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基本原理与结构推选课件

出入口处应有充分通畅的
扶手带外缘与墙壁之间的水
区域,其纵深尺寸至少米。
平距离不小80mm并列的两台
宽度2倍中心距可减少至
2024/8/5
扶手带间距不小于160mm
2m
43
2
张紧开关使链条伸长超过一定的长度或 发生断链故障时切断扶梯电路,断电停梯
张紧 开关
2024/8/5
12
第二部分 基本结构
工作制动器(抱闸)
1
常闭式机电制动器:断电制动、通电松闸 常见型式:块式、带式、盘式制动器
2024/8/5
13
第二部分 基本结构
梯级
梯级在上分支保持水平,在下分支进行翻转
1
梯级宽度通常有600mm、800mm、1000mm
1
扶手带偏离梯级速度大于 -15%且持续时间超过 15秒时,扶手带速度监测装置应使扶梯停止运行
2024/8/5
34
第三部分 安全保护装置
机械防护装置
在驱动站和转向站内,如果转动 部件易接近和对人有危险时,应 设置有效的防护装置。特别是下 列部件: a.转动轴上的键和螺栓; b.传动机构的齿轮、链轮、链条
2024/8/5
25
第三部分 安全保护装置
扶手带出入口保护
1
异物从扶手带经毛刷进入时,经碰板触及 安全开关动作,断电停机
2024/8/5
图11-25 扶手带进入口安全保护装置1-扶手 带 2-毛刷 3-板 4-安全开关
26
第三部分 安全保护装置
梯级下陷保护
1
梯级下陷安全保护开关安装在扶梯倾斜 段靠近上、下圆弧曲线段处
2024/8/5
19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操作作业指导书(通用版)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操作作业指导书(通用版)1. 目的为确保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正常运行,提高使用者的安全系数,制定本操作指导书。
本指导书适用于各类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安全操作。
2. 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
3. 操作规程3.1 操作前准备1. 检查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设备是否正常,包括:梯级、扶手带、梳齿板、盖板等部位是否完好,无异常。
2. 确认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运行方向,确保与乘客需求相符。
3. 检查紧急停止按钮、紧急呼救按钮等安全设施是否正常。
4. 确认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载重能力,避免超载运行。
3.2 操作过程1. 启动设备:打开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控制开关,设备开始运行。
2. 注意观察: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况,如发现异常声音、震动、温度过高等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
3. 应对紧急情况:如遇乘客摔倒、卡住等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切断电源,并进行紧急救援。
4. 设备停机:当设备运行至终点站后,操作人员应确认所有乘客已撤离,然后按下停止按钮,切断电源。
3.3 操作后检查1. 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认设备运行正常,无异常声音、震动等现象。
2. 检查安全设施:确保紧急停止按钮、紧急呼救按钮等安全设施正常。
3. 清理现场:清理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上的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4. 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 操作人员应穿戴合适的服装和劳保用品,如:安全鞋、手套等。
3. 操作人员应遵守作业指导书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 严禁在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运行过程中进行维修、保养作业。
5. 严禁操作人员酒后上岗。
5. 培训与考核1. 操作人员应接受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操作培训。
2. 培训内容包括: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紧急救援等。
3. 培训结束后,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第八章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本章重点:1、自动扶梯的发展及分类2、自动扶梯的主要参数3、自动扶梯的基本构造4、自动扶梯的安全操作与使用自动扶梯(Escalator)=梯级(法语scala)+电梯(英语Elevator)1859年,美国的内森.爱米斯发明了一种“旋转式梯级”的自动扶梯。
在旋转皮带上安装梯级型木板,人到顶上跳下来。
现在看起来可笑,但给后人很大启示。
1892年,乔治.韦勒发明了移动楼梯,并有与现在类同的活动扶手带(但需加油),其重要性可与奥的斯发明的安全钳相媲美。
1899年,杰斯.雷诺发明了用木梳结构制成运动踏面的倾斜式(30°)“自动人行道”,但出口无梳齿板,并于1900年将样机设于纽约市的高架火车站。
一、自动扶梯发展史木梳齿板1899年,西伯格购买了韦勒的活动扶手专利,且与奥的斯公司合作制造了两台世界上最早的梯级式自动扶梯。
“Escalator”一词同时产生,otis将该词登记了商标。
一直延续到1930年,A17.1安全规范将“Escalator”作为公共用词为止(A17.1首版是1921年)。
1911年,otis公司获得了Reno公司,成为世界上唯一制造自动扶梯的公司。
1920年,扶梯中组合了水平梯级、梳齿板及免润滑的扶手带新专利,从而使扶梯真正的实用化,此后的两年中otis销售了350多台。
1950年,有了玻璃扶手支撑1974年,由Luna StaircaseCompany试制了“HelicalEscalator”(螺旋型自动扶梯)1985年,由Mitsubishi推出了“ Spiral Escalator”2000年,由Hitachi制作推出了薄型自动扶梯,机房高从1000mm减至555mm,倾斜段高度减去300mm。
一、自动扶梯发展史什么是自动扶梯?自动扶梯是一种可连续运输的客运工具。
它有什么特点呢?★能同时运送乘客;★输送能力大,且提升高度高;★运送客流量均匀,能连续地运送乘客;★可上下逆转。
地铁车站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基本知识

• 1)外观优雅华丽;乘坐舒适、平稳安静,可在运动中观赏景色,视线开阔; • 2)高度安全可靠;能耗低; • 3)节省空间、立体感强; • 4)易于安装和维修。
8
了解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基本知识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特点
2)大提升高度的自动 扶梯和名义长度长的自动
2 人行道,人员在其上停留 时间长;
19
了解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基本知识
自动人行道的分类
(2)按倾斜角度分类
其他的分类方式与自动扶梯分类类似。
20
了解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基本知识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主要参数
自动扶梯的主要参数有额定速度、倾斜角、提升高度、名义宽度、理论输 送能力等;自动人行道的主要参数与自动扶梯相仿,具有土建提升高度和名义 长度等重要参数。
(1)按梯级的型式分类 1)踏步式自动人行道 由一系列踏步组成的活动路面、两旁装有活动扶手
的自动人行道。 2)钢带式自动人行道 在整根钢带上覆橡胶层组成的活动路面、两旁装有
活动扶手的自动人行道。 3)双线式自动人行道 由一根销轴垂直放置的牵引链条构成来回两分支、
在水平面内的闭合轮廓,以形成一来一回两台运行方向相反的自动人行道,两旁 皆有活动扶手装置。
5
了解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基本知识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特点
(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特点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是一种“以梯代步” 的工具,主要用于购物中心、超市、机场、火 车站、地铁以及办公大楼等的两个层面间连续 运送乘客,隶属机电类的特种设备。
6
了解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基本知识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特点
13
了解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基本知识
自动扶梯的分类

自动扶梯的分类自动扶梯是一种方便人们在楼梯间垂直移动的交通工具。
根据其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自动扶梯分为以下几个分类。
1. 常规自动扶梯常规自动扶梯是指最常见的、用途最广泛的自动扶梯。
它由一系列的步阶和扶手组成,通过电动机驱动步阶和扶手的运动,使乘客可以轻松地在楼梯间上下移动。
常规自动扶梯通常用于商场、地铁站、机场等公共场所,以及一些大型办公楼和住宅楼。
它们具有载重能力大、速度快、安全可靠的特点,能够满足大量人员的出行需求。
2. 自动人行道自动人行道是一种类似于自动扶梯的设备,但不具备垂直运输功能,主要用于水平距离较长的场所。
自动人行道由一条长带状的传送带组成,乘客可以站在上面随着传送带的运动前进。
自动人行道通常用于商场、车站、机场等大型场所的人流密集区域,能够帮助乘客轻松地穿越长距离,减轻步行负担。
3. 倾斜自动扶梯倾斜自动扶梯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自动扶梯,其步阶呈倾斜状,用于连接两个高度不同的楼层。
倾斜自动扶梯常见于地铁站、桥梁、山坡等场所,能够帮助乘客轻松地爬升或下降,提高出行效率。
倾斜自动扶梯的设计和制造要求更高,需要考虑到倾斜角度、安全性等因素,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4. 室外自动扶梯室外自动扶梯是一种能够在户外环境中运行的自动扶梯。
室外自动扶梯通常用于大型商业综合体、景区、公园等场所,能够帮助乘客轻松地穿越室外空间,提供便利的交通方式。
室外自动扶梯的设计和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到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因素,确保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5. 螺旋自动扶梯螺旋自动扶梯是一种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自动扶梯。
它由一条螺旋形的传送带和中央支撑柱组成,乘客可以随着传送带的运动沿着螺旋形路径上下移动。
螺旋自动扶梯通常用于一些狭长的场所,如商场的楼梯间、高层住宅楼的公共区域等,能够提供更多的空间利用效率。
以上是对自动扶梯的一些常见分类,每种分类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适用场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扶梯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便利、安全、舒适的选择。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基本知识

• 普通商用型扶梯:对于高度低于6米(含)以下的扶梯,除了安装在梯级轴的销轴 处的滚轮采用与梯级滚轮结构相同的滚轮外,其余梯级链滚轮采用滑动轴衬的滚轮, 对于高度大于6米的扶梯,梯级链滚轮均采用与梯级滚轮相同的结构。
• 公共交通型扶梯:对于梯级链滚轮内置结构的扶梯,梯级链滚轮结构与商用型结构 相同,滚轮尺寸与扶梯高度的范围相对应。通常有φ75×23.5、 φ80×25 、 φ90×28 ;对于梯级链滚轮外置结构的扶梯,梯级滚轮由外圈聚氨脂轮箍、中间铝 合金(或工程塑料)轮毂、内专用免润滑滚动球轴衬构成。常用尺寸为φ100×25; 第23页/共36页
第17页/共36页
3.基本组成部件
第18页/共36页
3.基本组成部件
3.1.4 回转端张紧装置 1)张紧装置的功用 • 使自动扶梯的牵引链条获得必要的初张力,以保证自动扶梯正常运
行; • 补偿牵引链条在运转过程中的伸长; 2)张紧装置的结构
张紧装置安装于桁架下部的机房内,通过压缩弹簧的张力, 始终自动张紧梯级链,保证梯级链的正常工作。张紧装置配有安全 触点,监控梯级链的状态。
主驱动链 轮
扶手驱动链轮
梯级链轮 支架
轴承
主驱动轴
第16页/共36页
3.基本组成部件
3.1.3 梯路导轨组件
梯路导轨系统是扶梯的结构的基础。整个导轨系统主要围绕 梯级链滚轮和梯级轮(自动人行道只有踏板链轮)的封闭的运行轨 迹。运行轨迹决定的扶梯结构的大小。整个系统由上部驱动导轨、 中部倾斜段直线导轨、下部张紧导轨等组成。上部驱动导轨部件和 下部张紧导轨组件预先用专用装置将主驱动轴或链条张紧装置装配 成整体,然后作为一个组件焊接在桁架的上下水平段内。中部倾斜 段的导轨采用专用的导轨型材并由螺栓将各导轨型材固定在导轨支 撑板上。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乘坐常识》发布单位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乘坐常识》发布单位
摘要:
一、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定义与分类
二、安全乘坐自动扶梯的注意事项
三、安全乘坐自动人行道的注意事项
四、结论
正文:
一、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定义与分类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是城市交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们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自动扶梯主要应用于商场、地铁站等高差较大的场所,而自动人行道则常用于连接建筑物内部与外部,或者用于室内大厅的穿梭。
根据使用场合和功能的不同,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可分为多种类型,例如商用型、公共交通型、重载型等。
二、安全乘坐自动扶梯的注意事项
1.乘客应在自动扶梯入口处站稳,等待扶梯到达后有序登梯。
2.不要在自动扶梯上逆行,遵循乘梯方向。
3.乘客应站在扶梯台阶的中央,并紧握扶手,保持身体平衡。
4.注意衣物和随身物品,防止被卡住或卷入扶梯。
5.儿童和行动不便者应由成年人陪同乘坐,并注意看护。
6.不要在自动扶梯上嬉戏打闹,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三、安全乘坐自动人行道的注意事项
1.乘客应在自动人行道入口处等待,确保人行道到达后有序进入。
2.不要在自动人行道上逆行,遵循乘梯方向。
3.乘客应站在人行道踏板上,并紧握扶手,保持身体平衡。
4.注意衣物和随身物品,防止被卡住或卷入人行道。
5.儿童和行动不便者应由成年人陪同乘坐,并注意看护。
6.不要在自动人行道上嬉戏打闹,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四、结论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需要我们注意安全乘坐。
通过遵守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34
站立时时面朝站立运 动方向! 脚必须离开梯级边缘! 握住扶手带!
安全警示性标志
35
谢谢
36
扶手带张力分布
RETU
13
驱动单元结构 驱动单元结构
齿轮减速器 V型皮带 型皮带 制动器
驱动链轮
马达
RETU
从动链轮
驱动链
14
梯级齿条结构 梯级齿条结构
扶手驱动齿
梯级链驱动齿
15
扶手驱动结构 扶手驱动结构
扶手驱动轮 扶手带
钢齿轮
16
自动扶梯的梯级类似一台特殊结构的链式 输送机,其扶手带则类似于两台带式输送机。 输送机,其扶手带则类似于两台带式输送机。 自动扶梯的每个梯级像一个四轮小车, 自动扶梯的每个梯级像一个四轮小车,梯级两 边的主轮与主牵引链条铰接在一起, 边的主轮与主牵引链条铰接在一起,牵引链条 拖动梯级的主轮,使其沿着主轮轨道运行。 拖动梯级的主轮,使其沿着主轮轨道运行。梯 级两边的辅轮则沿着另外两条辅轮轨道运行, 级两边的辅轮则沿着另外两条辅轮轨道运行, 使梯级在工作区域上保护踏板的水平状态。 使梯级在工作区域上保护踏板的水平状态。自 动扶梯工作区分为下水平段, 动扶梯工作区分为下水平段,倾斜段和上水平 每一段之间的连接由一曲线段过渡。 段,每一段之间的连接由一曲线段过渡。为了 使乘客进入和离开自动扶梯时能移动和站稳, 使乘客进入和离开自动扶梯时能移动和站稳, 下水平段长度应大于0.8m。 上、下水平段长度应大于 。
21
自动扶梯的基本分类
1、按使用载荷条件自动扶梯可分为轻型、 重型和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 2、按使用的气候条件可分为室内、半室内 和露天三种; 3、按驱动方式分为端部驱动和中间驱动, 后者适用于多级驱动的超高自动扶梯; 4、按控制方式分为不间断运行、自动 起动、 自动变速起动等几种。 此外,除直线型自动扶梯外,还有圆弧型自 动扶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定期检验自检报告注册代码使用单位设备代码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自检日期说明1、本报告格式适用于曳引驱动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后的检查。
2、本报告依据TSG T7005-2012《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等法规、标准制定。
3、项目自检结论为“合格”的,在“自检结果”栏中填写“√”;结论为“不合格”的,在“自检结果”栏中填写“╳”;该项目不适用本台电梯,作“无此项”处理,在“自检结果”栏中填写“/”。
要求测试数据的项目应填写实测数据,测试多个或一组数据时在附表或附图中记录。
4、检验所用计量器具均在计量检定合格或校准有效期内。
5、检验条件应符合TSG T7005-2012《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规定。
6、无相关人员签名、未填写检验日期、未加盖施工单位公章或检验专用章的自检报告无效。
7、本报告书一律采用黑色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应工整,亦可计算机打印输出,如作修改,修改处应签署修改人员姓名和日期。
填写内容务必完整!(内容不完整将无法及时出具检验报告)。
8、本报告一式三份,由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使用单位和日常维保单位分别保存。
注:自检项目应不少于检验要求的检验项目,各电梯公司可根据各自电梯的特性,增加自检项目。
电梯基本信息表设备名称使用登记编号使用单位地址使用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设备使用地点组织机构代码使用单位设备编号安全管理人员制造日期年月日制造单位型号产品出厂编号维护保养单位维护联系人维保电话设备名称□室内自动扶梯□室内自动人行道□室外自动扶梯□室外自动人行道设备类型□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设备型式□普通型□公共交通型设备技术参数名义速度m/s 名义宽度mm 倾斜角°输送能力P/h 提升高度m 使用区段长度m 电机型号电机功率kW 制动器型式□机电式□非机电式备注自检结论□自检合格□自检不合格维护保养人员(签字):质检员(签字):年月日维护保养单位意见同意自检结论维护保养单位(盖章)年月日使用单位意见现场清洁且无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工作无关的物品,现场未发现影响检验安全的因素,已具备检验条件,可进行整机检验。
使用单位(盖章)年月日使用单位资料自查表项目文件资料内容见证材料审查结果使用单位资料(1)使用登记资料,内容与实物相符使用注册登记表(2)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制造、安装和改造及重大维修规定的文件资料,以及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保存完好(本规则实施前已经完成安装、改造或重大维修的,制造、安装、改造和重大维修资料如有缺陷,应当由使用单位联系相关单位予以完善,可不作为本项审核结论的否决内容)制造资料(制造许可证明文件;整机型式试验证书或报告;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合格证;对于玻璃护壁板,还应当提供采用了钢化玻璃的证明;驱动或者转向站及总体布置图;电气原理图;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安装资料(安装许可证和安装告知书;施工方案;施工过程记录及自检报告;变更设计证明文件;安装质量证明文件)改造或重大维修资料(改造或重大维修许可证和告知书;改造或重大维修的清单以及施工方案;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更换的安全保护装置或者主要部件产品合格证和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改造后的整梯合格证或重大维修质量证明文件等)监督检验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3)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等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4)与取得相应资格单位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维保合同编号:维保期:年月日~年月日(5)按照规定配备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管理人员证号:自查结论经审查,本电梯的使用资料完整齐全,符合TSG T7005-2012《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规定。
安全管理人员(签名):使用单位(盖章)年月日B1技术资料1.4使用资料(1)使用登记资料,内容与实物相符(2)安全技术档案,符合要求(3)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等(4)与取得相应资格单位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5)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C2驱动与转向站2.2如果转动部件易接近或对人有危险,应设置有效的防护装置C 2.3分离机房的电气照明应是永久固定的。
在桁架内的驱动站、转向站以及机房中应提供可移动的电气照明装置B 2.5主开关,在驱动主机附近,转向站中或控制装置旁,应装设一只能切断电动机、制动器释放装置和控制电路电源的主开关。
不能切断电源插座或照明电路的电源。
主开关应可被锁住或处于“隔离”位置C 2.6辅助设备开关,当辅助设备分别单独供电时,应能单独切断。
各相应开关应当位于主开关近旁并且应有明显的标志B 2.7停止开关设置,在驱动站和转向站都应设有停止开关,如果驱动站已设置了主开关,可不设停止开关。
对于驱动装置安装在载客分支和返回分支之间或设置在转向站外面,应在驱动装置区段另设停止开关。
停止开关应是红色双稳态的,应有清晰且是永久的标识C 2.8电气绝缘,标称电压安全电压时≥0.25(MΩ),≤500时≥1.00(MΩ),>500时≥1.00(MΩ)动力电路 _MΩ照明电路 MΩ电气安全装置电路MΩC 2.9接地, 供电电源自进入机房或者驱动站、转向站起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应当始终分开C 2.13手动盘车装置(1)如提供手动盘车装置,该装置应当容易接近,操作安全可靠。
盘车装置不得采用曲柄或多孔手轮。
★(2)如果手动盘车装置是拆卸式的,那么该装置安装上驱动主机之前或装上时,电气安全装置应当起作用B 2.14紧急停止装置(1)紧急停止装置应设置在位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出入口附近的、明显并且易于接近的位置。
紧急停止装置应为红色,应有清晰并且永久的中文标识;C3相邻区域3.1周边照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周边,特别是在梳齿板的附近应有足够的照明,在地面测出的梳齿相交线处的光照度至少为50lxC3.2出入口(1)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出入口,应有充分畅通的区域。
该畅通区的宽度至少等于扶手带外缘距离加上每边各80mm,该畅通区纵深尺寸从扶手装置端部算起至少为2.5m;如果该区域的宽度不少于扶手带外缘之间的距离的两倍加上每边各加上80mm,则其纵深尺寸允许减少至2m;宽度__ _m纵深_ __m(2)如果人员在出入口可能接触到扶手带的外缘并且引起危险,则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例如:①设置固定的阻挡装置以阻止乘客进入该空间;②在危险区域内,由建筑结构形成的固定护栏至少增加到高出扶手带100mm,并且位于扶手带外缘80mm至120mm之间护栏高度 __mm间距__ mmB 3.4防护挡板,如果建筑物的障碍物会引起人员伤害时,则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特别是在与楼板交叉处以及各交叉设置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之间,应设置一个高度不应小于0.3m,无锐利边缘的垂直固定封闭防护挡板,位于扶手带上方,且延伸至扶手带外缘下至少25mm(扶手带外缘与任何障碍物之间距离大于等于400mm的除外)挡板高度 __m延伸至扶手带外缘下__ _mmC 3.5扶手带外缘距离,墙壁或其他障碍物与扶手带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小于80mm,与扶手带下缘的垂直距离均不得小于25mm外缘距离_ __mm垂直距离__ _mmC4扶手装置和围裙板4.1扶手带,扶手带开口处与导轨或扶手支架之间的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超过8mm间距 mmC4.2扶手防攀爬装置★(1)为防止人员跌落而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外盖板上装设的防爬装置应当符合:防爬装置位于地平面上方(1000 ± 50)mm,下部与外盖板相交,平行于外盖板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不应小于1000mm,并确保在此长度范围内无踩脚处。
该装置的高度至少与扶手带表面齐平;★(2)当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与墙相邻,并且外盖板的宽度大于125mm时,在上、下端部应当安装阻挡装置以防止人员进入外盖板区域。
当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为相邻平行布置,并且共用外盖板的宽度大于125mm时,也应当安装这种阻挡装置。
该装置应当延伸到高度距离扶手带下缘25mm~150mm;★(3)当自动扶梯或者倾斜式自动人行道和相邻的墙之间装有接近扶手带高度的扶手盖板,并且建筑物(墙)和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300mm时,或者相邻自动扶梯或者倾斜式自动人行道的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400mm时,应当在扶手盖板上装设防滑行装置。
该装置应当包含固定在扶手盖板上的部件,与扶手带的距离不小于100mm,并且防滑行装置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大于1800mm,高度不小于20mm。
该装置应当无锐角或锐边。
C 4.3扶手装置要求, 朝向梯级、踏板或胶带一侧扶手装置部分应是光滑的。
其压条或镶条的装设方向与运行方向不一致时,其凸出高度不应超过3mm,应坚固且具有圆角或倒角的边缘。
围裙板与护壁板之间的连接处的结构应无产生钩绊的危险凸出高度__ ___mmC 4.4护壁板之间的空隙, 护壁板之间的空隙不应大于4mm,其边缘应呈圆角和倒角状空隙 mmB 4.5围裙板接缝, 围裙板应当垂直、平滑,接缝应是对接缝。
长距离的自动人行道,可采取其他特殊连接方法来替代对接缝B 4.6梯级、踏板或胶带与围裙板间隙(1)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围裙板设置在梯级、踏板或胶带的两侧,任何一侧的水平间隙△不应大于4mm,在两侧对称位置处测得的间隙总和Σ不应大于7mm。
(2)如果自动人行道的围裙板设置在踏板或胶带之上时,则踏板表面与围裙板下端间所测得的垂直间隙h不应超过4mm。
踏板或胶带的横向摆动不允许踏板或胶带的侧边与围裙板垂直投影间产生间隙。
□(1)△max= mmΣmax= mm□(2)h max= mmC4.7防夹装置(1) 由刚性和柔性部件(例如:毛刷、橡胶型材)组成(2) 从围裙板垂直表面起的突出量应最小为 33 mm,最大为50 mm 突出量mm(3) 刚性部件应有 18 mm 到25 mm 的水平突出,并具有符合规定的强度。
柔性部件的水平突出应为最小15 mm,最大30 mm刚性mm柔性mm(4) 在倾斜区段,围裙板防夹装置的刚性部件最下缘与梯级前缘连线的垂直距离应在25 mm 和30 mm 之间垂直距离mm(5) 在过渡区段和水平区段,围裙板防夹装置的刚性部件最下缘与梯级表面最高位置的距离应在25 mm 和55 mm 之间垂直距离mm(6) 刚性部件的下表面应与围裙板形成向上不小于25°的倾斜角,其上表面应与围裙板形成向下不小于25°倾斜角(7) 围裙板防夹装置的末端部分应逐渐缩减并与围裙板平滑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