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1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教案 新人教版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课型:新授年级:八年级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本课介绍了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迎来了两个创作的高峰期,出现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从昔日的“东亚病夫”到亚洲体育强国再到“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
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成功举办,再度翻开中国体育事业的新篇章。
本课的学习,给我们的精神文明以鼓舞和展望,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意义深远。
二、课程标准: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诞生后,两个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期里出现的代表性作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重大赛事中的夺冠人物)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学艺术作品与现实社会的关系,使学生深知文艺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我国在文学、艺术及世界体育赛事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新中国的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成主要成就难点: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北京申奥成功的一刻、国家领导人庆祝申奥成功教师:这组照片描述的是哪一事件?学生:北京申奥成功。
教师:申奥成功,炎黄子孙无不感到欢欣鼓舞,它不仅反应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巨大发展,更是对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综合国力提高的一个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北京申奥成功场景的再现,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激昂的学习情景。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百花齐放春满园——文艺的发展和繁荣1、文学的繁荣展示:“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
【K12】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3新人教版

2、你知道哪些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
3、为什么说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106页阅读卡)
三、合作讨论:根据102页、103页、104页“动脑筋”,引导学生讨论。
四、展示提升:1、课件中的知识拓展。
2、做基础训练
布置作业:做完基训,预习第21课,问一下家长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的变化。
教学反思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重点
文艺作品在人民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体育事业的成长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
课标
要求
1、了解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也步入了新时代,成就辉煌
2、掌握两个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期里出现的代表性作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重大赛事中的夺冠人物)
课时
目标
1、完成本课的教学,达到目标
2、做完基训上填空和选择题加以巩固。
引桥
突破
1、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你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吗?
教法
多媒体课件
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及过程
群体智慧设计
个性化批注
一、目标导学:1、复习上节课内容2、导入本课:102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你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吗?3、我们怎样进一步从他们的成功体会到新中国的崛起呢?怎样为自己的将来也铺设出锦绣前程呢?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课题: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一、教材内容分析: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迎来了两个创作的高峰期,出现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尤其是文革以后,出现一些反思“文革”的作品,大量的是反映改革开放内容的作品,还有一些弘扬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
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方兴未艾,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中屡获金牌。
中国从昔日的“东亚病夫”到亚洲体育强国再到“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代表了中国崛起的新形象,是国家强盛的象征,是民族素质提高的体现,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再度翻开中国体育事业的新篇章。
二、课程标准:《课程标准2011年》没有要求。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优秀文艺作品,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园地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
知道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通过“走向世界体育强国”一目,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的成长过程,是新中国综合国力成长的一个缩影,今天向世人展示的是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明天向世人展示的将是中华民族综合国力的辉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文学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通过我国在世界体育赛事上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新中国文学艺术的成就,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
难点:对所涉及的文艺作品的了解与评价。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阅读导言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同学们,1956年3月,贺敬之陪同当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一起,回延安参加西北5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
贺敬之答应大家,表示将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
很快,这个稿子给了《延河》杂志,就在《延河》杂志发表了,这就是著名的《回延安》:展示:“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教师:语言朴实无华,感情却真挚动人——《回延安》曾经是那个火红时代的强音,感染过千千万万读者。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教案 新人教版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文学艺术战线取得的丰硕成果。
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的成长过程。
2. 通过对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讲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文艺作品,加深对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主旋律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说明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我国文艺繁荣、体育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熟悉的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求知欲。
2.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我国体育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表现,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及语言概括能力。
3.让学生总结归纳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学、艺术和体育领域取得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国的文学、艺术、体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这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2. 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和鉴赏积极、健康的文艺作品,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
二.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主要讲述新中国建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文学、艺术、体育等事业的发展状况。
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创作出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生活的优秀作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通过对比旧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情形,激励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好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文学艺术作品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成就。
四.教学难点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1.搜集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图片,并制成幻灯片。
2.让学生收集我国运动员参加国际大型赛事获奖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多媒体:舞蹈图片《千手观音》【教师引导】舞蹈《千手观音》不仅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而且在2008年奥运会上都有过精彩绝伦的演出。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102——107,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
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迎来了两个创作的高峰期,出现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人为之骄傲为之振奋的一颗耀眼金星。
中国从昔日的“东亚病夫”到亚洲体育强国再到“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代表了中国崛起的新形象,不但证明了中国人的能力,而且赢得了世人的信任,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将再度翻开中国体育事业的新篇章。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特别是体育,更是男孩子喜欢的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去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看录像、欣赏图片、阅读课文等,学生了解建国后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走向世界体育强国”一目,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的成长过程,是新中国综合国力成长的一个缩影,今天向世人展示的是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明天向世人展示的将是中华民族综合国力的辉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国在世界体育赛事上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文学艺术的发展和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
【教学难点】
难点是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其反映的是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必然赋予强烈的时代特征,深深地渗透着历史发展的印迹。
教学过程:。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教案 新人教版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一、教材内容分析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和支持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本课的内容又分为文学的繁荣、艺术的发展和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三个部分。
详细讲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学、艺术、体育等各条战线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迅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二、课程标准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也步入了新时代,成就辉煌;掌握两个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期里出现的代表性作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重大赛事中的夺冠人物)。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学艺术作品与现实社会的关系,使学生深知文学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所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今天,敢于开拓思维、推陈出新的好作品更为人们喜闻乐见。
通过“走向世界体育强国”一目,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的成长过程,是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一个缩影,今天向世人展示的是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明天向世人展示的将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更加强大。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⑴新中国文学艺术的成就;⑵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教学难点: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 2008年北京奥运会胜利开幕教师: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18时11分),是中国体育的一个历史性时刻,一个特大喜讯降临华夏大地: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属于中国,属于北京。
申奥成功,炎黄子孙无不感到欢欣鼓舞,它不仅反应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巨大发展,更是对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综合国力提高的一个肯定。
除了体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外,新中国的文学艺术也获得繁荣发展。
具体都有哪些内容?让我们一起来20课寻找答案吧!(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百花齐放——文学的大繁荣教师: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导学案 新人教版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导学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99d130f46527d3240ce0be.png)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学习目标:1.了解新中国诞生至今文学艺术的成就及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史实。
2.分析文艺作品与现实社会的关系,使学生深知文艺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所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的成长过程,知道这是新中国国力增强的一个缩影。
重点:新中国的诞生后文学艺术的成就及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史实难点: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学习要求:(1)认真阅读课本,做好读书标记,掌握基本知识点。
(2)小组讨论时,要求人人发言,其他同学给予纠正或补充。
学习过程:(一)明确目标(二)自主学习知识点一文学的繁荣1、1956年,我党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2、“文革”以后,特别是____________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
知识点二艺术的发展1、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步进入每个家庭,____________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中国的绘画、书法和戏剧、音乐等艺术丰富了人民的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走向体育强国1、旧中国:中国人被外国人耻笑为“____________”。
2、新中国:(1)群众性体育活动:①各种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普遍开展。
②毛泽东对学生提出“____________”的要求。
体育课被列为学校的重点课程。
③20世纪90年代,大力开展__________________。
(2)竞技体育①1990年、2010年中国成功举办两届亚洲运动会。
②______年,我国成功举办第______届奥运会,并取得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
③第23届奥运会上,____________为中国夺得第一块奥运会金牌。
(三)合作探究探究一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工作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第1课时)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在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现两个高峰,产生许多优秀作品。
讴歌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颂扬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风貌和改革开放分别是这两个时期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2)中共的正确领导及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是新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和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
(3)申奥成功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及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每个中国人都为之骄傲,为之振奋。
从而激励青少年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2、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五六十年代文学事业的繁荣及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的新成就;新中国影视艺术、绘画、书法和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的迅速发展;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2)通过对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讲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文艺作品,加深对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主旋律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说明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我国文艺繁荣、体育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3)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各种类型、层次的问题,促使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4)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方式,推动学生间的合作和互动。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1.重点:a.文学艺术创作先后出现两个高峰的表现及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b.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2.处理方法:a.通过访问、填写调查表和相互交流,加深学生对新中国不同时代文学艺术作品内容及其时代背景的理解。
b.通过图片、录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
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难点:a.对文学作品的评价。
b.为什么说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4.处理方法:a.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在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现两个高峰,产生许多优秀作品。
讴歌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颂扬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风貌和改革开放分别是这两个时期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2)中共的正确领导及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是新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和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
(3)申奥成功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及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每个中国人都为之骄傲,为之振奋。
从而激励青少年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2、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五六十年代文学事业的繁荣及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的新成就;新中国影视艺术、绘画、书法和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的迅速发展;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2)通过对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讲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文艺作品,加深对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主旋律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说明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我国文艺繁荣、体育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3)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各种类型、层次的问题,促使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4)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方式,推动学生间的合作和互动。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1.重点:a.文学艺术创作先后出现两个高峰的表现及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b.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2.处理方法:a.通过访问、填写调查表和相互交流,加深学生对新中国不同时代文学艺术作品内容及其时代背景的理解。
b.通过图片、录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
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难点:a.对文学作品的评价。
b.为什么说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4.处理方法:a.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b.通过设计抢答题、竞赛题,组织小组比赛,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前导学
1.查找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及其相关资料:a.学生课前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调查他们年轻时所喜爱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并请他们介绍这些文学作品、电影、电视的主要内容。
b.查找有关五六十年代及七八十年代一些著名文学作品资料,收集有关这一时期电影、电视的录像、剧照等。
2.查找体育发展的相关资料,收集运动员刻苦训练的事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视频《千手观音》
这是2004年第28届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中中国六分钟表演的片段。
观看舞蹈后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美轮美奂的千手观音舞蹈惊艳四座,这是残疾人用生命的感悟创造的完美。
优秀的艺术给人以精神的愉悦。
)
那么同学们知道除了舞蹈以外还有哪些文学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音乐、影视、戏剧、杂技、书法、绘画、摄影等)
二、学习新课
调查:课前让同学作了一项有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青年时代以及我最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的调查。
要求:在罗列文艺作品名称的同时,要能简要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
(可简要记录在背面,或另附纸。
)
备注:1、祖孙三代所喜爱的文艺作品必须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创作的文艺作品。
2、爷爷奶奶青年时期喜爱的作品是指五六十年代的文艺作品,爸爸妈妈青年时期喜爱的作品是指改革开放以后的文艺作品。
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组,相互交流调查访问所得的材料。
并结合书本第20课第一、二框题的叙述,思考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伴随着时代的脚步,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迎来了几个创作的高峰期,哪几个?
(两个, a新中国诞生以后;b“文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艺术的繁荣
哪些同学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爷爷奶奶青年时期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
(学生介绍讲述)
你们爷爷奶奶所喜爱的这些文艺作品基本上是五六十年代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这些代表了解放以后文艺事业发展的水平。
那么为什么会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了新的时代?
(A政策导向:“双百”方针的提出给文艺创作以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
B可创作内容的丰富:新旧社会更替阶段的社会情况,为文艺创作提供现实生活斗争的摹本。
)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有关文艺体育知识的竞赛,看看同学们对这方面情况了解多少。
我们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活动:知识竞赛(第一轮五六十年代文学艺术作品知多少)
第一环节快速反映。
看文字描述,猜文艺作品(小说《红岩》、电影《林则徐》、小说《青春之歌》、油画《开国大典》)
第二环节视频点播。
看视频片段,猜文艺作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越剧电影《梁山泊与祝英台》、舞剧《红色娘子军》、话剧《茶馆》)
通过第一轮比赛,我们对五六十年代的经典文艺作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由此可见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是反映时代的特征,借用《茶馆》作者老舍的一句话:“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换言之,一部大作品就是一个小社会。
文艺作品最大特点就是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民又奉献于民。
四、改革开放以后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我们的文艺创伤在经历了万马齐喑的“文革”时期后,文艺创作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父母年轻时所阅读、喜爱的文艺作品有哪些?以及你所喜爱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及其他作品又有哪些呢?说明理由(注意引导)
(学生介绍讲述)
活动:知识竞赛(第二轮七十年代至今文学艺术作品知多少)
第一环节抢答题。
问题一:《红高粱》这部影片的导演是谁?他还导演过哪些著名影片?《红高粱》这部影片曾经获得以下哪个电影奖项?A、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B、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C、美国奥斯卡金像奖D、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问题二:这是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甘肃敦煌艺术剧院排的大型舞剧。
它被赞誉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享誉海内外。
观看这部作品的视频片段竞答相关问题。
第二环节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步进入每个家庭,优秀电视丰富荧屏。
而一部优秀的作品的背后往往会有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主题曲。
请听下列电视剧插曲,抢答电视剧的名称。
(《渴望》、《西游记》、《大宅门》、《编辑部的故事》、《新白娘子传奇》、《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
纪晓岚》)
通过这两轮的比赛以及对祖孙三代的调查,可见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
丰富的文艺作品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说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请问同学们在文学艺术方面有什么爱好?你是怎样发展自己的爱好的?(结合书本上的动脑筋。
)
五、走向世界的中国体育
想信一些同学除了对文艺感兴趣外,还对体育特别感兴趣,请你说说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并介绍一下该项目的中国体育明星。
在新中国涌现出许多大家喜爱的体育明星,那么旧中国的竞技体育水平怎样呢?
图片: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刘长春( 1932年“单刀赴会”)及美国报纸上讥讽中国人站在鸭蛋旁张望奥运会奖牌的示意图。
视频:第28届雅典(2004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战况。
(金牌总数排名第二)。
今昔对比你有何感想?
(旧中国单质体育水平很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体育运动水平迅速提高,昔日“东亚病夫”已成为亚洲体育强国,中国体育正向走世界。
)
活动:知识竞赛(第三轮走向世界的中国体育)
第一环节每组依次说出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
第二环节风险题,看图片认体育明星。
(1分题,姚明、刘翔、田亮;2分题,李宁、王军霞、邓亚萍;李菊、林莉、老女排;南通被誉为的体育的“世界冠军摇篮”,你知道有哪些世界冠军吗?三分题,容国团、陈镜开、许海峰。
)
为什么建国以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
(1、普遍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
毛泽东提出“健康第一”,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全民健身”增强体质。
2、体育课补被列为学校重点课程及完整体育制度的建立。
3、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刻苦训练,科学指导。
)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也由于中国体育水平举世瞩目,在亚洲和世界体育界的信赖和支持下,中国开始承办大型国际赛事。
很多人还记得2001年7月13日那个不眠之夜。
那一夜中国人圆了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