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应用论文
人性化理念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浅析

人性化理念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浅析1.人性化理念的概念人性化的理念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各种精神需求。
在我国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子,他提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论则国危”,在西方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的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他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要以人为核心,注重人的价值。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理念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发展观。
我国现在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更加注重对人各种需要的满足,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人性化的公路设计,是指本着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原则,考虑人们的各种生理与心理的需求,将这些渗透到公路设计中去,使公路不仅仅发挥为车辆提供通行的功能,而且在通行过程中获得愉快体验的设计。
2.人性化理念融入公路设计的必要性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公路设计之中乃是大势所趋。
21世纪,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理念,同时也作为一种指导思想。
无论是服务业还是生产企业都重视人的体验。
传统的公路设计中“以车为本”,各种机动车辆顺利到达目的地就是公路的价值所在。
然而随着各种交通工具比如高铁、动车、火车的飞速发展,公路并不是长途运输中唯一的选择。
故“以车为本”的理念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
2.1 人性化理念融入公路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性化的理念即以人为本,从提出到作为发展方针,均是以我国经济发展作为支撑的和基础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追求高利润,高效益,随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发展的速度开始下降,更加追求经济发展质量和追求对人的满足。
人是我们最终的服务对象。
公路设计最终目的也是满足对人的需求,随着人类对物质、精神的追求,公路的设计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2.2 人性化理念融入公路设计是保障人们安全的基本措施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多,交通安全事故的数量也不断增多,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关于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关于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探析******************摘要:人性化设计即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以人为中心,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贴合人的使用习惯,生活规律,逻辑思维。
要符合人类的使用需求让人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受到这一设计的存在是合理的,是可以解决和克服之前的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的。
在现如今社会的发展下,人类的出行方式较多,但是对于道路的使用是最多的,在公路中多加入人性化设计会在极大的程度上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道路;人性化设计;应用引言跟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道路的便捷程度也更加看重。
目前来看,人们的出行主要依靠公路,因此人们对于道路的依赖性是比较大的。
为了满足在不同地区道路能便利的服务与人,人们在道路的应用上做出了更人性化的设计。
一·我国公路道路的现状目前,我国公路的公路建设体系比较完整。
但在公路设计上却有不少问题存在,首先就是在公路上就车道的安排这一规划就不太合理,在公路上可以清楚看到机动车无论在哪种道路上都是双向车道,很少有单独的机动车道。
但是,在宽敞的机动车道上不一定预留有非机动车道。
甚至在车流量不多的位置,窄小的非机动车道会被占用停放机动车。
这种车道的不合理规划在日常生活中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利。
没有非机动车道会导致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在公路上通行时只能走到机动车道中,机动车的车速正常情况下比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速度高,在这种情况下非机动车或者行人走到机动车道中时会有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在混乱情况下会导致严重的车祸,因此在道路规划上非机动车道的存在是极有意义的。
其次的公路问题是公路的使用材料不统一,目前我国公路的材质主要分为沥青公路和水泥公路。
沥青材质的公路主要使用在主干道上,水泥材质的公路则使用在辅道路上。
人们都知道沥青的粘性比较大,在铺路时可以很平整的铺在地面上,使路面比较平整。
且沥青的吸水性比较强,较强的吸水性能会使沥青公路在雨天不会积水。
但是水泥的硬度比较大,凝固速度比较快,铺路时不小心会铺不平,水泥的吸水性能比较差,雨天时坑洼不平的地方会积水,在有机动车路过时会喷溅水花。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公路设计中的运用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公路设计中的运用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下,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至关重要,而公路设计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具有重要影响。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逐步扩大,可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服务与经济建设。
保障公路与城市道路施工质量,要求采用可靠的路基施工技术,同时对整个公路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等问题给予掌控。
在经济快速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下,公路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改变。
人性化设计理念是近年来公路建设项目发展中所关注的主要理念之一。
而本文将对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应用路径进行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理念;公路设计;应用价值前言:经济高速发展下,居民对衣食住行的要求随之提升,而公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其设计理念也需要结合社会发展及实际需求作出调整。
在全新发展时期,公路设计中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更有助于满足城市发展及人们的需要。
目前公路设计理念逐渐成熟,有必要进行公路设计水平的创新发展,对公路设计理念进行改革,协调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好的服务生态发展及城市经济发展。
在公路建设项目此种发展环境及改革趋势下,基于公路设计理念为基础点,深化人性化程度,是各公路设计单位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1公路设计参与人性化理念的意义1.1公路设计参与人性化价值以往道路设计理念方面,设计标准以交通流量作为核心参考,将机动车等车辆交通问题视为重点关注方向[1]。
在行人对于城市道路交通观赏性与舒适性需求等方面缺乏关注。
以往人们对于城市道路慢行系统通行能力的要求并不高,为此传统设计理念能够满足城市道路及公路发展的需求。
但在经济不断发展,尤其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下,原有的公路设计理念已经不符合现代公路建设项目发展的实际要求。
尤其近年来人性化理念逐渐受到重视,认为人性化理念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更为满足国民精神发展需要[2]。
人性化设计在公路设计中得以广泛应用。
公路交通设计过程中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也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现代公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基于人性化理念的高速公路设计及应用

基于人性化理念的高速公路设计及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在高速公路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人们的需求和感受,导致一些不人性化的设计和应用问题。
基于人性化理念的高速公路设计及应用成为了当下值得关注的话题。
一、人性化理念的重要性人性化理念的高速公路设计及应用,是指在高速公路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和感受,从而实现更加智能、便捷、安全和舒适的交通运输体系。
与传统的机械化和规模化设计相比,人性化设计更加注重人与道路环境的互动,追求人际关系、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的和谐统一。
实践证明,人性化理念的高速公路设计及应用能够带来许多积极的效果。
它能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它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它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它能够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人性化理念的高速公路设计及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二、人性化理念的高速公路设计原则1. 安全第一。
高速公路设计应当充分考虑交通安全因素,包括合理的线路设计、规范的标线和标牌设置、科学的交通信号灯安排等,确保行车安全。
2. 便捷高效。
高速公路设计应当注重交通流线的畅通,提高行车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应当合理设置服务区和出入口,方便司乘人员的停车和休息。
3. 环保节能。
高速公路设计应当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问题,采用绿色材料和技术,降低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对环境的影响。
4. 舒适宜居。
高速公路设计应当注重道路景观和环境美化,为行车者打造舒适愉悦的行车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品质。
5. 多元共享。
高速公路设计应当考虑不同交通工具的共享和互联互通,促进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的有机结合,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在实际的高速公路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应用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在道路设计方面,应当注重道路的人文化设计,包括道路的线型、绿化和景观设计等。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高速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高速公路设计中的应用本文首先通过对交通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说明大多数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驾驶员的错误或不当驾驶有关,然后通过避险车道、降温池、震动带、路侧设计等实例讲解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并说明该理念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交通事故损失,在高速公路设计中有必要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
标签人性化设计理念;避险车道;降温池;震动带;路侧设计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公路交通的迅猛发展,交通事故已经成为除疾病以外人类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因素,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公路安全问题深受社会及公众的关注,人性化设计以安全为出发点,通过优化设计为出行车辆提供安全保障,其作用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日益凸显,为有效减少交通事故发生、降低交通事故损失、避免人员伤害,有必要在公路设计中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
二、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与驾驶员操作有关,还与车辆的行驶性能及车辆行驶环境有关,英国、日本、德国等国通过对交通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几乎所有国家交通事故的官方统计都表明,引起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机动车驾驶人失误,其在各种事故中的原因中所占比例高达80%~90%,在我国所占比例达到95%以上,而以道路、车辆、环境等因素为主要原因引发的交通事故不足10%,说明了驾驶人的行为过错、行为不当是造成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三、人性化设计理念1、人性化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要求我们在设计中树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要把满足人的出行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在工程本身的细微之处,体现对人的关爱,体现人性化的服务,注重公路安全性,舒适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为人们出行提供最大限度的出行便利。
安全是人性化设计的根本出发点,细节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手段,降低事故发生率及事故损失是人性化设计的目的,只有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有总体的认识,才能在设计中灵活掌握并应用该理念。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公路设计中的运用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公路设计中的运用摘要:公路是提高人们沟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在社会进步的今天,公路的进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用人性化设计理念是公路进步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针对公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意义以及实际的应用策略进行重点分析。
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公路设计过程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应用奠定基础,也为公路设计能力的不断提高提供支持。
关键词:人性设计;公路设计;应用研究引言:人性化设计理念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设计理念。
在人性化设计理念中,更加强调对人性的关注以及对人生活方式的关注。
这种理念在公路设计过程中广泛应用,可以提高公路设计水平,也对公路设计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所以在公路设计过程中,要对人性化设计理念进行重点关注。
一、人性化理念概述1.人性化理念的内涵人性化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是指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要完全尊照人的需求来进行操作,以此来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科技技术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和发展,这也意味着生产关系得到了快速的进步。
但是,人是一切生产的基础,也是一切生产的本源。
所以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一定要协调技术和人之间的关系,人性化理念就是协调技术和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理念。
在人性化理念的背景之下,要求所有的技术必须以服务人的基本需求来展开。
这里所说的技术不仅仅是局限于单一的某个领域,而是广义上的技术存在于各行各业的范围之内。
例如,在企业进步和发展过程中,只有尊重人性化的理念,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价值,这也是提高人效的重要方式。
2.人性化理念的特点人性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尊重人的需求。
所以,充分重视人的需求,也成为人性化理念的最主要特点。
重视人的需求,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要以人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开创各样各种各样的技术以及各种各样的产品。
例如,在买研发某项产品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人的需求为基础。
公路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口团髓圈
公路设计 中人性化理念 的具体 体现
浙江省永康市交通设计所 l 3 2 1 3 0 0
摘要: 人 性 化设 计 理念 的 实现 , 要 求设 计 人 员不 能脱 离规 范要 求进 行 主观 臆想 , 要灵 活 地选 择各 项 设计 参 数和 参 照指标 , 最 大程
曲线 之前 , 以小 偏 角从 主 线分 离 。
4 、 公 路 的 附属 功 能设 计
现 阶段 处 于 中 国的 高 速 发展 时 期 , 城市 化 速 度 非 常快 , 城 市 周 边 的环 线
公 路 纷 纷城 市 化 , 通 车 几 年后 , 就 经 常 大 面积 路 段 遇 到 因敷 设 市 政 管 网的 改 造, 不 仅严 重影 响车辆 通 行 , 且 重 复建 设 。增大 了建设 成本 , 造 成浪 费 。所 以 , 在未 来 的公 路建 设 同 时均 建设 供 未来 市政 管 网通 行 的 预埋 通 道 , 保 证 城市 建
置在 长 、 陡下 坡路 段 中下 部右 侧 视距 良好地 段 或车 辆 不能 安 全转 弯 的主线 平
、
人性 化设 计 内涵
所 谓 人性 化 设 计 即在 公 路 的 设 计 中如 何 把 车 ( 机动 车 和 非 机 动车 ) 、 人
( 行人 和 司 机 ) 、 周 围 环境 三者 有机 地 结 合 起 来 一起 研 究 , 从 而 使 公路 交 通 达 到 安全 、 快速 、 经济 、 便利 和 舒适 的 要求 , 并 为城 市营 造 优 良环 境 。 在 城 市化 水 平进 程 不 断加 快 的今 天 , 单 纯从 使 用功 能 来考 虑 公路 设 计 已 不能 适 应新 时期 的要 求 , 在满 足传 统 规范 的 同时 , 公路 设 计应 该 以人 为 本 , 考 虑人 的 安全 性 和 舒适 度 。
在公路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全面体现

市政桥梁182 2015年26期在公路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全面体现刘博身份证:341223************安徽宏泰交通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22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同时交通压力的也不断加大,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势必增多,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形成了人类非正常死亡的最大的因素,在设计当中,人性化的设计尤为重要,下文主要针对公路设计中所涉及到的相关人性化理念分析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同时运用生态理念,加强公路设计,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交通事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路设计;人性化理念;体现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26-0182-01在我国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公路工程建设开始成为重点发展项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多发的公路事故来看,绝大多数是由于公路受到严重的损坏,其根本原因是在设计环节中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公路设计展开全面研究与思考,将其中隐藏的问题全部发掘出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这样公路工程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1 当前公路设计当中的问题1.1 纵断线形标准不高新建公路的平面线形设计标准大部分取上限,这样考虑非常好,其优点在公路改(扩)建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证实。
相反纵断线形的设计几乎完全受填挖方量控制,从而导致纵断线形设计竖曲线半径过小,竖曲线短。
建议今后在线形设计上考虑公路的综合服务水平,适当提高纵断线形标准。
做到平、纵、横的合理搭配。
改建和扩建工程设计时,往往受利用旧路减少占地的思想所限,导致平面线形标准偏低,比较方案思想放不开,可能有好的方案落选。
如果摆脱利用旧路的思维局限,新线取直后即可提高新形指标又缩短了平面距离。
因此建议新建公路以发展的观点确定路线平面线形标准,对于旧路改建工程设计思维要尽量摆脱利用旧路的限制。
1.2 设计车道宽度车道宽度是设计环节的重要内容,在整个设计中占据着较大比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数量开始急剧增加,这样一来就对公路工程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并且使得土地资源开始变得紧张,面对这种状况对车道宽度进行调整就成为了重要的举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高速公路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交通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说明大多数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驾驶员的错误或不当驾驶有关,然后通过避险车道、降温池、震动带、路侧设计等实例讲解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并说明该理念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交通事故损失,在高速公路设计中有必要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理念;避险车道;降温池;震动带;路侧设计
【中图分类号】tu147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216-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公路交通的迅猛发展,交通事故已经成为除疾病以外人类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因素,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公路安全问题深受社会及公众的关注,人性化设计以安全为出发点,通过优化设计为出行车辆提供安全保障,其作用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日益凸显,为有效减少交通事故发生、降低交通事故损失、避免人员伤害,有必要在公路设计中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
二、交通事故发生原因
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与驾驶员操作有关,还与车辆的行驶性能及车辆行驶环境有关,英国、日本、德国等国
通过对交通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几乎所有国家交通事故的官方统计都表明,引起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机动车驾驶人失误,其在各种事故中的原因中所占比例高达80%~90%,在我国所占比例达到95%以上,而以道路、车辆、环境等因素为主要原因引发的交通事故不足10%,说明了驾驶人的行为过错、行为不当是造成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三、人性化设计理念
1、人性化设计理念
人性化设计要求我们在设计中树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要把满足人的出行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在工程本身的细微之处,体现对人的关爱,体现人性化的服务,注重公路安全性,舒适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为人们出行提供最大限度的出行便利。
安全是人性化设计的根本出发点,细节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手段,降低事故发生率及事故损失是人性化设计的目的,只有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有总体的认识,才能在设计中灵活掌握并应用该理念。
通过第二部分分析可知,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比较多,人为因素占很大比重,其中以疲劳驾驶、车辆失控及超速行驶为主,但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交通事故都不能以生命作为代价。
2、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应用
(1)避险车道的设置
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逐渐进
入山岭重丘区,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受地形、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工程造价的制约,常常出现长大纵坡的情况。
当车辆在长大纵坡上行驶,由于汽车重力作用,车辆将会加速行驶,所以驾驶员必须采取持续、频繁的刹车操作来保证车速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在此情况下,必然导致制动器升温,破坏汽车的制动性能,甚至导致制动失效、酿成事故,实践证明,在高速公路的长下坡路段设置避险车道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失控车辆的事故损失及人员伤亡。
避险车道一般由避险车道引道、标志标线、制动路床、服务道路、路侧护栏、端部抗撞设施及施救设施七部分组成,其作用一方面可以使失控车辆从主线车流中顺利分流,避免对主线行驶车辆造成干扰,危及第三方安全;另一方面,可以使失控车辆平稳停车,最大限度保障驾驶员安全,减轻失控车辆的损失。
避险车道一般设置在长、陡下坡路段中下部右侧视距良好地段或车辆不能安全转弯的主线平曲线
之前,以小偏角从主线分离。
避险车道设置如图3-1所示,其制动长度按公式3-1计算,避险车道宽度应足以容纳一辆以上失控车辆和一辆服务车辆,制动路床和服务车道总宽度不宜小于8m。
图3-1 避险车道设置示意图
(公式3-1)
式中:l—制动路床长度
v1—车辆驶入制动坡床的速度(km/h),一般按110km/h计;
v2—车辆通过制动坡床后由强制减弱装置消止的速度(km/h);
r—滚动阻力系数,以材料的当量坡度百分数表示,可参照表3-1
取值;
g—坡床纵坡,以代数值表示。
表3-1滚动阻力系数r
材料滚动阻力系数
碎石0.10
沙 0.15
豆砾石0.25
(2)降温池的设置
由于车辆依靠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必然会使车辆轮胎发热,如果车辆长时间行驶,轮胎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降温处理,极易导致制动毂发热、制动失效或轮胎过热进而发生爆胎或自燃的现象,危及车辆及驾驶员的安全,此种现象在载重车及货车上比较常见,为有效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通过采用在停车区、服务区设置降温池的措施为行驶车辆提供降温的服务。
降温池一般由加、减速车道及降温池组成,其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轮胎发热的车辆提供降温服务,由于规范及标准对降温池的设计没有具体的规定,故其设计不一,为有效达到降温的目的,建议降温池的设计标准采用长40米、高0.7米,前后过渡段各为20米,其宽度以容纳一辆载重车为宜,一般不应小于4.5米,如图3-2所示。
图3-2 降温池设置示意图
(3)震动带的应用
调查研究表明,驾驶员疲劳驾驶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使驾驶员能够提高注意力,减少因疲劳驾驶造成车祸,可通过在高速公路上设置震动带提醒驾驶员谨慎驾驶。
震动带的作用原理为通过设置震动带,使路面凹凸不平,当车辆通过震动带时产生颠簸,进而达到警示驾驶员的目的。
震动带根据其功能主要分为减速震动带及警示震动带两种,减速震动带通常设置在下坡路段小半径平曲线前部或连续下坡路段,沿道路横向布置,俗称减速路面,通过设置震动带使车辆产生颠簸,强制驾驶员减速,其目的在于告诫驾驶员前方属于特殊路段,需采取减速措施,该震动带的设置需与配套的预告标志配合使用;警示震动带主要设置在行车道两侧及中分带的两侧,沿道路纵向布设,当驾驶员因疲劳驾驶偏离行车道时,车轮越线产生震动,使越线车辆驾驶人能及时得到提醒,及时修正方向,恢复正常行驶路线。
(4)宽容路侧设计的优化
宽容路侧设计是以路侧净区(通常指行车道外边线以外相车辆可能到达范围,如图3-3所示)设计为基础对公路设计进行优化,路侧净区设计包括路侧净区内的边坡坡度、净区内排水设施和交通工程设施设计等方面内容,其目的在于容许过错车辆一定程度上驶离路面,并为驶离车辆提供一个安全返回的空间。
路侧净区宽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提供足够的横向宽度,为驶离车辆返回路面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距离,当车辆驶离路面时,边坡坡度、边沟形式及路侧安全设施都会对过错车辆产生潜在的危险。
为此,需对路侧净区
内的相关组成部分予以人性化设计,比如:边沟采用盖板边沟或浅蝶形边沟、填方路基采用缓坡设计(边坡缓于1:3或1:4)、土路肩采用圆弧形设计等等,这些细节的设计,都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过错车辆的翻车,避免更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图3-3路侧净区示意图
四、总结
宽容理念是公路设计的一种指导思想,是人性化设计的一部分,避险车道、降温池、震动带及宽容路侧的应用仅仅是该理念设计的一部分,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细节设计,比如紧急停车带的设置、可变情报板的设置等等,它要求我们灵活掌握规范及标准,从细节出发,对潜在的危险提前给予预防,将事故发生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人为本进行公路设计。
参考文献:
[1]《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2005版)[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s],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6.7
[3]避险车道设置的研究[j],孙传夏,交通标准化,第6期,2008.6
[4]紧急避险车道在美国山区公路上的应用[j],贺玉龙等,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第3卷,第3期,2005.9
[5]山区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车辆失控对策及有关问题的思考
[j],汪峰,交通科技,第225期,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