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选案例:《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

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

《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1. 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为什么?答:我认同。

原因如下:⑴课题的选择具有可操作性,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精力等因素和实际客观条件;课题的操作难度适宜,有研究价值,学生经过努力能很好地完成。

⑵课题的选择符合开放性原则,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究空间,不能仅仅是对学生已知的概念和事物进行探究。

人与自然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熟悉的话题,因此在探究这种课题学生有兴趣。

⑶课题选的选择联系实际生活,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案例在选题充分挖掘社会和生活当中的材料,把理论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人与自然是当前世界的一大主题。

⑷课题由学生自主选择,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培养了其创新思维的能力,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⑸保护环境是当今社会都呼吁的话题,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们要教给孩子们的,让他们自己去调查,亲身感受,不仅能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知道哪些因素对环境有危害以及怎样保护环境,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2. 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否必要?你认为学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答:学校的“亮灯工程”有必要。

为了方便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学校考虑到除周末外,每天晚上机房、图书馆、实验室全部对学生开放,为他们提供一切便利的条件,充分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

学校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1)、为每个小组指派一名高素质的指导老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并且,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学生开展课题研究。

(2)、建立激励机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对开展实施好的研究团队进行一定的奖励,刺激他们的研究热情。

(3)、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来给学生作专题讲座,普及科学知识,介绍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也在研究方法方面给予指导。

3.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是怎样交流的?他们与专家是怎样交流的?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哪些好处?各有什么优点?(1)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交流方式:寒假期间,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为了联络方便,“团队之星”通过网上即时交流工具建立了一个群,充分利用群的实时聊天、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在线讨论。

《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

《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

《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1、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为什么?答:我认同学校的这种做法。

理由如下:(1)学校的这种做法体现了自主选题原则,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综合性、联系了实际,也正是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具体体现。

(2)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更能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

(3)“人与自然”这一课题比较宽泛,涉及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还可从电视媒体,阅读材料,课本等方面了解人与自然的知识。

2、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否必要?你认为学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答:学校的“亮灯工程”非常必要。

它不仅为学生提供第一手资料,让学生方便查阅,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研究氛围更浓。

我认为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专家讲座,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介绍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为每个小组指派一名高素质的指导老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3、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是怎样交流的?他们与专家是怎样交流的?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哪些好处?各有什么优点?答:寒假期间,“团队之星”通过网上即时交流工具建立了一个群,充分利用群的实时聊天、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在线讨论。

很符合时代特征的交流方式。

他们与专家的交流方式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专家们给了他们很多在图书馆和网上找不到的信息。

另外,孩子们还充分利用身边的“专家”,及时登门拜访、求教。

信息化工具具有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资源共享等优点,为教学交流带来便利。

QQ群可以实时聊天、在线讨论的便利;还可通过群组功能实行多人同时交流;还可利用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

E-mail可通过因特网以电子的格式(如文本、多媒体文件等)将信息发送到收信人的邮箱中,收信人可随时进行读取,具有使用方便、传递迅速和费用低廉的优点。

4、案例中,“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哪些步骤?答:“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如下步骤:(1)动员和培训阶段: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

《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

《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

1、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为什么?我赞同。

首先,学校的这种做法联系了实际,体现了中学生的主体性。

其次,保护环境,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让他们自己亲自去调查,亲身感受,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还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了解到哪些对环境有危害,懂得怎样保护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否必要?你认为学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只要有条件的学校都应该这样做。

这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这样还给学生查阅资料提供方便,学校还可以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教师分配到各小组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3、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是怎样交流的?他们与专家是怎样交流的?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哪些好处?各有什么优点?寒假期间“团队之星”建立一个QQ群,开展在线讨论等交流活动。

信息化工具具有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掌握好信息化工具会为教学交流带来很多方便。

比如,通过网络查到了一些这方面专家的联系方式,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4、案例中,“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哪些步骤?①选课题、确定小组成员。

②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写开题报告。

③通过专家指导,修改研究课题。

④通过各种途径查找研究内容的相关资料,实施课题。

⑤在专家的指导下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接受答辩等。

5、请谈谈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作为老师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指导?老师在整个研究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和引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帮助学生分配好小组,开题报告指导,跟踪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报告。

#《关注光污染》必选案例分析

#《关注光污染》必选案例分析

1、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为什么?答:我认同这种做法,原因是:(一)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校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让学生自主选题,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发现创新思维的理念,在研究性学习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探究他们最感兴趣的世界,给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让学生有所创新。

(二)选题联系实际。

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选题上,要充分挖掘社会和生活当中的材料,把理论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人与自然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而又陌生的的关系,也体现了当前世界的一个主题,主题的选取让学生的学习研究不能脱离于社会生活,这样做才会更有实际意义。

因此在探究这种课题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媒体电视、阅读材料与自然课本等对人与自然有所了解,在并不陌生的课题研究中肯定会有话可说,有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会有所思所想的。

(三)研究性学习是学校正常教育的一部分。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校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部分,不同于学生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所以学校先给一个大问题,便于教师在探究过程进行指导。

如果没有一个选题范围,很容易超出了学生的能力、精力限制和实际客观条件,使操作难度增加,不易完成。

学校最终选出了六个有代表性的课题,每个课题都不拘一格,但是又不离主题,“团队之星”小组在指定范围内确定主题为“玻璃幕墙的光污染与预防”,这个选题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家庭背景,从生活、社会和自然中自由提取的,同时他们还对所选问题的社会价值和研究的可能性进行判断论证,选题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究空间,允许学生融会贯通,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问题。

2、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否必要?你认为学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答:学校的“亮灯工程”非常必要,因为,这样为学生每天晚上上机房、图书馆、实验室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做好准备。

C组《关注光污染》讨论结果

C组《关注光污染》讨论结果

小店12班C组《关注光污染》必选案例讨论结果经过我们组的综合讨论,现将讨论结果总结如下:1、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为什么?答:我们组全体成员都认同学校的做法。

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更好的选题。

“人与自然”这个问题范围大,学生可以联系实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更细的话题,这个话题一定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事实上学校这样做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

试想一下,选题如果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家庭背景从生活、社会和自然中自由提取的,他们一定会认真研究这个选题的。

毕竟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选题。

2、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否必要?你认为学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答:我们认为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必要的,它为学生提供一切便利的条件,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做好了准备,研究氛围更浓,体现学校以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服务工作做的非常好,这一点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做到的,能在这样的学校学习,是学生的幸运。

3、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是怎样交流的?他们与专家是怎样交流的?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哪些好处?各有什么优点?答:通过阅读案例,可以知道他们是这样交流的:建立了一个QQ群,在群里聊天、发邮件、以及把重要的文件放在群共享里,如今QQ群的作用那是非常强大的,有什么问题都可能在里面进行讨论。

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的好处非常之多,它的优点是可以在线时间短,成本低,传输速度快,交流方便,图文并茂。

这些都为我们都教学交流提供丰富的资源,正如案例中说的,李全他们通过电子邮件,从专家那里得到了很多在图书馆和网上找不到的信息。

网上查询可以找到在图书馆找不到的资料,扩大了搜索的空间,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

4、案例中,“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哪些步骤?答:“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如下步骤:A动员和培训选好主题;B建立小组;C 制定方案后请专家指导,修改方案,最终定稿;D组织实施(发放问卷、搜集资料、整理研究成果)E撰写研究报告F进行结题答辩E展示成果5、请谈谈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作为老师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指导?答: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认为作为老师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

《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

1.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为什么?答:我非常认同这种做法。

因为学校给出的“人与自然”这个大问题,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主题具有鲜明的研究特性;这个主题同时具有实践性,体现了理论知识与自然界、与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这个主题符合认识过程的完整性。

根据这个大问题,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研究的小课题,来进行广泛地开展研究,选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究空间,允许学生融会贯通,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2.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否必要?你认为学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答:学校的“亮灯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这不仅让学生方便地上网查询资料,更锻练学生们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把研究的内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我认为学校还应该多给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参观与研究学习相关部门,同时让专家随着讲解,这样学生们获得的直接知识来源,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还要多请专家来给学生讲研究实践领域的相关知识。

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小组鼓励,多宣传。

也可以让教师参与学生们的研究性学习,走入学生们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心灵。

3.学校特别开展了“亮灯工程”——除周末外,每天晚上机房、图书馆、实验室全部对学生开放。

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是怎样交流的?他们与专家是怎样交流的?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哪些好处?各有什么优点?答:“团队之星”放假前通过讨论,确定了开题报告的框架,包括:主题、背景说明、目的与意义、研究步骤、研究方法、预期成果。

寒假期间,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为了联络方便,“团队之星”建立了一个QQ群,充分利用QQ群的实时聊天、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在线讨论。

“团队之星”通过网络查到了一些这方面专家的联系方式,因为专家都比较忙,所以沟通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专家们给了他们很多在图书馆和网上找不到的信息。

《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五篇范文

《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五篇范文

《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五篇范文第一篇:《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1.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为什么?答:我认同这样的做法。

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 学校在确定了大主题之后,让学生自主选题,体现了课题选择的原则,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综合性、联系了实际。

“人与自然”这个问题很大,学生选取的素材也很多,所以学校让学生自主选题,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所立的课题。

2.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否必要?你认为学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答:学校的“亮灯工程”有必要。

学校这种做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做课题研究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学校的机房、图书馆、实验室,那是学生最需要去的地方,学校提供这样的便利,使研究氛围更浓。

学校要做好组织工作,可以给每个组派一名专业指导老师实进行全程指导,使学生的研究活动能顺利进行。

还可以多开展专家讲座,多组织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研究性的学习。

3.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是怎样交流的?他们与专家是怎样交流的?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哪些好处?各有什么优点?答: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建立了一个QQ群,充分利用QQ 群的实时聊天、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在线讨论。

他们与专家是这样交流的:(1)组长李全做完开题报告的陈述后,专家们认为他们的研究题目太大了,城市光污染类型很多,不如选取具体的一种类型来研究,比如研究玻璃幕墙,因为相比较而言,这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兴的建筑项目,研究可能更有意义。

专家们也对他们的研究步骤和方法给出了一些建议和修改意见。

(2)“团队之星”通过网络查到了一些这方面专家的联系方式,因为专家都比较忙,所以沟通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专家们给了他们很多在图书馆和网上找不到的信息。

模块八必选案例

模块八必选案例

模块八必选案例《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阅读思考问题一、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为什么?答:我认同学校的这种做法。

因为:①从选题内容来讲,我觉得“人与自然”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题目。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生活和社会经验中自由提取选题的,留有一定的思考、探究空间,让学生自己亲自去调查,亲身感受,不仅能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从自主选题的形式来讲,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可操作、开放、综合并联系了生活实际,也正是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具体体现。

③从主题的选取与实际的关系来讲,也体现了当前世界的一个主题,让学生的学习研究不能脱离于初会生活,这样做才会更有实际意义。

让他们自己亲自去调查,亲身感受,不仅能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了解到哪些对环境有危害,懂得今后怎样保护环境,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这种做法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校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让学生自主选题,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发现创新思维的理念,在研究性学习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探究他们最感兴趣的世界,给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让学生有所创新。

⑤选题联系实际。

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选题上,要充分挖掘社会和生活当中的材料,把理论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人与自然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而又陌生的的关系,也体现了当前世界的一个主题,主题的选取让学生的学习研究不能脱离于社会生活,这样做才会更有实际意义。

因此在探究这种课题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媒体电视、阅读材料与自然课本等对人与自然有所了解,在并不陌生的课题研究中肯定会有话可说,有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会有所思所想的。

⑥研究性学习是学校正常教育的一部分。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校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部分,不同于学生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所以学校先给一个大问题,便于教师在探究过程进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为什么?
答:我认同这种做法。

英才中学从2000年起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每一学年的研究性课题都设定在一个大范围内,一是学生们可以同时探讨和关注某一个方面的话题,另一方面设定的课题范围大并不影响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可以自由选择。

像本案例中,“团队之星”在“人与自然”这个大问题中选择“城市光污染”进行研究,研究的题目仍然大,最后将研究题目改成“玻璃幕墙的光污染与预防”。

2 、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否必要?你认为学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
答:学校的“亮灯工程”为学生们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条件,是必须的。

它不仅为学生提供第一手资料,让学生方便查阅,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筛选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校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组织学生们对当地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

(2)组织学生去自然景区参观、旅游。

3、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是怎样交流的?他们与专家是怎样交流的?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哪些好处?各有什么优点?
答: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为了联络方便,建立了QQ群,充分利用QQ群的实时聊天、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在线讨论。

QQ群使教学交流可以实现在异地实时交流、资源共享、传输信息和集体交流等,使教学交流更加高效。

由于专家平时比较忙,“团队之星”小组成员与专家的沟通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交流。

电子邮件使教学交流突破时空界限,拓宽了交流的范围,从而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

4、案例中,“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哪些步骤?
答:案例中,“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如下的步骤:
(1)组建小组,确定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城市光污染”。

(2)写开题报告。

(3)开题答辩,根据专家意见,将研究题目改成“玻璃幕墙的光污染与预防”,修改了《开题报告》。

(4)进行研究活动,搜集资料和实地调查。

(5)写结题报告和制作多媒体展示片。

(6)课题成果展示。

5、请谈谈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作为老师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指导?
答: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学生指导:
(1)课题的选择。

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题,课题研究要有意义,有研究价值,设想的研究过程清晰.可操作性较强。

(2)组建小组。

分组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实施形式。

教师在分组上要做好协调和指导工作,根据对学生的学习风格的了解,引导、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小组中来进行研究。

同时明确组内的异质和个人职责等方面。

(3)研究方法的选择。

根据每个小组确定的课题,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免南辕北辙。

(4)写开题报告、实施方案和写总结报告进行必要的指导。

回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