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强夯法地基处理的设计及其检测
勘察报告强夯处理

勘察报告:强夯处理引言强夯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用于加固土壤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强夯处理的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
步骤一:土壤调查和分析在进行强夯处理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土壤调查和分析。
通过采集土壤样本并进行实验室测试,可以确定土壤的类型、含水量、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的分析结果将有助于确定强夯处理的工艺和参数。
步骤二:制定施工计划根据土壤调查结果,制定强夯处理的施工计划。
施工计划应包括强夯设备的选择、夯击频率和夯击次数的确定,以及强夯的施工顺序和布点方案等。
在制定施工计划时,需要考虑土壤的类型和特性,以及工程的要求和限制。
步骤三:现场准备工作在进行强夯处理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现场准备工作。
首先,清理施工区域,将障碍物和杂物移除。
然后,根据施工计划,标记出夯击点位,并进行测量和标记。
同时,准备好强夯设备和相应的工具和材料。
步骤四:强夯处理在进行强夯处理时,需要按照施工计划和标记好的夯击点位进行操作。
将强夯设备移至目标点位,根据计划设定好夯击频率和夯击次数,然后开始夯击。
夯击过程中,需要控制夯击的力度和频率,以确保土壤能够充分压实并提高其承载能力。
步骤五:质量监控和验收在强夯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监控和验收工作。
通过采集样本和进行现场测试,确认强夯处理的效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如果发现问题或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需要及时进行修正和改进。
注意事项在进行强夯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护环境: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环境,确保不对周边建筑和设施造成损害。
2.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安全帽、手套和护目镜等。
3.施工记录: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夯击的参数和结果等,以备后续参考和分析。
结论强夯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
通过土壤调查和分析、施工计划制定、现场准备工作、强夯处理以及质量监控和验收等步骤,可以确保强夯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浅析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

浅析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强夯法是一种处理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它通过利用重锤撞击软土地基的方式,将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压实,增加土壤的密度和强度,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使用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现场勘测和试验,以确定软土地基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其承载能力的大小。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基平整和排水处理,以确保强夯作业的顺利进行。
在强夯前,还需要清理地面上的障碍物和杂草,保证强夯机能够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受到影响。
二、选择合适的强夯机和工艺选择合适的强夯机和工艺是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关键。
根据地基的类型、土层的深度和现场的情况来进行选择。
通常采用的强夯机有手动强夯机和自动强夯机两种。
手动强夯机适用于浅层土层,自动强夯机适用于深层土层。
同时根据土层的情况选择不同重量的锤头和强夯次数,反复进行强夯,直至达到期望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三、控制强夯次数和频率在实际的强夯作业中,需要根据地基的类型和土层的深度,适当控制强夯次数和频率。
过强的强夯力度和频率会损伤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压缩性和变形性,从而影响地基的承载力。
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控制强夯次数和频率,确保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四、强夯后保护和监测在强夯作业结束后,需要对地基进行保护和监测。
通常在强夯后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养护期,以使处理后的地基充分固结并达到稳定状态。
在养护期间,需要对地基周围的建筑物和道路进行保护,并进行加固和修复。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基的监测,以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强夯法是一种有效的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其关键在于前期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强夯机和工艺、合理控制强夯次数和频率以及强夯后的保护和监测。
通过科学的实践和不断的改进,强夯法可以成为处理软土地基的一种常用、实用且有效的技术。
道路强夯地基处理后检测项目及要求

一、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检测项目1.1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垂直度检测在强夯地基处理完成后,首先需要对地基的垂直度进行检测。
这是因为强夯地基处理过程会产生振动,可能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进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对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垂直度进行检测至关重要。
检测方法可以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结果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2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水平度检测除了垂直度检测之外,对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水平度也需要进行检测。
地基的水平度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还关系到地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功能。
检测方法可以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同样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3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承载力检测强夯地基处理后,地基的承载能力往往有所提高。
为了确保地基符合建筑物承载的要求,需要对其承载力进行检测。
一般可以采用静载荷试验或动载荷试验来检测地基的承载能力,测量结果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4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固结性检测强夯地基处理后,地基的固结性也需要进行检测。
固结性的检测可以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或静力观测方法进行,以确保地基的固结性符合要求。
1.5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密实度检测地基的密实度直接影响到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强夯地基处理后也需要对其密实度进行检测。
一般可以采用土壤密度计或动力触变仪进行检测,确保地基的密实度符合要求。
1.6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质量控制检测除了以上几项主要的检测项目外,强夯地基处理后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检测。
这包括对处理过程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处理工艺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二、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检测要求2.1 检测设备的要求对于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检测项目,需要使用精密的测量设备进行检测。
如全站仪、水准仪、静载荷试验仪等。
这些设备需要经过校准,并且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检测人员的要求进行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检测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检测人员需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认证,能够熟练操作检测设备,并准确解读检测结果。
浅析强夯地基处理检测中的地基检测方法

浅析强夯地基处理检测中的地基检测方法强夯地基处理是一种经济、可靠的地基改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在强夯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地基检测对于判断强夯处理效果、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强夯地基处理检测中的地基检测方法进行分析。
一、地基检测方法的分类地基检测方法可以分为原位试验和室内试验两种。
原位试验是指使用现场仪器对地基进行测试和监测,根据测试数据判断地基的稳定性、强度、变形等性能指标。
原位试验方法包括钻探、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地面位移仪等。
室内试验是指将采集到的现场样品带回实验室,进一步进行测试分析,以评估地基性能。
室内试验方法包括室内压缩试验、三轴试验、直剪试验等。
在强夯地基处理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主要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钻探方法钻探常用于探求地基的某一深度处的地层及土质情况。
通过钻探获得的土样,可进行室内试验和物理性质的分析,以及受力性能的预估。
在强夯处理中,钻探方法有一定局限性,因为夯锤击实的影响只能在距凿头不远的地方得到体现。
2.静力触探法静力触探法是用机械力推压圆柱型探针,记录探针下入深度和进入阻力来推测地基力学性质以及构造特征。
对于强夯处理的检测,静力触探法效果较为可靠。
动力触探方法采用了弹性脉动法和振荡法两种方法,建立通过反弹波反演得到地基性质和行为特征的方法。
受到夯锤冲击振动的地基,会产生反弹波,这种反弹波能传播到地表,通过不同的方法记录下来,就能够推算出地基的物理性质。
但是动力触探法受到岩石层、大块砾石等条件的限制,效果有限。
4.地面位移仪地面位移仪是一种衡量地表位移的仪器。
它通过在地表上安装传感器来监测土体变形、沉降等情况,以评估地基的稳定性。
在强夯处理中,地面位移仪可以跟踪地基变形情况,在检测强夯处理效果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5.室内试验方法室内试验方法是通过采集现场样品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测试,以评估地基性质。
对于强夯处理检测,室内试验方法可以通过压缩试验、三轴试验等来分析强夯处理后的土体性质和力学参数。
浅谈强夯法地基处理设计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3 强 夯 法设 计
强夯法设 计主要 参数包括 : 有效加 固深度 、 单击 夯 击能 、 单位 夯击能 、 最佳夯击 能 、 夯击 次数 、 击遍 夯 数、 时间间 隔 、 夯击点 布置和处理 范 围等。
和动应力 , 可提 高地 基土 的 强度 , 低 土 的压缩 性 , 降
改善砂 土 的抗 液 化性 能 消 除黄 土 湿 陷性 条 件 。 同 时, 还可 以提高土 的均匀性 , 减少将来 可能 出现的差
高饱 和度 的粉 土与粘性 土等地基 若对变形 控制不 严
的在夯坑 内回填块石 、 碎石或其 它粗粒材 料 , 并应 通 过现场 试验确定 其适用 性 。 强夯法适 用于城市广 场 、 堆场 、 公路 、 机场 、 工业 与 民用建筑 、 油罐等地 基处理 面积大 的工 程 , 济技 经
深度: H=a ( h ・M・ )
对细 颗粒 饱和 土 , 巨大 的 冲击 能 在土 中产 生 很 大 的应力波 , 破坏 了土体 原有 的结 构 , 使土 体局部 发
生 液化并产生许 多裂 隙 , 增加 了排 水通道 , 孔隙水 使
收 稿 日期 :0 8— 8 7 修 订 日期 :0 8—1 20 0 —1 ; 20 0—1 ; 辑 : 亚 蜂 5编 高 作 者 简 介 : 文 喁 ( 9 8一) . 理 t 程 师 , 李 乌 17 , 助 主要 从 I 地 基 艇 础 』 施 . 地质 勘 察 [ : 作
20 0 8年 第 4期
李文 鹏等 :浅谈 强夯 法地 基 处理 设计及在 工程 中的应用 弱的 细粒土 , 必要 时夯击遍 数可适 当增加 。
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检验

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 能对地基加固质量进行检验。对 碎石土和砂土地基 ,其 间隔时间可取 12 ;对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 —周 土地 基 可 取 34 。 -周 质量检验的方法 ,应根据士 陛选用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 。对一般工 程应采用原位测试 中两种或两种 以上方法进行检验 ;对重要工程应增加 检验项 目,也可做 现场大压板 载荷试验。对液化地基 , 应做标贯试验 。 检验深度应超过设计处理深度。 检验的数量应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和建筑物 的重要性确定 ,在简单 场地上 的一般建 筑物 、每个建筑物地基不 少于二处 。对复杂场地应根 据场地变化类型 ,每个类型不少于三处 。强夯面积超过 l0 m O0 ,每增加 l0 m应 增 加 一处 O0 2 此外 ,质量检验还包括检查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 记录 ,凡不符合设计要求 的应补夯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1 室内试验。强会施工后的处理效果可通过室内试验来判定 , ) 主要 是比 较夯前 、 夯后土的物理力学眭能指标来判定加 固 效果。这些项 目 包括 抗剪强度指标、压缩模量 ( 压缩系数 )、孔隙 比、视密度、含水量等。 2)原位测试 。质量检验可采用岩土工程 中的原位测试方法来判定 其处理效果 ,其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件确定。一般 方法有 :十字板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 、 静力触探试验、旁压仪试验 、载 荷试验 、波速试验等 。村于高等级公路这种大型线形工程 ,表面波谱分
参 考文 献
[1 1胡玉定, 王燕腰 夯法适用范围的研究[ . J施工技术,09 S . 】 20 , 1
[] 向阳, 庆. 2吴 张延 软土地 基的几种 处置措施 [ . 龙江交通 科技,0 9 0 J黑 ] 2 0 ,4
3)夯点放 线定位及测量 高程 。宜用石灰或打小木桩 的方法标出夯 点 ,并测 量 场 地 高程 。 4)强夯施 工。强夯机 就位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按规定夯击次数 及控制标准 ,完成一遍夯击 。场地推平 ,测量场地高程 ,按规定 的间歇 时间。完成全部夯击遍数 , 最后用低能量满夯 ,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 。 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 5 现场记录。强夯施工 时应对 每一夯点 的夯击能量 、夯击次数和 ) 每次夯沉量等做好详细的现场记录。 6)安 全措施 。注意 吊车 、夯锤 附近人 员的安全 ,为防止 飞石伤 人 ,吊车驾驶 室应加防护 网 ,起 锤后 ,人 员应在 1m以外并 带好安全 0 帽 ,严禁在 吊臀前站立。
强夯地基试验检测方案

强夯地基试验检测方案强夯地基试验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夯击能量促进土体颗粒的重排,提高土壤密实度,增加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强夯地基处理效果符合设计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试验检测。
下面是一份针对强夯地基试验的检测方案。
1. 试验目的强夯地基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地基的夯击效果,并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对后续的工程施工和地基处理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2. 试验前准备工作2.1试验设备和工具的准备:包括强夯设备、振击器、监测仪器等。
2.2试验区域的准备:清理试验区域,移除杂物和表层土,确保试验区域平整,并进行充分的固结处理。
2.3试验方案和要求的准备: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制定试验方案和试验要求。
3. 试验方法和步骤3.1安装监测仪器:在试验区域设置监测点,安装应变计、位移传感器等监测仪器,用于监测土体变形和变化情况。
3.2进行夯击试验:使用强夯设备对试验区域进行夯击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夯击次数和夯击能量的控制。
3.3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在夯击过程中,监测仪器实时采集并记录土体的应变和位移数据。
3.4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估试验区域的夯击效果和地基的承载力。
4. 试验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写4.1试验数据的处理: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出不同监测仪器之间的位移差、土体的应变变化等指标。
4.2试验结果的评估:根据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评估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并判断强夯地基处理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3编写试验报告:根据试验结果和评估,撰写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试验过程、数据分析结果和评估结论等,以便后续工程施工参考。
以上是一份针对强夯地基试验的检测方案,通过对试验前准备工作、试验方法和步骤的详细介绍,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写的说明,可以确保对强夯地基试验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
这样可以确保地基处理效果符合设计要求,并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有力的支持。
地基处理技术之强夯法设计要点课件

03
CATALOGUE
强夯法施工流程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现场勘查
对施工场地进行实地勘 察,了解场地地形、地 质条件、地下管线等情
况。
制定施工方案
根据勘察结果,制定详 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夯 点布置、夯击能、夯击
次数等。
准备机具和材料
根据施工方案,准备必 要的机具和材料,如夯 锤、起重机、垫层材料
等。
清理场地
与换土垫层法相比,强夯法处 理深度更大,效果更可靠。
与预压法相比,强夯法施工周 期短,适用范围广。
02
CATALOGUE
强夯法设计要点
确定夯实能量与夯实次数
• 夯实能量与夯实次数是强夯法设计的核心参数,直接影响 夯实效果
确定夯实能量与夯实次数
夯实能量
夯实能量是指每次夯实所施加的重力,通常以吨为单位。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要 求处理的深度,选择合适的夯实能量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较软的地基土,需要较 大的夯实能量;而对于较硬的地基土,则可选择较小的夯实能量。
在强夯法中,通常使用的是重锤或巨石等重物作为夯实材料。选择合适的夯实材料对于达到理想的夯 实效果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应根据地基土的特性和所需的夯实能量来选择合适的夯实材料。
夯实机械
夯实机械是实施强夯法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着夯实效果。在选择夯实机械时,应考虑 其额定功率、夯击能量、夯击次数以及适用性等因素。此外,还应考虑其运行成本和维护要求,以确 保工程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对于岩溶地基,应根据具体情采用适当的方法如填筑、压力注浆 等,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控制填料质量
保证填料的含水量、粒径 、级配等符合设计要求, 以提高夯实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强夯法地基处理的设计及其检测
发表时间:2015-12-21T10:38:39.3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供稿作者:周文江[导读] 广东省有色金属工业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广州本文将对强夯法地基处理设计、检测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各种土地夯实后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并依此确定建筑规模及建筑类型。
周文江
广东省有色金属工业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广州 510000 摘要:强夯法是指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使用重锤从一定高度下落夯击土层使地基迅速固结的方法。
同时也成为动力固结法。
所采用的起吊设备一般为10~25吨的重锤。
在10~25米的高空十重锤自由下落,依靠其强大的冲击波作用将土层夯实。
本文将对强夯法地基处理设计、检测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各种土地夯实后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并依此确定建筑规模及建筑类型。
关键词:地基处理;强夯法;检测;设计 1.引言
目前,强夯法地基处理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夯置换法设计,二是强夯法设计。
而对这两种方法的使用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强夯法依靠强大的冲击和振动能量使得地基土层中出现很大的冲击波和的动应力,从根本上提高了土层的强韧度、并充分降低其压缩性、达到了改善土层的振动液化条件、以及消除湿陷性土层的湿陷性等不足。
从而提高土层的均匀强度。
多次实践施工证明,强夯法地基处理不仅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泥土、饱和度较低的粉土以及粘性土、湿陷性黄土。
还适合杂填土以及素填土等土层类型的地基。
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土层类型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
对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等地基,一般采用将石块、碎石、较大颗粒物等杂物填回夯坑的方法进行设计。
在将这些物体进行强夯置换的时候,应从多方面测试其可行性。
确保地基稳定以及工程的质量高度。
在对地基进行强夯施工之前。
应在施工现场或附近具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几个试验地,并检测其地质的复杂程度。
并确定建筑类型以及建筑规模。
2.强夯设计
2.1夯实强度及频率
在强夯的单位夯击能量时,应充分的根据地基土层类型、地质结构类型以及土层荷载大小和要求处理的深度等众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通过现场的具体情况而定。
在对地基进行强夯法施工时,夯点的夯击次数,应该按照现场试夯所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与此同时还应满足以下条件:首先,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应不大于60mm。
其次,单击夯击能量最大不超过100mm。
最后,应注意在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并且不能因夯坑过深而影响起锤。
在夯击时夯击次数应根据地基土层的性质确定,一般来说,夯击次数可为2~4遍,并且在最后时刻往往再以低能量普夯2遍,其目的是对松动的表层土进行夯实。
一般情况下对于渗透性比较弱的粒土,必要时夯击次数可酌情增加。
应该注意的是在两遍的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间隔时间则决定于土层中水分蒸发的程度、土层间隙。
当缺少实际参考资料时,还可依照土层的渗透性确定。
按照测试结果,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的间隔时间应控制在2~4周内,而对于渗透性较好的地基土可进行持续性夯击。
2.2夯点的确定
在夯击过程中对于夯击点位置的确定要根据建筑结构类型确定,并采用等边三角形、正方形进行布置。
在此过程中,第二次夯击点的间距可取与第一次相同,也可适当减小。
在处理深度较大或者夯实能量较大的工程时,第一遍的夯实点间距应适当增大。
强夯处理的范围也应大于建筑物本身的基础范围。
各个位置超出基础处缘的长度应设计为深度的一半以上。
并不应小于3m。
再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的基础之上设计出强夯测试方案,并现场进行强度测试。
确保其可用。
还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的土层,等待夯结束几周后,再次对试夯场地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详细对比,测试强夯效果,并作出相应记录,从而确定工程将要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2.3地层土含水量
根据相关的现行规定,当出现施工现场地表层土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或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正常运作时,须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具体做法便是使用人力将坑内的积水排除,或者铺填一定厚度的松散性材料,从而使得地下水位低于坑底面以下2m。
避免影响施工。
另一方面,地基土层含水量对强夯的影响及其很大,尤其是在雨季工期紧的情况下表现的尤为明显。
充分体现在强夯夯击次数增多,夯坑加深,收锤困难,甚至施工效率低之上。
在这种情况下强夯效果特别差,将大大的影响施工的质量,延长工期,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
甚至经过检测夯后地层比夯前还要差。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用人工排水的方法,通过开挖积水坑或积水井的方法将积水排干,再进行强夯施工。
从而提高强夯效率。
通过这种排水的方法,强夯加固效果和效率明显得到改善。
2.4强夯置换设计法
强夯置换处理范围以及试夯方案的确定一般步骤与普通强夯法无异。
但在现场施工时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在夯后检测项目中普通强夯法主要侧重于现场载荷试验,目的是检测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外。
应采用超重型或重型动力触探的方法进行夯实。
但强夯置换法的侧重点主要在于检查置换墩着底情况以及承载力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情况。
在这种夯实设计中,地质雷达也可以用来检测置换墩的深度、直径等参数。
甚至在条件许可时可在现场进行开挖,并在视觉上对置换墩着底情况以及置换墩形状、尺寸等进行相应的检查。
在检查无误的情况下应在墩顶铺设一层厚度不小于60cm的压实垫层,确保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垫层材料最好与墩体相同粒。
而在对软弱粘性土地基的夯实时应只考虑墩体强韧度,忽略墩间土的作用大大的增加其承载力特征值。
并通过现场单墩平板荷载试验进行检测。
3.强夯施工
在对地基进行强夯时,重锤一般情况下可取100~200kN。
重锤底面设计形式可采用圆形或矩形。
锤底面积适当增大,并按土的性质进行区分,锤底静压力值一般设定为20~40kPa,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细颗粒土锤底静压力一般取小值。
对锤底设计时底面应该对称设若干个排气孔,孔径适宜设计为200~300mm。
另一方面强夯施工还应采用带自动脱钩装置的起重机甚至其它专用设备。
保证重锤的自由下落和起降,在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宜在起重机臂杆末尾设置辅助力架,利用杠杆的原理节省能量。
在起降过程中还要采取其它安全措施,放置在起飞过程中重锤跌落或者落锤时机架倾覆。
避免造成人员的伤亡。
在雨天施工时一般会遇到水位较高的情况。
应对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
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4.强夯质量检测
4.1常见的检测方法
由于强夯法地基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没有相关的指标对其详细定义,也没有相应的经验公式作为指导,因此,在的地基检测中,一般可根据两个步骤进行:首先,率先进行平板载荷试验、室内土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以及圆锥动力触探等原位检测方式的对比试验,在此对比的基础之上建立检测对象的压缩性、周期性、承载力及其他相应指标,充分利用得出的这些指标与原位检测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次,利用这种相关的关系,并根据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给出具体的指标。
从而判断出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性及其他力学性质。
为后期的夯实施工奠定基础。
4.2强夯地基检测体系的应用
随着强夯法的普及和广泛的应用。
在此基础之上的相关新技术也应用而生。
并逐渐形成了以原位测试为主要内容的强夯地基检测体系,一般意义上的强夯地基检测体系指先采用载荷试验获得表层的地基得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继而采用连续的圆锥动力触探,由此得到地层密实度的方法。
同时辅以少量的静载试验、钻探取样分析和标贯试验等对其强夯,该方法已逐步成熟,被广泛的应用到地基的夯实检测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地基强夯质量进行检测的几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优缺点,这迫切需要我们取长补短,并结合各检测方法的特点来完善强夯法地基处理检测方法,从而有效的提高强夯法的地基加固效果。
还希望更多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投身到该项研究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铁宏.全国重大工程项目地基处理实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
[3]水伟厚.冲击应力与10000kN·m高能级强夯系列试验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