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基准书编制规则

合集下载

原创:检查基准书【SIP】编制规范

原创:检查基准书【SIP】编制规范

原创:检查基准书【SIP】编制规范1、目的为规范检查基准书的编制方法、量具使用、检查频率和文件格式,确保各阶段、各工序检验标准的统一性和适用性,特制定本规范。

2、概述本规范描述检查基准书的编制方法;CNC、注塑等各工序巡检频率的制订和检测量具的选用等。

3、术语SIP:standard inspection procedure 标准检验指导书。

通常供品质部和生产部使用的,作为产品检验标准,内容必须明确,尤其是检查项目、检查频率、抽样水平、检查工具、检查方法、判定基准、严重度等级等必须明确规定。

一些外观方面的判定标准必须量化,比如说金属表面划伤不良,那么多长、多深、多宽的划痕为不合格品,多长、多深、多宽的为合格品,最好有一定的比例和图示来说明。

为尊重习惯、规范名称,本公司统一称为:检查基准书。

4、作业内容4.1 检查基准书写要求:4.1.1 字体统一使用10号宋体字,重要内容采用加粗字体或字体标其它颜色。

4.1.2 版本初次发行时从A0版开始,第一次修改版本为A1,每次修订都应升级版本一次。

如A2、A3。

4.1.3 检查基准书中涉及到的重点尺寸统一用★进行标注,特殊特性用◆标准(客人有要求时按客人要求执行)。

4.1.4 检查基准书中检查基准一栏所列的序号,必须要与测试图面中标识的序号一致。

4.2 设定检查项目的尺寸控制规格时应根据该工序加工特性和风险识别结果适当压缩。

但压缩内控时不能简单、机械性的砍头去尾。

如手机卡托捅针孔孔径客户公差规格1.0mm±0.05mm。

内部控制不应将1.0mm±0.05mm卡托捅针孔孔径公差规格压缩为1.0mm±0.03mm,而应是根据该尺寸的加工设备CNC的加工特性:随着加工数量的增加,CNC 刀具外径会慢慢磨损变小,CNC程式维持不变但刀具外径小会导致卡托捅针孔孔径变小;因此卡托捅针孔孔径公差规格可只需压缩下公差。

4.3 检测仪器:规范该检查项目的检测仪器、工具;外观检查可填写肉眼或放大镜;尺寸检查仪器、工具的选择应优先使用便于快速测量、适合在制造现场使用且不易产生误差的傻瓜式检测仪器,如:孔径可采用通止规检测。

包装产品品质基准

包装产品品质基准

1.目的本程序书的目的是明确并维持依公司的品质基准在制造部内实施的试验、测定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依公司基准在制造部内实施以下试验和测定。

(1) 外观检查(2) 尺寸测定(3) 漏液试验(4) 嵌合检查(5) 跌落试验(6) 恒温试验(7)拉张试验(8) 耐压试验(9) 剥离检查(10) 耐酒精测试(11) 耐水性测试(12) 百格测试(13)耐久检查3.参考文件(1)制品规格书(2)包装规格书(3)产品图纸(4)外观检验基准书(5)制品品质基准书4.品质检查的种类4-1 外观检查(检验时均适用)(1 )使用人的感觉来判断品质特性,与判定基准对照来进行判断。

(检查方法:目视、触觉)(2 )在判断产品的品质时,使用测定等的数值评价有困难的检查项目使用感观进行判断。

(3)检查员要在能够进行品质判断的照明下检查外观。

(4)品质判断基准以《制品品质基准书(Q-Q-0003)》为准。

4-2 尺寸测定(检验时均适用)(1 )依据制品规格书和产品图纸,使用游标卡尺、深度计、高度计、电子秤来检查。

(2)自然冷却24小时后或是在冰柜里急速制冷5分钟,待自然冷却后,对产品进行测定。

(3)螺纹外径、螺纹内径、口内直径、瓶身直径和口外径等径的尺寸,原则上以PL(合模线)方向和该测定点90°方向的2个方向来进行尺寸测定。

※对没有PL标示的产品对“社徽”方向和其对应90°的方向进行测量。

(4)全高、首高等高度的尺寸,原则上以PL(分型线)方向和该测定场所180°方向的2个方向来进行尺寸测定。

※对没有PL标示的产品对“社徽”方向和其对应180°的方向进行测量。

(5)深度原则上以PL(合模线)方向和该测定点90°方向的2个方向来进行尺寸测定。

※对没有PL标示的产品对“社徽”方向和其对应90°的方向进行测量。

(6)满注内容量,用电子秤测定,计测满到容器口部的水的重量。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原则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原则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原则1.概念在实施ISO9000的质量管理中,质量体系文件是对质量体系的开发和设计的体现,它是企业质量活动的法规,是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都应遵守的工作规范。

ISO9000-1中阐述文件的作用时,着重指出“编写和使用文件是具有报考的高增值的活动”。

为了实现高增值的目标,需要开发和创造性劳动,需要在文件的编制时遵从一些重要的原理和原则。

2.质量体系文件编写原则 2.1符合性质量体系文件必须做到以下两个符合性:(1)符合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2)符合所选质量保证模式标准的要求。

这两个符合性,也是质量体系认证的基本要求。

2.2确定性在描述任何质量活动过程时,必须使其具有确定性。

即何时、何地,由谁,依据什么文件,怎么做及应保留什么记录等必须加以明确规定,排除人为的随意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过程的一致性,才能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3相容性各种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之间,应保持良好的相容性,即不仅要协调一致不产生矛盾,而且要各自为实现总目标承担好相应的任务。

从质量策划开始就应当考虑保持文件的相容性。

2.4可操作性质量体系文件都必须符合企业的客观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这是文件得以有效贯彻实施的重要前提。

因此,应该做到编写人员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使用人员及时反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力求尽快改进和完善,确保文件可以操作且行之有效。

2.5系统性质量体系本应是一个由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构成的有机的整体。

而在体系文件编写的过程中,由于要素及部门人员的分工不同,侧重点不同及其局限性,保持全局的系统性较为困难。

因此,应该站在系统高度,着重搞清每个程序在体系中的作用,其输入、输出与其他程序之间的界面和接口,并施以有效的反馈控制。

此外,文件之间的支撑关系必须清晰:质量体系程序要支撑质量手册,即对质量手册提出的各种管理要求都有交待、有控制的安排。

作业文件也应如此支撑质量体系程序。

2.6简化简化可获得如下效果:(1)节省;(2)减少差错;(3)降低人员素质和培训要求。

质量文件编写和编号的基本规定

质量文件编写和编号的基本规定

XX徐轮橡胶XX质量文件编写和编号的基本规定QG/XL.ZG22--2008 1 X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质量文件编写和编号的基本规定和相关事项。

1.2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2 引用标准2.1 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3 术语3.1 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订的标准。

3.2 管理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订的标准。

即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实现管理职能对与企业管理有关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规定。

3.3 工作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即以人或人群的工作为对象,对工作X围、责任、权限,以及工作质量等所做的规定。

4 标准的编号4.1 公司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

企业标准代号用字母Q表示,分类标准代号如下:用字母J(技术标准)、G(管理标准)、Z(工作标准)分别表示。

职能标准代号,包括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的个性标准代号及工作标准的分类代号,用汉语拼音编号。

职能标准代号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标准流水号,是指该职能标准中本制度按流水号编排的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标准批准年号,指该项标准批准通过的年份,用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它与标准顺序号之间用“--”分隔。

XX徐轮橡胶XX2008-08-01发布 2008-08-01实施各项标准修订后,其标准流水号原则上不变,批准年号改为新修订年份。

若几项管理标准合并成一项标准,或一项标准分成若干项标准的,则另编新号。

公司级标准编号格式如下:Q□/XL.□□××--××××标准批准年号标准流水号职能标准代号单位代号分类标准代号企业标准代号4.2 部门级标准的编号格式如下:□/ □.□□××--××××标准批准年号标准流水号个性标准代号标准部门代号标准分类代号部门级标准的编号参照公司级标准编号执行,仅取消编号的第一位Q,即取消企业标准的代号,其它编号格式相同。

产品质量基准书管理程序

产品质量基准书管理程序

附则
产品质量基准书管理程序
本程序起草单位:质量部 本程序起草人:刘鸿钧、刘建明、罗慧 本程序审核人: 本程序批准人:
发布/修订记录 发布/修改日期
实施日期
变更理由
Q/JD ZL-05-2010
修订内容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产品质量基准书管理程序
汽车零部件产品质 量基准书设计规范.
附录 B 记录模板 无。
附录 C 引用文件列表 见表C.1。
序号
参考文件
表C.1 文件编号
Q/JD ZL-05-2010
管理部门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产品质量基准书
产品质量基准书 产品质量基准书 产品质量基准书 产品质量基准书
6 记录
序号 1 2 3 4
记录名称 整车明细 3D 数据
2D 图 产品质量基准书明细
格式
记录编号
管理部门 研究总院 研究总院 研究总院 工厂质量管理处
保存期限 按项目要求 按项目要求 按项目要求 按项目要求
7 附录 附录 A 参考标准 附录 A.1 《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基准书设计规范》
5.2.1 产品质量基准书管理流程图见图 1。
流程名称:产品质量基准书管理流程 流程拥有者:质量部
时间
研究总院
开始
DR
1.整车相关信息发布
工厂质量管理处 2.产品特性、零部件质量分析
4.1.零部件设计变更 N
3.编制产品质量基准书
5.1.基准书修改 Y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原则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原则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原则第一篇: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原则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原则概念在实施的质量管理中,质量体系文件是对质量体系的开发和设计的体现,它是企业质量活动的法规,是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都应遵守的工作规范。

ISO9000-1中阐述文件的作用时,着重指出“编写和使用文件是具有动态的高增值的活动”。

为了实现高增值的目标,需要开发和创造性劳动,需要在文件的编制时遵从一些重要的原理和原则。

质量体系文件编写原则2.1 符合性质量体系文件必须做到以下两个符合性:(1)符合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2)符合所选质量保证模式标准的要求。

这两个符合性,也是质量体系认证的基本要求。

2.2 确定性在描述任何质量活动过程时,必须使其具有确定性。

即何时、何地,由谁,依据什么文件,怎么做及应保留什么记录等必须加以明确规定,排除人为的随意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过程的一致性,才能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3 相容性各种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之间,应保持良好的相容性,即不仅要协调一致不产生矛盾,而且要各自为实现总目标承担好相应的任务。

从质量策划开始就应当考虑保持文件的相容性。

2.4 可操作性质量体系文件都必须符合企业的客观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这是文件得以有效贯彻实施的重要前提。

因此,应该做到编写人员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使用人员及时反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力求尽快改进和完善,确保文件可以操作且行之有效。

2.5 系统性质量体系本应是一个由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构成的有机的整体。

而在体系文件编写的过程中,由于要素及部门人员的分工不同,侧重点不同及其局限性,保持全局的系统性较为困难。

因此,应该站在系统高度,着重搞清每个程序在体系中的作用,其输入、输出与其他程序之间的界面和接口,并施以有效的反馈控制。

此外,文件之间的支撑关系必须清晰:质量体系程序要支撑质量手册,即对质量手册提出的各种管理要求都有交待、有控制的安排。

作业文件也应如此支撑质量体系程序。

品质基准书编制规则

品质基准书编制规则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TJI/YJY品质基准书编制规则2005-XX-XX发布2005-XX-XX 实施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前言品质基准书是汽车制造厂进行钣金件冲压模具和焊装夹具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它是控制白车身制造精度的保证,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负责设计的所有车型的白车身零部件。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与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归口管理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品质基准书编制规则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负责设计的所有车型的白车身钣金或其他塑料件零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2.1公差原则GB/T4294—19962.2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GB/T1800.2—19982.3白车身设计公差与装配尺寸链分析标准2.4白车身与其它件装配公差及装配尺寸链分析术语和定义3.1品质基准书描述产品零件制造精度和允许偏差的技术文件。

内容包括基准孔、基准面、安装孔、配合面及边界的设计允许偏差。

品质基准书的作用是使产品零部件的制造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从而保证总成或整机装配时的一次成功率。

3.2基本尺寸设计确定的尺寸3.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它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

3.4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即为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代数差的绝对值。

3.5公差带在公差与配合图解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3.6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两个面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装配尺寸链是产品或部件在装配过程中,由相关零件的有关尺寸(表面或轴线间的距离)和相互位置关系(平行度,垂直度或同轴度)所组成的尺寸链.4.白车身品质基准书主要内容及编制规则。

4.1带有车身坐标系的二维图及三维线框图,零件的边界尺寸不需标注,按序号标注所有的配合面和各类通孔,标明定位基准孔。

4.2必要时,可用断面来表示基准面和定位孔的位置及公差。

质量标准编制管理规程

质量标准编制管理规程

质量标准编制管理规程1 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质量标准编制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生产一部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产品质量标准制定、修改、审核、批准的管理以及产品企业标准的制定、修改、审核、批准的管理。

3 职责总经理、副总经理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4 质量标准(包括成品内控标准)4.1 起草质量标准由质量保证科负责制定,制定的依据是法定标准及近两年来产品的质量情况统计分析表,并在此基础上有一定提高。

4.2 初审由计量科科长召开生产、质量、技术、供应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讨论质量标准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共同认可的公司质量标准初步方案,并统一格式、专业术语、符号、计量单位。

4.3 审核将已经过质量、生产技术、供应部门讨论修改过的质量标准方案交品管副经理审核。

4.4 编号备案打印定稿后,起草人应到质量档案室登记备案,档案员给定编码。

4.5 批准实施由起草人填写审批表,报品管副总经理复核、总经理审查批准后,由质量保证科负责将批准生效的质量标准以技术文件的形式发到公司各有关部门,并规定新标准执行日期即旧标准作废日期。

4.6 修订与更改第41页质量标准一般2至3年修订一次,修订稿的编写、审核、批准程序与制定时相同。

5 企业标准5.1 起草企业标准由开发人员负责提出草案,制定的依据是法定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有一定提高,开发人员将企业标准草案交生产技术科长修改;将修改后的企业标准草案交计量科标准化员按GB/T 1.1的要求编制形成初稿。

5.2 验证开发人员按配方制作产品小样3份送交检验科进行检验,依据检验报告发现问题,及时修订完善企业标准初稿。

5.3 初审由计量科长召开生产、质量、技术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讨论企业标准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共同认可的公司企业标准。

5.4 审核将已经过质量、生产技术部门讨论修改过的企业标准方案交总经理审核。

5.5 批准实施由标准化员填写审批表,报集团公司总裁审查批准后发布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TJI/YJY·03·21-2005
品质基准书编制规则
2005-09-28发布2005-09-30 实施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品质基准书是汽车制造厂进行钣金件冲压模具和焊装夹具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它是控制白车身制造精度的保证,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负责设计的所有车型的白车身零部件。

本标准于2005年9月30日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与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品质基准书编制规则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负责设计的所有车型的白车身钣金或其他塑料件零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4249 公差原则
GB/T1800.2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二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TJI/YJY·03·11 车身设计GD&T尺寸链与公差分析标准
3术语和定义
3.1品质基准书
描述产品零件制造精度和允许偏差的技术文件。

内容包括基准孔、基准面、安装孔、配合面及边界的设计允许偏差。

品质基准书的作用是使产品零部件的制造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从而保证总成或整机装配时的一次成功率。

3.2基本尺寸
设计确定的尺寸。

3.3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它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

3.4尺寸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即为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代数差的绝对值。

3.5公差带
在公差与配合图解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3.6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两个面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3.7装配尺寸链
指产品或部件在装配过程中,由相关零件的有关尺寸(表面或轴线间的距离)和相互位置关系(平行度,垂直度或同轴度)所组成的尺寸链。

4.白车身品质基准书主要内容及要求
4.1带有车身坐标系的二维图及三维线框图,零件的边界尺寸不需标注,按序号标注所有的配合面和各类通孔,标明定位基准孔。

4.2必要时,可用断面来表示基准面和定位孔的位置及公差。

4.3按二维图中所标的序号,标注配合面的公差,孔的直径公差及用途,安装内饰的卡扣孔要注明卡扣型号。

4.4标注规定
4.4.1序号引出用实心箭头,箭头角度为15°,长度为默认值(3.175),字高3.5。

4.4.2定位基准用罗马数字,字高3.5。

4.4.3检测项目序号用阿拉伯字表示,同一作用且孔径相同的用一个序号表示,字高3.5。

4.4.4检测项目标注顺序:先标搭接面,再标各类孔。

4.4.5定位基准和检测项目要求的字高5,断面图上标注的字高3.5。

4.5公差范围选择见附录A。

4.6品质基准书样张见附录B。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搭接面间隙一般在0.5到1毫米之间,公差范围为正负0.5毫米到正负1毫米之间。

附录B (规范性附录)品质基准书样张
TJI/YJY·03·21-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