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录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试行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公安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医院内部安全技术防范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公安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医院内部安全技术防范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公安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医院内部安全技术防范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公安厅•【公布日期】2007.05.10•【字号】苏卫应急[2007]22号•【施行日期】2007.05.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公安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医院内部安全技术防范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苏卫应急〔2007〕22号)各市卫生局、公安局,各三级医院:为加强医院内部安全管理,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确保医院安全稳定,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进“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综治办等部门关于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41号),省卫生厅、省公安厅研究制定了《江苏省医院内部安全技术防范建设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

希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级各类医院要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有效开展防范的原则,逐步将医院内部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到位。

为控制建设成本,原则上要以市为单位对辖区内的医院技防设备统一组织招标采购。

实施中的问题,请及时与省卫生厅卫生应急办公室或省公安厅经文保处联系。

省卫生厅联系电话:************;省公安厅联系电话:025-********。

特此通知。

附件:江苏省医院内部安全技术防范建设规范(试行)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公安厅二○○七年五月十日附件:江苏省医院内部安全技术防范建设规范(试行)为加强医院内部安全管理,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确保医院安全稳定,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进“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综治办等部门关于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41号),制定本规范。

一、医院内部安全技术防范是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等技术手段对医院要害部门、重要部位、重要物资等实施防控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医院提高安全防范效果。

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公安局关于执行〈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

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公安局关于执行〈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

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公安局关于执行〈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公安局•【公布日期】2006.09.12•【字号】沪公发〔2006〕341号•【施行日期】2006.09.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治安管理正文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公安局关于执行〈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沪公发〔2006〕341号各公安分局、县公安局,市局有关单位,各公安处(局):现将《上海市公安局关于执行〈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与市局治安总队联系。

上海市公安局二〇〇六年九月十二日上海市公安局关于执行《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试行)为进一步促进娱乐场所的健康发展,规范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根据国务院2006年1月29日公布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关于“县级以上公安部门负责对娱乐场所消防、治安状况的监督管理”的规定,现就本市公安机关贯彻执行《条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规定:一、歌舞娱乐场所治安硬件设施(一)闭路电视监控系统1、安装部位。

歌舞娱乐场所的所有出入口(包括消防应急通道)、接待大厅(大堂)、IC卡考勤点、收银台、停车场以及多层楼面经营的歌舞娱乐场所每层楼面的出入口(包括消防应急通道、电梯厅出入口)应当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设备。

2、技术要求。

系统应使用红外彩色摄像机和符合本市《安全技术防范监控用硬盘录像机通用技术要求》(DB31/295-2003)的硬盘录像机;系统应具有时间、日期的字符叠加、记录和调整功能,时间误差应在±30秒以内,字符叠加应不影响图像记录效果;系统图像信号的技术指标应不低于国家标准GB50198规定的评分等级4级的要求;图像记录帧速应不小于25帧/秒;录像资料保存不少于30天;系统能够通过LAN、WAN及互联网与计算机相连,实现远程监视、放像、备份及升级,回放质量达到VHS级以上。

DB31329.2-2005

DB31329.2-2005

ICS:13.320A90备案号:16741-2005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329.2-2005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第2部分:剧毒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集中存放场所2005-02-07发布2005-05-01实施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和《上海市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本市剧毒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集中存放场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检验、验收、维护的依据。

本标准除5.1.1表1中序号4、5、6、7、11、12、15、16和5.2.1.2a)、5.2.1.2c)、5.2.1.2d)(4)、5.2.1.4、5.2.2.2a)、5.2.2.2b)、5.2.2.3d)(3)、5.2.2.3e)(3)、5.2.2.10、5.2.3.4、5.2.4.5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2000)的条文编排和编写。

本标准由上海市公安局技术防范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辐照中心、上海缘鑫安全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因特尔安全技术工程公司、上海中科合臣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晓新、袁义康、陶焱升、彭兴宝、陶宏明、张昊、郭宏康、丁海峰。

本标准由上海市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于2004年11月首次制订。

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第2部分:剧毒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集中存放场所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剧毒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集中存放场所(以下简称存放场所)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分级、系统设计、施工、检验、验收和维护。

DV录像机技术参数

DV录像机技术参数
音频输入(模式)音频
Photo插孔(×4)
-10/-2/+4(全比特dB)
时间码号输入
BNC(×1)0.5至4Vp-p(环通连接)
视频输出(模拟)复合
S-视频
分量
监视器
BNC(×1)
1.0VP-P,75Ω,负极性同步
DIN4芯(×1)
Y:1.0Vp-p,75Ω,负极性同步
C:0.3Vp-p,(副载波脉冲)75Ω
BNC9(×3)
Y:1.0Vp-p,75Ω,负极性同步
R-Y:0.7Vp-p,75Ω(100%)
B-Y:0.7Vp-p,75Ω(100%)
RCA芯(×1)
1.0Vp-p,75Ω,负极性同步
音频输出模拟音频
监视器
耳机
XLR3芯公(×4)
+Dbu
RCA芯(×1)
非立体声
立体声小型插孔(×1)
时间码输出
BNC(×1),2.2Vp-p 600Ω/1.2Vp-p75Ω
音频性能
记录模式
2声道(CH)模式(48kHz/16比特)/4声道(CH)模式(32kHz/12比特)/自动(DV输入)
重入模式(自动选择)
2声道(CH)模式(48kHz/16比特)/4声道(CH)模式(32kHz/12比特)
2声道(CH)模式(32kHz/16比特)/2声道(CH)模式(44.1kHz/16比特)
DV
一、项目内容
设备名称
数量
参考型号
备注
DV录像机
一台
sory
DSR-45AP
二、技术规范要求
概述
技术指标
所需电源
交流100VG到240V、50/60Hz
功率消耗

硬盘录像机通用技术要求(试行)(精)

硬盘录像机通用技术要求(试行)(精)

硬盘录像机通用技术要求(试行)1 范围本《要求》规定了在上海市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中使用的硬盘录像机的一般技术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硬盘录像机,是企业制定硬盘录像机产品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

2 引用标准GB/T 9813-2000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 12338-90黑白通用型应用电视摄像机测量方法GB 1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5207-94视频入侵报警器GB 15466-1995应用电视术语GB/T 16572-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3 定义、术语3.1 本要求采用下列定义和术语。

3.1.1 硬盘录像机以计算机硬盘为载体,可记录、回放视(音)频信号的设备。

3.1.2 A类机每路图像帧频数不低于12帧/秒的硬盘录像机。

3.1.3 B类机每路图像帧频数不低于24帧/秒,且每路均具有音频输入/输出的硬盘录像机。

3.1.4 电视线在图像水平或垂直方向等于光栅高度的距离上所能分辨的黑白相间的线数,是测试电视系统分解力的单位。

3.1.5 分辨力对一帧等宽的黑白相间的线条之图像,分辨其黑白线条最小宽度的能力,常用测试图上鉴别出的每帧高度中的最大线数表示。

3.1.6 亮度鉴别等级(灰度级)电视图像中从最黑到最白之间所能区别的亮度级数。

3.1.7 帧频每秒钟扫出完整图像的数目。

3.1.8 视(音)频信号频谱在视频(音频)范围内的电信号。

3.1.9 探测记录以视频或其他方式对警戒区域进行动态探测,当探测到警戒区域发生变化时进行的记录。

3.1.10 探测预录探测响应启动前预置的记录。

3.1.11 图像质量图像画面信息的完整性和还原效果。

3.1.12 操作日志按时序显示和自动保存操作过程的文件格式。

3.1.13 最大记录间隔相邻两个记录文件之间允许的时间间隔。

3.1.14 口令由系统管理员及以上权限的人员设定的用于鉴别登录用户身份并防止非正常进入系统的一组特定的字符串。

4 技术要求4.1 硬件和软件应符合GB/T 9813-2000中4.1.1、4.1.2、4.1.5、4.1.6、4.1.7的要求。

《数字高清视频系统技术规范》-2012

《数字高清视频系统技术规范》-2012

ICS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1247 —2012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Digital High-Definition & Visual Surveillance System2012 – 05 - 04 发布 2012 - 08 - 05 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41 范围--------------------------------------------52 规范性引用文件----------------------------------5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64 系统设计原则------------------------------------95 系统管理---------------------------------------106 系统技术参数-----------------------------------107 系统设计---------------------------------------138 施工-------------------------------------------169 方案论证、工程检测、竣工验收要求---------------1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备选器材的技术要求----------252前言本标准是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通用技术规范,可作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管理的参考依据,也是保证我省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建设质量,维护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

在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92号《福建省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和福建省公安厅关于安全技术防范工作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本着从实际出发,以高清、网络、数字及智能的技术特点为基本原则,结合当前的软件、网络、通信以及安防器材的发展,针对我省安防领域,制定了措施得当、管理到位、引导正确、切实有效的地方标准。

硬盘录像机 执行标准

硬盘录像机 执行标准

硬盘录像机执行标准硬盘录像机执行标准。

硬盘录像机(DVR)是一种用于录制和存储视频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监控系统、安防领域和家庭娱乐等领域。

为了确保硬盘录像机的性能和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标准,以便对硬盘录像机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

本文将介绍硬盘录像机的执行标准内容及其重要性。

首先,硬盘录像机的执行标准包括外观和结构、功能性能、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方面。

外观和结构要求硬盘录像机的外壳应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外部冲击和振动,同时外观设计应美观大方。

功能性能要求硬盘录像机应具有清晰的视频录制和回放功能,能够支持多种视频格式和分辨率,具有良好的图像处理能力。

安全性能要求硬盘录像机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危险物质或电磁辐射,保证用户和设备的安全。

环境适应性要求硬盘录像机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包括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方面。

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硬盘录像机在长时间工作中不会出现故障,保证录像数据的稳定存储和可靠性。

其次,硬盘录像机执行标准的制定对于产品质量和市场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执行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硬盘录像机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流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保障用户的权益。

执行标准也可以作为产品质量监督的依据,对硬盘录像机进行质量抽检和监督,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障市场秩序。

此外,执行标准的制定还可以推动硬盘录像机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最后,硬盘录像机执行标准的实施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硬盘录像机执行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执行标准意识,促进标准的落实。

企业应加强对硬盘录像机生产和质量控制的管理,严格按照执行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消费者应增强对硬盘录像机产品的质量意识,选择符合执行标准要求的产品,维护自身权益。

综上所述,硬盘录像机执行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行业发展和保障用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安防工程设计施工注意事项

安防工程设计施工注意事项

安防工程设计/施工注意事项(整理日期:2006年7月22日)方案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图家有关的规范进行设计,常用的设计依据如下: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2.《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3.《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1994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

5.《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686.《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7.《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10408。

5-20008.《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10408。

4—899.《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10.《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K/16—9212.《建筑智能设计标准》DBJ-08-47-95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1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1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17.《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18.《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GA3819.《涉外建设项目安保电视系统设计规范》DBJ08-16-9920.《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B31/294—200321.《本市住户报警系统设计要求(试行)》沪公技防(2003)13号22.《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72—9423.《黑白可视对讲系统》GA/T26924.《硬盘录像机通用技术要求》沪公技防(2002)004号.2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6.《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GB/T176262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16796一、视频安防监控系统1.建筑物周界出入口、车库出入口,应设置高清晰、低照度固定摄像机(镜头配备5-50mm手动变焦自动光圈镜头)和高质量的硬盘录像机进行24小时事实录像,并配置卤素灯增加夜间照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盘录像机通用技术要求(试行)1 范围本《要求》规定了在上海市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中使用的硬盘录像机的一般技术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硬盘录像机,是企业制定硬盘录像机产品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

2 引用标准GB/T 9813-2000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 12338-90黑白通用型应用电视摄像机测量方法GB 1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5207-94视频入侵报警器GB 15466-1995应用电视术语GB/T 16572-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3 定义、术语3.1 本要求采用下列定义和术语。

3.1.1 硬盘录像机以计算机硬盘为载体,可记录、回放视(音)频信号的设备。

3.1.2 A类机每路图像帧频数不低于12帧/秒的硬盘录像机。

3.1.3 B类机每路图像帧频数不低于24帧/秒,且每路均具有音频输入/输出的硬盘录像机。

3.1.4 电视线在图像水平或垂直方向等于光栅高度的距离上所能分辨的黑白相间的线数,是测试电视系统分解力的单位。

3.1.5 分辨力对一帧等宽的黑白相间的线条之图像,分辨其黑白线条最小宽度的能力,常用测试图上鉴别出的每帧高度中的最大线数表示。

3.1.6 亮度鉴别等级(灰度级)电视图像中从最黑到最白之间所能区别的亮度级数。

3.1.7 帧频每秒钟扫出完整图像的数目。

3.1.8 视(音)频信号频谱在视频(音频)范围内的电信号。

3.1.9 探测记录以视频或其他方式对警戒区域进行动态探测,当探测到警戒区域发生变化时进行的记录。

3.1.10 探测预录探测响应启动前预置的记录。

3.1.11 图像质量图像画面信息的完整性和还原效果。

3.1.12 操作日志按时序显示和自动保存操作过程的文件格式。

3.1.13 最大记录间隔相邻两个记录文件之间允许的时间间隔。

3.1.14 口令由系统管理员及以上权限的人员设定的用于鉴别登录用户身份并防止非正常进入系统的一组特定的字符串。

4 技术要求4.1 硬件和软件应符合GB/T 9813-2000中4.1.1、4.1.2、4.1.5、4.1.6、4.1.7的要求。

4.2 外观和结构应符合GB/T 9813-2000中4.1.4、4.3的要求,并应具备记录文件的视频模拟输出接口和数字数据输出接口,B类机还应有音频输出接口。

4.3 基本技术参数和功能(PAL制式)4.3.1 水平分辨力4.3.1.1 监视水平分辨力在处于记录的状态下,单路监视图像的水平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240电视线。

4.3.1.2 回放水平分辨力在所有视音频通道处于记录的状态下,单路全屏回放图像的水平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220电视线。

4.3.2 亮度鉴别等级(灰度级)记录回放时,亮度鉴别等级应大于或等于9级。

4.3.3 帧频数在接入并开启所有视频源的条件下,帧频数应满足表1的规定要求。

表1 硬盘录像机帧频数硬盘录像机类别帧频数A类机每路大于或等于12帧/秒B类机每路大于或等于24帧/秒4.3.4 视音频同步记录在所有视音频通道处于记录的状态下,连续运行168小时后,回放任意时间段的视音频记录,不应有明显的不同步现象。

4.3.5 探测记录功能在开启所有信号源通道的状态下,每一路均能接收来自摄像机或其他入侵探测器发出的探测响应联动信号,并进行图像记录。

当使用视频入侵探测方式联动时应符合GB 15207-94中5.2.3、5.2.4和5.2.6的要求;当使用其他入侵探测方式联动时应符合GB 12633-90中6.3.1的要求。

4.3.6 探测预录功能应具有自探测响应启动前5秒视(音)频记录的功能。

4.3.7 图像质量在所有视音频通道处于记录的状态下,单路监视、回放图像画面中的信息不应有明显的缺损,物体移动时图像边缘不应有明显的锯齿状、拉毛等现象。

4.3.8 视(音)频检索功能在所有视(音)频通道处于记录的状态下,应能按日期、时间及视频通道标号便捷检索回放,并具有正常速度、快进、快返、慢进、慢退、单帧进退、暂停、单路全屏回放等基本功能。

4.3.9 最大记录间隔记录采用自动分段时,相邻两段间最大记录间隔时间应小于或等于0.4秒。

4.3.10 操作权限操作权限至少为两级或两级以上,并设置相应级别的口令。

三次错误输入口令应发出声、光报警,报警声级应大于40分贝,并保持3分钟。

光信号应能保持至被授权消除。

4.3.11 数据安全性应有以日志形式(年、月、日、时、分、秒)显示和自动保存用户对系统每一步操作过程的功能,以及防止记录数据被篡改的保护措施,并提供数据安全性的评判条件。

4.3.12 防破坏报警功能当摄像机及其他入侵探测器的信号线、电源线被切断或硬盘录像机出现其他电、机械、操作系统的故障时,应发出声、光报警,报警声级应大于40分贝,并每隔10秒发出1次持续3-5秒的报警声,且保持30分钟。

光信号应能保持至被授权消除。

4.3.13 硬盘录像容量在符合4.3.1、4.3.2、4.3.3、4.3.4的条件下,硬盘记录时间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相关要求。

硬盘记录满时,应能循环覆盖起始数据。

4.4 安全性应符合GB/T 9813-2000中4.4的要求。

4.5 电源适应能力应符合GB/T 9813-2000中4.5的要求。

4.6 噪声应符合GB/T 9813-2000中4.6的要求。

4.7 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T9813-2000中4.7的要求。

4.8 环境条件适应性应符合GB/T 9813-2000中4.8级别1的要求。

4.9 稳定性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连续运行168小时,不应出现电、机械或操作系统的故障,基本参数和性能应符合4.3的要求。

4.10 可*性应符合GB/T 9813-2000中4.9的要求5 试验方法本试验方法均以4路样机为例,测试仪器见表2。

表2 测试仪器名称标准视频信号发生器带外同步输出的高分辨力摄像机带外同步输入的LED发光显示的数字式计数器带外同步输入及秒闸的LED发光显示的数字频率/计数器高性能4路视音频分配器高分辨率彩色摄像机0分贝输出高质量监听拾音器机械式节拍器1000线黑白监视器专用型号的显示器(VGA)5.1 试验环境条件应符合GB/T 9813-2000中5.1的要求。

5.2 外观和结构检查按GB/T 9813-2000中 5.2的规定进行,应符合 4.2的要求。

5.3 水平分辨力5.3.1 监视水平分辨力试验在所有视频通道处于记录的状态下,将标准视频信号发生器的多波群信号逐一与各通道连接进行监视,目测各通道显示器图像中心楔上水平方向的分辨力,应符合4.3.1.1的要求。

5.3.2 回放水平分辨力试验在所有视频通道处于记录的状态下,目测各通道记录多波群信号的回放图像在显示器中心楔上水平方向的分辨力,应符合4.3.1.2中的要求。

5.4 亮度鉴别等级试验在所有视频通道处于记录的状态下,将标准视频信号发生器的阶梯波信号逐一输入各通道并进行记录,目测各通道记录阶梯波信号的回放图像鉴别亮度等级,应符合4.3.2的要求。

5.5 帧频数试验5.5.1 目测法回放图像过程中采用本机逐帧计数的方法,统计并记录3秒内的录制帧数,并重复3次计算每秒平均值,均应符合4.3.3的要求。

如产品具有软件检测帧频数的功能,应提供测试方案。

5.5.2 仪器测试a.将两台数字式频率/计数器分别设置为:计数25赫兹,内激发计时毫秒级。

b.将两台数字式频率/计数器与高分辨力摄像机连接成同步工作状态,再将该摄像机对准该两台频率/计数器的显示部分,并调节至显示部分的数字清晰可辨。

c.将此摄像机信号,经高性能4路视音频分配器分别与样机的输入端相连接。

监视帧频数:在所有视频通道处于记录的状态下,目测计时显示数,应符合4.3.3的要求。

回放帧频数:在所有视频通道处于记录的状态下,目测回放计时显示数应符合4.3.3的要求。

5.6 视音频同步试验本试验在完成稳定性试验过程中进行。

调准节拍器,将摄像机、监听拾音器对准节拍器和秒表,将视音频信号经高性能4路视音频分配器分别与样机的输入端相连接。

a.使所有视音频通道同时处记录状态,持续时间大于10分钟。

b.随机选择某一文件中至少5个时间点位(包括该文件开头和结尾在内)的视音频信号进行回放。

用目视和耳听,综合评价视音频回放的同步效果,应符合4.3.4的要求。

5.7 探测记录和探测预录功能试验将摄像机、视频信号源或其他入侵探测器等与硬盘录像机连接成系统,按GB 15207-94中6.3.4、6.3.5、6.7.5条或按GB12633-90中6.3.1条进行试验,检查视(音)频记录,应符合4.3.5和4.3.6的要求。

5.8 图像质量评价在所有视频通道处于记录的状态下,目测单路全屏监视的静止和移动物体的图像,应符合4.3.7的要求。

5.9 视(音)频检索功能试验对所有已记录的视(音)频数据,按4.3.8要求进行抽查检索回放,检测硬盘记录系统能否方便、快捷地输出正确记录。

5.10 最大记录间隔试验采集自动分段时任意相邻的两个数据记录段,计算前一段结束时间与后一段开始时间的时间差值,应符合4.3.9的要求。

5.11 操作权限试验以不同权限操作相同功能,查看是否具备权限管理功能。

每种权限分别三次输入错误口令,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用声级计在距样机1米处测试声响,同时用秒表测声响持续时间,并用授权口令消除报警信号,应符合4.3.10的要求。

5.12 数据安全性试验根据提供的数据安全性评判条件,检查被记录的数据是否能防止被修改、删除,试验结果应符合4.3.11的要求。

5.13 防破坏报警功能试验将摄像机、入侵探测器与硬盘录像机连接成系统。

a. 以人为方式将摄像机、入侵探测器的电源线或信号线断开;b. 以人为方式使硬盘录像机出现电、机械、操作系统的故障;当上述a、b二种情况分别发生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用声级计在距样机1米处测试声响,同时用秒表测声响持续时间,并用授权口令消除报警信号,应符合4.3.12的要求。

5.14 硬盘记录容量试验a.在正确设置样机和满足图像分辨力、帧频数要求的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的连续记录,并以1小时为单位得出硬盘占用的数据量,再根据总容量计算出硬盘最大记录时间。

b.对样机进行最长时间的连续记录,检查超时连续记录后能否自动将起始数据覆盖。

上述a、b二种试验结果均应符合4.3.11中的要求。

5.15 安全试验按GB/T 9813-2000中5.4条的有关规定。

5.15.1 接地连续性试验按GB/T 9813-2000中 5.4.1条的规定进行。

5.15.2 对地漏电流试验按GB/T 9813-2000中 5.4.2条的规定进行。

5.15.3 抗电强度试验按GB/T 9813-2000中 5.4.3条的规定进行。

5.16 电源适应能力试验按GB/T 9813-2000中 5.5条的规定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