具有保洁、绿化、治安、文化、医疗保健等全方位服务的新型社区,占地面积0.39平方公里,社区现有居民楼58栋,2012户,居住人口9036人,在社区内建立了社区党支部、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社区共建议事会、社区居委会,形成了议行分设、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社区工作机制。党建、社保、低保、计生、警务等专项工作进入社区并广泛开展了便民、利民服务。通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把 社区工作的平台搭建起来。 2 存在的问题 由于馨园小区社区管理起步晚,总体状况较为落后,到目前为止仍处在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有章理事”的阶段,囿于资金的匮乏,发展速度缓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较多,主要集中在 以下儿个方面:

2.1 无相关政策法规,缺乏监督制约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统一的社区法规或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当地也没有制定可行性的社区管理条例相关制度。适应社区管理和社区组织职能调整的法律法规还十分缺乏。这样的现状制约了社区改革和社区建设的顺利进展,对社区管理权力的监督、社区的规模设置、社区组织机构的建立内容规定不够详细,关于社区组织机构建设的内容也尚未达成共识。 2.2 居民很少参与社区活动和管理目前,该社区许多居民没有把自己看作是社区管理的授权者,对社区内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政治活动参与兴致不高,仍把社区管理工作完全看作是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事,对居委会的选举不关心,对社区的管理工作不关心甚至不配合,使得社区管理工作要全面,深入展开的困难较大。社区成员对行政任命的社区管理主体缺乏认同感,居民的社区意识淡薄,大多数居民仍普遍缺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管理的热悄和积 极性。 2.3 社区缺乏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阶段社区服务已经是对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全面服务,不再是已往单纯物质扶助的福利和救助,但目前街道、社区居委会服务手段仍不健全,还缺少集教育、生活、娱乐、保障等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服务职能,目前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这种把社区建设混同于政权建设的做法,“准政府”色彩浓厚,反而弱化了本应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能,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政府工作职能,造成街道体制与社区体制在性质和功能上都很难接轨。

社区工作心得体会(4篇)

社区工作心得体会第一篇: 社区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是联系党、政府和群众的纽带。社区工作的开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作为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是众多的居民,接触的是居民大大小小最琐碎的事,我们的工作更有意义,也更重要。 转眼到社区工作两年多了,在这段时间,无论是在待人接物上,还是在处理紧急事件突发事件上,新城域社区的前辈们做出了好的榜样,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认识在改变,我的感受在加深,我的工作能力也在增强。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及做好社区工作的不容易。在这一年多的时间,我对社区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到了不少知识,做到了真正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扎根于基层为群众服好务。那么在新时期新形式下,我们怎样做好社区工作,怎样才能给居民带来便利,让群众更满意呢? 首先,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我们只是为群众服务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所我们对待每一位来办事的居民都应该热情地接待,耐心地讲解,要有奉献精神,真诚、耐心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要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他们生气了,我们不能不耐烦,要耐心、仔细地向他们讲解,直到他们明白为止,满意为止。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要及时地去处理,要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上。 其次,要多下小区,深入群众,关心他们的方方面面,随时了解社区每一位居民的生活情况,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多和居民交流,正确地引导他们的思想,关心他们的点点滴滴。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就业和社会保障则是人民生存的根本,社会保障制度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也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只有人民的生活有了保障,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地发展。就业、社会保障、和谐劳动关系事关人民群众的“三最”问题。在这方面,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的目标。在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劳动保障系统作为政府民生工作的职能部门,任务更加艰巨,责任也更为重大。而我作为直接和百姓接触,传达政府政策的最基层工作者也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现在我国的劳动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完成,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目前的劳动行业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问题,例如,很多群众会反映说我们的劳动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实现真正的公开,一般只有在居民办理相关业务时,我们办理人员才会告知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很多工作的办理还是存在不足。为了给群众解决更多的民生问题,为政府开展的各项工作赢得更多的掌声,我觉得应该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同时加强监督保险政策的落实情况,加大对社会劳动保障力度。 作为一名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者,我更要坚定政治信念,明确服务宗旨,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组织的安排,重视理论学习,积极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只有不断的学习,正确贯彻党的政策和方针,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我们还应该虚心向周围的同志学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身。在工作上,我积极加强与办公室工作人员互相协作,虚心请教,

社会工作实务技巧知识50例(1)---进入社区工作技巧与态度

社会工作实务技巧知识50例(1) ——进入社区工作技巧与态度 进入社区前的预备 (一) 切实寻找社区资料 在进入社区前,最重要是透过资料搜集,勾划社区轮廓。若对社区本身缺乏认识而贸然推展社区工作,弊端是所推展的服务,可能只是片面的或零散的;又或与居民需要及区内实际有待解决的问题,全无关系。所以在进入社区前,对该社区的特质,应排除先入为主的看法,或作教条式的行动计划;反而应要客观地寻找社区资料,因为这可以减低以直觉或感受来判断社区的定义,且方便制定适合社区需要的服务计划;在寻找资料过程中,可得到一个较集中、快捷、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与当地居民及组织作初步接触。 (二)拟定搜集资料的内容 在进入社区前,需拟定搜集资料,如下:(1)地区背景及已往的地区事件(2)社区环境:包括环境问题、自然地理规划及行政规划、居住密度、区内外社区设施、交通设施及土地利用。(3)居民资料:如年龄、家庭组合、教育、工作、住屋、居民对自己的社区的看法、居民的社区网(如家人、邻里、朋友间的关系及所起的作用)、社区典范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存在。(4)地区组织:指它的存在、工作目地、扮演角色、动作系统及它在区内外的影力。(5)讯息在区内散发的途径。 (三)搜集资料的途径资料搜集,可透过:

一、剪报、有关人口调查资料及记录; 二、联络探访有关部门、区内外组织; 三、实地观察; 四、从发掘社区问题及需要入手,拟定开放性问卷,访问居民,搜集意见。工作员较重视以第三、四种途径来搜集资料。因为第一、二种途径只可搜集到基本及背景资料;但第三、四种搜集方法,不单可以协助搜集“现时及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且,实地观察,可引证资料的真实程度。访问接触,更是初步与被访者建立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在访问过程中涉及有关社区问题时,间接提供机会给被访问者向工作员宣泄情绪。当工作员一方面分享他们的意见时,在另一方面则疏导及启发他们建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及勇气;良好关系的开始,往往就是这样建立于第一次交谈的印象之中。 进入社区工作员可透过家访、活动介绍、事件介入、第三者引见、公众集会、调查等等途径,进入社区,而调查更是提供一个合法的与被访者直接面谈的机会。但种种途径,终离不开与服务对象的直接接触。所以,在进入阶段时,接触技巧及态度,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接触的涵养“接触”,是非正式的会谈,听取居民意见,分享居民忧虑及提出相关问题。“接触”,亦可以说是访问多过会谈,因为它具有方向性。所询问的问题亦是经选择后而集中发问的,而工作员所扮演的角式是提供问题、引导提问及激发居民思索。但无论怎样,一个“接触”,应蕴含着友善、社交、关心、接受、集中、目的和取向等要素;

浅谈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俗话说“社区是汉堡包中间的馅,上有政府,下有百姓,最难为。”这反映出社区是一个上通下达的基层组织,主要是为居民提供服务,环境卫生、劳动就业、社会治安等都在社区的服务功能领域。社区工作简言之就是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并将各种分散的公共服务职能集中整合,“以人为本”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虽然社区服务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存在问题 I、因社区工作负担过重,社区工作者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社区工作者队伍不稳定,变动较频繁。社区工作非常细,上级机关部门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任务主要靠社区工作者去落实,“社区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致使社区工作者感到工作和精神上疲于应付。一些年纪轻、文化程度较高、有技术特长的年轻工作者特别是男性社区工作者一旦有新的就业机会,便辞职走人,社区人员流动性大。2、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结构不平衡。表现在:部分社区工作者由于年纪轻,缺乏经验,工作能力不强,对社区工作的专业技能未较好地掌握;有的年轻社区工作者又不够安心工作,影响了社区工作的开展;男性工作者偏少,对某些工作开展带来不利;文化程度、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任职前普遍没有接受培训,任职后培训方式单一,参加人员缺乏全员性。3、社区工作者对关乎稳定等苗头问题,不能以敏锐的政治意识及早发现,更谈不上及时控制。部分社区工作者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工作待遇和八小时工作权利,致使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群众的亲和度大为下降。由于社区承担的任务重,而社区工作者工资少,收入与承担的责任不平衡,影响工作的积极性,既无法稳定现有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也不能更大地激发社区工作者的潜力。4、社区工作者来源庞杂,有老居委会保留下来的、有社会招聘的、有下岗失业人员,他们许多人还是沿用政府行政管理的手段从事社区管理,与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社区自治功能的要求尚存在差距。另外,部分社区工作者工作效率不高,知识更新较慢,缺乏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1、由于对社区文化的重视不足,影响和制约了社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2、由于社区经费来源渠道有限、数额也比较少,需要开展的活动又比较多,社区文化活动基本没有专项经费,因此社区开展活动,很多都是社区居民自己掏钱做服装、租场地、购道具等。 3、居民对社区文化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但现实中,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针对面还不够宽广。这些与社区干部年龄老化、结构失衡、社区文化专干缺乏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一些社区委员会中基本没有设文化专干,社区文化开展工作一般部是社区委员会其他干部凭借老一套经验或依靠社区中热心社区建设的文艺、体育人才等开展的,因此,形式略显单一。 (三)社区环境治理存在问题 1、行政部门对社区自主管理的过度干预,使社区居委会事实上扮演着政府下属行政机构的角色,社区的自治能力大大下降。影响和制约社区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未完全解决,社区具有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职能未全面履行,条块分割、条块失衡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2、社区管理力量明显缺员,与实际管理需要很不适应,使得社区对环境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社区无固定经费来源,不能将社区环境综合治理纳入常年规划,难以对社区环境设施及时维护更新。 3、社区居民环境意识仍旧淡薄,参与社区环境综合治理的积

社区工作个人自我鉴定_1

社区工作个人自我鉴定 20xx年最后一学期的毕业实习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我在正因社区外进行了为期为一周的实习,在短暂的时间里,我认识和了解了真正的社区社会工作。 实习的开始我和同学与社区的负责人联系,开始通过短暂的接触,与社区的负责人建立关系,建立关系的方式很多,包括聊天和谈话。随后社区的负责人给我们介绍社区状况,带我们参观了社区的状况,在参观的同时,社区的负责人的还给我们介绍了目前社区状况,比如社区外的沟渠疏通清理问题。 了解社区工作的方法很多,开始接触的实地观察就是一个方法。透过仔细的观察,能够洞察通过口述阐述的问题。 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知道正因社区住房出租收入、餐饮娱乐等收入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但是在当地居民追求经济收入的时候,一些细节被忽略了,给社区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如西南石油学校侧门外的同心路,是以小吃、超市、文具店等为主的街道,外来零散的摊贩,散布在各个角落。走到同心路,摊位之间的空隙不大。这样,各个摊位之间,卫生的界限不分明。尽管社区每天都有专人打扫、清理垃圾,可是,摊位每天乱弃堆放的纸屑仍旧不少。卫生是社区环境清洁重要的任务。 在社区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征询社区工作人员良好的建

议与意见。我们在社区人员的指导下,制订了一份针对社区卫生、治安、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等态度满意情况的调查。而后,我们访问了正因社区的居民,根据调查问卷的内容随即调查了一些店铺,我们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把我们在本科中学的社区调查和社会统计相关的知识和内容用在了实习中。 而后,刚好碰到社区统一地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社区工作,我们也随即参加了解社区的日常工作,社区的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了社会保险的缴纳的困境,这让我们的社会保险开办情况有所了解,也增加了社会保险宣传和收缴的知识。 作为社会保险工作,这是关系居民切身福利的一项工作,其包含的内容和任务多样,包括收缴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等等。社区工作人员要开展收缴工作和服务内容的咨询,每一天社区工作人员都会接待来咨询的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往往会反复地宣传国家政策和方针。 此外,通过真正地接触社区工作,我们了解了社区发动的一个动向:即是文明、***。正因社区尽管建立时间不长,但是,它也积极配合国家的宏观的社会发展方针,积极地进行各种工作的整治,将文明***社区的建设作为社区发展的方向,创文明、争先进。 毕业实习结束了,回过头来反思自己的实习所得,我发现专

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梧州市步埠社区居委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步埠社区简介 步埠社区范围大概包括从梧州宝石城到蝶山一路大转盘这片区域。社区规模适中,是个比较老的社区。社区居委会位于社区的边缘部位,在一栋住宅楼的三楼,办公室简陋,狭小。 二.社区中问题的分析 组员通过学习社区管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文献调查法 和访问法分析步埠社区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了以下问 题: (一).社区居委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社区干部综合素质仍然不够强。部分社区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墨守成规,不求改革创新,在加强社区服务功能、发展社区经济、增加社区收入方面办法不多、能力不强、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清、路子不明。另外,新招聘社区干部和社区反聘的退休人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2、部分社区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部分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有的支部书记与社区主任缺乏沟通,思想不统一,无法发挥出社区两委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致使工作开展不得力,社区发展缓慢。

3、社区干部队伍不稳定。社区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社区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社区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社区干部后备人选的培养选拔缺乏连贯性的用人机制,真正有文化、有素质、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很难选拔,后备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有的社区甚至找不到合适人选出来担任社区干部。干部的选举中也存在一下问题。如居民参与选举的意识不强,选举的程序不完善,选举的宣传力度不够。 4、社区干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党委、政府对于社区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上缺乏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存在对社区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对于社区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抓得不力,资金和精力投入不够,客观上难以建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5、社区干部待遇偏低。在社区居委会干部中流传着一句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社区居委会干部干着公务员的活,却拿着低保的钱。这反映了在现阶段,社区干部的收入与他们的实际工作量不成正比,同工不同酬是一个比较突出问题。问题的存在,在深层次上影响社区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积极性。 (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积极性不高 1、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强;对社区的事避之不及,对社区的事务淡漠不关心。例如,提到参加社区活动,居民甚至躲着,但是有些社区事务如果没有居民的普遍参与,就无法进行。不少居民不但自己以各种各样的托词喝借口拒绝参与社区事务,还对积极性高的居民持否定态

心得体会社区工作者

社区工作者培训心得 我作为一名新入职的社区工作者和同事们在丰台区委党校的礼堂参加了2011年9月5日举行的社区工作者入职培训,参加这次培训的各街道的社区工作者大约300多人,每个人都怀着既好奇,又期待的心情来参加这次培训活动。 三天的入职学习虽然时间很短,但还是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不断学习,也离不开外界对他的不断鞭策。通过社工委领导和老师对社区工作的介绍、指导和鼓励,我们了解和学习了社区工作的内容、认识了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让我对社区工作者这样一个岗位有了全新的了解。各位领导的鼓励使我对自己的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也激励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上午第一堂《丰台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课程当中,区社工委的王书记为我们做了详尽解读,使我们全面明确地认识了丰台区对社会建设工作的重视。下午来自社会建设处的刑桂丽处长为我们讲了关于“新形势下的首都社区建设工作——社区规范化建设与社区公共服务”的一些主要内容,这让我认识到北京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的新趋势,随着北京市政府越来越重视社区工作,新型服务型社区在转型和不断建设的同时面对着各种问题和社区治理特点的转变。通过王书记和刑处长的讲述,我们对社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社区工作是艰巨而有意义的,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这样的工作可以磨练我们更快地成长起来。我们作为一支年轻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程度还很低,所以在进入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应该尽快适应自己工作的新角色、不断提高自己社区工作的专业素质,更好地为社区服务工作和社区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工作经验的讲述中受益匪浅,对社区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社区作为基层组织,一头连着政府各部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培训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要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要主动与他们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社区工作者,不光要管理社区内的一些日常小事,更重要的是要系统的、全面的、多层次的为社区居民服务。总的来说,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牢固树立“居民群众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的观念,真正从思想上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自觉做好服务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在社区生活中,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以居民群众的情绪为“第一信号”,把居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需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要坚持把居民群众是否高兴、是否满意作为社区工作者发挥作用的最高标准。 第二,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责任重于泰山,无为则殆。”做而不学等于蛮干,学而不做等于白学。这次培训,使我更清楚地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社区工作是基层工作,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只有自己做好了,群众才会信任你,更好的开展工作。 第三,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在社区里很多工作都是大家共同协作完成的,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同志之间讲信任、讲理解、讲谅解,要本着对工作、对事业、对群众负责的精神,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一点我有着深刻的体会。 第四,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努力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各种知识,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掉队、不落伍,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第五,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知识日新月异,不学则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家为了百姓着想,出台了越来越多的惠民政策,我们做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调整工作方法,使居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让阳光照亮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一个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篇二:社区工作者学

浅谈社区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社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为人民服务是社区的宗旨。构建和谐社区关键党组织,重点在创”四和”社区。建设管理有序、完善、文明的新型服务中心,”十七”强调社区的改革,改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关键词: 和谐社区改善体系强调社区改革 一、社区的概念 所谓社区是指必须在一起群居生活,才能通过团结合作获取生存的基本资料,并长期合作生生产和生活交往,使人们形成自然的情感联系。有着共同的文化习俗和道德规范,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组织来服务人们的需求,。 二、社区管里中的主要问题: 1、社区居委会职责不清。 1、按照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只是协助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然而从当前实际看,社区居委会不仅仅是“协助”,更主要是具体操办和执行。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强调“工作向社区延伸”,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把工作推给了社区,相应的法规依据、职能、权利却没有明确,这些工作逐渐成为社区的“份内事”,并要接受各有关部门的检查和考核。一些具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将工作难度大、管不过来和不愿管的工作交给社区居委会,并要求社区居委会进行管理。如街区现场整治问题,职能部门要求社区调查、登记辖区经营者工商税务办证情况、收入情况、纳税情况,取缔无证无照摊点等,打击非法传销、出租房呈报、暂住人口登记等,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申报,“两金”的返还等等。 2、职能部门协调指导不到位。社区的发展需要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合力,但一些部门对社区建设的协调、指导、帮助工作力度还不够、职能部门协调指导不到位。社区的发展需要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合力,但一些部门对社区建设的协调、指导、帮助工作力度还不够。。 3、社区工作压力大,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随着大量的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改制企业职工移交社区、流动人口涌入社区,对社区的服务管理需求增加。原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的服务、福利、社会保障等工作向社区转移,社区成为城市基层管理和为民服务的重要平台。据统计,有些社区承担着近80多项工作,工作压力大。社会保障、残疾人、治安联防、计生、档案、工、青、妇、消防和司法等工作,几十个部门都要在社区设置工作机构,使得社区工作用房和服务设施紧缺。有些社区由于受场地、资金限制,社区工作用房和服务设施还远不适应当今社区工作需要。有些新建住宅小区,也没建符合标准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缺少必要的软硬件条件,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4、资金投入还不足。

社区工作进入的技巧与态度

社区工作进入的技巧与态度 (一)切实寻找社区资料 在进入社区前,最重要是透过资料搜集,勾划社区轮廓。若对社区本身缺乏认识而贸然推展社区工作,弊端是所推展的服务,可能只是片面的或零散的;又或与居民需要及区内实际有待解决的问题,全无关系。所以在进入社区前,对该社区的特质,应排除先入为主的看法,或作教条式的行动计划;反而应要客观地寻找社区资料,因为这可以减低以直觉或感受来判断社区的定义,且方便制定适合社区需要的服务计划;在寻找资料过程中,可得到一个较集中、快捷、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与当地居民及组织作初步接触。 (二)拟定搜集资料的内容 在进入社区前,需拟定搜集资料,如下: (1)地区背景及已往的地区事件 (2)社区环境:包括环境问题、自然地理规划及行政规划、居住密度、区内外社区设施、交通设施及土地利用。 (3)居民资料:如年龄、家庭组合、教育、工作、住屋、居民对自己的社区的看法、居民的社区网(如家人、邻里、朋友间的关系及所起的作用)、社区典范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存在。 (4)地区组织:指它的存在、工作目地、扮演角色、动作系统及它在区内外的影力。 (5)讯息在区内散发的途径。 (三)搜集资料的途径 资料搜集,可透过:一、剪报、有关人口调查资料及记录;二、联络探访有关部门、区内外组织;三、实地观察;四、从发掘社区问题及需要入手,拟定开放性问卷,访问居民,搜集意见。 工作员较重视以第三、四种途径来搜集资料。因为第一、二种途径只可搜集到基本及背景资料;但第三、四种搜集方法,不单可以协助搜集“现时及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且,实地观察,可引证资料的真实程度。访问接触,更是初步与被访者建立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在访问过程中涉及有关社区问题时,间接提供机会给被访问者向工作员宣泄情绪。当工作员一方面分享他们的意见时,在另一方面则疏导及启发他们建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及勇气;良好关系的开始,往往就是这样建立于第一次交谈的印象之中。 进入社区 工作员可透过家访、活动介绍、事件介入、第三者引见、公众集会、调查等等途径,进入社区,而调查更是提供一个合法的与被访者直接面谈的机会。但种种途径,终离不开与服务对象的直接接触。所以,在进入阶段时,接触技巧及态度,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接触的涵养 “接触”,是非正式的会谈,听取居民意见,分享居民忧虑及提出相关问题。“接触”,亦可以说是访问多过会谈,因为它具有方向性。所询问的问题亦是经选择后而集中发问的,而工作员所扮演的角式是提供问题、引导提问及激发居民思索。 但无论怎样,一个“接触”,应蕴含着友善、社交、关心、接受、集中、目的和取向等要素;一个成功的“接触”,是决定于能否在初步接触中,使被访者自我明白困厄实况后而细想解决方法,甚至是意识到有信心将可以解决困厄,或至少是工作员与服务对象在接触过程中,奠定良好的工作关系。 (二)初次接触所遇的情况及所需的工作技巧(www.https://www.360docs.net/doc/322318680.html,) 在接触之前工作员应选择好被访问的对象、决定接触的方法。预计应得的结果及怎样介绍自己的方法。据工作员的经验,在初次接触,特别是在本区推广发展工作时,常遇到僵局的情况,故此希望在初步接触时,能够突破一般僵局,这时就需要涉及到接触技巧了。以下

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福园社区 实行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其基本思路,就是在街道、社区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将城市社区划分若干个单元网格,以网格化的方式,来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职能,提升社区服务,从而实现社区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长效化。 一、基本情况 福园社区总面积平方公里,总户数4024户、常住人口12072人,社区网格7个,现有社区干部7名,社区直管党员69名,社区辖区内有单位、个体工商户112个。 二、主要做法 以消除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空白点、薄弱点为目标,组织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居民、单位、个体商业门店等分布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排,以社区干部分片包户的片区为基础,将社区划分为7个“网格”,覆盖到社区所有区域、居民群众、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以及商业门店等,实现了网格管理无缝对接,切实形成了社区—“网格”—楼栋(巷道)单元纵向到底,社区—“网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商业门点横向到边的三级管理网络。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社区网格的划分及管理需进一步规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集居到社区,社区的人员构成日益复杂,承担的服务管理职能日益繁重。社区人口的不断增加随之带来“网格”内人员构成和工作量的不断变化,这对“网格”的及时调整划分、联络服务人员的配备、党的组织建设、制度机制保障等提出了新要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2、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经常化、精细化需进一步加强。由于目前社区职能定位还不清晰,在社会职能转换过程中,本应由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不断分配到社区,各级各类检查考核评比不断涌向社区,致使社区疲于应付、超负荷运转,出现了“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社区行政类工作任务的日益繁重,使广大社区干部深入“网格”、深入群众,搞好管理与服务的时间和精力受限,从根本上弱化了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特别是与“网格”管理服务经常性、精细化的要求形成了矛盾。 3、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的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社区的人员保障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社区干部身兼数职的现象普遍存在,社区工作量大,工资待遇低,社区的经费保障还到位,“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成立后,仅靠社区现有的经费无法满足活动的需要,特别是随着居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日益需求,以及社区阵地逐步扩大后水电

社区服务人员工作心得体会

社区服务人员工作心得体会 社区服务人员最主要的工作是以人的问题和需要息息相关。一起来看看XXXX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仅供参考XX。 我叫xx,是某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一转眼,正式参加工作已有半年时间了。对于社区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社区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最前沿。同时社区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是联系党、政府和群众的纽带。社区工作的开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作为社区工作者,应对的是众多的居民,接触的是居民大大小小最琐碎的事,因此社区工作重要而有好处。社区工作是一种帮忙人解决困难,协调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服务活动,是以人的问题和需要息息相关的,因此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应本着人性、为服务对象着想和谦和态度,真诚地对待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社区工作也是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资料,是促进和谐神会建设的主要手段,建设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当前坚持的主导政策方针,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矛盾进入易发多发期,社区工作在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区工作过程中,社区工作者应将和

谐和发展作为服务与管理的主要手段,到达家庭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干群关系和谐和社会和谐。不断探索和总结新的理论经验和方法,不断提升社区工作服务水平,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要。 在某社区,我主要负责的是民政,党建和宣传工作,辅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工作。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学习,我认识到基层社区是一个能够发挥我们年轻大学生活力与创新意识、发挥自己专业知识与长处的大好平台,随着认识的不断改变,感受的不断加深,我的工作潜力也在逐渐增强。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社区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做好社区工作的不容易。同时我也看到了基层社区的不断发展,也学到了很多业务知识、掌握了很多与群众交流的技巧,增强了自己学习的潜力,磨练了自己的意志。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想与同事们分享。 首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满足工作的要求,适应社区的发展。没有学习就要落后,没有学习就不能创新,没有学习就不能发展,因此就应树立自觉学习理念,不但要学习社区业务知识,还要学习与群众交流的技巧,个性是在和社区老大姐学习沟通技巧使我受益匪浅,也体会到姜是老的辣这句话的内涵。很多居民因为生活或工作上不如意而心存不满,能否化解群众的怨气就成为摆在社区工作者面前的大问题,所以要对这类居民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能在社区内解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分校(站、点):电大 学生姓名:杨洁 学号: 指导教师:林育明 完稿日期: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写作提纲 一、绪论 城市社区是国家最基础的社会单元,是城市的细胞,社会的基础。加强与搞好社区的工作,可以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生活素质、同时也维护城市社会的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本论 (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1、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着较浓的行政色彩 2、社区的组织结构设置不科学 3、社区组织职能错位 4、社区管理制度不规范 (二)、加快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 1、构建社区自治组织的体系 2、大力发展社区非营利组织与志愿组织. 3、创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政府管理方式 4、建立健全社区组织法律法规体系 三、结论 在现实中,街道办事处就是政府的派出机构,而居民委员会也非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自治组织”。显然,政府同这两者的关系并非合作关系,而是实质上的上下级关系。如果承认地方政府同基层社会

在现实中存在的利益分野,社区利益就只能寻求其它的表达渠道。 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城市社区是国家结构最基础层面的社会单元,是城市的细胞,社会的基础。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搞好社区工作,是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生活素质,维护城市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城市社区管理的目标,是创建安定团结,环境整洁,方便生活,服务四化的文明社区。社区管理真的被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而受到普遍重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仅英、美等发达国家,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相继予以重视。我国从1983年八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以后才开始兴起。近二十年来,虽然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已取得很大成绩,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管理方式政企不分、政社不分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是我国传统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式,并形成了所谓的“单位办社会”的格局,即职工及其家属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各种生活问题都需要依靠所在单位解决。尽管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先后对社区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社区管理的现状和客观需要来看,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问题对策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居民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共同体,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社区管理模式与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不相适应。为使城市社区更好的为居民服务,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认识现今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找出解决的对策。 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1、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着较浓的行政化色彩 尽管这些年各地城市在改革都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管理,在体制方面政府已经做出不少的努力,但社区管理的行政色彩依然很浓厚,缺乏公众参与机制。 一方面,街道办事处政社的状况并没有很大的改观,它仍然承担着过多的行政管理职能,工作量过大,经常处于疲于应付状态,其后果是既未能够明显减轻

新任职社区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

新任职社区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 自XX年7月份参加工作以来感受颇深,既有对工作经验的收获,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和不足。社区既是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又是历练人生的大学校。在社区最基层经受锻炼,可以帮助自己打下良好的思想工作基础,工作能力得到提高,积累宝贵的精神财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在实践中领悟到“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体现自我价值,相信这对我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现将我这段时间以来工作、学习和思想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我每天坚持阅读报刊、杂志,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领会自治区、自治州、县、镇党委、政府文件和会议精神,扎实学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有关材料和文件精神。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坚定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信念,坚定自己服务基层、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二、在组织纪律方面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定和上级组织部门的纪律要

求,按时上班,按时参加学习、会议,没有出现无辜缺席现象,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认真、踏实、尽职尽责的做好各项工作。 三、在工作方面 我严格要求自己,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社区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下,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服务居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认真地做好镇、社区交待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不辜负领导信任,不愧对同事的支持和帮助.来到社区工作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很快掌握了社区的大体状况。我本着“把工作做得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圆满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 1.十七大召开以后,自己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理解报告中的新思想,对新形势下的社区基层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认真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通过发传单、写标语、广播、组织讨论学习等多种方式,积极在社区居民中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2. 作为一名党建协管人员,我配合党建干事做了一系列的党建工作,从创先争优暨“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工作的开展,贯彻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整改措施的梳理,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开展,我都能认真的完成我的本职工作,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在工作当中我学到了在

关于社区工作发展中存在问题

关于社区工作发展中存在问题 一、社区职责与其法律地位不符 1、行政化现象十分突出。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组法》规定其工作职责为宣传教育,办理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相关事务以及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随着形势的发展,目前社区居委会实际履行劳动保障、民政优抚、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区党建等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都是与上级党委(党工委)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一一对应设臵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很多职能部门把本不属社区工作职责范围之内的工作放到社区;把原本只是“协助”的工作任务被当成硬指标压到社区完成;一些部门工作遇到难题就将责任强加于社区头上,视社区为自己的“腿”,增加了社区额外负担。如核实单位绿化带面积、辖区单位和学校的报刊发行、社保扩面、人口普查、军转干部管理、城镇住户基本情况抽样调查等等累计达四十多项。为了完成社保任务他们挖空心思找亲戚朋友,为了应付各种检查,逼得社区上网查,赶资料,包装做假,花钱费力,违背心愿,手跟手,脚跟脚,耗财耗时,苦不堪言。特别是市、区两级轮番考核社区,使得社区对各项行政性事务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形成了一种丢掉“主业”抓“副业”的局面,工作的准入制度和费随事转的规定基本形同虚设。街道办事处的性质就是上级政府与居民群众之间的中介组织,是一个起到民情上达的机构,不具有财权、人事权和直接管理社会的权力。也就是说,它

不是一级政府也不具备一级政府的法律依据。而现实的情况是,街道办事处不仅承担了许多政府事务,而且承担了大量的社会事务。 2、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社区需要的工作经费按目前社区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人员数,一个社区每年至少需要4-5万元,仅各种迎检的资料宣传、材料打印费都要数千元,每月都有大的活动开展,且每次活动花费都要数千元。但现在财政给每个社区的工作经费每年仅为2万元左右。因此,有些社区负债现象严重,搞活动缩手缩脚怕经费不够。 3、社区服务工作弱化。导致社区服务工作弱化的主要原因:一是行政事务缠身。社区工作人员成年累月忙于政府的各类行政性事务工作,实在抽不出更多的时间投入社区服务。二是服务观点不强。有的社区负责人保持终日,无所用心,被动处理日常事务,缺乏主动开拓创新精神。有的心思用在如何做好表面工作,讨得领导欢心上,而对居民反映的意见与要求则不闻不问,甚至瞒上压下。有些社区工作人员思想品德差,服务观点不强,政策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低,居民意见大。三是服务能力不够。如一些破产臵换后移交给社区的市、区直单位存在问题比较多,而社区则既无钱、又无权,无能为力满足居民们的要求。强调社区的综合管理职能,实际上是弱化了社区的专业化职能,这与现代城市管理的分工与专业化趋势相矛盾,而社区的职能却被忽略了。 二、共驻共建存在的问题

社区工作人员自我评价

社区工作人员自我评价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性的助人活动的过程。但是他们的自我评价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社区工作人员自我评价的范文,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社区工作人员自我评价篇一 xxxx年x月,我幸运的来到海滨街道沙蟾社区,成为了一名社区邮政服务的金融员,4年的时间过去了,我随着工作经历的积累,逐渐发现,我的身心已经深系在社区工作的岗位上,每天忙忙碌碌,却十分有意义,职位虽小,但是能代表政府为许多基层群众办实事,做贡献,自豪感油然而生。对于社区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社区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最前沿。同时社区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是联系党、政府和群众的纽带。社区工作的开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作为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是众多的居民,接触的是居民大大小小最琐碎的事,因此社区工作重要而有意义。社区工作是一种帮助人解决困难,协调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服务活动,是以人的问题和需要息息相关的,因此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应本着人性、为服务对象着想和谦和态度,真诚地对待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社区工作也是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和谐神会建设的主要手段,建设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当前坚持的主

导政策方针,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矛盾进入易发多发期,社区工作在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区工作过程中,社区工作者应将和谐和发展作为服务与管理的主要手段,达到家庭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干群关系和谐和社会和谐。不断探索和总结新的理论经验和方法,不断提升社区工作服务水平,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要。作现将我在各方面的表现和情况汇报如下: 在海滨街道蟾南社区,我主要负责的是村邮金融这一块,帮助社区居民方便快捷的完成各项生活开支费用的缴纳和咨询。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学习,我认识到基层社区是一个可以发挥我们年轻人生活力与创新意识、发挥自己专业知识与长处的大好平台,随着认识的不断改变,感受的不断加深,我的工作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社区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做好社区工作的不容易。同时我也看到了基层社区的不断发展,也学到了很多业务知识、掌握了很多与群众交流的技巧,增强了自己学习的能力,磨练了自己的意志。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想与同事们分享。 在加强理论学习上,不断增强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我一直将理论学习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自觉做到勤

进入社区工作技巧与态度

进入社区工作技巧与态度- 中国社工的日志- 网易博客 来源:北斗星社区 进入社区前的预备 (一) 切实寻找社区资料 在进入社区前,最重要是透过资料搜集,勾划社区轮廓。若对社区本身缺乏认识而贸然推展社区工作,弊端是所推展的服务,可能只是片面的或零散的;又或与居民需要及区内实际有待解决的问题,全无关系。所以在进入社区前,对该社区的特质,应排除先入为主的看法,或作教条式的行动计划;反而应要客观地寻找社区资料,因为这可以减低以直觉或感受来判断社区的定义,且方便制定适合社区需要的服务计划;在寻找资料过程中,可得到一个较集中、快捷、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与当地居民及组织作初步接触。 (二)拟定搜集资料的内容 在进入社区前,需拟定搜集资料,如下:(1)地区背景及已往的地区事件(2)社区环境:包括环境问题、自然地理规划及行政规划、居住密度、区内外社区设施、交通设施及土地利用。(3)居民资料:如年龄、家庭组合、教育、工作、住屋、居民对自己的社区的看法、居民的社区网(如家人、邻里、朋友间的关系及所起的作用)、社区典范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存在。(4)地区组织:指它的存在、工作目地、扮演角色、动作系统及它在区内外的影力。(5)讯息在区内散发的途径。 (三)搜集资料的途径资料搜集,可透过: 一、剪报、有关人口调查资料及记录; 二、联络探访有关部门、区内外组织; 三、实地观察; 四、从发掘社区问题及需要入手,拟定开放性问卷,访问居民,搜集意见。 工作员较重视以第三、四种途径来搜集资料。因为第一、二种途径只可搜集到基本及背景资料;但第三、四种搜集方法,不单可以协助搜集“现时及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且,实地观察,可引证资料的真实程度。访问接触,更是初步与被访者建立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在访问过程中涉及有关社区问题时,间接提供机会给被访问者向工作员宣泄情绪。当工作员一方面分享他们的意见时,在另一方面则疏导及启发他们建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及勇气;良好关系的开始,往往就是这样建立于第一次交谈的印象之中。 进入社区工作员可透过家访、活动介绍、事件介入、第三者引见、公众集会、调查等等途径,进入社区,而调查更是提供一个合法的与被访者直接面谈的机会。但种种途径,终离不开与服务对象的直接接触。所以,在进入阶段时,接触技巧及态度,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一)接触的涵养“接触”,是非正式的会谈,听取居民意见,分享居民忧虑及提出相关问题。“接触”,亦可以说是访问多过会谈,因为它具有方向性。所询问的问题亦是经选择后而集中发问的,而工作员所扮演的角式是提供问题、引导提问及激发居民思索。但无论怎样,一个“接触”,应蕴含着友善、社交、关心、接受、集中、目的和取向等要素;一个成功的“接触”,是决定于能否在初步接触中,使被访者自我明白困厄实况后而细想解决方法,甚至是意识到有信心将可以解决困厄,或至少是工作员与服务对象在接触过程中,奠定良好的工作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