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漆概述

一、天然漆

天然漆又名大漆、生漆、土漆、国漆,是从漆树上割取下来的天然液汁。它是我国的著名特产,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涂料。至今没有一种合成涂料在坚硬度、耐久性等主要性能方面超过它。因此,它有“涂料之王”的美名。

1、天然漆的主要场地

漆树(Rhus Verniciflua Stokes)是一种高大的落叶阔乔木。在亚洲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如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印度、越南、泰国。缅甸等地普遍生长。

我国是世界漆树资源最为丰富,分布最广泛的国家。全国的23个省、自治区,500多个县有漆树分布。秦岭、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乌蒙山、邛崃山一带的广大地区,是我国漆树的分布中心(图9)。这个地区包括了不同省份的60多个县,其中以陕西产量为最多,湖北居第二位。其中陕西平利县的“牛王漆”(产于牛王沟)、湖北恩施地区的“毛坝漆”、湖北鄂西的“普新漆”(也称“竹溪漆”)最为有名。

根据树形、小叶数、叶形、果形、结果量、开割期、产漆量等因素,可把漆树分为大木漆和小木漆等不同品种。

漆树的主要经济价值是生漆。此外,漆树果实的果皮含有丰富的漆蜡,种仁又含有丰富的漆仁油,它们不仅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且还可食用、医用或用作饲料。漆树木材耐腐、耐湿、少见虫害,是高级家具、建筑的材料。真可谓漆树满身都是宝。

2、天然漆的采割

漆树生长八九年以后就可割漆,若长到十年以上割漆更好。漆液是漆树生理上的一种分泌物,是树皮经人为割伤,从韧皮部流出的一种乳白色粘稠液体。它在一定的分泌间隙种蓄积着,这种分泌间隙通常称作漆汁道(图10)。割漆,也就是割破漆汁道。树径愈大,树皮愈厚,漆汁道的总断面积亦愈大。因此,树干愈粗,漆液的储存量愈多,产漆量也愈大。

漆液产量也与漆树品种有关。一般地说,野生漆树产量低,家生漆树产量高。

大气的温度和湿度对产漆量也有影响。一年的割漆季节通常是6月中旬(夏至)到10月上旬(寒露),约120天,实际多在90天左右。小暑至大暑期间(7月上旬至7月下旬)所割漆液最好,称为“三伏漆”。适宜漆树排漆的日气温是14.5-30.8℃,日相对湿度在56%-92%。在适宜割漆的气温范围内,大气相对湿度越大,漆液产量越高。因此漆农喜欢早出割漆,喜欢阴天割漆,喜欢在茫茫云雾的山中割漆。

割漆制度也影响漆的常量。所谓割漆制度是把一定的割口数、口间距离和割漆频率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割漆方式。割漆必须按照一定的割漆制度进行,不能任意乱割。否则,轻者影响漆的产量

,重者导致漆树死亡。

割漆口型各地不一,一般多用V字型、一字型或柳叶型,下接贝壳或把竹子分破为两半的竹筒,漆液便流入其内(图11)。

生漆产量很低,一般单株平均产量仅75克-125克。经过精心培育的优良品种单株产量也只有250克。每个漆农一天只能采割750克-1000克。因此有“百里千刀一斤漆”之说。

3、天然漆的成分与检验

1)生漆的成分与质量的关系:

天然漆是由漆酚、漆酶、树胶质、水分和少量其它有机物质组成的。这些成分是个有机的组织,互相依赖而发挥作用。

漆酚含量占50-80%,是生漆的主要成分,起结膜作用,含量越高,漆的质量越好。

漆酶含量在1%以下,可以促进漆酚快干结膜。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漆酶的活性有直接影响。生漆在温度20-35℃,相对湿度70-80%的条件下,最宜于干燥。漆酶活性的高低,即生漆的燥性也是评价质量优劣的条件之一。一般燥性快的漆质量好。

水分含量10-30%。水分也是生漆在自然干燥成膜过程中漆酶发生作用时所必须的条件,即使在精制漆中,含水量也必须在4-6%左右,否则极难自干。水分含量多少,与漆树品种、割漆时间、漆树分布有关。大木漆水分高,头刀漆水分高,阴山处的漆水分高。一般的说,水分少的生漆质量好。

2)检验生漆的方法:

《本草纲目》记载:“凡验漆,惟稀者以物蘸起,细而不断,断而急收。更又涂于竹上,阴之速干,并佳。试诀有云:‘微扇光如镜,悬丝急似钩,撼成琥珀色,打若有浮沤’。”形象地概括了优质生漆的光泽、丝路、转色、浮泡等要点。与现在的经验口诀:“好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摇动虎斑色,提起钓鱼钩”相一致。

检验生漆的具体方法有:

A 鉴别皮膜:皮膜是漆液和空气接触氧化以后,在酶的作用下结成的一种漆膜。质量优良的漆,皮膜皱纹细密,色泽黑亮,触动弹性大,韧性好。

B 鉴别色彩:漆沉淀5-7天后,自然形成上中下不同颜色的漆层:油面、粉底、中间黄,即面黑、腰黄、底白。检验时可将木棍紧靠桶边插入桶底,快速直提。可在木棍上看出三层色彩,各层色愈明显,表明漆酶活力愈强,漆质愈好。若层色不清,说明质次掺假。

C 鉴别转色:生漆接触空气后,由于氧化作用,颜色不断地变化,叫转色。转色地层次是先淡黄色,渐黄色、深黄、棕红,直至棕黑为止。掺假的漆一般跳色很快。

D 鉴别丝路:漆液是半流质状态的。将漆搅匀后,把木棍插入桶内,挑起漆液形成又细又长的丝条叫丝路。品质好的漆,丝条细长,弹性大,流速均匀,断头迅速回缩,成钩状。

E 鉴别

气味:生漆具有独特的香味。大木漆有酸香味,小木漆有清香味,阴山漆酸气浓,阳山漆香气浓。掺假发酵后呈酸臭味。

F 煎盘检验分数:漆经过煎熬,挥发其水分,求得漆液内有效成分的含量,就是漆质的分数(规格)。分数愈高,质量愈好。具体操作方法是:用铜制煎盘准确称取无渣漆样一钱,在酒精灯上煎熬,煎熬过程中出现泡花,直至烟起泡息为止。离火称重,如称重6分5厘,其漆液纯度就是65%,又叫6分5漆。依此类推。

G 荫室鉴别燥性:一般大木生漆燥性较强,小木生漆燥性较弱;新漆燥性较强,陈漆燥性较弱。鉴别方法是把漆涂于竹片或玻璃上,放进荫室,快干者为好漆。

H 纸试生漆是否掺假:方法有二,一是将漆液滴于纸上并用火燃烧,凡易燃无爆裂声者为好漆;难燃且有爆裂声者,一般是掺了水或其他物质。二是将漆液滴在毛边纸上,将纸竖起让漆液自然下流,然后观察油分和水分的扩散情况,好漆扩散面小,边纹呈锯齿状。掺油的漆扩散面大,且有黄色透明的油渍出现。掺水的漆不但扩散面大,而且纸的背面还会出现明显的水渍。

4、天然漆的干燥

天然漆的干燥是漆画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干得太快,可能起皱;如果干得太慢,则拖延制作周期;如果不干,则造成返工浪费。

天然漆的干燥过程,就是天然漆的成膜过程,也是天然漆中各种成分的化学变化过程。天然漆的干燥途径有两种:一是自然干燥,二是高温硬化干燥。

1)自然干燥:

天然漆在常温下的自然干燥属于“氧化聚合成膜”。成膜过程中必须有氧的存在,还要求油适宜的温度(20-35℃)和相对湿度(70-80%)。因此必须有一个荫室或荫橱,几乎每一道工序后都要放在荫室。荫室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注意空气调节。

2)高温硬化

这是人工干燥的方法。它是在隔绝空气及高温(100℃以上)的条件下干燥成膜的。这种方法适宜于金属胎或陶瓷胎的涂漆,又需要一定的设备,因此一般不常用。

天然漆干后,便不能使用,因此,其保存很重要。一般放在木桶或磁盆中密封。少量可用磁碗加盖硫酸纸。更少量的漆,可用硫酸纸包好平置。随时用的漆,可放进冰箱保存。

5、天然漆的精制及精制漆的类别

原料生漆,一般含有20-40%的水分和杂质,必须经过加工精制才能应用。精制漆品种有生漆、黑推光漆、红推光漆和透明漆等。生漆又有底胎用生漆和揩光用生漆。所谓“推光漆”,是指不加油类、有硬度、耐推光之漆。

1)天然漆的精制工序分选漆、过滤、晾制、晒制、细滤五步。

A 选漆:漆液受漆树品种、产

地、生长环境、割漆方法、储存长短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各种漆在成分之高低、颜色之深浅、燥性之快慢诸方面特色各异。因此,精制漆时首先要根据预定用途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原料生漆,否则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B 过滤:初用粗麻布过滤,再用细布中滤,最后以细布中间夹一层脱脂棉细滤。方法是,取长方形布一块,将生漆至于中央,然后将布裹起,两端按相反方向拧紧,并装在木制滤漆架上,将滤布两端按相反方向旋转,盛漆滤布即被绞紧,漆液受压,即由布之细孔流出,杂质留于滤布中(图25)。

C 晾制:也称搅拌,是将滤净之生漆置于炼漆盘中,深一寸左右,掺入一定量的水,不断地搅拌,对增加漆膜表面的硬度和亮度作用很大。这也使生漆中的含有物结合均匀,以增加漆液的平流性。搅拌时间的长短,根据搅拌的能力以及漆的性质而定,有的需要6-7天,有的数小时即可。一般人工搅拌,入量大最好用搅拌机。

D 晒制:也称脱水,是在晾制的基础上,把漆液放在太阳光或电灯下加热,温度以40-50℃为宜。温度过高,会减弱漆的燥性;温度过低,晒制的时间就长,漆就过于粘稠。晒时,要连续不断地搅拌,使之进一步氧化聚合,同时进一步驱赶水分,使含水量达到要求(5%以下)。脱水的火候至关重要,漆液翻动时,当其表里颜色一致,而无水晕痕迹时,即可停止。一般需要2-3小时。

E 细滤。

2)红推光漆的精制要点:

一般来说,漆本色呈红褐色,与黑漆相对而言,本色推光漆习惯称为红推光漆。它主要用来调制各种不透明色漆。制红推光漆首先选择色浅燥性快的生漆为原料。如陕西平利大木漆、贵州小木漆、四川城口大木漆等较为适宜。晾制和晒制过程如前所述。为适应天时变化用漆的需要,红推光漆要求分快干、慢干、不快不慢三种类型。快干漆一小时左右即干,福州称“紧推光”;不快不慢则5小时左右干;慢干则8小时以上干。

贵州毕节大木漆,四川城口大木漆燥性强,最宜精制紧推光。

3)透明漆精致要点:

透明漆也是红推光漆,所谓透明是相对而言,不过色浅透明些罢了。它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调进透明颜料制成透明色漆,以做罩漆用,在金银或浅色漆上罩涂。其精致程序和红推光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晒制温度不宜高过45℃,时间仅2-3小时即可,以免晒之过黑。选原漆时,须选色淡透明度强之油籽漆类,如陕西平利、紫阳,湖北郧阳,河南淅川、镇平、卢氏等县所产者。其次在炼制末期调入适当藤黄(5%),以增加透明感。

4)黑推光漆精制要点:

黑漆的用途最广,俗称黑

推光漆。精制过程与红推光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搅拌至色变深棕,粘度高,起梯状下坠后加入氢氧化亚铁再行炼制,加入量以3-5%为宜。因为天然漆漆膜总偏红褐色,加入氢氧化亚铁后方成正黑色。氢氧化亚铁的制作方法:

A 准备硫酸亚铁(FeSO4·7H2O)和无水碳酸钠(Na2CO3),它们的比例为:硫酸亚铁﹕无水碳酸钠=2.6﹕1

B 分别置于容器中,并各注入等量的清水使其溶解。

C 将以上两种溶液注入一个大容器中,使其混合,呈绿色。

D 使其沉淀。

E将上层清水倒掉,再注入清水,使其混合,再沉淀……如此三回。

F 沉淀物即为氢氧化亚铁(Fe(OH)2),呈桔黄色,晾干后即可装瓶备用。

氢氧化亚铁更简易的制作方法是:将硫酸亚铁(又名绿矾、皂矾)浸泡于农用氨水中即可使用。

黑推光漆也要注意选料,湖北恩施毛坝大木漆,粘度强,棕色如烟丝,氧化后转色快,漆分均在五分八以上,炼制黑漆最好。贵州德江小木漆、四川酉阳小木漆等亦可。

5)半熟漆精制之要点:

红推光、透明漆、黒推光,统称为熟漆。半熟漆即生漆稍加工即可,是揩清用的一种上等生漆。福州称为“提庄”。制法要点是:只需搅拌,时间也不宜过长,七八小时即可。色泽由灰白色转为均匀一致的淡红琥珀色。粘度教生漆稍高又低于黒推光。故不用晒制,也不需加水。

6)生漆的制造要点:

这里说的生漆不是原装生漆,而是一种易干的在原装生漆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含水量大,适于漆灰底胎之用漆。它要求与瓦灰调和而快干,因此加入一定的清水(为增加粘度又可加入洗漆渣的熟桐油),加水的比例约为25-30%,搅拌均匀即可,不需晾制,更不需晒制。

漆的精制过程及精制漆的类别,流程如下:

选漆——>粗滤——>中滤——>细滤 [晾制(搅拌),初期加水]——> 末期加色 —>晒制——>细滤——>装盆

精制漆分为熟漆、半熟漆和生漆,熟漆又分为红推光、透明漆(透漆)和黒推光(黑漆)。
6、天然漆的性能和应用

1)天然漆的性能:

A 漆膜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如漆膜坚硬,其硬度达0.65-0.89(漆膜值 / 玻璃值)。而一般合成漆的漆膜硬度仅为0.2-0.4;漆膜耐磨强度大,耐磨性优于任何合成树脂和其它涂料;漆膜光泽明亮,而且持久;漆膜密封性能好,其针孔非常少,粘性好,与木质的附着力强。

B 耐热性高,耐久性好。

C 漆膜不溶于任何动植物油和矿物油。

D 漆膜能耐各种溶剂。

E 漆膜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和一定的防辐射性能。

2)天然漆的应用:

由于天然生漆具有防腐蚀、防渗透、防潮、防霉、

防盐碱等性能,漆膜具有硬度强、耐磨,并有美丽耐久的光泽等特点,因此生漆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军工、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冶金采矿工业、纺织印染工业、冶金采矿工业、纺织印染工业、医药工业以及古建筑和文物的保护。漆器和漆画用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7、天然漆的过敏毒性及其预防

漆酚是使人体皮肤过敏的刺激物。0.001毫克的生漆即可使敏感动物产生皮疹。80%的人初与生漆接触易得过敏性皮炎,皮肤局部肿胀、发红疹、奇痒,严重者局部呈水痘状,俗称“漆疹”,“漆咬”,实为生漆皮炎。这并不可怕,一般生过三四次漆疮之后,体内逐渐增加了抗御力,即免疫力,不仅本人不再生漆疮,还能把本人对生漆的抗御力、免疫力遗传给子女。有人过分渲染了天然漆对皮肤过敏的毒害。其实生漆还可入药,中国就有生漆药用的历史,在《神农本草经》、《太平圣惠录》等历代本草中都把干漆当作药材。据有关资料,中药工作者把干漆引入抗癌中成药平消片组成药物之一,主要取漆酚的破淤、消积、燥湿、杀虫作用。因为中医认为肿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血、痰、食郁结集聚所致。在《本草图经》、《陆川本草》、《本草逢原》和《本草纲目》中都有漆叶药用的记载。

天然漆到底对人有毒还是可以治病?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关键在于分寸。为了防止突发性的反应,为了减轻反应,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1)工作场地要有较好的通风条件。

2)工作前手、脸等皮肤裸露部分涂一层甘油或皮肤防裂膏等,或者戴上橡胶手套。

3)皮肤不慎粘漆后,立即洗净。

4)停止工作后,一定要把手洗干净,即使研磨工序过后,也不可忽略洗手。

5)一旦漆过敏,暂时离开工作环境,七八天后,会基本痊愈,再开始工作。

治疗漆疮的偏方很多,似乎没有什么效果,医院也不见有什么好办法。不过,不妨一试。

二、腰果漆和合成漆

1、腰果漆

漆树科植物是个大家族,有60属600多种。腰果树(槚如果树属,Anacardium)亦属于漆树科,原产于巴西,现广泛生长于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印度、印尼、菲律宾等热带国家和地区。我国海南、广东、云南也有分布。其实叫槚如果,因形状如腰子(肾),所以通常称为腰果。腰果营养丰富,可食用,与榛子、杏仁、核桃仁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干果,其油为上等食用油。

腰果加工的副产品——腰果壳液,内含丰富的油量(约30-70%),可加工成腰果漆(Cashew),也是一种上等涂料。美、日、印、英诸国对腰果漆的研究和利用较早,特别是日本生产的品种很多。所谓“合成日本大漆”

就是利用腰果壳液产生的,已应用于漆艺行业。我国广东阳江、福建漳州等地也有生产。

1)腰果漆的炼制:

腰果壳液的成分为:槚如酚,约占85%;槚如树油,约占10%;槚如醇,约占5%。腰果漆是利用壳液中槚如酚分子能与甲醛等化合物聚缩生成树脂的原理构成的。第一步:使腰果壳液在高温下焦化一部分树胶质之类的不纯成分,脱去部分色素。第二步,再与苯酚、甲醛及桐油等合成。因此腰果漆是天然和合成相结合的涂料。

2)腰果漆的主要性能:

腰果漆在主要性能方面接近天然漆。不仅硬度好、耐磨性好,也耐酸、耐碱、耐水,其透明度比天然漆还好。

3)腰果漆的优点:

A 干燥快,不象天然漆那样需要一定的温度与湿度,不必荫室,基本是“全天候式”,周期快。

B 透明性好。

C 与多数颜料大多没有化学反应,因此可用的颜料品种比天然漆多。

D 无皮肤过敏。

E 价格较天然漆便宜。

4)腰果漆的缺点:

A 色素偏红。

B 性脆,柔韧性弱。

C 燥性太快,作画操作不便。

D 含苯类有害物质。

2、合成漆

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合成漆种类繁多。

1)合成漆的种类:

A 聚氨酯树脂漆:聚氨酯是一种高级透明树脂漆。硬度大、耐磨、耐酸、耐热。聚氨酯树脂漆型号很多,一般分甲乙两组配合使用,使用时按甲乙配合比例调合均匀。聚氨酯还可和天然漆混合使用,既可提高天然漆的透明度,又可加速天然漆的燥性。

B 硝基清漆:即汽车喷漆。耐磨、透明。天津铝板漆画即用此漆。

C 喷漆:有透明和各种色彩的自动喷漆,使用方便,并有光和亚光的区别。

2)合成漆的优点:

A 透明,适宜调制各种浅色漆,尤其适用于金银罩明。

B 快干,不需要湿度条件。

C 购买容易,使用方便。

3)合成漆的缺点:

A 光泽一般过于刺眼,不如天然漆柔美。

B 多含有化学有害物质,如聚氨酯对呼吸道有刺激,有人咳嗽,有人头晕。非到万不得已时,最好不用、少用。合成漆只可作为天然漆的补充,不宜做天然漆的代用品,也做不了天然漆的代用品。
三、桐油

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如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诸省都有桐树。桐树的桐油籽可榨油,即为桐油。它是一种干性用油,其油膜干燥迅速,耐水、耐碱、耐大气腐蚀。自古以来,民间将其广泛运用于家具、建筑、油布、雨伞和漆艺。

桐油以其清澈透明、色嫩黄或带绿相者为佳,深黄带棕色者为次。一般的说,新油比称油好。生桐油薄膜缺乏韧性,光泽也差,因此必须将生桐油加工成熟桐油后方可使用。漆画用桐油分广油、明油

两种。前者稀,后者稠。制法如下:

1、广油

用火加热生桐油至110-140℃,使其水分及蛋白质失去大半即可。具体办法是:将生桐油倒入锅内,放在火上熬,注意火力不可过猛。开始锅底升上白泡沫浮于油面,并逐渐高涨集中,慢慢泡沫中有大泡冲起,并开始散开,便马上起锅。并用瓢将油不断地舀起倾下,促使其快速冷却,即为广油。广油较生桐油的粘度高一倍,较生桐油稠,较明油稀,适用于调配色漆,以提高色彩的鲜明度。但不宜多用,以漆量的10-20%为宜,太多不仅会影响漆的燥性,也会影响漆的硬度,不利打磨和推光。

2、明油

把生桐油直接用火加热至280℃,油面气泡去尽,色彩透明,并呈沸腾跳动状即可。如过火则粘结如冻胶,不能使用。

为防止熬过火,首先备若干广油准备掺兑。待油面泡沫开始发散,马上起锅用瓢舀出,倾入预先准备好的器皿中,并很快反复舀起倾下,以便迅速冷却。同时可逐步加入广油搅拌。明油粘度强,一般用于调制金地漆(贴金用漆),用量很少。

无论是广油或者明油,熬到火候时,一定要注意急剧散热和降温,否则容易过火。



四、颜料

天然漆对于颜料很挑剔。因为天然漆含有漆酸,而各种盐基性颜料均系金属化合物。凡含锌、钡、铅、铜、铁、钙、钠、钾等金属的颜料,一与天然漆调合就同漆酸起化学作用,色泽变暗甚至变黒,故不能使用。只有不能与漆酸起化学作用的贵重金属如金、银、钛、汞等才能入漆。近代从炼焦油中提取的有机颜料,非金属性且耐酸耐碱,则宜于入漆。古代多用矿物盐基性金属化合物颜料,如银朱、赭石、石黄、石青、石绿、铅粉、煤烟等,其中除银朱、石黄、煤烟之外,多不宜入漆,故古代漆色较暗。“绿沉漆”之由来即因石绿入漆颜色灰暗而起。

入漆颜料基本上有银朱、立索尔红(西洋红)、镉黄、钛白、酞菁蓝、酞菁绿等。由于钛白和酞菁蓝、酞菁绿等颜料出现,漆色能调配出多种的深色、浅色,再加上运用泥银、泥金,色彩就更加丰富了。

1、银朱

即硫化汞(HgS),又名朱砂,有天然的和人工制造的两种。天然产的以广东佛山的“佛山朱”、湖南辰州的“辰砂”最为著名。银朱颜料中又有朱磦,呈桔红,系银朱漂制过程中浮在最上层的一种。约2.5kg银朱中可出0.5kg朱磦。

银朱为不透明颜料,覆盖力强。朱磦则呈半透明性。这两种颜料中国画中也常用。

银朱和朱磦在化工颜料店有售,美术品商店中也可买到,但价格太贵。不过可从药材商店买来,自己加工。由于它硬度低,在磁乳钵中就可以粉碎。

2、立索尔红


西洋红色,为透明性颜料,和透明漆调在一起即成透明红,上海化工颜料厂出产。英国、德国产的西洋红很有名,是用一种名为胭脂介的昆虫制成。中国画也用。

3、石黄

产于砷矿,又有雄黄、雌黄,都是硫化砷(AsS )。雄黄呈桔黄,雌黄呈中黄,石黄呈柠檬黄,是中国传统的入漆颜料。虽不十分鲜艳,却有一种古朴的色调。云南、广东、甘肃等地出产。目前市场上很难买到,在中药店可以买到雄黄。

4、耐晒黄

上海化工颜料厂出品,调漆呈绿味,是非透明性颜料。

5、镉黄

即硫化镉(CdS),其鲜艳度超过耐晒黄,覆盖力也强。

6、藤黄

系海藤树树脂,多产于亚热带地区的越南、缅甸等国,呈柠檬黄色,为透明颜料。可用酒精溶解,调入透明漆中,作罩明用,同时是制造透明漆的重要材料。中国画也用,美术用品店可以买到。

7、钛白

即二氧化钛(TiO2),是非常理想的入漆颜料,覆盖力很强。不过有两种类型:一是入漆呈暖色,较纯;二是呈冷灰色,由于内含微量铁元素所致,不过也可用。

8、酞菁蓝

很理想的入漆颜料,呈普蓝味,透明性,与透明漆调合成透明蓝,上海产。

9、酞菁绿

也是很理想的入漆颜料,透明性,入漆可成透明绿。英国有一品牌的很好,上海也产。

10、油烟

是黑色颜料。可以自制:点燃油灯(菜籽油、煤油均可),在灯的上方罩一硬板,油烟即慢慢凝结,刮下即可。福州称乌烟。

以上各种颜料,均为干色粉,与漆调合为漆彩,方可用。调制方法是:将颜料置于调漆板上,加入少许广油,用石杵分期分批研磨,并不时翻动清理,务必研细,这与色彩的鲜艳度很有关系。研细之后,再调入透明漆或红推光漆。一般来说,入漆量不得少于5%,入漆太少,彩漆不够坚牢;入漆过多,会影响色彩的鲜明度。

颜料和漆调合后的彩漆干后一般较原来为暗。不过,经过一定的时间(数月甚至更长)又会恢复到调制时的色彩,可称还原,福州行业称为“开”。如果漆的含量过大,色彩便不会还原。

11、金

金可以看成黄色颜料,有箔、箔粉、泥、丸粉等。

1)金箔:

现将金提纯,用乌金纸人工捶打而成。按传统规定60克金剪成63cm见方大小的箔块1792开,每开间衬以乌金纸,进行初打,称为“打开”。约打开放大为原坯之4倍,再将金坯逐张翻至比原开约大4倍的乌金纸内,进行第二次细打,称为“打四”。要求4路捶打用力均匀,厚薄一致,不破不裂,寸度要与乌金纸大小相衬,再加切割成8开,每60克黄金打成金箔14636张(1792×8=14636)。金箔分顶红(又称库金)、赤金两种。前

者发红,成色高;后者发黄,成色低。金箔克用于贴金。

2)金箔粉:

将可乐瓶下开口,蒙上90目左右的箩网,并绑上一个塑料袋,便自制成捣箔粉筒(图12)。在另一口插上毛笔,轻轻搅动,金箔即因搅动而碎,通过箩网的孔隙落下,即为金箔粉。可用于贴金、晕金。

3)金泥:

将金箔置于调漆板上,用少量桐油调和,徐徐研磨成泥,并加入漆和颜料,便成泥金或含泥金的色料。

4)金丸粉:

即粒状金粉,莳绘用。日本莳绘用金粉很多,有各种型号,不易得,不过可自制。方法是将金锉成细粉,再通过碾压,最后过箩筛分出粗细。

莳绘用金粉也有片状者,不同于箔粉,需有一定的厚度。

12、银

即白银,可以看成是白色颜料,也有箔、箔粉、泥、丸粉等。

1)银箔

制法如金箔,不同的是70克的纯银切成1792开,最后不必再切割为8开。

2)银箔粉:

制法与金箔粉同。

3)银泥:

制法与金泥同,用途更广泛。一因银较金价廉,二因色白,适宜调配多种浅色漆。

4)银丸粉:

制法同金丸粉。

5)烟金箔、古铜箔:

系银箔用硫磺烟熏成。烟金箔又称假金箔,可代用金。古铜箔可调成古铜色。

13、铝

作用与银相近,也有箔、箔粉、泥之不同。

1)铝箔:

因铝箔廉价,大量用于漆画,但反射色彩的能力较银箔差。

2)铝箔粉:

制法同银箔粉。铝箔比银箔稍厚,也比银箔脆,因此铝箔粉洒于漆板上,能更好地保留粒状肌理,再罩漆打磨,效果很好。根据需要可备60目-100目不同细度的铝箔粉。

3)铝泥:

如银泥,所不同者,色彩较银泥灰冷,不及银泥白。

金箔、银箔、铝箔在福州和南京均有销售。

五、镶嵌材料

漆画中可用的镶嵌材料很多。只要有一定硬度,耐打磨,能持久者均可取,关键在于“合用”。通常的有贝壳、蛋壳、金属、角骨、木石等。

1、贝壳

种类繁多,贵重的有夜光螺、鲍鱼贝(石决明)、珍珠贝等。我国江南一带湖泊中的白色蚌壳,其裙边有漂亮的色彩,也可用。

加工办法是先将贝壳外皮去掉,然后在砂轮上打磨成片。厚薄根据需要而定。

韩国漆艺以螺钿著称。其加工工艺比较先进,先用机器把贝壳分离切割为薄片,薄片又可切割成宽窄不等的条条,不仅使用方便,贝壳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螺钿也可加工成颗粒如砂,可以洒于画面。

2、蛋壳

通常使用的有鸡蛋壳、鸭蛋壳、鹌鹑蛋壳。鸡蛋壳的色彩有红白之分,鸭蛋壳又有呈绿色者。鸭蛋壳因略有透明,粘合蛋壳之底漆能衬托于表面,故较鸡蛋壳暗。鹌鹑蛋壳比鸡、鸭蛋壳薄,适用于镶嵌面

积小而又精密的部分。蛋壳也可以加工成颗粒,洒粘于画面。

3、金属

金银镶嵌,汉称“金银扣”,金银高于漆面,不磨;唐称“金银平脱”,金银薄片嵌于漆上,然后涂漆磨平,日本现称“平文”。

金银以外,尚有锡、铜、铅、铝等。

嵌片以外,尚可嵌线。

4、角骨

牛角、牛骨、驼骨等均可用于镶嵌。兽骨的加工方法是,先将其破成两片,加石灰与石碱放在锅里蒸煮,以去其油分,再加工为薄片,即可使用。

龟壳、玳瑁也可用。

5、木石

黄杨木、紫檀木、寿山石、青田石、叶腊石、珊瑚、绿松石等等,不分贵贱,只要合宜,均可使用。
六、胎板用料

作漆画必须首先准备好胎板。胎板用料有木板、纤维板、金属板等多种。常用的还是木板。木板之外还需要灰、布、纸等。

1、木板

一般选用胶合板,三夹板、五夹板均可。进口的如菲律宾、印尼的加厚三夹板很好,不易变形。

作大画时,为防木板弯翘,需做内框及十字、井字格带(图13),再两面蒙板,俗称“双包”。合用的木材有红松、桐木等。

漆壁画的胎板可采用分块组装的形式,大小以1米左右为宜,以便于操作。

2、灰

灰与生漆调合,作为底胎的腻子。《髹饰录》载:“灰有角、骨、蛤、石、砖及坯屑、磁屑、炭末等。”角灰即牛角灰,骨灰即兽骨灰,不易得,现在也很少用。坯屑、磁屑系用陶片或磁片研碎筛选而成,也少用。现在常用的有瓦灰、河砂、土粉等。

瓦灰:将砖瓦用粉碎机碾成细粉,筛出粗细,有粗灰、中灰、细灰三种。细瓦灰的制法是将瓦灰盛在缸内,注入清水,搅拌均匀后让其沉淀,再将最上层部分取出,晒干即成。

河砂:选取最细之河砂筛后即可使用。河砂是石头风化而来。日本木曾漆器用灰是取自山上冲下之砥粉。

土粉:成都漆器用灰即当地的土粉。日本轮岛涂也是用当地小峰山的土粉。化工店的黄土粉、石膏粉也可用。

3、布、纸

布有麻布、夏布、绸布、豆包布(较薄而稀)等;纸有高丽纸、皮纸等。

4、面粉

面粉调生漆,称生漆面,日本称“麦漆”,用于在胎板上褙布,糯米粉也可用。

5、漆

最好用天然生漆。此生漆系原漆加水后的生漆。腰果漆也可用。广东阳江出产的腰果漆专有适宜于底胎用的地漆。



七、研磨用料

研磨用料有水砂纸、磨石、人造磨石、木炭等,又可称为研磨工具。

1、水砂纸

粗细有多种型号。国产的有280﹟、320﹟、360﹟、400﹟、600﹟等,号愈大愈细。天津帆船牌、湖北通城钻石牌的水砂纸较耐用。

日本型号更多更细,也更耐用。有800﹟、1000﹟、1200

﹟……韩国也有。现在均有进口。

2、磨石

青理石、红理石是天然石,质坚而细,无砂质,系凿岩石而得。

3、人造磨石

有各种形状、各种型号的,如400﹟、600﹟、800﹟……也可用磨刀石,又叫油石,五金化工店有售。

4、研炭

松、梧桐、山榉、椿等的木炭较为适宜,细度相当于1200﹟水砂纸。日本漆艺用木炭极其讲究,因粗细而有多种,有的用于初磨,有的用于细磨,有的可以修成针状如笔以磨纹样之细部(图14)。



八、推光揩清用料

1、灰:即细瓦灰,钛白粉亦可,用于推光。

2、植物油:如花生油、菜籽油、豆油等。

3、发团:女人发团,蘸油和瓦灰可擦去漆面之纹理,实则一次细磨。

4、脱脂棉:揩清用,蘸生漆薄擦于漆面。



九、稀释剂、洗涤剂

1、樟脑油:樟树中提取,挥发慢,入漆可平刷痕,是最理想的稀释剂,但用量过多会影响漆的燥性。

2、松节油:由松树中提取,挥发较樟脑油快,也宜于作稀释剂,油画也用。

3、酒精:即乙醇,挥发快,宜于作洗涤剂。

4、汽油:挥发快,宜于作洗涤剂,有时也作稀释剂。

5、煤油:挥发慢,也可作洗涤剂。一般利用其性能,作装饰花纹。

6、植物油:可做洗涤剂,清洗漆刷、漆画笔,也可清洗粘在手上的漆。



十、其它

1、丝绵:贴金、晕金时用于敷擦金、银粉。

2、皮纸:过滤少量漆用。

3、绸布、细纱布:过滤漆用。

4、漆粉:用漆调配各种彩色,涂在玻璃上2-3道,干后刮下,捣碎过筛,分出粗细,即成漆粉。用腰果漆调色涂于塑料布上,较易脱落,也很方便,莳绘用。

5、炭粉:将木炭研细筛过,堆漆用。

6、硫酸纸:盖漆、包漆用。

7、复写纸:用棉花蘸钛白粉擦在高丽纸上,便自制成复写纸,也可买现成的红色复写纸或蓝色复写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