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废水处理方案总结
油墨废水处理方案

油墨废水处理方案油墨产品的生产和应用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油墨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悬浮物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带来很大的危害。
因此,油墨废水的处理必须得到重视。
油墨废水的特点油墨废水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多种有害物质。
油墨废水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悬浮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2.高浓度难处理。
油墨废水中有机物和悬浮物较多,使得水体浓度较高,难以进行处理。
3.易污染水体。
油墨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一旦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引起水体污染。
油墨废水的处理方案针对油墨废水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处理方案: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主要采用离心分离、搅拌沉淀、过滤等方式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
该方法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剂,适用于油墨废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的情况。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采用氧化还原、中和沉淀等方式来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该方法需要添加化学药剂,适用于油墨废水中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较多的情况。
常用的化学处理药剂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铝、氢氧化钙、过氧化氢等。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主要通过利用微生物的吸收、生长、代谢等作用来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该方法需要培养专门的微生物,适用于废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情况。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处理法等。
4. 聚合物处理聚合物处理主要通过添加一定的聚合物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
该方法需要根据废水中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选择,适用于油墨废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含量偏高的情况。
常用的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等。
废水处理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油墨废水的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不同的废水污染物质种类和浓度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2.保证药剂的投放量和浓度。
药剂投放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处理效果造成影响。
3.合理配置反应槽。
反应槽的大小和搅拌方式都会对处理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关于油墨废水处理意见

关于油墨废水处理意见
一、试验目的
目前油墨废水处理后带浅绿色,不达废水标准。
通过试验使废水澄清。
二、处理方法
取100ml废水原液,直接加聚苯烯酰胺、聚合氯化铝沉降等多次试验调试。
得出最佳处理方法如下:
步骤一、废水按1:1稀释后,用盐酸调PH值至3-5。
搅拌3分钟。
(最佳PH值为4)。
步骤二、向溶液中加入聚苯烯酰胺溶液。
搅拌5分钟。
聚丙烯酰胺的用量:1立方原液(未加水的)加1kg聚丙烯酰胺。
计算好聚苯烯酰胺后的量后,按重量比1:20用水溶解搅拌,搅拌至水溶液成胶状(大约需半小时)。
步骤三、向溶液中加入聚合氯化铝固体。
搅拌10分钟。
1立方原液(未加水的)加1kg聚合氯化铝。
步骤四、沉降半小时,压滤。
澄清滤液用碱调PH为6-9。
综上:1L废水稀释至2L后,用盐酸调PH值约为4,按原废水: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1000g:1g:1g 的比例加入。
其中聚丙烯酰胺要用水溶解,搅拌成胶状才可加入。
搅拌时间要够(如沉降效果不好,可增加聚丙烯酰胺的量)。
印刷油墨废水的处理方法

印刷油墨废水的处理方法
印刷油墨超高的CODcr,高色度,难降解,并且会产生大量油墨残渣,危险性非常高,印刷油墨如果不进行处理或者发生泄露,那么对水资源污染大,对植物动物等也会造成重大影响,严重破坏周边环境。
为此我国发布了GB8978-1996《印刷行业污水排放标准》,对印刷废水采取了为严格的排放要求。
印刷油墨废水的处理方法:
印刷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储存池、活性污泥池、污泥调配罐,板框压滤机、滤液收集池、调节池、初沉池、生化池、二沉池、三沉池。
储存池的出口与活性污泥池的入口连通,活性污泥池的出泥口与污泥调配罐连通,污泥调配罐上设置有石灰添加口,污泥调配罐与板框压滤机相连,板框压滤机的出液口与滤液收集池的进液连通,滤液收集池的出液口与调节池的入口连通,滤液收集池与调节池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印刷油墨废水流量的输送泵和流量计,调节池的出口与初沉池的入口连通,初沉池的出口与生化池的入口相连通,生化池的出口与二沉池的入口相连通,二沉池的出口与三沉池的入口相通,三沉池的出口与外界相通。
初沉池、二沉池、三沉池分别设置有与活性污泥池相连通的第一排泥管路、第二排泥管路、第三排泥管路,二沉池还设置有第一回泥管路回流至初沉池内,二沉池还设置有第二回泥管路回流至生化池内,三沉池还设置有第三回泥管路回流至初沉池内,第一排泥管路、第二
排泥管路、第三排泥管路、第一回泥管路、第二回泥管路、第三回泥管路上均设置有输送泵。
印刷油墨废水处理新型技术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很大程度上的简化油墨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有效提高油墨废水处理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2、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具有良好的去色效果,处理高效,节能环保,可实现自动化控制,管理方便。
油墨废水处理方案

油墨废水处理方案油墨废水是指在油墨生产、印刷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有有机溶剂、重金属、悬浮物和表面活性剂等污染物的废水。
由于油墨废水的复杂性,其处理成本较高且技术要求较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油墨废水处理方案。
1.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
沉淀是将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通过重力沉降和离心沉淀的方式去除。
过滤是通过滤网等材料将废水中的悬浮物截留。
吸附则是利用活性炭等吸附材料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
这些物理处理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油墨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使废水变得清澈透明。
但是,这些方法无法彻底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
2.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氧化法、沉淀法和离子交换等。
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沉淀法是利用沉淀剂将油墨废水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沉淀下来,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氧化镁等。
离子交换是通过树脂吸附固定在废水中的离子,一般用于去除油墨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化学处理方法能够很好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但是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化学药剂会造成二次污染。
3.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且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生物接触氧化法、序批式反应器、活性污泥法等。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将废水与附着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触,通过氧化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序批式反应器是将废水进一步进行分解和氧化处理的系统。
活性污泥法是将废水与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生物处理方法可以较好地去除有机物,但对于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
综上所述,油墨废水处理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
在实际处理中,可以采用物理处理方法预处理废水,然后再进行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
另外,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和监控,确保处理效果和达标排放。
油墨废水处理处理工艺

油墨废水处理处理工艺油墨废水处理处理工艺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油墨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但同时也带来了废水处理难题。
油墨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如果直接排放,极大地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油墨废水的处理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下面就分别介绍几种常用的油墨废水处理技术。
1. 生化处理技术生化处理通过微生物代谢来降解油墨废水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的物质。
传统的生化处理流程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好氧处理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同时消耗氧气释放出热量;厌氧处理通过在无氧环境中,细菌的代谢转化废水中的有机物,生成甲烷等气体。
通过两个阶段的处理,可以极大程度的降解有机物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2.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利用膜的特殊结构,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微小颗粒和离子分离出来。
膜的种类包括超滤膜、反渗透膜、微孔过滤膜等等。
不同的膜对于不同物质的分离效果不同,因此需要进行选择。
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达到油墨废水中有机物和微小颗粒去除率高达90%以上,大大减轻了处理量。
3. 吸附技术吸附技术通过植入吸附剂改变废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促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被吸附剂吸附下来而不能再被释放。
吸附剂的种类非常丰富,包括活性炭、纳米材料等等。
在吸附剂选择上,需要根据油墨废水中污染物的类型和浓度进行匹配。
目前,吸附技术的处理效果较好,而且有较强的随意调整性,因此成为了一个较为热门的工艺。
综上所述,油墨废水处理是一个高度技术化的行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工艺选择。
除了上述三种处理技术外,还有其他一些处理工艺,如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等等。
在未来,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油墨废水处理的效率和处理质量也将不断提高。
油墨废水处理方案

油墨废水处理项目设计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 - 1 -1.1工程名称............................................................................................................................ - 1 -1.2工程地点............................................................................................................................ - 1 -1.3工程简介............................................................................................................................ - 1 -1.4工程范围............................................................................................................................ - 1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 -2设计依据.............................................................. - 3 -2.1设计依据............................................................................................................................ - 3 -3设计参数.............................................................. - 4 -3.1设计废水处理量................................................................................................................ - 4 -3.2设计进水水质.................................................................................................................... - 4 -3.3设计出水水质.................................................................................................................... - 4 -4处理工艺选择.......................................................... - 5 -4.1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 5 -4.2废水处理工艺类型............................................................................................................ - 6 -4.3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 7 -4.4处理工艺特点.................................................................................................................. - 16 -5工艺设计............................................................. - 17 -5.1工艺流程.......................................................................................................................... - 17 -5.2工艺流程简介.................................................................................................................. - 18 -5.3主要构池筑物、设备说明.............................................................................................. - 19 -6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 - 24 -6.1主要构筑物、建筑物一览表.......................................................................................... - 24 -6.2主要设备参数一览表...................................................................................................... - 25 -7工程设计说明......................................................... - 29 -7.1总图设计.......................................................................................................................... - 29 -7.2建筑设计.......................................................................................................................... - 29 -7.3结构设计.......................................................................................................................... - 29 -7.4电气设计.......................................................................................................................... - 30 -7.5自控设计.......................................................................................................................... - 31 -7.6采暖、通风设计.............................................................................................................. - 32 -8运行费用分析......................................................... - 32 -8.1工资费用.......................................................................................................................... - 32 -8.2药剂费用.......................................................................................................................... - 32 -8.3耗电费用.......................................................................................................................... - 33 -8.4直接运行费用.................................................................................................................. - 33 -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油墨综合废水处理工程。
油墨废水处理方案

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嘉成包装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包装箱生产的企业,公司有少量的油墨废水和生活污水排除,公司领导十分注重环保已丁前几年建造了一套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比较稳定,由丁近期公司增加生产线,污水排量有所增加,故要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我公司受嘉成公司委托,丁2010年4月编制污水设施改造的初步方案。
1.2设计依据1.2.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2.3《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2003修订版);1.2.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程》(GB 50069-2002);1.2.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2.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2.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2.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2.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2.10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1.2.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001年版));1.2.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50009-200丸1.2.1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1.2.1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1.2.1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1.2.1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3施工规范和标准1.3.1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1.3.2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分95);1.3.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83)。
1.4安装规范和标准1.4.1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1.4.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0236—98);1.4.3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82);1.4.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1-75)。
水性油墨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

水性油墨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水性油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印刷材料,由于其无臭、无害、无毒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医药包装等领域。
然而,水性油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假如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
因此,对水性油墨废水的整治和处理至关紧要。
本文将介绍水性油墨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
一、生化处理法生化处理法是将水性油墨废水利用显微生物将废水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质,实现废水的净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废水处理厂会使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等生化处理法进行废水处理。
这些处理方法通过使用具有好氧或厌氧条件的微生物进行处理,将油墨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成为CO2和H2O等无害物质。
这种方法可以完全除去有机物质,净化废水,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化学物质,且处理时间较长。
二、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是将水性油墨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成CO2和H2O等无害物质来净化水的方法。
化学氧化法适用于处理废水中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废水,如墨盒清洗废水。
常见的化学氧化法包括高锰酸钾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等。
其中,高锰酸钾氧化法是一种经济应用的化学氧化法,该法通过将酸性废水经过中和后再加入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来使有机物质氧化为无害物质。
但由于操作多而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消耗比较大。
三、物化联用法物化联用法是通过在生化处理中加入化学物质的方式,加速生物过程的进行,提高水的净化效率。
这种方法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既能够减轻生化处理过程中的消耗,又能够保证高效的水净化效果。
常见的物化联用法有Fenton法、高级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等。
这些方法相对于生化处理法,能够实现更便捷的处理和更快速的处理效果,能够有效地处理水性油墨废水,削减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四、膜处理法膜处理法是将水性油墨废水经过不同类型的膜进行分别、过滤、吸附等处理方法的总称。
常见的膜处理方法有微滤、超滤、反渗透等技术。
这些技术在处理水性油墨废水时,能够对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进行有效的分别和清除,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水中的COD和BOD等含量,将废水净化为清亮透亮的水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嘉成包装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包装箱生产的企业,公司有少量的油墨废水和生活污水排除,公司领导十分注重环保已于前几年建造了一套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比较稳定,由于近期公司增加生产线,污水排量有所增加,故要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我公司受嘉成公司委托,于2010年4月编制污水设施改造的初步方案。
1.2设计依据1.2.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2.3《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2003修订版);1.2.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程》(GB 50069-2002);1.2.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2.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2.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2.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2.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2.10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1.2.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1.2.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50009-2001);1.2.1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1.2.1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1.2.1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1.2.1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3 施工规范和标准1.3.1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1.3.2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1.3.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83)。
1.4 安装规范和标准1.4.1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1.4.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0236—98);1.4.3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82);1.4.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1-75)。
1.5设计原则1.5.1针对该废水水质特点,选用技术先进可靠、工艺成熟稳妥、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的污水处理工艺,确保出水达标排放;1.5.2采用当前国内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设备,避免采用高能耗和已淘汰的产品,设施耐冲击力较强,并考虑适当的发展余地;1.5.3达到一定的在线自动控制,降低劳动强度,确保系统稳定运行;1.5.4根据预计的水质、水量数据确定工艺,执行国家关于环保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1.5.5选用合理的工艺与设备,在确保工艺达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1.5.6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和池体,尽量实现物尽其用。
1.6设计范围本方案为污水处理站区内的废水及污泥处理的初步设计,内容包括池体平面图、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给排水、电气、自控及一些必要的辅助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外的管道及电缆皆不包括在本设计方案内。
待厂方认可该初步设计后,我公司将再提供该方案的细步设计,细步设计包括各土建池体建设图纸、各管线预埋及铺设图纸、各设备及安装图纸、电气控制图纸等。
第二章水质与水量2.1水质与水量2.1.1废水来源及水质状况废水主要来自于车间的日常排放的油墨废水和厂区的生活污水等。
2.2设计处理规模、进水水质及排放标准2.2.1设计处理规模及废水水质由于厂家未提供数据,我公司参考同类废水的标准如下表(表1),油墨废水每天的排放量为5~8吨,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36吨,废水处理站拟按50m3/d设计,废水处理站12小时运转,油墨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综合调节池与生活污水混合,进行生化处理。
油墨废水按1m3/h,混合后的废水按4.5 m3/h设计。
表1:原水的水质情况2.2.2排放标准根据厂方的环保要求,经处理后的水质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和厂方的排放要求:表2:处理后水质情况第三章工艺设计3.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用思路油墨废水属于高浓度的有机污染废水,废水的B/C值约为0.15,可生化性较差;含有苯环类物质、浮油、色度很高。
根据上述的进出水水量、水质情况和水质特点,我公司考虑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必须依照如下思路:1.油墨废水分流先经过化学预处理,再跟生活污水混合,进入生物处理的工艺。
2.确保达标排放。
3.工艺流程简洁,工程造价适中,运行经济,便于管理。
※污水处理技术①拦污设施在废水处理流程的前端设置格栅,用于拦截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飘浮物、纤维物质和固体颗粒物质,以保护后续处理的水泵并防止管道堵塞。
②水质、水量的调节无论是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还是工业废水,水量和水质在24小时之内都有波动。
这种变化对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是生物处理系统正常发挥其净化功能是不利的,甚至还可能遭到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在废水处理系统之前,设置均质调节池,用以进行水量的调节和水质的均化,以保证废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③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转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方法,称为废水的生物处理。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面目的生物。
它既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蓝细菌等原核微生物,也包括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藻类等真核微生物,还包括非细胞型的病毒和类病毒。
水解(酸化)工艺的研究工作是从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试验开始,经过反复实验和理论分析,逐步发展为水解(酸化)生物处理工艺。
从工程上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的过程可分为水解阶段、酸化阶段和甲烷化阶段等三阶段。
水解池是把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完成之前,不进入第三阶段。
在水解反应器中实际上完成水解和酸化两个过程,但为了简化,简称为水解。
该废水经水解反应后,出水BOD5/COD大致可以达到0.25,可以被生化。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CO 2和H 2O 、NH 3、-34PO 、-24SO 等。
好氧生物处理按微生物提供的方式,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好氧生物处理法,主要由曝气池、沉淀池、曝气系统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
废水通过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在充足的氧气的条件下去除其有机污染物质,然后经沉淀池使污泥与水分离,处理水由沉淀池上部溢流排放,分离浓缩后的污泥一部分返回曝气池,其余为剩余污泥由沉淀池底部排至污泥浓缩池。
活性污泥是以好氧微生物为主体所形成的絮绒状颗粒,混杂着污水中的有机性和无机性悬浮物质及胶体物质,并在其表面上附聚着种种不同的原生动物等,也称为“菌胶团”或“生物絮凝体”。
在活性污泥法处理过程中,溶解态的有机物可以直接透过细菌的细胞壁进入胞内,固体或胶体的有机物先被细菌吸附,靠细菌所分泌的外酶作用,分解成溶解性的物质,再渗入细菌细胞内,在内酶的作用下,进行氧化、还原和合成过程。
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有机物中的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氢与氧化合成水,氮被氧化成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磷被氧化成磷酸盐,硫被氧化成硫酸盐等,同时释放出能量,作为细菌自身生命活动的能源,并将另一部分有机物作为其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构造物质,合成新的原生质。
在废水好氧处理过程中,必须不间断地供给足够的溶解氧。
有机物的好氧氧化合成过程,可以用下面生化反应式表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有氧呼吸)C x H y O z +(X +Y /4-Z /2)O 2 X CO2+Y H 2O +E (能量) 原生质的同化合成(以氨为氮源)n (C x H y O z )+NH 3+(nX +nY /4-nZ /2-5)O 2C 5H 7NO 2+(nX -5)CO 2+21(nY -4)H 2O 原生质的氧化分解(内源呼吸)C 5H 7NO 2+5O 2 5CO +2H 2O +NH 3+E (能量)3.2工艺流程的确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框图3.3工艺流程说明3.3.1 废水处理部分车间排水进入隔油调节池,先进行隔油处理,之后进入反应池,反应池分为两段,第一段加入我公司专用的混凝剂,第二段加入助凝剂,废水的色度在此池基本被去除,出水进入初沉池,污泥在此池沉淀,出水自流入综合调节池,生活污水经由格栅井,流入综合调节池,调节池内设置曝气管道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吹脱去除可挥发性物质。
出水泵入酸化水解池,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此池被分解为小分子和易生化的有机物,并能去除预处理未去除的部分色度,减少后续构筑物的负荷,出水自流入原有的接触氧化池,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此池去除;出水沉淀池,由放流池达标排放。
第四章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4.1 建、构筑物1隔油调节池因生产排放废水含有很多浮油,如不在预处理之前去除,会增加反应池负荷,且由于水量和水质随时间变化而波动,为保证废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设置调节池,用以进行水量的调节和水质的均化。
规格:1.2×4.7×2.0m3数量:1座有效深度:1.5m有效容积:8.5m3停留时间:约8.5h形式:地下式砖混结构配套设施:①集油管1套2反应池(原池改造)废水在此池进行化学反应。
规格:1.2×1.5×2.0m3数量:1座有效深度:1.5m有效容积:2.7m3停留时间:约2.7h形式:地下式钢混结构说明:池内设置水下空气混合装置,采用UPVC管道穿孔制成。
穿孔管与鼓风机空气管相连,用空气进行搅拌混合。
配套设施:①曝气装置1套②加药泵2台型号:5CQ-1,N=0.37KW③加药装置2套3初沉池(原调节池改造)用于反应器出水的水污分流。
规格:1.2×3.1×3.5m3有效深度:1.5m有效容积:2.6m3停留时间:约5.6h数量:1座形式:地下式钢混结构配套设施:①污泥泵DFWH25-32 1台Q=3.0m3/h,H=32m,N=1.1KW4. 格栅井内部设置格栅用于拦截漂浮物、大的杂物如残留的药渣等悬浮物。
规格:0.8×1.2×1.2m3数量:1座配套设施:①格栅1台5 综合调节池(此池由原沉淀池改造)用于均衡生活污水和预处理后的油墨废水。
规格:5.0×4.9×3.5m3有效深度:2.5m有效容积:61.25m3停留时间:13.6h数量:1座形式:地下式钢混结构配套设施:①液位控制器1套②提升泵2台型号:DFWH40-12.5Q=6.3m3/h,H=12.5m,N=0.75KW③曝气装置1套6水解酸化池(由原设备间改造)废水中的大分子、难生化的污染物在此池分解为小分子、易分解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