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脱水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设备的技术对比

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设备的技术对比!通常污水处理厂采用污泥浓缩和污泥脱水两步工艺对污泥进行减容减量。
含水率大于98%的污泥,一般要考虑浓缩,使含水率降至96%左右,以减少污泥体积,有利于后续处理。
污泥浓缩主要通过重力浓缩池的方式提高出泥的含固率,但通过浓缩池,体积与浓缩时间成正比,且污泥长时间静置浓缩,其中的有机物容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败发臭,影响污水处理厂的卫生环境。
因此,一般通过重力浓缩将含水率降至94—96%后,需要一种脱水效率更高的机械脱水工艺对污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使污泥脱水失去流态,含水率降至80%以下,便于污泥处置时的运输。
一、脱水机的技术对比1、带式压滤机带式压滤机通过直接施加在滤布上产生的压力或张力使污泥脱水,其消耗动力少,以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较为低廉的投资运维费用为优势,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带式压滤机可将出泥含水率降至75~90%,对进泥的絮凝效果要求比较高,需加药调理改性,增加物料渗透性,以达到污泥脱水效果,设备运行状态受进泥含水率和加药影响较大。
其运行噪音为70-75dB,耗电量为0.8W/m3,设备占地面积较大,对层高有要求,由于设备结构为敞开式,无法避免水和气泄漏,车间工况较差。
带式压滤机工艺的开发成功的关键是滤带的开发,是合成有机聚合物发展的结果。
但其滤布结构需定期松弛保养,不仅限制了设备不能连续运行,而且在运行过程中需持续消耗高压水冲洗。
单面脱水,脱水面积小。
聚酯网材料滤带只能承受10公斤/厘米的张力,最高只相当于1公斤/厘米的压强,难以承受瞬间高压强造成的形变累计,导致滤带鼓包,直至破裂。
聚酯网网孔大,故絮凝剂用量较大,否则透滤。
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进料不均匀引起的滤带受力偏移,造成横向和纵向的跑泥,从而影响脱水效果,因此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要求,维护人工成本投入较高。
2、离心脱水机离心机种类很多,污泥处理中主要使用卧式螺旋卸料转筒式离心机。
适用于比重有一定差别的固液相分离,尤其适用于含油污泥、剩余活性污泥等难脱水污泥的脱水。
污水厂污泥脱水工艺比较分析

污水厂污泥脱水工艺比较分析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污泥脱水工艺比较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经浓缩处理后,一般含水率在(95~97)%左右。
脱离出污泥中的空隙水,这部分水约占污泥中总含量的(15~25)%。
但体积仍很大,外运或处置仍很困难。
浓缩污泥、消化污泥经脱水后,含水率可达(75~80)%,将污泥中的吸附水和毛细水分离出来,体积降至浓缩前的1/10,脱水前的1/5左右。
可见,经脱水后污泥体积大为缩小,不但减轻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也为污泥的运输、处置和综合利用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污泥机械脱水主要有带式压滤脱水机、板框式压滤机、离心脱水机、叠螺式脱水机和螺压脱水机等。
常用在对初沉污泥、剩余污泥和消化污泥的脱水处理。
一、带式脱水机带式压滤脱水机的工作原理及构造:该机是由上下两条张紧的滤带夹带着污泥层,从一连串按规律排列的辊压筒中呈S形经过,靠滤带本身的张力形成对污泥层的压榨力和剪切力,把污泥层中的毛细水挤压出来,获得含固量较高的泥饼,从而实现污泥脱水。
带式压滤脱水机是连续运转的固液分离设备,它由机架、动力传系统、进泥系统、加药系统、水冲洗系统和启动纠偏系统组成。
污泥经絮凝、重力(低真空)脱水、低压脱水和高压脱水后,形成含水率小于80 %的泥饼,泥饼随滤布运行到卸料辊时落下。
图带式压滤脱水机示意图1 特点及适用范围1)靠滤布的张力和压力使污泥脱水,无需真空或加压设备,动力消耗小,可连续生产;2)化学调质预处理,使污泥和絮凝剂充分混合絮凝,决定脱水效果的好坏;经过带式浓缩脱水,含固率可以增至20%。
3)维修较方便且费用低,噪音较低。
絮凝剂药剂消耗小、品质要求相对低;4)具备很强的可调性,其进泥量、滤布速度、滤布张力、加药量均可进行有效调节。
2 基本技术参数1)滤带宽度:(500~3500)mm;2)处理能力:(100~800)kg干泥/ m2·h ;3)滤带速度:(0.5~5)m/mim;4)滤带的使用寿命应大于3000h;3 正常运行的标准1)絮凝剂投加量(3~5)‰(纯药量/干泥量);2)控制脱水后污泥含水率(70~80)%;3)污泥固体回收率应大于80%;4)脱水机实际处理能力应达到设计处理能力的75%以上;5)滤带偏离中心线两边在(10~15)mm,最大偏移不能超过40mm;6)泥饼厚度大于5mm,不粘滤布。
污泥脱水工艺优缺点比较

除了脱水机本身,所配套空压机和高压泵耗费掉大量的电能.
由于离心机的脱水原理与处理量导致机器在运行时需要耗费的用电量极大.
配套
设备
因为挤压污泥的压力主要是来自叠螺主体本身,所以的外界压力的要求低.只要能够将污泥和进泥泵打到絮凝混合槽就可以.
因为板框机只适合处理污泥浓度高的浓缩污泥,所以,在进入板框机器之前,必须建造污泥浓缩池或配备浓缩设备.并且,还要给脱水机配备空压机和高压冲洗泵.
污泥脱水工艺优缺点比较
污泥脱水的目的是进一步降低含水率,对污泥进行减容处理,污泥脱水的方法有自然干化、机械脱水、污泥烘干与焚烧等,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机械脱水.就机械脱水处理污泥而言,主要有四种方式:板框脱水机、带式脱水机、离心脱水机与叠螺脱水机.上述脱水机的功能特点如下表所行的时候几乎处于全开放状态,所以现场有臭气,另外冲洗滤布的时候,在强压下水花飞溅,造成现场不干净、不整洁.
前期投资成本很高,由于其特殊的脱水原理制约,需要配备的附属设备较多.
占地
面积
设计紧凑,占地空间小,多余的空间能够充分的利用.
每一台的占地面积和所需要预留的空间大,所以,造成空间的浪费.
每一台的占地面积和所需要预留的空间大,所以,造成空间的浪费.
当污泥浓度偏低的时候,或者固相,液相的比重差别不是很大的时候,很难通过离心力进行固液分离,脱水的效果差,所以要进行浓缩.
综合以上分析,参照其他类似废水处理工程运行经验,选择叠螺脱水机作为污泥脱水设备.
板框脱水机
带式脱水机
离心脱水机
原理
由固定环和游动环相互层叠,螺旋轴贯穿其中形成的过滤装置,前段为浓缩部,后段为脱水部.
装上滤布的板框连接而成的结构.
(完整版)污泥脱水工艺比选

3.4.3污泥脱水工艺选择浓缩后的污泥由于含水量仍很高,体积庞大,且易腐败发臭,不利于运输和处置,所以需要进行脱水处理,这样可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减少污泥的体积,降低运输成本,浓缩后污泥可利用物质的含量增加(如农用的肥份、焚烧的热值等),且利于污泥的后续处置和利用。
常用的污泥脱水方法有自然干化和机械脱水两种,自然干燥是利用自然力量(如太阳能)将污泥脱水干化的一种常用方式,传统上常用的是污泥干化床。
该方法适用于气候比较干燥、占地不紧张以及环境卫生条件允许的地区,在城市污水厂较少采用。
机械脱水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
常用的脱水机械有真空过滤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和离心脱水机。
近年来,转筒离心机和带式压滤机得到迅速发展,作为污泥脱水的主要机种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
污泥脱水目前使用较多的有三种方式,一是板框压滤机,二是离心脱水机,三是叠螺机,四是带式压滤机,就脱水效果看,板框压滤机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最低,可达70%-75%,离心脱水机、叠螺机和带式压滤机相当,含水率可达75-80%左右。
就工程造价而言,板框:离心:叠螺:带式=100:70:50:40。
就造价而方言,带式压滤机的性价比最好。
现将板框压滤机、离心机、叠螺机与带式脱水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见表3-3。
表3-3 污泥脱水设备比较根据分析比较与综合考虑该废水的实际情况,污泥浓缩脱水采用叠螺机。
其具有以下优点:(1)能自我清洗,不阻塞,低浓度污泥直接脱水,无很大异味;转速慢,省电,无噪音和振动;实现全自动控制,24小时无人运行。
(2)处理效果稳定,泥饼含固率都可保证在20%以上。
(3)故障率极低,操作时间短,简单容易。
(4)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
(5)用电量小,冲洗水少,用药量基本相当,相对运行成本低。
(6)现已国产化,进口设备的易损件部分也可在国内加工制作。
综上所述,本上程污泥处理工艺推荐采用叠螺脱水机脱水方案。
污水厂污泥脱水工艺比较分析

污水厂污泥脱水工艺比较分析
浓缩工艺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污泥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
常见的浓缩方法包括重力浓缩、离心浓缩、加热浓缩和化学浓缩等。
浓缩
工艺简单、易于操作,适用于处理大量的污泥。
但由于浓缩后的污泥含水
率较高,处理和处置难度较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压滤工艺是通过机械设备(如压滤机)对污泥进行压榨,将污泥中的
水分通过滤布排出,实现脱水的目的。
压滤工艺能够将污泥中的水分含量
降低到较低水平,且压滤后的污泥含水率低、稳定性好。
但压滤设备价格
昂贵,维护成本较高,操作较复杂。
此外,压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滤液,需要额外处理。
离心脱水工艺利用离心力将污泥中的水分分离出来,常见的离心设备
有固液分离离心机和螺旋脱水机。
离心脱水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并且能
够将污泥中的水分含量快速降低到较低水平。
此外,离心脱水工艺可以适
应不同污泥的处理需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但离心脱水设备价
格相对较高,需要较多的能源投入,对设备的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浓缩工艺适用于处理大量的污泥,但处理后的污泥水分含
量较高;压滤工艺能够将污泥的水分含量降至较低水平,但设备维护成本高;离心脱水工艺具有操作方便、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但设备价格和能源
消耗较高。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根据处理能力、处理成本和处理效果等因
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污泥脱水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对于提高处理效果、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污水处理工艺比选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以匡助您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污水处理工艺比选的目的污水处理工艺比选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工艺方案的评估和比较,选出最适合特定场景的处理工艺。
比选的依据主要包括处理效果、运行成本、可操作性以及环保指标等方面。
三、污水处理工艺比选的步骤1. 采集基础数据在进行污水处理工艺比选之前,需要采集相关的基础数据,包括污水的流量、水质指标、处理要求等。
这些数据将作为后续比选的依据。
2. 初步筛选工艺方案根据采集到的基础数据,初步筛选适合的工艺方案。
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根据污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方案。
3. 评估处理效果对初步筛选出的工艺方案进行处理效果评估。
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小型试验装置或者参考已有的工程实例进行评估。
评估的指标包括去除率、处理效率等。
4. 评估运行成本除了处理效果,运行成本也是比选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根据不同工艺方案的运行成本,包括设备投资、能耗、维护费用等进行评估。
5. 评估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指工艺方案的操作难度和操作风险。
通过评估工艺方案的可操作性,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操作人员、购买特定设备等。
6. 评估环保指标在现代社会,环保指标也是污水处理工艺比选的重要考虑因素。
评估工艺方案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废水排放标准、废弃物处理等。
7. 综合评估和比较将以上评估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综合考虑处理效果、运行成本、可操作性和环保指标等方面的因素,选出最优的处理工艺方案。
四、案例分析以某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为例,该园区的污水流量为5000立方米/天,水质指标主要包括COD、BOD、氨氮等。
根据基础数据的采集,初步筛选出了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两种工艺方案。
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小型试验装置的评估,发现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在去除COD和氨氮方面效果较好,而生物处理工艺在去除BOD方面效果较好。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与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与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与比选涉及多种因素,包括水质特征、处理要求、技术成熟度、投资成本、运营成本、环保要求等。
在选择与比选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找到最适合的处理工艺方案。
首先,了解污水的水质特征是选择与比选污水处理工艺的基础。
不同水质特征对不同的处理工艺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有机物含量高的污水适合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而一些特定物质的污水可能需要额外的预处理工艺。
其次,需要根据处理要求来选择与比选污水处理工艺。
处理要求包括净化水质达标要求以及产生的副产物处理等。
比如,如果处理要求是要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那么就需要选择采用高级处理工艺。
技术成熟度也是选择与比选污水处理工艺的重要考虑因素。
成熟的处理工艺往往具有更可靠的处理效果,更简单的运营管理,同时也意味着更低的风险。
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是选择与比选污水处理工艺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不同的处理工艺在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上会有差异。
需要综合考虑工艺的初始设备投资、土地、劳动力、电力等能源消耗,以及后续的运营维护费用。
最后,环保要求是选择与比选污水处理工艺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污水处理工艺必须具备良好的环保性能,确保处理后的出水符合排放标
准。
因此,必须选择与比选具备高效的去除污染物能力的工艺,可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与比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通过对水质特征、处理要求、技术成熟度、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环保要求的综合考虑,可以找到最佳的处理工艺方案。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对于提高处理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污水处理工艺比选进行详细讨论,包括工艺比选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二、目的污水处理工艺比选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处理要求和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工艺方案,以达到高效、经济、环保的处理效果。
通过比选,可以确定最佳的工艺流程,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三、方法1. 采集资料:采集与污水处理工艺相关的资料,包括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论文、工程案例和技术标准等,以便对照分析。
2. 确定评价指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污水处理工艺的指标体系。
常用的指标包括处理效果、处理能力、运行成本、操作简便性、占地面积等。
3. 筛选候选工艺:根据采集到的资料和评价指标,筛选出适合的候选工艺。
候选工艺应具备较高的处理效果、较低的运行成本,并且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
4. 进行实验研究:对筛选出的候选工艺进行实验研究,验证其处理效果和运行性能。
实验研究可以通过小型试验装置或者摹拟计算等方式进行。
5. 综合评价比选:根据实验研究的结果,对候选工艺进行综合评价比选。
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含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进行比较和权衡,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方案。
四、步骤1. 采集资料:采集与污水处理工艺相关的资料,包括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应用案例等。
2. 确定评价指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污水处理工艺的指标体系。
常用的指标包括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
3. 筛选候选工艺:根据采集到的资料和评价指标,筛选出适合的候选工艺。
候选工艺应具备较高的处理效果、较低的运行成本,并且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
4. 进行实验研究:对筛选出的候选工艺进行实验研究,验证其处理效果和运行性能。
可以通过小型试验装置或者摹拟计算等方式进行。
5. 综合评价比选:根据实验研究的结果,对候选工艺进行综合评价比选。
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含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进行比较和权衡,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泥脱水工艺比选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3.4.3污泥脱水工艺选择
浓缩后的污泥由于含水量仍很高,体积庞大,且易腐败发臭,不利于运输和处置,所以需要进行脱水处理,这样可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减少污泥的体积,降低运输成本,浓缩后污泥可利用物质的含量增加(如农用的肥份、焚烧的热值等),且利于污泥的后续处置和利用。
常用的污泥脱水方法有自然干化和机械脱水两种,自然干燥是利用自然力量(如太阳能)将污泥脱水干化的一种常用方式,传统上常用的是污泥干化床。
该方法适用于气候比较干燥、占地不紧张以及环境卫生条件允许的地区,在城市污水厂较少采用。
机械脱水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
常用的脱水机械有真空过滤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和离心脱水机。
近年来,转筒离心机和带式压滤机得到迅速发展,作为污泥脱水的主要机种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
污泥脱水目前使用较多的有三种方式,一是板框压滤机,二是离心脱水机,三是叠螺机,四是带式压滤机,就脱水效果看,板框压滤机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最低,可达70%-75%,离心脱水机、叠螺机和带式压滤机相当,含水率可达75-80%左右。
就工程造价而言,板框:离心:叠螺:带式=100:70:50:40。
就造价而方言,带式压滤机的性价比最好。
现将板框压滤机、离心机、叠螺机与带式脱水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见表3-3。
表3-3 污泥脱水设备比较
根据分析比较与综合考虑该废水的实际情况,污泥浓缩脱水采用叠螺机。
其具有以下优点:
(1)能自我清洗,不阻塞,低浓度污泥直接脱水,无很大异味;转速慢,省电,无噪音和振动;实现全自动控制,24小时无人运行。
(2)处理效果稳定,泥饼含固率都可保证在20%以上。
(3)故障率极低,操作时间短,简单容易。
(4)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
(5)用电量小,冲洗水少,用药量基本相当,相对运行成本低。
(6)现已国产化,进口设备的易损件部分也可在国内加工制作。
综上所述,本上程污泥处理工艺推荐采用叠螺脱水机脱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