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专题作业-宋词宋史
宋史专题复习题

宋史专题复习题宋史专题复习题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兴起和衰落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对于学习宋朝历史的同学来说,掌握一些专题复习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关于宋朝的专题复习题吧。
一、宋朝的建立和兴起1. 宋朝是哪位皇帝建立的?他在位期间的主要政策是什么?2. 宋朝的建立与哪个朝代的灭亡有关?请简要叙述这个过程。
3. 宋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4. 宋朝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这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二、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1. 宋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样的?它与前朝的政治制度有何不同?2. 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是怎样的?它对官员的素质和能力有何要求?3. 宋朝的社会状况如何?有哪些社会阶层和群体?4. 宋朝的科举制度对于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它对文化和教育有何贡献?三、宋朝的外交与对外关系1. 宋朝与哪些国家和地区有交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2. 宋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样的?它对外交关系的发展有何影响?3. 宋朝与辽、西夏和金朝的关系如何?它们之间的战争和和平时期有哪些特点?4. 宋朝的对外贸易状况如何?它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四、宋朝的文化与科技1. 宋朝的文化发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有哪些著名的文化人物?2. 宋朝的科技发展有哪些突出成就?它们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如何?3. 宋朝的教育制度和学术思想如何?有哪些重要的学派和思想家?4. 宋朝的艺术和文学成就如何?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品?五、宋朝的衰落和灭亡1. 宋朝的衰落和灭亡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内外因素?2. 宋朝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对于衰落和灭亡有何影响?3. 宋朝的衰落和灭亡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4. 宋朝的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哪个时期?它与宋朝的关系如何?以上是关于宋朝的一些专题复习题,希望对于学习宋朝历史的同学有所帮助。
通过复习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宋朝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状况、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把握宋朝的历史发展脉络。
宋词专项练习题

宋词专项练习题宋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以其精炼的语言、婉约的情感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下面是一些宋词的专项练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宋词的魅力。
1. 下面哪一首宋词的作者是辛弃疾?看云词2. 请为下面这句宋词填写正确的词牌名:“东篱乐府鸟词新,褪尽胭脂澹月新。
”锦瑟3. 以下哪一句不是李清照的作品?a)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b) 此身常想向天游,小楼吹彻玉笙寒。
c) 人面桃花相映红,笑语盈盈暗香升。
4. 请为下面这首宋词填写正确的作者:“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赵师秀5. 以下哪一首宋词的作者是陆游?a) 采桑子·重九b)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c) 子夜吴歌·夜行黄沙道中6. 请给出以下哪一首宋词的标题:“满庭芳·碧树满帘关不住。
”桃花庵7. 请问以下哪一位不是五代宋人?王之涣8. 以下哪一句不是杨万里的作品?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9. 请为下面这首词填写正确的作者:“细雨湿流光,心事满天涯。
”吴文英10. 以下哪一首宋词描绘的主题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a) 鹧鸪天·暖雨晴风初破冻b) 渔家傲·秋思c)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答案:1. 海棠词2. 青玉案3. c) 人面桃花相映红,笑语盈盈暗香升。
4. 杨万里5. b)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6. 木兰花慢7. 杨炯8.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9. 杨万里10. b) 渔家傲·秋思通过这些宋词的专项练习题,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宋词的作者和作品,加深对宋词的理解和欣赏。
希望读者在学习中有所收获,能够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
2017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宋词与元曲》练习题

第14课宋词与元曲一、单项选择题:1、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就是:( )A、诗歌B、散文C、词D、戏曲2、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就是:( )①苏轼②李清照③辛弃疾④陆游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3、下面有关元曲不正确就是( )A、元杂剧与散曲合称元曲B、元杂剧就是一种把诗歌、音乐、舞蹈、表演、宾白相结合,演出一个完整故事的戏曲艺术。
C、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D、表明贴近百姓生活,以表演为主的通俗文学开始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
4、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瞧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就是()A、苏轼B、李清照C、岳飞D、辛弃疾二、材料解析题:材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就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摘自《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回答:①这首词就是谁的代表作?②词中的三国就是哪三国?周郎就是指谁?③这首词怀念了古代哪一历史事件?④这首词,您朗读后感受到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3、D4、D二、材料解析题:答:①苏拭②魏、蜀、吴;周瑜③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大军。
④”无意不可人,无事不可言”,豪迈奔放.。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九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18课 唐诗与宋词拔高训练第五十八篇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九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18课唐诗与宋词拔高训练第五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A、社会动乱,战争频烦B、城市发展,商业繁荣C、中外交流日益增多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
下列文化成就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①《论语》②《史记》③《资治通鉴》④《天工开物》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四大发明在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 )A、日本的遣唐使B、意大利传教士C、阿拉伯人D、中国航海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有关隋唐时期辉煌文化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赵州桥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B、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隋朝印刷的《金刚经》C、唐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D、唐朝诗人白居易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代表作有《秦中吟》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是《念奴桥·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体现了豪迈奔放的词风。
该词的作者是( )A、苏轼B、辛弃疾C、陆游D、李清照【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以下图片中哪一项发明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有利的航海技术条件( )A、造纸术B、印刷术C、罗盘D、火药【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现在网上颇为流行历史穿越小说。
假如小明同学成功穿越,到了古代一个都城,这里人烟稠密、商业繁荣,读书人在茶楼酒肆高歌“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几个商人用纸币交易大宗丝绸生意,索取“岁币”的契丹和西夏使者纵马狂奔,全不顾在“瓦肆”游玩的百姓的安全,路人脸上显出愤愤之色。
据此可推断,小明应该是穿越到了( )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南宋临安D、元朝大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石拱桥的设计者是( )A、李春B、鲁班C、李冰D、鉴真【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与中国指南针和火药传入欧洲有关的是( )A、西域人B、伊朗人C、印度人D、阿拉伯人【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起。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宋代文学-北宋词与南渡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宋代文学-北宋词与南渡词宋词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宋词的繁荣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词的文体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词产生于民间,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
宋代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优厚。
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就公开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的风气。
又由于宋代(特别是北宋)社会相对安定,政局相对稳定。
词这种带着浓厚的娱乐色彩,几乎没有传统的政治、道德负荷的文学形式,在宋代终于找到了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所以便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了。
宋词发展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参考答案:宋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初中期的词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特点,在形式上以小令为主,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艺术上多用白描手法。
代表词人主要有柳永、张先、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
北宋后期的词,最大的特色是词的诗化,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邦彦、贺铸等。
南宋前期的词强烈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词人有李清照、张孝祥、张元干等。
南宋后期的词分为两派:一派以辛弃疾及其追随者为代表,多表现爱国精神;一派以姜夔、吴文英等为代表,主要在艺术上精雕细刻。
张先的词在艺术上有何特色?参考答案:第一,善于炼字。
这方面他最经典的故事便是他得名“张三影”的传说。
第二是长调的运用。
沿袭期的词人大多用小令,而张先的词则较多地采用了长调,在这一点上,他与柳永有相似之处。
第三是序的运用。
他的词往往有一个小序,交代写作的背景或缘由,这是以前的词中很少出现的。
欧阳的词有何特点?参考答案:欧阳修的词也同当时的大多数词一样,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但是,与其他词人的作品相比,欧阳修的词有两个方面是比较独特的:第一,欧词在内容上已不再完全局限于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而把山水自然、身世感慨引入词中,这就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
第二,欧词在表现手法上虽然以白描为主,但写得更为细腻生动。
北宋词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史

宋词流派
豪放派词的特点: 1、题材上纵意抒写,打破“艳科”的藩篱, 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 2、风格:气象恢弘,风格雄放,笔力劲健;
3、手法:语词宏富,用典亦较多,以言志抒 怀为目的,表达豪放、旷达之情;
4、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贺铸、陈 与义、张元干、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 陈亮、陆游、刘过等人。
(三)文学本身方面的原因
• 古近体源远流长,至唐代已达鼎盛的艺 术高峰,难以企及,而词之题材和体裁均 留下广泛的创作空间,故此宋词比宋诗有 更多的艺术性和独创性,取得更高成就。
• 词牌826种,灵活性 复杂的情感世界 • 诗庄 词媚 曲俗
北宋词的发展
词艺开拓 晏殊—欧阳修—柳永—周邦彦(格律派) 词境开拓 范仲淹—张先—王安石—苏轼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因循中求变的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 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有《欧阳文忠 公集》,词集名《醉翁琴趣外编》,一名《六一 词》。内容主要还是恋情相思,离愁别恨。 欧阳修对此作的革新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 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
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低声问:
“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
2,凄怨愁苦的羁旅词
• 漂零不偶、羁旅行役之 感成为清真词的重要主 题。漂泊的孤独疲倦和 憔悴失意,是清真词的 情感基调。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 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 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 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 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 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 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 枕,容我醉时眠。
2020年古代宋词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2020 年古代宋词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 下列作品中,开宋代豪放词先声的是(D)A .《桂枝香》(登临送目)B. 《踏莎行》(候馆梅残) C.《雨霖铃》(寒蝉凄切) D.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请问,其中的“阑珊”是指什么意思?( A )A. 零落,暗淡; B.繁密,灿烂。
3.这是一个词牌名;该词牌下阙以三个三字短句开始,极具特色;毛泽东主席在横渡东湖后也以此词牌创作了一首名篇;苏轼用这词牌创作的词被改编成歌曲,并由王菲演唱;这个词牌名字是(A)A. 水调歌头B. 长相思C. 蝶恋花D.如梦令4.他是一位文学家;他曾因诗中讽刺新政蒙受牢狱之灾;他的父亲和弟弟也都是著名文学家;现今常用的“河东狮吼”就是出自他的笔下(C)A. 辛弃疾B. 秦观C.苏轼D.周邦彦5.李清照词中的 " 绿肥红瘦 " 描写的是 ___A_季节的景色A. 初夏B. 初秋C.初春D.初冬6.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C )。
A.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7.宋朝著名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
前者的词集叫做《漱玉词》,请问后者词集是 ( D )A. 《饮水词》B. 《花外集》C. 《梦窗词》D. 《断肠词》8.柳永的词作虽然一直很受欢迎,但是却不为士大夫所看重,甚至为他们所不耻,因为在他们看来,柳永的词很是俚俗。
苏轼也对柳永持贬斥态度,但是柳永有一首词却受到苏轼的推崇,以为“高处不减唐人”,这首词是( B )A. 《望海潮》B.《八声甘州》C.《雨霖铃》D.《满江红》9.古龙小说《圆月弯刀》中的青青的那柄魔刀上刻着一句诗“小楼一夜听春雨”,请问这是哪个诗人的哪首诗?( C )A . 陆游《游山西村》 B. 苏轼《新城道中》 C.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D.陆游《书愤》10.被世人称为“梅妻鹤子”的诗人是哪一位?(A )11.我们通常将男女新婚之夜说成“春宵一刻值千金” ,其实这句诗是劝人们及时学习的。
专题08+《宋史》-中学生国学课外读物选粹高中版(二)+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8 《宋史》蔑里乞・脱脱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脱脱幼养于伯颜家,从浦江吴直方学。
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
当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权倾朝野,向为元顺帝所忌,脱脱恐受其累,与顺帝密谋逼退伯颜。
至正一年(1341年)脱脱为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
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
至正四年(即1344年),脱脱因病辞职,到至正九年(即1349年)复出为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上赐号答剌罕(意谓:自在),被赞誉为“贤相”。
至正十二年(1352年)九月,脱脱亲率大军镇压镇压徐州芝麻李红巾军起义,执意屠城,军事成就卓著,功封太师。
至正十四年(1354年),脱脱被派往讨伐高邮(今属江苏)张士诚起义军,正酣战即将攻陷士诚之际,为朝中弹劾,功亏一篑。
事因皇太子不满“未授册宝之礼”,而支持康里人哈麻弹劾脱脱,致使脱脱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革职流放云南,后被中书平章政事哈麻假传元顺帝诏令自尽。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复官。
脱脱的死使得他殚精竭虑修补元王朝统治的堤坝付诸东流,也成为元王朝走向崩溃灭亡的转折点。
阿尔拉·阿鲁图阿尔拉·阿鲁图,(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儿剌部人。
元朝末期重臣。
虽然在参与修纂《宋史》的人之中,阿尔拉·阿鲁图名为都总裁,但他素不识汉字,因而并没有参与实际编修,但他在财政、管理、史料提供上给予了莫大支持,因此在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农历10月,三史皆修成,中书右丞相阿鲁图奏进。
《宋史》在三史中虽然是最后完成,但只历时两年半。
阿尔拉·阿鲁图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时间上是相当仓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尽管如此,《宋史》仍为极其重要的史书,为二十四史之一,至今仍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专题作业
宋词·宋史
(一)
词的历史比宋朝的历史久远的多,只是当其发展到宋时,被两宋特定的政治和文化推向了高潮,从而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独具芬芳缅丽。
直到今天,宋词中那些闪烁着人文主义精神光辉而又达到很高艺术境界的作品,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词起源于隋,和《诗经》、《楚辞》、汉魏六朝乐府相似,词的诞生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
但词所配合的曲调,既不是上古时代的“雅乐”,也不是汉魏六朝的“清乐”,而是兴起于隋,以汉族民间音乐为基础,糅合少数民族音乐以及外来音乐而形成的“燕乐”(“燕”同“宴”,因常在宴会上演出,故名。
)但隋代的词却未能保存下来,所以词的发展史只能从唐代说起。
现存最早的文人词当属盛唐大诗人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至中唐时期,倚声填词乃渐成风气,个中较突出的词的作者之一是张志和,到晚唐五代时期,填词之风愈扇愈炽,刘禹锡和白居易起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晚唐时期,还有另一位不得不说的大词人便是温庭筠。
温词深美闳约,精艳绝人,音声繁会,针缕细密,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然而,也正是在他手里,词主艳情,香而软的传统格局定型了。
再到南唐后主李煜时,词的文学价值得到了升华,李煜以其所处的特殊环境及身份为背景,写出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许多泣尽心血的词句。
经过隋、唐、五代近四百年间众多民间作者和文人作者的共同努力,词业已由发源时仅可滥觞的一泓清浅,演为初具波澜,力能浮舟的溶溶流川。
而进入两宋时期后,因着创作队伍的不断壮大,创作视野的不断开扩,创作技巧的不断新
变,词的发展形式更有如江出三峡,一泻千里,吞天坼地,溅玉喷珠,挟五湖百渎之水赴海朝宗。
(二)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这首词写暮春三月的节令风情,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清新,欢快,略具民歌风味。
词的上片描绘景物精确,鲜明,固然是生花妙笔,但整首词的传神之处还在下片。
胡云翼先生在《宋词选》中这样评价下片:疑怪昨宵春梦好两句——难怪昨夜做了那么美好的一个梦,原来就是“今朝斗草赢”的预兆啊。
采桑少女斗草的兴高采烈和她的天真无邪的笑声,划破了寂静的春的田野,格外使人感觉到生活的温馨和美好。
胡云翼先生一语中的,点中了这首词的关键,“生活的温馨和美好”。
那为什么词人会这样写呢?咱们先来了解一下词人吧!
晏殊(991-1055),字叔同,抚洲临川人(今属江西)。
七岁能文章,十四岁时,本路以“神童”荐。
次年即景德二年(1005),宋真宗召他与进士千余人一起参加殿试,他神气不慑,下笔甚快,为真宗所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历仕真宗、仁宗两朝,累官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最高军事长官)。
宋真宗是北宋的第二代皇帝,可谓之北宋初期,自后周显德七年(960)正月,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改国号为宋起,两宋的历史正式开始。
后人为
与一百六十八年后赵构以杭州为都城所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称前者为北宋,后者为南宋。
赵匡胤,史称宋太祖,登基后的首要大事便是统一国家,到太宗朝时,国家统一事业已基本完成,以及强干弱枝,重文抑武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政权日益趋于稳定,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封建文化越来越繁荣,为宋词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的词人主要有欧阳修、晏几道、苏轼等,题材多以咏物、写景来抒发壮志豪情。
就如晏的这首词一样,大多清新欢快,展现了北宋初、中期的经济繁荣。
南歌子
李清照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这首词用两个意象来表现世事无常。
“天上星河转”,星河的方位是会转的,北斗星的其它星座都会转,文学家直觉就看到星河在转,以此表达一切世事的变幻无常。
“人间帘幕垂”,代表天气转凉了,以此来说明四季更迭,表达人生无常,这两句合起来,就是物转星移,盛衰今昔的感慨,那诗人为何要写如此悲凉的意象呢?还是先了解词人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京东提刑李格非的女儿,太学生诸城赵明诚的妻子。
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是徽宗朝的宰相,而李格非除官做的高以外,还是有名的古文学家,著有《洛阳名园记》,又与欧阳修、苏东坡都是好朋友,李清照的母亲是状元王珙辰之女,也是读书识字之人。
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能写词也不奇怪,但重点是李清照一生波折,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南宋的飘摇,所以李清照的一生可截然分成前后两种不同的生活。
早年生活幸福美满,其作品可用“芳馨俊
逸”来形容,很女性化,但其女性化并无脂粉气,而是表现出一种俊逸之风,表现了她精神性灵上的敏锐聪慧。
当其经历了国破家亡,都城沦陷,丈夫逝世之后,词作中虽多了份沉重的悲凉,但并不抑郁、消沉,而是添加了一种豪健和飘举,《南歌子》也可以算一首吧!另外其词作散失较多,这种豪健之情流露不是很明显,但如“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诗句充分展现了女词人虽为女流,但却心系国家安危之情。
彼时,辽对北宋侵扰已久,但由于太宗朝时的重文抑武,以及仁宗朝时,政风宽和,对官员尤甚,造成了功过不分,赏罚不明,号令不行,朝延上下因循弛慢之风盛行。
虽然北宋中期经历了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但最终都宣告失败,至哲宗朝时,高太后摄政,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控制了朝政,他们废除了极大部分新法,并对变法派进行了排斥和打击。
至此,北宋已进入了后期的腐败。
在徽宗继位,蔡京为相的二十五年间,是北宋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李清照大约生在此时,不过对一女子来说,朝廷的腐败,政治的黑暗并与她无多大干系,重要的是她的生活还算幸福。
但是随着女真族的壮大,北宋日益走向了衰落,这时北宋统治者做了一个最失误的决定——与女真(金)签定了“海上之盟”,联手进攻辽,导致的结果是唇亡齿寒,金趁势攻打北宋,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靖康元年(1126)五月,赵构应天府即皇帝位,重建宋政权,是为宋高宗。
南宋初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仁人志士,抗金的入侵,梦想收复失地,抗金英雄岳飞就是一个代表,无奈秦桧从中作梗,岳飞被害。
高宗之后继位的孝宗,独断专权,南宋王朝外患金兵,内患政治腐败。
李清照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怎能不写出
那沉痛悲凉之词呢?南宋初期的文人还有陆游、辛弃疾等,其词大都以恢复失地,抗击金人为主题,充分展示了南宋初期战乱不断,国家飘摇的状况。
八声甘州〃陪庾诸公游灵岩
吴文英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
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
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灯。
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之平。
这首词开头意象高远,登上远离人寰的灵岩山,不仅想到了宇宙,历史的兴衰。
“腻水染花腥”句出自陆游诗“雷塘风吹草木腥”,暗示战乱兴亡。
下片借写范蠡、越王、吴王之事来慨叹当时南宋的君主,整日沉溺于享乐之中,任用奸侫误国的贾似道。
“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表达了词人认识到国家的危亡,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南宋朝廷一步一步走向灭亡。
吴文英(约1200-1260),因没有做过什么高官,所以有关他的传纪几乎没有。
吴文英虽然仅是一达官贵人的幕僚,但却仍慨叹国事,担忧南宋的危亡。
吴文英的词多用典,语言坚涩难懂,这首词也不例外。
孝宗之后继位的光宗,在位不到四年,被迫“禅位”,在此期间,蒙古族迅速壮大,1223年,骁勇善战的蒙古骑兵大举入侵,攻淊了西夏和金。
这对于南宋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忽必烈的下一个攻打对象就是南宋。
宪宗年秋天(1254),忽必烈军攻淊大理城,继续南下,1279年,元军对崖山发起总攻,南宋灭亡。
至此,两宋三百二十年的历史宣告结束。
(三)
宋词由北宋初期清新、欢快的基调到南宋末期的抑郁沉痛,多少与两宋历史脱不了干系,词发展到宋朝,达到巅峰,许多名垂青史的词人,如欧阳修、苏轼、秦观、柳永,辛弃疾等,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但因我才疏学浅,实无能力将其与两宋历史一一对证,随选了我最爱的晏殊词和易安词做代表,疏理两宋历史作成此文。
参考文献:
1、何忠礼,《宋代政治史》;
2、叶嘉莹,《南宋名家词选讲》;
3、钟振振,《词苑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