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
农网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方案

农网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方案【摘要】农网35千伏综合自动化设计已成为现在变电站发展的主流趋势。
本文通过细化的分析说明自动化设计中的设备选择、设计原则、设计框架和内容、实际运作的注意事项等方面情况来描绘出一个清晰的综合自动化设计方案。
【关键词】农村电网;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前言在我国农村的电网35千伏变电站建设中,综合自动化设计和无人值班模式逐渐提上日程,并成为主流发展趋势。
变电站在进行自动化设计之后,与传统相比将会更加节省资金,减少工作量,缩短工期、提高系统可靠安全性以及操作便捷等。
运行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可以更加清楚整个变电站的操作运行情况,还可以实现远程维护等,这样大大的缩短了占地面积和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文将细化的说明这种自动化设计实现步骤,力求描绘出清晰设计脉络。
1 变电站设备选择对于农网35千伏变电站来说,电气设备主结线是选用35千伏母线,并通过出入两条单母线实现工作。
其中进入的母线不需要施加保护措施,但是出来的母线需要侧设安全措施以实现保护,另外出入的母线都需要加配独立式CT,并一律用SF6开关实现10千伏和35千伏的电路控制。
电容补偿值参考全电站容量的十分之一标准,化为两部分进行设置,均受10千伏SF6开关操控。
利用S9-50/35直流配电变压器来实现对电源的保护和提供微机操作用电、日常照明用电等,此外还需要UPS不间断电源来保障突发状况时的电量备用情况。
对于变电站的直流电路来说,需要设置与集控屏相协作的整流装置,这将作为35千伏和10千伏的控制保护电源,因此常设定安全输出电压分别为220伏和24伏。
2 综合自动化系统总设计2.1 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农网35千伏变电站需要照顾到节约用地、降低运行成本、保障供电质量、利用未来进一步发展等设计原则。
因此在设备选型时可优择先进国内外设备以降低运行成本、保障供电质量;配置至少两台的低损节能变压器以防止损耗,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选择户外型高压配置保障电力安全;加设集继电保护、小电流接地选线、远动监控等保障自动化操作顺利进行;完成系统设备从检测、监控到控制和故障保护等一体化组合程序功能,以节约用地,最大化降低投入成本和运行成本。
35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主接线设计及微机保护配置

则、 微机继 电保护 及 自动化 装置选 型等方 面进行 了广 泛探讨 3 V变 电站标 准化设计 与建设方 案提供 了技术 5k
参 考。
关键词 .5k 3 V变 电站 ; 主接线 ; 微机保护
中图分类号 :M T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6—00 (0 2 0 0 0 0 10 7 7 2 1 )5— 12— 2 站备 用电源为柴油发 电机 。
① 正常运行 时 ,5k 3 V电源线 1 电 , 供 电源线 2为备用
线 , 主 变并 列运 行 ,0l 2台 1 V母 线 分 段 运 行 。 【
接线 , 采用户外式布置 ,5k 3 V侧架空进线 2回 , 回电源线 , 一
另一回为备用电源线 , 台 S 9— 0 1 两 C 5 /0站用 变。1 V母 线 0k 采用单 母线分段接线 , 出线规模为 2 5回, 均采用架 空配电
护测控装置 , C 9 6 D电压并列装置 , C R S一 6 3 R S一93 C 6 1 S电容 器保护测控装置 , C 9 2 S站用变保护测控装置 , C P S一 6 1 C R S一
95C 6 1 S备用 电源 自投保护测控装置等 。
1 电容器组 出线 5 回 l 站 变 2 站 变 出线5 也电容器组 回
主接线设计采用单母 分段 主接线方 案 。3 / 0k 5 1 V降压 变 电站主接线系统简 图如 图 1 所示 。
⑥ 电压无功 自动调 节 ( Q ) 5k V C 。3 V变 电站原则 上不
设专用 V C装 置 , 电站 电压无 功调 节功 能宜通 过 与 自动 Q 变 化系统配套 的软件来 实现。V C通过 自动化 系统来 接收各 Q
2 C 98C )R S一 6 1 S变压器后备保护装置适用 于 10k 1 V及
35kv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措施

35kv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措施作者:张欢乐方爱斌倪集龙来源:《硅谷》2012年第22期摘要: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改造,已经是我国电力系统日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以及要求。
而老式35KV变电站设备的老化,对变电站自身的安全,以及有效的运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如何合理的对这些老式变电站进行改造,让我们安全有效的运行,让它们适应时代的发展。
这个问题一直是我国电力企业讨论的热点。
通过近几年我国电力企业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积累出一些宝贵的经验,来进行对35KV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
关键词: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我国的电力系统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系统技术也随之突飞猛进,一些新的设备、新技术、新标准,以及新型网络结构的层出不穷,使得我国变电站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不断的改进与提高。
很多综合自动化设备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实现了变电站电脑自动化控制,并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促使我国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运用新一代的计算机技术,整合出新一代集测控与保护功能为一体新型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特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就是保护与监控为一体的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特点如下:1)保护与监控的一体化设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集保护与监控为一体的系统,这样就做到了变电站监控与变电站保护两者之间的有效连接,简化了整个系统中的连接,使改造设计与施工方便,并且有效提高了整个自动化系统可靠性。
2)在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保护与监控之间相对独立:在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变电站保护与监控之间都是相对独立的,都是采用独立交流采样回路,这样不但保证了保护上所要求抗饱和性能,还保证了监测上的精准度。
3)信息的传输总量大:对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能让新的系统迅速、优先完成变电站在调度以及变电站监控之间信息上的传送。
综合自动化系统在35kV变电站的应用

关键 词 : 电站 ; 变 综合 自动 化 系统 ; 电保 护 继
中 图分 类 号 : M 3 T 74
文 献 标 志 码 : B
中色 ( 夏 ) 方 集 团公 司是 国家 有色 金属 冶炼 宁 东
值 班之 需要 [ 2 1 .
生产厂家 , 已形成以钽铌制品生产为主 , 、 镍 现 铍 镁、 等高科技金属产品为辅 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团电 集 力 系统 现 有 3 V变 电站 1座 , 于 19 5k 建 9 7年 , 大 最
第 9卷 第 1 期
21 年 3 月 00
宁 夏 工 程 技 术
Ni g i Engne rn Te h o o y n xa i e ig c n lg
Vo . No 1 19 . Ma .201 r 0
文章 编 号 :6 1 74 ( 0 0 0 — 0 3 0 17 — 2 4 2 1 )1 0 2 — 3
负荷 为 4 0 W.随着集 团公 司规 模 的 扩张 、 属 00 0k 金
1 3 V变 电站综合 自动化系统改造 5 k
1 . 系统 结构 1
该 系统 采 用 P 0 0变 电站 自动化 系统 , 结 S60 其
产量 的提高 , 电负荷 日益增长. 用 为满足生产负荷用
构为分层分布式结构 , 分为间隔层 、 通信层 、 站控层 电的需要 , 确保变 电站安全运行 , 公司电网也在同步 3 , 层 具有 可靠性 高 、 灵活性强 、 可扩展 性以及 系统 进 行 扩建 、 新建 . 集 团公 司变 电站 改 扩 建 项 目中 , 构成和维护的简易性等特点. 在 这种结构将配 电线路 按 照变 电站 综合 自动 化 系统 标准 对 3 V变 电站 二 的保护和测控单元分散安装在开关柜内 ,而高压线 5k 次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 ,不但节省了大量 的控制 电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实现

2 我厂 3 k 变 电站 目前 状 况 5V
我 厂 3 k 变 电站 目前 有 六 个 。大 部 分 3 k 5V 5V 变 电站 地处偏远 地 区 ,变 电站继 电保 护大部 分采用
站控 层 : 由通 信 保 护 管 理 器 、 O E 等 构 成 , M DM
XI AO n— fng Be e
(C eigC p e n , ex g J nx,C ia34 2 ) J C D xn o pr e D ni , i gi hn 3 24 Mi n a
Absr t:I hs atc e,t e r s n tto f3 t ac n t i ril h p e e tsai n o 5kV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 tto n t e rla iiy a d i s sain a d h eib lt n mpo n e o o  ̄a c fc mprhe sv uo ae e n ie a tm t d
中 图分 类 号 :M6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9—34 (0 1 0 — 0 8 3 T 3 B 10 82 2 1 ) 1 0 7 —0
I pe n ai n o 5 m l me t to f3 kVSu s to m pr he sv t mat d Sy t m b t i n Co a e n i e Au o e se
s s m e l e o U s t n a e b if n rd c d y t r ai d fr S b r i r r l ito u e .Ho o a h e e te c mp e e s e a t main fr 5 V s b tt n a d i e eo e z ao ey w t c iv h o r h n i u o t k u s i n t d v l — v o o 3 ao s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35KV线路保护中三合一保护装置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l 、
图 4输入量为 电流的 电压变换器
U2=尺£ 日・ = 尺£ H・
设一次 电流互感器 输 出的二次额定 电流 为5 A, 要 变换成最大 ±5 V 模拟 电压信 号,即 U2为 5 V, N  ̄ RL H
 ̄
-
-
I
, 0
t
0 2 5 0 k Hz 5 0 0 k Hz
2
图5 V F C的 电压频率关系 图
2 、数据 采集系统的硬件构成
2. 1数据采集系统 的硬件结构 示意图 数 据采集 系统 主要包括 电压形成 回路 , 采 样保持 电路和滤 波器 电路,模拟 量多路转 换开关和模 数转换 器等功 能部分 。结构示 意 图如图 ( 1 )所 示 口 1 。
图6 V F C的 工 作 电 路 图
图 l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结构示意 图 数据采集 系统完 成将模拟 输入量准 确地 转 换为微型机 能够识 别的数字 量 ,然后 输入 到微型机主系 统中,进行下一步的计算 。 另一 种实现 数模转 换功 能的器件 是电压 频率转换器 VF C,其结构示 意图如图 2所示
隔离提高 A / D 转换精度 ,抗干扰 能力强等优 点 ,因此 VF C在 电力系统微机保 护装 置中获
得 了广 泛 应 用 。 2 . 2 V F C型数据采集 系统 的硬件 电路
采用 V F C作为 A / D转换器件 的模拟量数 据采集系统的原理框 图如上 图 ( 2 )所示, 图中 只画 了一个通 道, 多个模拟量则 需要多个这样 的通道( 计数器可以多通道共用1 【 3 】 。 2 . 2 . 1电压 形 成 回 路 【 从电力系统 中经过 T v,T A 得来 的电流 i l 和 电压 u 需要 经过 进一 步 的变 换 才能 适应 VF C 的输入 范围要求,同时,弱 电系统还要 与强电系统隔离 。 微 机保护 要从被 保护 电力线路 的电流互 感 器、 电压互感器 取得 电流 、 电压信 息,还 必 须把 这些信 息进一步变换降低到 ±5 V 的范 围内. ( 1 )输入电压的电压形成回路 把 一次电压互感器输出的二次额定 1 0 0 V 电压变换成最 大 4 - 5 V模 拟电压信号,供模数 转换 芯片使用. 该功 能由 电压变换器 实现 。原
关于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研究的内容

电源电压, 设计时选用自带供电电源的有源型, 输出为隔离型的脉冲电度表。 计 量柜 电度表一般不进入综合 自动化系统, 所以在进线开关柜内增加有功与无功 脉冲电度表各一块 , 作为内部统计用电量使用。 4 信号 测控 回路 设计 研 究的 内容 所有需要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监视的开关状态, 均有一对常开接点引到综 合自动化系统。 所有常开接点共用一个信号地线 , 但不能与交流系统地线相连 接。 所有信号继电器均有一对单独的常开接点引到综合 自动化系统。 有中央信 号系统时, 信号继电器另设一对常开接点引到中央信号系统 , 以上两种常开接 点应 分开 , 由于 电压 等级 不 同不能 共用地 线 ( 1 ) 控 制 回路设 计研 究 的内容 ①综合 自动化系统都有合闸与分 闸继电器输出接点 , 一般 接点容量为 AC 2 5 O V、 1 A, 将其连接到开关柜的合、 分闸开关或按键上就可以进行远方合 分 闸操作 。 ②综 合 自动化系 统的合分 闸继 电器触 头与开 关柜上 合分 闸开 关或按钮 之 间设 计手 动与远 方 自动转 换开 关 。 ③1 0 K V及 以上的供 配 电系统 需 要综 合 自动化 系统 进行远 方 合分 闸操 作 时, 其控 制开 关取 消不对 应接 线 , 选用 自复 式转 换开 关 , 也可 选用控 制按 钮 。 ④所有进 入综合 自动化 系统 的远方 操作开 关的手 动分 闸操作开 关或 按钮 有一 对独立 的常开接点 引到综合 自动化系 统 , 以便 在人 工手动分 闸时给综 合 自 动化 系统—个 开关量输 入信号发 出非误动 作报警 信号。 本课题研 究的主要 内容 为3 5 V K 变 电站综 合 自动 系统 的结构 和功 能设计 、 硬 件系 统设计 和原理 分析 以 及系统中变压器保护的应用软件开发与分析。 变电站综合 自动化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证明变电站综合 自动化技术和变电 站无人值班技术是变电站监控和保护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 。 主要参考文 献 [ 1 】陈化钢主编. 电气设备及其运行. 安徽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 0 0 4 . [ 2 】 王京伟主编. 供 电所电工图表手册. 北京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2 0 0 5 . [ 3 】卓乐友 .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2 0 o 例.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 0 0 5 . [ 4 ] 李宏任 . 实用继电保护.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0 0 2 . [ 5 】 方大干 . 实用继 电保护技术.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 0 0 3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6 】 变 电站 自动 化 系统 .
35KV变电站综自改造施工方案

35KV变电站综自改造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1变电站现场勘查:对现有的35KV变电站进行全面勘查,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包括设备老化、过载能力不足、维修保养不及时等。
1.2技术评估和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勘查结果,进行技术评估,确定改造的目标和方向。
设计改造方案,包括设备更新、扩容、优化配置等。
1.3资金和材料准备:根据方案设计,确定所需的资金和材料,并进行采购准备工作。
二、设备更新2.1进线柜更新:根据现有的负荷情况和将来的负荷增长预测,对进线柜进行更新。
选择新型的进线柜,具有更高的负荷容量和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2.2变压器更新:根据负荷情况和变压器的老化程度,对变压器进行更新。
选择新型的变压器,具有较高的能效和较低的损耗。
2.3开关设备更新:对现有的开关设备进行更新,选择新型的开关设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4控制系统更新:更新控制系统,提高监控和调节能力,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三、扩容改造3.1设备扩容:根据负荷情况的变化,对35KV变电站进行扩容改造。
根据方案设计,增加变压器、开关设备等,提高变电站的供电能力。
3.2配电系统改造:对变电站的配电系统进行改造,优化分区和配电方式,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
3.3针对不足进行增容:根据现有设备的不足,对不满足需求的设备进行更新或增加,如增加备用变压器、开关设备等。
四、施工过程管理4.1施工计划制定:根据改造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工序安排、材料采购等。
4.2施工组织形式:确定施工组织形式,如自建施工队、外部承包等,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4.3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施工指挥部,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包括工序安排、材料调配、质量控制等。
4.4安全管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4.5质量管理:根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的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9-09-08T17:53:20.9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裴何丁
[导读] 摘要:在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的过程中,想要提高它的设计水平,那么在开展综合自动化设计的过程中,那么就需要了解3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设计效率,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它的设计水平,所以本文结合实际阐述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要点,希望研究之后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苏文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常州市
摘要:在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的过程中,想要提高它的设计水平,那么在开展综合自动化设计的过程中,那么就需要了解3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设计效率,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它的设计水平,所以本文结合实际阐述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要点,希望研究之后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
0前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供电需求上呈现出更加高质量的需要,使得电力用户表现出更多的需求。
所以需要对国家电网进行系统性改造,重新组建全新的电力网络,借助科技进步的新优势,实现更高水平的飞跃。
当前,电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做好一定的管理,改造旧式的电力网络,按照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做好每一个环节中的调整,让电力环节中的变电站呈现出更多的优势。
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结合可靠的数据,改造网络,对电站的运行开展经济性预测,在基本方式的选择中提升变电站的管理水准,实现一个综合智能化的管理模式。
一、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设计原理
在对35kv变电站设备进行深度测试时,设计人员需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检测。
参考供电站的可靠性能参数,按照场地的基本情况,开展分散的测量,对定点分布情况展开研究。
将变电站的规模进行统计,选用合适的设备,这些设备具有自动化的功能。
改善设备中不可取的参数,根据施工环境进行调整。
在借助35kv变电站进行检测时,还需要按照自动化设备的特点,依托组拼式和分散式这两种模式开展研究。
这样的改善直接对自动化生产带来深刻影响。
在变压器的选择上,按照变电站的规格参与值班涉设计,对自动化的规模进行实质性评估检测。
二、分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体系结构分的基本内容
从概念上来说,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借助微机来实现监控手段,之后按照保护微机的基本情况开展相关的工作。
这种设计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将微机的整体内容实现一个全新的改变。
运行变电站的效率在这样的变革中得到提升,管理方面的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为了让自动化的设备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对变电站二次部分的内容进行简化,做好硬件设施的配置,对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系统分析。
为了提高变电站当然技术水准和管理能力,使得运行水平更加科学有效,在某种程度上还需要联合一定的企业,综合各方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讲将经济效益发挥到极致。
主要是将配电网系统实现完全的自动化,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下一步工作的进展。
整个电网的节点需要将变电站的功效发挥出来,联合电力用户,将电压实现不同层级的变化,汇集电能,之后按照电力用户的基本情况开展,分配不同信息,确保一切行为安全有效,实现稳定发展,保证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三、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设计模式
(一)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结构
35kV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的组成部分比较简单,通常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对变电站的基本监控,测控一些重要的内容,实现最好的发展方式,在这当中,监控系统的接入模式还需要实现变更,否则难以满足所需。
此外,测控系统还要对整体的性能进行维护,让系统的内容实现最好的预测。
在融入通行系统中时,还要对部分的内容进行修改,按照独立系统的基本功能,完成一定的内容,实现信号传送,对于大多是内容来说,是非常综合自动的,两者缺少不了系统性认知。
(二)实现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措施
作为实现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屏式是一种主要的结构。
但是通信系统是实现这种系统的关键要素,正常运转的内容也是不可忽视的,优先实现电源的可靠性,运转系统内部的基本情况,按照优先原则开展。
备用电源的选择一般是相同电压的直流电,总线承担起实现每一个工作单元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保证系统的完整性,连接起每一个部分。
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配置的内容进行预测,尤其是在GPS时钟的设置上十分注意,对一些设备的维护要做到全面具体。
,
(三)设计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布置的方案
分层分布是这个系统的主要特点,不同的单元是相互独立的。
每一个单元的管理都有cpu一对,可以实现高效运转。
为了防范每一个单元之间的消极影响,还要排除干扰,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减轻负担,选用彻底汉化的接线模式,推动变电站全体系统的自动化过程。
四、系统设计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一)和主站的连接方面相关问题
借助一点多址的方式,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构建起完整的系统。
从通信材料的系统性出发,按照一定的水准,选择独立的党单元设计出一个具有多功能性的窗口。
筛选大量的数据,接受具体的数据显示状态,按照系统运行的良好程度开展下一步的工作,完成系统地对接,实现最优的功能分化。
(二)系统监控和保护
从监控系统的效果来看,围绕着光电隔板系统为中心,按照不同的独立单元开展相关的设计合作,之后按照相关的功能,开展相应的合作,对具体的内容进行选择。
从系统保护角度来说,独特的设计可以让每一个子系统有着完整的监控体系,设计出的监控系统具有相应的合理性。
在对电流电压的控制上,一般而言,电压电流的设计是如出一辙的,在系统的管理过程中,安全系数得到大幅度提升,完成了各项具体操作,实现了应有的功能。
(三)相关信息采集和中央单元箱
采用交流电的形式,综合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之后开展电量的总体采集。
借助基本的装置,对精密仪器的内容开展一定的工作,准确并全面把握住系统的基本信息,监测变电站的运行状态。
此外,每一个独立单元采用不同的方式,一般基本的参数和模拟数量都是控制在8个。
对参数做好实质性记录,准确计算出参数的把控时间,全面浏览数据信息,在监测变电站的系统中完成相关的操作。
(四)间隔层设备
实时信息地把握是间隔层进行采样的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对间隔设备进行选择。
之后的运行过程中,协调各方的工作,稳定运行情况,建立起一个操控性较强的系统网络。
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之下,在远近不同的地方转换开关的具体位置,按照间隔次数设置一定的内容,配置设备完成下一步的工作。
间隔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保护,在保护安全的基础上完成下一步的操作。
每一个检测单元都是相对独立的,所以建立起联系是形势所需。
站内两级网络的构建,一般将站控层和间隔层进行系统联系,之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服务于大局的建设。
借助介质,采用光缆实现最优的水平,完成相关的测试。
通讯介质一般是屏蔽的双绞线,远动工作站实现的专线的把控,按照运动的规模,开展下一站的调度,实现下一番的目标。
间隔层设备的搭设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当前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广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的功能也是多效的,所以很多层面的需求展现出多样的特征。
五、结论
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5kV变电站的功能是多样的,它所呈现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态势,能够洞察到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我国变电站发展的基本趋向。
为了让生产效率更加高效化,需要做好相关的工作,实现最好的工作目标,朝着自动化的发展方向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自动化系统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分析[J].王月强.自动化应用.2016(12)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J].王树学,张帆.自动化应用.2014(01)
[3]关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应用以及维护等问题的研究[J].林泉国.广东科技.2008(14)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浅论[J].苏生平.机电信息.2012(21)
[5]浅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J].赵建军,李晋中,吴馨田.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