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结构原理与检修

合集下载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现代内燃机车辆中重要的燃油供给系统之一,它采用电子控制单元(ECU)来监测和控制燃油喷射过程。

本文将介绍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组成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1. 燃油泵:负责将汽油从油箱中抽取,并通过燃油滤清器过滤后供应给喷油嘴。

2. 电子控制单元(ECU):是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监测和控制燃油喷射过程。

ECU根据传感器提供的各种数据,包括发动机转速、进气量、冷却水温度等,计算出最佳的喷油时间和喷油量,并通过喷油嘴控制燃油的喷射。

3. 传感器:用于监测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包括进气压力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给ECU,供其计算出最佳的喷油策略。

4. 喷油嘴:通过ECU的控制,喷射适量的燃油进入发动机燃烧室。

喷油嘴通常是电控式的,可以根据ECU的命令控制喷油时间和喷油量。

5. 燃油供应系统:包括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等。

燃油供应系统负责将燃油供应给喷油嘴,并保持适当的燃油压力。

二、工作原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 数据采集:传感器收集发动机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的数据,包括发动机转速、进气量、冷却水温度等。

这些数据将被传输给ECU进行处理。

2. 数据处理:ECU根据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最佳的喷油策略。

这个策略包括喷油时间和喷油量,旨在实现燃油的最佳利用和发动机性能的最优化。

3. 喷油控制:根据ECU计算出的喷油策略,ECU通过控制喷油嘴的开关来控制燃油的喷射。

喷油嘴根据ECU的命令,以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量将燃油喷射进入发动机燃烧室。

4. 燃油供应:燃油泵将汽油从油箱中抽取,并通过燃油滤清器过滤后供应给喷油嘴。

燃油压力调节器可根据需要调节燃油的压力,以保持适当的燃油供应。

5. 燃烧过程:通过喷油嘴喷射的燃油与进入燃烧室的空气混合后,在火花塞的点火下燃烧,释放出能量驱动发动机工作。

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及其维修

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及其维修

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及其维修引言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现代汽车中至关重要的关键系统之一。

它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汽油的喷射,以实现燃油的高效燃烧和引擎的高效运行。

本文将介绍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和其维修方法。

结构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燃油泵:负责将燃油从油箱抽吸,并提供给喷油嘴。

2.高压油轨:用于储存高压燃油,并通过喷油嘴将其喷射到发动机进气道中。

3.喷油嘴:将燃油以高压形式喷射到发动机进气道或燃烧室中。

4.电子控制单元(ECU):是整个系统的大脑,通过传感器获取信息,控制喷油嘴的喷油时机和喷油量。

工作原理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ECU通过传感器获取信息,包括发动机转速、气温、进气量等。

2.ECU根据传感器的信息,计算出最佳的喷油量和喷油时机。

3.ECU控制燃油泵将燃油送入高压油轨。

4.在喷油时刻,ECU控制喷油嘴将燃油以高压形式喷射到发动机进气道或燃烧室中。

5.燃油与空气混合后,在汽缸中发生燃烧,并产生动力。

维修方法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维修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传感器:传感器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故障包括传感器线路断开、传感器信号错误等。

可以通过检查电压和电阻值来判断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

2.清洁喷油嘴:长期使用后,喷油嘴可能会积累沉淀物,导致喷油不良。

可以使用专业的喷油嘴清洁剂进行清洁,恢复其正常工作。

3.检查燃油泵和高压油轨:燃油泵和高压油轨的故障可能导致燃油供应不足或压力不稳定。

可以通过检查泵的电压和压力来确定其是否需要更换或维修。

4.检查电子控制单元(ECU):ECU是系统的大脑,如果出现故障,可能导致喷油嘴的喷油不准确。

可以通过诊断工具读取ECU的故障码,并根据故障码进行相应的维修。

总结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复杂,但是通过对各个组成部分的维修和保养,可以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

及时检查和维修可能存在的故障,可以提高发动机性能和燃油效率,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现代汽车引擎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通过精确控制燃油的喷射量和喷射时间,实现了对燃烧过程的精准控制,提高了燃油的利用效率和动力输出,同时也降低了废气排放。

本文将从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优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部分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燃油泵:燃油泵负责将油箱中的汽油通过隔膜或者电机的作用将汽油送至喷嘴内,保持一定的压力。

一般来说,常见的有机械泵和电子喷油泵两种形式。

2. 压力调节器:压力调节器用于调节燃油系统的压力,在保持正常工作压力范围内调整供油量。

3. 进气歧管:进气歧管是连接进气阀和缸体的通道,负责将空气和滤清空气均匀地分配到各个气缸中。

4. 进气管:进气管是指将外部空气引入汽车引擎内部的管道系统,通常包括进气阀门、节气门等部件。

5. 喷油嘴:喷油嘴是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调节好的燃油喷射到缸内,实现精准喷油。

6. 电子控制单元(ECU):电子控制单元是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大脑,它接收来自各个传感器的信号,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最佳的喷油量和喷油时机,并控制喷油嘴的喷油时机和持续时间。

二、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中的各种传感器会采集到各种关于引擎工作状态的数据,如进气量、节气门开度、发动机转速、冷却水温度、空气温度等。

这些数据将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ECU),由ECU 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得出适合当前工况的喷油策略。

2. 喷油量控制根据接收到的数据,ECU会计算出当前所需的喷油量,然后控制喷油嘴进行相应的喷油。

在一般情况下,系统会根据不同的工况,比如怠速、低速、中速、高速等,对喷油量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以保证最佳的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3. 喷油时机控制除了喷油量之外,喷油时机也是影响引擎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4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4

项目2.5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检修
2.5.2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与工作原理
1、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为了准确地检测发动机的温度变化,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一般安装在发动机缸 盖的出水孔处,使用密封垫片或密封胶圈防止冷却液的渗漏,其感测端直接浸入
冷却液中。根据外形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安装固定方式,有的是通过卡夹固定,
项目2.5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检修
2.5.3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不同故障对发动机的影响 1、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高电阻引发的故障 高电阻, 即不管在任何状态下,传感器都保持很高的电阻。通常该故障的出现 是由于以下3种情况: (1)水温传感器内部断路, 电阻值为∞; (2)水温传感器接插件掉落或与ECU相连线束中间断开, 电阻值为∞; (3)水温传感器由于内部老化, 电阻值为一稳定的大电阻或只在大电阻区域 内变化。 水温传感器高电阻状态, 随时提供给发动机ECU的都是冷机状态信息, 对于没
以利于发动机温度数据的及时更新。
(3)不论热敏电阻的阻值如何变化,其在工作范围内的最小阻值要远远 大于连接导线的电阻,以适应于远距离传输信号,和ECU的自诊断的实施。 (4)在工作范围内,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要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防止 出现信号的混乱。
项目2.5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检修
3、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对发动机ECU控制过程影响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与发动机电脑的连接电路图2.95所示,点火开关打开后, 发动机电脑通过THW端子向ECT输入5V的参考电压,即通过ECU内部的电阻(图中 的R1)向其供电,通过E2端子的搭铁形成完整的检测电路。其等效电路为热敏电 阻Rt和ECT内部的电阻R1串联,当Rt的阻值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时,由串 联电阻的分压原理,其检测点的电压会相应的升高或降低,但一直处于0~5V的 范围之内。大部分车辆的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使用的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温 度和电阻、电压的变化特性曲线图2.96所示。

第五章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构造与维修

第五章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构造与维修
制作:周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1.按喷射器安装位置分 (1)多点喷射(MPI)
每缸进气管安装一个喷油器,汽油的喷射是由多个地方喷入 气缸,其燃油分配均匀性好,但控制系统复杂,成本高。 主要用与中、高级轿车 。 喷油器 输油管 气门
进气支管
制作:周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执行器
制作:周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二 空气供给系结构与组成
功用: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空气并控制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 供气量。 组成:主要包括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节气门体、进气 总管、进气歧管、怠速空气阀等。
制作:周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2)单点喷射(SPI)
在节气门上方装一个中央喷射装置,由1~2个喷 油器集中喷油。又称节气门体喷射TBI。
调压器 喷油器 节气门体 位置传感器 节气门
(3)气缸内喷射
将燃料直接喷入气缸内,需较高的喷射压力。
制作:周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缸 内 直 喷
制作:周均
制作:周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顺序喷射
同时喷射
制作:周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3.按空气量的计量方式分类
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间接)
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 统(间接式检测方 式) :在根据进气 压力和发动机转速确 定基本喷油量。
L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直接) L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直 接式检测方式) :利用空气流 量计直接测量发动机的进气量, 电脑不必进行推算,可根据空 气流量计信号计算与该空气量 相应的喷油量。 (比D型更精 确)

认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认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第二步 观察燃油供给系统的布置及主要部件
01 观察燃油供给系统的布置。 02 观察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及其安装位置。其主要部件包括燃油箱、电动燃油泵、 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燃油分配管和喷油器等。
认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实践操作
第三步 观察发动机ECU及其他传感器的位置
01 观察发动机ECU的位置。 02 观察其他传感器的位置。传感器主要包括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 氧传感器等。
认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项目测评
项目2测评表
认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知识拓展
一、汽油发动机缸内直喷技术
因节能和环保的要求日趋严格,汽油发动机即使采用多点燃油喷射(缸外喷射)技术也 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开发了更为精确的燃油喷射技术,即缸内直喷技术, 如大众的燃油分层喷射(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FSI)、奔驰的分层汽油直喷(stratifiedcharged gasoline injection,SGI)、宝马的高精度直喷(high precision injection,HPI)、 通用的火花点燃直接喷射(spark ignition direct injection,SIDI)、三菱的燃油直接喷射 (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GDI)等。
(1)压力型燃油喷射系统 (2)流量型燃油喷射系统
压力型燃油喷射系统
流量型燃油喷射系统
认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知识准备
三、燃油喷射控制
燃油喷射控制包括喷油正时控制、喷油量控制和断油控制等。
1.喷油正时控制
(1)同时喷油正时控制

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与维修

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与维修

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与维修1. 简介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现代汽车发动机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通过精确控制汽油喷射,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尾气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结构以及常见的维修问题与解决方法。

2. 结构2.1 燃油供应系统燃油供应系统由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和燃油喷油嘴等组成。

燃油从燃油箱通过燃油泵被送到燃油滤清器进行过滤,然后进入燃油喷油嘴进行喷射。

2.2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整个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接收来自传感器的各种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计算出最佳的喷油时机和喷油量。

在现代汽车中,电子控制单元(ECU)被广泛应用。

2.3 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和环境条件,以提供给控制单元必要的信息。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氧气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的准确性对于系统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2.4 喷油嘴喷油嘴负责将燃油喷射到发动机的进气道中。

现代汽油喷油嘴通常是电控喷油嘴,其喷油量和喷油时机可以由控制单元精确控制。

喷油嘴的喷射性能对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功率输出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常见维修问题与解决方法3.1 喷油嘴堵塞由于燃油中可能存在杂质或沉积物,喷油嘴容易堵塞,导致喷油不畅或喷油量不准确。

解决方法可以采用清洗喷油嘴或更换新的喷油嘴。

3.2 电控单元故障电控单元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枢,一旦发生故障,会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一般是通过针对性诊断,修复或更换故障的电控单元。

3.3 传感器信号异常传感器可能由于老化或损坏而导致信号异常,这将直接影响到控制单元的工作。

解决方法可以是校正传感器或更换故障的传感器。

3.4 燃油供应问题燃油供应系统中的燃油泵或燃油滤清器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燃油供应不稳定或燃油质量下降。

解决方法包括检修燃油泵或更换燃油滤清器。

4. 总结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现代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精确控制燃油喷射,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性能。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项目2.3 汽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电动机通电带动泵体旋转,将燃油从进油口吸入,流经电动燃油泵内 部,再从出油口压出,通过油管送至燃油滤清器。在泵油过程中,燃油不断穿 过油泵和电动机,油泵本身及电机中的线圈、炭刷、轴承等部位都靠燃油来润 滑和冷却,因此,绝对禁止在无油的情况下运转电动汽油泵(尤其是反向运 转),以免烧坏电动汽油泵。电动燃油泵的电动机部分包括固定在外壳上的永 久磁铁和产生电磁力矩的电枢以及安装在外壳上的电刷装置。电刷与电枢上的 换向器相接触,其引线连接到外壳的接柱上,将控制电动燃油泵的电压引到电 枢绕组上。电动燃油泵的外壳两端卷边铆紧,使各部件组装成一个不可拆卸的 总成。
图2.24 燃油供给系统布 置图
项目2.3 汽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2.3.1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燃油箱中的燃油经电动燃油泵加压后被泵出,经燃油滤清器过滤后再提供给 各缸的喷油器,如图2.25所示。
为了消除管路中燃油压力的波动,有些系统中装有压力缓冲器(单独安装在 管路上或与电动燃油泵一体设置于燃油出口处);为了确保喷油器两端的压力差 维持恒定, 从而确保喷油器的喷油量不受燃油压力和进气管内压力的影响,即确 保喷油量仅受喷油时间的控制,系统中装有燃油压力调节器;对于部分老款汽车 而言,由于采用的是模拟式ECU,其控制功能有限,所以在发动机进气总管上装有 冷起动喷油器,在发动机水套上还装有“温度-时间开关”,冷起动喷油器与温度 -时间开关联合工作,确保冷起动时对混合气进行适当的加浓。但对于现代汽车而 言,已经广泛使用了数字式ECU,其控制功能已经大为完善, 冷起动加浓等功能 已经完全可以由ECU通过控制喷油器来实现,所以现代汽车已不再使用冷起动喷油 器与温度-时间开关。
1.电动燃油泵 电动燃油泵是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的基本部件之一。它一般由小型直流电动 机驱动,其作用是把燃油从油箱中吸出、加压后输送到管路中,和燃油压力调节器 配合建立合适的系统压力。 1)、不同类型电动燃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电动燃油泵按安装形式可分为两种:油箱外置型和油箱内置型。油箱外置型电 动燃油泵安装在油箱外,串连在输油管上;油箱内置型电动燃油泵安在油箱内部, 浸泡在燃油里,这样可以防止产生气阻和燃油泄露,且噪声小。此外内置式油泵还 需在油箱中设一个小油箱,将燃油泵放在小油箱中,这样可以防止在燃油较少而汽 车转弯或倾斜时,燃油泵吸入空气而产生气阻。目前大多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均采 用油箱内置型电动燃油泵。无论是油箱内置式还是油箱外置式电动燃油泵,其结构 基本上是相同的,都是由油泵、电动机、滤网、安全阀、止回阀和外壳等组成,如 图2.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24 燃油供给系统布 置图
项目2.3 汽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2.3.1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燃油箱中的燃油经电动燃油泵加压后被泵出,经燃油滤清器过滤后再 提供给各缸的喷油器,如图2.25所示。 为了消除管路中燃油压力的波动,有些系统中装有压力缓冲器(单独 安装在管路上或与电动燃油泵一体设置于燃油出口处);为了确保喷油器 两端的压力差维持恒定, 从而确保喷油器的喷油量不受燃油压力和进气管 内压力的影响,即确保喷油量仅受喷油时间的控制,系统中装有燃油压力 调节器;对于部分老款汽车而言,由于采用的是模拟式,其控制功能有限, 所以在发动机进气总管上装有冷起动喷油器,在发动机水套上还装有“温 度-时间开关”,冷起动喷油器与温度-时间开关联合工作,确保冷起动时 对混合气进行适当的加浓。但对于现代汽车而言,已经广泛使用了数字式, 其控制功能已经大为完善, 冷起动加浓等功能已经完全可以由通过控制喷 油器来实现,所以现代汽车已不再使用冷起动喷油器与温度-时间开关。
项目2.3 汽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某些较为先进的现代汽车发动机采用了缸内喷射技术,即将燃油直接喷入 燃烧室的内部,此时,系统中往往还需要二次加压泵,将电动燃油泵提供的低 压燃油变为高压燃油后再提供给缸内喷射器。这部分内容不在这里介绍。
图2.25 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项目2.3 汽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2.3.2、燃油供给系统中各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电动燃油泵 电动燃油泵是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的基本部件之一。它一般由小型直
项目2.3 汽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燃油供给系统一般由燃油箱、电动燃 油泵、燃油滤清器、压力缓冲器、油压调 节器、喷油器等零部件组成,如图2.24所 示。 其中较易出现的故障,如燃油泵磨损或 卡滞、燃油滤清器阻塞等会引起供油压力 下降或中断;燃油压力缓节器失常,会引 起供油压力过高、过低或不稳。但是判断 发动机某个故障是不是供油系统的异常而 影响的,就必须先掌握供油系统的结构和 原理,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 这样的故障诊断才会准确,诊断的速度才 能提高。
项目2.3汽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项目2.3 汽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情境导入】 一位客户在清晨打电话请求救援,称自己的车辆突然出现不着车的 故障,而在昨日午夜停车时一切正常,且电瓶没有亏电,起动机也正常 工作,现有急事外出,迫切需要现场维修。如果你是一名维修技师负责 前去救援,你要做哪些准备呢? 【理论引导】
流电动机驱动,其作用是把燃油从油箱中吸出、加压后输送到管路中,和 燃油压力调节器配合建立合适的系统压力。
1)、不同类型电动燃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电动燃油泵按安装形式可分为两种:油箱外置型和油箱内置型。油箱 外置型电动燃油泵安装在油箱外,串连在输油管上;油箱内置型电动燃油 泵安在油箱内部,浸泡在燃油里,这样可以防止产生气阻和燃油泄露,且 噪声小。此外内置式油泵还需在油箱中设一个小油箱,将燃油泵放在小油 箱中,这样可以防止在燃油较少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均采用油箱内置型电动燃油泵。 无论是油箱内置式还是油箱外置式电动燃油泵,其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 都是由油泵、电动机、滤网、安全阀、止回阀和外壳等组成,如图2.3.2。
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是将燃油从燃油箱中泵出,经过滤清、调 压后提供给喷油器,然后再由喷油器按照电脑的喷油指令喷出,供给发 动机燃烧。
项目2.3 汽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为保证车辆的正常使用,该系统一般要满足以下五方面的要求: 储存一定量的燃油,保证汽车能持续行驶一定距离(一般要求500以上); 在发动机启动后,为发动机提供足量的一定压力的燃油;对油箱中的燃 油过滤后将清洁的燃油提供给发动机;当发动机的工况改变时,发动机 的燃油需求量也会改变,油泵输出的多余燃油要返回油箱;保证油箱压 力在合理范围,并防止燃油箱中的燃油挥发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如果该 系统发生阻塞、泄漏、压力失常(过高或过低)等故障,必然引起发动 机燃料供给的失常,从而造成发动机出现诸如动力不足、加速不良、排 气冒黑烟、燃油消耗过大、不能起动等故障现象,此时,往往需要对燃 油供给系统进行测试、诊断和维修。
项目2.3 汽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汽油泵按结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滚柱式燃油泵 滚柱式燃油泵的结构如图2.27(a)所示,主要由壳体、偏心布置的带槽转 子以及装于槽内的滚柱等组成。当偏心转子在电动机驱动下旋转时,滚柱因离 心力作用而紧靠壳体内壁,每两个滚柱之间形成一 个油腔。随着转子的旋转, 一边油腔由小变大,产生真空而吸油;另一边的油腔容积由大变小,产生高压 而排油。
项目2.3 汽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电动机通电带动泵体旋转,将燃油从进油口吸入,流经电动燃油泵内 部,再从出油口压出,通过油管送至燃油滤清器。在泵油过程中,燃油不断穿 过油泵和电动机,油泵本身及电机中的线圈、炭刷、轴承等部位都靠燃油来润 滑和冷却,因此,绝对禁止在无油的情况下运转电动汽油泵(尤其是反向运 转),以免烧坏电动汽油泵。电动燃油泵的电动机部分包括固定在外壳上的永 久磁铁和产生电磁力矩的电枢以及安装在外壳上的电刷装置。电刷与电枢上的 换向器相接触,其引线连接到外壳的接柱上,将控制电动燃油泵的电压引到电 枢绕组上。电动燃油泵的外壳两端卷边铆紧,使各部件组装成一个不可拆卸的 总成。
项目2.3 汽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图2.26 油箱内置涡轮式电动燃油泵
项目2.3 汽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所有形式的电动燃油泵出油口都设有止回阀,进油腔和出油腔之间都设有 安全阀。止回阀用于防止燃油倒流,可使发动机熄火时油路保持一定的残余压 力,以减少气阻,确保下次发动机能够顺利起动;安全阀则用于限制系统的最 高油压,当油压达到一定值(一般为0.4~0.5)时,限压阀打开进行泄压,以 防止油路发生阻塞等意外情况时管路压力过高、油泵负荷过大而烧坏油泵。燃 油泵入口处一般都装有滤网,用于对燃油进行初步过滤,避免一些较大的杂质 进入燃油系统,造成早期磨损和堵塞。滤网最好定期清洗,若滤网太脏会使燃 油系统压力降低,喷油器供油量不足,导致汽车高速行驶或急加速时动力不足、 加速困难。此外,如果燃油在滤网处堵塞,说明油箱中的沉积物或水分过多, 最好拆下整个油箱进行彻底的清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