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件技术介绍

合集下载

TUXEDO中间件介绍及应用

TUXEDO中间件介绍及应用

TUXEDO中间件介绍及应用TUXEDO(Tuxedo Extended Distributed Object)是一种中间件技术,用于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管理。

它在1980年代初由AT&T Bell Laboratories开发,旨在帮助开发人员构建可靠的、复杂的分布式应用程序。

TUXEDO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度可伸缩性和可靠性。

它采用了基于事务的处理模型,在分布式环境中管理事务处理非常重要。

TUXEDO使用一种称为QT(Queueing and Transaction)的机制来处理事务,它能够确保在分布式环境中的多个服务器之间的事务一致性。

TUXEDO提供了一个面向服务的架构,允许开发人员将应用程序划分为一系列可重用的服务。

这些服务被封装在名为“服务进程(service processes)”的单独运行实体中。

TUXEDO还提供了一个名为“Bulletin Board”的中央注册表,用于跟踪可用服务的位置和状态。

通过这种方式,开发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动态添加或删除服务,而不会中断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

除了事务管理和服务管理功能外,TUXEDO还提供了一些其他的功能,使开发人员能够更轻松地开发和管理分布式应用程序。

例如,它提供了监视和诊断工具,用于跟踪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健康状况。

它还提供了故障恢复功能,可以在节点失败时自动重启或迁移服务。

TUXEDO中间件在许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那些需要构建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领域。

例如,金融领域的交易处理系统、电信领域的网络管理系统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的订单处理系统等都可以使用TUXEDO来实现。

总之,TUXEDO是一种先进的中间件技术,用于构建和管理复杂的分布式应用程序。

它提供了高度可伸缩和可靠的处理模型,支持事务管理、服务管理和分布式锁等强大功能。

它在各种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那些需要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应用程序领域。

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技术定义: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

中间件位于客户机/ 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机资源和网络通讯,是连接两个独立应用程序或独立系统的软件。

相连接的系统,即使它们具有不同的接口,但通过中间件相互之间仍能交换信息。

执行中间件的一个关键途径是信息传递。

通过中间件,应用程序可以工作于多平台或 OS 环境。

中间件处于操作系统软件与用户的应用软件的中间。

中间件在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之上,应用软件的下层,总的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

中间件特点:•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运行于多种硬件和OS平台;•支持分布式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和OS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的交互功能;•支持标准的协议;•支持标准的接口。

由于中间件需要屏蔽分布环境中异构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它必须能够提供分布环境下的通讯服务,我们将这种通讯服务称之为平台。

基于目的和实现机制的不同,我们将平台分为以下主要几类:•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Remote Procedure Call)•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对象请求代理中间件(object RequeST Brokers)•事务处理监控(Transaction processing monitors)1、远程过程调用远程过程调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处理方法。

一个应用程序使用RPC来“远程”执行一个位于不同地址空间里的过程,并且从效果上看和执行本地调用相同。

事实上,一个RPC应用分为两个部分:server和client。

server 提供一个或多个远程过程;client向server发出远程调用。

server和client 可以位于同一台计算机,也可以位于不同的计算机,甚至运行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之上。

中间件技术概述

中间件技术概述

中间件技术概述李瑞轩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Overview of Middleware Technology 2006-3-7 2内容概要1. 分布式计算技术发展背景2. 中间件技术基础3. 中间件定义及特点4. 中间件的分类5. 中间件的发展趋势2006-3-7 31. 分布式计算技术发展背景M assivelyparallelprocessorM ultimediaO bject orientedO pen systemN etworks高速、低价和宽频带的数字通讯成熟的网络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发展迅速的先进微处理器采用微内核和多线程等技术的现代操作系统几乎完全无序的超大规模的异构网络互连环境M2O2N时代的来临2006-3-7 4分布对象技术应运而生新形式的软件危机升级的绞索开发的噩梦新一代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分布对象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网络通讯技术面向对象的多层客户/服务器软件开发的革命: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2006-3-7 5螺旋上升的发展道路分布对象技术传送对象传送请求——取得结果数据典型客户/服务器传送数据PC ——LAN的网络计算框架传送程序主机——终端的集中计算框架2006-3-7 6下一代分布式计算技术与Internet技术结合WWW从Hypertext Web、InteractiveWeb 到Semantic Web丰富的对象资源更有效的对象访问技术智能、主动的Agent技术向智能化、小型化和标准融合的方向发展2006-3-7 7实现分布式计算的技术路线80年代——理想的技术路线:试图在互连的计算机硬件上部署全新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全面管理系统中各自独立的计算机,呈现给用户单一的系统视图。

90年代——现实的技术路线:在网络计算平台上部署分布计算环境(也称为中间件),提供开发工具和公共服务,支持分布式应用,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当前人们所说的分布计算技术是指在网络计算平台上开发、部署、管理和维护以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为主要应用目标的分布式应用系统。

软件开发中的中间件技术研究

软件开发中的中间件技术研究

软件开发中的中间件技术研究现代软件开发中的中间件技术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是不仅因为软件系统越来越复杂,而且因为这种技术带来了更可靠、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介绍中间件技术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它的核心特性和各种应用场景,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一些展望。

一、中间件技术的基本概念中间件技术是软件系统中的一种特定软件,它的作用是在应用层与操作系统之间提供服务,并且它们还可以用于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处理。

中间件技术的本质就是抽象出一层中间层,用于连接各种类型、各种操作系统的软件系统,使它们可以互相协同工作。

这样的中间件技术可以处理在物理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作。

二、中间件技术的核心特性1. 可重用性中间件技术的可重用性非常高,因为它们可以被多个应用程序同时使用。

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将它们与其他应用程序整合在一起,并建立自己的软件系统。

2. 互操作性中间件技术在解决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作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解决不同操作系统、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问题,并且还可以管理不同类型、不同供应商的中间件产品。

3. 可靠性和安全性中间件技术在保障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们在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之间构建了一道防线,能够防止恶意软件和攻击程序对系统进行破坏和攻击。

三、中间件技术的应用场景中间件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1. 企业应用企业应用通常采用分布式和异构技术,这就使得它们需要中间件技术来实现各个应用程序之间的集成。

中间件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多种企业级应用程序的协作和整合。

2. 数据库管理中间件技术还可以用于数据库管理。

它们可以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数据存储和数据访问的安全管理。

3. IoT应用IoT应用通常需要将物联网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互联。

这就需要中间件技术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协作。

四、中间件技术的未来中间件技术在未来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以下领域:1. 微服务微服务是构建应用程序的一种新兴方式,它将应用程序分解为多个小型服务,每个服务都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

中间件常见原理以及技术

中间件常见原理以及技术

中间件常见原理以及技术中间件是介于应用系统和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它使用系统软件所提供的基础服务(功能),衔接网络上应用系统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的应用,以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共享的目的。

中间件的主要作用是为上层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

以下是中间件的一些常见原理和技术:1.终端仿真/屏幕转换:用于实现客户机图形用户接口与已有的字符接口方式的服务器应用程序之间的互操作。

2.数据访问中间件:建立数据应用资源互操作的模式,对异构环境下的数据库实现联接或文件系统实现联接的中间件。

在分布式系统中,中间件将为在网络上虚拟缓冲存取、格式转换、解压等带来方便。

3.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通过远程过程调用机制,程序员编写客户方的应用,需要时可以调用位于远端服务器上的过程。

4.消息中间件:屏蔽各种平台及协议之间的特性,实现分布式系统中可靠的、高效的、实时的跨平台数据传输,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协同。

5.交易中间件:在分布、异构环境下提供保证交易完整性和数据完整性的一种环境平台。

中间件软件在处理网络通信、数据管理和应用程序之间的协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手势识别和语音识别等功能通常被一些中间件软件来处理,处理结果传送给用户应用。

此外,中间件还常用于分布式应用中的通信和管理软件中,如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内容管理服务以及类似的支撑应用开发和传递的工具。

总的来说,中间件通过提供统一的接口和协议,使得不同的应用系统和软件组件能够相互协作和通信,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中间件的选择和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技术环境进行综合考虑。

3中间件介绍

3中间件介绍

中间件介绍1、Ice:ICE(Internet Communications Engine)是ZeroC提供的一款高性能的中间件,基于ICE可以实现电信级的解决方案。

在设计网站架构的时候可以使用ICE实现对网站应用的基础对象操作,将基础对象操作和数据库操作封装在这一层,在业务逻辑层以及表现层(java,php,.net,python)进行更丰富的表现与操作,从而实现比较好的架构。

基于ICE的数据层可以在未来方便的进行扩展。

ICE支持分布式的部署管理,消息中间件,以及网格计算等等。

Zeroc推出的一种分布式的面向对象中间件,解决分布式的异构计算。

可以用C++,Java,c#等进行分布式的交互计算。

主要设计目标是:·成为适用于异种环境的面向对象中间件平台。

·具有一组完整的特性,支持广泛的领域中的实际的分布式应用的开发。

·去掉不必要的复杂性,使平台更易于学习和使用。

·是一种在网络带宽、内存使用和CPU开销方面都很高效的实现。

·是一种具有内建安全性的实现,使它适用于不安全的公共网络。

2、JBoss:是一个基于J2EE的开放源代码的应用服务器。

JBoss代码遵循LGPL许可,可以在任何商业应用中免费使用,而不用支付费用。

JBoss是一个管理EJB的容器和服务器,支持EJB1.1、EJB2.0和EJB3的规范。

但JBoss核心服务不包括支持servlet/JSP的WEB容器,一般与Tomcat或Jetty绑定使用。

在J2EE应用服务器领域,JBoss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应用服务器。

由于JBoss 遵循商业友好的LGPL授权分发,并且由开源社区开发,这使得JBoss广为流行。

另外,JBoss应用服务器还具有许多优秀的特质。

JBoss运行后后台管理界面其一,将具有革命性的JMX微内核服务作为其总线结构;其二,本身就是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其三,具有统一的类装载器,从而能够实现应用的热部署和热卸载能力。

2024年度中间件技术及Tuxedo课件

2024年度中间件技术及Tuxedo课件

2024/3/23
25
06
Tuxedo运维管理与最 佳实践
2024/3/23
26
监控和日志分析工具介绍及使用技巧
监控工具
介绍Tuxedo提供的监控工具,如tmadmin、tmloadcf等,以及如 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实时监控和性能分析。
日志分析
详细阐述Tuxedo日志文件的格式和内容,如何通过日志分析工具 进行日志的解析、筛选和统计,以便快速定位问题。
02
2024/3/23
03
调优实践
分享在实际运维过程中遇到的性能问 题及其解决方案,以及在进行性能调 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9
版本升级注意事项及迁移方案
版本升级流程
详细介绍Tuxedo版本升级的流程和步骤,包括前期准备、升级过程、后期验证等。
注意事项
列举在进行版本升级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兼容性问题、数据迁移问题、配置变更 问题等。
01 安装过程中遇到错误提示,如何解决?
02 Tuxedo服务无法启动或异常退出,如何处 理?
03
Tuxedo交易执行失败或性能不佳,如何优 化?
04
如何备份和恢复Tuxedo配置信息及数据?
20
05
Tuxedo应用开发实践
2024/3/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
基于Tuxedo构建分布式系统架构
2024/3/23
2024/3/23
迁移方案
针对可能遇到的数据迁移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操作步骤,如数据备份、数据转 换、数据验证等。同时,分享一些成功的迁移案例和经验教训。
30
THANK YOU
2024/3/23

EPC系统中间件技术

EPC系统中间件技术

EPC系统中间件技术1、中间件的定义中间件是基础软件的一大类,属于可复用软件的范畴。

中间件处于操作系统软件与用户的应用软件的中间。

在中间件产生以前应用软件直接使用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数据库等开发,这些都是计算机最底层的东西,越底层越复杂,开发者不得不面临许多很棘手的问题,如操作系统的多样性,繁杂的网络程序设计、管理,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以及数据分散处理带来的不一致问题、性能和效率、安全等。

这些与用户的业务没有直接关系,但又必须解决,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于是,有人提出将应用软件所要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提炼、抽取,在操作系统之上在形成一个可复用的部分,供成千上万的应用软件重复使用。

这一技术思想最终构成了中间件这类的软件。

EPC中间件是用来加工和处理来自阅读器的所有信息和事件流的软件,是连接阅读器和企业应用的纽带。

EPC中间件是物联网的神经系统,是一种企业通用管理EPC数据的架构。

它可以安装在商店、本地配送中心、区域甚至全国数据中心,以实现对数据的捕获、监控和传送。

这种分布式结构可以简化物联网的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下图描述了EPC中间件组件与其他应用程序的通信。

▲EPC中间件组件与其他应用程序通信2、EPC中间件的功能中间件负责管理阅读器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流,使不同的应用软件可以共享数据,为应用软件提升数据的接口(API)的性能,还可以让用户更加方便和容易地应用RFID技术,并使这项技术融入到各种业务应用中。

3、EPC中间件的作用中间件的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和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

EPC中间件的作用是对标签数据进行过滤、分组和计数,以减少网络系统所发信息的数据量,并防止错误识读、漏读和多读信息。

4、EPC系统的Savant中间件技术当每件产品都加上RFID标签之后,在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阅读器将不断收到一连串的产品电子编码。

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是最困难的环节就是传送和管理这些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间件技术介绍中间件(middleware)是基础软件的一大类,属于可复用软件的范畴。

顾名思义,中间件处于操作系统软件与用户的应用软件的中间。

中间件在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之上,应用软件的下层,总的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

在众多关于中间件的定义中,比较普遍被接受的是IDC 表述的: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

IDC对中间件的定义表明,中间件是一类软件,而非一种软件;中间件不仅仅实现互连,还要实现应用之间的互操作;中间件是基于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网络通信功能。

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仲萃豪形象地把中间件定义为:平台+通信。

这个定义限定了只有用于分布式系统中的此类软件才能被称为中间件,同时此定义还可以把中间件与支撑软件和实用软件区分开来。

目前,中间件发展很快,已经与操作系统、数据库并列为三大基础软件。

中间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通信处理(消息)中间件此类中间件能在不同平台之间通信,实现分布式系统中可靠的、高效的、实时的跨平台数据传输(如Tong LINK、BEAe Link、IBM的MQ Series等)。

这是中间件中唯一不可缺少的,是销售额最大的中间件产品。

2.交易中间件在分布式事务处理系统中要处理大量事务,常常在系统中要同时做上万笔事务。

例如在北京市就要设置各种运载汽车,完成日常的运载,同时要随时监视汽车运行,出现故障时,要有排除措施,发生堵塞时要进行调度。

在联机事务处理系统(OLTP)中,每笔事务常常要多台服务器上的程序顺序地协调完成,一旦中间发生某种故障时,不但要完成恢复工作,而且要自动切换系统,达到系统永不停机,实现高可靠性运行;同时要使大量事务在多台应用服务器能实时并发运行,并进行负载平衡地调度,实现昂贵的可靠性机和大型计算机系统同等的功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求系统具有监视和调度整个系统的功能。

BEA的Tuxedo由此而著名,它成为增长率最高的厂商。

一个事务处理平台,根据X/OPEN的参数模型规定,应由事务处理中间件、通信处理中间件以及数据存取管理中间件三部分组成。

东方通科技公司的Tong LINK和TongEASY实现了这个参考模型规定。

3.数据存取管理中间件在分布式系统中,重要的数据都集中存放在数据服务器中,它们可以是关系型的、复合文档型、具有各种存放格式的多媒体型,或者是经过加密或压缩存放的,该中间件将为在网络上虚拟缓冲存取、格式转换、解压等带来方便。

4.ESB(企业服务总线)ESB(企业服务总线)为分散服务提供了交互、组合和治理的基础架构。

在电信领域:ESB能够在全方位支持电信行业OSS(运营支撑系统)的应用整合概念,是理想的电信级应用软件承载平台。

ESB(企业服务总线)为分散服务提供了交互、组合和治理的基础架构。

有了它,才能释放SOA的最大价值。

因此,ESB成为厂商在SOA(面向服务的架构)竞争中的焦点。

作为近两年软件领域最热门的词汇之一,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的概念以及SOA带来的好处,正在被用户逐步接受。

Gartner的数据表明,到2007年,全球将有70%以上的大企业会将他们的应用转到SOA。

但是目前CIO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基于SOA的应用?在近一段时期,多家软件厂商如IBM、Sun、BEA、Oracle 等都加大了对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企业服务总线)产品的投入力度,并声称自己的SOA解决方案因此而更加完善,ESB成为厂商在SOA竞争中的焦点。

ESB成为一种新的诱惑ESB是传统中间件技术与XML、Web服务等技术结合的产物。

ESB提供了网络中最基本的连接中枢,是构筑企业神经系统的必要元素。

业内对ESB的定义是:它是由中间件技术实现并支持SOA的一组基础架构,支持异构环境中的服务、消息以及基于事件的交互,并且具有适当的服务级别和可管理性。

这样的定义稍显抽象,简单地说,ESB就是试图将应用服务器上的多种逻辑层面迁移到总线以及连接点上,从而降低企业内部信息共享的成本。

IBM WebSphere软件全球副总裁Sandy Carter女士介绍说,“企业服务总线是SOA中的消息框架—即消息相互交换和通信的方式,是业界标准与客户消息框架的整合。

”ESB产品的共有特性包括:连接异构的MOM(Microsoft Operations Manager)、利用Web服务描述语言接口封装MOM协议,以及在MOM传输层上传送简单对象应用协议(SOAP)传输流的能力。

大多数ESB产品支持在分布式应用之间通过中间层如集成代理实现直接对等沟通。

ESB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软件架构,可以提供比传统中间件产品更为廉价的解决方案,同时它还可以消除不同应用之间的技术差异,让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协调运作,实现了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与整合。

从功能上看,ESB提供了事件驱动和文档导向的处理模式,以及分布式的运行管理机制,它支持基于内容的路由和过滤,具备了复杂数据的传输能力,并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标准接口。

在电信领域:ESB能够在全方位支持电信行业OSS(运营支撑系统)的应用整合概念,是理想的电信级应用软件承载平台。

在电力领域:ESB能够全方位支持电力行业EMS 的数据整合概念,是理想的系统数据交换平台。

在金融领域:ESB能够在全方位支持银企间业务处理平台的流程整合概念,是理想的B2B交易支撑平台。

为SOA挑起大旗对于SOA的概念,不同的软件提供商有不同的定义方式。

很多用户也都是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SOA,从程序员的角度,SOA是一种全新的开发技术,新的组件模型,比如说Web Service;从架构设计师的角度,SOA就是一种新的设计模式,方法学;从业务分析人员的角度,SOA就是基于标准的业务应用服务。

SOA不仅是Web服务,如何让业务服务最大限度地复用才是SOA的核心价值。

ESB为分散服务提供了交互、组合和治理的基础架构。

有了它,才能释放SOA的最大价值。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ESB就是在SOA架构中实现服务间智能化集成与管理的中介。

而它与SOA的关系是:ESB是逻辑上与SOA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保持一致的服务集成基础架构,它提供了服务管理的方法和在分布式异构环境中进行服务交互的功能。

可以这样说,ESB是特定环境下(SOA架构中)实施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企业应用集成)的方式。

IONA公司大中国区总裁薛志勇表示,采用IONA 公司的ESB产品Artix作为SOA的切入点,将可以使企业以最小的投入将已有系统纳入SOA架构。

薛志勇称,目前ESB是SOA集成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传统的EAI和平台厂商是以“服务器”为中心、以“Hub”为形式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但投资大,见效慢,而且也不灵活。

因为ESB是传统中间件技术与XML、Web服务等技术结合的产物,对企业而言,采用ESB中间件系统作为企业级信息系统整合方案中的中枢技术,可以无须添加任何软硬件设备,就可把过去、现有和未来的IT系统整合在企业级的信息应用框架下,并且能为企业提供实时、大容量的信息通信和实时控制、管理和分配消息传递的能力。

目前,除了IONA、Tibco等专业的ESB公司外,SOA的两大领导厂商IBM和BEA也加入了ESB的阵营。

Forrester公司分析师Mike Gilpin说:“尽管人们还不十分确定如何构建出一个完整的SOA,但他们已经知道要解决集成问题,而ESB正好能帮助他们解决该问题。

”国内CIO对SOA早已听了很多。

SOA的理念和他们所面临诸多挑战,SOA 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给了CIO一个选择它的理由。

然而,不菲的平台迁移成本以及缺少成功案例的佐证,都让CIO难下决心。

CIO不但要考虑必须对现有产品进行集成以支持SOA的使用场景。

还必须考虑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SOA应用。

ESB的出现和应用恰好为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个解决之道。

甲骨文公司在去年将ESB产品内嵌在其业务流程管理产品中,今年就推出了独立的ESB产品。

BEA推出了AquaLogic Service Bus等来加强ESB的产品线。

IBM在原有WBI Message Broker、WAS 6 SIBus这些集成产品之外,又推出了独立的WebSphere ESB产品。

而传统的EAI厂商Tibco和WebMethods也宣布了各自的ESB产品。

BEA公司中国区技术经理刘汩春认为:“SOA的‘服务’必须是可组装编排、可快速注册发布、质量可监控、生命周期可管理的。

这样SOA才能在整个IT范围内实现服务治理和优化,从而直接推动业务的优化。

而从简单的服务重用框架到SOA演进的过程中,ESB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催化剂之一。

”ESB的兴起让SOA的渐进之路可以走得更开放和平稳,而ESB也代表了中间件产品本身的进化方向,从应用领域而言,由于ESB是基于开放的Web服务而来,在SOA的发展过程中,ESB已经当仁不让地挑起大旗。

ESB开源之路开源软件市场这几年的发展也早就显示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

Linux服务器、开源数据库、开源应用软件等产品的市场份额都已有了很大提高。

开源软件已成为政府机构和企业用户节约成本的一种有效手段。

随着Java应用服务器迅速成为一种大众化商品,企业中间件也朝着开源的方向跟进。

近两年,已出现了许多极其成熟的企业服务总线实施项目。

Sun在JavaOne大会上发布了自己的免费ESB。

这个名为Java开放式企业服务总线的项目将放在 上进行,第一个版本有望在今年夏末交付。

Sun还计划把来自这个社区项目的代码包装成商用产品。

Sun的应用程序以及开发者平台的市场副总经理Joe Keller说,Open ESB将会基于Java商业集成1.0规范。

还提供了使用开源代码的Java系统应用程序服务器。

“这将是一个推动整个世界商业的应用程序服务器,”Keller说。

而在Sun对ESB开源前,Iona科技公司就公开了Celtix的源代码,这是采用GNU LGPL许可证的Java ESB,从而启动了ObjectWeb社区在ESB方面的工作。

Iona方面声称,Celtix将支持Java商业智能(JBI)规范,该规范为跨应用集成明确规定了标准化的对象容器。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大量BEA、IBM以及Sun Microsystems等大制造商生产的ESB产品。

而ObjectWeb 在上星期也接收到了法国IT服务公司BULL的源代码捐赠来加速它ESB产品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