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变色龙
五年级上册《变色龙》优秀教案

五年级上册《变色龙》优秀教案五年级上册《变色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其生活习性等,保护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其生活习性。
三.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四.教学准备:1.变色龙的图片。
2.变色龙的资料。
五.教学布置: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
它有许多的奥妙等着我们去揭开。
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
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出示变色龙的图片)二.初读感知1.让我们打开书,自身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
(2)我们端详变色龙。
(3)我们放回变色龙。
”请你依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第一局部小组学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局部。
2.读完第一局部,你了解了什么?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
”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
2.指读。
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
4.描红临写。
五.安排作业1.朗读课文。
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其生活习性等。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其生活习性等。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学演示课件

顺序来写。
我细细端详着:这条变色 龙全身翠绿。椭圆形的头上长 着三角形的嘴,两眼突起,凶 相毕露。身躯呈长筒状,隆起 的背部酷似龟背,腹部两侧长 着四只短脚,尾巴尖细。尽管 我们大声叫喊,对着它指手画 脚,它却仍然一动也不动。
朋加沙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 在香蕉叶上,它的皮肤变成了香蕉 叶色。接着,又把变色龙放在棕色 的泥土上,我们眼看着它慢慢地由 绿色变成了棕色。再把它放在水泥 板上,又从棕色变成浅灰色。 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
变
色 龙
1.我们发现变色龙。 (1-8) 2.我们端详变色龙。(9-15) 3.我们放回变色龙。(16)
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 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
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这 是条身长形 ◆(怪异) (10-12)捕食 ◆(敏捷) (13-15)变色 ◆(迅速)
这时,一只色彩缤纷的 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 有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 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 耳之势,“刷”地伸出它 那长的惊人的舌头,—— 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 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 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 美餐。我们被它吓了一跳。
总结 描写动物的方法:
①仔细观察。 ②抓住 其特点来写。③注意按一定
变色龙
尺 蠖
幼虫身体细长,行动时身体一屈 一伸,像个拱桥,,休息时,身体 能斜向伸直如枝状。完全变态。成 虫翅大,体细长又短毛,触角丝状 或羽状,称为“尺蛾”。
枯 叶 蝶
翅背面呈枯叶色,还有叶脉 状的条纹,雌雄形态近似。喜 欢生活于山崖峭壁,以及葱郁 的杂木林间,或者隐居于林木 深处的藤蔓枝干上 ,借助模仿 枯叶的本能隐匿起来,难以发 现。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教学设计

4.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仿写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设计环节: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保护环境、关爱动物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生活中付诸实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变色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这种动物叫做变色龙,它能根据周围环境的颜色改变自己的体色,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本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变色龙的故事。”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诚实、谦虚的重要性,摒弃虚伪、骄傲的态度。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爱同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4.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他们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求知欲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在此基础上,针对本节课的《变色龙》,学情分析如下:
1.理解课文《变色龙》的主旨,把握故事情节,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学习并运用本节课的重点词语、成语和俗语,如“变色龙”、“骄傲”、“虚伪”等,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会正确看待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变色龙为主题,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对变色龙产生兴趣,引发他们对课文的好奇心。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教学设计三篇变色龙是爬行动物,是非常奇特的动物,它有适于树栖生活的种种特征和行为。
避役的体长约15-25厘米,身变色龙体侧扁,背部有脊椎,头上的枕部有钝三角形突起。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教学设计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变色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新词,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新词,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1.变色龙的图片。
2.变色龙的资料。
一.复习导入1、读读生词2、课文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二.细读课文1、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
什么叫“端详”?给它找一个近义词。
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外形特点、捕捉食物、会变色3.小组学习:读读9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头、嘴、眼、身躯、背部、腹部、脚、尾巴②变色龙的这写部分各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的词语下面标上小圆点。
③根据插图,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介绍变色龙。
4、感悟课文第十到十二自然段①自渎课文,说说在这自然段中了解到变色龙哪些知识。
②理解部分词语:迟钝、窥探、绘声绘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刹那间等体会变色龙捕捉食物的速度快。
③练习朗读,注意重点词的朗读。
④使用“绘声绘色”造句。
5、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①朋加沙实验了几次?从哪些词语看出?②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香蕉叶色、绿色、棕色、浅灰色)③课文中用了哪些表示变的词语?(变成、变为、变为)④仔细观察图,体会变色龙的颜色变化。
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悉课文《变色龙》的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1.3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怀。
3.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变色龙》的故事情节和生字词。
1.2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2.1学生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和感悟。
2.2学生对变色龙生活习性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变色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对变色龙的了解。
2.课文阅读2.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2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书写。
3.2学生通过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了解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4.课文分析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理解变色龙的特点。
5.拓展延伸5.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变色龙的知识。
6.小组活动6.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保护变色龙及其生活环境。
6.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7.课堂小结7.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8.课后作业8.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变色龙的短文。
8.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变色龙的知识,下节课分享。
四、板书设计课题:变色龙1.故事情节2.生字词3.变色龙的特点4.变色龙的生活习性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变色龙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在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分析等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在拓展延伸和小组活动环节,学生能够主动查阅资料,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但部分学生在课文细节理解和感悟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课文及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课文及教案老师应该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教案,书写一节课的教学思想,它起着指导和统帅教学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课文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
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
四下里一片沉静。
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它!哎哟……哎哟!”传来了狗的尖叫声。
奥楚蔑洛夫向那边一瞧,看见从商人彼楚金的木柴厂里跑出来一条狗,用三条腿一颠一颠地跑着,不住地回头瞧。
它后边跟着追来一个人,穿着浆硬的花布衬衫和敞着怀的坎肩。
他追上狗,身子往前一探,扑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
又传来了狗的叫声,还有人的叫喊:“别放走它!”有人从商店里探出头来,脸上还带着睡意。
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好像出乱子了,长官!”巡警说。
奥楚蔑洛夫微微向左一转,往人群那里走去。
在木柴厂门口,他看见那个敞开了坎肩的人举起右手,把一个血淋淋的手指头伸给人们看。
他那半醉的脸上现出这样的神气:“我要揭你的皮,坏蛋!”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奥楚蔑洛夫认出这人是首饰匠赫留金。
这个案子的“罪犯”呢,坐在人群中央的地上,前腿劈开,浑身发抖——原来是一条白色的小猎狗,脸尖尖的,背上有块黄斑。
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长官,我好好地走我的路,没招谁没惹谁……”赫留金开口了,拿手罩在嘴上,咳嗽一下,“我正在跟密特里·密特里奇谈木柴的事,忽然,这个贱畜生无缘无故就把这手指头咬了一口……你得原谅我,我是做工的人,我做的是细致的活儿。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课文及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2.教学难点: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变色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2.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学生自读后,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课堂讨论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变色龙有什么特点?”4.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变色龙的生活习性。
5.情境体验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变色龙随环境改变颜色的过程。
学生体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6.课堂小结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变色龙的观察日记。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文《变色龙》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种神奇的动物,它叫变色龙。
变色龙最特别的地方就是能够随环境改变自己的颜色。
它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颜色,变成绿色、棕色、黑色等各种颜色,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伤害。
变色龙的眼睛非常特别,它有两只眼睛,可以单独转动,观察周围的环境。
当它发现食物时,就会伸出长长的舌头,迅速地将食物捕获。
变色龙的生活习性也很有趣。
它喜欢在树上生活,白天出来觅食,晚上则躲在树洞里休息。
变色龙的食物主要是昆虫,如苍蝇、蚊子等。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活动的最后,我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帮助他们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首先,让学生自我反思,回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其次,组织学生相互评价,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欣赏他人的长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对他们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变色龙》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将采用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通过多媒体展示变色龙的生活环境、变色过程等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神秘的原始森林,与变色龙进行一次亲密接触。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描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4.反思与评价,促进自我成长
在教学活动的最后,本案例设置了反思与评价环节,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找出不足之处。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自我成长。
5.跨学科整合,提高综合素质
本案例将语文教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通过学习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同时,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提升写作技巧。这种跨学科整合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如:“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变色龙的生活习性有哪些特点?”“从变色龙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了课文,说说文章那 一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深, 为什么?
变色龙是爬行动物,它适于树栖生活。学名叫避役, 俗称变色龙就是因为它善于随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自 己身体的颜色。变色既有利于隐藏自己,又有利于捕捉 猎物。变色这种生理变化,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控 下,通过皮肤里的色素细胞的扩展或收缩来完成的。
6变 色 龙
前置学习
猜词语 1、仔细地看 端详 2、凶恶的相貌完全暴露出来 凶相毕露 3、暗中或打听察看。 窥探 4、窥伺时机。 伺机 5、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绘声绘色 6、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名副其实
zhèn
tǒng
fù
pàn
震 jù 距
zōng
筒 jiè 介
téng
腹
shào
变色龙
学名避役,因为它能根据 环境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 颜色,以求得自身的安全, 所以俗称变色龙。今天, 变色龙除了指一种动物, 还指一种 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像变色龙这样关于动物的 有着另一种含义的词还有 哪些呢? 《资》聚沙成塔
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
成为美餐。 (体现出变色龙捕食的速度十分快。)
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
龙还有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 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 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
的口中,成为美餐。
迅速、准确
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
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
成为美餐。
这时,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有
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
这段话写了什么?它还 可能变成什么颜色?
外形 捕食 变色
变色
变色龙变了几次?
看来变色龙的名称和实际是相符的。
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 名副其实 用“名副其实”说一句话。
香蕉叶色、绿色变为棕色、棕色变为浅灰色
这段写出了变色 龙随环境变化而变 色的特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记叙发现变色龙、端 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 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 保护野生动物。
模 mú 模样、一模一样/模具、模子 mó 模型/模范、模仿
藤() 腾()
震() 振()
摘() 商()
详() 祥()
毕() 必()
刹() 霎()
副() 幅()
钝() 吨()
藤(豆藤) 震(震惊) 摘(采摘) 详(详细) 腾(奔腾) 振(振动) 商(商量) 祥(安详)
毕(毕生)刹(刹那)副(副班长) 钝(迟钝) 必(必定)霎(霎时)幅(一幅画) 吨(吨位)
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 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 发现。这是条伸长三十厘米左右、似 蛇非蛇的怪物。
作者初次 观察变色 龙。
作者再次观察变色龙的外形特点:
仔细端详 我仔细端详着:这条变色龙全身翠 绿。椭圆形的头上长着三角形的嘴, 两眼凸 起,凶相毕露。身躯呈长筒状, 隆起的背部酷似龟背,腹部两侧长着 四只短脚,尾巴尖细。尽管我们大声 叫喊,对着它指手画脚,它却依然一 动也不动。
作者再次观察变色龙的外形特点:
全身— 头上— 两眼— 身躯— 腹部— 尾巴
我仔细端详着:这条变色龙全身翠 绿。椭圆形的头上长着三角形的嘴, 两眼凸 起,凶相毕露。身躯呈长筒状, 隆起的背部酷似龟背,腹部两侧长着 四只短脚,尾巴尖细。尽管我们大声 叫喊,对着它指手画脚,它却依然一 动也不动。
整体到局部 写作顺序:“全身——头——身躯” 从前到后
朋加沙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香蕉 叶上,它的皮肤变成了香蕉叶色。接 着,又把变色龙放在棕色的泥土上, 我们眼看它慢慢地从绿色变为棕色。 再把它放在水泥板上,又从棕色变为 浅灰色。
朋加沙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 香蕉叶上,它的皮肤变成了香蕉叶色。 接着,又把变色龙放在棕色的泥土上, 我们眼看着它慢慢地从绿色变为棕色。 再把它放在水泥板上,又从棕色变为 浅灰色。
绍
tuǒ
判 jiāo 蕉
dùn
棕
Sì
藤
chà
椭
钝
伺
刹
震惊 椭圆 距离 棕色 连续 伺机
豆藤 腹部 介绍 迟钝 准确 刹那间
长筒状 判断 香蕉 窥探 kuī 端详
弥漫 采摘 寂静 豆荚 豆藤 端详 绿莹莹 似蛇非蛇 似睡非睡 四面八方 椭圆 身躯 隆起 迟钝 伺机 凸起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刹那间 一模一样 中非工人 朋加沙
绘声绘色
指手画脚
凶相毕露
名副其实
按下面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1、我们发现变色龙。 (1—8) 2、我们端详变色龙。 (9—15) 3、我们放回变色龙。 (16)
小组合作探究: 1、如何发现发现变色龙? 2、变色龙的外形特点有哪些?作者是 如何观察的? 3、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 ? 4、作者如何说明变色龙怎么样变色的 ?
判断自己与昆虫之间的距离,用舌头捕获食它的每只眼 睛 都能单独转来转去 , 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 。 当它的两只眼睛 , 同时注视着前方时 就会产生一种立体感 ,准 确地 判断自己与甲虫之间的距离 ,用 舌头捕获食物。
这时,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有
总领句,总领全文的作用。
变色龙看似很迟钝,可以连续几个 小时挂在枝叶上一动不动,其实它 是似睡非睡地窥探着,伺机捕捉昆 虫。 变色龙真的很迟钝吗? 捕食 “机智”
变色龙的眼睛有什么特异功能? 它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
望四面八方的东西。当它的两只眼睛同时注 视着前方时,就会产生一种立体感,准确地
我仔细端详着:这条变色龙全身翠绿。椭圆形的头 上长着三角形的嘴,两眼凸 起,凶相毕露。身躯呈长筒 状,隆起的背部酷似龟背,腹部两侧长着四只短脚,尾巴 尖细。尽管我们大声叫喊,对着它指手画脚,它却依然一 动也不动。
“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
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