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件焊接工艺

铸铁件焊接工艺
铸铁件焊接工艺

铸铁焊接工艺

铸铁件的焊接工艺一般分为热焊、半热焊、冷焊三种工艺,不同的焊接工艺选用的焊接材料各不相同。

铸铁热焊工艺是将铸铁件整体或局部预热至600~700℃,并在焊接过程中保持温度,焊后趁红热状态覆盖石棉粉或其他保温材料,缓慢冷却,有利于石墨析出。热焊方法的优点是降低焊缝与母材的温差,从而降低焊接接头应力水平,有利于防止裂纹产生,避免产生白口及淬硬组织。

铸铁半热焊工艺是将铸铁件整体或局部预热到300~400℃,并在焊接过程中保持温度。半热焊方法改善了施工条件,降低了焊接成本,但焊缝抗裂性能下降。

铸铁冷焊工艺一般焊前不进行预热,当环境温度较低或焊接拘束较大时,焊前可以预热100~150℃,铸铁件冷焊时往往要采用特殊的焊接材料和必要的工艺措施。

铸铁焊条焊补球墨铸铁件

铸铁焊条,Z117低氢型,直流,高钒钢,用于铸铁缺陷的焊补,如汽车缸体、机架齿轮箱等,也可焊补高强度铸件及球墨铸铁件,焊件不进行预热,焊后可以进行切削加工,但加工性能不如Z508、Z308和Z408。

Z208是低碳钢芯、强石墨化型药皮的铸铁电焊条,焊缝在缓冷时可变成灰口铸铁,抗裂性能较差。可交直流两用,价格低廉。用途: 用于焊补灰口铸铁的缺陷。

Z238是低碳钢芯、强石墨化型药皮的球墨铸铁焊条,由于加入一定量的球墨化剂,使熔敷金属中的石墨在受冷过程中呈球状析出,可交直流两用。用途: 用于焊补球墨铸铁件。

Z308是纯镍焊芯、强还原性石墨型药皮的铸铁焊条,施焊时,焊件可不预热,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加工性能。镍价格昂贵,应该在其它焊条不能满足时才可选用。交直流两用。用途: 用于铸铁薄件及加工面的补焊,如发动机座、机床导轨、齿轮座等重要灰口铸铁件。

Z408是镍铁合金焊芯,强还原性石墨药皮的铸铁焊条,具有强度高、塑性好、线膨胀系数低等特点。抗裂性对灰口铸铁与Z308差不多,但对球墨铸铁则比Z308强,对含磷量高(0.2%P)的铸铁,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切削加工性能比Z308和Z508稍差。用于常温或稍经预热(至200℃左右)灰口铸铁及球墨铸铁的焊接。交直流两用。用途: 适用于重要高强度灰口铸件及球墨铸件的补焊。如汽缸、发动机座、齿轮、轧辊等。

Z508是镍铜合金(蒙乃尔)焊芯,强还原性石墨药皮的铸铁焊条。其工艺性能及切削加工性能都接近Z308,但由于收缩率较大,抗裂性较差。焊接接头强度较低,所以不宜用于受力部位的焊接,可用于常温或低温预热(至300℃左右)的灰口铸铁的焊接。交直流两用。用途: 用于强度要求不高的灰口铸件的焊补。

Z268是低碳钢芯、强石墨化型药皮的球墨铸铁焊条,由于加入一定量的球墨化剂,使熔敷金属中的石墨在受冷过程中呈球状析出,可交直流两用。用途: 用于焊补球墨铸铁件。

铸铁零件的常用焊接方法

铸铁零件的常用焊接方法 由于铸铁的一些优点,在汽车制造材料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铸铁零件大多是加工精度高、价格昂贵的基础零件,如气缸体、气缸盖、变速器壳体等。铸铁零件在制造及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纹、气孔、损坏等情况。据统计,汽车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这类零件达到磨损极限时,其尺寸变化只有0.08 %?0.40 %,质 量损失只有0.1 %?1.8 %,此时将零件报废,无疑是非常浪费的。因此,研究和利用先进的修理经验,合理地修复铸铁零件是十分必要地。焊接就是一种非常有效地修复铸铁零件的方法。 铸铁含炭量高、杂质多,并具有塑性低、焊接性差、对冷却速度敏感等特性,焊补后容易出现白口组织和产生裂纹。为改善铸铁零件的焊补质量,可采取以下方法。 1 .热焊法焊前将工件整体或局部预热到600?700C,补焊过程中不低于400C,焊后缓慢冷却至室温。采用热焊法可有效减小焊接接头的温差,从而减小应力,同时还可以改善铸件的塑性,防止出现白口组织和裂纹。 常用的焊接方法是气焊和焊条电弧焊。气焊常用铸铁气焊丝,如HS401 或 HS402配用焊剂CJ201,以去除氧化物。气焊预热方法适于补焊中小型薄壁零件。焊条电弧焊选用铸铁芯铸铁焊条Z248或钢芯铸铁焊条Z208,此法主要用于补焊厚度较大(大于10mm )的铸铁零件。 热焊法的焊接设备主要有加热炉、焊炬、电炉(油炉或地炉)等,焊接工艺如下: 1)焊前准备和预热:清除缺陷周围的油污和氧化皮,露出基体的金属光泽:开坡口,一般坡口深度为焊件壁厚的2/3,角度为70°?120°;将焊件放入炉中缓慢加热至600?700C (不可超过700C)。 2)施焊:采用中性焰或弱碳化焰(施焊过程中不要使铁水流向一侧),待基体金属熔透后,再熔入焊条金属;发现熔池中出现白亮点时,停止填入焊条金属,加入适量焊剂,用焊条将杂物剔除后再继续施焊;为得到平整的焊缝,焊接后的焊缝应稍高出铸铁件表面,并将溢在焊缝外的熔渣重新熔化,待降温到半熔化状态时,用焊丝沿铸件表面将高出部分刮平。 3)焊后冷却:一般应随炉缓慢冷却至室温(一般需48h以上),也可用石 棉布(板)或炭灰覆盖,使焊缝形成均匀的组织,同时防止产生裂纹。 2.冷焊法 此方法是焊前不对工件进行预热,或预热温度不超过300C。常用焊条 电弧焊进行铸铁冷焊。根据铸铁工件的要求,可选用不同的铸铁焊条,如补焊一般灰铸铁零件非加工面选用Z100焊条,补焊高强度灰铸铁及球墨铸铁零件选用Zll6 或 Z117 焊条。

浅谈焊接技术及应用

浅谈焊接技术及应用 摘要:焊接专业作为制造业中的重要一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在焊接教学中应用一体化教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焊接人才,是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一体化教学强调一体化的教学场地、“双师型”教师及一体化教材的有机结合。发展一套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场地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材 1、“一体化”教学的目标 1.1 人才培养方式和教学课程的改革 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原有的的国家教育部和劳动部颁发的只有中级焊工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培养高级工甚至技师的焊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打破原有课程体系将其分为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门工艺课程”,我们认为在这三者中应区别对待,在“专门课程”内容的制定上要体现区域经济的生产特征,结合生产产品制定相关内容和重点,有利于生产性实习或企业的定岗实习的顺利过渡而实现学与用的成功对接。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1.2 一体化教学场地的建设 从根本上建立起黑板+粉笔教学和电化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理论教学模式,是学生从直观上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 校内实训基地受场地、设备等生产要素的限制,与生产车间客观上差距存在,在大型工装的应用,成型加工工件的变形与矫正等方面尤为突出。在这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将部分一体化的教学设置在与学校项邻的企业车间。 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专业与产业对接、企业与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系统化专业建设为载体,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引导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3 关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专业化”是职业教师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这方面注重中、青年教师在实践环节动手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使他们带着具体的问题、任务去企业学习实践。使中青年教师在学历和理论知识占优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自身的实操能力。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引进来、送出去”、学历进修和非学历学习相结合等方式,努力培养一支优秀的专业师资队伍,加强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实训平台。 2、“一体化”教学的主要过程 2.1 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 2.1.1 重构课程标准 打破原有学科体系,将课程体系分为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门工艺课程。 2.1.2 开展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 根据铆焊专业岗位层次的不同要求,实现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上的重大突破,完善高级铆焊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制定高中起点3年制、初中起点5年制高级铆

铸件焊补工艺规程

铸件焊补工艺规程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铸件焊补工艺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铸钢件缺陷(疏松、缩孔、包砂、冷隔、裂纹、缺肉)的焊接修补及质量工作检查的依据。 1焊补前的准备 1.1焊接修补前必须用角磨机或电弧气刨将铸钢件缺陷内部、外部清理干净,不允许有油污、污垢、铁锈(氧化皮)粘砂等影响焊接修补质量的脏物。 1.2开出坡口,使铸件内部未氧化的金属露出,否则将会使电弧熄灭而无法焊补或重出现裂缝、气孔和未焊透的缺陷。 铸件缺陷坡口的确定 1.3对有可能延伸的裂纹应在裂纹两端钻截断孔,一般距离裂纹20mm,孔深超过裂纹深2-3mm,然后再铲坡口,截断孔作为坡口的两端包括在焊补之内。 2焊补工艺 2.1补焊要求 (1)由于焊补铸件表面不进行机械加工,所有焊前铸件不需预热 (2)贯穿裂纹间隙很大或刚性很大的铸件,焊补时可采用单面逐步堆焊法。

(3)在焊补过程中为减少焊接应力可进行敲击焊缝(除第一层和最后一层)。 (4)对于不预热的铸件或采用多层焊时,为减少焊补过热尽量用小直径焊条和小电流,间断焊补,使焊缝稍冷后,敲掉溶渣再继续焊补。 (5)焊接修补后焊肉及熔合区不得有夹渣、气孔、裂纹、未焊透、咬边、缺肉等缺陷。(6)对于焊接修补的非加工面都必须进行整形,消除焊补痕迹。整形可用砂轮打磨方法完成。 2.2焊补工艺参数 2.2.1焊材选用 焊条和焊丝类型的选择必须考虑工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成份,一般先用成份与焊件金属相同或相近的焊条,参见表1 2.2.2焊条使用要求 (1)焊条在使用前应根据焊条药皮特性进行烘干处理,切忌急冷、急热、具体要求参见表2。烘干后焊条应及时装入保温筒随取随用。 (2)焊条严重受潮,黏在一起或药皮脱落,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使用的焊条冷至室温4小时以后,必须按工艺重新烘干。 表2

焊接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金属工艺学课程论文 题目:焊接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院系: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核反应堆工程系 班级:1102301 学号:1110200724 姓名:刘平成

焊接技术的工艺应用与前景 作者:刘平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哈尔滨150001) 摘要: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金属工艺学是一门研究有关制造金属机件的工艺方法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本文主要介绍了焊接技术在金属工艺学中的应用,工艺特点,实践,背景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金属工艺学、学科交叉、工艺流程,焊接技术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welding technology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uclear Reactor Engineering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Abstract: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the modern national economy and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Metal Technology i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proces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tal parts technical disciplin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welding metal technology,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practice, background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1 焊接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焊接焊接是被焊工件的材质(同种或异种),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的材质达到原子间的结合而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过程。 1.1 焊接分类 在近代的金属加工中,焊接比铸造、锻压工艺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焊接结构的重量约占钢材产量的45%,铝和铝合金焊接结构的比重也不断增加。焊接技术主要应用在金属母材上,常用的有电弧焊,氩弧焊,CO2保护焊,氧气-乙炔焊,激光焊接,电渣压力焊等多种,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亦可进行焊接。金属焊接方法有40种以上,主要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金属的焊接,按其工艺过程的特点分有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待焊两工件接口处迅速加热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向前移动,冷却后形成连续焊缝

铸铁件焊接工艺总结

铸铁焊接工艺 铸铁件的焊接工艺一般分为热焊、半热焊、冷焊三种工艺,不同的焊接工艺选用的焊接材料各不相同。 铸铁热焊工艺是将铸铁件整体或局部预热至600~700℃,并在焊接过程中保持温度,焊后趁红热状态覆盖石棉粉或其他保温材料,缓慢冷却,有利于石墨析出。热焊方法的优点是降低焊缝与母材的温差,从而降低焊接接头应力水平,有利于防止裂纹产生,避免产生白口及淬硬组织。 铸铁半热焊工艺是将铸铁件整体或局部预热到300~400℃,并在焊接过程中保持温度。半热焊方法改善了施工条件,降低了焊接成本,但焊缝抗裂性能下降。 铸铁冷焊工艺一般焊前不进行预热,当环境温度较低或焊接拘束较大时,焊前可以预热100~150℃,铸铁件冷焊时往往要采用特殊的焊接材料和必要的工艺措施。 铸铁焊条焊补球墨铸铁件 铸铁焊条,Z117低氢型,直流,高钒钢,用于铸铁缺陷的焊补,如汽车缸体、机架齿轮箱等,也可焊补高强度铸件及球墨铸铁件,焊件不进行预热,焊后可以进行切削加工,但加工性能不如Z508、Z308和Z408。 Z208是低碳钢芯、强石墨化型药皮的铸铁电焊条,焊缝在缓冷时可变成灰口铸铁,抗裂性能较差。可交直流两用,价格低廉。用途:用于焊补灰口铸铁的缺陷。 Z238是低碳钢芯、强石墨化型药皮的球墨铸铁焊条,由于加入一定量的球墨化剂,使熔敷金属中的石墨在受冷过程中呈球状析出,可交直流两用。用途:用于焊补球墨铸铁件。 Z308是纯镍焊芯、强还原性石墨型药皮的铸铁焊条,施焊时,焊件可不预热,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加工性能。镍价格昂贵,应该在其它焊条不能满足时才可选用。交直流两用。用途:用于铸铁薄件及加工面的补焊,如发动机座、机床导轨、齿轮座等

铸造件缺陷焊补

铸钢铸铁铸铝件缺陷焊补 铸件上的某些缺陷,如气孔、夹渣、夹砂、裂纹、冷隔、渗漏等,如果超过有关标准、验收文件或订货协议中所允许的范围,可以按其规定进行修复。经修复、检验,确认合格的铸件,不应列入废品。 焊补法应用最广,最可靠;渗补法经济而有效;其它修复方法还有熔补、环氧树脂粘补、塞补、腻补、金属喷镀、冷焊机修补等。 1.1铸钢件的焊补 焊补是铸钢件的基本生产工序之一。铸钢件上的铸造缺陷几乎都可以用焊补法修复。电弧焊被广泛采用。 (1)铸钢的焊接性铸钢的含碳量对焊接性影响极大,合金元素的影响亦相当复杂。碳钢或低合金钢的焊接性通常用碳当量CE估计,近似计算公式颇多,大同小异,常用公式如下: 碳当量CE<0.4%,焊接性良好;碳当量愈高,焊接性愈差。 常见合金元素对钢焊接性的影响,其见表28。 (2)焊补要点为了保证焊补品质(质量),应认真清理缺陷处的粘砂、氧化皮、夹杂物等;开出坡口;并根据钢的焊接性做好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注:V 和Ti 在其正常含量范围内对焊接性的影响可不考虑,Si 含量在1.0%以下无明显影响。①形状简单的中小件可不预热。 1.2铸铁件的焊补 铸铁件上的气孔、砂眼、夹渣、裂纹、渗漏等缺陷,若不超过焊补的允许范围,可以进焊补修复。但是,铸铁的焊接性能差,焊后常用气孔、变形,易断裂,难加工,因此焊补铸铁时,应非常慎重。 (1)焊补方法铸铁的焊补方法通常按工件的预热温度分类:焊前不预热或仅预热到250℃以下,称为冷焊;焊前预热到250~450℃,称为半热焊;焊前预热到500~700℃,称为热焊。还有一种采用高频电火花放电修复,称为冷焊。冷焊机主要适用于修复铸铁、铸钢、铸铝件的细小缺陷修复,低热电火花堆焊补焊,具有不变形、不开裂、可进行机加工、结合强度高的特点。 铸铁常用焊补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见表30。 .4 铬钢Cr<1.0,C<0.2 良不需不需Cr1.5~1.6,C<0.3可 150~200℃①最好退火 镍钢Ni<2.0,C<0.2良不需不需 Ni2.0~3.0,C0.15~0.30 可100~150①最好退火Ni>3.0,C0.3~0.4尚可150~300应进行 钼钢Mo0.4~0.6,C<0.25可100①最好退火 Mo0.4~0.6,C0.25~0.35 可100~150①最好退火 铜钢Cu<2.0,C<0.2良不需不需

铸件焊接焊补实用技术及焊补工艺规程

铸件焊补工艺规程 Q/HY-J12-2012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发文编号: 版本号: 2013年4月30日发布2013年5月10日实施

铸件焊补工艺规程 Q/HY-J12-2012 本标准适用于铸钢件缺陷(疏松、缩孔、包砂、冷隔、裂纹、缺肉)的焊接修补及质量工作检查的依据。 1 焊补前的准备 1.1焊接修补前必须将铸钢件缺陷内部、外部清理干净,不允许有油污、污垢、铁锈(氧化皮)粘砂等影响焊接修补质量的脏物。 1.2开出坡口,使铸件内部未氧化的金属露出,否则将会使电弧熄灭而无法焊补或重出现裂缝、气孔和未焊透的缺陷。 铸件缺陷坡口的确定 1.3对有可能延伸的裂纹应在裂纹两端钻截断孔,一般距离裂纹5-10mm,孔深超过裂纹深2-3mm,然后再铲坡口,截断孔作为坡口的两端包括在焊补之内。 1.4铸件的预热 1.4.1对于焊前需作预热的焊件,在焊接过程中必须保持焊件不低于规定的预热温度的下限值。 1.4.2对于不同钢种的不同铸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选择不同的预热温度。 2 焊补

2.1扒挖后要将扒挖处打磨干净,磨掉增碳层,待确认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焊接修补。 2.2根据铸件的不同钢种,按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条牌号及规格,合适的焊机。 2.3根据铸件的不同缺陷选择合适的焊补方法。 2.3.1对于不同特点的裂纹可采用 a 焊补较短的裂纹可采用直通焊、逆向分段焊,对称焊。 b 焊补薄壁铸件及较长裂纹可采用跳焊、逐步退焊、交替焊。 2.3.2贯穿裂纹间隙很大或刚性很大的铸件,焊补时可采用单面逐步堆焊法。2.3.3圆形的不大缺陷孔用环形的焊缝焊补法。 2.4在焊补过程中为减少焊接应力可进行敲击焊缝(除第一层和最后一层)。 2.5对于不预热的铸件或采用多层焊时,为减少焊补过热尽量用小直径焊条和小电流,间断焊补,使焊缝稍冷后,敲掉溶渣再继续焊补。 2.6加工后发现缺陷,焊补时应在加工表面覆盖石棉板(或石棉布) 2.7对于不同要求,不同钢种的铸件焊补按特殊的工艺要求执行。 2.8焊接修补后焊肉及熔合区不得有夹渣、气孔、裂纹、未焊透、咬边、缺肉等缺陷。对于焊接修补的非加工面都必须进行整形,消除焊补痕迹。整形可用砂轮打磨方法完成。 2.9焊接修补后经检查确认不合格者,重新进行焊接修补。 2.10重大缺陷焊接修补后,操作者要认真填写“焊接修补记录单” 2.11焊补后需进行热处理的经检验合格后,交由热处理工序。 3 保温 3.1焊接修补完毕后,根据工艺要求需保温的铸件要采取覆盖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并填入《焊接修补记录单》。 3.2严格控制保温层厚度,确保保温时间。 4铸件焊接工艺(见附页) 5. 其他 对于铸钢件缺陷应在热处理前抛丸后进行,焊后进行热处理。若热处理后铸件经抛丸后发现缺陷,需再进行焊修的,焊后须重新进行热处理。 即:抛丸——缺陷焊补——热处理——抛丸——缺陷焊补——热处理——抛丸——机加工 本规定由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规定由生产技术部编制并负责解释 本规定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实施

灰铸铁的常用焊接方法

新型焊接技术在铸造中的应用 铸铁具有成本低,铸造性能、减震性能、耐磨性能与切削加工性能优良等很多优点,而且熔炼设备简单,所以在机械制造业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灰铸铁中的石墨以片状存在,应用广泛,其焊接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 (1)铸造缺陷的补焊很多工厂都有铸造车间,一般铸件废品率都很高,采用焊接方法修复这些有铸造缺陷的铸件,不仅有利于及时完成生产任务,而且还可大大降低铸件成本。 (2)损坏铸铁件的补焊由于各种原因,使铸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损坏,出现裂纹等缺陷,使产品报废。要更换新的,有的一时无法解决,将严重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而且成品铸件都是经过机械加工的,价格往往也很贵。若能及时用焊接方法修补,不仅有利于生产任务的完成,而且可以节约大批资金。 (3)零件的生产即把铸铁件与刚件或其他金属件焊接起来成零部件。 灰铸铁焊接时,焊接接头中裂纹倾向是比较大的,这主要与铸铁本身的性能、焊接应力、接头组织及化学成分有关。为防止焊接时产生裂纹,在生产中主要时采取减小焊接应力,改变焊缝合金系统以及限制母材中杂质熔入焊缝等措施。 灰铸铁的常用焊接方法 1、焊缝为铸铁型的电弧冷焊 电弧冷焊的特点是焊前对被补焊的焊件不预热。所以电弧冷焊有很多优点,焊工劳动条件好,补焊成本低,补焊过程短,补焊效率高。对于预热很困难的大型铸件或不能预热的以加工面等情况更适于采用冷焊。所以冷焊是一个发展方向。 在冷焊条件下,为了防止焊接接头上出现白口及淬硬组织,还应从减慢焊接接头的冷却速度着手。为此应采用大直径焊条,大电流连续焊工艺。同质焊缝时若采用小电流断续焊工艺,由于冷却速度快,焊缝易出现白口,焊缝易裂,切无法加工。但当补焊缺陷面积小时,因熔池体积过小,冷却快,焊接接头仍易出现白口。如果情况允许,可把缺陷面积适当扩大,则可消除白口。 焊接时,使用直流反接电源,进行大电流、长弧、由中心向边缘连续焊接。当坡口焊满后不要停弧,用电弧沿熔池边缘靠近砂型移动,使焊缝堆高,一般焊缝的高度要超出工件表面5-8mm。由于电弧热通过上层焊缝传入半熔化区,使其在红热状态延续一段时间,不仅减慢冷却速度,有利于石墨充分析出;并延长了焊缝上部半熔化区的存在时间,有利于焊缝中碳的扩散,使白口组织减小或消除。此外,同质焊缝冷焊时,焊后电弧应立即覆盖熔池,以保温缓慢冷却。 铸铁型焊条电弧冷焊较电弧热焊工艺简便,焊接成本交低,在补焊较大缺陷时,只要运用工艺适当,焊后焊缝的最高硬度不超过250HBS,加工性能好。当补焊区的刚性较小时,由于焊缝能自由收缩,焊后一般不会产生裂纹,而且性能、颜色与母材一致。

铝合金铸件补焊工艺

铝合金铸件补焊工艺 补焊铸件的确定: 1、由检验人员确定补焊铸件,补焊部位应在铸件上标出。 2、允许补焊的缺陷如下:a)夹杂、砂眼、缩孔、气孔、冷隔等。b)机械加工产生的机械损 伤。 补焊材料: 1、补焊用的焊丝应与铸件材料相同。(以后采用铸造浇注的焊丝) 2、焊丝使用时的表面应干净,无氧化物、油污和锈蚀。 铸件缺陷的清理: 1、补焊前应用风动铣刀或其它工具对铸件缺陷部位进行打磨或扩修成坡口。 2、铸件缺陷部位开坡口应将缺陷完全排除,并保证坡口面光滑。 3、较大的穿透性缺陷清理后,应在背面垫上不锈钢或耐火砖片垫片,垫片应留有3-4mm 的间隙,便于完全焊透。 4、对需要补焊的部位,应在离坡口边界10-30mm的范围清除掉铸皮、氧化物和其他污物, 在开穿透性坡口的情况下,可从两面进行清理。 5、表面清理过的铸件应及时进行补焊,停放时间一般不超过5h. 铸件补焊前的预热 1、整体预热;适合各类型的铸件。 2、局部预热: 局部预热可用氧—乙炔焰进行,应用中性焰进行,预热时应避免穿堂风。 局部预热的铸件,加热面积应距离缺陷坡口边界不小于200mm的地方。 3、不预热 对单个的小缺陷和不易变形的铸件,可不预热。 预热要求预热温度一般为250-350度 补焊手工氩弧焊补焊时,应尽量小电流,短弧焊、小直径焊丝和小体积熔敷金属,补焊过程中,焊枪与零件表面的夹角60-70度。 补焊过程的控制 1、补焊时,焊缝均应有3-4mm的余高。 2、为防止铸件产生冷裂纹,补焊后应采用石棉布将其覆盖。 3、补焊时不允许近焊缝金属过热。 4、铸件的同一处允许补焊次数不超过三次。 补焊后的热处理 允许补焊后的铸件余同一牌号合金同炉热处理。 2011年6月26日

材料焊接性

《材料焊接性》(专科)学案 第一章绪论 二、本章习题 1. 根据本章所述内容,举例说明低合金钢焊接在工程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2.先进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在工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简述先进材料(如陶瓷、金属间化合物和复合材料等)和金属材料相比,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有什么不同? 第2章材料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 1. 了解焊接性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工艺焊接性?影响工艺焊接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焊接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采用一定的焊接工艺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规范及焊接结构形式等条件下,获得优良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 工艺焊接性是指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无缺陷的焊接接头的能力。 影响因素:材料因素、工艺因素、结构因素、使用条件。 2. 什么是热焊接性和冶金焊接性,各涉及到焊接中的什么问题? 冶金焊接性指在熔焊高温下的熔池金属与气象熔渣等相互之间繁盛化学冶金反映所引起的焊接变化

3. 举例说明有时工艺焊接性好的金属材料使用焊接性不一定好。 工艺焊接性是指影响焊接操作的焊接性能,如电弧的稳定性、焊缝的成形性、脱渣性、飞溅大小及发尘量等。而使用焊接性则是指焊件需满足的使用要求,如接头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要求。 有时,工艺焊接性好的材料如果焊接材料选择不当,其使用性能就不一定好:例如不锈钢焊接,若使用普通结构钢焊条焊接,其工艺焊接性很好,即焊接过程很顺利,但是,焊缝不耐腐蚀,就不能满足不锈钢焊件的使用要求,因此焊接接头是不合格的。 金属材料使用性能主要指力学性能,即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性,如弹性、塑性、韧性、强度、硬度等。 比如低碳钢焊接性好,但其强度、硬度却没有高碳钢好| 第3章低合金结构钢的焊接 1. 分析热轧钢和正火钢的强化方式及主强化元素有什么不同。二者的焊接性有何差异,在制定焊接工艺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热轧钢的强化方式有:(1)固溶强化,主要强化元素:Mn,Si。(2)细晶强化,主要强化元素:Nb,V。(3)沉淀强化,主要强化元素:Nb,V.;正火钢的强化方式:(1)固溶强化,主要强化元素:强的合金元素(2)细晶强化,主要强化元素:V,Nb,Ti,Mo(3)沉淀强化,主要强化元素:Nb,V,Ti,Mo.;焊接性:热轧钢含有少量的合金元素,碳当量较低冷裂纹倾向不大,正火钢含有合金元素较多,淬硬性有所增加,碳当量低冷裂纹倾向不大。热轧钢被加热到1200℃以上的热影响区可能产生粗晶脆化,韧性明显降低,而是、正火钢在该条件粗晶区的析出相基本固溶,抑制A长大及组织细化作用被削弱,粗晶区易出现粗大晶粒及上贝、M-A等导致韧性下降和时敏感性增大。制定焊接工艺时根据材料的结构、板厚、使用性能要求及生产条件选择焊接 2. 分析16Mn的焊接性特点,给出相应的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要求。

铸铁件修补工艺守则

铸铁件修补工艺守则 1 修补前的准备 1.1 焊补前将缺陷部位杂质清理干净,露出金属本体,铲成坡口。 1.2 单个较大的孔洞类缺陷铲成杯形,如图一所示。 1.3 蜂窝状气孔及散砂眼,按其深度铲成,如图二所示。 1.4 缺陷产生在铸件尖端部位铲成,如图三所示。 1.5 未穿透的裂纹缺陷,在裂纹始末两端(或末端)5~10mm处钻Φ5~Φ8㎜的止裂透孔,在裂纹两侧铲成V字形坡口,如图四所示。 1.6 穿透性的孔洞及裂纹铲成,如图五、图六所示。 图一图二图三 图四 2 焊补 2.1 允许焊补的范围: 2.1.1导轨上不与其它重要零件滑(滚)动结合的表面及端部产生的气孔、缩

孔、砂眼、渣孔等缺陷,当缺陷的数量和尺寸不超过表2.1规定,可用焊补方法修补。但是重量小于1000㎏的小型铸件,如导轨长度小于1000mm时,不允许焊补。 表2.1 2.1.2 处于导轨端部无相对运动,受力较小部位的裂纹缺陷,在焊接技术能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时允许焊补。 2.1.3 固定结合面和外露加工面上的孔洞类缺陷,其总面积不大于所在表面积的5%,每处缺陷面积(最大)不超过3000mm2时,允许焊补。 2.1.4 其他加工面的孔洞类缺陷,如缺陷总面积不大于所有面积的10%时,允许焊补。 2.1.5非加工面的孔洞类缺陷,机械损伤及缺肉等,在不影响机床强度与刚度的前提下,允许焊补,但缺陷总面积不得超过缺陷所在表面面积的15%。非加工面上的裂纹类缺陷,如果缺陷长度不超过所在表面相应方向长度的1/4时,允许焊补;筋板上的缺陷,其允许焊补长度可不受此限制。焊补时应采用有效措施,防止裂纹扩展或产生新裂纹。 2.1.6 一般非加工面上,面积大于10000mm2的孔洞类缺陷,可用厚度与铸件

精密铸造工艺规程

精密铸造工艺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1 / 23

文件目录 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页码 1 JZQ-ZZ-GY01-2013 蜡型工艺规程 3 2 JZQ-ZZ-GY02-201 3 浇口棒蜡模工艺规程 5 3 JZQ-ZZ-GY03-2013 蜡模组焊工艺规程 6 4 JZQ-ZZ-GY04-2013 制壳工艺规程7 5 JZQ-ZZ-GY05-2013 脱蜡工艺规程9 6 JZQ-ZZ-GY06-2013 蜡处理工艺规程10 7 JZQ-ZZ-GY07-2013 焙烧工艺规程11 8 JZQ-ZZ-GY08-2013 熔炼工艺规程12 9 JZQ-ZZ-GY09-2013 浇注工艺规程14 10 JZQ-ZZ-GY10-2013 后处理工艺规程15 11 JZQ-ZZ-GY11-2013 热处理工艺规程16 12 JZQ-ZZ-GY12-2013 焊补工艺规程19 13 JZQ-ZZ-GY13-2013 试棒管理规程22 14 15 16 2 / 23

3 / 23 蜡型工艺规程 一、工艺参数 1.蜡料的配臵(﹪) 季 节 冬 季 夏 季 四 季 备注 编号 材料 (1) (2) (3) (4) (5) 5-10月按夏季 11-4月按冬季 回收蜡 95-97 85-87 92 82 硬脂蜡 3-5 8-10 8 13 50 石蜡 5 5 50 2.蜡料使用的温度 序号 名称 温度℃ 序号 名称 温度℃ 1 熔点 56—58 2 搅成糊状温度 47-49 3 熔化温度 90-95 4 蜡料压蜡温度 42-50 5 压蜡保温水温度 48-53 3.压缩空气工作压力0.25—0.4 MPa 4.搅料用碎蜡块加入量占蜡液的30%(碎蜡块30% 蜡液70%) 5.新蜡与硬脂酸的比例1∶1 6.作业环境温度0-30℃ 南京金正奇交通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铸造事业部 文件编号 JZQ-ZZ-GY01-2013 版 本 A 编制日期 2013-3-27

铸钢件补焊工艺守则

铸钢件补焊工艺守则文件编号:GY—JS—04 编制: 校对: 会签 批准: 福建政和水轮机制造有限公司 2003年月日

铸钢件补焊工艺守则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碳素钢铸件和低合金钢铸件缺陷的焊补。 二、焊前的准备: 1.缺陷部位的清理:焊补前需将铸件缺陷部位的粘砂、氧化皮、气孔、裂纹等缺陷清除干净,并开出净口,使铸件焊补处露出金属光泽。 清理方法:(1)碳弧气刨(2)砂轮打磨(3)火焰切割(4)电焊条挖等。 坡口形状:应根据铸件壁厚和缺陷的特点(大小、深浅)决定,见表一。 表一 铜板, 说明:(1)坡口示意图只用示意坡口各种相关尺寸,由具体实际情况决定。 (2)所有坡口及钝边间隙应要求焊缝能焊透。

2.焊条的选择:应根据母材的要求来选择,见表二 表二 3、焊条的焊干要求:碱性低氢型焊条在使用前要求烘干,并做到用多少拿多少,见表三。 表三 4、铸件的预热 由于材质、结构形状、大小的不同,焊补时会产生应力、变形甚至裂纹,因此焊前铸应进行预热。 一般情况:(1)碳当量Cep<0.45时不需预热,但厚度≥60气温低于-50C特大钢性构件时适当预热100~1500C。 注:冲击式转轮水斗焊补时均需预热。 (2)碳当量Cep≥0.45,铸件预热200~3000C,当壁厚较薄<10mm,形状简单,缺陷小的不重要件,可不进行预热。 四、焊补方法: 1、对于焊补短的裂纹可以用直通焊,对称焊,逐步退焊。 2、对于长的缺陷可用逆向分段焊,跳焊。

3、对于圆形的缺陷孔,可用环形的焊缝焊补。 4、铸件表面堆焊,焊纹重叠要求每道焊纹重叠≥1/3焊缝宽度。 5、在焊补过程中,可用小锤击焊缝以减少焊接应力。 6、于薄壁铸件或多层焊时,为避免过热,应尽量用小直径、小电流间断焊接,使焊 缝稍冷后再继续施焊。 7、焊接电流选择见表四 表四 8、补面积较大且缺陷在铸件重要部位,焊后应立即退火处理。 五、焊后检验 1、按铸件热处理工艺执行。 2、对已经热处理后铸件的补焊,如果面积大,缺陷严重及重要的受力部位,焊补后应进行消除内应力处理。

铸钢件焊补工艺守则

1.认真检查工具和焊机等设备,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中的各项规定,做到安全生产。2.铸件的裂纹、气孔、砂眼等缺陷的检查方法,一般用肉眼观察。对于耐高温、高压等关键产品,必要时可用渗透法等无损探伤的方法检查。 3.铸件缺陷的清除一般使用气割、碳弧气刨、风铲和砂轮等方法进行。 4.碳弧气刨清除缺陷时要注意碳刨工艺 4.1压缩空气的温度以室温为宜,压力为4~6公斤/平方厘米; 4.2电弧长度应选择在1~3毫米为宜; 4.3碳棒伸出长度在800~1000毫米,待烧剩到30毫米左右时停下调整; 4.4刨槽深度与碳棒倾角的选择如下表: 刨槽深度/m 2.5 3 4 5 6 7~8 碳棒倾角α25℃30℃35℃40℃45℃85℃4.5 碳素钢、普通低碳钢:用直流反接法 铸铁、铜及其合金:用直流正接 5.缺陷清除后的焊补坡口应是倾斜和圆滑过渡,表面不得有棱角和毛刺坡口,两侧氧化皮应清除。其坡口型式,应根据铸件的厚度缺陷形状、大小、深浅而定; 常用坡口型式有以下几种: 5.1未穿透的缺陷 5.2穿透的缺陷,穿透间隙较小者,且间隙小于20mm 5.3穿透的缺陷,穿透间隙较大者,且壁厚大于20mm 用t(3~4mm)铜板作垫板,焊后除去。 5.4空间尺寸很大的穿透缺陷,可以嵌入金属块焊补,其金属的材料应与铸件母材近似: 6.铸件缺陷周围50~60毫米内彻底清除油污、锈斑、水份等 7.铸件焊补一般采用如下工艺措施: 对于较短的裂纹或缺陷用直通式、焊接式、对称式焊接; 对于较长的裂纹或缺陷用逆向分段焊或跳焊法; 对于贯穿裂纹,间隙很大或刚性很大的铸件焊补时采用多层多道焊,轴孔可由上而下,逐圈堆焊,每次焊波相叠合不应小于三分之一焊波宽度;

铸钢焊接工艺

1 汽轮机用铸钢 铸造是零件毛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一定形状和使用性能的铸件广泛用于机械制造,是现代大型工业的基础。铸钢在强度和韧性比铸铁或其他铸件都优越,焊接性也良好,因此铸钢作为重要部件广泛用在汽轮机制造中。不但铸钢作为部件占汽轮机结构占一定比重,而且,铸钢件的焊接和补焊又占有焊接工作的很大的工作量。 汽轮机汽缸、蒸汽室、主汽阀、调解阀容器部件都由铸钢制造。诸如汽缸等盛汽容器部件内承受的压力和温度高,同时,工作状态承受着内、外压差,蒸汽流出的反作用力和各种连接管道热状态时对部件的作用力等,所以这些部件均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这就使扥部件壁厚、形状复杂、体积大,属于大型铸钢件。 铸钢的化学成分与轧材、锻件几乎完全相同,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随着合金成分的增加具有相当的高温性能。对高温下工作的铸件还必须具有一定持久强度和蠕变强度、良好的抗热疲劳性能和抗氧化性。 随着机组的工作参数不同,汽轮机铸钢件分别采用碳素铸钢、铬-钼铸钢、铬-钼-钒铸钢铬12%铸钢。铬-钼钢的工艺性能、抗裂纹扩展性能和塑、韧性较鉻-钼-钒钢好,但鉻-钼-钒钢热强性较高。随着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汽轮机工作温度的进一步提高,发展并采用了改良型和新型鉻12%铸钢。随着汽轮机的发展,作为重要部件的铸钢技术伴随着提高和进步。近几年,改良型9%Cr 钢的使用逐渐增多,而相应的焊接和铸钢件的补焊工作量明显增加。 铸钢与锻钢比较,在截面尺寸不很大,形状和热处理条件相似的情况下,铸

钢和锻钢的力学性能大致相似。铸钢的强度和塑性介于纵向和横向性能的变化范围之内,铸钢还有各向同性的优点。但是随着铸钢件壁厚的增加,冶金缺陷如气孔、疏松、铸态组织等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要比锻件更为突出,因此厚壁铸钢件尽管强度和锻件相似,但塑性和韧性要比锻件低。对于大型铸钢件多采用正火、回火作为最终热处理的力学性能等级比同钢号的锻件低。因此在设计选材和焊接必须给予考虑。 汽轮机铸缸件按使用材料性质可以分为碳素钢铸件、低合金钢铸件和高合金钢铸件。汽轮机主要铸钢件材料见表1: 表1 汽轮机铸钢件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及应用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及应用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 工艺及应用 广西送变电建设公司铁塔厂

2、T形接头角焊缝试验 ①材料Q235-A,300m m×125m m×10m m,2块,不开坡口,单道焊。 ②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焊条电弧焊,E4303,Φ3.2mm;CO2气保焊、富氩气保焊,焊丝ER50-6,Φ1.2mm;富氩气:80%Ar+20% CO2。 ③检验内容外观检查,切取5个截面进行金相宏观检查。要求断面无裂纹,无未焊透,无未熔合缺陷。 3、T形接头角焊缝成形、飞溅试验试验条件同2.2,通过对比试验对CO2气保焊、富氩气保焊进行外观成形及飞溅大小进行评定。 焊接试验结果分析 ①从对接接头焊缝力学性能试验可知,3种焊接方法的焊接接头外观检查符合要求,RT检验均高于E级合格,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以富氩气保焊最高,CO2气保焊次之,焊条电弧焊最低,这是因为富氩气保焊氧化性较少,合金元素烧损较少所致,但它们均高于母材规定的最小值。按规定的弯曲角,每个试件面弯、背弯各2个,弯曲试验合格。这说明3种焊接方法及焊接工艺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合格。但富氩气保焊、CO2气保焊坡口角度较少,钝边较大,比焊条电弧生产率高,节省材料,成本低,焊接变形少。这是因为气体保护焊焊丝较细,电流密度大,熔深大,电弧穿透力强,易焊透所致。 ②从T形接头角焊缝试验可知,3种焊接方法的熔深大小分别为:富氩气保焊熔深略大于CO2气保焊,大于焊条电弧焊,每个试件的5个断面根部均未出现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缺陷,宏观金相检验合格。

③从T形接头角焊缝飞溅、成形试验可知,富氩气保焊的飞溅较小,最大飞溅颗粒直径大小为Φ1.5mm~Φ2mm,CO2气保焊飞溅稍大,最大飞溅颗粒直径为Φ3mm~Φ4mm;富氩气保焊焊缝表面较CO2焊波纹细密,成形美观。 综上所述:三种焊接方法及焊接工艺均能满足力学性能要求及宏观金相要求。但CO2气保焊、富氩气保焊,焊丝较细,电流密度大,热量集中,电弧穿透力强,熔深大,可以减少坡口角度,增加钝边厚度,节省材料,提高劳动生率,降低焊接应力与变形。富氩气保焊较CO2气保焊成形美观,飞溅小,但成本较高。所以除了对极少数外观要求较高的焊缝采用富氩气保焊外,其余均采用CO2气保焊。 三、焊接工艺 1、焊前准备 ①清除待焊部位及两侧10~20mm范围内的油污、锈迹等污物,并在焊件表面涂上一层飞溅防粘济,在喷嘴上涂一层喷嘴防堵济。 ②将CO2气瓶倒置1~2h,使水分下沉,每隔0.5h放水1次,放2~3次。 ③根据焊接工艺试验编制焊接工艺。焊丝ER5026,Φ1.0mm,Φ 1.2mm,焊机KRII350。 ④采用左焊法。 四、焊接操作工艺 1、对接焊缝操作工艺 ①由于CO2气保焊熔深大,在板厚小于12mm时均可用工形坡口(不

铸铁焊接方法及技巧【干货】

铸铁焊接方法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铸铁焊接(weld of cast iron) 焊接方法视铸件的材质、大小、厚薄、复杂程度、缺陷类型和尺寸,以及切削加工和技术要 求等来选择不同焊接方法。并按不同的焊接要求作焊前准备,如清除油污及夹砂、开坡口或 预热等。焊接方法有气焊、钎焊、手工电弧焊、手工电渣焊。其中气焊分为热焊法、加热减 应区法、不预热气焊;手工电弧焊分为冷焊、半热焊、不预热焊和热焊。 焊条选择一般根据焊后技术要求来选择焊条。灰口铸铁非加工冷焊法可用氧化型钢芯铸铁焊 条(中国牌号Z100)、铁粉型钢芯铸铁焊条(中国牌号Zll2Fe)和低碳钢焊条(中国牌号J422、 J506等);加热400℃以上的热焊,可用钢芯石墨化铸铁焊条(中国牌号Z208);加工面不预热 的,可用铸铁芯铸铁焊条(中国牌号Z248);要求可加工、抗裂但强度不高又可冷焊的,可采 用铜镍焊条(中国牌号Z508);要求抗裂性好、加工性差、强度较低的,可用铜铁铸铁焊条(中 国牌号Z607、Z612);重要铸件要求可加工的,可用纯镍铸铁焊条(中国牌号Z116、z117); 高强度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可冷焊的,可用铁镍铸铁焊条(中国牌号Z408)和钢927芯石墨 球化通用铸铁焊条(中国牌号Z268);球墨铸铁加热焊时,可用钢芯球墨铸铁焊条(中国牌号 Z238);薄壁铸件可用钢芯石墨球化通用铸铁焊条(中国牌号Z268和Z607、Z612)Z268可 加工。还有焊接新材料CaO-BaO一caF2渣系钢芯石墨化焊条,利用贝氏体和马氏体两次 相变应力松弛效应来提高抗裂性能。中国Z238SnCu焊条,力学性能高,白口倾向小,抗 裂性好,可用于球墨铸铁件。焊接缺陷及其防止白口焊接时,在焊缝及熔合区产生白口,其

铸件补焊通用作业指导书

冷焊 非加工面加工面 高强度铸铁球墨铸铁 2 2.5 3.2<4 4~6 5~20 铸116、铸117、铸308铸116、铸117、铸408铸238、铸408、铸116、铸117 (1)焊条直径按待焊补铸件壁厚根据下表选用; (二)焊补程序 (2)各类型焊条的冷焊机电流按下表选用; 2、缺陷原有形状边缘应适当加工或打磨成坡口形式;1、对铸件待焊部位进行清理; 3、选用适合的电焊机和电焊工具; 4、根据铸件材质、缺陷大小及焊后要求按下表选用焊条。 焊补特点 一般灰铸铁结422、铸100、铸208可选用焊条铸件补焊通用作业指导书 焊条直径(mm)铸件壁厚(mm) 410~30 在客户允许和规定的铸件修补要求的范围内,对铸件出现的砂眼、气孔、缩孔等缺陷,在不影响原铸件的使用性能、寿命和外观的情况下,均可进行修补。修补工作必须对不同的缺陷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按照规定的工艺规程进行。二、 补焊方法(一)焊前准备 一、 补焊条件

铸件补焊通用作业指导书 2 2.5 3.2456钢芯电焊条80~100100~120 130~150铸铁芯电焊条 200~280 250~350 300~420 热焊 焊条直径(mm)4567 电流(A)200~240250~300300~360350~420 1、对补焊部位补焊质量进行检查,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时应重新补焊。 2、对补焊部位进行打磨平整。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三、焊后检查及修整 (3)钢芯焊条冷焊时,采用“小电流、短路、断续、分散焊”方式操作;(4)铸铁焊条冷焊时,采用“大电流、连续、集中式”方式操作;(5)当焊补厚壁铸件时,可用多层堆焊方式操作; 焊条类型焊条直径(mm) (6)当焊补有裂纹倾向的缺陷时,可采用热态锤击法,以减轻初应力。(一)焊前准备 (1)缺陷清理和加工与冷焊基本相同; (2)对于边角部位及穿透缺陷,可用石墨板、石棉布或造型材料等进行塑型;(3)缺陷处预热至500~700℃。(二)焊补程序 (1)热焊用电流按下表选用;8 400~480 (2)由缺陷最低处开始引弧、引弧后摆动电焊条,用长弧依次熔化缺陷四周,交界处必须熔合良好,对于堆积的熔渣要及时清理掉; (3)当铁水已经超过缺陷顶平面时,应将电弧略为拉长,并沿交界处走几圈。然后慢慢地熄弧,熄弧时整个熔池表面应呈液化状态; (4)焊补后,当熔池里铁水开始凝固时,可将保温材料覆盖上进行保温缓冷。

焊补检验规程

铸钢件缺陷焊补操作检验规程 一.焊前准备工作 1.根据不同缺陷选择不同清理方法:对大型铸件及合金钢铸,清 除缺陷前必局 部或全部铸件预热,预热温度100~150℃。 (1)、缺肉、浇不足等缺陷应打磨光铸件表皮,露出金属基体后方可补焊。 (2)、各种适宜剖口型式按上图规定。 2. 一般铸件的缺陷清理可用气割,碳弧气刨,风铲进行,精加工的铸件缺陷可用碳弧气刨、风铲进行。对较大的缺陷可用气割进行。 3. 铸件缺陷周围50毫米内如有油、锈、砂子等焊前需清理干净。 4. 所有剖口在准备工作中应保证将缺陷清理彻底,剖口处应保证

圆滑,氧化皮要用风铲打净。 5. 焊前准备工作完毕,检查合格方可施焊。 二. 焊补工艺 1. 对于含碳量0.35%以下的钢号,如:ZG25、ZG35、ZG20MnSi (1)、根据缺陷性质选择相应的剖口,按前边规定做好焊前准备工作。 (2)、对上述钢号补焊,原则上不预热,但对大件重要部位应进行预热焊,预热温度100~150℃,焊后要保温缓冷。 (3)、焊补过程应仔细清除熔渣及金属溅斑。 (4)、焊补较宽的缺陷时,为减小应力,除焊补过程用锤击方法以外,焊接程序可以参照下列方法,即先沿剖口堆1~2层(如下图),然后堆满凹下部位(图2b),再沿前剖口堆焊数层(图2c)以此类推,直至堆满整个剖(图2d),应绝对避免焊宽焊道(图2e)。

(图2) (5)、如果铸件上有多处缺陷时,应先焊小的,后焊大的,最后焊穿透的缺陷。 (6)、经加工发现的缺陷,焊补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a. 缺陷处周围加工面应用石棉布(板)挡上,防焊接的飞溅物落上影响光洁度。 b. 不应使焊接部位有过热现象,因此应间断焊接。并尽量采用小直径和小电流焊接。采用的焊条,如THJ422、THJ506、507、606、607 2. 对于含碳量较高的碳钢和低合金钢的铸件,如:ZG45、ZG55、ZG35SiMn、ZG40Mn、ZG42SiMn焊接规范如下: (1)、焊前准备工作同前 (2)、焊补上述钢号铸件,一定了解清除铸件具体钢号及有无特殊热处理要求(调质或表淬)加工后的工件要了解是什么状态,以便选择焊补方法。 (3)、铸件焊补一般是在热处理正火后进行,焊后回火需要调质的应调质以前焊补。 (4)、铸件表面缺陷(个别包砂、重皮)面积不大的,可在热处理前进行焊补,但焊后必须立即热处理。 (5)、缺陷是裂纹或较大的缺陷,必须焊前预热焊补。 (6)、焊补上述牌号的铸件,应保证在焊补过程中焊补处的工作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