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颗粒分析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计算实例

合集下载

颗粒级配曲线及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计算表

颗粒级配曲线及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计算表
粒组 mm 300~100
各粒级含量(%)
孔径 mm
小于该孔径的总土(干)质量百分数(%)
d60 d50 d30 d10
20.41 300.00 100.00 78.17 63.95 28.79 9.25
100 90
80
100~80 18.44 100.00 79.59 Cu Cc
80~60 14.33 80.00 61.16 8.45 1.15
60~40 10.34 60.00 46.82
级配良好:Cu>5,1<Cc<3
40~20 20~10 13.67 11.86 40.00 20.00 36.48 22.82 Cu>5 非均匀土 Cu值愈大,土愈易于压实; Cc<1.0 级配不连续,细粒含量大 Cc>3.0 级配不连续,细粒含量小
70 60 50
正确
1.00
100.00 79.59
300.00 100.00 插值读取d60,d50,d30,d10 的计算区域,公式计算
小于该粒径土的质量百分数
40
30 20 10 0 1000.00 100.00 10.00
上坝颗分曲线
粒径(mm)
粒径 小于该孔径的累计百分数 Y Y1 Y2 X1 X2 X
5.00 2.53 d60 60 46.82 61.16 60.00 80.00 78.17
10.00 10.95 d50 50 46.82 61.16 60.00 80.00 63.95
20.00 22.82 d30 30 22.82 36.48 20.00 40.00 28.79
40.00 36.48 d10 10 2.53 10.95 5.00 10.00 9.25

分散性土鉴定试验步骤和计算

分散性土鉴定试验步骤和计算

第六节 反滤 料试验
目的和适用范围:反滤料试验的目的是用以确定在渗透水流作用下,被保护 土的反滤层土样的合理级配。适用于无粘性土。
仪器设备:
⑴垂直渗透变形仪:包括仪器筒、顶盖、底座、透水板及支架。仪器筒身 内径为20cm和30cm两种;仪器高度分别为直径的3倍和2倍。顶盖中 心为一活塞套。透水板分上透水板和下透水板,上透水板兼起传递荷载 作用。透水板孔径分别为3、5、7mm(在下渗透板之下,也可设置斜 透水板,坡度为(1:1)~(1:1.5),用以排除水中含气,斜透水 板上端设有排气孔)。下图为垂直渗透变形仪示意图。
击实土样
针孔
水头
针孔冲刷试验示意图
孔隙水可溶盐试验:
土与蒸馏水拌和到接近液限的稠度, 再用真空法将孔隙水汲出。测定孔隙 水中四种金属阳离子(钙、镁、钠和 钾)总量,称为TDS,以每立升中毫 克当量计(meq/l)。可交换钠离子 百分数PS=Na+/TDS×100% ,判 定指标PS>60%为分散性土。
⑼仪器中水放完后,分层取样,进行颗粒分析。在分层取样时, 记录下列现象:滤层淤填厚度、接触带变化情况、被保护土 中细粒流失粒径、流失部位、深度等。
计算和制图
⑴计算公式及有关指标。
①干密度:
ρd=md/(πγ2h) ②孔隙率:
(6-1)
n=[1-ρd/(ρwGS)] *100 (6-2)
式中 md—试样干质量,g; r—试样半径,cm;
⑸在本级水头下,如发现细粒通过接触面跑入滤层,或发现滤 层中的测压管水头差不断增大时,则本级水头和以后步骤中 的每一级水头试验持续时间需延长到3~4h。
⑹当渗入滤层中细粒停止移动,位于滤层中的测压管水头差不 再继续增大时。应继续升高水位,进行下一级水头的试验, 不宜中断。

土颗粒级配数据分析报告(3篇)

土颗粒级配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土颗粒级配是土壤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

了解土壤颗粒级配对于土壤工程、农业种植、水土保持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某地区土壤颗粒级配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该地区土壤的颗粒组成特点,为相关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1. 样品采集:在某地区采集土壤样品,共采集10个样品,每个样品的采集地点具有代表性。

2.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风干、过筛等预处理,以去除杂质。

3. 颗粒分析:采用筛析法对土壤样品进行颗粒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将处理后的土壤样品过筛,筛孔尺寸分别为2mm、1mm、0.5mm、0.25mm、0.075mm、0.02mm、0.01mm。

- 称量每个筛孔的土壤样品重量,计算其占总样品重量的百分比。

4.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软件对颗粒级配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计算颗粒级配曲线、绘制直方图、分析土壤类型等。

三、数据分析结果1. 颗粒级配曲线:根据筛析法得到的土壤样品颗粒重量百分比,绘制颗粒级配曲线。

结果显示,该地区土壤颗粒级配曲线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分布,细颗粒(粒径小于0.075mm)含量较高,而粗颗粒(粒径大于2mm)含量较低。

2. 直方图:将颗粒级配数据绘制成直方图,可以看出土壤颗粒主要集中在0.02mm至0.075mm之间,说明该地区土壤属于粉质土壤。

3. 土壤类型分析:根据颗粒级配曲线和直方图,结合相关土壤学知识,可以判断该地区土壤类型为壤土。

四、结果讨论1. 颗粒级配特点:该地区土壤颗粒级配呈现出非均匀分布,细颗粒含量较高,这与该地区气候、地形、植被等因素有关。

2. 土壤类型:根据颗粒级配分析结果,该地区土壤类型为壤土,壤土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

3. 土壤改良:针对该地区土壤颗粒级配特点,可以考虑以下改良措施:- 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 合理轮作,增加土壤有机质分解,改善土壤颗粒组成。

土的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自动计算表

土的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自动计算表
土的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自动计算表
筛号 1# 2# 3# 4# 5# 6# 筛孔尺寸 (mm)
80 60 40 20 10 5
对应通过量 (%)
65.16 43.25 31.74 20.66 14.86 5.59
需要的通过 量(%)
60 30 10
需要通过量对应 的筛孔尺寸(mm)
75.289822 36.85920578 7.378640777
GW
曲率系数(CC)
2.445565551
和6#筛孔的通过量要包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线中间的某一未知点,即
砾类土的分类和定名
土类 细粒组含量及名称 (颗粒粒径≤0.075mm) 级配特征 CU>5, CC=1~3 砾 ≤5% 不同时满足 上述要求 含细粒土砾 细粒土质砾 >5,≤15 >15,50% 黏土 粉土 级配不良砾 含细粒土砾 黏土质砾 粉土质砾 GP GF GC GM 土名称 土代号
级配良好砾
不均匀系数 (CU)
10.20375219
1、请在白格内输入数据; 2、1#和2#筛孔的通过量要包含D60;3#和4#筛孔的通过量要包含D30;5#和6#筛孔的通过量要包含 说明: D10; 3、该方法利用的是已知两点构成的一条直线,根据直线的斜率来求直线中间的某一未知点,即 工程中通常所说的“内插法”。

土力学重点复习一

土力学重点复习一

土力学重点复习一1什么是土的颗粒级配?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粒度成分)。

是怎样生成的?有何工程特点?什么是土的结构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状结1.根据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当颗粒级配曲线较较平缓时表示土的级配良好。

2.工程中常把C U>10的土称为级配良好的土,把C U<5的土称为级配均匀的土,其中评价指标叫不均匀系数。

5.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 的表达式为Cu=d60/ d10、Cc=d230 / (d60×d10 )。

6. 砂类土样级配曲线能同时满足Cu ≧5 及Cc = 1~3的土才能称为级配良好的土。

土与其它连续固体介质相区别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它的:散粒性和多相性。

7粒大小及级配,通常用颗粒级配曲线表示,土的颗粒级配曲线越平缓,则表示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9.若甲、乙两种土的不均匀系数相同,则两种土的限定粒径与有效粒径之比相同。

d s什么是塑限、液限和缩限?什么是液性指数、塑性指数?液限w L:液限定义为流动状态与塑性状态之间的界限含水量。

塑限w p: 塑限定义为土样从塑性进入半坚硬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缩限w s: 缩限是土样从半坚硬进入坚硬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指数I P 定义为土样的液限和塑限之差:I P= w L-w P土的灵敏度和触变性土的灵敏度定义为原状土强度与扰动土强度之比,即: S t= 原状土强度/扰动土强度。

土的强度通常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定,土的灵敏度愈高,其结构性愈强,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就愈多。

所以在基础施工中应注意保护基槽,尽量减少土结构的扰动。

影响土压实性的主要因素什么?含水量、击实能量、土的颗粒级配、试验条件。

什么是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在一定的压实能量下使土最容易压实,并能达到op表示;相对应的干密度叫最大dmax表示。

影响土击实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含水量、土类及级配、击实功能、毛细管压力以及孔隙压力等,其中前三种影响因素是最主要的。

土工筛分颗粒分析自动计算表

土工筛分颗粒分析自动计算表

100.0 100
100.0 60
87.8 40
76.9 20
56.9 10
37.5 5
27.0 2
20.3 1
13.3 0.5
7.3 0.25
3.5 0.075
累积留筛试样质 小于该孔径试样 小于该孔径试样的 小于该孔径试样质量占总 量(g) 的质量(g) 质量百分数(%) 试样质量百分数(%)
60
粗 筛
0.0 488.1 434.4 802.2 775.2 420.6 268.0 279.1 240.2 151.3 140.8
粗砾土
0.0 488.1 922.5 1724.7 2499.9 2920.5 268.0 547.1 787.3 938.6 1079.4
40 20 10 5 2 1
细 筛
0.5 0.25 0.075 筛底
土名:
不均匀系数Cu: 40.00
颗粒大小分布曲线
100 小 于 90 某 80 颗 70 粒 60 径 50 的 40 土 质 30 量 20 百 10 分 数0 (% )
10
1 土粒直径(mm)
0.1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1
0.001
检测评定依据:
南水北调中线叶县段1标
筛分法土颗粒大小分析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陶岔渠首-沙河南段施工1标 报告编号: 2011-NSBD-KF-001 施工单位: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 取样地点: 施工现场 使用部位: 涵洞、倒虹吸 筛前总土重(g) 小于2mm土占总土重(%) 4000 27.0 试 孔径 (mm) 留筛试样质量(g) 验 结 委托编号: 2011-NSBD-KF-001 试验日期: 2011年9月20日 报告日期: 2011年9月20日 小于2mm取样重(g) 土样说明 果 1079.4 土颗粒以尖棱状为主

土的颗粒分析

土的颗粒分析

实验二 颗粒分析试验学 时:2学时 实验性质:操作型实验一、目的要求:掌握土颗分和相对密度实验操作方法,实验数据分析与整理,利用试验数据判断土的组成,级配性质。

二、试验原理:(一)、筛析法颗粒分析试验原理:对应于粒径大于0.075mm 的粗粒土,一般用筛析法分析土颗粒大小。

筛析法是采用不同孔径的分析筛,由上至下孔径自大到小叠在一起。

通过筛析后,得到不同孔径筛上土质量,进而计算出粒组含量和累积含量。

(二)、比重计法颗粒分析试验原理:对应于粒径小于0.075mm 的细粒土,采用比重计法。

小球体在水中下沉时满足:①小球体在水中沉降的速度是恒定的;②小球体沉降速率与球体直径d 的平方成正比。

比重计法正是利用这一原理来进行颗粒分析的。

密度计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

它的主体是个玻璃浮泡,浮泡下端有固定的重物,使密度计能直立地浮于液体中;浮泡上为细长的刻度杆,其上有刻度数和读数。

目前,使用的有甲种密度计和乙各密度计两种型号,本试验采用甲种密度计。

甲种密度计刻度杆上的刻度单位表示20℃时每1000cm 3悬液内所含土粒的质量。

由于受实验室多种因素的影响,若悬液温度不是20℃时悬液的密度(或土粒质量),必须将初读数经温度校正;此外,还需进行弯液面校正、刻度校正、分散剂校正。

本试验采用斯托可斯公式来求土粒在静水中沉降速度;密度计法是通过测定土粒直沉降速度后求相应的土粒直径,如下式所示:tLG G d wTg wT s ⨯-⋅⨯=ρη)(1018004。

各符号见操作步骤中说明。

已知密度的均匀悬液在静置过程中,由于不同粒径土粒的下沉速度不同,粗、细颗粒发生分异现象。

随粗颗粒不断沉至容器底部,悬液密度逐渐减小。

密度计在悬液中之沉浮决定于悬液之密度变化。

密度大时浮得高,读数大;密度小时浮得低,读数小。

若悬液静置一定时间t 后,将密度计放入盛有悬液的量筒中,可根据密度计刻度杆与液面指示的读数测得某深度H t (称有效深度)处的密度,并可按式上述公式求出下沉至H t 处的最大粒径d ;同时,通过计算即可求出H t 处单位体积悬液中直径小于d 的土粒含量,以及这种土粒在全部土样中所占的百分含量。

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

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

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不均匀系数(Coefficient of non-uniformity)是指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流速分布的不均匀程度。

在真实的流体流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流速往往不可能完全均匀分布在横截面内。

因此,我们引入不均匀系数来描述流速分布的不均匀程度。

不均匀系数一般用符号cu表示。

不均匀系数是通过测量实际流速与平均流速之间的差异来计算的。

平均流速(Vm)可通过流体体积流量与横截面积之比来计算,即Vm=Q/A,其中Q为流体体积流量,A为横截面积。

实际流速(V)则是通过各个测点测量得到的流速。

不均匀系数的计算公式为cu = ∑[(V - Vm)^2] / (n * Vm^2),其中∑表示对各个测点的求和,n表示测点数。

如果不均匀系数cu的值接近于0,则说明流速分布相对均匀,流体流动的状态较好。

而当cu的值较大时,说明流速分布不均匀,存在较大的流速差异,流体流动不稳定。

曲率系数(Coefficient of Curvature)是指曲线的弯曲程度。

在流体力学中,曲率系数常用于描述流体流动的曲线通道。

曲率系数一般用符号cc表示。

曲率系数的计算公式为cc = (∆θ) / (∆s),其中∆θ表示曲线上两个相邻点之间的夹角,∆s表示相邻点之间的弧长。

曲率系数cc的值越大,表示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而值越小,则表示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小。

曲率系数与流体流动的曲线通道密切相关。

在曲线通道中,由于弯曲处的流速较大,压力较小,容易产生涡旋。

因此,为了减小涡旋的产生,通常会采用减小曲率系数的方式来设计曲线通道,以减小流体对通道壁面的冲击和阻力损失。

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在流体力学中都是重要的参数,可以用来评估和分析流体流动的特性。

通过测量和计算这些参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流体在管道内的行为,进而优化和改进流体流动系统的设计。

同时,对于实际工程中的液体输送、管道设计和流量分析等问题,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