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理论与实务

合集下载

初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选择题试题及答案参考

初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选择题试题及答案参考

初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选择题试题及答案参考初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选择题试题及答案参考一、单项选择题1.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不包括:A.政府的银行B.消费的银行C.发行的银行D.银行的银行【正确答案】:B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可以概括为:垄断货币发行、为政府提供金融效劳、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充当最后贷款人以及管理国家金融,即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参考教材P37。

2.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不包括:A.公开市场业务B.再贴现政策C.调整法定准备金率D.调整税率【正确答案】:D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参P43。

3.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不会导致:A.债券价格下跌B.货币流通量减少C.利息率下降D.投资减少【正确答案】:C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导致利息率上升。

参考教材P43。

4.间接信誉指导的手段有:A.信誉配额B.直接干预C.窗口指导D.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正确答案】:C ABD属于直接信誉控制的手段。

参考教材P46。

5.内部时滞不包括:A.认识时滞B.传导时滞C.决策时滞D.行动时滞【正确答案】: B内部时滞包括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决策时滞。

参考教材P50。

6.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升的情况下,政府应采用: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B.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C.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D.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正确答案】:C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升;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的情况下,政府应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参考教材P51。

7.通常,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A.要短一些B.要长一些C.长短是一样的D.长短难以比拟【正确答案】:B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要长一些,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要短一些。

参考教材P50~51。

8.从政策开场执行到政策对目的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时间是:A.决策时滞B.行动时滞C.外部时滞D.内部时滞【正确答案】:C从政策开场执行到政策对目的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时间是外部时滞。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一)_真题-无答案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一)_真题-无答案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一)(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单项选择题1. 由于劳动力流动,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对称所造成的失业是______A.摩擦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自愿性失业 D.偶然性失业2. 由于整个社会的总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失业是______A.摩擦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自愿性失业 D.偶然性失业3. 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而自愿放弃工作所造成的失业是______A.摩擦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自愿性失业 D.偶然性失业4. 中央银行为增大就业量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______A.减少货币供给量 B.增加货币供给量 C.增加社会总需求 D.提供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5.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国际金本位制时期,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______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国际收支平衡D.稳定物价6.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______A.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B.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C.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7. 菲利普斯曲线显示:失业率高,物价上涨率______A.高 B.低 C.不变 D.与失业率同比例上升8. “奥肯定律”证明______A.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 B.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变化关系 C.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同向的变动关系 D.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无关9. 在货币政策实践中,奉行“单一目标论”的典型国家是______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10. 在货币政策实践中,奉行“多目标论”的典型国家是______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确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在______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12. 最早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存入中央银行的国家是______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13. 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利率着眼于______A.短期的供求平衡 B.短期供大于求 C.短期供不应求D.长期的供求平衡14. 中央银行规定与调整再贴现资格着眼于______A.短期供求平衡 B.长期结构调整 C.短期结构调整D.长期供求平衡15. 依据规定与调整再贴现资格的作用机理,对朝阳产业、“短线”部门签发的票据予以______A.再贴现支持 B.再贴现限制 C.再贴现制止 D.再贴现调整16. 目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______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直接信用控制17. 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范围施以干预,这一直接信用控制手段是______A.信用配额 B.直接干预 C.流动性比率 D.利率最高限18. 中央银行为了限制商业银行扩张信用,规定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重,这一直接信用控制手段是______A.信用配额 B.直接干预 C.流动性比率 D.利率最高限19. 一般说来,流动性比率与收益率______A.呈正比 B.呈反比 C.无任何关系 D.以上说法都不对20. 规定商业银行的定期及储蓄存款所能支付的最高利率,这一直接信用控制手段是______A.信用配额 B.直接干预 C.流动性比率 D.利率最高限额21. 将原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是在______A.1996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22. 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不包括______A.信用卡交易 B.回购交易 C.现券交易 D.发行中央银行票据23. 人民银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这一债券交易方式为______A.回购交易 B.现券买断 C.现券卖断 D.信用卡交易24. 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对利率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是______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政策 C.再贷款政策 D.利率政策25. 我国目前汇率政策的主要内容不包括______A.加快人民币汇率上调速度 B.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C.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D.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26.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主要特征不包括______A.离政策工具较远 B.对货币政策工具反应灵敏 C.离最终目标较近 D.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具有紧密的相关关系27. 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是______A.基础货币 B.库存现金 C.备用金 D.备用货币28. 基础货币作为操作指标的主要优点不包括______A.可测性强 B.可控性强 C.相关性强 D.排斥性强29. 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能观察到市场水平及结构,可随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判断,这体现了利率作为中介指标的______A.可控性强 B.可测性强 C.相关性强 D.抗干扰性30.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是______A.利率 B.汇率 C.股票价格指数D.货币供给量31. 利率传导机制理论以______为代表。

2023年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作业二

2023年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作业二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作业(二)中央电大财经部(2023年05月23日)一、名词解释货币发行保证准备制清算业务业务库货币政策充足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存款准备金制度二、判断题1.财政发行是指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子而引起旳货币发行。

()2.我国中央银行设置旳发行基金是指经由发行库并已进入业务库旳人民币票券。

()3、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和划拨清算旳需要而设置旳专题准备金, 实质就是一般所说旳库存现金。

()4.中央银行清算业务源于其作为政府旳银行旳职能。

()5.货币政策旳充足就业目旳通俗地解释就是不能有人失业。

()6.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国际收入与收支相抵后碰巧相等旳一种经济状态。

()7、货币政策标旳即货币政策旳中介指标。

()8、货币发行业务是中央银行最重要旳资产业务之一。

()三、单项选择题1.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旳重要对象是()。

a、国库券和国债b、股票c、企业债券d、金融债券2.从货币发行旳渠道和程序看, ()是货币发行和回笼旳中间环节。

a、发行库b、业务库c、市场d、发行库和市场3.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 既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又能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旳政策工具是()。

a、存款准备金制度b、再贴现政策c、公开市场业务d、道义劝说4.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 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旳是()。

a、道义劝说b、信用分派c、公开市场业务d、证券市场信用控制5.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 ()是我国特有旳货币政策工具。

a、存款准备金制度b、信贷计划和限额管理c、道义劝说d、公开市场业务四、多选题1.外汇储备管理应满足()三方面旳规定。

a、安全性b、流动性c、合理性d、盈利性e、发展性2.在中央银行旳下述业务中, 属于资产业务旳项目有()。

a、货币发行b、贷款和再贴现c、金银储备d、外汇储备e、经理国库3.在下列中央银行业务中, 属于负债业务旳有()。

a、货币发行b、贷款和再贴现c、金银和外汇储备d、经理国库e、集中存款准备金4.中央银行发行货币一般要遵照三条原则。

中央银行学-第七章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中央银行学-第七章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17
§2 货币政策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2. 充分就业
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者,都在现行工 资水平下找到工作。
充分就业≠100%就业,需要扣除: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自愿失业。 一般认为失业率3%以下。


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总需求不足引起 的失业——非自愿失业。
18
§2 货币政策目标

28
§2 货币政策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6.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引起进口增加,使得贸易收支状 况变坏。
国民收入增加 进口需求↑ 破坏贸易 收支状况

引进外资可能形成资本项目逆差。
引进外资 资本项目逆差
29
为促进经济↑
§2 货币政策目标
2. 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3. 保持汇率相对稳定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本国经济稳定
正确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防范金融危机
14
4. 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
§1 货币政策概述
要点小结
1. 货币政策的定义及类型
扩张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 均衡性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 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间接调控宏观经济 长期的经济政策
英国 充分就业兼顾国际 三. 20世纪50年代后期 稳定货币
从稳定货币向充分就业过渡。 充分就业 稳定货币 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
收支平衡 促进经济增长成为货币政策目标重点。 充分就业 稳定货币兼顾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货币兼顾国际 稳定货币
四. 20世纪60年代以后
日本
加拿大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二)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二)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二)(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13,分数:39.00)1.交易方程式(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1911年提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其含义是流通中的通货存量(M)乘以货币流通速度(V)等于物价水平(P)乘以交易总量(T)。

)解析:2.剑桥方程式(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开创微观货币需求分析先河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其学生庇古。

20世纪20年代,他们创立了“现金余额说”,并用数学方程式的形式予以解释,故又被称为“剑桥方程式”。

)解析:3.流动性陷阱(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流动性陷阱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以货币形式储存起来。

)解析:4.基础货币(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这种货币是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给总量有决定性的作用。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一)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一)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一)(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4,分数:48.00)1.货币贮藏职能又被称为______∙ A.交易媒介∙ B.支付手段∙ C.资产职能∙ D.国际货币(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货币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具有价值贮藏职能,人们愿意持有货币作为其资产组合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这是微观经济主体对发挥价值贮藏职能(亦称资产职能)的货币产生的需求。

2.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指对现金的需求,还包括对______的需求。

∙ A.有价证券∙ B.外汇∙ C.存款货币∙ D.贷款(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仅是指对现金的需求,也包括了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3.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______因素之后的货币余额。

∙ A.价格变动∙ B.物价变动∙ C.消费变动∙ D.收入变动(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

4.个人、家庭、企业等经济主体或整个社会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数量,被称为______∙ A.微观货币需求∙ B.宏观货币需求∙ C.名义货币需求∙ D.实际货币需求(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企业等经济主体或整个社会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数量,如1万美元、5万元人民币、8000英镑等。

5.如果经济运行中的其他变量不变,只是物价上涨了1倍,则名义货币需求伴随着物价的上涨也相应地增加了1倍,而实际货币需求______∙ A.增加1倍∙ B.减少1倍∙ C.不变∙ D.以下答案均不正确(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根本区别,在于实际货币需求剔除了物价变动的影响,而名义货币需求没有。

2023年《货币银行学》学习总结范文9篇

2023年《货币银行学》学习总结范文9篇

2023年《货币银行学》学习总结范文9篇第1篇示例:2023年《货币银行学》学习总结在2023年的春季学期中,我学习了《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货币和银行体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解释货币的运作机制以及银行的职能和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体会进行总结和回顾。

我学习了银行的职能和作用。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扮演着储蓄、支付、贷款、信用等多种角色。

在现代经济中,银行起到了资金调剂和信用创造的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银行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信用创造等内容,我深刻意识到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我也学习了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发展的政策。

而银行监管则是指政府对银行业进行监督管理,保护储户利益和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这两者紧密相关,对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了解了货币政策工具和银行监管的具体措施。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政策、存款准备金率等,银行监管措施包括监管制度、监管规定等。

这些工具和措施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货币银行学》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货币和银行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深入了解了现代金融体系的运作机制和规律。

我相信这门课程的学习将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领域的挑战和机遇。

2023年《货币银行学》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拓展了我的知识视野,提升了我的学术能力,并培养了我的对金融和经济的兴趣和热情。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和推动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愿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字数:502】第2篇示例:2023年《货币银行学》学习总结在2023年,我在大学学习期间选修了《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货币银行体系和经济金融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二)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二)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二)(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4,分数:24.00)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包括______∙ A.稳定物价∙ B.刺激消费∙ C.经济增长∙ D.充分就业∙ E.国际收支平衡(分数:1.00)A. √B.C. √D. √E. √解析:[解析] 作为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一国的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一般包括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

2.货币政策在调节国际收支方面的作用体现在______∙ A.利率的变动会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入或流出∙ B.利率的变动会影响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变动∙ C.利率的变动会导致国际收支平衡∙ D.汇率的变动会对经常账户产生重要影响∙ E.汇率的变动会导致国际收支平衡(分数:1.00)A. √B. √C.D. √E.解析:[解析] 货币政策在调节国际收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率的变动会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入或流出,进而影响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变动;汇率的变动则会对经常账户产生重要影响。

3.面对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中央银行可有哪几种选择?∙ A.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 B.失业率较低的物价稳定∙ C.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 D.通货膨胀率较低的充分就业∙ E.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相机抉择(分数:1.00)A. √B.C. √D.E. √解析:[解析] 面对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中央银行可有三种选择:(1)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2)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3)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相机抉择。

4.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包括______∙ A.直接信用控制∙ B.再贴现政策∙ C.间接信用指导∙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E.公开市场业务(分数:1.00)A.B. √C.D. √E. √解析:[解析]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且能对社会的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节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