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民主党派 政治力量统观

合集下载

2018年政治学原理复考研习题及答案

2018年政治学原理复考研习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填空1.代议制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告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2.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3.分权制衡原则主要是酱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4.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原则5.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6.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7.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8.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9.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10.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11.民主化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确公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12.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13.顺从型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14.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动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15.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16.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17.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18.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20.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21.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22.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23.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24.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B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政治学原理》期末练兵:自测与解答

《政治学原理》期末练兵:自测与解答

《政治学原理》期末练兵:自测与解答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C)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 管理B神C 道德D 权力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BC)。

A 法治B德治C礼治D 无为而治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B)为思想核心。

A 王道B 法自然C 无为而治D 非攻4、孙中山先生是(A)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B 神权C 道德D 权力5、美国政治学家(B)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 戴维·伊斯顿C汉密尔顿D 哈罗得·拉斯韦尔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哥拉底D 西塞罗7、1880年美国(D)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A 华盛顿大学B 康奈尔大学C哈佛大学D哥伦比亚大学8、根据(D)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B 西塞罗C苏哥拉底D亚里士多德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A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西塞罗 D 苏哥拉底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

A 经济的集中体现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 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BCD)。

A 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B 官本位C “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D 权力本位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A)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A 经济秩序B 阶级状况C 政治力量分布D 政治秩序1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BC ),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 法 B 势C术 D 变1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B )。

A 制度研究途径 B 权力研究途径 C 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D 政治功能研究途径15、马克思主义创立的(CD )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教学设计高一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教学设计高一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3)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我会在一旁观察他们的解答过程,了解他们在知识掌握方面的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演变及其历史背景。
2.通过对各种政治力量主要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适当调整作业难度和要求,确保作业的有效性。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简要介绍各种政治力量的历史背景、兴起和演变过程,使学生对我国近现代史上的政治格局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2.详细讲解各种政治力量的主要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如国民党的政治主张、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政策、民主党派的民主诉求等,以便学生深入理解各种政治力量的特点。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以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讨各种政治力量的历史背景、主张及斗争策略。
2.创设生动、形象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手段,呈现相关历史图片、文献、视频等资料,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历史,提高教学效果。
3.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辩论等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见解,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4.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5.强化课堂小结和课后反思,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课后布置相关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巩固所学内容。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教学设计高一政治下学期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教学设计高一政治下学期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3)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中要体现出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思考,避免抄袭和机械性回答。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详细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习能力。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主动查找资料,拓宽知识面,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1.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各种政治力量在我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2.归纳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分析政治现象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3.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4.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知识储备:学生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及人物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到各种政治力量的演变、立场和作用等方面,掌握程度有限。
2.思维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但在面对复杂政治现象时,批判性思维能力尚需加强。
3.情感态度:学生对国家、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关心国家大事,但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存在差异。
4.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各种政治力量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结合时事政治,让学生关注现实政治生活,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其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政治生活,为培养具有政治素养的新时代青年奠定基础。

政治学导论试题

政治学导论试题

一、填空题1 .中国________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 .马克思主义认为,________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

3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_________。

4 .直到_________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 .亚利士多德把______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_______,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 ._______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9 .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0 .西方现代政治的学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_______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详丰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_______三大结构。

12 .__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 .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_______、问题。

14 ._________与政治不分,正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 .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________政治延续两千多年。

16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________,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

17 .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________。

18 .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________、“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 .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________。

《政治学原理》答案1

《政治学原理》答案1

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原理补修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公共权力具有__权威性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国家的产生以__暴力组织____的形成为组织标志。

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特定_阶级利益__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4、契约是一种达成__群众性____的行为,运用到治理中去,就要求行动的各方对于行动要达成共识。

5、严格的社会监督,能有力地促使一切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增强__法制观念__,依法用权。

6、作为政治理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永远目的、__国家权威_____始终是手段。

7、全球化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一种政治文化上___多元主义_________的倾向。

8、间接民主或_代议制民主____,就是人民通过选举,选择代表行使国家统治权力。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能得分)1、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ABCD)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肝胆相照B荣辱与共C互相监督D长期共存2、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D)划分。

A 体系性B 结构性C系统性D功能性3、马克思主义认为( A )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B贵族C二元君主制 D 寡头制4、当今世界,(ABD )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A法国 B 中国C德国D日本5、政党以其(ABCD)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

A方针B意识形态 C 政策 D 理论纲领6、(AD)可谓多党制的典型。

A法国B德国C日本D意大利7、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A)所应追求的目标。

A治理B民主C法制D法治8、经济制度效率概念是20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D)率先提出的。

A布坎南 B 萨谬尔森C凯恩斯D帕累托9、一般来讲,(A)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2023年国开大学《政治学原理》章节自检自测题目及答案

2023年国开大学《政治学原理》章节自检自测题目及答案

2023年国开大学《政治学原理》章节自检自测题目及答案第一章政治学的学科属性一、判断题(共5题,每题1分)1.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在本性上是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社会生活;要过社会生活,就存在组织问题。

正确答案: A2.权力被认为是政治的根本问题,所以通过研究权力来研究政治,是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

正确答案: A3.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道德人,他们遵循着集体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正确答案: B4.儒家的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正确答案: A5.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正确答案: A二、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按比例得分)6.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 B7.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

正确答案: D8.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正确答案: D9.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正确答案: B10.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正确答案: A B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有哪些?简答题(10 分)答案解释:1. (1)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精髓,也是政治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原则;(2)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分析途径和基本角度。

马克思主义分析政治现象的基本途径和角度包括历史的、经济的、阶级的和利益的角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经济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3)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

政治学原理补修试题

政治学原理补修试题

政治学原理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1、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

2、政治学中有一说,指的是民主政治中多个政党分享政治成果的状况。

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特定____________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稳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4、严格的社会监督,能有力地促使一切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增强____________,依法用权。

5、作为政治理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永远是目的、____________始终是手段。

6、____________作为一种政治接触形式的参与,基本上与处于社会下层的普通公民无缘。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项选择或少选均不能得分〕1、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

A 合法性B 治民之术C 统治术D 治国之道2、一般认为,〔〕是西方系统研究政治问题的发端。

A 苏哥拉底B柏拉图 C 西塞罗 D 亚里士多德3、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国家B共产党C 民族认同D 利益4、〔〕可谓多党制的典型。

A法国B德国C日本D意大利5、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所应追求的目标。

A治理B民主C法制D法治6、在成年阶段,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来实现。

A日常社会生活B大众传媒 C 政治实践D政治活动7、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过程。

A 现代化B 民主化C 法治化D 法制化8、保守—改进的发展道路,以〔〕为典型。

A 德国B美国C英国 D 法国9、〔〕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发展经济 B 共同富裕C政治发展D政治制度化10、〔〕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由300多年的历史。

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计18分〕1、政治学;2、市民社会3、民主的限度四、简答题〔每题12分,共计36分〕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西方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功能是什么?3.为什么说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五、论述题〔20分〕1、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大民主党派政治力量统观
今天,北京城里的人民大会堂——十二届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要闭幕了。

全国政协会议是干什么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八大民主党派每年联袂例
行召开的一次大会,不过,这个大会,是以协商的形式进行的。

每年协商完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共机构,再将会上八大民主党派同时也包括本党人仕提案,整理出来并在下一年度执政中,加以落实。

这就是中共多年所讲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参政议政的概念。

全国政协主要职能是什么?正统解释为:人民政协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其实,这个全国性质的政治协商会议,早在蒋介石时代的重庆,就曾召开过一回。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决定为组建新政府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社会贤达代表参加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会议通过了政府改组案、和平建国纲领案、军事问题案、国民大会案、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

这次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冲破国民党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

中共领袖周恩来在会上发表了长篇讲话,其中有一段,为后人传颂了半个多世纪,至今听起来还是那么振聋发聩,同时也让今日各家网站的网管——心惊肉跳:
——和平建国方案是政治协商会议主题之一。

这个方案包括两大项目:一是政治民主化,一是军队国家化……我们非常同意军党分开。

军队不应属于党,应属于国家,因此对于党与军队的界限,必须划分清楚。

现在无论国民党或共产党,在这方面都还没有划清。

——周恩来在重庆召开由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上讲话。

(1946年1月18日)
1948年4月30日,中共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提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及国外华侨积极响应,参加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1月30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

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有23个团体代表共134人。

9月17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宣告中国人民政协成立。

参加会议有46个团体代表共662人。

会议通过了《政协共同纲领》、《政协组织法》、《政府组织法》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将长期存在。

人民政协是中共领导下,由中共、八个民主党派、无党派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代表、台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及特邀人士组成。

人民政协根据中共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民主监督。

政协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看到这里,我不知道诸位看官能否明白:全国政协主要就是——一个和八个的政治协商关系。

即中共一个和民主党派八个的关系。

但,这一个和八个的政治力量,是对等的吗?
我们看看以下数据,即中共及各民主党派党员人数统计: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1948年成立现人数11万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1941年成立现人数23.5万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1945年成立现人数14万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1945年成立现人数12.7万
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1930年成立现人数12.6万
中国致公党(致公党): 1925年成立现人数不详网站不宣
九三学社: 1945年成立现人数13.6万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1947年成立现人数0.26万
八大民主党派人员总数——截止2012年底87.7万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截止2011年底8260.2万
百度资料:2011年中国大陆居住1,339,724,852人(不含港、澳、台地区)。

用小学数学简略法可得:大陆总人口为:13亿3973万人
按以上统计数据为基础,我们可得出几组新数据:
中国共产党8260.2万党员占大陆人口比为:6.2%
八大民主党派成员有87.7万占大陆人口比为:0.01%
八大民主党派成员与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比为:1:100
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若以成员人数计,则是共同“参政议政”八大民主党派政治力量的——一百倍!
昨天下午,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选出本届常委会。

在昨晚公布的299名常委名单中,不知八大民主党派与中共常委的比例,又是多少?能将一比百的格局,扩大一点儿吗?
真不知道,在一比百的力量对比下,八大民主党派,又是如何做到与中国共产党——“互相监督、荣辱与共”的?
2013年3月12日晨5时3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