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感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参考文件

合集下载

P5电子点火系统详解

P5电子点火系统详解

2、火花能量的提高受到限制。 点火(几火磁由线个信感于根圈号应触本发和中点生性霍打,器缺尔开、点广式时点:),泛火电触器用子、点于点间火火电汽开系弧车关统放、。发电点影动火响线机,圈火。、
3、高速时次级电压降低。
火花花②1、塞电等触电容点极储容间能易的式烧电:蚀压火上花升能速量率以低电。场当的火形花式塞储积存
增大。
不同转速 下传感线 圈磁通变 化和感应
电动势
左:低速 右:高速
a)靠近
b)正对
c)离开
1-信号转子;2-传感线圈;3-铁心;4-永久磁铁
磁感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工作原理
2、点火电子组件(点火器)(1)
(2)工作原理
(1)基本电路
①点火器中各三极管 作用
由VT三1--部发分射组极成与:集 电 点(极二作三用相极火极;连管信管,,号V相起T检2当温)出;于度电一补路个偿
环5的S极
CAL092型汽车用磁感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l-转子轴;2-信号转子;3-传感线圈;4-定子;5-永久磁环;6-导磁板(活动底版); 7-固定底板;8-插接器;9-外壳;10-真空点火提前装置
1、磁感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2)
(2)工作原理
导磁转子转动时, 转子与定子爪极之间 的气隙就发生周期性 的变化,使通过传感 线圈的磁通量也呈周 期变化,传感线圈产 生与发动机曲轴位置 相对应的交变电动势, 作为点火信号电压送 入点火电子组件。
基本组成: 由磁感应式信号 发生器、点火电 子组件、分电器、 火花塞、点火线 圈等组成。
1、磁感应式点 火信号发生器
2、点火电子组 件
丰田20R型发动机用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
1-磁感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2-点火电子组件;3-分 电器;4-火花塞;5-点火线圈

汽车点火系统-汽车电器资料文档

汽车点火系统-汽车电器资料文档

时应产生高于100mJ的能量。
2019/11/12
16
3.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 作情况
实践证明,燃烧最大 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 10°~15°时,发动机 的输出功率最大,此 时所对应的点火提前 角为最佳点火提前角。
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 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1)发动机转速: (2)发动机负荷(3) 汽油辛烷值
2019/11/12
22
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
(3) 火花塞被 击穿
放电:电容放电 大电流,短时间
电感放电 小电流, 时间较长
2019/11/12
23
传统点火系统工作特性与影响 二次电压的因素
(1) 发动机缸数, 缸数多触点闭合时 间短。
(2) 火花塞积碳, 形成并联电阻,短 路,击穿。
2019/11/12
3
二、点火系种类
点火系按采用的电源不同,可分为蓄电 池点火系和磁电机点火系两大类。
蓄电池点火系按是否采用电子元件控制 可分为
传统点火系 电子点火系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2019/11/12
4
1. 传统点火系
汽车上的蓄电池或发电机向点火系提供电能, 机械触点控制点火时刻,点火时刻的调节采用 机械式自动调节机构,储能方式为电感储能。
离心调节器
其作用是在转速变化时,利 用离心力自动使信号发生器 提前产生点火信号来调节点 火提前角。其结构如图4-12 所示。在分电器轴上固定有 托板,两个重块分别套在托 板的柱销上,重块的另一端 由弹簧拉向轴心。信号发生 器的转子与拨板一起套在分 电器轴上,拨板的两端有长 形孔,套于离心块的销钉上。
速下Ip保持恒定 存储能量恒定次
级线圈U2max恒定 缺点电流上升速

点火系统-2资料

点火系统-2资料

电容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
电容储能有触电电子点火装臵点火 能量储存在储能电容器的电场中,电容 器充电电压的高低决定点火能量的大小。 这种点火装臵仍需点火线圈,但点 火线圈仅起电压变换作用。

4.3.2 磁感应式无触点点火系统
磁感应式信号发生器
组成:见图(信号转子、永 久磁铁、铁心、传感线圈) 作用:产生点火控制信号, 送到点火器 安装位臵:安装在分电器中 原来安装断电器触点的活动 底板上。
点火器的其它功能

4) 停车断电保护 因汽车的停驶时间 是随机的,就可能会 处在初级电路导通期 间而停驶,如果此时 点火开关忘记关断, 就会导致点火线圈和 大功率管长期通电而 加速损坏,因此而设 臵停车断电保护功能。
在点火器中的闭合角控制电路, 使发动机转速低时,延迟大功率管的导 通,在转速高时提前导通,使大功率管 VT的导通时间保持不变。
实际上控制下列情况下的时间 t2 保持不变: ①转速变化时; ②电源电压变化时; ③点火线圈参数变化时。 如果转速等因素变化时,导通时间 保持不变,则闭合角(导通角)是变化 的。 闭合角的变化由点火器中闭合角控制 电路控制。
动 画
霍尔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触发叶轮转动时,每当叶片进入空气隙,磁 场被旁路,霍尔元件不产生霍尔电压,集成电路 输出端三极管截止,信号发生器输出高电位; 当触发叶轮离开空气隙,永久磁铁的磁通通 过霍尔集成块,构成回路,这时,霍尔集成块产 生霍尔电压,集成电路输出端三极管导通,信号 发生器输出低电位。 叶片不停的转动,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矩形 波信号,作为控制信号给点火器。由点火器控制 初级电路的通断。
4.3.3 霍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

霍尔效应原理

当电流I 通过放在磁场中的 半导体基片(称为霍尔元件) 且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垂直 时,在垂直与电流和半导体 基片的横向侧面上即产生一 个电压,这个电压称为霍尔 电压UH

全晶体管点火系统

全晶体管点火系统
第一节

磁感应式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一、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组成
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又称为磁脉冲式电子点火系,由磁感 应式分电器(内装磁感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点火器、专用 点火线圈、火花塞等部件组成。 二、丰田汽车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 1.磁感应信号发生器 (1)组成该信号发生器安装在分电器内的底板上,见图4-21。 由信号转子、永久磁铁、铁心、传感线圈组成 (2)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信号转子转动时,信号转子的凸齿 与铁心的空气隙发生变化,使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 因此传感线圈中便产生感应的交变电动势,该交变电动势输入 到点火器,以控制点火系统工作。其工作过程(假设信号转子 顺时针转动)见图4-22:
当信号转子顺时针转动,信号转子的凸齿逐渐接近铁心,凸 齿与铁心间的空气隙越来越小,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逐渐增大, 当信号转子凸齿的齿角与铁心边缘相对时,磁通急剧增加,磁通 变化率最大,当信号转子转过图 4-22b 后,虽然磁通仍然增加, 但磁通变化率减低,当信号转子凸齿的中心正对铁心的中心线时, 如图 4-22c ,空气隙最小,磁通最大,但磁通变化率最小。转子 继续转动时,空气隙又逐渐增大,磁通逐渐减小,当信号转子凸 齿的齿角正对铁心的边缘时,如图4-22d ,磁通急剧减小,磁通 变化率负向最大。 通过传感线圈磁通的变化情况及感应电动势变化见图4-23; 转速不同时,传感线圈中磁通变化及感生电动势变化见图424。 (3)优点 结构简单,便于批量生产,耐高温,适用于各种环境。 (4)缺点 转速低时信号较弱。基本电路及工作原理
日本丰田 MS75 系列汽车装用的磁脉冲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的 电路原理图见图4-25 (1)点火器中各三极管作用 VT1——发射极与集电极相连,相当于一个二极管,见图4-26。 起温度补偿作用; VT2——触发管,起信号检测作用; VT3、VT4——放大作用,将VT2输出放大以驱动VT5; VT5——大功率管,控制初级电流的通断。 (2)接通点火开关SVT1、VT2导通,VT3截止,VT4、VT5导通, 初级电路接通,在线圈中形成磁场。 其电路是:蓄电池正极 →点火开关 S→附加电阻 Rf→ 点火线圈 初级绕组VT1→VT5(集电极、发射极)→搭铁→蓄电池负极。工作过程

汽车点火系统资料

汽车点火系统资料
2.点火线圈:为自耦变压器,将12V的低压电变 成15~20KV的高压电。
3.分电器: (1)信号发生器(断电器和电容器):产生
点火的信号。 (2)配电器: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
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送至各缸的火花塞。 (3)点火提前机构:随发电机转速、负荷和
汽油辛烷值的变化改变点火提前角。
4.火花塞:将高压电引入气缸燃烧室 ,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5.点火开关:控制点火系统初级电路 ,还可以控制仪表电路和起动继电器电 路等。 6. 高压导线:用以连接点火线圈与分电 器中心插孔以及分电器旁电极和各缸火 花塞。 7.附加电阻:改善正常工作时的点火 性能和起动时的点火性能。
电子点火系的分类
2.按信号发生器型式分类 (1)磁感应式; (2)霍尔式; (3)光电式; (4)电磁震荡式。
3、微机控制点火系
这种点火系统主要由与点火有关的各种传感器、电子 控制器(ECU电脑)、点火电子组件(点火器)、点火线 圈、配电器、火花塞等组成,如图所示。
1、传感器
传感器用来不断地检测与点火有关的发动机工作状 况信息,并将检测结果输入电子控制器,作为运算和控 制点火时刻的依据。各车型使用的传感器类型、数量、 结构及安装位置不同,但其作用大同小异。微机控制的 电子点火系统中所用的传感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电子点火系的分类
1.按储能方式分类
(1)电感储能电子点火系:火花能量以磁场 形式储存在点火线圈中,如蓄电池点火系; 点火系统在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切断时产生 高压点火。
(2)电容储能电子点火系:火花能量以电场 形式储存在储能电容器的电场中;点火系统 在储能电容器与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接通时 产生高压点火。
二、传统点火系统工作特性与影响二
次电压的因素

磁感应式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磁感应式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磁感应式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李德跃
【期刊名称】《重型汽车》
【年(卷),期】2001(000)001
【摘要】@@ 我部一台解放CA1092型载货汽车,一次外出执行任务时,发动机突然熄火,经驾驶员维修未好,将车拖回驻地.维修人员检查分析认为,可能是电器系统产生的瞬时过电压超过了30V所致.当电子控制器的电源电压超过30V时,控制器的过压保护电路将自动控制点火系统停止工作;待电源电压恢复正常后,点火系统将重新投入工作.因此,如发动机不能起动,需要诊断点火系统有无故障时,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总页数】1页(P41)
【作者】李德跃
【作者单位】沈阳市文官屯93327部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72.41
【相关文献】
1.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故障的就车诊断与排除 [J], 刘夏伦
2.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J], 刘夏伦
3.磁感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故障诊除 [J], 黄安华
4.东风货车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 [J], 秦少鹏
5.磁感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故障诊断 [J], 黄安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子点火系统专业知识讲座

电子点火系统专业知识讲座

本 讲
一、磁脉冲式电子点火装置


磁脉冲信号发 生器的优点是 转速越高,信 号电压越强, 缺点是转速越 低信号越弱。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万通汽修标准化课程体系仿( 。2010文版)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1、磁感应式分电器
与传统的分Leabharlann 器相比,由磁 感应式点火信 号发生器取代 了断电器,并 取消了电容器 。
5、霍尔点火器
由于点火系统中的点火器具有较多功能,因此 在点火工作时除完成基本功能外还要完成其它 附加功能。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万通汽修标准化课程体系仿( 。2010文版)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三、光电式电子点火装置
安装有分电器轴上的遮光盘上,开有与 发动机气缸数相同的缺口 .
3、工作原理
当信号转子齿靠近信号线圈时:磁场变强 ,所以 线圈中感应出正信号 (A为正B为负):当信号转子 离开信号线圈时磁场变弱,所以线圈中感应出了 负信号 (A为负 B为正);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万通汽修标准化课程体系仿( 。2010文版)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万通汽修标准化课程体系仿( 。2010文版)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2、结构组成
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转子上有与发动 机缸数相同的凸齿 .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万通汽修标准化课程体系仿( 。2010文版)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霍尔效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

霍尔效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



真空式点火提前机构调节器弹簧的检修 真空式点火提前机构膜片的检修 真空式点火提前机构调节性能的检测 离心式点火提前机构的检修
点火线圈的检修

点火线圈初、次级绕组的检查 点火线圈绝缘性能的检查
电子点火系主要部件的检修
1、点火信号发生器的检修
磁感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的检修: 检查导磁转子与铁心间的空气间隙; 用万用表检查感应线圈电阻 霍尔效应式点火线圈的检修
磁感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
1、磁感应式点火信号发 生器
2、点火控制器如图
具有以下特点:

(1)恒电流与可变导通角控制功能。 (2)停车断电功能。 (3)低转速推迟输入信号功能。 (4)保护功能。
霍尔效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

1. 组 成 : 主要由霍 尔传感器 (信号发 生器)的 分电器、 点火控制 器、点火 线圈等组 成。
火花塞积炭时对二次电压的影响

若燃烧不良或润滑油过多,会在火花塞绝缘体上形成 积炭,相当于火花塞电极之间并联了一个分路电阻, 使二次电路在火花塞被击穿之前已构成闭合回路,造 成漏电,使二次电压降低,降低点火性能,严重时, 不能形成电火花,丧失点火能力。
补救办法:

在积炭严重时,不能点火,可以采用“吊火”的方 法,即拔出高压导线,使其与火花塞间保留 3 ~ 4 毫米的间隙即可。此方法只能临时补救,不能长期 使用,增加点火线圈的负担。
点火系的工作原理

(二)当三极管截止(断电器触点断开)时,初级电流和磁 场的骤然下降,使得初级绕组感应出300V~400V的自感电动 势(e1),次级绕组N2由于绕组匝数较多,约为初级绕组的 80 ~ 100 倍,感应出高达 15,000V ~ 25,000V 的互感电动势 (e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磁感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助学课件)
磁感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也叫磁脉冲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它主要由磁感应式分电器(内装磁感应点火信号发生器)、点火电子组件、专用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组成。

图4-23为日本丰田MS75系列汽车上装用的磁感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的原理电路图。

该分电器中仍保留传统的配电器、离心提前机构和真空提前机构。

一、磁感应信号发生器的组成
磁感应信号发生器用来产生点火控制信号,装在分电器内的底板上,如图4-24所示,它由装在分电器轴上的信号转子以及永久磁铁、铁心和绕在铁心上的传感线圈等组成。

信号转子由分电器轴驱动,转子上的凸齿数与发动机气缸数相等。

磁感应点火信号发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当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时,在传感线圈内便产生交变电动势,它相当于一个极小的发电机。

其永久磁铁的磁路是;永久磁铁N 极一空气隙一信号转子一空气隙一铁心(通过传感线圈)一永久磁铁S极。

当发动机未转动时,信号转子不动,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未发生变化,传感线圈不产生电动势,因而无信号输出。

当发动机转动时,信号转子便由分电器轴带动旋转,这时信号转子的凸齿与铁心间的空气隙将发生变化,使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因此在传感线圈中便产生感应电动势。

信号发生器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信号转子的两个凸齿中央正对铁心的中心线时,如图4-25a所示,磁路中凸齿与铁心间的
空气隙最长,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量最小,且磁通变化率为零。

如果信号转子顺时针转动,信号转子的凸齿逐渐接近铁心,凸齿与铁心间的空气隙越来越小,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逐渐增大。

当信号转子凸齿的齿角与铁心边线相对时,如图4-25b所示,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急剧增加,磁通变化率最大;当信号转子转过图4-2%后,虽然磁通仍在增加,但磁通变化率降低;当信号转子凸齿的中心正对铁心的中心线时,如图4-25c所示,空气隙最小,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最大,但此时磁通变化率为零。

当信号转子继续顺时针转动时,凸齿与铁心间的空气隙逐渐增大,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逐渐减小;当信号转子凸齿的齿角正对铁心的边缘时,如图4-25d所示,磁通急剧的减小,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变化率为负向最大值。

由上述分析可知,信号转子转动过程中,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的变化情况如图4-26a所示,图中a、b、c、d各点与图4—25工作过程中的a、b、c、d位置相对应。

当信号转子转一周时,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出现六次最大值和六次最小值。

由于传感线圈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磁通变化率成正比,因而当图4—26a中a、c点磁通变化为零时,其感应电动势也为零。

图中b、d点磁通变化率为最大时,其感应电动势也为最大,所不同的是b点的磁通为增加,d点的磁通为减小,致使两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极性相反,如图4-26b所示,可见信号转子转动时,传感器线圈两端产生的信号是交变电动势。

信号转子转一周,产生六个交变信号,该交变信号输入到点火器,以控制点火系统工作。

当发动机转速变化时,传感线圈中的磁通变化率也跟着变化。

转速越高、磁通变化率越大,
感应电动势也越高。

不同转速时,传感线圈内的磁通及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情况如图4-27所示。

由于信号转子的凸齿和铁心之间的空气间隙,直接影响到磁路的磁阻和传感线圈输出信号电压的高低,因而使用中空气间隙的大小不能随意变动。

如间隙变化,应进行正确调整。

磁感应信号发生器结构较简单,便于批量生产,耐高温,适用各种环境下工作,90年代以前被广泛采用,其缺点是低速时信号较弱,不能完全反映触点信号,影响控制精度,90年代后较少用于电子点火系统。

二、磁感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电路及工作原理(见图4-23)
点火器组装在一个小盒内,用来对点火系统的工作进行控制。

点火器中有5个晶体管,VT1是NPN型晶体管,由于其发射极与基极相连接,故相当于一个二极管(如图4-28),只有当图中P 点电位高于A点电位(晶体管VTl的基极电位高于集电极电位)时,VT1才导通,VT1主要起温度补偿作用。

VT2为触发管,起信号检测作用。

VT3、VT4起放大作用,将VT2的输出进行放大以驱
动VT5。

VT5为大功率管,串联在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中,控制初级电路的通断。

工作原理如下:
1)发动机未转动时,信号发生器传感线圈输出电压为零。

当接通点火开关S后,在蓄电池直流电压的作用下,VT1处于正向电压作用而导通,蓄电池电流经R4、R1、VTl、传感线圈构成回路。

此时,在蓄电池直流电压作用下,P点电位高于晶体管VT2的开启电压Ube,晶体管VT2处于导通状态,VT2导通后,其集电极电位降低,使晶体管VT3处于截止状态。

VT3截止时,蓄电池通过只,向晶体管VT4提供基极电流,使VT4导通,VT4导通时,R7上的电压降给大功率管VT5提供正向偏压,使VT5导通,接通初级电路,其电路是:蓄电池“+”-点火开关-附加电阻Rf-点火线圈初级绕组-VTs-搭铁一蓄电池“—”,此时初级绕组中有电流流过,在线圈中形成磁场。

2)传感线圈产生正向信号电压时,起动发动机,分电器开始转动,信号发生器的传感线圈开始产生交变电动势信号。

当传感线圈产生正向电压时,即图4-23中A端为正、B端(搭铁端)为负时VTl处于反向电压作用而截止,此时P点仍保持其高电位,使VT2继续导通,VT3继续截止,VT4、VT5继续导通,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继续保持有电流通过。

因此,在传感线圈产生正向信号电压的瞬间,与发动机不转动时一样,VT2、VT5继续导通,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继续保持接通。

3)传感线圈产生负向信号电压时,当分电器继续转动,传感线圈产生负向信号电压时,即图
4-23中B端为正、A端为负时,使VTl导通,P点电位降低。

当P点的电位低于VT2开启电压Ube
时,VT2开始截止,当VT2截止后,蓄电池通过R4、R2向VT3提供基极电流,使VT3导通,VT3导通后则使VT4、VT5截止,初级绕组中的电流被切断,磁场迅速消失,次级绕组产生高压电。

点火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与晶体管VT2、VT5以及次级电压U2之间的关系如图4-29所示。

图中以粗直线为界,电压高于粗直线,VT2、VT5导通,接通初级电路;电压低于粗直线,VT2、VT5截止,切断初级电路,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

发动机不断转动,重复上述过程,点火线圈不断产生高压电,每转一周,各缸轮流点火一次。

由上述可知,该点火器工作中,只要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尽管发动机还未转动,由于VT2、VT5导通,点火线圈中就有初级电流,因此停车时,不要忘记关断点火开关。

这一点也是该点火器需要改进的地方。

4)其他元件的作用
①VTl管的作用,VTl起温度补偿作用,使VT2的导通与截止时间不受温度影响。

其补偿原理是:高温时,VT,的导通电压Ube降低,VT2较常温时提前导通、截止滞后,从而使点火时间推迟,且温度越高,延迟时间越长。

而当采用温度特性相同的VT,与VT2并联后,温度升高时,VTl的基极与集电极时(相当于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也下降,使P点电位降低,正好补偿了VT2在温度升高时导通电压Ub~降低的影响,使VT2的导通和截止时间与常温时相同。

②稳压管的作用,vs1、vs2两个稳压管反向串联后,与点火信号发生器的传感线圈并联,其作用是高转速传感线圈产生的信号电压高于稳压管的反向击穿电压时,稳压管立即导通,将传感线圈输出的正向和负向信号电压波峰全部削平,使其稳定在某一数值,保护VTl和VT2不受损害。

VS3与R4组成稳压电路,其作用是保证VT1和VT2在稳定的电源电压下工作。

因为电源电压升高时,会使P点电位升高,造成VT2通导时间增长,点火时间延迟。

VS4的作用是保护VT5管,当VT5截止时,VS4可将初级绕组的自感电动势限制在某一值2内,保2护VT5不致被击穿。

③电容器的作用,C1的作用是消除点火信号放生器传感线圈输出电压波形上的毛刺,使电压平滑稳定,防止误点火,使点火时间准确无误。

C2与R4组成阻容吸收电路,其作用是吸收瞬时过电压,防止误点火。

④电阻R3的作用,R,为正反馈电阻,加速VT2(也是VT5)翻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