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疑难病例

合集下载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姓名:郭婵英性别:女,年龄:67岁住院号:199663时间:2013年3月10日5PM地点:内科办公室讨论目的:提高护理质量参加人员:主讲人:罗兰责任护士黄月华进行病情介绍:患者郭婵英,女,67岁,因左下腹痛,呕吐,腹泻半天,收住消化内科。

彩超示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脂肪肝;查血糖为25.8毫摩尔每升,尿糖(3+),尿酮体(3+),肾功能示TCO2下降,由我科医师会诊后,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转入我科。

转入时患者神志清楚,查体T36.5,P80次/分,R20,Bp160/90mmHg。

现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讨论:蒲恒发言:患者因腹痛,要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受凉劳累,要告之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如:按摩腹部,听音乐以及分散注意力等,严密观察腹痛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行镇静处理。

向冬冬发言:患者因多次呕吐、腹泻,体液不足的症状很明显,我们要严密观察腹泻及呕吐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并留取标本及时送检,治疗上行止泻、止吐处理,保证水电解质的平衡,呕吐后要漱口并及时清理并更换被服,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患者发生腹泻时要注意保持肛周的清洁敬菊珍发言:患者缺乏糖尿病相关识的知识,因此我们要告知患者进低糖、低脂、纤维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并向其讲解其饮食治疗的重要性,要向患者讲述低血糖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建议患者穿宽松的棉内衣、内裤,最好要穿棉鞋,大小要合脚,还要定期修剪指甲,避免受伤,要耐心向患者讲述胰岛素注射的部位、时间及方法,并且要告诉患者晚餐后散步,保持心情愉快。

胡慧敏护士发言:患者因血糖高引起酮症酸中毒,要建立双通道,快速补液,匀速降糖,嘱其多饮水,并要定时监测血糖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我们要根据医嘱使用降糖药物,胰岛素的用量要准确,注意滴数速,避免发生低血糖,要随时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无皱折,做好皮肤及口腔护理,避免感染,随时监测尿糖,尿酮体的变化。

贾亮护士发言;患者双下肢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入院时要嘱其留陪一人,协助其生活护理,平时我们要加强巡视,了解其所需,我们要将患者平时使用的物品放在易取之地,方便患者取用,我们要多关心病人,并且及时解决病人所提出的疑问。

消化内科护理疑难病例

消化内科护理疑难病例

病例-2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肝性脑病病例病例提供:消化内科一、病例汇报:患者:徐某性别:男年龄:34岁民族:汉族婚姻:已婚出生地:江西省宜春职业:销售1.主诉:反复呕血、黑便2年余,再发1天2.现病史:患者2年余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呕血、黑便,具体次数及量不详,当时曾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未行规律治疗,此后仍有反复出现呕血、黑便,性质基本同前,2012年2月曾于当地医院就诊并行胃镜检查示食管静脉曲张,并予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程顺利,术后仍有反复呕血、黑便,具体不详,未再行规律诊治。

昨日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呕吐鲜红色血液,量较多,具体不详,伴排暗红色血便,具体次数及量不详,遂于深圳市中医院就诊,予止血、制酸、输血浆等治疗,今日未再有呕血,排暗红色血便数次,具体次数及量不详,伴神志不清,呼之可应,为行进一步诊治,转来我院,收入我科。

患者此次起病以来精神、睡眠、食欲差,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量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3.既往史:2013年1月于深圳市中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未规律治疗。

否认药物过敏,有输血史。

4.入院查体:T 36.1℃,BP 105/56mmHg(升压药维持下),P160次/分,R20次/分。

慢病面容,有蜘蛛痣,球结膜水肿,睑结膜苍白、瞳孔等大等圆,d=5mm,对光反射欠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5次/分。

5.入院诊断: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电解质紊乱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二、诊疗经过:2013-05-0815:00由急诊送入消化内科病房,入院时神志不清,呼之可应,不能正确应答,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欠灵敏,监测生命体征:T 36.1℃,BP 105/56mmHg(升压药维持下),P160次/分,R20次/分。

消化内科护理疑难病例---文本资料

消化内科护理疑难病例---文本资料

病例-2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肝性脑病病例病例提供:消化内科一、病例汇报:患者:徐某性别:男年龄:34岁民族:汉族婚姻:已婚出生地:江西省宜春职业:销售1.主诉:反复呕血、黑便2年余,再发1天2.现病史:患者2年余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呕血、黑便,具体次数及量不详,当时曾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未行规律治疗,此后仍有反复出现呕血、黑便,性质基本同前,2012年2月曾于当地医院就诊并行胃镜检查示食管静脉曲张,并予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程顺利,术后仍有反复呕血、黑便,具体不详,未再行规律诊治。

昨日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呕吐鲜红色血液,量较多,具体不详,伴排暗红色血便,具体次数及量不详,遂于深圳市中医院就诊,予止血、制酸、输血浆等治疗,今日未再有呕血,排暗红色血便数次,具体次数及量不详,伴神志不清,呼之可应,为行进一步诊治,转来我院,收入我科。

患者此次起病以来精神、睡眠、食欲差,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量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3.既往史:2013年1月于深圳市中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未规律治疗。

否认药物过敏,有输血史。

4.入院查体:T 36.1℃,BP 105/56mmHg(升压药维持下),P160次/分,R20次/分。

慢病面容,有蜘蛛痣,球结膜水肿,睑结膜苍白、瞳孔等大等圆,d=5mm,对光反射欠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5次/分。

5.入院诊断: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电解质紊乱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二、诊疗经过:2013-05-0815:00由急诊送入消化内科病房,入院时神志不清,呼之可应,不能正确应答,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欠灵敏,监测生命体征:T 36.1℃,BP 105/56mmHg(升压药维持下),P160次/分,R20次/分。

1例消化道出血疑难病例讨论

1例消化道出血疑难病例讨论

1.肿瘤
2.炎症性肠病
无原因可寻? 其他
不明原 因消化
中消化 3.Meckel憩室 道来源 4.NSAID性肠病
5.血管扩张症
道出血
1.胰性出血
肠外
2.胆道出血 来源
3.主动脉肠瘘
下消化 道来源
1.血管扩张性病变 2.肿瘤 3.缺血性肠病 4.憩室等
诊断方法
二.内镜检查: 1.常规内镜 2.胶囊内镜 3.小肠镜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辅助检查:2018.8.5 我院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6.7x10^9/L,中性粒细胞50.1%↓,红细胞计数 3.83x10^12/L ↓,血红蛋白131g/L,急诊生化:BUN 5.6mmol/L,粪便OB ++++;全腹CT平扫:1.右下腹局 部小肠及结肠肠腔密度增高,部分肠管内容物淤积 2. 肝硬化;胃底周围、脾区血管影迂曲、紊乱 3.脾脏缺 如。
急予补液、输血等抗休克治疗,后患者血压逐渐回升至94/58mmHg,遂行急诊胃 镜。
食管上段
食管中段
食管下段
胃体大弯
胃底
未见明显曲张静脉及明显活动性出血灶,此次出血原因:十二指肠溃疡?恒 径动脉出血?继续进显病灶,难 道病变部位位于十二指肠降部或者水平段甚至是 空回肠?
治疗
内科护理常规,特级护理,禁食,心电监护, 予PPI抑酸护胃,醋酸奥曲肽、蛇毒血凝酶止血, 补液,肠外营养等对症治疗
2018.8.5 相关检查回报 血常规:白细胞 14.2x10^9/L↑,中性粒细胞 84.9%↑,红细胞计数 3.29x10^12/L↓,血红蛋白112g/L ↓,红细胞压积33.8 ↓;血气分析:PH 7.358,乳酸6.8mmol/L↑;凝血功能: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5.8S↓,纤维蛋白原 127.2mg/L↓; 2018.8.6 相关检查回报 血常规:白细胞 9.4x10^9/L,中性粒细胞 72.2%,红细胞计数3.07x10^12/L↓, 血红蛋白105g/L ↓,红细胞压积31.8 ↓;血小板179x10^9/L, 生化检查:ALT 57IU/L↑,AST 105IU/L↑,白蛋白33.8g/L↓,GGT 309IU/L↑, BUN 7.5mmoml/L;乙肝类检测:e抗体0.01S/CO↓,核心抗体 13.15S/CO↑ HIV、丙肝等传染病阴性

消化内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PPT

消化内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PPT
术后一直发热,双肺炎症
予他格适及舒普深抗感染。痰培养光滑念珠菌3+,加用科赛斯抗真菌治 疗。呼吸困难,8月14日行气管切开术。8月17日呼吸困难加重,心衰, 意识改变,予上呼吸机辅助呼吸
主要治疗
加用替加环素抗感染。
加强床边支气管镜吸痰。8月31日停用呼吸机, 改用面罩中流量吸氧。及时负压吸痰。双肺炎 症较前吸收,9月2日停用所有抗生素。转入 神内1区后,血常规HCG 68g/L,排黑便,予输 血、止血治疗。
先后请中医、消化内科会诊予中药调理,服用金 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胶囊,蒙脱石散收敛,近日 加用易蒙停止泻。效果不佳
主要治疗
痰培养两度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大便细菌涂片球菌/杆菌比例1:9。目前特治星抗 感染,营养心肌,营养神经,扩管治疗,沃代营养液1000ml持续泵入40ml/h,右 侧肢体针灸中频电疗,双下肢预防深静脉血栓空气加压治疗
腹泻、大便失禁的预防
及护理方法的选择
Prevention of diarrhea and fecal incontinence And the choice of nursing methods
腹泻、大便失禁的预防及护理方法的选择
紧急腹泻
患者排便次数增加,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稀便, 可伴有肠痉挛
慢性腹泻
主要治疗
9月5日后出现低钾,低氯,低钠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
予补钾,扩容,止泻治疗。10月2日再发心衰,急性心肌梗塞予抗 凝,抗血小板,加强利尿,扩管,美罗培南抗感染。10月7日又予 呼吸机辅助呼吸
主要治疗
转入后一直排便异常,每日数次烂便,稀便,至 胶冻样粘液便,水样便。排便பைடு நூலகம்数增多,吸痰、 咳嗽翻身等动作均会引发排便。

消化内科护理疑难病例

消化内科护理疑难病例

病例-2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肝性脑病病例病例提供:消化内科一、病例汇报:患者:徐某性别:男年龄:34岁民族:汉族婚姻:已婚出生地:江西省宜春职业:销售1.主诉:反复呕血、黑便2年余,再发1天2.现病史:患者2年余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呕血、黑便,具体次数及量不详,当时曾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未行规律治疗,此后仍有反复出现呕血、黑便,性质基本同前,2012年2月曾于当地医院就诊并行胃镜检查示食管静脉曲张,并予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程顺利,术后仍有反复呕血、黑便,具体不详,未再行规律诊治。

昨日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呕吐鲜红色血液,量较多,具体不详,伴排暗红色血便,具体次数及量不详,遂于深圳市中医院就诊,予止血、制酸、输血浆等治疗,今日未再有呕血,排暗红色血便数次,具体次数及量不详,伴神志不清,呼之可应,为行进一步诊治,转来我院,收入我科。

患者此次起病以来精神、睡眠、食欲差,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量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3.既往史:2013年1月于深圳市中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未规律治疗。

否认药物过敏,有输血史。

4.入院查体:T 36.1℃,BP 105/56mmHg(升压药维持下),P160次/分,R20次/分。

慢病面容,有蜘蛛痣,球结膜水肿,睑结膜苍白、瞳孔等大等圆,d=5mm,对光反射欠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5次/分。

5.入院诊断: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电解质紊乱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二、诊疗经过:2013-05-0815:00由急诊送入消化内科病房,入院时神志不清,呼之可应,不能正确应答,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欠灵敏,监测生命体征:T 36.1℃,BP 105/56mmHg(升压药维持下),P160次/分,R20次/分。

消化内科疑难病例讨论

消化内科疑难病例讨论

消化内科疑难病例讨论引言本文档是关于消化内科疑难病例的讨论,旨在提供对于该领域中复杂病例的讨论和解决方案。

以下是讨论的一些重要病例。

病例一:胃病变导致慢性不适病情描述一位男性患者,年龄45岁,近期出现持续不适感和腹部疼痛,常伴有恶心和食欲不振。

既往病史中,患者有胃酸过多和胃溃疡病的记录。

检查和诊断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黏膜有明显病变,出现大面积溃疡和红斑。

经过进一步检查,诊断为胃病变引起的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病。

治疗方案为了治疗患者的胃病变,医生建议患者使用抗酸药物降低胃酸分泌并减轻胃部炎症。

此外,患者还需注意饮食惯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并减少压力。

病例二:肝脏功能异常病情描述一位女性患者,年龄32岁,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和腹痛等症状。

家族中有肝病史,患者自己也在饮酒和抽烟。

检查和诊断患者进行了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肝酶水平明显升高,肝功能异常。

经过进一步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病。

治疗方案为了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医生建议患者戒酒和戒烟,并采取一系列的生活方式改变,如健康饮食、体育锻炼和减轻体重等。

患者还需进行定期的肝功能监测,并根据需要使用特定的药物治疗。

结论在消化内科的疑难病例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胃病变和肝脏功能异常的例子。

针对这些病例,除了治疗特定的病因,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也非常重要。

本文提供的讨论和治疗方案旨在引起医生和医学专家的关注,并为他们提供一个研究和解决类似病例的框架。

消化内科临床36例案例分析

消化内科临床36例案例分析

消化内科临床36例案例分析案例一:患者A,男性,45岁,主要症状为嗳气和胃胀,伴有上腹疼痛。

抗酸治疗效果不佳,行逆行性胆囊造影检查显示胆总管结石。

最终确诊为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慢性胆囊炎。

治疗方案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经过手术切除胆囊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案例二:患者B,女性,58岁,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呕吐和上腹疼痛,伴有黄疸和乏力。

经电子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壁增厚明显,病理活检结果显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患者接受局部放疗和化疗治疗,并改善饮食结构,症状得到一定改善。

案例三:患者C,男性,62岁,主要症状为黑便、腹泻和体重下降。

检查发现大肠中部、乙状结肠等肠段存在多发息肉,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肠息肉综合征。

患者接受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病情得到控制。

案例四:患者D,女性,50岁,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疼痛。

经食管钡餐检查发现食管下段狭窄,经内窥镜检查后,诊断为食管癌。

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和化疗,术后逐渐康复。

案例五:患者E,男性,35岁,主要症状为复发性腹痛、腹泻和体重减轻。

血液检查显示贫血,肠镜检查发现结肠黏膜炎症,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接受激素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症状基本缓解。

以上只是消化内科临床36例案例的一小部分,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可以发现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案以及预后等方面的不同。

这些案例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消化内科疾病。

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早期症状多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必须借助临床案例进行学习和积累经验。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丰富自身的临床知识。

在临床实践中,及时发现并正确诊断消化内科疾病至关重要。

对于胆囊结石、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肠息肉综合征等常见疾病,医生可以采用合适的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法进行早期干预,提高疗效和预后。

与此同时,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5.中药 • 禁食并不禁口服中药。 • 大承气汤及清胰汤150ml,口服2次/日,5-7天 开水50ml加中药生大黄15-20g浸泡数分钟后胃 管内灌注(注入后夹管1小时)或直肠内滴注, 2次/天。 • 上述两者方法均可以明显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 复,发病开始就使用。 • 中药皮硝全腹外敷,500g,2次/天,可促进腹 腔渗出液体的吸收和腹腔炎症的局限。
实验室检查
血糖:暂时性升高常见。持久的空腹血糖高于 10mmol/L常反映胰腺有坏死。 血脂:急性胰腺炎可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但 也可能是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重症急性胰腺炎还可以有肾功能、肝功能、凝 血功能、呼吸功能异常的化验表现。 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胰蛋白酶原激活肽、 胰腺炎相关蛋白等也可升高。
需要补充的病史及辅助检查
有高脂血症史5年,平时甘油三酯多在5-7mmmol/L, 未治疗,平时血糖未检测。 辅助检查:血生化:ALT:94U/L,AST:257U/L LDH:357U/L,CRP:210mg/L,TG:12.52mmol/L, CHOL:11.2mmol/L,淀粉酶:1250U/L, 血钙:1.7mmol/L。心肌酶:正常。
急性胰腺炎的体征
多有明显的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有 时有腹胀、肠鸣音减少或消失,少数有腹水及 腹部移动性浊音。 少数重型病人出现两侧胁腹部皮肤蓝-棕色斑 (Grey-Turer征)或脐周皮肤蓝-棕色斑 (Cullen征)。 如触及腹部肿块,常提示发生胰腺及周围脓肿 或假性囊肿。 也可出现左侧肺不张或肺炎、左侧或双侧胸腔 积液体征。 低血钙可以引起抽搐,但较少见。
实验室检查
血清脂肪酶:常在起病后24—48h开始升高,持 续7—10天,对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病人有诊 断价值,且特异性较高。但不能用于早期诊断。 其他急腹症也可以升高。
血白细胞计数:早期就增高,中性粒细胞明显 增多。重症者常超过20x109/L。
血钙:暂时性低钙血症常见,但很少出现手足 搐搦。低血钙程度和临床严重程度平行。血钙 低至2mmol/L常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
体格检查
神清,精神软,P:85次/分,BP:113/54mmHg,皮肤巩 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膨隆,未见胃 型及肠型,未见曲张腹壁静脉,未见瘀斑,全腹软, 上中腹及左下腹均有压痛,略有肌紧张及反跳痛,肝 脾肋下未及,全腹未及包块,Murphy阴性,麦氏点无 压痛,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肠鸣 音1次/分。
治疗
这位患者需要哪些治疗?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1.早期液体复苏是SAP早期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SAP 急性反应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引发的系统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SCLS)导致液体分布异常和机体 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从而加重了血流动力学紊乱及 全身水肿及缺氧程度,进而导致不可逆休克和多器官 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是SAP的基本病理生理 学改变。
最有可能的诊断
急性胰腺炎(重型,高脂血症型)
急性胰腺炎的定义及发病机制
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 化学性炎症。 发病机制:正常情况胰酶→十二指肠→肠激酶→胰蛋 白酶→激活各种消化酶→食物消化 自身消化机制 病因→腺泡内酶原激活→连锁反应
胰腺导管通透性增加→活性胰酶渗
入胰腺组织。
腹部立位平片:未见异常。
病史特点
患者,青年男性,有食用火锅史。 主诉:上腹部疼痛9小时而入院。 查体:神清,全腹软,上中腹及左下腹均有 压痛,略有肌紧张及反跳痛,Murphy阴性,麦 氏点无压痛,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
辅助检查:血淀粉酶明显升高,血钙下降, 血糖升高,血脂明显升高。
提问 可能的诊断有哪些?
消化内科疑难病例讨论
规培第十一组 符碧峰
病史
一般情况:患者男性,37岁,在职人员。 主诉:上腹部疼痛9小时而入院。 现病史:患者9小时前,进食火锅后出现上腹部疼痛, 持续存在,阵发性加剧,不可忍,疼痛不向他处放射, 无转移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内容物,呕吐 后疼痛无明显减轻,无畏寒发热,无胸痛胸闷及腰背
CT变化分为6级,A:正常;B:局限或弥漫的 胰腺增大,包括轮廓不规则,非出血性腺体 增强及腺体内少量液体积聚;C:内在胰腺异 常现象模糊及发现炎性改变的条纹样密度;D: 单个胰外液体积聚;E:两个或更多的胰外液 体积聚;F:胰腺及其邻近部位气体积聚或胰 外液体大量累及腹膜后间隙。
补充辅助检查
腹部CT及胸部CT :胰腺大面积渗出及坏死 腹腔积液,胸腔少量积液。
部束牢感,无尿急尿痛,无解柏油样便呕血,无腹泻常规:WBC:21.1*109/L, 血糖:15.1mmol/L,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急诊 给予抗炎,解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 诊断与治疗,收住入院。 既往史:否认有既往类似疾病史,余无殊。 个人史:出生在杭州,吸烟10余年,每天2支,否认 有饮酒史,否认有毒物接触史,无药瘾史。 婚育史:无殊。 家族史:父亲有糖尿病史,余无殊。
可能的诊断
急性胃炎?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胰腺炎? 消化性溃疡? 急性胃肠穿孔? 急性胆囊炎?
鉴别诊断
消化性溃疡:多见于中青年,有反复发作及周期性发 作的特点,多与进食有关,可通过内镜加以鉴别。 急性胃炎:多有诱因,如饮酒,进食不当后呕吐造成 胃黏膜急性损伤,可通过胃镜进一步证实。 急性心肌梗死:多表现为胸骨后持续性压榨痛,胸闷, 可通过心电图及心肌酶、肌钙蛋白加以鉴别。 急性胃肠穿孔:可表现为急性剧烈疼痛,查体提示腹 肌紧张,有反跳痛,可通过腹部平片鉴别。 急性胆囊炎:可有腹痛,腰背部及右上腹疼痛,多与 饮食有关,可通过腹部B超加以鉴别。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液体复苏的目标 ⑴有效维持SAP早期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⑵显著改善脏器微循环灌注 ⑶减轻液体正平衡,缩短负平衡 液体复苏的方案 ⑴复苏早期即联合应用晶﹑胶体液,从血容量扩充和 体液分布调整两方面同时入手。 ⑵增加胶体液的应用比例。 晶:胶=2:1较为适宜.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4.营养支持 在发病初期(一般1-2周内)首选全胃肠外营养 静脉注射葡萄糖抑制胰腺的外分泌,氨基酸和 脂肪乳也不刺激胰腺的外分泌。 中链脂肪乳代谢快、对血脂影响小、不干扰脂 蛋白酯酶代谢,因此脂肪乳输注是安全有效的。 但对于已经有高脂血症的患者慎用脂肪乳。持 续高脂血症常提示预后不良。
• 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或胆汁,少 数可吐出蛔虫。呕吐不能缓解疼痛。
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 发热:多数病人有中等度以上发热,持续3—5 天。有寒战、持续高热不退或体温逐日升高应 怀疑有继发感染,如胰腺脓肿或伴有胆道感染 • 黄疸:早期见于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存在 胆道结石。后期出现黄疸还要考虑并发胰腺脓 肿、假性囊肿压迫胆总管、存在肝细胞损害等 • 脏器功能衰竭症状:低血压或休克、呼吸困难 少尿或无尿、呕血黑便等。有极少数可猝死
实验室检查
血淀粉酶:起病后6—12h开始升高,48h开始下 降,持续3—5天。超过500U/L结合临床可以确 诊。但其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的轻重,血淀粉 酶持续升高超过10天提示可能有假性囊肿形成、 胰性腹水或胸水等。其他急腹症等均可有淀粉 酶轻度升高,但多数不超过500U/L。尿淀粉酶: 发病12—24h开始升高,升高晚但下降慢,持续 1—2周,适用于就诊较晚的病人。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3.抗生素的使用 急性胰腺炎使用抗菌素的指征:胆源性胰腺炎有感染 征象、重症胰腺炎、需要外科手术者、合并有肺部或 尿道感染者。有研究表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确实能减 少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并发症,且显示了死亡率减少 的倾向。由此可见重症急性胰腺炎无论有无感染证据 都应积极使用抗菌素。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常用抗菌素举例:①喹诺酮类+甲硝唑(轻度 者);②头孢他啶/氧哌嗪青霉素+甲硝唑(轻中 度患者);③头孢派酮/舒巴坦(锋派新、舒普
深、利君派舒等,适用于中重度并有胆道感染的
患者);④泰能(严重患者)等。⑤对于革兰氏 阳性葡萄球菌可以用万古霉素;⑥克林霉素(氯
洁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厌氧菌菌均有效。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病理生理变化
胰腺炎的病理分型
1,水肿型: 胰腺肿大、质脆(质硬)、胰周有少量 脂肪组织坏死,间质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无 腺泡坏死及血管损伤出血。 2.出血坏死型:胰腺肿大、变硬、胰腺及胰周可见黄 白色脂肪坏死灶,出血重者胰腺可呈暗红色或棕黑色, 可见脓肿、假性囊肿或瘘管形成。 主要特点: 胰腺腺泡、脂肪组织、血管坏死出血 其他胰液外溢,可并发ARDS,肾小管坏死,DIC等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病人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病情稳定(腹痛消 失)、肠功能恢复(有肛门排气、排便、肠鸣 音恢复,或经肠道瘘内试探性滴注生理盐水 0.5-1升/天,1-2天无症状加重现象)后可进行 部分胃肠外营养(partal pareteral utritio , P)+部分肠内营养(partal eteral utritio,PE)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胆道疾病:占50%-70%,胆石症最多见,其次胆道炎 症或蛔虫。 发病机制:“共同通道”学说 ①壶腹部出口梗阻 ②Oddi括约肌松弛 ③胆道炎症-细菌毒素、游离胆酸、非结合胆红 素 、溶血卵磷脂→胆胰 间淋巴管交通支→胰腺→激活胰酶 →AP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酗酒与暴饮暴食 胰管阻塞:结石、蛔虫、狭窄、肿瘤 手术与创伤:胆、胰、胃手术后,腹部钝挫伤, ERCP术后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高钙血症 ,高脂血症,特别是
实验室检查
腹部X线平片:主要用于排除其他原因的急腹症, 如肠梗阻可有液气平,胃肠穿孔可有膈下游离 气体。 胸片 腹部B超 腹部CT:意义重大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 ,血清 淀粉酶活性增高≥正常值上限3倍,影像学提示胰腺有 或无形态改变,排除其他疾病者。可有或无其他器官 功能障碍。少数病例血清淀粉酶活性正常或轻度增高。 轻症AP(MAP) :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而 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对液体补充治疗反应 良好。Ranson评分 <3,或APACHE2Ⅱ评分 <8,或 CT 分级为 A、B、C级。 重症AP(SAP) :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且 具下列之一者: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胰腺 脓肿) ;器官衰竭;Ranson评分≥3;APACHE2Ⅱ评分 ≥8;CT分级为D、E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