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浅谈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改革

浅谈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改革

1目前微生物实验教学 中存在的 问题
1。 现 有 实验 教 材不 符合 学 生 和学 校 的实 际情 况 1 实 验 教材 对 保 证 实 验 教学 正 常 进 行 和提 高 教 学 质 量有 着 非 常 重要 的作 用 。 个 好 的 微 生 物 学 实 验 教 材应 具 有 微 生 物 学 的 普 遍 一 性 内容 和 所需 的 专 业 内容 , 而且 应 适 应教 学 的 有 序性 。 目前 高 校 普 遍使 用 的 微 生 物 学 实验 教 材 有 《 生 物学 实验 教 程 ( 2 ) ( 德 微 第 版 》周 庆主 编)《 生 物 学 实 验 ( 3 )( 萍 主 编 ) 微 生 物 学 实 验 指 、微 第 版 》沈 及 导 》 黄 秀 梨 主 编) 这 些 教 材 内 容全 面 , ( , 专业 性 较 强 , 是 非 常 优 秀 都 的 实 验指 导 教 科 书 。 2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改革 的探 索 然而 , 于 第一 次 接 触 微生 物 学 实 验 的 学生 来 说 , 对 专业 性 较 强 2. 改革 学 生使 用 的教 材精 选 和整 合 实验 内容 1 的实 验 教 材 使 他 们 进 行 课 前 预 习 很 困难 。 大 多 数 学 校 所 现 有 的 绝 如 何 使 教 材 充分 发 挥 作 用 实验 教 师可 以 根据 本校 微 生 物 实验 实验 器 材 和设 备 根 本 无法 满 足 那些 针 对 理论 课 程 编 写 的教 材 中 的 室现 有 条 件 , 织 编 写适 合 本 校 师生 使 用 的微 生 物 学 实验 教 材 。 组 编 实验 的 要 求 , 些硬 件 条 件 的 缺 乏 导 致 教 材 中的 多 数 实 验 无 法 正 写 之 前 , 认 真 筛 选 实 验 , 出适 合 本 校 学 生 的 实 验 教 材 。 这 要 选 在此 基 常开 设 , 只 能将 教 材 中 的部 分 内 容调 整 后 再开 设 , 就 造 成 学生 础上 , 写 教师 可 对 实验 内容 进 行 了大 胆 的 改革 和 创新 , 专业 的 或 这 编 从 有 教 材 但 却 无 法使 用 的现 象 [。 2 1 实 际 出发 , 以基 本 技 术为 起 点 , 留原 来有 利 于 学 生对 微 生 物学 基 保 1 2 实验 内容 没有 进 行 系统 的整 合和 归 类 . 本 实验 技 术 和 方法 掌 握 的 经典 实 验 , 学 生打 下 良好 的基 础 , 除 为 删 长 久 以 来 , 生 物 实验 一 直 按 照过 去 的 传统 模式 组 织 教 学 , 微 按 些 单 纯 的 验 证 性 实 验 和 相 对 过 时 的 实 验 , 啤酒 酵 母 菌 的 形 态 如 单 个 实验 、 个知 识 点 进行 实 验 教学 , 个实 验 的 教学 目的 通 常就 观 察 和 死 活细 胞 染 色 等 , 时 增加 了一 些 与生 活 、 境 和 工 业生 产 单 一 同 环 是 单 纯 的 为 了 完成 该 实验 的 教 学 任 务 , 是 对 于 本 实验 和 其 它实 密切 相 关 的 综 合 性 实 验 。 此 , 材 必 须 包 括 两 部 分 内 容 : 做 的 但 因 教 必 验 在 内 容 和 方 法上 有什 么 内在 联 系 , 整 个微 生物 学 实验 教 学 过 基 本 实 验 和提 高 能 力 的选 做 实验 。 本 实 验必 须 包 括 : 微观 察 技 在 基 显 程 中可 以 起 到什 么作 用等 , 没有 系统 性 的 归类 和 整理 。 如 在学 习 比 术 , 菌操 作 技 术 , 离 培养 技 术 , 色 鉴 别技 术 , 无 分 染 自动 化 分析 技 术 显微 镜 使 用这 一 实 验 中 , 验 结 束 后 学生 往往 就 知 道 如 何 使 用 显 等 , 实 保持 内容 上 的连 贯 性 , 原 本 孤立 的实 验 形成 一 个 连续 的有 机 使 微镜 , 不知 它 在 整个 微 生 物 实验 中所 起 的作 用 , 不 知 道 显微 镜 体 。 高 实 验 可 以 与 实 际 生活 中的 问题 结 合 起 来 , : 瓜 酸 奶 的 却 也 提 如 木 在微 生 物 学 乃 至 以 后 学 科 的 哪 些 实 验 或 工 作 岗 位 上 要应 用 , 有 制 作 , 萄 酒 的制 作 , 没 葡 实验 室 水 中细 菌 总 数 的测 定 , , 学生 感 到 等 使 理解 和 联 系工 作 与 具 体 的 生 产 实 践 , 际上 显 微 镜 是 观 察 细 菌 形 看 不 见摸 不着 的微 生 物 无 处 不在 , 应用 也 无 所不 有 , 强 了对 实 实 其 增 态 、 别 细 菌 等 实 验 的 知 识 点之 一 , 细 菌 分 离 鉴定 、 菌 分 离 培 验 的 兴 趣 。 化 的 实 验教 材将 现 有 的及 新 的 实 验 方 法 和 实 验技 术 鉴 是 细 优 养 、 菌 生 化 实 验 等 实验 内容 的一 部 分 。 细 进 行 有机 整 合 , 一 步 强化 基 本 技 能 培训 并规 范操 作 , 高 了学生 进 提 1 3 教 学 目标 没有 联 系实 际 , 乏职 业 应用 性 的突 出 . 缺 的 动 手 能 力 , 实 现 从 验 证 性 实 验 向综 合性 、 计 性 实 验 的 转 变 。 并 设 按 照 教 材 , 个 实 验 课 程 都 制 定 了 教 学 目标 , 学 大 纲 对 每 2. 改革 实验教 学 方法 , 每 教 2 培养 职业 实 践技 能 个 具 体 的 实 验 内 容 的 教 学 目标 和 实验 目的 进 行 了规 定 , 大 纲 内 但 充 分 利用 微 生 物 实验 室现 有 的 实物 、 图片 、 型 、 本 、 模 标 电化 等 容 往 往 主 要 是 针 对 理论 知识 和 实验 操 作 , 有 具 体 说 明 这 个 实验 教 学 设 备 , 过 直 观 教 学 , 高 实验 教 学 效 果 和 效 率 。 没 通 提 微生 物 教 师 的 方 法 内 容 所 实现 的具 体 的职 业 目标 。 何 一 个 实 验 都 应该 和学 可 以将 所 有 实验 制 作 成 教学 挂 图 , 每 一 个 实验 挂 图 上 , 有大 量 任 在 都 生 的 就 业 岗 位 培 养 目标 密切 联 系起 来 , 同 的 岗 位 利 用 同一 试 验 的 图 表 , 过 表 格 和 图片 很 形 象 、 观 地 展 示 实验 方 法 与 实 验 结 不 通 直 达 到 的 具 体 目的 和 目标 也 是 不 同 的 , 如细 菌 的 分 离 培 养 实 验 , 果 , 生在 实 验 中 通过 表 格 、 图 , 直 观 地掌 握 实 验 步骤 、 比 学 挂 很 了解 实 通 过 该 实 验 的 学 习 , 生 应 该 知 道 在 畜 禽 疫 病 化 验 、 料 、 药 、 验结 果 , 高 了实 验 效率 ; 学 饲 兽 提 另外 , 验 示 教 也 是直 观 教 学 的 一 个 必 实 生 物 制 品 微生 物 检 验 等 就 业 岗位 中 , 需要 实现 的 且标 和 目的 分 别 要 环 节 , 学 生 掌握 实 验 方 法步 骤 的 主要 手 段 。 实验 教 学 中采 取 是 在 是什 么。 发现法和启发式教学 , 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 激 发挥 个 人 的 创 造 性 、 1 4 教 学手 段和 教学 方 法缺 乏 改进 . 独立思考、 自行 发现 和 掌 握 知识 的 能 力 。 过 利用 已经 发生 或 将 来 通 近 几年 来 , 断 的扩 大 的 招生 量 导 致 教 师 的工 作 量 越 来越 大 , 可 能 发 生 的 问 题 作 为 个 案 形 式 让 学 生 去 分 析和 研 究 , 提 出 各 种 不 并 在教 学 内 容和 方 法 的研 究 上 有 心 无 力 , 疲于 应 付 , 学 方 法和 教 学 解 决 问题 的 方 案 , 而 提 高 了 学 生 解 决 实 际 问题 能 力 。 教 从 手段 单 一 , 体 模 式还 是 按 照教 师上 课 讲 解 、 范 , 后 学 生 模 仿 总 示 然 在 “ 生 物 学 实 验 ” 教 学 过 程 中 , 们 积 极 应 用 现 代 化 教 学 微 的 我 操作 的 教学 方法 进 行 , 实验 中 , 在 学生 往 往 就是 重 复 老 师所 讲 解 的 手 段 进行 教 学 改革 , 富 实验 教 学 内容 。 丰 在课 堂讲 授过 程 中 已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中 砚甙 国 装 各
22第5 0第 1 总 1 年 期
11 5 期
菌 、球菌、弧菌和螺旋菌、产鞭毛细菌等) 、放线菌、 酵母菌 、丝状真菌及其相关 的染色方法 。例如革兰 氏 染色法 、美兰染色法 、死活菌染色法 、鞭毛染色法、 芽孢染色法等 ,并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生
学生用手指在平板表面划线 ,比较各 自手指上 的微生 物 ,其他平板可以接种身体表面任何部位 的标本 。结 果学生采集标 本的部位很广 ,在身体表 面容 易取材 的 部位采取了标本,还 带来 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物 品以检 测其表面 的微生物,如纸 币、手表 、手机、钥匙、饭 卡等 。 自由选 择 的空间广 阔 ,学生做 实验 的兴趣 很 浓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 24减少验证 性实验 ,设计探索性实验 ,鼓励 学 .
学实验教学的 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 内 掌握和 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不同的学科 领域和院校所选择 的实验 内容不尽相同 ,作为一 门基
础课 程 ,其教学 内容应 该有一个 基本 的要求 。我们在 近几年的微生物学实验 教学实践中,创 新实验 教学 内 容,并对微生物 学实验课程进行重组探索 。
实验师 。
握熟练 ,特别要 强调严格的无菌操 作与无菌概念 。 1 微 生物种类 的识别 . 3
区分不 同微生物 的方法 包括培养 特征( 液体 与固 体培养基) 、生长特征( 斜体、半 固体等) 、个体特征( 显 微 镜 下观 察) 以及生 理生化特 性 。通过 菌落特征识 别
细菌 、放线 菌和霉菌三大类群 ,个体特征主要是选择
验 方法 与 技术每 年进 行 更新约 2 %,开放实 验和 综 5 合实验 分别 占学 时的 1 . 25%左 右 ,有 利于 学生创造 性思维的发挥 。

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几点体会

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几点体会
美 国、 日本 、 拿 大 、 国等 斟 家 多次 暴 发 流 行 。 向 同学 介绍 加 英

微 生 物 学 基 础 实 验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重 要 性
实 验 教 学是 教学 活 动 中不 町缺 少 的 环 节 , 提 高 学 生 实 是
验 技 能 的重 要 途 径 。微 生 物 学 足 一 门 发 展 迅 速 、 践 性 很 强 实 的学 科 , 生 物 学 基 础 实 验 为 深 入 学 习 微 生 物 学 及 相 关 学 科 微
微 生 物 学 基 础 实 验 教 学 改 革 中 的 几 点 体 会
宋 波 赵 丹 蒋 丽 艳 周 芳 烨 刘 继 鑫
微 生物 学 是 生 命 科 学 的 一 个 重 要 分 支 , 研 究 微 生 物 的 是 种 类 、 布 、 态 、 构 、 谢 、 长 繁 殖 、 传 、 化 以 及 与 人 分 形 结 代 生 遗 进 类、 动植 物 等 相 互关 系 的一 ¨ 科 学 。 微 生 物 学 基 础 实 验 是 微 生 物 学 教学 的关 键 步 骤 , 培 养 、 练 学 生 的操 作 能 力 及 独 立 是 训 分 析 解 决 问题 能 力 的重 要 环 节 。高 等学 校 实 验 室 是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 立 工 作 能 力 和 实 践 能力 的 主 要 基 地 , 学 中 , 独 教 突 出实 验课 的重 要 地 位 , 我们 改 革 的主 要 思 路 。 是
用 所 学 知 识 分 析 问题 、 决 问 题 , 今 后 从 事 微 生 物学 的 相 关 解 为
这些 内容 , 町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兴 趣 、 强 学 生 对 人 类 健 康 的 既 增 责任 意识 , 能够 激 发 他们 解 决 医学 难 题 的 迫切 愿 望 。 又 3 改 革 实 验 教 学 的 内 容 与 形 式 : 生 物 学 基 础 实 验 内 容 . 微 包 括 显微 镜 使 用 技 术 、 色 制 片 技 术 、 离 纯 化 技 术 、 菌 鉴 染 分 细 定技 术 、 菌 操作 技 术 等 。 这 技 术 繁 多 、 碎 , 教 学 中 可 无 琐 在 恰 当 优化 组 合 这 些 实 验 内容 , 且 将 学 习形 式 变 得 丰 富 多 样 , 并 这 样 可以 克 服学 生 学 习 时 的 卡 燥 感 , 高 教 学 质 量 。如 可 针 占 提 对I 临床 七常见 的感 染 性 疾 病 , 行 脓 汁 、 便 、 进 粪 以及 痰 标 本 的 细 菌 学 检查 , 过 一 系 列 实 验 将 临 床 上 , 起 化 脓 性 感 染 、 道 通 - j l 肠 感 染 、 吸 道 感 染 的 病 原 体 分 别 加 以 鉴定 , 样 做 既 强化 了 理 呼 这 论知 识 的 学 习 , 可 根 据 同 的病 原 体进 行 临 床 用 药 指 导 , 又 为 以后 的 临 床实 践 打 下 良好 的 基 础 。另 外 在 实 验 课 上 , 安 排 可 学 生 组 合 成 学 习小 组 的 形 式 , 学 生 观 看 实 验 相 关 内容 的 录 让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探索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探索
知识与技术 ,20 ( ) 2 7—16 0 9 5 ,16 28
( 收稿 日期 20 0 2 ) 0 9— 6— 2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探索
高 俊
摘 要
吴爱武
蒋月婷
刘 向辉
广 州 医学 院检 验 系临床微 生物 学教 研 室 502 110
随着教 学改革 不断 深入 ,对 实验课 教 学的要 向。根据课 程 的专业 特点 ,我 们在 实验 课 前准 备 、实
习 的中心 ,在教 学 中如何 使学 生保 持 积极 主动 的学 习 得 到来 自不 同 方 面 观 点 和 意 见 ,吸取 精 华 、完 善 自 态度有 一定 的难 度 。深 人 的讨 论 和宽 松 的环境 ,有 利 我 ,达到教 学相 长 的 目的。 于激发 学生进一 步思考 ,活跃 课 堂气 氛 ,扩展 学 习的 在 中药 调 剂 学 教学 中 ,案例 教 学 、讨论 式 教 学 、
兴趣 ,但同时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 兴趣 激励 等在教 学 中都 是很好 的方法 ,但应 用时 应注 要求。例如在讲中药处方调剂应付等 内容时 ,有的学 意 2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特点 ,知识背景等;二是章 生提出来 “ 处方中黑顺片等药材用量过大 ,应该如何 节内容特点 ,恰当的选择适合 的方法 ,以一种方法为 处理 ” ,在讨论 中学生 的争议 很 大 ,有 的 学 生认 为 黑 主,几种教学方法可以互相渗透,如在进行案例教学
政策制定不合理、监管不到位造成的。此时需要及时
加 以引导 ,提示 学生关 于处方 药 管理 ,药 品监 督管 理 部 门、经营单位 、消费 者分别 承担 的责 任 是 什么 ,药 店应依 法 经 营 ,秉 承 以义 当先 、义 利 共 存 的 经 营 理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体会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体会
高实验教 学质量 , 本文结合 多年教 学实践 , 仅就 医学微 生物学实验 内容的改进谈 点个人体会。 关键词 : 医学微 生物学 ; 实验 ; 教 学; 改革
中 图分 类 号 : k3 9 2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o 1 3 ) 2 1 — 0 2 2 8 — 0 2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 生物学特性、 致病机制、 机体的抗感染免疫 、 检测方法及相
改进 是进 行 一 系列实 验教 学改 革 的基 础 。在此 , 仅 就 医学
微生物学实验内容的改进谈点个人体会 。
改进 实验 内容 。 提 高基 本操 作 技能 实验课教学作 为医学教育不 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 分 。 目前 , 多数 医学 院校 医学 微生 物学 实 验 内容 的设 置
高浓 度 的酚可 用 乙酸 丁酯蒸 馏 回收 。 低浓 度 的酚 可 以加入 次氯酸钠或漂 白粉使酚被氧化为二氧化碳 和水 , 消除其危
害。
在 实验教 学 中让 学生 自己设 计 方案 , 亲 自处理 化 学废
液, 是发展学生个性 , 开发智力 、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的重要手段。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 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 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 , 化 学 教 师在 实 验 教学 中 , 应 从 学校 化 学 实 验 室
【 实验平台】
医学微 生物学 实验教学改革 的体会

( 西北民族大学
利, 慈彩虹 , 殷神 隆 , 米友军 , 王月颖
兰州 7 3 0 0 3 0 )
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 甘肃
摘要 : 医学微 生物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 为基础的学科 , 实验教 学是培养学生理 解能力、 创 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 为提

微生物学学科相关课程实验的教学改革初探

微生物学学科相关课程实验的教学改革初探

微 生物 学学科 是 生命科 学领 域涉 及面 广 ,应用
性 强 的 一 门 学 科 , 除 了 在 生 物 学 中 占有 重 要 位 置 之
被 动 学 习 为 主 动 探 索 , 对 于 加 强 学 生 动 手 能 力 和 分 析 问题 、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 的培 养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曼 !Z: 璺 璺 曼 圣
CN 1 - 9 T 1 49 4/
中国 砚代黼 蒙 各 221期 第43 总 第期 1 9 年1
微生物学学科相关课程实验的教学改革初探
王 淼 许 玉彬 王俊 芳
河南大学 河南开封 4 5 0 70 1
摘 要 :针对现有微生物学学科相关课程实验教学中内容分散和系统性差 的状况,提 出整合相关的实验课程 ,分阶段开展不 同性质实验的教学改革思路 ,从建立循序渐进 的实验系统和分阶段考核制度两方面对相关课程实验教学改革进行 了探讨 。 关键 词:微生物学相关课程 ;实验教学 ;改革 ;整合 Te ttv t d n r f r o ir bi l g e ai x e i e t a h ng n a i e su y o e o m f c o o o y r l t m vee p rm n st c i e
1 整合各个相 关学科实验 内容 ,建立循 序 渐 进 的实 验 体 系
力的 培养 。更 为严重 的是 ,各 门实验课 程 内容各 自
为政 ,缺乏 有机 联系 , 即使 同一实验课 程 , 由于 受
到 实 验 时 间 的 限 制 , 也 往 往 只 能 开 设 一 些 以增 强 感 性 认 识 为 主 的 验 证 性 实 验 , 缺 乏 系 统 性 实 验 或 者 设 计 性 实 验 ,导 致 尽 管 学 生 做 了 很 多 实 验 , 但 对 如 何

微生物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微生物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础实验的一次巩 固, 也是对 即将 开始 的实践课程
的 预 习和培 训 。在 基本 技能 培训 时 , 们 主要 培训 我
了灭菌 、 无菌操作和显微镜技术等基本技能。在这 些技能的培训过程 中我们也结合实践课程的需要 , 比如 灭菌 技 能培 训 时 , 我们 指 导学 生 配 置 了实 践课 所需 的部分培养基 ; 在培训显微操作 的同时 , 指导 学生进行了荧光染色等实验 内容 。
3%; 0 实践 报告 占 2 %、P 0 P T占 2 %、 能考 试 成 绩 0 技
占 3%。我们通过上述评价方法的改革, 0 提高了学
进 实践 教 学方 法 以及 加 强 实践教 学和考核 等 力 面的 改革措 施 , 到提 高教 学质 量 、 升 学生 综 达 提 合 素质 的 目的。 同时探析 了改革过程 中存在 的不足之 处 , 并提 出相 应 的解决 方案 , 出实践教 学 指
改革 的发展 方 向 。
关键 词 : 生物 实践教 学; 学 改革 ; 微 教 课程 开放 ; 块 实践教 学 模
力 林类 院校 的微生物实践课程一般有 《 微 成就的优秀教材和新版教材 。如 《 微生物综合实 / 生物综合实验 》 《 、 微生物研究法 》 《 、 微 验 》 等我们选用了沈萍等主编 的《 微生物学实验 》
生物检测检验技术 》 《 和 微生物工程研究法 》 《 、 发 ( 第四版) 等教育出版社) 简 作为教材, 微生物工程 《 酵工程研究法 》 等实践课程。微生物实践课程 内容 研究法 》 等我们选用了曹军卫等主编的 2 世纪高 l
他相关专业的优秀教材 和实验指导书 , 如魏道智主 编的 《 普通生物学 》 、郭勇主编的 《 现代 生化技
坚实的基础。我们结合几年来微生物实践课程的教 学实践 , 就实践课 的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 实验教学

简述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体会

简述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体会
2 规 范 实 验 基 本 操 作 。 养 严 肃 认 真 一 丝 不 苟 的 学 习态 度 培
实 验 教 学 是 全 面 实 施 教 学 大 纲 和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重 要 环 节 , 验 教 学 是 理 论 知 识 和 实 验 活 动 、 接 经 验 与 直 接 经 实 间 验 、 象 思 维 和 形 象 思 维 、 授 知 识 和 训 练 才 能 相 结 合 的 过 抽 传 程 , 谨 认 真 是 试 验 成 功 的关 键 。 严 2 I 让 学 生 参 与 实验 前 的 准 备 .
深 , 其 中 的重 点 、 点 以及 基 本 操 作 更 易 掌 握 , 高 了学 生 对 难 提
2 22 激 发 学 生 对 实 验 课 的兴 趣 .. 在 实 验 教 学 中 , 持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 设 计 为 重 点 , 用 坚 以 采
师生讨论 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 同时教 师有意识 的扩展 与实
因 为 学 生 在 高 中 阶 段 受 教 学 条 件 的 限 制 和 片 面 追 求 升
学率 等因素的影响 , 生们 大多 数都 反应 实验课 上 的很少 。 学 所 以 , 须 加 强基 本 实 验 技 能 训 练 , 放 实 验 室 不 占 用 学 生 必 开 实验课 学时 , 冲淡对 学生基 本技 能 的训练 , 般在 学生 的 不 一
方 法 的 改 革 , 仅 提 高 了 教 学 质 量 和 教 学 效 果 , 且 还 激 发 不 而
22 3 开 展 综 合 性 实 验 .. 把 一 些 独 立 实 验 合 并 成 一 个 大 实 验 , 样 既 节 省 了 时 这 间 , 时 又 能 使 学 生 将 所 学 知识 联 系 起 来 , 行 综 合 分 析 , 同 进 提 高 学 生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及 分 析 问题 的能 力 。 2 2 4 建 立 统 一 的实 验 课 带 教 标 准 .. 不 同 的老 师 毕 业 不 同 的 院 校 , 教 方 法 各 有 不 同 , 样 带 这 就 需 要 制 定 一 套 完 整 的 实 验 课 带 教 标 准 。教 师 们 在 开 新 实 验 课 前 , 共 同 商 议 , 实 验 应 达 到 的 目的 、 点 、 点 、 验 应 对 重 难 实 的 规 范 示 教 方 法 、 作 流 程 , 求 学 生 掌 握 的 基 本 技 能 都 要 操 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推进,微生物实验课程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完善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体制、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灵活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更加合理和全面的考核制度这几项策略的实施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081-02
微生物学是食品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高等院校的食品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微生物实验则是对微生物学这一理论课程最有力的补充。

学生通过对微生物实验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加深对课堂讲授的某些微生物学理论的理解,并且还可以训练自身关于微生物学最基本的操作技能。

不仅如此,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也可以通过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开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目前,微生物实验课程的涉及面相对宽泛,包括显微镜的使用、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包括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和免疫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检测等等。

随着高校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微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师资队伍的建设、实验室硬软件的完善、教学形式的灵活转换
都亟待解决。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大纲要求,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探究性教学等一系列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正一步步登上微生物实验教学的舞台。

1 目前高等院校微生物实验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微生物实验课的开展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由于受到各高校及教师对微生物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学校对该课程以及实验室的建设投入程度、传统教学方式对其影响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现今微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某些缺陷。

首先,实验教材陈旧。

目前,国内关于微生物实验课的教材屈指可数,而且很多高校用的大多是自行编写的教材,这给再版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多年下来,使得任教的教师缺乏新鲜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激情与活力,而且绝大多数教材含大量文字,很难提起学生实验的欲望与热情;其次,实验室硬件与软件不完善。

实验课与理论课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并不只是通过教师一味的讲解授课,而是要求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操作训练学生对微生物学最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都是采用教师一人操作演示,学生紧凑观察的模式,这样就存在很大的弊端。

由于受到教室空间以及教师单人操作的束缚,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条件清晰的观察到演示实验的全过程;再者,探索性实验缺乏。

由于受到传统实验课程的束缚,验证性实验的比例高而探索性实验偏少。

而且由教师进行演示的教师主导方式会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1],这样学生的主
动性和创造性都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学生在写实验报告时也是千篇一律,教师在批改时也找不到什么亮点;最后,考核模式不完善。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绝大多数高校的考评指标就是实验报告,再加上学生实验的雷同性,使得教师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评价标准给每位学生打分,导致最后的微生物实验的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学生的真实能力,这样的给分机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有失水准的。

2 高校微生物实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 加强对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体制的完善
培养人才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应材施教,这一点对于微生物实验课也是适用的。

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学校应该相应制定不同的微生物实验课教学计划。

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为例,该学院将本科专业划分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动物科学”三个专业,这三个专业虽然都隶属于食品范畴,但都具有各自的的侧重点,现阶段三个专业的微生物实验课程内容及要求完全一致,但根据各专业的特色具体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包括学时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灵活转变等)已是必然趋势,曾经的“一勺烩”
[2]教学方式已纳入改进计划。

教育的成功与否,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很有必要。

另外,也要完善实验室硬件与软件措施,在实验教学室里添加多媒体设备,积极引入现代教学手段,应用powerpoint软件和电视教学录像片教学课件,创设实际情境进行教
学,可以将实验演示过程制作成flash动画,这样可以把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更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过去的实验教学都是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加以教师的操作演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性能力不足。

因此,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探究性教学等一系列创新性教学方式正逐步被采纳,和以往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应用于教学中,目的在于改变以往常见的学生被动学习模式,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和深度学习,提高其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霉菌个体形态及菌落特征观察”的实验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事先纯培养好的霉菌培养皿中挑出霉菌,进行演示实验。

然而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了解哪些食品是容易长霉的,并让同学自行准备一些原料,老师提供一定的培养条件,待长出霉菌后,从不同的食物中挑取样本观察,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性的认识霉菌的生长环境,还可以让学生对比不同的变质食物中长出来的霉菌是否有所不同。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双语教学也可以引入到微生物实验课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熟练掌握常用专业词汇,提高听说表达水平,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3]。

2.2 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灵活转变教学方式
以往的教学实验,大多数都是以基础验证性实验为主。

然而随着当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探索多种培养方式”等人才培养的机制的大力提倡,对学生创新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以往单一的基础验证性实验已很难满足时代的需求,转
型势在必行。

过去单纯的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已略显陈旧,必须向综合设计性实验和自主研究性实验过渡,或者将几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以及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4]。

教师可以根据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科学研究思路构建自主设计实验体系,这样既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又有利于学生实验自主设计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熟悉学生能力和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精心设计专题,并提前把专题布置给同学,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同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感兴趣的专题,通过查找资料和文献首先完成实验的初期设计和规划,提交并经由任课教师同意后开始实验。

实验结果可以以实物或者ppt的形式与同学及老师交流[5]。

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注重氛围、注重自主、注重创新、注重运用、注重学生的自学技能的培养,营造一个轻松和探索的良好氛围。

2.3 建立更加合理和全面的考核制度
传统的实验课考核指标只是以实验的完成情况以及实验报告为
标准,因此,有部分学生过度追求实验报告版面的整洁,而不注重实验的过程,甚至在完成报告的过程中出现了抄袭的现象。

因此,完善考核制度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合实验课程的特色,可以大致制定出以下的考核指标:(1)平时成绩30%,包括实验态度10%、实验过程10%、实
验报告10%。

(2)自主性探究专题实验40%,包括实验设计10%、实验过程5%、实验汇报15%、实验展示10%。

(3)实验操作考试30%,从学过的基本实验中抽取一项进行考核,由任课教师打分。

3 结语
随着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推进,微生物实验课程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势在必行,传统的实验授课方式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

完善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体制、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灵活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更加合理和全面的考核制度这几项策略相信会对微生物实验课程体制改革起
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颖,廖国建,谢建平.基于建构学主义习理论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新模式[j].微生物学通报,2011(12):96-100. [2] 张湘燕,赵蔚,吴健桦,等.融合式教学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发展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1(11):119-123.
[3] 郭霞,韦伟,胡尚勤.微生物双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与实践——交互教学提升课堂活力[j].微生物学通报,2011(11):
124-127.
[4] 范黎.课堂教学与人才创新能力培养[j].微生物学通报,2011(9):147.
[5] 陈新江,施培铨,费红军,等.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1(10):131-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