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在可液化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探讨强夯法是一种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广泛应用的工程技术,它能够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液化能力,使之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
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强夯法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对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其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强夯法的工作原理强夯法是通过利用冲击力将夯锤重复地击打地面,使得夯实杆(或管)在软土地基中进行下沉和振实,从而增加地基土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其主要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冲击作用:夯锤受到外部力的作用,将其能量传递到夯实杆上,形成冲击力,通过冲击作用使得地基土得到挤压和排水,增加土体的密实度;2. 夯实效果:夯实杆通过冲击力的作用,不断地向下振实土层,使得土颗粒紧密结合,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3. 地基改良:通过强夯作用,改善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提高土体的稳定性,解决软土地基的沉降和液化等问题。
二、强夯法的适用范围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软土地基处理:软土地基具有较差的承载性能和稳定性,易发生沉降和液化等问题,通过强夯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其物理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液化能力;2. 基础加固:建筑、桥梁、道路等工程需要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基础加固,可采用强夯法对软土地基进行深度处理,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3. 沉降控制:对于需要控制沉降的工程项目,可以采用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沉降变形;4. 抗液化处理:软土地基在受到振动或地震等外力作用时易发生液化,通过强夯法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力,增强其抗液化能力。
三、强夯法的优点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高效快速:强夯法作业简单、高效,施工周期短,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对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2. 成本低廉:强夯法施工成本相对较低,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仅需少量的人力和夯实设备即可进行施工;3. 环保节能:强夯法是一种无污染的地基处理技术,对周边环境无影响,是一种环保节能的施工方式;4. 适用性广泛:强夯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软土地基,可以针对不同的工程要求,选用不同的夯实设备和施工方法。
强夯法在橡胶坝工程可液化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j t h osutnpoe n efa ea iao,t o e m e o o t a ' t f qeal g ud o a encnre e e ,t cnt co r s adt nl xmntn h pwrt pm t dfrr t ̄ ufb e r nwr hsbe ofm dt b c e r i cs h i i e a h enn ol i i o k i o
由于橡胶坝地基主要为中、细砂层 ,按八度地 震设防,地基一般属中等 、严重液化地基 ,因此需 要进 行加 固处理 ,消除地 基液化 。
12 工 程地质 条件 . 该 坝 区 位 于 北 运 河 河 谷 ,地 处 潮 白河 冲 积 平 原 ,钻探 范 围内均 为第 四系全新 统地 层 ,地层 变化
vl ai tw l e eee c o t e w t o s ra c d.I i lb a r frn efroh r a e c n e v n y印 p c t n ,a d h v ih e tn i g v u . r K a o s n a e hs xe dn a e i 【 l
ni ac ei stt, nag H n n 5 0 0 hn ) a s eD s I tue A yn , ea 5 0 ,C i sn n g ni 4 a
AB TRAC :B s i eo o i l n h i l o p / o f h et e t l s o l u f beg u d o ad lscd m po S T ae O cn m c dt nc m a sio tet a n a ri e a l r n w r i C oi pa i a r・ d l aa e c ac  ̄l r m p n f q i o kn n a t
强夯法在处理液化地基土中应用论文

强夯法在处理液化地基土中的应用[摘要] 通过强夯法在处理液化地基土中的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为类似的工程建设提供了一项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
同时阐述了强夯法设计及施工要点。
[关键词] 强夯;夯击能;液化;比贯入阻力;承载力1、工程概述河南某集团公司拟建生产基地,征地约2000亩,主要建设生产车间及配套车间项目。
建设地点位于新乡市小店工业园区。
2、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地层以粉砂、细中砂为主,夹有粉土层。
从上至下分述如下:①粉砂,上部灰黄、浅黄色,下部灰、浅灰色,湿~饱和,松散,局部稍密。
夹薄层粉土及细砂。
层厚及层底埋深2.7~7.8m。
②细中砂,灰、浅灰色,饱和,松散~稍密,局部中密。
夹薄层粉砂,局部夹薄层粉土及粉质粘土。
层厚1.1~8.6m,层底埋深5.0~13.5m。
③细中砂,灰、浅灰色,饱和,中密~密实。
夹薄层粉砂,局部夹薄层粉土及粉质粘土。
层厚5.2~13.3m,层底埋深18.3~20.7m。
④粉土,浅灰、灰色,很湿,中密,粘粒含量高。
该层未见底,揭露最大厚度1.7m。
地下稳定水位2.5~3.0m。
拟建场地地形较平坦,浅部土层地基承载力较低(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见表1),地基土持力层和主要受力层不稳定,均匀性较差;第①、②单元层为液化地层;液化指数4.32~24.58,综合判定为中等液化场地,液化深度在13.5m以浅。
3、地基处理方案选择该建筑场地建筑面积大,建筑物较多,不同的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亦各不相同,建筑场地为中等液化场地,第①、②单元层为液化地层,根据相关规范,拟建建筑物都应对地基液化进行地基处理。
目前处理场地地基液化的方法主要有砂石桩、振冲桩和强夯等方法,经过勘察、设计与建设三方从工期、经济、合理及处理效果多方综合分析与论证,最后确定选用强夯法处理场地液化较适宜。
4、强夯机理及处理要求强夯法是反复将夯锤提到一定高度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产生强大动应力,通过振动压密、振动液化、动力固结和触变效应等作用,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并降低其压缩性,改善地基性能。
液化地基的几种处理方法及比较

地基处理结课论文题目:液化地基的处理方法及特点指导教师:赵少飞班级:土木B07-2姓名:李晗学号:200705024205液化地基的处理方法及特点摘要:本篇文章就是简单介绍一下关于液化地基的形成原因,对液化地基的几种处理方法的特点对比及其适用情况。
关键词:地基液化、地基处理、换填法、强夯法、碎石桩、砂桩正文:一、地基液化及其危害松散的砂土和粉土,在地下水的作用之下达到饱和状态。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土体受到震动,会有变得更紧密的趋势,这种趋于紧密的作用使孔隙水压力骤然上升,而在这短暂的震动过程中,骤然上升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这就使原来由土颗粒间接触点传递的压力(有效压力)减小,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土层会完全丧失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变成像液体一样,这就是地基的液化现象。
由此可见,发生液化现象,土质多是松散的砂土和粉土,而且受到震动和水的作用。
影响液化的因素主要有:颗粒级配、透水性能、相对密度、土层埋深、地下水位、地震烈度及地震持续时间等。
地基液化会对地表的影响表现在喷砂冒水、堤岸滑塌、地面开裂、不均匀沉降等,对其上建筑物造成很大危害。
二、处理方法我国现在对于地基处理方面还不是很成熟,特别是在一些湿陷性黄土的地区以及中砂土易发生液化的都很难处理。
关于具体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换填法、强夯法、砂桩法、碎石桩法等。
1、换填法换填法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分层填入强度较大的砂,碎石,素土,灰土及其他性能稳定和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
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填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地基。
即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强度较大的砂、砂石或灰土等,并分层夯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程度,作为地基的持力层。
换填法适于浅层地基处理,处理深度可达2~3米。
根据工程实践表明,采用换填法不仅可以解决工程地基处理问题,而且是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不需特殊的机械设备,并且可缩短工期等。
强夯法处理液化地基中质量管理

浅谈强夯法处理液化地基中的质量管理摘要地基液化是高地震烈度区影响地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引起构筑物破坏的主要形式。
笔者通过南疆部分地区的施工监理经验浅谈高速公路项目中采用强夯法对液化地基进行的处理方法,详细介绍强夯法处理液化地基的技术方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关键词高速公路液化地基强夯法施工管理新疆部分高速公路项目(如s310线麦盖提至喀什高速)项目区地震烈度在7~8度,地表广泛分布有饱和性砂土或饱和性粉土,厚度一般在3m~20m之间,其下以青灰色细沙、粉沙为主,局部夹有灰褐色粉土、粘性土,厚度180m~200m。
天然地基承载力低,因此,如何控制和管理好处理液化地基的施工,做到既经济有效又安全可靠,对保证高速公路建成后的正常运营、减轻地震灾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对可液化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由于本项目处于高地震烈度区的高速公路,需要大面积处理可液化土,而液化地基的处理恰当与否,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和进度,所以设计上基本采用了两种首选的处理手段:强夯法和干振碎石桩法;而在新疆,由于公路沿线外缘较近范围内无村庄,无重要构造物,再从经济上,碎石需远距离运输,所以强夯法明显优于碎石桩。
强夯法处理地基是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梅纳首先创立的,该方法将5~400kn重锤从落距6~30m处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
由于其具有设备简单、施工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经济可行、效果显著等优点,经过30多年来的应用与发展,强夯法处理地基受到我国工程界的重视,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强夯处理的对象(即地基土)非常复杂,一般认为不可能建立对各类地基土均适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
实践证明,用强夯法加固地基,一定要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工程使用要求,正确选用强夯参数,一般通过试验来确定以下强夯参数:(1)有效影响深度:有效影响深度不仅仅与锤重、落距有关,还与基本强夯参数和土层厚度、土层构造以及土性有关,所以说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
试述强夯法在液化地基加固中的设计与应用

中一点 、左 右边坡 坡 脚各 一点 ,检 验方 法可 选用标准贯入试 验、静力触探试验 、动力触探 试验及现场荷载试验等 方法并结合室内土工试
: ( 施 工 单位 必 须制 定严 格 的安 全管 理 2) 措 施 ,现 场 操 作 人 员必 须 戴 安 全 帽 ,并 对 施 工 机 械 定 期 作 安 全 检 查 。在 强 夯 区 四 周 要 设 置 醒 目的 危 险 警 告 标 志 和 安 全 管 理 措 施 ,不允 许行 人和 非施 工车 辆进 入 强夯区 ,
’ 夕J r ’
各地 土 由 其 有 备 单 施 速 类 基 。 于 具 设 简 、 壶i
三 强夯法处理液化地基的质量控制与管
l 、施工单位选择 对 参与施 工的强夯施工单位 ,各施工标需要
!
中标单 位要先审查其施 工资 质、信 誉和业 绩, j 并附有 前业主对该单位的书面评价报 告;任何
目
试述强夯法在液化地基 加固中的设计与应用
苎 法 曼竺 耋 竺
、
夯击能 、夯击次数 、夯击遍数 、间隔时间 、夯
击点布置和处理范 围等。 f ( )施 工质量控 制。强 夯地基的 质量 检 2 j 验,包括施工过程 中的质量监测 和夯后 地基的 质量检验 ,其施工过程检验指标分 别为施 工控
单位不得将 强夯分包给 个人施 工。 2、施工准备 j 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经驻地监理组审查 , 1 监理组提 出书面 审查意见 ,报总监代表审批 同 意方可施工 。 : 3、施工管理 ( 施 工 单 位 要 按 设 计 图 要 求 编 制 夯 1) l 编 号 图 ,编 号 图要 清 晰 、规 范 、科 学 。 点
强夯置换结合强夯法处理液化土软地基

理后 的复合 地基要求达 到承载力特征值 fk 8 a ≥10 施工要求清除表层全部腐殖土 ,第 1 遍以边长
地质报告显示 ,勘察深度 2 . 围内土层 k a 6 0m范 5 P ,压缩 模量 >1 a 0MP 。 以素填土 、 粉砂 、淤泥质粉质黏土和细砂为主 ,拟
油 气 田地 面工程 (tp/ w ht :/ ww.qd cc r) y t mg . n o 一7 — 9
第 3 卷第 1 期 (0 1 0 工程管理) 0 0 2 1 . )( 1
浊漳河流域高水位流砂层管道施工工艺
申永 亮’ 景丽晓 苑伟 民’
1 中 国石 化天 然气 分公 司工程 建设 管理 处 2 中原石 油勘探 局工 程建 设 总公 司
底 宽 2m,渠 边坡 按 照 1: .放 坡 ( 1 5 开挖 土 放 在沟 限 ,开 挖 ( 回填 ) 的土 需 要 用 单 斗 挖 掘 机 二 次 倒 现象 消失 ,淤 泥层 置换 成 功 ,墩 体形 成 直径 4m左
2 施工方案
2 1 总体 方 案 .
,施 _ 用 履 带 单 斗 的一 次 施 _ 范 围有 丁采 T 根 据 河 道 地 形 和 水 流 量 ,考 虑 地 下 水 位 比较 渠 外 围 ) 高 ,且 管 沟土 质为 流砂 和卵石 ,管沟不 宜成 型 ,采 第 4遍 满 夯 , 能 级 200k 0 N。 夯 点 间 距 偏 差 小 于 ±0 . m。根 据 夯 击 能 量 确 定夯 锤 锤 重 和夯 锤 落 5
=
0 第⑤层细砂 :密实 ,饱和 ,成分以长石 、石英 料 ,粒 径 大 于 3 0mm的颗 粒含 量 不 宜 超过 全 重 的 0 . m考虑 ,置换率为 3 %。墩 3 0 为 主 ,颗 粒 级 配不 良 ,亚 圆形 ,该 层 局 部 夹粉 砂 、 3%,墩 体直径 按 3 0 a( k 。处 粉质黏 土 。该 层分 布均匀 ,土质较 好 ,f 20 体承载力特征值 志≥5 0 P 按计 算确定 ) a 0 k=
浅析强夯法在液化地基施工中的应用

维普资讯
三 ≥ 2 0 年 第 9期 : 冀|叠: 叠≥ ; 0 7 | : ■ 薹≥薯一 _一i ≥ Nhomakorabea 兰 :
i 薯主 ≥= _ 0一 建 筑 ・ 量 誊 叠 规 l 计 量墨 ・ 设
浅析强夯法在液化地基施工 中的应用
何 军
( 尔滨物 业 供 热 集 团 直属 房 产 经 营公 司 , 哈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0 50 0)
前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方法主要 有强夯振冲碎石桩 、砂桩等,且主要在工业和 民用建筑方 面应用较 多。
关 键 词 :强 夯法 ;液化 地 基 施 工 ; 高速 公 路
随着我 国高速 公路建设 的快 速发展 ,高速公路 的工 程质量 日 益 受到人们 的关注 。由于高速公路 路基填筑普 遍较高 ,地 基须承担着 车辆荷载和 比一公 里大得多填 土荷载 的双重 压力 ,所 以高速公路地 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不能不引起公 路技术人 员的高度重视 。特别是对 可液化地基采取措施 进行处理 ,来降低可 液化程度 ,提 高路基 的整 体稳定性尤为必要 。 目j处理 可液化地基 的方法主要有 强夯振冲碎 j { f 石桩 、砂桩等,且主要在工业和 民用建筑方面应用较多。 1 液 化地 基 的 国 内外 研 究概 况 地 基 液 化 分 析 与 处 理 一 直 是 土 动 力 学 的 主 要 研 究课 题 之 一 。液 化一词最早见于 12 9 0年 H znA的 《 ae . 动力冲填坝》,用来说 明卡拉弗 拉 斯 冲填 坝 的毁 坏 。 1 3 9 6年 C sga d aarne首 先 给 出 了 砂 土 液 化 的判 别 方 法 一 临 界 孔 隙 比法 。上 世 纪 5 O年 代 ,各 国学 者对 砂 土 液 化 进 行 了 广泛研究 ,主要 包括 :砂 土液 化的机理 ,砂土液化 的预估方法 ,砂 土液化的地基处理等 。 所谓液 化是指 由于孔 隙水 压增加及 有效应力 降低而引起粒状材 料 ( 土 、粉 土 甚 至 包 括 砾 石 )由 固态 转 变 成液 态 的 过程 。影 响 液化 砂 的闪素有 :① 颗粒绒配 ,包括粘粒 、粉粒含量 ,平均粒径 d 0 5 ;②透 水性 能 ;③ 相对密度 ;④ 结构 ;⑤ 饱 和度 ;⑥ 动荷载 ,包括 振幅 、 持时等。 我国 《 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规 范》 (J 1 7 )根据 17 年 J T1—8 91 以前 8 大地震的数据 ,参考美 国 、日本 的有关 研究成果给 出了以 次 临界标 准贯入击数为指标 的砂 土液化判 别公式 。现行规范 《 建筑抗 震 没 计规 范》 ( B 1— 9 通 过 埘 海 城 、唐 山地 震 的 系 统 研 究 ,结 G J18) 合 国外大 馈资料 ,对原规 范进行 了修 改 ,采用 了两步评判原则 ,并 对临 界标 贯击数公式进行 了修 改 ,使之 更符合实 际。在 国标 《 岩土 工程勘察规 范》 ( B 0 2 一 4 G 5o l 9 )中 ,对 此又进行了补充 ,给 出了液 化 比贯人阻力临界值和 液化剪切波速 临界 值公式 ,用来进行液 化判 别 。 在公 路 工 程 小 ,基 本 上 沿 用 上 述 两 步 评 判 原 则 ,采 用 了 临 界标 贯 击 数判 别 方 法 ,并 根 据 公 路 工 程 中 的 研 究 成 果 ,给 出 了临 界 标 贯 击数 的计算公式 。这些规范在我国工程 界得到 了广泛应用。 2高等级公路 可液化地基处 理方案 的确定 强夯法处理地基是 2 O世纪 6 o年代 末 Mead技术公 司首 先创立 nr 的 ,该方法将 8 ~ 0 k 0 4 0 N重锤从落距 6 4 n 处 自由落下 ,给地基 以冲 ~0 l 击 和振动 ,从而提高地 基土的强度并 降低其 缩 性。强夯法 常用来 加 固 碎 石 、砂 土 、粘 性 土 、 杂 填 土 、 湿 陷 性 黄 土 等 各 类 地 基 土 。 由 于其 具有设备简单 、施 工速度快 、通 用范 广 、节约三材 、经济可 行 、效果 显 著等 优 点 ,经 过 2 O多 年 来 的 应 用与 发 展 ,强 夯法 处 理 地 基受 到各国工程界 的重视 ,并得 以迅 速推广 ,取 得了较大 的经 济效 益 和社 会 效 益 。 由于强夯处理 的对象 ( 即地基 土J非 常复杂 ,一般认 为不可能 建 立对各类地基土均适 合的具有普 遍意义 的理论 ,但对地基 处理中 经 常遇到的几种类 型土 ,还是有规 律可循 的。实践证明 ,用 强夯法 加 固地基 ,一定蛋根据 现场的地质 条件和工 程使 用要求 。正 确选 用 强夯参数 ,一般通过试验来确定以下强夯参数: 21 效 加 固深 度 :有 效 加 固 深 度 既 是 选 择 地 基处 理 方 法 的 重 要 .有 依 据 ,又反映了处理效果 。 ! . 2单击夯击能:单击夯击能等于锤重× 落距。 23 .最佳夯击能 :从理论上讲 ,在最佳 夯击 能作用 F,地基 土巾 出现的 隙水压力达到土 的 自重压力 ,这 样的夯击 能称 最佳夯击能 。 L 因此可根据孔隙水压力的叠加值来确定最佳夯击能 。 24夯击遍数 :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 的性质 确定 ,地基土渗透 . 系数低 ,含水量高 ,需分 3 4遍夯 击 ,反之 可分两遍夯击 ,最 后 - 以低 能量 “ 搭夯”一遍,其 目的是将松动的表层土夯实 。 25间歇 u f . tq:所 渭问 歇 时 问 ,是 指 相 邻夯 击 两 遍 之 间 的 时 间 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夯法在可液化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工程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于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普遍较高,地基须承担着车辆荷载和比一段公里大得多填土荷载的双重压力,所以高速公路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能不引起公路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特别是对可液化地基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来降低可液化程度,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尤为必要。
目前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方法主要有强夯振冲碎石桩、砂桩等,且主要在工业和民用建筑方面应用较多。
焦郑高速公路结合本工程地质情况,对一些可液化地基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目的,为强夯法处理高速公路可液化地基积累了经验。
地质概况
焦作至郑州高速公路是河南省规划的“米”字形干线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所在地主要处于黄河、沁河冲击平原内,地貌单元少,形态简单,地形特征为西北高东南低,沿线地下水丰富,最高地下水位埋深0.5m。
经地质勘探,从地层土体、地下水及不良地质和隐伏活动性断裂分布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把全线分成四段三种不同地质条件段落。
根据《河南省地震分区图》的划分,本工程处于地震基本烈度7°区,在7°基本烈度下,它们将发生大范围的液化现象。
在地震的诱导下,会发生喷砂、冒水现象,导致路基的塌陷和滑坡,严重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为此,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对重点工程的抗震要求,对该路段除对受地形影响地段而采取碎石桩处理外,其它路段均采取较为经济、实用的强夯法进行处理。
强夯试验
强夯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小区试验,对试夯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选择适合该工程地质条件的强夯施工参数。
焦郑高速公路工程设计要求强夯处理深度6~8m,处理深度内地基具有抵抗8度地震液化的能力,处理后的液化指数不大于5。
为此,并结合沿线地质变化复杂的特点,我们设置了7共七个试验区,如表1。
1、单点夯能根据梅那强夯公式并结合设计处理深度、施工机械及特殊因素,单击夯能采用1500KN·m、2000 KN·m、2190 KN·m和2560 KN·m四种,满夯采用750KN·m和1050 KN·m。
2、夯点布置夯点布置采用正方形、梅花形和正三角形三种形式。
夯点间距从3.53m 到 4.5m不等。
各夯区外侧边缘以夯锤外缘和夯区外缘平齐为准,夯区外侧夯点间距可作小范围调整。
满夯时相邻夯点彼此搭接1/4。
3、单点夯击数及夯击遍数根据单点最后三击夯坑下沉量处在5~10cm范围内的方法拟定单点夯击数8 击和9击。
夯击遍数选择2遍主夯,最后一遍满夯。
4、施工试验试验设备主要采用20T或32T电动履带起重机,并配有卷扬和龙门支架,夯锤为15T重的铸铁锤,锤底直径2.5m,脱锤器为拉索牵引脱锤式。
施工时从路基两侧边
缘向路中心夯击,考虑到便于施工,采用隔行夯击,强夯施工流程如下:平整场地→各夯区埋置孔隙水压力观察计、检测原地基液化指数、测量地面标高→铺筑碎石垫层→第一遍夯点布置→测量场地标高→机械就位→测夯锤高→测每次夯击下沉量(完成一个夯点夯击)→完成第一遍各夯点夯击→整平场地→测场地标高→重复第二遍夯击→满夯→平整场地→测量地面标高和场地液化指数→结束
试区检测
检验目的:一是按试夯设计参数施工后试区地基液化的消除情况;二是提出下一步正式强夯施工参数的调整意见;三是通过对孔隙水压力的观测,确定强夯遍与遍的间隔时间。
检测方法:夯前对试区天然地基进行检测以复核原勘资料;试夯中及夯后观测不同深度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情况,测量每最后三击的平均沉降量;最后采用标贯法和瑞利波法相结合来分析地基处理结果,并取标贯器下15cm深的土样进行土工分析。
结果分析评价
经强夯处理后,试区内地基液化指数明显降低,尤以试区3~6效果最佳,液化指数达到不大于5的设计目标,表明强夯处理效果较好。
最佳夯能选择:经过试夯,根据设计深度利用梅那公式计算的单击夯能是合理的,但必须结合最后三击的平均下沉量和地质条件进行综合选定。
本工程选择单点夯能2560KN·M,每点击数为8次,满夯选择1000 KN·M。
布点:通过试验数据可以发现,均匀的布点将产生最理想的夯击效果,虽然5 区平均夯能小于6区,但其均匀合理的正三角形的布点方式使其处理效果更佳,其它试区的布点因不均匀性而降低了处理效果,故点位布置以正三角形为最佳选择,点位间距应选择3.5~4.5米。
垫层:垫层是为了便于施工而设定的,其种类和厚度的选择要根据土质、土基含水量等因素选定,其种类可以选择碎石、砂砾、矿渣、粉煤灰等。
本工程选择0.8m厚的碎石作为垫层。
时间间隔;对于含粘性土很少或纯砂性土地基,由于其孔隙水压力消失很快,因此各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不计,从试区6可以得到验证。
对于粘性土或其含量较多的地基,则必须有时间间隔。
检测时间的选定:通过对5区分别进行的9天(Ile=8.1)、15天(Ile=3.3) 和19天(Ile=4.0)液化指数检测,经过强夯后的地基土结构在15天后逐渐趋于稳定,因此满夯后的最低检测时间间隔应不小于15天。
结束语
采用试验提供的参数进行强夯处理,到检测结果来看,加固效果良好,说明采用强夯法
处理焦郑高速公路砂土液化地基是成功的,为强夯处理可液化地基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一般情况下,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强夯处理的有效深度随夯击能量的增加而增加。
当采用2000~2500KN·M夯击能量时,地基有效处理深度可达9~11M。
强夯法具有设备简单,施工便捷,适应范围广,节省材料,降低投资,工期短等优点。
本工程实例证明强夯法用于处理砂土液化地基可以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