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阅读附答案
阅读短文《推敲》完成素养测评(后附答案)

阅读短文《推敲》完成素养测评(后附答案)推敲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
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
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1本文要表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A贾岛遇到韩愈一见如故的友情B《题李凝幽居》创作的来由C古人用词认真严谨的钻研精神D韩愈虽然当官却能平易近人2本文围绕哪个词语精心安排内容的?()A拜访朋友B题李凝幽居C推敲D巧遇3“推敲”这个词语经常用在什么情况下使用?()A好朋友之间见面B拜访朋友没有遇到C无意之间冲撞他人D写文章斟酌用词4“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为何用“拜访”不用“访问”?()。
A“拜访”是敬辞含着尊重的意味,“访问”则没有B“拜访”带有崇拜意味,“访问”只是一般的活动C“访问”通常针对团体,“拜访”只是适用对个人D“拜访”是跪拜着和人交谈,“访问”是平起平坐5“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
推敲文言文翻译和答案

推敲文言文翻译和答案推敲文言文翻译和答案《推敲》这篇文言文出自于《诗话总龟》,以下是有关这篇文言文的原文翻译,一起学习吧。
推敲文言文翻译和答案原文:《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一日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遂与并辔而归。
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译文:《刘公嘉话》一书记载着: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吟得诗句道:“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
”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传神,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
这时,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卫队的第三部分。
随从人员将贾岛推拥着带到京兆尹韩愈面前,贾岛一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
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字更好啊。
”于是与贾岛并排骑马而行回到官府。
很长时间二人不舍离开,讨论诗歌写作,虽为大官,韩愈却与贾岛这个平民诗人结为好友。
词语注释贾岛:唐朝诗人,字阆仙,范阳人。
初:第一次,首次。
赴举:参加科举考试。
京师:京城,此指长安。
炼之未定: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决定不下来。
之:这里指从"推"和"敲"中选一个。
吟哦:吟颂。
时时:不时。
引手:伸手。
引:举。
引手做推敲之势: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
讶:对……而感到诧异。
韩退之:指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权:临时代理。
仪仗队:仗队是军队中执行礼仪任务的分队,由陆、海、空三军人员共同组成或由某一军种人员单独组成。
京兆:京城地方行政长官。
车骑:车马。
这里指由马车组成的车队。
谁有《推敲》的阅读练习题(一篇)

谁有《推敲》的阅读练习题(附答案)(一篇)谁有《推敲》的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11. 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② 炼之未定③观者讶之④岛具对所得诗句3.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退之立马良久之B.何陋之有C.久之,目似瞑D.怅恨久之4.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5. 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6. 下面是唐代贾岛五言律诗《题李凝幽居》,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句子。
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
_______,_________。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参__1.A2.①想到②锤炼,此指反复思考③惊讶④详细3.B4.赞扬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5.“敲”能出声与“月下”宿鸟的宁静氛围形成对比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1.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缩写:__②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
改为“被”字句:___2.填空。
①通过阅读本文,我们可以体会到贾岛具有_____的创作态度和____的钻研精神。
②韩愈认为“敲”字比“推”字好的原因是:A.______;B._____;C.____.3.短文已用“”分好段。
请归纳段意。
第一段:____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4.你认为“僧敲月下门”“僧推月下门”哪个好?为什么?5.你还知道文学史上其他“推敲”的故事吗?试举一例,并用简短的语言阐述“推敲”的精神。
参__:1.①敲门声惊醒了小鸟。
②贾岛被两个差人带到韩愈面前。
2.①认真严肃锲而不舍②A.“敲”门表现贾岛有礼貌B.“敲”字更衬托月夜的宁静C.读起来响亮3.第一段:写贾岛因家庭贫困早年当了和尚。
推敲阅读答案全部答案

推敲阅读答案全部答案大家知道推敲一词是怎么来的吗?是的,就是出自于一篇古文《推敲》,《推敲》是一篇文言文,很多同学在进行文言文阅读的时候总是容易被其文言句式给难住了。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推敲阅读答案,要想快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需要同学们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的推敲阅读答案,赶紧练习一下。
推敲原文初赴举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推字。
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己。
俄为左右拥至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矣。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推敲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反复琢磨,斟酌,要精益求精。
阅读题1. 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② 炼之未定③观者讶之④岛具对所得诗句3.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退之立马良久之B.何陋之有C.久之,目似瞑D.怅恨久之4.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5. 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6. 下面是唐代贾岛五言律诗《题李凝幽居》,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句子。
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
_______, _________。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推敲阅读答案1.A2.①想到②锤炼,此指反复思考③惊讶④详细3.B4.赞扬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5.敲能出声与月下宿鸟的宁静氛围形成对比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以上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推敲阅读答案,仅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旨在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推敲》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有所启发和收获。
《推敲》阅读答案

《推敲》阅读答案《推敲》原文阅读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推敲》译文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姿势。
(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
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
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
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
(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推敲》阅读练习题:1. 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② 炼之未定③观者讶之④岛具对所得诗句3.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退之立马良久之B.何陋之有C.久之,目似瞑D.怅恨久之4.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5. 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6. 下面是唐代贾岛五言律诗《题李凝幽居》,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句子。
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
2018-2019-《推敲》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8-2019-《推敲》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推敲》阅读答案《推敲》原文阅读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推敲》译文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姿势。
(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
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
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
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
(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推敲》阅读练习题:1. 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② 炼之未定③观者讶之④岛具对所得诗句。
推敲课文同步练习答案

推敲课文同步练习答案《推敲》课文内容《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和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推敲同步练习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敲同步练习答案一、妥帖惊醒簇拥避让家境贫寒二、贫寒饶恕大街皎洁贪婪怒气繁衍皓月三、朋友皎洁诗人宁静问题意见四、1.不能。
瞻仰表示怀着崇敬的心情看;爱戴是晚辈等下属对长辈等食物敬爱。
2.不能。
拜访表示恭敬地登门访问。
五、1.即使也即使我午饭吃饱了,现在也还想吃一点点心。
2.一边一边妈妈在厨房一边唱着歌一边做饭。
六、1.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推敲(1)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拴,也不能莽撞推门,表明贾岛是一个有礼貌的人。
(2)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3)读起来更响亮些。
斟酌推敲2.拂落依几七、2 43 1八、略九、(一)1.赢得众多称赞,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江南满是绿色,春意正浓。
2.满眼碧绿、生机盎然、春色满园、百花争艳、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示例:给我的启迪是一首诗、一篇文章都需要作者倾注大量心血,需要对字、词、句进行精心的锤炼方可成就。
(二)1.A 2.并而3.将朋友的故事转述给别人听4.证明5.“不料”表示意想不到,“但是”表示转折,不合文意6.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帮得到你。
推敲课文原文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推敲》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2篇(含答案与翻译)

《推敲》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推、敲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作“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节选自《诗话总龟》)【注】①出自《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分)(1)一日于驴上得句云(2)又欲作“推”字18.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1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请从“炼字”的角度对比“敲”“推”二字,说说贾岛为什么最终选用“敲”字?(2分)【参考答案】17、(1)在(2)想要18、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
19、敲显得有礼貌,衬托出夜的宁静,起到以动衬静的作用。
【参考译文】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
(2019广西北部湾)推敲《刘公嘉话》云:(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遂并辔而归。
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①韩立马良.久(▲ )②岛初赴举.京师(▲ )③遂于.驴上吟哦(▲ )④遂并辔而.归(▲ )2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5分)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 23.这则故事给我们平时的写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3分)▲ 【参考答案】21.(2分)①很②参加科举考试③在④连词,表修饰(每个0.5分)22.(5分)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锤炼这两个字,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敲阅读附答案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毛驴返回长安。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杖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
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杖队中。
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
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杖队?”
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趣地思索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再说,用‘敲’字更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
阅读题:
1.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缩写:__
②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
改为“被”字句:___
2.填空。
①通过阅读本文,我们可以体会到贾岛具有_____的创作态度和____的钻研精神。
②韩愈认为“敲”字比“推”字好的原因是:A.______;B._____;C.____.
3.短文已用“”分好段。
请归纳段意。
第一段: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僧敲月下门”“僧推月下门”哪个好?为什么?
5.你还知道文学史上其他“推敲”的故事吗?试举一例,并用简短的语言阐述“推敲”的精神。
参考答案:
1.①敲门声惊醒了小鸟。
②贾岛被两个差人带到韩愈面前。
2.①认真严肃锲而不舍
②A.“敲”门表现贾岛有礼貌
B.“敲”字更衬托月夜的宁静
C.读起来响亮
3.第一段:写贾岛因家庭贫困早年当了和尚。
第二段:讲“推敲”的由来。
第三段:点明“推敲”的引申义。
4.“僧敲月下门”好,夜深人静,以“敲”字衬托,更显静谧。
5.略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