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的汉朝ppt27 鲁教版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大一统的汉朝》课件

《大一统的汉朝》课件
深远影响。
农民与地主的关系
汉朝时期,农民依附于地主,形成 地主-佃农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 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 影响。
奴婢制度的演变
汉朝初期,奴婢制度较为普遍,后 来逐渐受到限制和改革,体现了社 会进步的趋势。
03
汉朝的文化与科技
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儒学在汉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 推崇,成为官方学说和主流价值
汉朝医学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针灸 、外科手术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和推广。
04
汉朝的对外关系
与匈奴的关系
和亲政策
汉朝初期,为了休养生息, 缓解与匈奴的紧张关系,采 取了和亲政策,将公主嫁给 匈奴单于。
互市贸易
汉朝在边境地区设立关市, 与匈奴进行互市贸易,互通 有无,满足了双方的经济需 求。
防御工事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边防 安全,修建了长城、烽火台 等防御工事,提高对匈奴的 防御能力。
征伐与反击
在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 了多次征伐和反击,如卫青 、霍去病等将领的北征,有 效地打击了匈奴势力。
与西域诸国的交往
张骞出使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 拓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加强了
汉朝与西域诸国的联系。
册封与赏赐
汉朝艺术风格独特,以气势恢 宏、细腻入微为特点,代表作 品有霍去病墓石刻、马踏飞燕 等。
科技的创新与进步
汉朝科技在农业、天文、数学、医学 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创新和进步。
汉朝天文学和数学也有很大的发展, 出现了浑天仪等重要的天文仪器,数 学方面则有《九章算术》等著作。
汉朝农业技术不断提高,改进了农具 、灌溉系统,推广了耕作制度,提高 了农业生产效率。
汉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
刘邦建立汉朝
在楚汉战争后,刘邦建立汉朝,定都 长安。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用)PPT课件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用)PPT课件

11
汉武帝的大一统:
12
雄 才 大 略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1年3 )
汉权于西和六孔“①他汉思诸采武艺子汉广 王想削不取帝之之武泛朝上弱了为在帝任在实科术诸哪了在用政现侯位有治了两加的各、大国项强5种经一的0措中多才济统势施央年能、,力的军?,进集;人事由入 术育了济世者其使②鼎、界。,,道并强盛 文首“”在罢皆,进大时化位大 长黜的期等。绝勿。力安汉。各百”帝方推举家国面行办,董在当儒太独政时仲学学治都尊舒、教。居儒14经于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8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9
习 内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容 三、东汉的统治
2
西汉建立的时间? 公元前202年开国皇帝? 刘邦都源自? 长安3(导入框)
4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 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 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5


汉初经济萧条,
战 乱
秦 的
国家贫困的荒 造 暴
凉景象是怎样
成政 的、
造成的?

6
汉高祖
汉 文 帝
汉 景 帝
7
措施: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 ②减轻农民的徭役、兵 役和赋税负担, ③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8
汉 文 帝
汉 景 帝
文帝景帝的统治时期出现了

大一统的汉朝ppt课件

大一统的汉朝ppt课件

历史传承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普天之下,莫 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 念,大一统理念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 和发展。
汉朝实现大一统过程
政治制度
汉朝实行郡县制和三公 九卿制,加强了中央对
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军事征服
通过多次征战,汉朝逐 渐扩大了疆域,实现了
对周边地区的统一。
文化融合
汉朝推崇儒家文化,同 时吸收其他地区的文化 元素,促进了文化的融
形和战术需求。
武器装备的改进
03
汉朝在武器装备方面进行了诸多改进,如铁制兵器、弩机等,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边疆治理政策实施效果
设立郡县
汉朝在边疆地区设立郡县,加强 了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促进
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移民屯田
汉朝通过移民屯田政策,将内地人 口迁移到边疆地区,开垦荒地,增 加了粮食产量,同时也有助于巩固 边防。
耕作技术的改进
代田法、区田法等先进耕作技 术的推广,增加了粮食产量。
农业发展的影响
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促进了人口 增长和城市的繁荣,为汉朝的
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手工业、商业繁荣表现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冶铁、制陶等手工业在汉 朝得到迅速发展,产品种类繁多
,技术水平高超。
商业的繁荣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 经济逐渐繁荣起来。长安、洛阳 等大城市成为商业中心,市场上
指南针的创制
汉朝时期,人们开始利用磁铁的指极性制造指南针,用于航海和地理探索。指南针的发明 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火药的发明
汉朝时期,人们开始研制火药,并应用于军事上。火药的发明对军事技术、科技文明以及 全球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六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B • 3.以注意节俭而著称的西汉皇帝是
•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 4.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中央实行盐铁专卖 • C.公布“推恩令〞
B.平定“七国之乱〞 D.发行五铢钱
C
• 5.以下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是
• A.汉高祖 B.汉景帝
评价汉武帝
具有雄才大概
重视选拔人才
善于使用人才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三点 十四分。
客观, “文景之治〞使经济繁荣
1、条件

主观, 汉武帝雄才大概,善于用人

政治,实行削藩,允许诸侯将封地分给

2、措施
子弟,削弱诸侯国势力。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
3、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
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读读看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三点 十四分。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汉初统治者采取比较宽松政策的原因及措施。 2、掌握文景之治的含义,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深对史实理解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 能力,形成学习历史的根本能力。 2、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 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组讨论,探究秦亡汉兴的原因,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汉初高祖、文帝、景帝时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原因、措施和结果的 学习,使学生认识 “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 2、使学生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鼎点,也是中国封建 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认识到中华民族的统一是历史开展的必然结果。

《大一统的汉朝》课件(共34张PPT)

《大一统的汉朝》课件(共34张PPT)


谢谢
影 视 人 物 再 现
指导!
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表
皇帝
司隶校尉
(中央)
在中央, 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 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表
皇帝
司隶校尉
(中央)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 方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地 方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
说一说:
你觉得汉武帝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何世无材,患主人不能识耳, 卫 青 苟能识之,何患无材。 —— 王汉武帝
主父偃
国 问 题
朱买臣读书台
刘邦封王
七国之乱 加强控制
王 国 问 题
景帝平乱
武帝???
诸侯 中央
“推恩令”
Good idea!
汉武帝说,
“此计甚妙!”
刘邦封王
强化监察制度
在中央, 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 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在地方, 设立“十三州部”,刺史负责监督地 方官员,抑制打击地方富豪,并监察 郡国长官。
政治上——削弱封国势力 强化监察制度
朕用哪种思 想来治理国 家最好呢?
法家
道家
儒家
汉武雄才,彪炳千秋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 罢黜百家 万物要一统于上天, 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臣 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国家要一统于皇帝 独尊儒术 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比一比
汉初: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 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贫困 ——《汉书· 食货志》 文景时期: 国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富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民 ——《汉书· 食货志》 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说课课件(共27张PPT)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说课课件(共27张PPT)
如何解决
“火山口”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展示汉初郡国并行的封国图片、西汉初中央和封国实力的表格对比图和《史记·平准书》里面关于豪强地主横行乡里的史料,学生能通过这些史料的展示归纳西出汉初期中央面临的问题。
学生能从阅读图表入手,结合史料,逐步分析汉武帝为大一统采取的措施,培养起史料分析能力及史料实证观念;学生能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始皇与汉武帝在加强思想方面采取措施的异同,能够科学运用唯物史观,较为客观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学生能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的任务,培养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家国情怀。
秦坑儒谷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豪强横行掌控经济
展示《盐铁论》、《史记·货值列志》等关于西汉初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的史料。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
桑弘羊
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他认为“今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盐铁论·复古》),所以主张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一系列经济改革。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识记汉武帝的大一统以及为巩固大一统采取的主要措施,为正确评价汉武帝做相关的史实积累。
依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程标准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共27张PPT)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共27张PPT)

任务学习 二、加强经济管控
措施3: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措施4: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措施5: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措施6: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 最长的货币,从汉武帝直到唐高 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
五铢钱
桑 弘 羊 齐铁官印
任务学习 二、加强经济管控
新课导入
公元前141年,16岁的刘彻即位,他就是汉武 帝。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经过70多年 的发展,在没有水旱灾害的年份,百姓家给人足, 国家府库钱财充足。京师积累的铜钱很多,因年 久不用,穿钱的绳子都烂了。这些为汉武帝巩固 大一统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汉武帝采取了哪些 措施?统一多民族国家又有哪些巩固和发展?
——《史记》 材料2:不少诸侯王因“骄淫失道”,而被除国,如燕王刘定国与文康王姬 通奸、夺弟妻为姬及杀人等罪,被主父偃告发处死刑而自杀国除。像类似刘定 国这样犯罪或谋反而被除国的,还有燕、济川、齐、淮南、衡山、江都等九国。
——《二十五史简明读本汉书》
任务学习 一、削弱敌方势力
措施3: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
——《史记•孝文本纪》
任务学习 一、削弱敌方势力 【教材研读】阅读教材P67第一段,找出西汉初期的政治问题。
王国问题:封地广大,连城数十,势力强大。 豪强势力:兼并土地,欺压百姓,或依附王公贵族。
无为不再适合社会需要 要走向有为
任务学习 一、削弱敌方势力
政治上:
措施1:实施“推恩令”。
推恩令:将封地再次分封给 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皇帝制定 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
诸侯国土
封土分一次
封土再分


12课大一统的汉朝定精品PPT课件

12课大一统的汉朝定精品PPT课件

为了使大一统思想真 正深入人心,汉武帝还 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我国古代 最高学府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太学, 以儒家的《五经》做为教材。
回眸:P54第2段,孔子的学说产 生的影响:
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 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 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结合本课:
儒家的学说,从 此成为封建社会的
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景帝的共同努力,汉朝经济 发展了吗?你能从教材中找出一个事例证明吗?
报告,国库穿钱绳都朽掉啦!
“都(都城)鄙(边远的地方)廪lin(粮 仓)庾yu(露天谷仓)尽满,而府库余 财。”
——《汉书·食货志》
文景之治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评价:奠定了汉代民富国 强的雄厚物质基础,为汉 武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的 出现创造了条件。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怎样实 现思想上的统一?
思想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
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 者处死刑,看今后谁还
敢诽谤皇上。 法家
道家
顺其自然,百姓应该无拘 无束,让他们随便说吧。 我们要“以德化民”。
用儒学思想教化百姓,让 百姓安分守己,天下达到 太平。既体现皇上的仁慈 ,又使得国泰民安。
董仲舒
16岁的刘彻登上大汉帝国宝座之 后,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 。
你认为,他是否具备了一展雄才 大略的条件?他面临的又是一种什 么样的局面?
刘邦共封了 七个异姓王和九 个同姓王。
直接归中央 管辖的郡县
诸侯国统 治的地区
盛世之下的问题 汉高祖: 分封同姓王
汉景帝: 七国之乱,出 现王国问题, 威胁中央政权
正统思想。
• 弹性教材:P69动脑筋题
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 的墓地,特意下马。后来把他的墓叫做 “下马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2.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开始于 ( D )
A.春秋后期 C.秦朝初年
B.战国时期 D.西汉盛期3、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源自”的是(C )A.贾谊
B.东方朔
C.董仲舒 D.主父偃
4、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B )
A.法家和墨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诸子百家 D.道家和兵家
“齐临淄(zi)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 ——《史记·五宗世家》
西汉的封国,严重影响到西汉政府的统治
假如这个正方形为一个诸侯王的封地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
推恩令:
• 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 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 重要法令。主要内容是将过去由诸侯王只 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允许 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 形成直属于中央政权的侯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道


仲家


废除诸子百家的主张, 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
韩非子
设太学
汉代讲学图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 学。汉武帝开创,是 中国当时最高学府。 太学选聘学优德劭的 者任教授,称为博士; 学生,称为博士弟子。 太学的课程以通经致 用为主,以《诗》 《书》《礼》、易》 《春秋》等儒家经典 为教材。学生分经受 业,经考试及格,任 用为政府官吏。太学
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
独学
• 1.
一、白手起家,创业维艰
——汉初的社会现实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历史鉴证: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①。……人
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
驷②,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注: ① 饥馑(jin):指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 ② 醇驷(chun si):四匹毛色一样的马.
新闻发现:宜宾市江安 县发现古钱币。经鉴定 该古钱币竟是距今有 2000多年历史的是西汉 时期的五铢钱。
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武帝元 狩五年(前118),钱重 五铢,上有“五铢”二篆 字,故名。自汉武帝元狩 五年至西汉末年,币制不 复改变。
五铢钱出现在宜宾说明西汉政府实行什么样的政策?
政治上的大一统
汉 初 封 国 形 势 图
之祸乎!”

—司马光
讨论:你怎么来评价汉武帝?
三、世风日下,积重难返
——西汉的衰落和东汉的难继
东汉的统治:
阅读了解:
1、东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 2、东汉初期的统治称为? 3、中期以后的统治局面? 4、东汉末年爆发什么?东汉政权怎样?
课堂练习
1.汉朝,颁布“推恩令”的帝王是 ( C )
一、西汉封国由来: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 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 九国 ”
———————班固《汉书》 二、封国的权力:
“百官皆如朝廷,国家唯为置丞相,其御史大夫以下皆自置之 。” ——《后汉书·百官志》
“敝(bi,穷,小)国虽狭,地方三千里;人民虽少,精兵可具五十万 ” ——《汉书·荆燕吴传 》
复习内容 秦朝大事年表
时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02年
重大事件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开始 楚汉争霸结束,西汉建立
学习目标
• 1.文景之治 • 2.汉武帝大一统 • 3.认识国家发展的基础是物质,统一是促进
——汉武帝的大一统
说说你了解的汉武帝
知识扩展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 年),汉族,字通,是汉朝的 第7位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
汉 启的第十个儿子、汉高祖的重 武 孙子。4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
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
帝 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 其 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公元前 人 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
“文景之治”使西汉初的社会经济得到 了恢复发展,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 厚基础,使中国出现第一个盛世局面.
想一想:汉初的政策体现的是哪家学派的 思想?当今社会有类似减轻农民负担的政 策吗?举一例子。
想一想:有什么启示?举当今 对学 实例说明
秦始皇陵兵马俑
汉文帝霸陵
成由俭,败由奢
二、汉武雄才,彪炳千秋
“说到汉武帝,会令人想到他是生长得怎样一副严肃的
面孔?实际上,汉武帝是一位较活泼、较天真、重感
情的人物。他除了喜欢穷兵黩武以外,还喜欢游历,
喜欢音乐,喜欢文学,喜欢神仙。
——翦
伯“然赞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
统守,爱忠直之言却恶人欺蔽。好赏不倦,诛赏严明,
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1、秦朝的暴政 2、长期战争破坏经济
• 结合课文,假如你是封建统治者,你 觉得该从哪些地方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汉初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措施:
1.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2.奖励耕作; 3.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4.以德化民。
作用:恢复发展经济
历史上把文景两帝时期景象 称为-- “文景之治”
加强了思想统一,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在统一 思想方面异同
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条件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帝 的
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权力
大 措施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

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儒家思想成为 正统思想,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业
根据收集的有关资料, 列 一个关于汉武帝和秦始皇 功过的图表
岁,葬于茂陵,谥号“孝武”, 庙号世宗。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 什
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 么
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 叫
的政治局面,这就是“大一 大



群学:汉武帝能大一统的条件? 措施?意义?
条件
1、文景之治为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2、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宜宾城的诞生:西汉高后 六年(前182年),建城池于 三江口,作为僰道县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