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设计word版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文档模板范本: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煤炭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伴有着煤矿井下水灾害的频繁发生。
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制定中长期防治水规划显得异常重要。
二、编制目的本规划旨在对煤矿井下水灾害进行全面评估,科学合理地划定防治区域,制定防治措施和工程计划,使煤矿生产得到更好的保障。
三、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定》2.《煤矿安全法》3.《煤炭工业安全规程》4.《煤炭行业安全规范》5.《地下水位及水文地质条件的测定规程》6.《井下水灾害防治技术规程》7.《煤炭行业水量计算规程》8.《井下水文观测规程》四、编制内容1.防治水区的划分根据煤矿井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情况和水系分布状况等因素,确定防治水区划分方案,并划分为三级防治水区,具体划分如下:(1)一级防治水区:主要矿区的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水位高,有较严重的井下水灾害隐患。
(2)二级防治水区:次要矿区的井下水系分布较为复杂,水位及稳定性较一级防治水区好。
(3)三级防治水区:煤矿采区以外的其他区块,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矿井及配套工程井稳定性较好。
2.防治水工程计划针对不同的防治水区,制定相应的防治水工程计划。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加密巡查,加强排水管道及设施的检修和维护。
(2)矿山井下水水系协调调节工程,包括主排与分排水系的平衡调节。
(3)井下水文地质勘探和研究工程,对不同防治水区进行深入测量和探测。
(4)采煤时的水文地质连续改进工程,通过改进采空区域及其周边的水文地质环境,降低水灾害风险。
3.防治措施针对不同的防治水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制定有效的防治水预案。
(2)加强巡查,及时发现井下水灾害的隐患,防患于未然。
(3)加强井下水位监测,及时跟踪泄水井口发生变化。
(4)开展井下水文地质研究和勘探,并制定相应措施和预案。
(5)加强排水管道及设施的检修和维护。
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水害事故尤为突出,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从根本上解决煤矿水害问题,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二、总体目标通过实施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有效预防煤矿水害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提高煤矿防治水技术水平,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贡献力量。
三、工作重点1.加强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2.完善矿井防治水设施,提高矿井防治水能力。
3.强化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确保矿井防治水措施落实到位。
4.提高矿井防治水技术水平,培养专业防治水队伍。
四、具体措施1.开展矿井水文地质调查(1)对矿井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调查,收集相关资料,为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
(2)对矿井周边的河流、湖泊、水库等进行调查,掌握其水位变化规律,预防外部水源侵入矿井。
2.完善矿井防治水设施(1)加强矿井排水系统建设,确保矿井排水能力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2)对矿井排水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加强矿井防水隔离层建设,防止水源侵入矿井。
3.强化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矿井防治水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责任。
(2)制定矿井防治水应急预案,提高矿井应对水害事故的能力。
(3)加强对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防治水措施落实到位。
4.提高矿井防治水技术水平(1)加强矿井防治水技术研究,引进先进的防治水技术。
(2)开展矿井防治水技术培训,提高矿井防治水队伍的专业素质。
(3)加强矿井防治水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矿井防治水水平。
五、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阶段(1个月)对矿井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分析矿井水害原因。
2.制定方案阶段(2个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3.实施阶段(6个月)按照制定的方案,加强矿井防治水设施建设,开展矿井防治水技术培训,强化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
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 年X 月X 日封面页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您浏览的《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正文如下:根据省厅“下发202X年全省生产矿井防治水工作安排的通知”(晋煤行发【202X】239号文)工作安排,,全面提升矿井防治水安全保障能力,结合我公司井上下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为全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结合我公司防治水现状,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探查、矿井防治水技术管理、井下排水抗灾能力及矿井防治水各项制度、措施等方面进行矿井水害隐患全面排查和整改,实现防治水基础资料完善,防治水安全技术保障体制健全,构建安全长效机制。
二、组织领导为贯彻搞好此次专项治理活动,统筹安排、协调部署全矿矿井防治水工作,我公司成立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活动领导组:组长:师敏李春生常务副组长:王德海副组长:姜显瑞卢波刘树强成员:李明彩李卫平付晋泰葛文俊赵国宇王邦星史坚青张波昝世杰张朝X X 郝亚平高贵明焦德礼祁宪祯梁树林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测科,承担专项行动日常工作。
主任:昝世杰(兼)副主任:张波刘静武成员:调度室、通风区、胺监处、机电科、生产科、钻探队等人员。
三、工作内容1、建立完善防治水管理体系和防治水机构,明确职责,充实加强防治水专业管理力量。
2、坚持“专业化”原则,成立防治水专业队五,培训探放水操作人员,配备有效的探放水设备。
3、制定与落实防治水各级管理制度和各级责任制。
4、夯实水文地质报告、水文地质图纸、台账、预测预报等基础资料,各类矿井必须收集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建立相关档案。
重点加强探放水设计、措施、施工等业务技术管理。
5、坚持“科学化”原则,积极使用先进物探手段完成矿井地面物探工作,并配足、配齐井下物探仪器、人员。
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一、前言煤矿矿井水害防治工作,是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
在我国,由于煤矿分布面广、井下条件复杂,致使煤矿水害防治面临巨大挑战。
针对这一情况,制定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具有现实意义。
本工作方案,主要是针对煤矿矿井发生水害的原因和现状,结合当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建议,以进一步加强煤矿矿井的水害防治工作。
二、工作目标根据煤矿矿井发生水害的原因和特点,制定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重点解决以下目标:1.提高煤矿矿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事故发生率。
2.减少煤矸石、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污染和排放。
3.推进煤炭资源高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4.增强管理能力,提高员工素质。
三、工作重点为达成上述工作目标,我们将重点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3.1 加强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和监测对煤矿矿井周边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监测,分析其特点和变化规律,为针对性的制定水害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3.2 着力解决流量、水质和水位等问题制定综合控制方案,着力从煤矿矿井流量、水质和水位等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以提高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效果。
3.3 加强煤矿矿井排水系统建设建立规范的煤矿矿井排水系统,并对其进行适度升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产能和不断变化的生产需求,有效防止煤矿矿井发生水害。
3.4 推进管理、技术、装备和人才四个方面的提升加强对管理、技术、装备和人才的培训和提升,提高煤矿矿井管理水平,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人员素质。
四、工作方案4.1 完善管理体系制定煤矿矿井水害防治的标准、规范、指南和技术方案,并建立健全相应制度,为全面实行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提供法律和制度支撑。
同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工作严格执行。
4.2 加强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和监测对煤矿矿井周边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监测,分析其特点和变化规律,为针对性的制定水害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朝阳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2017年最新版本)

朝阳煤矿防治水制度汇编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有关规定,朝阳煤矿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整理并汇编成册。
该制度自下发日执行。
二〇一七年一月一日附:朝阳煤矿防治水制度汇编 (2017版)朝阳矿井防治水制度汇编(2017版)目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5)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12)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4)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18)矿长防治水岗位责任制 (18)矿总工程师防治水岗位责任制 (20)生产矿长防治水岗位责任制 (21)机电矿长防治水岗位责任制............................. ..22 安全矿长防治水岗位责任制. (23)副总工程师(地测)防治水岗位责任制 (24)生产技术科科长防治水岗位责任制 (26)安全科科长水害防治水岗位责任制27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28调度室防治水岗位责任制30采煤(掘进)工区区长防治水岗位责任制31探水队与其他相关单位防治水岗位责任制32探放水制度34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38水文地质工作制度40井田内及周边煤矿监测监控管理制度 41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44 42探放水培训制度 44探放水及及注浆加固制度45探放水措施编制、审批制度47探放水检查制度 47防汛物资储备制度48业务保安联系制度49钻孔水位及井下涌水量观测制度50 水患应急预案51资料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53 与周边矿井交换图纸制度54雨季防洪防汛隐患排查治理制度55 地面水体巡查制度56地测防治水设备、仪器的管理制度57大暴雨期间巡视及停产撤人制度 58 安全生产联系制度60地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62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做好朝阳煤矿水害的防治工作,杜绝重大水害事故,保证我矿安全生产,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防治水规定》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以消除隐患、确保安全为目的,抓好隐患排查、预测预报、超前探查,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大我矿水害防治力度,落实责任,保证防治水工程的正常进行,确保我矿安全生产。
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实施方案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矿井防治水事关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针对煤炭企业存在的水体污染、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问题,国家发布了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旨在通过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矿井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
本文将介绍这一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实施措施。
一、主要内容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水文地质调查开展煤炭矿井水文地质调查,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特征、水化学性质、污染源和治理需求,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重点治理区域的确定与划分根据水质、水量等各项数据,确定重点治理区域,并划分为不同的治理等级,针对不同的治理等级,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治理计划,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分配。
3.污染源调查和评估开展矿井周边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估,明确污染排放口的位置、规模、环境影响等情况,为治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4.治理技术研究针对煤炭矿井防治水的特点,研发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治理技术,包括地下水位降低、水质提升、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为实施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5.治理方案制定根据煤炭矿井水体污染、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问题,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方案和年度计划,确保治理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6.治理工程建设按照治理方案和年度计划,对煤炭矿井进行治理工程建设,包括采取措施控制水位、净化水体、防止滑坡和地面塌陷等方面的工程建设,确保安全、高效地开展治理工作。
7.绩效评价和动态监测开展治理工作的绩效评价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治理效果,对存在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确保治理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实施措施为了确保煤炭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具体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煤炭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企业主体、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
煤矿防治水制度模版

煤矿防治水制度模版一、总则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预防和控制煤矿水患,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提高矿井生产效益,根据《矿山安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防治责任1.矿井负责人是煤矿防治水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煤矿防治水工作,并建立健全防治水组织机构。
2.防治水组织机构应包括防治水管理部门和防治水工作队伍,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三、水文监测1.煤矿应设立水文监测站点,监测矿井内外水位、水压、水质等情况,并做好监测记录。
2.配备专业的水文监测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煤矿水害管控1.煤矿应制定水害管控措施,并定期进行演练与检验。
2.煤矿水害应分级管控,根据水害等级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方案。
3.煤矿应配备必要的水害应急装备和器材,并保证设备齐全、完好。
4.煤矿应培养专业的救援队伍,进行水害救援专业培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五、防灾设施维护1.煤矿应设立排水材料和设施的仓库,保证材料和设施储备充足。
2.定期检测和维护排水设施,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3.煤矿应按照规定进行矿井防水检查和维修,及时清理、修复防水设施。
六、人员培训和演练1.煤矿应定期组织煤矿防治水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
2.定期组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和救援方案的有效性,并总结改进。
七、工作考核和奖惩1.对于煤矿防治水工作成效显著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于煤矿防治水工作不力,导致事故的,给予相应的纪律和法律处罚。
八、附则1.本制度由煤矿负责人负责解释,并进行修订。
2.本制度经全体员工签字确认后生效,所有员工都要遵守制度的规定。
防治水专项方案及措施

详细描述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 该方案在减少水污染、改 善水质和提升水资源管理 效率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 的进展。具体来说,以下 几点是该方案在防治水工 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水质改善
通过实施该方案,我们成 功地减少了污水排放,从 而显著改善了水质。监测 数据显示,水质参数如 COD、氨氮等均有所下降 ,表明水环境得到了有效 保护。
定期组织开展水害应急演练,提高 员工应对水害事故的能力。
防治水工作重点
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
完善排水系统
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的动 态变化,为防治水工作提供参考。
完善矿井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设备的正常 运行,防止水患的发生。
治理水患源头
提高员工防治水意识
对于存在的水患源头,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从根本上消除水患威胁。
02
防治水工作计划
防治水工作目标
01
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通过有效的防治水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减少水害事故的发生
。
02
提高矿井防治水能力
建立完善的防治水体系,提高矿井防治水的能力,为矿井的安全生产
提供有力保障。
03
保护水资源
在防治水工作的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实现矿井与环境
的和谐发展。
质量保证与监督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防治水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性。
对防治水工程进行质量监督检查,确保符合相关标 准和设计要求。
建立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防治水 工作中的质量问题。
06
防治水工作成效与展望
工作成效评估
01
02
03
04
05
总结词
经过对《防治水专项方案 及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 分析和评估,我们发现该 方案在防治水工作方面取 得了显著的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正华矿业有限公司水城县化乐乡朝阳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设计二O一三年七月目录1.概述 (1)1.1目的和任务 (1)1.3水文与气象 (3)1.4地形地貌 (4)1.5以往的水文地质工作 (4)1.6矿井现状 (4)1.7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6)2 矿井地质条件 (6)2.1矿井构造 (6)2.1.1构造 (6)2.1.2矿井构造与地震 (7)2.2地层 (8)2.3煤层及煤质 (11)2.3.1含煤性 (11)2.3.2煤层 (12)2.3.2煤质 (13)3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5)3.1矿区含(隔)水层 (15)3.2矿井充水性因素分析 (19)4 矿井水害防治方案 (26)4.1水害防治方案的确定 (26)4.2水害防治工程的设置 (27)5 防水安全煤(岩)柱留设 (27)5.1防水安全煤(岩)柱的种类 (27)5.2防水煤(岩)柱留设 (28)5.2.1.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原则 (28)5.2.2.防水煤(岩)柱的留设 (29)6 矿井防治水措施措施 (33)6.1矿井开拓、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 (33)6.1.1矿井开拓工程位置及层位选择 (33)6.1.2采掘工程所采取的防治水措施 (34)6.2水害防治的组织措施 (37)6.3疏水降压措施 (37)6.4井下探放水措施 (39)6.4.1区域、局部探放水措施 (39)6.4.2探放水设备选择 (47)6.4.4注浆堵水措施 (49)6.5地表防治水措施 (49)6.5.1地表水防治设计依据 (49)6.5.3地表水防治工程 (51)6.6井下防治水安全设施 (52)6.6.1井下排水 (52)7.6.2防水设施 (55)6.7老窑水防治措施 (55)6.8 封闭不良钻孔防治水措施 (56)6.9 预防井下突水 (56)6.10 其它 (57)7结论 (58)附图:1、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2、矿井充水性图3、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4、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1.概述1.1目的和任务为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和煤矿水害的治理,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法》、《煤矿防治水规定》等相关要求,编制了《水城县化乐乡朝阳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设计》。
通过对矿井水害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建立矿井水害档案,分析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及矿井充水特征,对矿井水害和危险程度进行分类,确定防水安全煤(岩)柱,编制针对性防治水专项设计,从而有效遏制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1.2位置及交通朝阳煤矿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城东南方向,属化乐乡管辖。
由水城至化乐乡政府有乡村公路可直通矿区,距102国道约6km,距六盘水汽车站约39km,交通较方便。
见交通位置图1-1。
朝阳煤矿图1-1 交通位置图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的水城县化乐乡朝阳煤矿采矿许可证,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5º12′37″~105º13′12″,北纬26º27′44″~26º28′39″。
根据2010年11月30日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水城县化乐乡朝阳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5200002010111120091535),朝阳煤矿矿权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2.1366km2。
井田走向长1.831km2,倾向宽1.167km2。
开采深度由+1400m至+1000m。
朝阳煤矿矿区范围坐标表(西安80坐标)1.3水文与气象朝阳煤矿矿区内有赵家河穿过,从南西流向北东,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
赵家河发源于茅口灰岩地层内,迳流在含煤地层中,主要靠地表水和老窑水补给,其流量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
S1点于2010年11月20日测得流量约300L/s,经处理后可作为生活用水。
其余地表水系呈树枝状分布于河流的两侧,且多为季节性溪沟,流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暴雨时流量骤然增大,雨停时则迅速减小。
区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950.9mm ,降水多集中在5~9月。
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
根据水城县气象局有关资料:冬季有冰冻和降雪天气,秋季有霜冻天气,每年5~9月为降雨季节,其中6~8月时有暴雨和大暴雨出现。
最高气温31.9℃,最低气温-12.6℃,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量1223.6mm;年日照时数1090~1260小时;年无霜期254天。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0)》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规定,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1.4地形地貌矿区地形起伏较大,属构造侵蚀、剥蚀、溶蚀低中山地貌。
矿区地势总体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矿区中部的山顶上,标高约1681.7m,最低点(即矿区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东部的河谷处,标高约1350m,相对高差约331.7m。
1.5以往的水文地质工作1、2003年5月贵州煤田地质局地测大队对该区进行1:1万地质及水文地质填图工作。
2、2009年12月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提交的《水城县化乐乡朝阳煤矿生产地质报告》。
3、2011年10月黑龙江省90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提交的《水城县化乐乡朝阳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4、2013年10月贵州煤田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的《水城县化乐乡朝阳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查(物探)报告》。
1.6矿井现状1、矿井采矿权和生产许可证取得的情况《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52000020101111200915352、矿井开拓、开采方式,生产规模,生产状况,瓦斯等级根据《水城县大田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提供的资料。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服务年限17.3a。
设计采用斜井开拓方案,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三条井筒进行开拓。
矿井采用分组联合布置开采。
井筒特征表(北京坐标系统)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三条井筒,在一采区井筒兼作做上山,布置石门揭各煤层布置采区巷道回采。
在井底段附近施工井底泵房、水仓、管子道等工程,形成主要的排水系统。
3、矿井现有防治水情况。
矿井现排水系统建在+1240m水平,矿井建成后,矿井水自流汇集于+1240m水平井底水仓后,采用水泵机械抽排至地面。
在施工中采取“边探边掘”的方式掘进,防止误穿积水区,出现水灾事故。
同时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根据矿井水害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探、防、堵、疏、排、截”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防治了水的危害。
4、相邻矿井关系矿区内采煤历史较为悠久,近年来随着煤炭开采秩序的好转,经关、停、整顿,现区内所有无证小煤矿均被取缔。
据调查,大部份老窑生产手段和方式落后、简单,小窑多为季节性民采有限开采,采掘斜深均不超过50~100m,一般遇地下水即弃坑。
水城县化乐乡朝阳煤矿为原水城县化乐乡朝阳煤矿、原化乐乡兴化煤矿整合后新设置的采矿权,生产规模30万吨/年。
1.7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1、《安全生产法》2、《矿山安全法》3、《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4、《煤矿防治水规定》5、地质勘探及实测6、水文地质图2 矿井地质条件2.1矿井构造2.1.1构造一、区域构造1.区域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Ⅰ级)上扬子台褶带(Ⅱ级)黔中早古拱断褶束(Ⅲ级),是上扬子台褶带上具菱形边界轮廓的长期发展的相对隆起。
2.区域位于娄山关大断裂,贵阳、黄平深断裂的威宁紫云深断裂之间,构造属黔西北弧西北翼内部部位,区内褶皱断裂无不受其支配,区域构造主要为北西向,其次东西向和北东向,有时三个互相交接、互相穿插干扰,构成长条形构造形态。
二、矿区构造朝阳煤矿位于比德向斜南西翼。
矿区北部地层倾向南东,倾角8~51°,一般为15°。
矿区东南部地层受断层影响倾向北东,倾角28~51°,一般为35°。
煤层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地层沿倾向有一定的波状起伏。
在矿区内东南部地表发现断层F10、F11、F11-1。
F10断层:位于陈家寨,走向NE~SW,长约1km,倾向SE,正断层,断距40m左右,倾角65~70°,在鱼跳笼交于F11断层。
F11断层:位于上陈家寨→新寨,横穿矿区东南部右下角,走向NE~SW,区内长约500m,倾向NW,正断层,断距80m左右,倾角80°。
F11-1断层:为F11派生断层,位于箐脚→鹦鸽咀,走向NE~SW,长约1.5km,倾向SE,正断层,断距35m左右,倾角60~80°。
2.1.2矿井构造与地震1、矿井构造控制朝阳煤矿位于比德向斜南西翼。
矿区北部地层倾向南东,倾角8~51°,一般为15°。
矿区东南部地层受断层影响倾向北东,倾角28~51°,一般为35°。
煤层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地层沿倾向有一定的波状起伏。
在矿区内东南部地表发现断层F10、F11、F11-1。
F10断层:位于陈家寨,走向NE~SW,长约1km,倾向SE,正断层,断距40m左右,倾角65~70°,在鱼跳笼交于F11断层。
F11断层:位于上陈家寨→新寨,横穿矿区东南部右下角,走向NE~SW,区内长约500m,倾向NW,正断层,断距80m左右,倾角80°。
F11-1断层:为F11派生断层,位于箐脚→鹦鸽咀,走向NE~SW,长约1.5km,倾向SE,正断层,断距35m左右,倾角60~80°。
2、构造影响这些断层对煤层有一定的破坏。
井下发育有小断层,但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
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
3、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规定,水城县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2.2地层一、区域地层区域内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龙潭组(P3L),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永宁镇组(T1yn),第四系(Q)。
各时代地层、岩性特征见下表:朝阳煤矿区域地层简表二、矿井地层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龙潭组(P3L)、长兴组(P3c)、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及第四系(Q)。
现分述如下:1.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玄武岩,似层状、气孔状、杏仁状,其顶部5m左右为浅灰~灰色凝灰质泥岩或凝灰岩。
出露不全,厚度不详。
与上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龙潭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主要由浅灰色、灰色及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及煤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