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江苏省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1)

江苏省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1)

文言文整体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后练习(1)1.下列“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A.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B.以啮人,无御之者C.余船以次俱进D.以子之矛,攻子之盾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拔:攻下B.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窃:私下C.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靡:退却D.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竟:最终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坚明约束:坚守信约。

B.臣请就汤镬就:于是。

C.不如因而厚遇之遇:招待。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唯:表希望的语气。

4.对下列句子中“乃”的意义、用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①良乃入,具告沛公②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④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⑧家祭无忘告乃翁A.①和②意义、用法都相同 B.③和④意义、用法都不同C.⑤和⑦意义、用法都相同 D.⑥和⑧意义同,用法不同5.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②后绥为太学博士,因事见谢公。

B.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②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

C.①敛资财以送其行。

②秦军解,因大破之D.①以吾观之,必不久矣。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6.下列句子与“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的“为”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臣为韩王送沛公 B.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C.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D. 耳得之而为声7.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选篇一]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霍光病笃。

车驾..自临问,上为之涕泣。

光上书谢恩,愿分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去病祀。

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

三月,庚午,光薨。

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国家新失大将军,宜显明功臣以填藩国,毋空大位,以塞争权。

宜以车骑将军安世为大将军,毋令领光禄勋事;以其子延寿为光禄勋。

”上亦欲用之。

夏,四月,戊申,以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

上思报大将军德,乃封光兄孙山为乐平侯,使以奉车都尉领尚书事。

魏相因昌成君....许广汉奏封事,言:“《春秋》讥世卿,恶宋三世为大夫及鲁季孙之专权,皆危乱国家。

自后元以来,禄去王室,政由冢宰。

今光死,子复为右将军,兄子秉枢机,昆弟、诸婿据权势,在兵官,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又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

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

相复因许伯白去副封以防壅蔽。

帝善之,诏相给事中,皆从其议。

帝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

霍光既薨,始亲政事,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

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敷奏其言,考试功能。

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

枢机周密,品式备备,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

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必然。

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

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

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

是以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六》)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B.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C.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D.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车驾,原指马驾的车,后来多指天子出巡时乘坐的马车,也作天子的代称。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年高考真题专项(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练习(附答案)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年高考真题专项(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练习(附答案)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年高考真题专项(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材料一 二月乙酉,(晋悼)公即位。

使吕宣子将下军,曰:“邲之役,吕锜佐智庄子于上军,获楚公子穀臣与连尹襄老,以免子羽。

,其子孙不可不崇也。

”鄢之役,亲射楚王而败楚师,以定晋国而无后..使彘恭子将新军,曰:“武子之季、文子之母弟也。

武子宣法以定晋国,至于今是用。

文子勤身以定诸侯,至于今是赖。

夫二子之德,其可忘乎!”故以彘季屏其宗。

使令狐文子佐之,曰:“昔克潞之役,秦来图败晋功魏颗以其身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于景钟。

至于今不育,其子不可不兴也。

”君知士贞子之帅志博闻而宣惠于教也,使为太傅。

知栾纠之。

能御以和于政也,使为戎御。

知荀宾之有力而不暴也,使为戎右..栾伯请公族大夫,公曰:“荀家惇惠,荀会文敏,黡也果敢,之性难正也,故使惇惠者教之,无忌镇静,使兹四人者为之。

夫膏粱..使文敏者导之,使果敢者谂之,使镇静者修之。

惇惠者教之,则遍而不倦;文敏者导之,则婉而入;果敢者谂之,则过不隐;镇静者修之,则壹。

”使兹四人者为公族大夫。

公知祁奚之果而不淫.也,使为元尉。

知羊舌职之聪敏肃给也,使佐之。

知魏绛之勇而不乱也,使为元司马。

知张老之智而不诈也,使为元候。

知铎遏寇之恭敬而信强也,使为舆尉。

始合诸侯于虚朾以救宋,使张老延君誉于四方,且观道逆者。

吕宣子卒,公以赵文子为文也,而能恤大事,使佐新军。

五年,诸戎来请服,使魏庄子盟之,于是乎始复霸。

(节选自《国语ꞏ晋语七》)材料二 魏绛事晋悼公。

悼公三年,会诸侯。

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绛僇辱杨干。

悼公怒曰:“合诸侯以为荣,今辱吾弟!”将诛魏绛。

或说悼公,悼公止。

卒任魏绛政,使和戎、翟。

戎、翟亲附。

悼公之十一年,曰:“自吾用魏绛,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

”赐之乐,三让,然后受之。

(节选自《史记ꞏ魏世家》)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陈情表练习(4)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陈情表练习(4)

文言文整体阅读:陈情表课后练习(4)1.对下面各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以供养无主——我因供养祖母没有主意。

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诏书急切严厉,责备臣有意回避,怠慢上命。

C.则刘病日笃——可是祖母的病一天天沉重。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C.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D.是以区区不能废3.下面各组停顿恰当的一项是()A.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B.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C.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D.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4.(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太守臣逵__________,后刺史臣荣_________。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__________,寻蒙国恩,____________。

(3)但以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臣无祖母,____________;祖母无臣,____________。

母孙二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D.道不同,不相为谋6.“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7.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8.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5题。

江苏省2021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劝学练习(2)

江苏省2021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劝学练习(2)

文言文整体阅读:劝学课后练习(2)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C.宏兹九德 D.代百司之职役哉2.下列句子有何句式特点?请加以分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⑵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⑶吾孰与徐公美?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6)用心一也(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是故门生没必要不如师,师没必要贤于门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拘于时,学于余。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成天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江苏省2021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4)

江苏省2021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4)

文言文整体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后练习(4)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最接近的一项是()A.于是相如前进缶。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C.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D.璧有瑕,请指示王。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对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呼应“渑池之会”的开头,使故事完整。

B.点出廉颇在“渑池之会”中的活动,既详写相如,又兼顾廉颇。

C.指出蔺相如在外交上取得成功的外在缘由。

D.交代秦国不敢马上报复赵国的缘由。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与其他三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秦王恐其破璧B.臣请完璧归赵C.毕礼而归之D.于是相如前进缶4.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②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B.①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省略句)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推断句)C.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宾语后置)②君何以知燕王(疑问句宾语前置)D.①秦城恐不行得,徒见欺(被动句)②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5.下列各句中的“为”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于是秦王不悦,为一击缶 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如姬为公子泣6.选出不是合音词的一项()A.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后赤壁赋》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C.单于怒,召诸贵人议《苏武传》D.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7.选出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A.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

《张中丞传后序》(敌人)B.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论积贮疏》(祸害)C.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

《与妻书》(小偷)D.二人相憎欲相贼也。

《韩非子》(杀害)8.选出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降职)B.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伙中,敢哗者死”。

《段太尉逸事状》(身边的人)C.公子坐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江苏省2021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 陈情表练习(3)

江苏省2021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 陈情表练习(3)

文言文整体阅读:陈情表课后练习(3)1.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卒廷见相如(名词作状语,在朝堂上)B.且庸人尚羞之(使动用法,使……大方)C.大将军邓骘奇其才(意动用法,以……为奇)D.左右欲刃相如(名词用作动词,杀)2.下列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好交接俗人B.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C.又多豪右,共为不轨D.举孝廉不行3.下列各选项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乘彼垝垣。

《诗经·氓》(升,登)B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驾,乘坐)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骑,驾着)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战国策·赵策》(量词,辆)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C.门衰诈薄,晚有儿息()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E.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F.零丁孤苦,至于成立()G.欲苟顺私情,则告知()不许H.臣之辛苦()I.茕茕孑立,形影相吊()5.与“登峰造极”的“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B.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C.此人功参造化,乃吾劲敌D.径造庐访成,视成所畜,掩口葫芦而笑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给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将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知不许。

江苏省2021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 论修身练习(1)

江苏省2021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 论修身练习(1)

文言文整体阅读:论修身课后练习(1)1.翻译下面句子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2.翻译下面句子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3.翻译下面句子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4.翻译下面句子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5.翻译下面句子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

”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6.翻译下面句子子曰:“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7.翻译下面句子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8.翻译下面句子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9.翻译下面句子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

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10.翻译下面句子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参考答案:1.答案:孔子在家闲居,安详舒适,脸色和悦。

解析:留意:“燕居”就是“宴居”,闲居。

“申申”,安详舒适的样子。

“夭夭”,脸色和悦样子。

再如,蔡邕的《故太尉桥公庙碑》中:“燕居从容,申申夭夭。

”2.答案:孔子说:“无年轻得太久了,太厉害了!我不再梦见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的弟弟,是孔子最鄙视的古圣人)了。

”解析:留意:“甚矣,吾衰也久矣”,是主谓倒装句。

3.答案:孔子钓鱼不用渔网捕鱼,射鸟而不射归宿的鸟。

解析:4.答案:孔子说:“或许有无知却装作博学的人,我不是这样。

多听听,那么其中好的就跟从他;多看看就记住它们了。

(这是比生而知之)次一等的(求知)方法了。

”解析:5.答案:子贡(名字叫端木赐)问道:“我怎么样?”孔子说:“你好像是一只器皿。

”子贡又问:“什么器皿?”孔子说:“总庙里盛黍稷的器皿。

”解析:留意:“赐也何如”中的“也”字,用于主谓之间,表停顿。

琏,应当读(liǎn),《红楼梦》中的贾琏,也该读(liǎ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群文通练诚朴君子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蔡君山墓铭欧阳修予友蔡君谟之弟曰君山,为开封府太康主簿,时予与君谟皆为馆阁校勘,居京师,君山数往来其兄家,见其以县事决于其府。

府尹吴遵路素刚,好以严惮下吏,君山年少位卑,能不慑屈,而得尽其事之详,吴公独喜,以君山为能。

予始知君山敏于为吏,而未知其他也。

明年,君谟南归拜其亲,夏,京师大役,君山以疾卒于县。

其妻程氏,一男二女皆幼,县之人哀其贫,以钱二百千为其赙。

程氏泣曰:“吾家素以廉为吏,不可以此污吾夫!”拒而不受。

于是又知君山能以惠爱其县人,而以廉化其妻妾也!君山闲尝语予曰:“天子以六科策.天下,而学者以记问应对为事,非古取士之意也!吾独不然,乃昼夜自苦为学!”及其亡也,君谟发其遗稿,得十数万言,皆当世之务。

其后逾年,天子与大臣讲天下利害为条目,其所改更,于君山之稿,十得其五六,于是又知君山为天下之奇才也!君山景祐中举进士,初为长溪县尉,县媪二子渔于海而亡,媪指某氏为仇,告县捕贼。

县吏难.之,皆曰:“海有风波,岂知其不水死乎?且果为仇所杀,若尸不得,则于法不可理。

”君山独曰:“媪色有冤,吾不可不为理!”乃阴.察仇家,得其迹,与媪约曰:“吾与汝宿海上,期十日不得尸,则为媪受捕贼之责。

”凡宿七日,海水潮,二尸浮而至,验之,皆杀也,乃捕仇家伏法。

民有夫妇偕出,而盗杀其守舍子者,君山亟召里民毕会环坐,而熟.视之,指一人曰:“此杀人者也!”讯之,果伏。

众莫知其以何术得也。

长溪人至今喜道君山事,多如此。

曰:“前史所载能吏号如神明不过此也!”自天子与大臣条天下事,而屡下举吏之法,尤欲官无大小,必得其才。

方求天下能吏,而君山死矣,此可为痛惜者也!君山讳高,享年二十有八,于某年某月某日卒。

今年君谟又归迎其亲,自太康取其柩以归,将于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所。

且谓余曰:“吾兄弟始去其亲,而来京师,欲以仕宦为亲荣,今幸还家,吾弟独以柩归,甚矣!老者之爱其子也,何以塞吾亲之悲?子能为我铭君山乎?”乃为之铭曰:“呜呼!吾闻仁义之行于天下也,可使父不哭子,老不哭幼。

嗟夫君山,不得其寿,父母七十,扶行送柩,退之有言:死孰为夭!子墓予铭,其传不朽,庶几以此,慰其父母!”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子以六科策.天下策:策试B.县吏难.之难:诘难C.乃阴.察仇家阴:暗中D.而熟.视之熟:仔细答案B解析难:感到为难。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山向来为官清廉,推行惠政爱护百姓。

他的妻子受他的影响,拒绝接受县里人筹集的给他家办丧葬用的二百千钱。

B.对当时大多学者把记问典故和诗赋应对当作本事的观念君山独不以为然,他不分昼夜刻苦学习实务的知识,并留下相关文稿。

C.作者借用韩愈的话来表明一个人若才行高于当世,即使年纪轻轻而亡也不能说是短命,像君山这样是死而不朽的。

D.文章叙议结合,作者在叙述君山的生平经历中表达了对他才干和品德的赞赏,但遗憾天子没有访求他这样的能吏。

答案D解析天子正访求天下的能吏,只痛惜君山却死了。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与大臣讲天下利害为条目,其所改更,于君山之稿,十得其五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以仕宦为亲荣,今幸还家,吾弟独以柩归,甚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天子与大臣们商议天下利害,形成了一些新的法规条目,其中对旧法规有更改创新的,十有五六在君山的遗稿中都提过。

(2)(我兄弟二人)是想凭借做官来荣耀双亲的,现在我算是幸运地衣锦还乡,而我弟弟却独自以灵柩归乡,太遗憾了!4.概括蔡君山的形象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卑不亢,精明能干;施惠爱民,廉洁清正;精于实务,明于政事;与民做主,善于断案。

参考译文我的朋友蔡君谟的弟弟字君山,是开封府太康县的主簿,当时我和君谟都担任馆阁校勘,住在京师,君山多次来往他哥哥家,我见过他在他哥哥家处理县事。

开封府尹吴遵路向来性格刚烈,一贯以严格要求来威慑属下,君山年少位卑,竟能不害怕屈服于吴府尹,而把该做的工作做得很周到,吴公独独喜欢他,认为君山很能干。

我这才知道君山为吏做事敏明精干,但对君山的其他方面,起初也还不知道。

第二年,蔡君谟南归回乡探望父母,夏天,京师发生严重瘟疫,君山在县衙中因病去世。

他的妻子程氏,有一男二女都幼小,县里的人同情他家没钱,筹了二百千钱给他家办丧葬用。

程氏哭着说:“我家向来清廉为官,不能接受钱给我死去的丈夫造成污点!”拒不收钱。

我于是知道君山不仅能以惠政爱他的县民,还能以清廉教化他的妻子家属啊!君山与我闲谈时,曾对我说:“天子本来以六科的实务知识来考试天下士人,而大多学者却还老是以记问典故和诗赋应对当作本事,这不是古人取士之意啊!我独不以为然,我是不分昼夜地刻苦学习实务的知识的!”到他去世后,君谟发现他的遗稿有十数万字,都是当世实务。

后来又过一年,天子与大臣们商议天下利害(庆历新政中),形成了一些新的法规条目,其中对旧法规有更改创新的,十有五六在君山的遗稿中都提过,我于是知道君山是天下的大奇才啊!君山是景祐年间进士及第的,起初担任长溪县(今福建霞浦)县尉,县里有个老妇,她的两个儿子在海上打鱼死了,这老妇直指某人为她家仇人,说是他害了她儿子,告到县里要求捕捉凶手。

县吏们感到没把握,都推说:“海上风浪大,谁知道他们是不是遇上风浪淹死了呢?而且就算是为仇人所杀,如果尸体都得不到,那么按法律可以不立案查办啊。

”君山却独自说:“看这老妇脸有冤色,我们不能都不理她呀!”就暗中调查那仇人家,得到一些蛛丝马迹,于是与那老妇相约:“我和你一起住在海上等十天,如果十天之内得不到你儿子们的尸体,我就为你担任捕捉凶手的责任。

”结果整整等在海上七天,海潮把两具尸体漂浮来了,验尸证明都是被杀的,于是捕捉凶手归案伏法。

又有夫妇俩出门在外,盗贼杀了他们在家守门的儿子,君山迅速召集了村里的民众,会齐查案,让他们坐成一圈,一个个仔细看他们,然后就指着其中一个说:“这就是杀人凶犯!”审讯他果然伏罪。

大家都不明白君山是用什么方法得知那人是凶手的。

长溪县的人至今喜欢谈起君山的往事,许多是此类审案的事。

他们说:“以前史书上所记载的能吏如何如何神明,不过是如此吧!”自天子与大臣们逐条讲议天下事,屡次颁下推举良吏的法规,很想做到官无论大小,必须都得有才能。

正在访求天下能吏的时候,君山却死去了,这实在是很令人痛惜的。

君山名高,享年二十八岁,于某年某月某日卒。

今年君谟又南归去迎父母,从太康县取君山的灵柩归乡,将于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处。

且对我说:“我兄弟二人起初离别双亲而来京都,是想凭借做官来荣耀双亲的,现在我算是幸运地衣锦还乡,而我弟弟却独自以灵柩归乡,太遗憾了!老人家多爱他儿子啊,我用什么来安慰双亲的悲伤呢?你能为我给君山写墓志铭吗?”因此我为他铭曰:“啊!我听古人说:仁义大行于天下的时候,就能做到父不哭子,老不哭幼。

现在君山没有长寿,父母都七十岁了,还要让人扶着来送儿子的灵柩!但我又想起韩退之先生有句话:人若(才行高于当世)死而不朽,又怎能说他短命呢?我给你写墓志铭,你的才行定能传之不朽,我只能以此安慰你父母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方君柯亭传袁枚叙奇行易,叙庸行难。

古今文人,都操此论。

然而庸德庸行,圣人所重。

故曰:“中庸不可能。

”人果能于伦常日用间为人之所不能为,则庸中之奇,又何尝不觥觥兀立耶?吾于方君柯亭见其人矣。

君讳源聚,字函光,号柯亭,古歙人也。

生而孤露,事亲孝,行己恭。

家业先丰后啬.。

或为君危,君慨然曰:“穷通,命也。

素位而行,道也。

吾何容心哉?”早废举子业,贸迁有无。

稍稍自立,便趋人之急。

乡党义举,赴之若热。

辛未岁大饥,君出境购粟,还乡平粜,赖以存活者无算。

同产六人,其季早亡。

兄弟析产时,君又慨然曰:“媰孀抚孤,傫然孑立,薪水殊艰。

我丈夫也,自食其力,安用祖宗余庇耶?”遂却所分田产,全以畀之。

嗟乎!仁义不行,《鹿鸣》兴刺.。

今之人,往往争一缺口盆、折足几,兄弟勃谿者,比比也。

即史载薛包分家,奴婢取其老病者,田庐受其荒顿者,号称古之贤豪。

然彼终有所受分,非脱手不取也,以君相较,其义心清尚,不更加古人一等哉!至于葺琳宇,修浮图,又其末节余行,不足为君异也。

君以捐修城工议叙主簿,年六十而卒。

子五人,名如川者,九岁能诗,以文噪.于时。

今年就试金陵,饷隃麋百螺[注],上镌“随园先生著书之墨”,曰:“昔韩昌黎能文,求传志者辇.金币如山如川。

家贫无能为役,故辛苦捶烟,为先生润笔,为先人乞传。

”余嘉其意而不忍辞也。

论曰:传记之体,有叙无断。

常谓苏子瞻作温公神道碑以一诚字相贯串,是温公论,非温公碑也。

然事迹少不得以议论行之。

太史公叙屈原、伯夷,参入己意,方有波澜回折。

余书方君,亦此意也。

注隃麋百螺:隃麋,地名,墨的代称;螺,量词。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业先丰后啬.啬:财物窘困B.仁义不行,《鹿鸣》兴刺.刺:怨愤C.以文噪.于时噪:名声显扬D.辇.金币如山如川辇:车载答案B解析刺:讽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在寻常生活中做出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常人中的奇人,方柯亭就是这样的奇人。

B.方柯亭一出生父亲就去世了,他侍奉母亲很孝顺,待人处世很谦恭。

他很早就放弃了科举仕途,去做生意。

C.方先生兄弟六人,小弟早亡。

兄弟分家时,先生怜惜小弟一脉孀妻弱子生活不易,把自己应得全给了小弟一家。

D.方柯亭曾在家乡修寺院、建佛塔,但作者认为这些事情还算不上善行义举,所以不值得在传记中加以叙述。

答案D解析“算不上善行义举”于文无据。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辛未岁大饥,君出境购粟,还乡平粜,赖以存活者无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彼终有所受分,非脱手不取也,以君相较,其义心清尚,不更加古人一等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辛未年大饥荒,先生离开家乡买粮食,回乡后以平价卖出,仰赖他活下来的人不计其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