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二第二单元第二节全景新视野《全景新视野》教案)

合集下载

新视野UNIT2教案

新视野UNIT2教案
2.nor would they go to my sister's
3.nor do we have her telephone number
4.nor would I like to go to work immediately
5.nor would I
III Translation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教学
重点
1.Learn suffixes that form nouns &Suffix-ous, and preposition”despite”.
2.Learn to translate somecomplex sentences.
教学
难点
Vocabulary development and difficult grammatical points
5.Father and I worked out this plan together; he wouldn’t change it no matter what happened,________________(我也不会)
Keys:
1.nor do I think it necessary to do so
Now form adjectives by adding –ous or –al to the nouns given below. Make changes in spelling where necessary. Then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ith the adjectives which have been thus formed

全景新视野(二)

全景新视野(二)

第一节全景新视野(二)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全景图的基本原理
2)了解虚现实技术的简单知识
3)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掌握拍摄和制作全景图的技术
2、过程与方法
1)能选择合适的设备和软件拍摄和制作全景图。

2)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素材、工具和技术对全景图进行再创作,并根据全景图的创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自评和互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初步感受虚拟现实技术的魅力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创作与载创作全景图的兴趣,从而表达思想和审美体验。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和他人劳动成果的品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2)照片拍摄技术和全景图的制作
3)全景图的创作过程及评价
教学难点:1)使用软件Ulead COOL360制作全景图
教学环境:网络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系统、配套光盘
教学准备:启动多媒体教学系统,共享光盘
教学过程:。

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全景新视野

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全景新视野

2.选材
有了设想,就要有创意的表现,选材和 构图有助于表达我们的创意。
选择同类素材时,要考虑所选素材与原 图背景是否协调。颜色也是在选择同类素材 时要考虑得因素。
3.构图
选好素材后,在添加素材时要考虑它们 在画面中的位置。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素材 的搭配要动静协调。
构图还离不开对景深的理解和运用。我 们还应考虑色彩的协调性,利用工具调整素 材的色阶、亮度和对比等属性。
用的照片不是一张单独的照片,而是连续的系列 照片,所以,相邻的两张图片至少要有15%以上 的重叠部分。
缝图技术:是通过对照片重叠部分进行透视 变形和边界融合处理后达到的无缝连接效果的技 术。“缝图”技术的运用既能表现画面的平滑与 真实,也能让我们获得完美的艺术感受。
二、全景图再创作
1.创意 这里,创意不是随意的想象,而是在原 图上添加或修改一些内容来表达我们的思想。 不同的想象是再创作全景图的源泉。
全景新视野
一、欣赏与制作全景图
1.欣赏全景图 实际上,全景图超越了眼睛的正常视角, 它是一个视点对周围环境360度的视图。 全景图是一种基于静态图像处理的桌面 式虚拟现实技术,这种技术利用个人计算机 或低级工作站进行仿真,并将计算机屏幕作 为用户观察虚拟境界的窗口。
人民大会堂全景图
2.制作全景图
构图: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摆放位置要合理,与原图 的结合要自然。
光与影:画面中光与影的处理效果要协 调自然。
全景图制作:全景图清晰且平滑,无生 涩感。
学习档案袋:内容完整,包括创意、选 材、构图和制作的全过程,也包括由分割图 生成的全景图。
四、自主创作全景图
掌握创作规律后,我们就可以从拍摄照 片入手,创作全新的全景图作品了。

新视野第2版第3册UNIT2教案

新视野第2版第3册UNIT2教案

新视野第2版第3册UNIT2教案Unit 2Section A Iron and the Effects of ExerciseI.W arm-up Activity1.Topic Discussioni.Student 's Discussion1)What is the speaker's problem with exercise?― He feels tired when he exercises too much and he also feels guilty because no matter how much he exercises he feels it's not enough.2)What are the suggestionsthe exercise experts gave to the speaker?― 1) Exercise three times a week for at least 20 minutes at a time.2) Do exercises that work the large muscle groups like walking.3)Use “lifestyle ”exercise3) Do you have any exercise problems― open-endedii.Teacher ' s SummaryExercise three times a week for at least 20 minutes at a time. Choosemoderate-intensity exercises when possible. They are best for aavoiding injury and burnout. Do exercisesthat work the large musclegroups like walking. Using “lifestyle ”exercises in the program alsomakes the program easier to maintain. Lifestyle exercises includebicycling, climbing stairs, swimming, and brisk walking. Theseexercises work.2.Questions on the Topic and the Passage1)If a woman suffers from iron deficiency, what can she do to bounceback?― Consume additional meat or take iron supplements.2)Why are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more likely to suffer from irondeficiency?― Because they have a monthly bleeding.3)How does exercise cause iron deficiency?― Through a variety of mechanisms. For example, some iron is lost in sweat, and intense endurance exercise is sometimes associated withthe bleeding of the digestive system.4)How many stages does iron deficiency go through?― Three.5)What does it means when you are in the third stage of irondeficiency?—You are in trouble. Your iron reserves go to zero and you may feelweak, tired and out of breath.II.Background Information1. Purdue University is a coeducati on al, state-assisted uni versity in In dia nan, US. Foun ded in 1869 and n amed after ben efactor Joh n Purdue, the uni versity is one of the nation' leading research institutions with a reputation of excellent and affordable educations. Building upon historical strengths in engineering and agriculture, the West Lafayette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 currently offers 7,400 courses, in more than 500 undergraduate majors and specializations in the schools of Agriculture, Consumer and Family Sciences, Educations, Engineering, Health Sciences, Liberal Arts, Management,Nursing, Pharmacy and Pharmaceutical Scie nces, Scien ce, Tech no logy, and veteri nary Medic ine. Programs of graduate study and research leading to advaneed degrees fall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Graduate School..III.Text Structure AnalysisThe essay can be structurally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Part One (Para. 1-3) The cen tral topic is that exercise, eve n moderate exercise, may lead to reduced iron in the blood of women. A new study is cited to support the topic.Part Two (Para. 4-6) Paragraph 4 tells us that iron deficie ncy is very com mon among women and states the general causes for it. Paragraph 5 deals with one specific cause: the average woman takes in only two thirds of the recommended daily allowa nee for iron and any additi onal iron loss from exercise may be eno ugh to tip her over the edge into a more serious deficiency. Paragraph 6 deals with another specific cause: Exercise can result in iron loss through a variety of mecha ni sms.Part Three (Para. 7-12) Para. 7 and 8 tell us there are three stages of irondeficie ncy and that if you're I stage 3, it means your iron reserves have gone to zero and y' in trouble. Para. 9 recommends one way to check the amount of iron stored in the book. Para. 10 and 12 suggest specific ways to correct iron deficiency in the blood..IV.Structured WritingA General Statement Followed by DetailsThis is an essay that deals with the relati on ship betwee n iron deficie ncy and physical exercise. The write combines many different writing techniques to bring out the theme: iron deficiency and physical exercise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we n eed to take proper measures to correct iron deficie ncy. One of the major writ ing tech niq ues is cause and effect. Now let ' have a look atPara. 4.Effect: Iron deficie ncy is very com mon among wome n in general.V.Words & Phrases Study1endurancen. the ability to continue doing sth. difficult or painful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忍耐;忍耐⼒The long climb tested our powers of en dura nce.长时间的攀登考验了我们的耐⼒。

全景新视野_(2)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精品)

全景新视野_(2)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精品)

全景新视野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地图版选修教材《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二单元第二节内容,是继第一节“图片梦工厂”后,对全景图像的进一步探讨。

教材安排体现了知识结构的联系性,有利于知识的迁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

本节内容有四部分:欣赏与制作全景图、全景图再创作、评价全景图和自主创作全景图。

我在处理教材时,将这四部分内容分在两课时中完成,第一课时重点介绍全景图的相关知识,领会全景图的拍摄,体验全景图的制作,简单了解虚拟现实技术。

有了这些基础做铺垫,第二课时学习全景图的自主创作学生就会游刃有余。

本课为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日趋完善,喜欢接受新鲜事物,自我约束能力有所提高,能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掌握了网上获取信息的基本策略,有图像获取的生活经验,能够利用Photoshop工具对图形图像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

在认知和心理特点的决定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全景图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学习和讨论。

(三)教学准备:1.教学方法:教法:讲授、引导、实例分析学法:观察、讨论、自主学习、上机操作2.教学资源:教师:教学演示文稿、数码相机学生:数码相机、三脚架、Ulead Cool 360操作演示、Ulead Cool 360工具软件3.技术准备:局域网、广播软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什么是全景图,知道全景图的特点;(2)能够区分柱形全景图、球形全景图及对象全景图,并了解其应用的领域;(3)能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全景图素材,并进行全景图的拼接;(4)初步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知道全景图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一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全景作品,区分全景图的种类和应用领域;(2)通过观看教师演示全景图的拍摄,领会用数码相机拍摄全景图的要领;(3)利用实践探究,体验全景图的拍摄、制作的全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选修2第二单元第2课《全景新视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选修2第二单元第2课《全景新视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选修2第二单元第2课《全景新视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问题情境了解全景图的含义和分类,理解全景图的基本原理,掌握制作全景图的技术。

2、过程与方法:以探究的方式对全景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驱动制作全景图的愿望,老师通过演示教学、自主学习等方法,让学生达到利用一定的软件制作全景图,能初步对自己的作品做出评价。

3、情感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虚拟现实技术的魅力和文化内涵,激发主动学习、创作的兴趣,从而表达思想和审美体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图片的简单处理知识,初步具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对于这种全新的图片展示方式( Ulead COO L 360 )是非常有探索欲望的。

3重点难点
(一)重点
1. 了解全景图的概念、特点、分类。

2. 全景图原理、素材的拍摄技巧。

3. 运用photomerge制作全景展开图。

4. 运用Ulead Cool 360 制作全景图作品。

(二)难点
理解photomerge和Ulead cool 360的缝图技术。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由《题西林壁》、《庐山相册》引出信息的表现手法很多,效果不同。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共17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共17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共17篇)篇1: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信息技术课是技术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技能。

同时这种技能不是计算机本身,而是使用计算机去处理信息的技术和能力,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必备技能。

高中的信息技术课不是专业的计算机课,它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高中技术性课程与学术性课程协调配合,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公民。

1.教材分析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不能是机械的知识传授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充满体验、充满实践、充满探究、充满创造的过程。

高中第一节讲信息与信息的特征,基本上是概念与知识的介绍,缺乏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较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根据以上分析,如果直接从概念讲解入手,照本宣科进行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枯燥,很难接受,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因此必须采取例举法来讲解,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认识普遍存在的信息,理解信息的含义;(2)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1.重点(1)了解信息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

(3)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2.难点(1)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2)理解计算机中表示数据的方法。

4.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首先一起观察老师,说出老师的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

通过观察老师获得很多关于老师的信息。

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每个人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

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信息有哪些作用?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全景新视野教学设计

全景新视野教学设计

《全景新视野》教案一、教材分析《全景新视野》是选修模块2《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二单元《图形图像处理》第二节的内容。

普及化的简单易于实现的全景图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一种,了解全景图有助于学生揭开虚拟现实技术的神秘面纱。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图形、图像获取与加工的方法,本节内容则是从普通图形图像处理到虚拟全景图处理的一个提升。

教材要求学生了解全景图的基础知识,并初步掌握一种全景图的制作方法。

二、学生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图像处理基础,学生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和创作欲望都很高。

虽然全景图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也更有吸引力,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全景图制作软件Ulead cool 360 简单易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期望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使学生得到发展和提升:1.了解全景图的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2.学会使用Ulead cool 360制作全景图。

3. 通过对学生全景图作品的展示与评价,让学生了解全景图的获取与加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劳动成果的品格。

4.通过对新事物的学习研究,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新知、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1.全景图的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2.使用Ulead cool 360制作全景图。

五、教学难点1. 调整素材图片,制作完美的全景图。

2. 了解全景图的获取与加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六、教学准备学习环境: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学系统学习资源:教学辅助网站七、授课对象:高二年级八、授课时间:1课时九、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设计:采用问题导引、任务驱动、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评价方式:本节课中采用课堂提问、小组互评和学生自主网上测试三种评价方式,分别对学生进行了过程评价与最终评价。

3.教学流程:十、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拍摄中,记得 要给每张照片都 留有一定的重叠 区,用来后期拼 合照片时保证场 景的连续。
作业:思考下面创意全景图是怎么拍摄出来的,自 己也来拍拍看。
活动:请同学们用手机现场拍摄一张全景图。
图片拼合成全景图
相邻两张照片至少要有15%以上的重叠部分。
活动:大家来找茬 看图找出全景图中的问题。
拍摄全景图素材注意事项:
相机不要有任何 垂直移动或倾斜, 建议使用云台。
为提高拼合质量, 作为拼缝的地方尽 量避免运动物体。
全景摄影不需要 太多的光怪陆离, 每张素材图片的 明暗要一致。
全 景 新 视 野
猜猜这是哪儿!
点击添加标题
原来是
我们的视野
最佳水平直接视野
最大水平直接视野
最佳垂直直接视野
最大垂直直接视野
全景图——是指大于双眼 正常有效视角(大约水平 90度,垂直70度)或双眼 余光视角(大约水平180 度,垂直90度),乃至 360度完整场景范围的照 片。
全景图的表现形式
柱形全景图
球形全景图
对象全景图
柱形全景图
我们脚下的空 间景色。
球形全景图
球形全景图可以达到水平360 度和垂直180度的视觉效果。
对象全景图
对象全景图可以让观赏者的视线不 动,而对眼前景物进行360度旋转。
同学们,我们自己能不能制作全景图 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