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20200514103649)
小学阅读词语理解8种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第一题往往就是稍简单的理解词语类题目,是最基础的理解鉴赏总结性题目,但正因为文章中没有答案,词汇量少,理解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差的小学生却很难做对。
其实,要想做好词语理解题目,有8种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正确解释词语:一、分字解释再串字成句法把要解释词语中每个字分别解释,再连接成句。
例如:争先恐后:争夺第一,害怕落在后面。
谦虚:态度谦和,虚心,不自满。
没精打采:没有精神和神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二、近义词替代法即用所解释词语的近义词来解释本词。
如:骄傲:傲慢,看不起别人。
“傲慢”就是“骄傲”的近义词,两词可以互为解释。
精美:精致美好。
懦弱:软弱。
三、反义词法即用所解释词语的反义词来解释本词。
如坚强:不软弱。
“软弱”是“坚强”的反义词,在前面加一个“不”字就可以解释了。
懦弱:不坚强。
羞耻:不光彩,不体面。
四、联系语境法一般词语解释都离不开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合理解释某一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我们应掌握的最基本的阅读能力。
例如:“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句中“碰壁”一词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可知,是指社会黑暗,比喻人们丝毫没有自由,处处受陷害。
五、词性理解法即根据要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感情色彩来判断词义。
例如:“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这句话中“骄傲”一词,并不是“自满自大的意思”,而是感情色彩'褒义’的“自豪”的意思。
而相反“他这次没考好,是因为平常太骄傲了。
”这句话中的“骄傲”,则是“自满”的意思。
六、难字突破法即将所解释词语中最难的一个字找出来加以反复推敲,正确解释,再解释整个词语。
例如:“守株待兔”中“株”是“树桩”的意思,整个词语就是守着树桩,等待被撞死的兔子,形容不想主动努力,只凭侥幸心理,希望不劳而获。
七、引申找比喻义法来自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或典故的成语、俗语、谚语等,往往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因此这类词语解释要先写本义,再写比喻义。
如:滥竽充数:本义指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小学常用理解词语的方法及解释词语应用技巧

小学常用理解词语的方法及解释词语应用技巧1.解释关键字法有很多词语,只要解释好关键的那个字的意思,词语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如:“一声不吭”一词,让孩子查阅字典,弄懂“吭”的意思,学生就会明白,哦,原来“一声不吭”一词的意思是“一声不响”的意思。
如:筋疲力尽,只要把“尽”解释清楚,整个词语就不难解释了。
2.词素拆拼法即把表示简称或数字缩语的词语拆开来组词,再合起来。
如“追寻――追赶、寻找;“焦躁”——焦虑、烦躁;“优雅”——优美雅致;“辞职”——辞掉职务;“难免”——难以避免;“恳求”,恳,诚恳;求,请求。
合起来是诚恳地请求。
幽雅,幽静文雅。
“漫游”一词,漫,随意,不受拘束;游,游玩。
合起来就是随意游玩。
“疾驰”,疾,飞快地;驰,奔跑。
合起来是飞快地奔跑。
屏息凝视,抑制呼吸聚神地看。
勘测-勘探和测量。
3.同(近)义换词法即找出与所要解释的词语相应又比较常见的同(近)义词来代替。
例如“顷刻间”——一刹那、一瞬间、一霎时、转眼间等,形容时间极短;又如“犹如”――好像;“清晰”——非常清楚;“疲惫”,近义词是疲乏,词义就是非常疲乏。
“沉寂”,近义词是“寂静”或“静寂”,词义则为十分寂静。
立刻-马上;眩目-耀眼等。
但要注意区别它们之间的差别。
4.反义否定法。
即用反义词加“不”或“没有”的否定形式来解释词义。
如“笨拙”-不灵便;“容易”-不困难;“不生疏”——熟悉;“隐藏”——不暴露、不败露;“娴熟”——不生疏;“冷落”,反义词是热闹,词义是不够热闹。
“镇定”是不慌乱;“干燥”就是不潮湿;模糊-不清楚;崎岖-不平坦。
5.造句、演示法即通过造句和动作表演来理解词语。
如理解“”只要造个句子就能理解了。
“”做个动作就能理解了。
6.举例法有些词语如果硬性地给它下定义往往弄不准确,可以通过列举事例进行讲解。
如:分秒必争-非常珍惜时间,同学们对学习时间抓得很紧,课堂上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放过。
这真是“分秒必争、惜时如金”啊!7.语境解释法指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来解释词义。
小学语文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小学语文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理解词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能力。
它不仅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一、查字典法字典是我们理解词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当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时,通过查阅字典,可以准确地了解词语的读音、意思、用法等。
比如,“蜿蜒”这个词,孩子们可能不太清楚它的意思,通过查字典就能知道它是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二、分解组合法有些词语可以通过先分解再组合的方式来理解。
比如“争先恐后”,先理解“争先”是争着向前,“恐后”是害怕落在后面,合起来就是争着向前,唯恐落后的意思。
再如“一丝不苟”,“一丝”是一点儿,“不苟”是不马虎,组合起来就是形容做事认真,一点儿也不马虎。
三、联系上下文法在阅读文章时,很多词语的意思可以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推断。
上下文常常会对一些生僻或难以理解的词语进行解释、说明或暗示。
比如,在“他的脸色十分苍白,看上去很虚弱”这句话中,通过“脸色苍白”和“很虚弱”,我们可以推测出“虚弱”这个词大概是指身体不健康、无力的状态。
四、找近义词法当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可以尝试找它的近义词来帮助理解。
比如“美丽”的近义词有“漂亮”“好看”,那么通过这些近义词,就能更好地理解“美丽”的意思。
但需要注意的是,近义词之间可能会存在细微的差别,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解释。
五、找反义词法与找近义词法类似,找反义词也能帮助理解词语。
比如“黑暗”的反义词是“光明”,从“光明”的意思反推,就能大致明白“黑暗”指的是没有光、昏暗的状态。
六、结合生活实际法有些词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它们的意思。
比如“热闹”这个词,我们可以想想逢年过节时街上人来人往、欢声笑语的场景,就能理解“热闹”是指场面活跃、喧哗的意思。
七、造句法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自己造句的方式来加深对它的理解和运用。
小学语文解词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解词的方法有哪些要准确、鲜明、生动的使用词语,除了靠平时的学、说、用外,掌握一点解释词语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解词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语文解词的方法1、扩充解释法扩充解释法就是将需要解释的词进行适当扩充而对词语进行解释的方法。
其中组词法是常用方法,如:欢乐--欢喜、快乐宽阔--宽敞、辽阔幽香--清幽的香味电灯--用电发光的灯诚实守信--为人诚实、遵守信用2、近义解释法近义解释法是用需解释词语的近义或同义的词或词组短语等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
如:增添--增加关怀--关心美丽--漂亮3、反义解释法反义解释法是用需解释词的反义词或相反意思的词组短语等前面加否定副词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
如:紧张--不镇定懦弱--不勇敢缓慢--不快速4、归类解释法根据词义有概括性和模糊性的性质,对一些比较简单但又不好解释的词语可以采用把需解释的词语进行归类的方法进行解释。
如:苹果-- 一种水果机枪-- 一种现代兵器玫瑰-- 一种花朵火车-- 一种交通工具5、比喻解释法比喻解释法是将需要解释的词与一些常见的、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用比喻句式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
如:红色--像鲜血一样的颜色绿色--像树叶一样的颜色6、功能解释法功能解释法就是用需解释词的使用功能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
其中“形容__是一种常见形式,如:马虎--形容做事不认真。
人山人海--形容人非常多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的大7、下定义法用简练的语言对词语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确切的叙说、解释。
它适用于解释某些有关科学概念的词语和一般性名词。
如:学者--在学说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沁园春--词牌名。
8、描写说明法描写事物、概念的性状;说明词语的引伸义、比喻义。
如:莽莽--①形容草木茂盛。
②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忸怩--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9、比喻揭示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打比方来揭示很难用确切语言释义的抽象概念。
理解词语的六种方法

理解词语的六种方法
1.语境法:根据词语所处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其含义。
词语的具体含义
往往是由上下文所决定的,通过语境可以推断出词语的具体意思。
2.词义辨析法:通过对比和辨析相近词语的含义来理解其具体含义。
有些词语的含义较为接近,但又有微小差异,通过对这些词语进行辨析可
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其含义。
4.符号法:通过对词语的符号、图像和标志等进行理解来推断其含义。
有些词语具有特殊的符号或标志,通过理解这些符号可以更好地理解词语
的含义。
5.上下位关系法:通过了解词语之间的上下位关系来推断和理解其含义。
有些词语之间存在层级关系,通过了解上下位关系可以推断出词语的
具体含义。
6.比喻法:通过运用比喻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有些词语具有隐
喻或象征意义,通过比喻可以将这种隐含的含义转化为具体的理解。
理解词语的方法

本义指座位没 有空着的。
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坐在前几排
A
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 方杂技,使他们入了迷,他们和中国观
众一起,为每位,全坐满了
C
观众。
先说词语的本义,再说词语在文中的意
D
思。
有一棵大树,它自命不凡,常常吹嘘自己的本领。一天,它对大地说: “谁也没有我本领大。夏天的太阳多热呀,像个大火球,可我能用我的手 臂遮挡住炽热的光线,给那些走累了的过路人提供凉快的歇脚地方,我的 枝杈还能为爱玩的年轻人来搭秋千,让他们愉快地荡来荡去……”
大树越说越得意,它环视四周,讥笑房屋矮小,大地的低下,自认为伟 大无比。人们经常在它脚上浇水,在它树荫下点蜡烛,它把这些都看作是 对它的崇拜。于是它更加飘飘然,目空一切。天下雨了,人们为了躲避雨 淋,成群结队地挤在树下,但它却摆出一副傲慢的架式,拼命地摇晃,以 示自己是那么了不起。月夜里,当月亮透过大树的枝叶照到大地的时候, 大树就说:“大地,你看看,月亮都是先由我来享受,然后才轮到你。” 大地对它的无理挑衅根本不予理睬。
一天傍晚,乌云翻滚,不一会儿,刮起了特大风暴。大树一看,四周一 片混乱,过路的人们四处跑个不停,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到它下面来避风雨。 小鸟也进了远处的房屋。大树在风雨中抖动着,它慌得不知所措,但怕人 讥笑,仍故作镇静,硬挺着腰杆,不一会儿,它开始感到力不从心,脚跟 松动了。它羞愧地对大地说 真没想到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有力量的 从 此以后 它不再也不敢吹嘘了。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目空一切: 不知所措:
理解词语的方 法
1、联系上下 文理解词语 (这是理解词 语的重要手
段)。
2、找近义词、说反义词、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
3、通过感情朗读来理解词语(如果学生读出了相应的语 气,也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词语教学是中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深感困难的地方。
中段课标中提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为此,我们努力探索词语教学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词语。
(一)让学生熟练使用工具书,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是二年级已经掌握的内容。
但是学生往往不愿意使用,将其束之高阁,等着老师现成的答案。
(二)据词定义,即教会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择义。
有了字典,查到一个字,这个词应该选择哪个意思呢这就需要择义。
教学时,我首先教会学生读字典,学会看字典里的解释和举例。
所查词语如果例子中有相同的,那么这个词的意思肯定是它。
如果不一样,那就把这几种意思放入具体的句子里,看谁最恰当。
择义学生是感到最困难的。
有些词有好几种意思,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统统也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比较用哪个意思最合适就选哪一条解释。
所以,勤查字典是理解词义的最好方法。
(三)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注释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教给学生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这是理解词语的重要手段)或许我们的语文老师经常跟我们说起理解文章的一个注意点: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其实,这里就告诉了我们解释词语的一个方法,那就是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
有时,我们对于比较陌生的词语,或者只能意会那个词语的意思却说不出来,我们不妨到上下文去找找这个词语的意思。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语言是从生活中来的,我们在阅读中遇到的词语当然就可以回归到生活中去理解。
理解“水泄不通”,我们不妨想想节日里商业街上的情景;理解“体贴入微”,我们不妨想想关心我们的长辈们是如何对待我们的;理解“同心协力”,我们不妨想想班级中的每个同学是怎样为班级荣誉出力的……3、通过想象理解词语4、查找工具书理解词语(工具书包括字典和书下注释)5、运用动作理解词语(此方法适用于低年级)6、采用词语说话理解词语7、通过感情朗读来理解词语(如果学生读出了相应的语气,也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8、还有找近义词、说反义词、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
三年级理解词语的三种方法

三年级理解词语的三种方法
阅读理解文章是学习英语的一项重要能力,对理解文章中词语的意思起到关键作用。
尤其是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掌握这一能力也就成了能否更好的学习英语的一个关键。
那么具体该如何去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呢?下面介绍3种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三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中的单词。
第一,从上下文中猜测含义。
上下文是检测词义的重要参照,利用上下文来推断单词的意思,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比如在一段文字中出现了“回家”这个词,上下文也有“上课”,“下课”这样的词,那么学生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提示推断“回家”的意思是指从学校回到家中。
第二,积极使用词典。
三年级学生也可以积极使用词典来查字义,但是要记住单词的发音,以及字义的细节等。
同时,也可以利用词典收集新词汇,由此拓展自己的词汇量。
第三,朗读并背诵文章。
朗读文章,不仅有助于理解文章,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背诵,可以让学生对单词有更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好地记住单词。
总之,理解词语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也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关键。
多样的方法可以帮助三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词语,例如从上下文中猜测含义,积极使用词典,朗读并背诵文章等。
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记住和掌握新的单词,从而更好的学习英语,取得更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
词语教学是中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深感困难的地方。
中段课标中提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
上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为此,我们努力探索词语教学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词语。
(一)让学生熟练使用工具书,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是二年级已经掌握的内容。
但是学生往往不愿意使用,将其束之高阁,等着老师现成的答案。
(二)据词定义,即教会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择义。
有了字典,查到一个字,这个词应该选择哪个意思呢这就需要择义。
教学时,我首先教会学生读字典,学会看字典里的解释和举例。
所查词语如果例子中有相
同的,那么这个词的意思肯定是它。
如果不一样,那就把这几种意思放入具体的
句子里,看谁最恰当。
择义学生是感到最困难的。
有些词有好几种意思,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统统也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比较用哪个意思最合适就选哪一条解释。
所以,勤查字典是理解词义的最好方法。
(三)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注释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教给学生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这是理解词语的重要手段)
或许我们的语文老师经常跟我们说起理解文章的一个注意点: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其实,这里就告诉了我们解释词语的一个方法,那就是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
有时,我们对于比较陌生的词语,或者只
能意会那个词语的意思却说不出来,我们不妨到上下文去找找这个词语的意思。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语言是从生活中来的,我们在阅读中遇到的词语
当然就可以回归到生活中去理解。
理解“水泄不通”,我们不妨想想节日里商业
街上的情景;理解“体贴入微”,我们不妨想想关心我们的长辈们是如何对待我
们的;理解“同心协力”,我们不妨想想班级中的每个同学是怎样为班级荣誉出
力的……
3、通过想象理解词语
4、查找工具书理解词语(工具书包括字典和书下注释)
5、运用动作理解词语(此方法适用于低年级)
6、采用词语说话理解词语
7、通过感情朗读来理解词语(如果学生读出了相应的语气,也就理解了词
语的意思)
8、还有找近义词、说反义词、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
9、分解组合法。
先逐个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字义,然后再合起来理解。
如“健美”,“健”是“健康”,“美”是“优美”,合起来就是“健康而优美”。
10、以旧带新法。
有些新词是以几个旧字组合而成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旧字的理解带出新词的含义。
如“无价之宝”,“无价”,没有价钱,“之”是“的”,“宝”是“宝贝”,合起来的意思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贝”,指极为稀有的珍贵东西。
11联系插图我们小学生的读物,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书,总有一些插图。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有时细心看看插图,这个词语的意思或许就想出来了。
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很多。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词语,需充分借助文本,联系
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是学生理解词语的基本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更是语文测试中运用最多的方法。
理解词语的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
学生仅仅掌握方法是不够的。
要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必须引导学生多读书,正所谓“书读百遍,其
义自见”。
点评:一篇课文的教学有很多方法,就是一个词语在理解时所用方法也是多样的。
这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特点去精心设计情境,并灵活运用。
“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理解词
语及课文,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掌握这些方法并逐步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学习中,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