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教案

合集下载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资源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资源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资源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地理因素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3.学习分析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分析、合作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材料1.教科书:地理教科书中关于旅游资源的章节。

2.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为了激发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一些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埃菲尔铁塔、大峡谷等。

通过引入这些景点,向学生介绍旅游资源的概念,并说明它们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旅游资源的分类(20分钟)教师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向学生讲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或表格的形式,将各种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混合资源。

同时,教师应该向学生解释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和适合的旅游活动。

第三步:地理因素对旅游资源的影响(3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或分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分析地理因素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然后探讨它的地理特点,如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这些因素会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吸引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案例和实例,以帮助学生理解。

第四步: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选择一个旅游资源,然后讨论如何开发和保护该资源,找出最佳的平衡点。

每个小组应该准备一份报告,陈述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教师可以总结各组的报告,并展开全班讨论。

第五步:实践活动(30分钟)为了巩固学生对旅游资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项实地考察活动。

学生分成小组,在学校周边或城市内选择一个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并撰写一份考察报告。

报告应包括对旅游资源的描述、分析地理因素对该资源的影响、开发与保护的建议等。

四、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旅游资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小组报告:教师可以评估每个小组的报告,包括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教案2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教案2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教案2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咨询与实地考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重点:通过咨询,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并合理开发。

活动难点:绘制旅游示意图。

活动准备:把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由组长负责分配任务。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向家长及老年人了解本地已开发的旅游景点。

2.确定景点实地考察,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

(位置、开发情况、游览示意图等)
3.对已有的旅游景点,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进建议。

4.查阅地方志,咨询,寻找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线索。

5.实地考察,设计具有可行性的旅游开发方案,包括:开发的目的、有利条件、开发的项目。

6.绘制一幅简单明了的旅游示意图。

结果验收:
一、家乡旅游景点知多少。

1.请同学以一个导游的身份介绍家乡已开发的旅游景点。

2.请同学说说对已开发的景点有哪些改进建议。

二、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1.请说说你们新开发的旅游景点,开发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有利条件,开发的项目,结合自制示意图介绍。

2.提供书面的开发的可行性报告。

3.你准备如何宣传你的旅游景点。

4.最后用一句话来宣传你的景点。

教师讲评:1.肯定合作精神,鼓励创新。

2.分析优缺点,提高学生的认识。

旅游资源教案

旅游资源教案

旅游资源教案旅游资源教案旅游是一种广泛受欢迎的活动,它不仅可以带给人们放松和享受的机会,还能让人们领略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利用旅游资源来设计一份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教案,帮助学生在旅游中学习和成长。

第一部分:引入旅游资源在引入旅游资源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带领学生了解不同地方的旅游资源。

例如,我们可以展示一张美丽的海滩照片,引导学生讨论海滩的特点和吸引人之处。

然后,我们可以介绍一些国内外著名的海滩旅游胜地,如马尔代夫、巴厘岛等,让学生了解到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全球化。

第二部分:探索旅游资源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以深入了解旅游资源。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距离学校较近的景点,如公园、博物馆或历史遗迹等,带领学生亲身体验。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和记录自己的感受。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公园中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意义。

或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历史遗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背景,让他们了解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第三部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教育价值旅游资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旅游资源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学习有何影响。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旅游经历,思考他们在旅游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

他们可能学会了如何规划行程、如何与陌生人交流、如何独立解决问题等。

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可以认识到旅游不仅仅是一种消遣方式,还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第四部分:设计旅游资源教案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份旅游资源教案,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旅游目的地,然后设计一份详细的旅游计划,包括行程安排、景点介绍、文化体验等。

他们还可以设计一些与旅游相关的教育活动,如绘制旅游地图、制作旅游宣传册等。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将旅游资源与教育相结合,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旅游资源教案

旅游资源教案

旅游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和开发原则。

3、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和开发原则。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旅游资源。

如何让学生理解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旅游资源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和开发。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图片或视频,如长城、黄山、九寨沟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吸引众多游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从而引出旅游资源的概念。

2、知识讲解(30 分钟)旅游资源的概念简单介绍旅游资源的定义,强调其能够吸引旅游者并为旅游业所利用。

旅游资源的分类按照属性,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并分别举例说明,如自然旅游资源有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人文旅游资源有历史古迹、文化遗址、民俗风情、现代建筑等。

旅游资源的特点讲解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地域性、季节性、观赏性、不可转移性等特点,结合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3、案例分析(20 分钟)展示几个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案例,如桂林山水、故宫、丽江古城等,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这些旅游资源属于哪种类型?它们具有哪些特点?如何对其进行评价?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4、小组讨论(15 分钟)给出一个旅游资源开发的案例,如某地区计划开发一个新的旅游景区,让学生讨论在开发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如何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

5、总结归纳(10 分钟)回顾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特点和评价方法。

强调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旅游活动中树立保护意识。

旅游资源教案

旅游资源教案

旅游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种类、特点和价值;2.掌握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法;3.培养学生的旅游资源意识和旅游资源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种类1.旅游资源的概念;2.旅游资源的种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

2. 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1.旅游资源的特点: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多样性、地域性、时空性等;2.旅游资源的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

3.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1.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2.旅游资源的保护方法;3.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

4. 旅游资源意识和旅游资源保护意识1.旅游资源意识的培养;2.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3.旅游资源意识和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种类、特点和价值;2.实践法: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法;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交流旅游资源意识和旅游资源保护意识。

四、教学过程1. 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种类1.讲解旅游资源的概念;2.分类介绍旅游资源的种类。

2. 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1.讲解旅游资源的特点;2.分析旅游资源的价值。

3.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1.讲解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2.分析旅游资源的保护方法;3.探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

4. 旅游资源意识和旅游资源保护意识1.培养学生的旅游资源意识;2.培养学生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3.探讨旅游资源意识和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旅游资源知识掌握情况;2.学生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法掌握情况;3.学生的旅游资源意识和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培养情况。

六、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实际;2.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3.教学评价是否客观公正。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四章 旅游资源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四章 旅游资源
与矿藏资源、森林资源等随着人类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会不断减少不同,旅游产品是一种无形产品,旅游者付出一定的金钱所购买到的是指一种经历和感受,而不是旅游资源本身。因此,从理论上讲,旅游资源可以长期、永续地利用下去。
7.脆弱易损性
如武当山建于宋代的木质结构的崇真宫古建筑物,由于管理不当,随意出租他人作为他用,缺乏保护,不慎于2002年11月发生火灾,全部化为灰烬,损失惨重。
南京的雨花台
2.伟大工程
(1)古文化遗址
人类古遗址:云南元谋人遗址、陕西蓝田人遗址、西安半坡遗址、广东韶关马坝人遗址。
古建筑遗址:长城、都江堰、故宫、
(2)古陵墓
乾陵(李治武则天);昭陵(李世民);北京明十三陵
埃及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建于公元前27世纪的法老胡夫和法老哈夫金字塔);印度泰姬陵
题 目
第四章旅游资源
学时
4
教学目标
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正确理解其内涵及重要性;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掌握旅游资源的特点;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原则、内容及方法;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开发的原则、开发的内同,熟悉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和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重 点
一、旅游资源含义
(一)旅游资源分类的含义
旅游资源分类,就是根据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和存在的差异进行归并,划分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类型)的工作过程。
(二)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体系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颁发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GB/18972-2003)国家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8主类、31亚类、155种基本类型。
3.区域性
旅游资源总是分布于一定的地域空间,正是由于旅游资源在区域上的差异性分布,导致一地的旅游资源对另一地的旅游者形成吸引力,从而产生旅游者的空间流动,也就是产生了旅游现象。

中职旅游:旅游资源 教案

中职旅游:旅游资源  教案

中职旅游——旅游资源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开发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旅游事业,提高他们对旅游资源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2. 旅游资源的重要性3.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4. 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问题5.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重要性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旅游资源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开发过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职旅游》相关章节。

2. 课件:旅游资源图片、案例等。

3.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报道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旅游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旅游资源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开发过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旅游资源的资料,加深对旅游资源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重要性的理解,以及对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同。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积极、作业完成质量高者为优秀。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增强学生对旅游资源的直观认识。

2. 开展旅游资源保护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邀请旅游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成功经验。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关注旅游行业的发展动态,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旅游资源-教案 【完整版】

旅游资源-教案 【完整版】

旅游资源教学目标:1、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

2、明确旅游资源的类型。

3、通过学习,欣赏和认识旅游资源,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1、旅游资源概念的理解。

2、通过欣赏,认识旅游资源,清楚旅游资源的分类,培养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兴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列举法(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中介——旅游业。

1、旅游者概念:暂时离开常住地,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的人。

2、旅游者的条件:社会条件:社会富裕与社会闲暇和人们的旅游权利。

个人条件:有“钱”,有“闲”,旅游动机,身体条件。

二、导入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在旅游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自然资源多姿多彩,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资源丰富。

这也为我国成为亚洲旅游大国创造了物质条件。

三、新课:(一)知识点一:旅游资源概念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的4个含义:•1、吸引性•2、可进入性•3、价值性•4、变化性(二)知识点二:旅游资源的类型: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分为8个主类:1、地文景观: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过程遗迹和岛礁。

(列举、图片欣赏)2、水域风光: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涧、河口与海面、冰雪地等。

(列举、图片欣赏)3、生物景观:森林、草原、珍稀树种、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列举、图片欣赏)4、天象与气候景观: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形成的景观。

(列举、图片欣赏)5、遗址遗迹:史前人类活动场所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列举)6、建筑与设施: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所、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和水工建筑。

(列举、图片欣赏)7、旅游商品:指地方旅游商品:菜品饮食、农林畜产品与制品、水产品与制品、中草药材及制品、传统手工产品、工艺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资源》教案
【课题】旅游资源【课型】新授课
【授课班级】13级财会专业【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三大基本要素(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之一,是教材的重要内容。

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旅游资源的含义和分类,采用小组研讨教学法。

教学中列举我国及济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并深刻记忆所学内容的同时,培养爱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从而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为高一年级财会专业学生,由专业特点分析,学生们有严谨的态度、理性的思维特点。

联系刚刚度过的五一小长假旅游热点,激发调动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学习热情。

结合人民币纸币背面景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用心生活、用心观察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2.掌握旅游资源的八大主类。

德育和情感目标:赏析济南乃至祖国绚丽的自然风光和灿烂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自豪感和美好情感;教育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泉水;不在纸币上乱涂乱画,增强职业责任感。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与感悟,拓宽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认识,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旅游资源概念的含义及类型。

2.难点:旅游资源的类型。

【教学方法】小组研讨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