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试题(及答案)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试题(及答案)

一、高中语文图文转换

1.结合说明文字,为下方的图片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中两代航天科技工作者握手细节的内涵。(不少于100字)

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里,74岁的嫦娥卫星系列总指挥叶培建,走向前排工作席喜极而泣的年轻人——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答案】两代“嫦娥人”,一个航天梦。握手的,其实不只是两个人、两代人,更是中国航天60多年来接力前行的所有人;握住的,不仅是这一刻的喜悦,还有探索未知、奔向星辰大海的未来。正是这群仰望星空的人,在手把手传递之间,贡献出中国力量,搭建起梦想天梯,创造了探月奇迹。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至少用两种修辞,关注图片上的文字,“74岁的嫦娥卫星系列总指挥叶培建”“年轻人—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两只手不仅是两个人的手,还是两代人及很多人的手,这一握手的喜极而泣,还有探索未知、奔向星辰大海的未来。同时这一握手也是传递与搭建。

故答案为:两代“嫦娥人”,一个航天梦。握手的,其实不只是两个人、两代人,更是中国航天60多年来接力前行的所有人;握住的,不仅是这一刻的喜悦,还有探索未知、奔向星辰大海的未来。正是这群仰望星空的人,在手把手传递之间,贡献出中国力量,搭建起梦想天梯,创造了探月奇迹。

【点评】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采用口头或书面解释的形式,其作用有二:一是发挥对视觉的补充作用,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同时,从听觉上得到形象的描述和解释,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二是发挥对听觉的补充作用,即通过形象化的描述,使听众感知故事里的环境,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由此可见,语言生动形象、修辞得体、能感染教育观众是写好解说词的关键。

2.阅读下面这幅华君武先生的漫画,然后说明画面内容并概括其寓意。

【答案】内容:画中的人全身缠裹着,腰间捆着带子,只露出一张脸。画面上写有画中人的独白:“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处襁褓。”

寓意:该画面讽刺了那种因惧怕失败、磨难和犯错误而自我保护起来,不再敢去进取和奋斗的人,批判了现实生活中逃避主义和“不作为”行为。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漫画,分析漫画的题目主要有概括画面的内容,分析漫画的寓意,给漫画添加标题和解说词等题目,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

故答案为:内容:画中的人全身缠裹着,腰间捆着带子,只露出一张脸。画面上写有画中人的独白:“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处襁褓。”

寓意:该画面讽刺了那种因惧怕失败、磨难和犯错误而自我保护起来,不再敢去进取和奋斗的人,批判了现实生活中逃避主义和“不作为”行为。

【点评】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要分析构图要素,结合文字说明,理解漫画的寓意。

3.下面是对三个阶段出生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数据,根据要求答题。

类别身高(平均)体重(平均)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基数为100)

80后158.5厘米41.3公斤99.04

90后160.6厘米43.1公斤96.37

00后162.8厘米46.5公斤93.86

(2)根据你对生活的认识,简要说说出现表中现象的原因(不超过20字)。

【答案】(1)90后、00后中学生,平均身高、体重都较80后增加了,但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却下降了。

(2)生活条件好了(营养好了),但身体锻炼少了。

【解析】【分析】(1)本题为图表题,做题时审清题干,比较各项数据,得出答案。比较的对象是不同时段的中学生的身高、体重、综合素质,由图可看出80到00后前两者递增,而后一项递减。表述出来即可。

(2)分析原因,结合现实,身高体重都没问题,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却下降,很明显是缺乏锻炼所致。

故答案为:⑴90后、00后中学生,平均身高、体重都较80后增加了,但身体机能综合素

质却下降了。

⑵生活条件好了(营养好了),但身体锻炼少了。

【点评】⑴该题考查图文转换。做这类考题,应当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资料的主题或方向。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同时要注意图表细节,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⑵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4.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图表,然后用一个转折关系的句子写出民办和公办幼儿园两者的变化趋势及比较情况。要求:不得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50字。

2011-2018年民办和公办幼儿园数量占比(单位:%)【答案】示例:民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减少,公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增长,但是民办幼儿园的数量仍然远远多于公办幼儿园(或: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仍然远远少于民办幼儿园)。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用一个转折关系的句子写出民办和公办幼儿园两者的变化趋势及比较情况”。首先观察民办幼儿园的变化趋势,2011年——2018年对应的数字分别为“69.2、68.7、67.2、66.4、65.4、64.3、62.9、61.5”,由此可总结出“民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减少”;接着分析公办幼儿园的变化趋势,2011年——2018年对应的数字分别为“30.8、31.3、32.8、33.6、34.6、35.7、37.1、38.5”,由此可总结出“公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增长”;再看二者的对比,民办幼儿园的数量仍远远多于公办幼儿园数量。最后用转折连词“但”连接两个内容即可。此类题作答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本题要求“不得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50字”。

故答案为:示例:民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减少,公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增长,但是民办幼儿园的数量仍然远远多于公办幼儿园(或: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仍然远远少于民办幼儿园)。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

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5.2018年6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俄罗斯总统普京颁授我国对外最高荣誉勋章“友谊勋章”。下图为“友谊勋章”的章体,请说明“友谊勋章”的构图要素和设计意蕴。要求语言简明,逻辑性强。(不超过100字)

【答案】“友谊勋章”由荷花、橄榄枝、地球、飞翔的和平鸽、紧握的手等主要元素构成;和平鸽、橄榄枝代表对和平的向往,地球和握手则象征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荷”取谐音“和”“合”,也有和平合作之意;它向世界传递了友谊和平、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

【解析】【分析】本题,“友谊勋章”整体现状以一朵盛开的荷花,在荷花花边环绕橄榄枝,荷花花蕊的上半部分是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飞翔的和平鸽,在和平鸽的下方、花蕊的下半部分是地球,在地球稍下部是两只紧紧握在一起的手。所以“友谊勋章”是由荷花、橄榄枝、地球、飞翔的和平鸽、紧握的手等主要元素构成。由于该徽标是“友谊勋章”,且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颁发给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而橄榄枝、和平鸽象征和平,紧握的手象征友谊、合作与交流。“荷花”的“荷”与“和平”的“和”“合作”的“合”谐音,再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发展理念,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出该徽章的设计意蕴。还有答题时还要注意字数要求,本题要求不超过100字。

故答案为:“友谊勋章”由荷花、橄榄枝、地球、飞翔的和平鸽、紧握的手等主要元素构成;和平鸽、橄榄枝代表对和平的向往,地球和握手则象征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荷”取谐音“和”“合”,也有和平合作之意;它向世界传递了友谊和平、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6.中国植树节设立40周年暨首枚植树节纪念邮票发布仪式3月11日在京举行。下面是这枚邮票的图案设计。请写出该枚邮票的构图及其整体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不超过150字。

【答案】构图要素:①“中国植树节”纪念邮票面值1.20元。②画面上是两只向上托起的手抽象处理化作树干,张开的五指意化为树枝。③双手托起处有植树节的日期“3.12”。④树干枝头上方是茂密的绿叶,围绕着城镇乡村、河流山川和飞鸟白云。

寓意:希望人人亲手植绿播绿,共同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通过植树造林,共同建设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

【解析】【分析】本题邮票印制使用绿色系专色油墨,在紫外灯光下会展现枝繁叶茂的景致、“40”和“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字样。③描述徽标构成要素,概括画面内容要全面。④揭示深层寓意,比如变形之处想要强调的内容,徽标体现的地域性特色等。注意字数要求。

故答案为:构图要素:①“中国植树节”纪念邮票面值1.20元。②画面上是两只向上托起的手抽象处理化作树干,张开的五指意化为树枝。③双手托起处有植树节的日期“3.12”。④树干枝头上方是茂密的绿叶,围绕着城镇乡村、河流山川和飞鸟白云。

寓意:希望人人亲手植绿播绿,共同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通过植树造林,共同建设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7.每年的6月25日是我国的“全国土地日”,是为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而由中国国务院制定的保护日。下图是“全国土地日”的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标志由地球经纬线、耕地、谷穗构成。有经纬线的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下方是整齐的耕地,是我们粮食的保证;两旁的谷穗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整个构图强化了保护耕地、确保粮食生产的意识。

【解析】【分析】解答图文转换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语意逻辑等来分析推理。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考得是内容。对于图文,要宏观把握其外形特点,说明画面内容时,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漏掉。标志由地球经纬线、耕地、谷穗构成。

故答案为:标志由地球经纬线、耕地、谷穗构成。有经纬线的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下方是整齐的耕地,是我们粮食的保证;两旁的谷穗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整个构图强化了保护耕地、确保粮食生产的意识。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8.阅读下面某学校学生资助申请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用一句话概括“学校德育处”在助学金申请工作中的职能,不超过15个字。

(2)从“精准资助”角度评价“两审核一公示”的工作机制。要求:体现流程图主要内容,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字。

【答案】(1)审核资助申请,公示资助对象。

(2)①“两审核一公示”可确保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获得资助;②班主任可直接发现需资助的学生;③德育处可确保资助对象符合政策要求;④校内公示接受全校监督,杜绝徇私舞弊。

【解析】【分析】(1)首先仔细观察流程图,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流程图中,与“学校德育处受理”相连接的有两个框:一个是“学校班主任受理",另一个是“校内公示”。由流程图可以看出,班主任对学生提出的中请受理通过之后,提交学校德育处受理,德育处不通过的话就返还给班主任;如果通过了就在校内进行公示。由此可得出学校德育处在助学金申请工作中的职能为:审核资助申请和公示资助对象。

(2)“两审一公示”,指的是班主任先审核一次,学校德育处再审核一次,通过后再在校内进行公示。结合班主任、学校德育处的工作内容,以及公示的作用和意义,结合“精准资助”进行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审核资助申请,公示资助对象。

⑵①“两审核一公示”可确保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获得资助;②班主任可直接发现需资助的学生;③德育处可确保资助对象符合政策要求;④校内公示接受全校监督,杜绝徇私舞弊。

【点评】⑴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⑵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9.认真观察下面的坐标曲线图,按要求答题。

(1)请概括出人类能源消耗比例变化的趋势。

(2)这一变化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木材消耗比例逐年降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耗比例在经历了一个增长期之后均呈下降趋势,核能与太阳能的消耗比例逐年上升。

(2)高能耗、高污染能源正逐步被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取代。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图表反映的对象,从曲线图中看,它包含了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等多个对象,因此,概括变化趋势时,要分析每一个对象的变化趋势,然后按照共同点进行合并归纳,从图上来看,木材消耗比例是逐年降低的,而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耗比例在经历了一个增长期之后都呈下降趋势,核能与太阳能的消耗比例逐年上升。

(2)解答本题,考生要能从前面概括的变化趋势中总结问题,可联系生活实际,从各能源的特点方面入手分析作答。对于图文转换题,考生应先分析图的类型,主要包括漫画类、徽标类、图标类、框架图类等,然后分析考查的方向,主要包括内容概括、寓意拟写、标题拟写、建议拟写等,不同类型的图,其题目的考查有所不同。

故答案为:⑴木材消耗比例逐年降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耗比例在经历了一个增长期之后均呈下降趋势,核能与太阳能的消耗比例逐年上升。

⑵高能耗、高污染能源正逐步被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取代。

【点评】⑴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属于表文转换题,解题方法: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

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④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⑵这个坐标曲线图的曲线走势的突出特征是木材线、煤炭线、石油线均随着时间推移由高到低,天然气线、核能线、太阳能线均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走高。人类能源消耗比例变化的趋势是木材消耗量逐年减少,煤炭、石油的消耗量在经历了一个增长期之后均呈下降趋势,天然气、核能与太阳能的消耗量逐年上升。

10.下面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请仔细观察标识,理解标识要素的内涵,填写下面介绍词中的空缺部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由正圆形、写意的司南、①________、北斗星等主要元素组成,充满了浓厚的②________气息。北斗星自古是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我国古代发明的③________的仪器,两者结合彰显了中国古代的④________成就。该标识象征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为人们提供⑤________服务,同时还蕴含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彰显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⑥________的宗旨。

【答案】太极阴阳鱼;中国传统文化;辨别方向;科学技术;定位导航;服务全球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此题根据对图片的理解,完成填空。①图上有正圆形、写意的司南(罗盘)、北斗星,还有太极阴阳鱼;②这些都是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③北斗星自古是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罗盘)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辨别方向的仪器。④以上二者都彰显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⑤该导航系统,为人们提供定位导航服务。⑥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彰显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全球的宗旨。根据以上分析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太极阴阳鱼;中国传统文化;辨别方向;科学技术;定位导航;服务全球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

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