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立体结构.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2章第2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 (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2章第2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 (2)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1将抽象的理论模型化,化难为简,详略得当,有效教学2创设橡皮泥制作等活动,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出价层对子对互斥理论与空间构型的有机整合和熟练运用。

3注重学习中所蕴含的化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为三维教学目标,遵循素质教育教学理念。

引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培养逻辑思维、化学素养和优秀学习品德的教育二教材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要求,在已学习共价键的知识基础上,本节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

通过学习,学生能在分子水平上,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识无知的分子和离子的构型,使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对前后知识逻辑性的延伸运用,对分子知识的有效理解得以提高。

三学情分析选修三《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物质的结构知识涉及微观世界,抽象,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

学习方法都很欠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要求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等。

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起点低,并充分利用橡皮泥制做分子模型、游戏活动等,用宏观结构体现微观结构来达到目的,并引起学生的兴趣,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知识技能1使学生正确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学会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能力培养1通过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教学,提升学生化学理论素养。

2通过探究分子的立体构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自学能力。

思想情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切身感悟化学学科的奇妙,体验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和自信。

在质疑、体会、反思中提升内在素养。

五重点难点分子的立体构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六教学策略和手段探究式教学法,模型自做,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使用。

选修3第二章第2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

选修3第二章第2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

选修3第二章第2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的立体结构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学会运用VSEPR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3.能够运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

教学重点:1.分子的立体结构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VSEPR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3.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

教学难点:1.VSEPR模型的理解和应用。

2.杂化轨道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模型3.分子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不同立体结构的分子模型,引发学生对分子立体结构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分子的立体结构对物质性质有什么影响吗?二、新课讲解1.讲解分子的立体结构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指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

b.分子的立体结构对物质的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性等有着重要影响。

2.讲解VSEPR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a.介绍VSEPR模型的原理和步骤。

b.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VSEPR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3.讲解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a.介绍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

b.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

三、案例分析1.分析案例一:水分子H2O的立体结构a.运用VSEPR模型预测H2O的立体结构。

b.运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H2O的立体结构。

2.分析案例二:氨分子NH3的立体结构a.运用VSEPR模型预测NH3的立体结构。

b.运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NH3的立体结构。

四、互动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分子,运用VSEPR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预测和解释其立体结构。

2.各组汇报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六、作业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学会了运用VSEPR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预测和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高二化学 选修3 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教案及说课稿

高二化学  选修3   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教案及说课稿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配合物理论简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能认识常见的配合物。

2.会正确表示配位键、配位化合物。

3.了解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命名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

2、通过举例及资料卡片呈现的形式,培养学生从信息中主动获取知识,总结归纳,增强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史实的了解,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2、通过实验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3、了解配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力量,激发学生刻苦钻研,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探究,学习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等概念,了解配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配位化合物理论。

教学过程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配合物理论简介说课稿一、设计思想1、把握的原则:将复杂的知识理论简单化,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

2、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三条主线:(1)知识线。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认识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

(2)方法线。

注重学习中所蕴含的化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线。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

爱祖国,爱家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要求,在必修2和选修3已介绍共价键的知识基础上,本节介绍了特殊的共价键——配位键,并得出很庞大的一类物质——配合物。

对配位键和配合物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并不深,只需要认识和判断配合物和配位键并能正确表达配位键。

能知道它在生产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应用。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构建了共价键的概念,一般共价键的形成方式是成键双方原子各提供一个单电子,而形成共价键还有其他方式,学习配位键能打破他们对共价键固有的认识。

本班学生化学基础较好,通过两年的新课程学习已基本具备了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Word版含答案

其次节⎪⎪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一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课标要求]1.生疏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简单性。

2.能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简洁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1.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CO 2呈直线形,H 2O 呈V 形,HCHO 呈平面三角形,NH 3呈三角锥形,CH 4呈正四周体形。

2.价层电子对是指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

中心原子形成几个σ键就有几对σ键电子对,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可由下式计算:12(a -xb ),其中a表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 表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 表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3.价层电子对为2时,VSEPR 模型为直线形;价层电子对为3时,呈平面三角形;价层电子对为4时,呈四周体形,由此可推想分子的立体构型。

形形色色的分子1.三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有直线形和V 形两种化学式 电子式结构式 键角 立体构型立体构型名称CO 2O===C===O180°直线形H 2O105°V 形2.四原子分子大多数实行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锥形两种立体构型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键角立体构型立体构型名称CH 2O约120°平面三角形NH 3107°三角锥形3.五原子分子的可能立体构型更多,最常见的是正四周体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键角立体构型立体构型名称CH 4109°28′正四周体形CCl 4109°28′正四周体形1.下列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正确的是( )ABCD解析:选D CO 2分子是直线形,A 项错误;H 2O 分子为V 形,B 项错误;NH 3分子为三角锥形,C 项错误;CH 4分子是正四周体结构,D 项正确。

2.硫化氢(H 2S)分子中,两个H —S 键的夹角都接近90°,说明H 2S 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CO 2)分子中,两个C===O 键的夹角是180°,说明CO 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甲烷(CH 4)分子中,任意两个C —H 键的夹角都是109°28′,说明CH 4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及说课稿

高二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及说课稿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配合物理论简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能认识常见的配合物。

2.会正确表示配位键、配位化合物。

3.了解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命名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

2、通过举例及资料卡片呈现的形式,培养学生从信息中主动获取知识,总结归纳,增强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史实的了解,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2、通过实验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3、了解配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力量,激发学生刻苦钻研,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探究,学习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等概念,了解配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配位化合物理论。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导课】讲述波尔保存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引出生活中的一类重要物质——配位化合物。

【板书】配合物理论简介【实验探究1】小组合作探究, 填写表格。

学生活动完成实验探究1: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表格。

通过小组实验,共同讨论的形式,学习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认识配位键 ,学习配位键的正确表力.式J O学会科学实验方法----对比试验,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板书设计】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配合物理论简介1.配位键2.配合物3.配合物的应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配合物理论简介说课稿一、设计思想1、把握的原则:将复杂的知识理论简单化,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

2、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三条主线:(1)知识线。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认识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

(2)方法线。

注重学习中所蕴含的化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线。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

爱祖国,爱家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要求,在必修2和选修3己介绍共价键的知识基础上,木节介绍了特殊的共价键一一配位键,并得岀很庞大的一类物质一一配合物。

学案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立体结构

学案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立体结构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学案)【学习目标】1、熟悉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初步熟悉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分子空间构型间的关系。

4、熟悉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5、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6、能按照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7、进一步增强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重点知识】: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理论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回顾思考】1 举例说明什么叫化学式?2 举例说明什么叫结构式?3 举例说明什么是结构简式?4 举例说明什么是电子式?5 举例说明什么价电子?(第一课时)一、形形色色的分子【阅读讲义】认真阅读讲义35到37页“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处。

在阅读进程中勾出你以为重要的句子、词语、规律等,如发现新问题请写在讲义中相应地方。

认真读图2-8、2-9、2-10、2-11、2-12和36页的知识卡片等去熟悉分子的多样性,自己动手制作几种分子的模型体验分子的空间构型。

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阅读思考1】完成下表1、原子数相同的分子,它们的空间结构相同吗?2、请你利用身旁的易患材料参照讲义35、36页内容制作CO2、H2O、NH3、CH2O、CH4分子的球辊模型(或比例模型);并用书面用语描述它们的分子构型。

3、你如何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4、写出CO2、H2O、NH3、CH2O、CH4的电子式;5、观察上述分子的电子式,分析H、C、N、O原子别离可以形成几个共价键,你知道原因吗?6、如何计算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成σ键电子对、未成键电子对)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阅读讲义】认真阅读讲义37到39页“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处。

在阅读进程中勾出你以为重要的句子、词语、规律等,如发现新问题请写在讲义中相应地方。

认真读图2-15、表2-4、2-5,对比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分子构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2.2《分子的立体结构》(第2课时)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2.2《分子的立体结构》(第2课时)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2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2.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点3.能依照杂化轨道理论判定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4.采纳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5.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教学难点分子的立体结构,杂化轨道理论[展现甲烷的分子模型][创设问题情形]碳的价电子构型是什么样的?甲烷的分子模型说明是空间正四面体,分子中的C—H键是等同的,键角是109°28′。

说明什么?[结论]碳原子具有四个完全相同的轨道与四个氢原子的电子云重叠成键。

师:碳原子的价电子构型2s22p2,是由一个2s轨道和三个2p轨道组成的,什么缘故有这四个相同的轨道呢?为了说明那个构型Pauling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

板:三、杂化轨道理论1、杂化的概念: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那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摸索与交流]甲烷分子的轨道是如何形成的呢?形成甲烷分子时,中心原子的2s和2p x,2p y,2p z等四条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形成一组新的轨道,即四条sp3杂化轨道,这些sp3杂化轨道不同于s轨道,也不同于p轨道。

依照参与杂化的s轨道与p轨道的数目,除了有sp3杂化轨道外,还有sp2杂化和sp杂化,sp2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两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sp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一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

[讨论交流]:应用轨道杂化理论,探究分子的立体结构。

[总结评判]: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多原子分子立体结构的判定规律,完成下表。

[讨论]:如何样判定有几个轨道参与了杂化?(提示:原子个数)[结论]: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与相连的其他原子数之和,确实是杂化轨道数。

[讨论总结]:三种杂化轨道的轨道形状,SP杂化夹角为180°的直线型杂化轨道,SP2杂化轨道为120°的平面三角形,SP3杂化轨道为109°28′的正四面体构型。

高二化学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一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二化学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一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二化学学案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一课时(人教版选修三)【学习目标】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4.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化学式:2.结构式:3.结构简式:4.电子式:5.价电子:【知识梳理】一、形形色色的分子知识整理:运用你对分子的已有的认识,完成下列表格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模型)1.填表分子CO2H2O NH3CH2O CH4分子内原子总数价层电子数中心原子孤对电子对数空间结构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简称()的基本观点:分子中的价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由于相互排斥作用,尽可能趋向彼此远,排斥力最。

3.对于AB n型分子,A原子与B原子间以共价双键、共价三键结合,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仍然适用,这时应把双键或三键当作电子对来看待。

4.价层电子对之间斥力大小顺序为> > 。

5.对于AB m型分子空间结构确定的一般规则为:1)确定中心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数n其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为中心原子的,氢原子和卤素原子按价电子,按不提供价电子算。

2)根据从推断出理想的几何结构。

3)根据孤对电子和成键电子对数估计实际构型,要求实际构型应该满足互斥力,结构。

【典题解悟】例1. 在以下的分子或离子中,空间结构的几何形状不是三角锥形的是()A.NF3B.CH3-C.BF3D.H3O+解析:其中NF3、CH3-和H3O+的中心原子N、C、O均为sp3杂化,但是只形成3个化学键,有1个杂化轨道被孤对电子占据,又由于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所以为三角锥形;只有BF3中的B以sp2杂化,形成平面正三角型分子。

所以选C。

答案:C例2.有关甲醛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C原子采取sp杂化B.甲醛分子为三角锥形结构C.C原子采取sp2杂化D.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结构解析:甲醛分子分子(CH2O)中心C原子采用的是sp2杂化,三个杂化轨道呈平面三角形,2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一个H原子形成一个C—H键,另一个sp2杂化轨道与O原子形成一个键,C原子中未用于杂化的个p轨道与O原子的p轨道形成一个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3、能用 VSEPR 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分子空间构型间的关系。

4、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5、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6、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7、进一步增强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重点知识】: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理论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回顾思考】1举例说明什么叫化学式?2举例说明什么叫结构式?3举例说明什么是结构简式?4举例说明什么是电子式?5举例说明什么价电子?(第一课时)一、形形色色的分子【阅读课本】认真阅读课本35 到 37 页“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处。

在阅读过程中勾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词语、规律等,如发现新问题请写在课本中相应地方。

认真读图2-8、 2-9、2-10、2-11、 2-12 和 36 页的知识卡片等去认识分子的多样性,自己动手制作几种分子的模型体验分子的空间构型。

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阅读思考1】完成下表化学式结构式键角分子的立体构型备注CO 2H2OCH2ONH 3CH 4P41、原子数相同的分子,它们的空间结构相同吗?2、请你利用身边的易得材料参照课本35、36 页内容制作CO2、H2O、NH3、CH2 O、CH4分子的球辊模型(或比例模型) ;并用书面用语描述它们的分子构型。

3、你如何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4、写出 CO 2、 H 2O 、NH 3、 CH 2O 、CH 4 的电子式;5、观察上述分子的电子式,分析 H 、 C 、N 、 O 原子分别可以形成几个共价键,你知道原因吗?6、如何计算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成 σ键电子对、未成键电子对)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阅读课本】认真阅读课本 37 到 39 页“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处。

在阅读过程中勾出你认为重要的 句子、词语、规律等,如发现新问题请写在课本中相应地方。

认真读图 2-15、表 2-4、 2-5,对比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分子构型。

然后思考下列思考问题。

【阅读思考 2】1、中心原子:指出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H O CO 2NH3CH4BF3CH O222、价层电子对:( 1)根据上表中分子的电子式,指出下列分子里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H 2OCO 2NH 3CH 4BF 3CH 2O( 2)根据你对价层电子对现有的知识,价层电子对可分为哪几类?如果计算?(二)认识 VSEPR 模型1、VSEPR 模型(用于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结合 CH 4 、 CH 2O 的立体结构的球棍模型理解VSEPR 模型(重点是从键角的角度理解价层电子对的相互排斥) 【思考】 VSEPR 模型和分子的空间构型一样吗?2、分类第一类: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全部为成键电子对。

如: CH 4 CO 2 等。

价层电子对的排斥力:价层电子对相同,排斥力相同;价层电子对不同,叁键>双键>单键判断方法:分子的立体结构σ键电子对数立体结构 范例 ABn2直线型CO 23 平面三角形 CH 2O4正四面体型CH 4【拓展】 σ键电子对数为 5、6 时又是怎样的呢?第二类: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中除了成键电子对,还有孤对电子对。

如: H 2O 、NH 3 等排斥力:孤对电子对与孤对电子对>孤对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化学式中心原子含有 中心原子结空间构型孤对电子对数合的原子数222H S- 2 2NH 23 13PH【总结】根据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的数目及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目确定微粒的空间构 型。

分 子 或 中心原子分子或离子 VSEPR VSEPR 模 分子或离 分子或离子离子的孤对电 的价层电子 模型型名称子的立体 立体构型的子对对数构型名称CO 2 BeCl 2 BF 3 BCl 3 SO 2 CH 4 CCl 4 NH 3 PH 3 H 2O H 2S PCl 5 SF 6【拓展】分析下列离子的空间构型–––– 2– 2– 2– 3– –+I 3 、 ICl 2 、 ClO 3 、NH 4 、NO 2、、ClO 4 、 SO 4 、SO 3 、 CO 3 、PO 4 、NO 3【内化练习】1、下列物质中,分子的立体结构与水分子相似的是() A 、CO2B 、H SC 、 PCl 3D 、SiCl422、下列分子的立体结构,其中属于直线型分子的是 ()A 、 HOB 、 CO2C 、C H2D 、P22 43、写出你所知道的分子具有以下形状的物质的化学式,并指出它们分子中的键角分别是多少?( 1)直线形 ( 2)平面三角形 ( 3)三角锥形( 4)正四面体4、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A 、NH3B 、 CCl 4C 、H OD 、CH O22【课后作业】1、为了解释和预测分子的空间构型,科学家在归纳了许多已知的分子空间构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十分简单的理论模型 ——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这种模型把分子分成两类:一类 是;另一类是。

BF 3 和 NF 3都是四个原子的分子, BF 3 的中心原子是 , NF 3 的中心原子是; BF 3 分子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而NF 3 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的原因是。

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BeCl 2; SCl 2;SO 3 2-; SF 6(第二课时)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阅读课本】认真阅读课本 39 到 41 页“思考与交流 ”处。

在阅读过程中勾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 词语、 规律等,如发现新问题请写在课本中相应地方。

认真读图 2-16、图 2-17,表 2-6。

然后思考下列思考问题。

【阅读思考 1】1、碳的价电子构型是什么样的?2、碳原子只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为什么能形成四个价键?甲烷分子中的四个C —H 键为何是全等的?键角为何是109°28′?3、人们基于什么目的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4、什么叫杂化?什么叫杂化轨道?5、轨道杂化有哪些主要类型?6、杂化前后原子轨道的数目、形状、空间伸展方向有何异同?【注意】1、杂化的概念: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 形成一组新的轨道, 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2、杂化后原子轨道的数目不增不减,但轨道形状和空间伸展方向均发生了变化。

【应用】甲烷分子的轨道是如何形成的呢?形成甲烷分子时,中心原子的2s 和 2p x ,2p y ,2p z 等四条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形成一组新的轨道,即四条 sp 3 杂化轨道,这些 sp 3杂化轨道不同于 s 轨道,也不同于 p 轨道。

根据参与杂化的 s 轨道与 p 轨道的数目, 除了有 sp 3 杂化外,还有 sp 2 杂化和 sp 杂化,sp 2杂 化轨道表示由一个 s 轨道与两个 p 轨道杂化形成的, sp 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 s 轨道与一个 p轨道杂化形成的。

【例题】 应用轨道杂化理论,探究分子的立体结构。

化学式杂化轨道数 杂化轨道类型 分子结构CH 4 C 2H 4BF 3CH 2OC 2H 2【思考与交流】 怎样判断有几个轨道参与了杂化?【总结】 三种杂化轨道的轨道形状, SP 杂化夹角为°的直线型杂化轨道, SP 2 杂化轨 道为°的平面三角形, SP 3 杂化轨道为°′的正四面体构型。

【内化练习】1、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 2 杂化的是()A 、PBr3B 、CH4C 、 BF3D 、H O22、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 .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 NH 3 为 sp 2 型杂化,而 CH 4 是 sp 3 型杂化B .NH3分子中 N 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 CH 4 分子中 C 原子形成 4 个杂化轨道C . NH 3 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D .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3、用 Pauling 的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四面体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C 原子的四个杂化轨道的能量一样B 、C 原子的 sp 3 杂化轨道之间夹角一样C 、 C 原子的 4 个价电子分别占据 4 个 sp 3杂化轨道D 、 C 原子有 1 个 sp 3 杂化轨道由孤对电子占据 4、用 VSEPR 理论判断物质成键电子对孤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的轨数 分子或离子的形状道杂化类型H 2O NH 4+BF 3 H 3O +【课后作业 】1、下列对 sp 3 、sp 2 、 sp 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 、 sp 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B 、 sp 2 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C 、 sp 3 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D 、 sp 3 、 sp 2 、 sp 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2、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A .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 轨道形成大π键C.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与其它形成三个σ键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 2p 轨道与其它形成σ键3、根据杂化轨道理论,请预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CO 2 , CO 32- 2 , PH 3H S4、为什么 H 2O 分子的键角既不是90°也不是109 ° 28而′是 104.5 ?°(第三课时)四、配合物理论简介【阅读课本】认真阅读课本41 到 44 页。

在阅读过程中勾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词语、规律等,如发现新问题请写在课本中相应地方。

认真读图2-18 、图 2-20,图 2-21,图 2-20。

然后思考下列思考问题。

【阅读思考1】1、什么是配位键?配位键如何表示?2、配位键的形成条件是什么?3、试举出含有配位键的常见粒子 2 个。

4、配位化合物的概念?5、配位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什么?6、配位化合物如何命名?7、配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电离时有何特点?【注意】1、配位化合物的结构2、配位化合物的命名【巩固练习】分析下列配合物的结构,并对其进行命名[Cu(NH 3) 4]Cl 2K 3[Fe(SCN) 6]Na3[AlF 6]【强化练习】1、铵根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分类,应含有()A 、离子键和共价键B 、离子键和配位键C、配位键和共价键D、离子键2、下列属于配合物的是()A 、 NH 4Cl B、 Na2CO3· 10H2O C、CuSO4· 5H2O D、 Co (NH 3)6Cl 33、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①H2O ②NH3 ③F-④CN -⑤COA 、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4、配合物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