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 教案
旅游资源教案

教案——旅游资源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明确旅游资源在旅游活动中的突出作用和地位。
2、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特点,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3、了解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不同,能区分两类旅游资源。
(二)、能力目标能够辨别出一个旅游景区属于哪一类旅游资源。
(三)、课外掌握目标1、了解我国各种类各层次的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活动,开阔视野。
2、通过观看上海迪斯尼乐园宣传视频,了解掌握相关知识内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掌握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3、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三、教学方式讲授、讨论课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巩固上节课学习内容:什么是旅游者?旅游者产生需要什么条件?旅游者有哪些类型?2、旅游资源是旅游的吸引力因素,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五、板书:板书设计紧扣本课教学重点,突出课程设计的内涵与主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
六、小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按照国家标准,可以将其分为八个大类。
并具有吸引性、变化性、垄断性和季节性的特点。
七、课后作业1、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类型是怎样的?其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举例说说有什么办法可以克服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对旅游景区经营的难题?八、教案反思通过提问应该获知,学生印象最深的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的地方在哪里,且要具体区分资源类型。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资源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资源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地理因素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3.学习分析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分析、合作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材料1.教科书:地理教科书中关于旅游资源的章节。
2.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为了激发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一些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埃菲尔铁塔、大峡谷等。
通过引入这些景点,向学生介绍旅游资源的概念,并说明它们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旅游资源的分类(20分钟)教师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向学生讲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或表格的形式,将各种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混合资源。
同时,教师应该向学生解释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和适合的旅游活动。
第三步:地理因素对旅游资源的影响(3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或分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分析地理因素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然后探讨它的地理特点,如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这些因素会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吸引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案例和实例,以帮助学生理解。
第四步: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选择一个旅游资源,然后讨论如何开发和保护该资源,找出最佳的平衡点。
每个小组应该准备一份报告,陈述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教师可以总结各组的报告,并展开全班讨论。
第五步:实践活动(30分钟)为了巩固学生对旅游资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项实地考察活动。
学生分成小组,在学校周边或城市内选择一个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并撰写一份考察报告。
报告应包括对旅游资源的描述、分析地理因素对该资源的影响、开发与保护的建议等。
四、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旅游资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小组报告:教师可以评估每个小组的报告,包括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旅游资源教案

旅游资源教案旅游资源教案旅游是一种广泛受欢迎的活动,它不仅可以带给人们放松和享受的机会,还能让人们领略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利用旅游资源来设计一份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教案,帮助学生在旅游中学习和成长。
第一部分:引入旅游资源在引入旅游资源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带领学生了解不同地方的旅游资源。
例如,我们可以展示一张美丽的海滩照片,引导学生讨论海滩的特点和吸引人之处。
然后,我们可以介绍一些国内外著名的海滩旅游胜地,如马尔代夫、巴厘岛等,让学生了解到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全球化。
第二部分:探索旅游资源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以深入了解旅游资源。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距离学校较近的景点,如公园、博物馆或历史遗迹等,带领学生亲身体验。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和记录自己的感受。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公园中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意义。
或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历史遗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背景,让他们了解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第三部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教育价值旅游资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旅游资源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学习有何影响。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旅游经历,思考他们在旅游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
他们可能学会了如何规划行程、如何与陌生人交流、如何独立解决问题等。
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可以认识到旅游不仅仅是一种消遣方式,还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第四部分:设计旅游资源教案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份旅游资源教案,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旅游目的地,然后设计一份详细的旅游计划,包括行程安排、景点介绍、文化体验等。
他们还可以设计一些与旅游相关的教育活动,如绘制旅游地图、制作旅游宣传册等。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将旅游资源与教育相结合,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旅游资源教案

旅游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和开发原则。
3、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和开发原则。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旅游资源。
如何让学生理解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旅游资源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和开发。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图片或视频,如长城、黄山、九寨沟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吸引众多游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从而引出旅游资源的概念。
2、知识讲解(30 分钟)旅游资源的概念简单介绍旅游资源的定义,强调其能够吸引旅游者并为旅游业所利用。
旅游资源的分类按照属性,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并分别举例说明,如自然旅游资源有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人文旅游资源有历史古迹、文化遗址、民俗风情、现代建筑等。
旅游资源的特点讲解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地域性、季节性、观赏性、不可转移性等特点,结合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3、案例分析(20 分钟)展示几个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案例,如桂林山水、故宫、丽江古城等,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这些旅游资源属于哪种类型?它们具有哪些特点?如何对其进行评价?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4、小组讨论(15 分钟)给出一个旅游资源开发的案例,如某地区计划开发一个新的旅游景区,让学生讨论在开发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如何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
5、总结归纳(10 分钟)回顾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特点和评价方法。
强调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旅游活动中树立保护意识。
旅游资源教案

旅游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种类、特点和价值;2.掌握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法;3.培养学生的旅游资源意识和旅游资源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种类1.旅游资源的概念;2.旅游资源的种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
2. 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1.旅游资源的特点: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多样性、地域性、时空性等;2.旅游资源的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
3.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1.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2.旅游资源的保护方法;3.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
4. 旅游资源意识和旅游资源保护意识1.旅游资源意识的培养;2.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3.旅游资源意识和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种类、特点和价值;2.实践法: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法;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交流旅游资源意识和旅游资源保护意识。
四、教学过程1. 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种类1.讲解旅游资源的概念;2.分类介绍旅游资源的种类。
2. 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1.讲解旅游资源的特点;2.分析旅游资源的价值。
3.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1.讲解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2.分析旅游资源的保护方法;3.探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
4. 旅游资源意识和旅游资源保护意识1.培养学生的旅游资源意识;2.培养学生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3.探讨旅游资源意识和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旅游资源知识掌握情况;2.学生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法掌握情况;3.学生的旅游资源意识和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培养情况。
六、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实际;2.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3.教学评价是否客观公正。
中职旅游:旅游资源 教案

中职旅游——旅游资源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开发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旅游事业,提高他们对旅游资源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2. 旅游资源的重要性3.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4. 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问题5.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重要性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旅游资源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开发过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职旅游》相关章节。
2. 课件:旅游资源图片、案例等。
3.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报道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旅游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旅游资源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开发过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旅游资源的资料,加深对旅游资源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重要性的理解,以及对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同。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积极、作业完成质量高者为优秀。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增强学生对旅游资源的直观认识。
2. 开展旅游资源保护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邀请旅游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成功经验。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关注旅游行业的发展动态,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旅游资源-教案 【完整版】

旅游资源教学目标:1、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
2、明确旅游资源的类型。
3、通过学习,欣赏和认识旅游资源,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1、旅游资源概念的理解。
2、通过欣赏,认识旅游资源,清楚旅游资源的分类,培养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兴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列举法(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中介——旅游业。
1、旅游者概念:暂时离开常住地,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的人。
2、旅游者的条件:社会条件:社会富裕与社会闲暇和人们的旅游权利。
个人条件:有“钱”,有“闲”,旅游动机,身体条件。
二、导入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在旅游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自然资源多姿多彩,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资源丰富。
这也为我国成为亚洲旅游大国创造了物质条件。
三、新课:(一)知识点一:旅游资源概念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的4个含义:•1、吸引性•2、可进入性•3、价值性•4、变化性(二)知识点二:旅游资源的类型: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分为8个主类:1、地文景观: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过程遗迹和岛礁。
(列举、图片欣赏)2、水域风光: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涧、河口与海面、冰雪地等。
(列举、图片欣赏)3、生物景观:森林、草原、珍稀树种、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列举、图片欣赏)4、天象与气候景观: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形成的景观。
(列举、图片欣赏)5、遗址遗迹:史前人类活动场所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列举)6、建筑与设施: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所、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和水工建筑。
(列举、图片欣赏)7、旅游商品:指地方旅游商品:菜品饮食、农林畜产品与制品、水产品与制品、中草药材及制品、传统手工产品、工艺品等。
中职旅游:旅游资源 教案

中职旅游——旅游资源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掌握各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旅游事业的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2. 自然旅游资源3. 人文旅游资源4. 旅游资源的评价5. 旅游资源的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各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的评价与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旅游资源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资源的相关知识。
2.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类旅游资源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旅游宣传片引起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课堂讲解:(1)讲解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引导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基本知识。
(2)讲解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资源,让学生掌握各类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
(3)讲解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艺术、民俗、宗教等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类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3. 案例分析:以我国著名的旅游资源为例,分析其特点、评价和保护措施,让学生深入了解旅游资源的具体情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资源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检验他们对旅游资源评价与保护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检验他们对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实践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掌握各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分布情况,培养他们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旅游资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基本分类。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类型旅游资源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基本分类;
2、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
三、教学内容:
1、导入:
同学们,你了解哪些旅游资源(列举1~2个)?请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旅游资源。
2、PPT图片呈现我国著名的旅游资源。
3、PPT图片引出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4、PPT图片引出旅游资源的类型。
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
1.地文景观2.水域风光
3.生物景观4.天象与气候景观
5.遗址遗迹6.建筑与设施
7.旅游商品8.人文活动
四、教学评价:
1、知识的积累和丰富(30分)
2、课堂活动的参与(30分)
3、分析图片的能力(40分)
五、课后作业:
1、巩固旅游资源的概念,并举例说明除课堂上呈现过的旅游资源的名称。
2、区分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别举例说明八大种类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