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计算机研究生复试经验及题目

上海大学计算机研究生复试经验及题目
上海大学计算机研究生复试经验及题目

2010上海大学复试总结!

复试总成绩300分=笔试150分+面试150分

第一天没什么事,去行健楼730拿复试通知书,然后去北大楼盖章.然后自己去校医院体检(30块).

第二天是重头戏,

上午九点半笔试,笔试科目分为:

1:编译原理75分(填空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单项选择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判断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多向选择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2:C++75分(有3道是编程题(写了3个函数),每题15分(一道是给你个数组,去掉最大和最小数然后求剩余数的平均值.另外一道是给你方程组判断根的情况并将结果输出,最后一道是和链表有关的,遍历链表统计和给定的已知变量相等的节点的个数,然后返回即可),剩下的都是读程序填空的题目,题目都很基础,很简单). 总的来讲题目都比较基础,很简单.

下午一点去行健楼7楼看分组情况,然后到自己所要面试的房间等候,老师会拿一些纸条,上面是英语口语的题目,让大家抽取.第一个面的比较倒霉了,没时间准备呵呵,每个人大概15到20分钟左右,面试的老师人都很nice,有的英语面试问了自我介绍,有的没问,最好还是准备下.面试共5个老师,有一个是计算机专业的导师,英语面完,他就会问专业课,有的会按照你本科成绩单上的科目问,有的问的比较难,有的较简单,看rp咯.(PS:英语口语60分,专业90分)

第三天中午12点去行健楼707等结果,只要学校的人没打电话给你,那么恭喜你,你被录取了,被刷的老师都会单独打电话的,调剂录取的会收到短信通知的.然后院长说说话,发些文件填一下就OK了..

13号一天的复试,上午笔试,下午一点面试。笔试说简单也简单,关键是编译原理很多概念的东西,考了填空选择判断等,比如符号表了,正则表达式了等等。没有大题,今年不知道什么情况。至于程序设计前几道题很简单。上来是using namespace 之类的填空,看到别的题就知道了,相当于送答案。还有好像两个写输出题,只要仔细肯定没问题的。还有就是几个编程题,就是具体的让你写那个实现的函数。好像是3个题,一个函数的根,一个以跳水打分为背景,去掉最大值最小值求平均分的(其实排序一下,然后知道怎么做了),第三个链表的,好像是删除操作,记不清了。

还有就是面试:我在的一组提了几个问题:面向对象设计的特点:比如重载,多态等。二分查找介绍思想,怎么实现的。数据库的相关知识,关系模型。软件工程瀑布流程,黑白盒测试等,专业英语:比如计算机有什么硬件组成等。组成原理:微操作等。还有英语口语:第一个是:你的英语四级考了多少分?第二是:作为一名研究生,你应当怎么办?等。

自我介绍最好准备一下。

看看你本科成绩单上什么成绩是高分,重点看看,我在的一组就是问的分高的课程。只要稍微看看,没问题的。

第一大题》

第一小题,就是填写一个基础的不行的程序,填写iostream,std,return 0,在就是函数形参传递和引用传递。

第二小题,给一个字符串,用for循环输出结果,我记得题目给出的smart,输出之后结果就是每个字母分行输出。

第三小题,写出结果,主要是弄清for循环每次之后的参数的值,比较简单。

第二大题》

忘了吧

第三大题》

用数组存放一组数据要求去点一个最大值和最小值,在求出剩下数据的平均值,我就分别用3个for循环解决的,第一个for循环找出最大值的下标,第二个for循环找出最小值的下标,第三个for循环就计算平均值。

第四大题》

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要求写一个函数,判断解的个数和求解,放回整型值代表解的不同情况(按题目的意思是整型值0,1,2分别代表无解,相同解,不同解),注意求根的时候是函数参数是传递引用(根据题意理解的)。

第五大题》

先一个无头节点的链表的删除函数,题目要求有一个参数是待删除的数据值,其它的参数自己决定,最后返回删除节点的个数。我是分了很详细的情况考虑的,比如1.空链表;2.长度为1,但是元素是删除的元素;3.长度为1,但是元素不是删除的元素;4.长度不为1,但是首元素是删除的元素;5.长度不为1,但是元素不是删除的元素;

英语

为什么读上大研究生?

介绍一下自己?

专业

软件工程和计算机其它专业区别?

信号量的种类?

cache是什么?

做过什么项目?

如果录取你,你的读研打算?

题外话

有的老师问了数学的问题比如什么是秩

也有物理的问题

还有数据库的什么是范式他们的关系

2011专硕

专硕复试经历:

复试(300)分为笔试(100)和面试(200)。笔试包括c++,编译原理各占50分。面试有英语口语听力(80)和专业课(120)ps:英语口语听力就是他问你答,四五个简单地来回就好了

上午九点,笔试C++ 编译原理,笔试比学硕的要简单。

C++:

一、判断题10小题共10分

题形如:

c++中,是否只能有一个main函数;

任何变量是否必须先定义或声明后再使用;

强制类型转换是否改变原变量的值;

C++中,'/0'的ASCII值为0,逻辑值为false,该说法正确与否;

静态局部变量问题;

若x=100,则2<=X<=1的值是否是false;

5.0/2.0的写法是否正确;

还有三道不记得了

二、程序填空8小题,每小题4空,共32分

具体的题不记得了,考查涉及的内容:for循环,switch语句,break;主函数调用子函数写出结果;累加;累乘;统计已知数组里正、负、0的个数;字符串的链接,复制;静态变量值的变化;

三、编程题1道,8分

用两个数组存储两个n维向量,求他们的内积

要求:编写一个求内积的函数(实质就是对应项相乘后累加)

编写一个主函数,调用子函数。

编译原理:

一、填空题11空11分

涉及内容:句子的定义,中间代码优化分类,中间代码的分类,逆波兰式,属性文法的定义,算符优先文法的定义,backpatch函数完成什么工作....

二、单选题12题12分

三、判断题12题12分

四、多选题5题15分

判断选择涉及:yacc是一种什么工具,first集,已知正则表达式求语言,正规文法正规集之间关系的理解,符号表的作用,哪些属于LR文法,哪些属于自上而下分析法,LL1文法是否一定是无左递归的,一个二义性的文法产生的语言不一定是二义性的,是否正确,lr分析法是否对句柄的规约,循环优化局部优化的方法,

判断题会有点儿模棱两可,其他题做个90%完全没问题,题非常超级简单!

下午1点面试:

首先是英语:

T:%^$%&^&^&(上来一个长句子,蒙了)

I:pardon?sorry..

T:%^$%&^&^&(又来一遍)

I:不好意思说没听懂了,根据大概意思,随便答了下

T:#%(大学学过哪些课程)

I:这个准备过,说了4个

T:哪门课学的好

I:简略答了

T:上网经常上什么网站

I:bbs。kaoyan。com

(这一回答,五个老师都笑了)

T:看过哪些英文书籍

I:这个瞎说了一通

唉,终于轮到中文了

1为何选择调剂上大?通过什么渠道知道上大的?(估计是调查生源问题)

2你linux学的最好,是吧?得了100啊?

答:这门课好多人得了100(所有老师都笑了),啪啪啪啪,我理由说了一堆,他们就没问这门课

旁边女老师就反问道,那还有99的呢,我说是高数,她又说,那离散还98呢,旁边一男老师就说,可能数学比较好。

3 为什么没选择调剂学术型?

啪啪啪,说了一堆

4你认为软件工程有哪些研究领域?

5读完研后有什么打算?

6闲聊了家里情况,母校什么的

以上这些问题我都老实诚恳回答,气氛一直很活跃,负责记录的老师都乐得忘记记录了。这时突然那个女老师问,你们嵌入式系统都学了什么?

我一听,就说,我没学过嵌入式,学过linux。

其他老师就对这个女老师说,你看错了吧

我立刻扫视整张成绩单,没找到嵌入式系统这门课,然后把成绩单递给老师,那个女老师就

指着成绩单说这不是吗?我这才发现自己学过嵌入式(天哪,整张成绩单上就只有这门课我完全逃了,大四上的,代课老师至今都不认识,当时考试开卷很简单,认识汉字就可以及格,我的83分算低分了),情况不妙,我立刻坦白自己由于紧张准备逃课了,学了什么都忘了;老师就追问到:那就说说几个简单名词;我完全不记得了,很老实地求饶:我真的不记得了,要不我回头再去补补;这样之后才有个男老师给我解围:那你就说你什么学的好我们就问什么。我说:数据结构然后老师问了我拓扑排序和堆,我都很清楚的回答了,他还不故意追问我(因为我回答的都是理论算法),更深的我没回答出来。

不过看得出来老师们都很和蔼,表面上为难,其实是想看你的水平怎么样,你知道多少他们就问多少,问到你不知道的时候就知道你的水平了,只要态度诚恳,老实交待,基础差也没关系的,老师们都很好很好,面试时我一点儿没紧张,有什么说什么,问什么答什么就好了。大概每人20分钟。

2012调剂上大

3、上大复试笔试科目非常简单的。比如说,C++填空考了:()(i=0;i

4、今年上大一志愿上线不多,所以调剂生要了很多。貌似最后参加复试的一共才87,没刷人好像。估计是因为上大复试时间太晚,好多生源提前调剂走了的缘故。

5、上大很有钱的,学术型貌似全是公费,每月有补助吧。专硕每年1万,其余无差别。

6、导师考前不用联系,复试完录取后可以联系,正式选导师在开学。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修订版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十 实验名称:中断机制和应用(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实验箱感知中断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学习使用中断系统。 3. 学习使用扩展外设。 二、实验原理 1. 程序中断:因“随机性”原因,使一个程序暂停执行,转而执行另一个程序,以处理随机事件,然后再返回原程序继续执行的过程成为“中断”。 中断发生的时间是随机的(不可预知,但发生后应该如何处理是安排好的),中断发生的“随机性”决定了“必须用硬件感知中断请求”、“不仅要保存断点,还必须保存现场”。

2. 实验箱的中断感知硬件:当执行取指微指令时,IREN=0,于是②号或门输出0,这时 ①号“或门”对IREQ的Q端开放,若有中断请求就会在这时被CPU感知。所以无论中断请求在何时提出,都只能在取指阶段被感知!当①号“或门”输出0时中断被感知,同时这个低电平使IACK的SD有效,迫使其Q端输出1,ACK灯亮,并使②号“或门”对IREN关闭并输出1;这个1又使①号“或门”对中断请求关闭并输出1,这个1又返回IACK的SD端,使IACK保持Q=1的状态。所以系统进入中断服务子 程序后,ACK灯保持亮,且不响应新的中断请求(仅一级中断)。 3. ICOE向下经“与门”控制PC+1信号,ICOE的另一个作用是通过③号“或门”控制EM中指令的输出,保证在输出中断指令B8H时,EM不输出。 4. 5.试验箱外扩系统 6.74LS08结构俯视图 三、实验内容 1. 用74LS 08芯片搭建当电键K1和K2都为1时不产生中断请求信号的外部电路。 2. 编制中断服务子程序使OUT交替显示AA、BB三次后返回源程序。源程序为实验七完成的交替显示11和55的程序。 (1). 运行上述程序,在完成AA、BB交替显示三次之前恢复K1K2都为1的状态。记录OUT显示的现象、REQ灯和ACK灯的情况以及ST寄存器的值及改变情况。

上大计算机专业接口技术课程习题答案

题1.2 参考p.2和p.5 1.9 参考p.13-14 1.11 (1)174.66 D = 10101110.10101000 B = 0AE.A8 H (0AE.A9H / 0AE.A8F5C2H)(2)100011101011.01011 B = 8EB.58 H = 2283.34375 D (3)F18A6.6 H = 11110001100010100110.0110 B = 989350.375 D 1.12解:八位机器数原码、反码、补码、移码 +37 00100101 00100101 00100101 10100101 -37 10100101 11011010 11011011 01011011 1.13解:补码机器数扩充为16位和32位形式 +37 0025 H 00000025 H -37 FFDB H FFFFFFDB H 1.14 解:46H作为无符号数= 70 D 46H作为补码= +70 D 46H作为BCD码= 46 D 46H作为ASCII码= ‘F’ 1.19解:英文字母D和d的ASCII码为44H和64H; 回车CR为0D H、换行LF为0A H; 数码0、空格SP、空操作NUL的ASCII码分别为30H、20H、00H。 题2.5 参考p.32 逻辑地址形式为段地址:偏移地址 物理地址= 段地址*16+段内偏移地址 1MB空间最多可以分成64K个逻辑段,因为段地址的起始必须是16的倍数,220/24=216=64K个。 物理地址为:(1) 0FFFF0H(2)00417H(3)24500H(4)0BC777H 2.9 略

2.13解:运算公式为[v-(x*y+z-540)]/x 结果商存放在ax中,余数在dx中。 2.16解:求有效地址 (1)EA = 1256H (2)EA = 32F7H 2.19解:求首地址为array的20个字的数组的元素之和,结果存放于地址为total的字单元中。 --------------------------- 题4.1 参见p.14-15 8088具有20 根地址线。在访问内存时使用地址A0~A19 ,可直接寻址1MB 容量的内存范围;在访问外设时使用地址线A0~A15 ,共能寻址64K 个输入输出端口。 实际上PC/XT在寻址外设时,只使用地址线A9~A0;若A9=1,说明它要寻址的IO端口位于IO插卡上。 4.2参见p.106-107 总线操作指的是发生在总线上的某些特定操作,总线周期指的是完成一次特定总线操作所需的时间。对8088而言其典型的总线周期由4个T 状态组成。PC/XT所采用的时钟频率为4.77MHz,每个T状态的持续时间为210ns。如果CLK引脚接5MHz的时钟信号,那么每个T状态的持续时间为200ns。 4.4解答: 当8088进行读写存储器或I/O接口时,如果存储器或I/O接口无法满足CPU的读写时序(来不及提供或读取数据时),需要CPU插入等待状态T W。(在T3前沿检测Ready信号,若无效则插入T W 。) 具体在读写总线周期的T3和T4之间插入T W。 4.6参见p.99,p.110 8088的某些输出线有三种状态:高电平、低电平、悬空(高阻态),称为三态能力。在高阻状态,CPU放弃其了对该引脚的控制权,由连接它的设备接管。 具有三态能力的引脚有:AD7~AD0,A15~A8,A19/S6~A16/S3,ALE,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考研复试经验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考研 复试经验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一、关于导师 1.可以查看调剂网站上相关导师的介绍!材料加工2属于钢冶,是钢冶在招生。(因为数学1和数学2的问题) 2.上大材料学院网站上教授名录中了解相关导师的研究方向,钢冶老师一般都是与钢铁的冶炼或电磁冶金有关!相关导师为:鲁雄刚、丁伟中、翟启杰、张捷宇、任忠明等。而材料加工1一般与汽车用钢、钢材方面研究有关!相关导师为:吴晓春、朱丽慧、李麟等。 3.建议积极联系导师,写邮件、短信、电话为主,注意礼貌。由于老师比较忙,可能不能及时回复,这个也需要体谅! 联系导师是整个复试乃至决定是否能被录取的关键。导师名额有限,一般博导可以招3名学硕1名专硕,其中可能有2名学硕名额已经为直研所占,所以请复试的同学千万注意这方面。在钢冶和材料加工2复试报到时就要填写你所填报的导师,该导师手中有无名额基本决定你能否被录取,(假如你填报的是大导师,他可能会把你给小导师带,仍然挂他的名字)所以在复试之前务必了解清楚。这个希望学弟学妹引起重视,联系导师很关键! 二、复试笔试准备 1.复试科目可查看学校规定的相关复试科目。认真复习,真题不是很清楚。 2.关于相关复试参考书目有2本的问题 就是出20道题,10道出自书A,10道出自书B,让你选作。 3.材料加工2和钢冶的复试笔试考题比较基础,如出20道简单或计算题,要求做10道!以材料科学基础为例,基本考察的就是晶向晶面的作图、相图、强化类型、形核自由能条件等等,记得不是太清楚了,比较基础,多看看相关书不成问题! 材料加工1的复试笔试情况基本同上,题目为选择、简单、计算、开放型题目。都是基础题,希望学弟学妹认真准备。 三、复试英语面试 材料加工2和钢冶: 用英语进行一些家常事的对话!比如自我介绍、自己的大学生活、为什么来读研、未来的打算等等!口语为主(钢冶考不考专业英语不是很清楚,可以考虑准备,万无一失) 材料加工1:分为2种 1.专业英语的考察,看一篇文章,读、讲讲文章大意。 2.自我介绍,口语家常! 四、复试专业面试 复试专业面试一般考察3个方面: 1.毕业设计原理、实验方法、意义等在复试前弄清楚。 2.大学时的专业课一些考得较好的、科目名字较为生僻的都会成为老师们了解的热点。 3.关于读研目的的考察 在面试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 五、关于分数线和本科学校 1.复试分数线来说: 材料加工1分数相对材料加工2和钢冶要高一些。 从调剂分数来讲,材料加工2和钢冶由于招收人数接近是材料加工1的2倍,所以分数也低不少,所以调剂材料加工1的同学假如分数不是很给力的话,可以考虑调剂材料加工2。(去年材料加工1调剂分数貌似350算挺低的了) 不过分数并不是决定你能不能上的关键,它只是你能不能来复试的门槛,关键在于你在复试中的表现。

上海大学839模拟与数字电路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目 录 2013年上海大学模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2年上海大学模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0年上海大学模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回忆版) 2001年上海大学电子技术(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考研真题 2000年上海大学电子技术(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考研真题

1999年上海大学电子技术(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考研真题 1998年上海大学电子技术(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考研真题

2013年上海大学模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回忆版) 今年专硕模电跟去年考的完全不一样,虽然我没有去年的真题,但是大致知道去年的卷子结构和考的知识点。今年模电的卷子结构是8道类似简答的题,每题5分,合计40分,6道类似计算题,每题10分,合计60分,最后还有三个大计算题(其实就是分数高点),前两题每题15分,最后一题20分,合计50分。基本上每道题都是2~4小问,所以每一问的分值并不高,因此卷子整体的难度就降下来了,即使个别问不会,也不太影响全局,再加上今年考的知识点基本都在大纲要求内,而且难度不是太大(与去年比较),所以今年的模电 难度降了不少。下面是部分内容(按照我回忆的顺序,非考卷上的顺序) 1.两个三极管和两个场效应管的工作状态(5分) 2.一个电路图,两个二极管,画输出波形(5分) 3.A类B类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增大时,供电功率如何变化?当管耗功率最大时(记不清了,也可能是输出功率最大时),A类B类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分别是多少?(好像 是这么问的)(5分) 4.稳压管一道题(好像也是5分的) 5.三个对数放大器和一个反对数放大器组合的电路,求输出(好像是10分) 6.运算放大器考了好几题,具体记不清了。 7.一道设计题,给你一个输入信号正弦波,设计一个电路,是输出为方波(10分) 8.一道组合放大电路,好像是共源接共基接共集,下面四个小问(10分) 9.最后一题反馈,好像是差放接运放,求Auf,然后给你输出,求不失

上海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复习题

计算机系统结构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直接执行微指令的是( C ) A.汇编程序B.编译程序 C.硬件D.微指令程序 2、对系统程序员不透明的应当是( D )。 A.Cache存贮器B.系列机各档不同的数据通路宽度C.指令缓冲寄存器D.虚拟存贮器 3、对机器语言程序员透明的是( B )。 A.中断字B.主存地址寄存器 C.通用寄存器D.条件码 4、计算机系统结构不包括( A )。 A.主存速度B.机器工作状态 C.信息保护D.数据 5、从计算机系统结构上讲,机器语言程序员所看到的机器属性是( C )。 A.计算机软件所要完成的功能B.计算机硬件的全部组成 C.编程要用到的硬件组织D.计算机各部件的硬件实现 6、计算机组成设计不考虑( B )。 A.专用部件设置B.功能部件的集成度 C.控制机构的组成D.缓冲技术 7、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软硬件功能是等效的,提高硬件功能的比例会: A.提高解题速度B.提高硬件利用率 C.提高硬件成本D.减少所需要的存贮器用量 8、在系统结构设计中,提高软件功能实现的比例会( C )。 A.提高解题速度B.减少需要的存贮容量 C.提高系统的灵活性D.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软件设计费用比软件重复生产费用高 B.硬件功能只需实现一次,而软件功能可能要多次重复实现 C.硬件的生产费用比软件的生产费用高 D.硬件的设计费用比软件的设计费用低 10、在计算机系统设计中,比较好的方法是( D )。 A.从上向下设计B.从下向上设计 C.从两头向中间设计D.从中间开始向上、向下设计11、"从中间开始"设计的"中间"目前多数是在( A )。 A.传统机器语言级与操作系统机器级之间 B.传统机器语言级与微程序机器级之间 C.微程序机器级与汇编语言机器级之间 D.操作系统机器级与汇编语言机器级之间 12、系列机软件应做到( B )。 A.向前兼容,并向上兼容 B.向后兼容,力争向上兼容

上海大学数学研究分析历年考研真题

上海大学数学分析历年考研真题

————————————————————————————————作者:————————————————————————————————日期:

上海大学2000年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数学分析 1、 设 122(1)n n x x nx y n n +++= +L ,若lim n n x a →∞=,证明:(1)当a 为有限数时,lim 2 n n a y →∞=; (2)当a =+∞时,lim n n y →∞ =+∞. 2、设()f x 在[]0,1上有二阶导数(端点分别指左、右导数),(0)(1)0f f ==,且 [] 0,1min ()1f x =- 证明:[] 0,1max ()8f x ''≥ 3、 证明:黎曼函数[]1 , x= (0,,)()0,10,p q p q q q R x ?>? =??? 当为互质整数在上可积当x 为无理数. 4、 证明:1 2210 () lim (0),t tf x dx f t x π+ -→=+?其中()f x 在[]1,1-上连续. 5、 设()1ln 11n n p a n ? ?=+- ???,讨论级数2 n n a +∞ =∑的收敛性. 6、 设 ()f x dx +∞ ? 收敛且()f x 在[]0,+∞上单调,证明:0 1 lim ()()h n h f nh f x dx + +∞ +∞ →==∑?. 7、 计算曲面2 2 2 2 x y z a ++=包含在曲面22 221(0)x y b a a b +=<≤内的那部分的面积. 8、 将函数()f x x =在[]0,2π上展成Fourier 级数,并计算级数 1 sin k k k +∞ =∑的值. 上海大学2001年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数学分析 1、 计算下列极限、导数和积分: (1) 计算极限1 lim ();x x x + → (2) 计算 2 ()()x x f t dt ?=?的导数()x ?',其中()f x 2 ,(1) .1,(1)t t t t ≤?=? +>? (3) 已知( ) 21 1arctan 2tan 1sin 2 x x ' ??=??+??,求积分2011sin I dx x π=+?.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6p

上海大学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十 实验名称:中断机制和应用(综合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实验箱感知中断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学习使用中断系统。 3. 学习使用扩展外设。 二、实验原理 1. 程序中断:因“随机性”原因,使一个程序暂停执行,转而执行另一个程序,以处理随机事件,然后再返回原程序继续执行的过程成为“中断”。 中断发生的时间是随机的(不可预知,但发生后应该如何处理是安排好的),中断发生的“随机性”决定了“必须用硬件感知中断请求”、“不仅要保存断点,还必须保存现场”。 2. 实验箱的中断感知硬件:当执行取指微指令时,IREN =0,于是②号或门输出0,这时①号“或门”对IREQ 的Q 端开放,若有中断请求就会在这时被CPU 感知。所以无论中断请求在何时提出,都只能在取指阶段被感知!当 ①号“或门”输出0时中断被感知,同时这个低电平使IACK 的SD 有效,迫使其Q 端输出1,ACK 灯亮,并使②号“或门”对IREN 关闭并输出1;这个1又使①号“或门”对中断请求关闭并输出1,这个1又返回IACK 的SD 端,使IACK 保持Q =1的状态。所以系统进入中断服务子 程序后,ACK 灯保持亮,且不响应新的中断请求(仅一级中断)。 3. ICOE 向下经“与门”控制PC +1信号,ICOE 的另一个作用是通过③号“或门”控制EM 中指令的输出,保证在输出中断指令B8H 时,EM 不输出。 4. 5.试验箱外扩系统 6.74LS08结构俯视图 三、实验内容 1. 用74LS 08芯片搭建当电键K1和K2都为1时不产生中断请求信号的外部电路。 2. 编制中断服务子程序使OUT 交替显示AA 、BB 三次后返回源程序。源程序为实验七完成的交替显示11和55的程序。 (1). 运行上述程序,在完成AA 、BB 交替显示三次之前恢复K1K2都为1的状态。记录OUT 显示的现象、REQ 灯和ACK 灯的情况以及ST 寄存器的值及改变情况。 (2). 运行上述程序,在完成AA 、BB 交替显示时不恢复K1K2都为1的状态。记录OUT 显示的现象、REQ 灯和ACK 灯的情况以及ST 寄存器的值及改变情况。R2记录主程序延迟时间,R1与主程序显示同步。分析上述二种显示现象的原因。 四、实验步骤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上海大学复试经验-总结三位学长的经验

一 下面简要说下复试注意的问题。 复试主要有以下三个考核的内容:11号晚上的英语笔试(其实就是翻译两段话,英译汉和汉译英,难度我感觉适当);12号上午选导师组,下午专业笔试;13号面试一天。 我想说的是: 一、请不要轻视任何一个环节; 二、机原专业笔试较简单,大题感觉简单过了头,事实证明大题准备太多是浪费感情的,小题较多,有一些平时难以注意到的知识点; 三、面试不要锋芒毕露的样子,要谦虚有礼貌。 说说我这组面试的情况,刚分完组时,有传言说1比1.5的比例,我组的情况是报了16个人,12个学硕,4个专硕,准备录取13人,10个学硕,3个专硕。六组CIMS方向,组长好像姓蔡。我觉得我们组算是幸运的,我见到的每个人都录取了,我是专硕最后一个,面试最后一个,下午才到我,所以就先走了,去之后听说一志愿学硕里面有两个学硕因为英语笔试翻译50分满分,只考了不到20分,面试出来前,老师让这两个人着手调剂,正好5组有个导师缺人,来我们组调走了一个专硕,这样最后的结果出来果然是那两个英语不好的人被刷了,专硕都没刷,我们相当于走了个过场,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还有专硕的面试跟学硕稍有不同,对英语的要求更高,我记得我进去没让我背自我介绍,考了我几个单词,有轴(shaft)车削(lathing)摩擦(friction)功率(power),专业基础词。我脑袋一热后两个词居然忘了,悲剧啊。还有用英语回答大学期间做过什么项目,还好我准备了这个,还有毕设做了什么,如果你在大学做个什么项目,发表过论文,申请过专利会有加印象分的。我本科的项目给我增分不少,专业问题也主要是围绕自己的项目在问,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比我更了解自己的项目?所以之后的问题基本上对答如流了(CIMS 方向对计算机及英语要求较高,六级过了最好,最好也有一些C语言的基础)。 那两个被刷的一志愿,我估计是太轻敌了,英语笔试的确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是你就得为你自己的每个疏忽带来的结果负责任,上大的这个复试在我看来还是蛮公平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学校的舍友在8号帮我代投了几份简历,有几个看上去不错的公司联系我说,若上海没有机会,就跟他们联系,我为自己还有人要而感到高兴,也谢谢帮助我的每一个人。 还有,就在13号面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在校外吃饭,接到了北工大我之前联系过的一名老师的电话,他说他手头还有一个专硕的名额,问我想不想去北京争取一下,我在上海只差一步了,当初还跟我说没机会,怎么就突然有了呢?这不是浪费人感情吗?于是我婉拒了,上大虽没说定要要我,但我也做到了自己能做的最好,结果还是录取我了,要不上大就辜负了我之前多次的放弃了。 过去了很多天了,我才想写点东西,一写就是这么多,真收不住啊,感觉那经历就像放电影一样,历历在目,我觉得也将永生难忘吧。头一次写这么长,花了我半天时间,感觉写成了流水账,自己都懒得看了。 这一路遇到的这么多好人们,谢谢他们。 这一路坚持下来的执着的你,谢谢你。

上海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2003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解释(3*10=30分) 1.劝服论 2.舆论 3.传播媒介 4.内向传播 5.维模原理 6.知晓权 7.近体 8.沉默的螺旋 9.文化规范论 10.多视觉新闻学 二、简答(5*12=60) 1.传播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简介传播学4位奠基人的主要理论贡献与论著 3.冷媒介与热媒介 4.简述梁启超的新闻传播思想 5.提高宣传效果应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60分) 1.联系实际,辨证分析传播的功能(40分) 2.多网络传播的特点及与传统媒体的关系(20分)

2003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4*10) 1.定量研究 2.经验社会学 3.连续变量 4.抽样 5.名目尺度 6.多因素设计 7.个案研究 8.抽样误差 9.信度 10.相关分析 二、简答题(60分) 1.实地访问的重要类型 2.内容分析的方**原则 3.实验的控制主要应把握的两个方面 三、论述题(50分) 问卷的结构分析 2004年试题 R检验 描述性统计分析 定量

简单随机抽样 内容分析 经济传播 信息污染 文化分层 议程设置 铅版 定量与定性的区别和联系(论述)上大05年传播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莱温 2.传播者 3.媒介情景非真实化 4.内向传播 5.新闻 6.文化传播的“维模”原理 7.知晓权 8.集权主义理论 9.申报 二、简答题 1.结构功能理论 2.宣伟伯模式

3.议程设计理论 三、论述题 1.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 2.陈独秀的新闻思想 2005年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8*5) 1.信度、效度 2.内容分析 3.分层抽样 4.个案研究 5.控制实验 6.R检验 7.假设 8.答案的穷尽性 二、简答题(4*15) 1.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错误有哪些? 2.定量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并图示 3.科学的研究设计包括哪几项? 4.问题设计的原则 三、论传播学研究的交叉性(50)

上海大学计算机网络复习整理4.0版

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共享。 2.网络=结点(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链路 3.因特网三个阶段: (1)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TCP/IP协议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是Intent的前身 (2)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3)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4.网络边缘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C/S),对等方式(P2P) 5.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 6.存储转发:分组交换、报文交换 7.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8.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水平的) 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垂直的) 9.计算机网络的各层以及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 OSI七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四层协议: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 五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10.网络的分类 按作用的范围: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局域网(PAN)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用来把用户接入到因特网的网络:接入网AN 第二章 1.物理层四大特性:机械特性(接线器形状尺寸),电气特性(电压范围) 功能特性(电压表示的意义),过程特性(事件出现顺序) 2.信道表示向某一方向发送消息的媒体 3.香农公式的意义: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方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 4.导引型传输媒体:双绞线(电话系统ADSL) 同轴电缆(有线电视网) 光纤(单模光纤,多模光纤) 5.卫星通信 人造同步地球卫星作为中继器的一种微波接力通信 特点:通信距离远,且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洗好所受到的干扰比较小,通信稳定,具有较大的传播延时,保密性较差。 6.编码(看作业) 7.奈奎斯特准则,香农公式(看作业) 8.信道复用,码分多址(看作业)

上海大学机械经验及注意事项

080200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下设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等三个二级学科。本学科有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上海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点的支撑。 本学科围绕国家、地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需求,积极探索高技术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开发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和使用开发研究并举的学科建设方针,研究项目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防科工委和企业的委托等,年均科研经费约3000多万,多项研究项目曾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本学科依托上海大学机电工程和自动化学院,主要研究基地包括上海市机械自动化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新型显示技术及使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863计划机器人主题产业化基地、上海市机器人研究所、上海大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工程中心、上海大学机电工程设计院和各专业研究室等。 机械电子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和上海市的重点学科建设点,是集机械、电子、液压、气动等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检测、传感等技术于一体的新兴综合性学科。该专业着重培养既有扎实的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又掌握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理论的机电系统集成技术,造就能从事机电一体化系统研究、开发、使用及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以国际研究水平的前沿理论和尖端技术为发展目标,体现了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内容。培养学生不仅通晓机械方面的专门理论,而且掌握现代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使用技术。通过学习和研究,可获得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高等学校教学和选择多种工作的能力。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机械制造领域中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制造工艺和系统中的理论和使用方法、机电装备在交叉学科中的使用理论和方法等。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专业的工程思维和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够独立从事本领域理论研究和使用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上海大学计算机网络复习整理4.0版

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共享。2.网络=结点(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链路 3.因特网三个阶段: (1)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TCP/IP协议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是Intent的前身 (2)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3)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4 ?网络边缘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C/S),对等方式(P2P) 5.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 6.存储转发:分组交换、报文交换 7?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 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水平的)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垂直的) 9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以及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 OSI 七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四层协议: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五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10.网络的分类 按作用的范围: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局域网(PAN)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用来把用户接入到因特网的网络:接入网AN 第二章 1?物理层四大特性:机械特性(接线器形状尺寸),电气特性(电压范围) 功能特性(电压表示的意义),过程特性(事件出现顺序) 2.信道表示向某一方向发送消息的媒体 3?香农公式的意义: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方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 4?导引型传输媒体:双绞线(电话系统ADSL) 同轴电缆(有线电视网)光纤(单模光纤,多模光纤) 5.卫星通信 人造同步地球卫星作为中继器的一种微波接力通信 特点:通信距离远,且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洗好所受到的干扰比较小,通信稳定,具有较大的传播延时,保密性较差。 6.编码(看作业) 7.奈奎斯特准则,香农公式(看作业) 8.信道复用,码分多址(看作业) 第三章 1.CRC海明码 2.PPP字节填充,零比特填充 3.CSMA/CD 最小帧长计算以太网提供的服务是尽最大努力的交付,即不可靠的交付 使用CSMA/CD协议的以太网不可能进行全双工通信,只能进行双向交替通信端到端的往返时间称为争用期,用称为碰撞窗口。以太网使用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来确定碰撞后重传的时机。4.Mac 帧的格式P92 以太网上传送数据是以帧为单位传送,各帧之间必须有一定的间隙以太网不

(完整版)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p

上海大学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十 实验名称:中断机制和应用(综合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实验箱感知中断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学习使用中断系统。 3. 学习使用扩展外设。 二、实验原理 1. 程序中断:因“随机性”原因,使一个程序暂停执行,转而执行另一个程序,以处理随机事件,然后再返回原程序继续执行的过程成为“中断”。 中断发生的时间是随机的(不可预知,但发生后应该如何处理是安排好的),中断发生的“随机性”决定了“必须用硬件感知中断请求”、“不仅要保存断点,还必须保存现场”。 2. 实验箱的中断感知硬件:当执行取指微指令时,IREN =0,于是②号或门输出0,这时①号“或门”对IREQ 的Q 端开放,若有中断请求就会在这时被CPU 感知。所以无论中断请求在何时提出,都只能在取指阶段被感知!当 ①号“或门”输出0时中断被感知,同时这个低电平使IACK 的SD 有效,迫使其Q 端输出1,ACK 灯亮,并使②号“或门”对IREN 关闭并输出1;这个1又使①号“或门”对中断请求关闭并输出1,这个1又返回IACK 的SD 端,使IACK 保持Q =1的状态。所以系统进入中断服务子 程序后,ACK 灯保持亮,且不响应新的中断请求(仅一级中断)。 3. ICOE 向下经“与门”控制PC +1信号,ICOE 的另一个作用是通过③号“或门”控制EM 中指令的输出,保证在输出中断指令B8H 时,EM 不输出。 4. 5.试验箱外扩系统 6.74LS08结构俯视图 三、实验内容 1. 用74LS 08芯片搭建当电键K1和K2都为1时不产生中断请求信号的外部电路。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专业-上海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博士) 上海大学 2011年4月

目录 1 培养目标 (2) 2 培养标准 (3) 3 实现矩阵 (5) 4 课程体系 (5) 5 企业培养方案 (6) 1

上海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将隶属于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该学院集计算机体系结构、高性能计算、软件工程为特色,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含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授予点。实现了学科领域内博士、硕士、本科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全覆盖。 1990年以来,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连续四次被上海市列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计算机学科被学校列为“211工程”重点发展学科。本专业紧密联系计算机发展的最新热点以及国家及地方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开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科学及应用技术研究。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计算机体系结构、高性能计算应用、云计算技术、海量存储技术、海量信息处理、多媒体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智能信息处理、信息安全等。 学院研究力量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在计算机系统集成、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高性能计算和容错计算以及网络与多媒体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卓著。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技术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及上海市重大科技项目等,多次获得部、市科技进步奖,经费充裕。目前每年除招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外,在有关研究方向上联合培养了一批外国留学生,还与国内外多所大学签有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每年有十多名在读研究生被推荐出国攻读学位。与国内外多家著名IT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和培养基地。 1 培养目标 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为国家或企业培养具有领导和组织企业研究院开展创新预研、领导或组织制定大规模或超大

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doc

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1).学习和了解 TEC-XX 十六位机监控命令的用法; 2).学习和了解 TEC-XX 十六位机的指令系统; 3).学习简单的 TEC-XX 十六位机汇编程序设计; 2.实验内容: 1).使用监控程序的 R 命令显示/修改寄存器内容、D 命令显示存储器内容、E 命令修改存储器内容; 2).使用 A 命令写一小段汇编程序,U 命令反汇编刚输入的程序,用 G 命令连续运行该程序, 用 T、P 命令单步运行并观察程序单步执行情况; 3、实验步骤 1).关闭电源,将大板上的 COM1 口与 PC 机的串口相连; 2).接通电源,在 PC 机上运行文件,设置所用PC 机的串口为“1”或“2”, 其它的设置一般不用改动,直接回车即可; 3).置控制开关为 00101,开关拨向上方表示“1”,拨向下方表示“0”,“X”表示任意。其它实验相同; 4).按一下“RESET”按键,再按一下“START”按键,主机上显示:TEC-XX CRT MONITOR Version April XX Computer Architectur Lab., Tsinghua University Programmed by He Jia >

5).用 R 命令查看寄存器内容或修改寄存器的内容 a.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R↙;显示寄存器的内容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b.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R R0↙;修改寄存器 R0 的内容,被修改的寄存器与所赋值之间可以无空格,也可有一个或数个空格主机显示:寄存器原值:_在该提示符下输入新的值,再用 R 命令显示寄存器内容,则 R0 的内容变为0036。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6).用 D 命令显示存储器内容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D XX↙会显示从 XXH 地址开始的连续 128 个字的内容;连续使用不带参数的 D 命令,起始地址会自动加 128。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7).用 E 命令修改存储器内容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E XX↙屏幕显示:XX地址单元的原有内容:光标闪烁等待输入输入 0000依次改变地址单元 XX~XX 的内容为:1111 2222 3333 4444 5555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用 D 命令显示这几个单元的内容D XX↙ ,可以看到这六个地址单元的内容变为 0000 1111 2222 3333 4444 5555。

上海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网络与通信》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三:数据包结构分析

问题1:无法安装Sniffer软件。 刚开始的时候是希望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要求,安装Sniffer软件来进行实验。可是后来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经过上网查询原因发现是因为Sniffer软件无法和Win7系统兼容,后来发现了实验室机房自带的科来网络分析系统,就用该软件进行实验。最后成功。 问题2:该开始使用科来网络分析系统是不知道如何操作。 因为实验指导书上主要写的是一些原理方面,所以在真正进行操作的时候会有一些不知所措。后来通过网上查找教程和看实验模板,一步步做成功了。 问题3:在捕获数据包中,查看数据包协议发现HTTP协议中没有内容。 通过实验参考的一些协议说明以及报告模板的分析发现起初在实验时选择协议因为是自己随便选择的,所以发生了失误。然后重新做的时候特意留心了这一点,选择了EhernetII协议,最后成功。 本次实验的体会(结论)(10分)得分: 通过这次的实验,我了解Sniffer的工作原理,掌握Sniffer抓包、记录和分析数据包的方法,并且在这个实验中,使用抓包软件捕获数据包,并通过数据包分析每一层协议,也对协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不再是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再用科来网络分析系统的时候从刚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熟悉操作,我觉得自己的收获很大。 这是一次很实用的实验操作,并且在实验课上发现的问题能够通过自己思考网上查询和询问老师得到的及时的解决,所以这次的实验做得很顺利,尽管在刚开始的时候安装软件发生了一些不可预知的错误,整个实验还是很顺利的完成了,希望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 思考题:(10分) 思考题1:(4分)得分:写出捕获的数据包格式。(见实验过程中的结果分析) 1.打开机房桌面上的科来网络分析系统软件,设置过滤器,选择网卡。 2.设置数据包过滤器 3.新建过滤规则,自定义数据包过滤器 4.开始抓包 5.停止抓包后的协议统计信息 思考题2:(6分)得分:写出实验过程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中选择HTTP协议进行分析,涵盖了TCP/IP/数据链路层MAC帧等。 1.选择一个数据包 2.双击打开,查看该数据包 3.以太网,MAC帧 3.1格式:

新版上海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如愿以偿考到自己期望的学校,在这一年的时间内,我秉持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信念终于熬过了这段难熬却充满期待和自我怀疑的岁月。 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在这期间,我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有没有可能成功上岸,这样的想法,充斥在我的头脑中太多次,明知不可想这么多,但在休息时,思想放空的时候就会凭空冒出来,难以抵挡。 这对自己的心绪实在是太大的干扰,所以在此想跟大家讲,调整好心态,无论成功与否,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到最后,总不会有那种没有努力过而与成功失之交臂的遗憾。 总之就是,付出过,就不会后悔。 在此,我终于可以将我这一年来的所有欣喜,汗水,期待,惶惑,不安全部写出来,一来是对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做一个回顾和告别,再有就是,希望我的这些经验,可以给大家以借鉴的作用。无论是心态方面,考研选择方面,还是备考复习方面。都希望可以跟大家做一个深入交流,否则这一年来的各种辛酸苦辣真是难吐难吞。 由于心情略微激动了些,所以开篇部分可能略显鸡汤,不过,认真负责的告诉大家,下面的内容将是满满的干货。 只是由于篇幅过长还望大家可以充满耐心的把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赠我的学习资料供各位下载使用。 上海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301)数学一和(833)机械设计(一)

参考书目为: 1.《机械设计》(第9版)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2版)傅燕鸣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 3.《机械设计学习指导》傅燕鸣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 4.《机械设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汇编》傅燕鸣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 关于考研英语 考研英语几乎就是考阅读,做了历年的试卷后我越发觉得如果不能真正的读懂文章,那么阅读题目是很难做对的,而想要读懂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要读懂文章中的长难句,这是需要训练的,真题就是很好的训练素材。做完阅读题后,可以先不要急着对答案,把文章中的长难句和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试着自己翻译出来(可以借助词典),翻译完后再看看你先前的答案,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让你想改答案的,此时再去看看书后面对整篇文章的解析(而不是题目的解析),主要看你翻译的和解析翻译的差别,有没有理解上的偏差,进而再次思考自己的答案,并确定自己最终的答案,再对后面的答案,此时应该仔细揣摩自己做错的原因,仔细理解出题人的思路和其对文章的理解方式,找出与自己的思路的不同之处,下次做题尽量向他们一样思考。 阅读的提高,一方面是读长难句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理解能力的提高。读长难句能力的提高靠的是比较好的语法基础和练习;而理解能力的提高则靠读一定数量的文章,量变最终引起质变,所以每天至少读一篇经济学人上的文章,不需要查太多生词,主要是看懂句子,了解段落、文章的意思就行,同时积累一

上海大学历年考研试题 电影考试

上海大学考研试题 上海大学2001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考试科目:影视理论 一、解释下列名词或术语(每题4分,计20分) 1、电影艺术 2、影像 3、“连续蒙太奇” 4、表现蒙太奇 5、声画错位 二、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计30分) 1、移动摄影及其基本表现辐功能 2、“影戏”美学及其短长 3、心理空间与哲理空间及其差异 三、辨析并论述下题,首先判断其准确与否,然后具体阐析自己的判断理由与准确见解。(计10分) 场面调度“原指在戏剧舞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技巧,场面调度被引用到电影艺术中来,其内容和性质均与舞台演出不同,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包括镜头调度(或称“摄影机调度),是演员调度和摄影师调度的有机统一。 四、结合电影现象解释并论证下列问题(每题20分,计40分) 1、电影的商业性与非商业性的关系及其在当代电影中的各自地位 2、法国电影家雷内—克莱尔曾说“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观众会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一看就能懂的美国影片和必须动一番脑筋才能看懂的法国影片,-----为了替电影的美好前途着想,有才能的导演总有一天会设法把这两种学派妥善地结合起来,”对此,你如何理解?联系中国当代的发展,又有何感想?

上海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考试科目:中外电影史 一、名词解释(任选14题,每题2分,共28分) 1、《孤儿救祖记》 2、长城公司 3、联华公司 4、《歌女红牡丹》 5、《神女》 6、《小城之春》 7、昆仑影业公司 8、《党同伐异》 9、普多夫金 10、希区柯克 11、黑泽明 12、《卡里加利博士》 13、法国印像主义 14、《公民凯恩》 15、《爵士歌王》 二、简答题(任选4题,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张石川和郑正秋的创作特点? 2、什么是“新兴电影运动”的思想和艺术贡献? 3、什么是美国西部片? 4、什么是法国“新浪潮”? 5、什么是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作品、及其特点?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 1、试论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导演的代表人物、作品,以及思想和艺术特点。 2、试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中的代表人手、作品,以及思想和艺术特点。 3、谢晋在80年代的主要作品及其特点。 2002年上大电影考研试题 电影试题 2007-07-31 18:22 阅读318 评论1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