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凯恩》教案

合集下载

电影读解教案(下)

电影读解教案(下)

电影读解教案(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影的基本元素,如镜头、画面、声音、剪辑等。

2. 培养学生对电影艺术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解读电影,理解电影背后的文化、历史和人性。

二、教学内容1. 电影的基本元素:镜头、画面、声音、剪辑等。

2. 电影艺术的特点:视觉冲击力、情感表达、故事叙述等。

3. 电影背后的文化、历史和人性:不期的电影风格、代表作品及背后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一部经典电影的片段,引发学生对电影的兴趣。

2. 讲解电影的基本元素:分别从镜头、画面、声音、剪辑等方面进行讲解,配合具体电影案例进行分析。

3. 分析电影艺术的特点:以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电影为例,引导学生感受电影艺术的魅力。

4. 解读电影背后的文化、历史和人性:通过分析不期的电影风格和代表作品,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人性因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影的基本元素、电影艺术的特点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电影案例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电影背后的文化、历史和人性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电影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电影读解的题目,测试学生对电影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电影作品:选择具代表性的电影进行教学,如《公民凯恩》、《罗马假日》、《霸王别姬》等。

2. 教材和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电影艺术》、《电影理论与批评》等书籍。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电影资料,如电影评论、导演访谈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四章:电影的基本元素(2课时)2. 第五章:电影艺术的特点(2课时)3. 第六章:电影背后的文化、历史和人性(3课时)八、课后作业2. 分析一部电影的作品风格,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民英雄”概念及其代表人物。

2.理解人民英雄的精神内涵并领会到“英雄不怕伤害,勇敢无畏”的勇气和信念。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认识正义、爱国、勇敢、无私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定义“人民英雄”的概念,明确人民英雄与民族精神内涵、英雄品质等的关系。

2.教学难点:切入实际,从课文中提取人物形象特征和精神内涵,并通过教学实践形成鲜明的感情表达和对话体验。

三、教学内容1.通过挖掘课文的人物情节,学生回溯重温周恩来同志的一生,了解周恩来在中国革命、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2.在理解人民英雄与民族精神内涵、英雄品质等的关系方面,引导学生认真审读、深入思考。

3.通过课外阅读、听取爷爷奶奶、父母辈对英雄的评说,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人民英雄,把英雄精神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授课方法:讲授、启发、体验、讨论。

2.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思维创新和体验活动。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国庆庆典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国庆盛况,思考里面的英雄人物。

学生可以先口头发表看法,然后在班级贴壁报或写“英雄感悟”,自由发挥、自主表达。

2、呈现(35分钟)1.教师引出人民英雄的概念,让学生先从课文中回忆“人民英雄”。

2.教师通过挖掘课文的人物情节,让学生感知周恩来同志的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和英雄形象特点。

3.让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图片、视频、翻译和检索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人民英雄的知识。

3、体验(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从周恩来、雷锋、范成大这三个人民英雄中选择一位进行分组探究。

学生可以在班内自由发挥,可以展开小组讨论、班内分组展示、品味英雄名言、写英雄诗歌、整理小册子等形式,在探究过程中缅怀英烈,体验英雄精神。

4、实践(2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拍照的方式,挖掘身边英雄,将其拍下来、介绍给同学,并留言。

影视鉴赏作业电子教案

影视鉴赏作业电子教案

影视鉴赏作业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2014080000222 姓名杨杰课程代码 110005课程名称影视鉴赏评阅教师第 5 次任务共 5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影视鉴赏作业五以下是本单元的作业(其中第1、第2题为必做题,第3-10题任选2题)。

1.在看一部电影之前,写一两段话来描述一下你的预期。

关于这部电影你已经了解了什么?这部电影的产地是哪个国家?它拍摄于哪个历史时期?导演是谁?这部电影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具体的角色有哪些?声效如何?这些预期是否使你有目的地寻求某些主题和故事类型?2.就一部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写一篇影评。

注意从文学转换成电影表达中省略和添加了什么?电影在那些地方有效地运用了叙事的技巧?电影改编只是简单地重复了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节元素,还是以某种“电影化”的手段中心诠释了意义和主题?3.在一部影视作品中,针对电影表达的单一元素——比如构图、剪辑、拍摄运动方法或者音响等,写一篇短小的评论,无论讨论那个方面,必须要先简单地描绘下电影里重要的例子,然后再评价。

4.挑选你熟悉的默片与有声片各一部,具体分析它们的对“声音”的处理方法,写出一篇以声音表达为主题的影评。

5.以苏联电影《战舰波将金号》中的蒙太奇剪辑方法为题,写一篇分析蒙太奇对主题表达方面影响的影评,并要求能够使用一种以上的描述性工具。

6.请使用叙事形式和风格的影视评论写作方法,写作一篇关于《公民凯恩》中场面调度使用技巧的评论。

7.请从类型电影评论的角度,概括西部片《关山飞渡》(又名《驿马车》)、《正午》、《与狼共舞》、《杀无赦》(又译为:豪情盖天/不可饶恕)中的叙事结构,并比较前后在主题发展上的变化,写作一篇影评。

8.从主题与原型的角度,写一篇关于动画片《狮子王》的评论。

9.运用形式取向的影评写作方法,写作一篇关于第五代导演张艺谋作品《红高粱》的影评。

10.选取你熟悉的一名影视导演,对导演的创作特色进行评价。

完成日期:1、答《战舰波将金号》是爱森斯坦于1920年编导的一部被公认为世界电影艺术的经典作品。

《中职美育》教案第11课综合艺术之美

《中职美育》教案第11课综合艺术之美

课题综合艺术之美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戏剧的特性、分类(2)熟悉常见的几种中国戏曲剧种(3)了解影视作品的分类(4)理解影视作品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法素质目标:(1)感受中国戏曲文化之美,品味经典戏曲曲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认识中国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中国影视业的发展积蓄力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戏剧的特性、分类,常见的几种中国戏曲剧种,影视作品的分类教学难点:影视作品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法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陶冶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考勤【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互动导入【教师】提出问题戏剧与影视有哪些不同?【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情节、显示情境的一种艺术,包括戏曲、话剧、歌剧等。

其中,戏曲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载歌载舞的传统戏剧样式,是中华文明的一张亮丽"名片".影视是继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文学等之后产生的艺术形式,它的历史较短,综合性却很强。

传授新知【教师】弓I入新的知识点,讲解综合艺术之美的相关内容任务一欣赏戏剧之美一、戏剧的特性戏剧具有综合性、戏剧性、表演性、文学性等特性。

(一)综合性戏剧多由古代的傩祓祭祀、宗教礼仪和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有机组成的综合艺术。

戏剧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综合表现能力。

(二)戏剧性戏剧通过演员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来展开剧情、刻画人物形象,借以吸引观众,实现艺术效果。

古今中外优秀的戏剧作品,无不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二、戏剧的分类戏剧按照容量划分,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按照题材内容划分,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等;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划分,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

影视鉴赏教案

影视鉴赏教案

影视鉴赏教案第一讲课题:第一章美国电影鉴赏(一)知识目标:1.大致了解美国电影发展历史2.了解类型电影与独立电影的概念及区别3.了解美国西部片的发展概况4.结合《与狼共舞》的主题及视角分析了解相关影视要素能力目标:能结合所学概念及所涉主要知识点(类型片、主题、叙述视角等)对相关影片进行分析,提高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1、鉴于中美文化背景的较大差异,对《与狼共舞》的主题分析是一个难点,也是本课的重点,应结合实际及相关资料初步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美国电影概况及美国西部片3、《与狼共舞》叙述视角的选择时量2课时教学方式设计:本讲作为本课程的第一课,首先让学生大致明了课程特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等。

然后通过几个重要导演、几部经典影片的简单介绍引入美国电影发展的概况。

这部分要求不可太高,学生有大致印象即可。

西部片内容先结合实际阐明类型片和独立电影的区别,然后就西部片的发展历史作简单介绍,并以《与狼共舞》为例让学生了解西部片的典型类型特征。

主题及叙述视角分析则采取结合背景、看前预问、看后讨论(选择性片断观赏)等方式力求使学生有较为清楚的了解。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简要介绍本课程的特点。

2、点明课程的主要内容及目标(设问:你们看电影的时候都看到了什么?一部优秀的影片,每一处都有讲究,你看懂了哪些?对比:使学生初步明白“看影视”与“影视鉴赏”的区别。

)比较下列两种人的观点,说说哪类属于具备一定鉴赏能力的,哪类仅止于“看”。

“如果我们自己不是内行的电影鉴赏家,那么,这种具有最大思想影响力的现代艺术,就会像某种不可抗拒的、莫名的自然力量似地来任意摆布我们。

我们必须非常细致地研究电影艺术的规律和它的可能性,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去掌握和支配人类文化历史上这一最能影响群众的工具。

……目前我们急需培养群众对电影的鉴别能力,使他们能够对这种最足以左右群众趣味的艺术发生影响和作用。

要使每一本关于艺术史和美学史的教科书最后都加上关于电影艺术的章节;要使电影艺术终于能在我们大学的讲座中、在我们中学的课程表上都占有一席地位,否则,本世纪这一最重要的艺术现象就不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意识里深深地扎下根子。

影评公民凯恩分析.2021优秀PPT

影评公民凯恩分析.2021优秀PPT

电影欣赏
电影《公民凯恩》赏析
3、电影技巧:
〔一〕长镜头〔被巴赞称道〕和景深镜头的使用
景深镜头是镜头空间中纵深结构的不同关系来实现表
意功能的。本片有一个表现凯恩童年时代决定他人生
转折的景深镜头:前景是塞切尔同凯恩母亲在屋里商
谈财产委托事宜,后景是一扇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
见小凯恩在雪地上嬉雪撤野的情景。
电影欣赏
电影《公民凯恩》赏析
一、威尔斯与?公民凯恩? 1940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电影是唯
一能够继续开展的地方。这时的著名导演与著名影片有: 乔治•顾柯:?费城故事?(1940)、?煤气灯下?(1944)、
?窕窍淑女?(1964)、约翰•休斯顿?马尔他之鹰?(1940)、 ?宝石岭?(1948)?白鲸?、(1956)?唐人街?(1974);
奥逊•威尔斯出生于1915年,
20岁以前就出演舞台剧,20岁 任
“水星剧院〞导演。后来以 CBS播送
网制作播送剧。1939年的?大战
火星人?引起轩然大波,知名度
大大提高。不久后雷电华聘请 他
任导演兼制片人,给予无限权 力。
他看着大批制作设备兴奋地说:
“这是人们能给予一个孩子的 最好
的机械玩具!〞于是以一个青 年菜
电影欣赏
电影《公民凯恩》赏析
2、结构: 一条表达线〔现在时态,正序〕:从凯恩的死
起,引出一系列调查访问的过程。有一个假悬念: 玫瑰花蕾来引导。
一条内容线〔过去时态,根本正序〕:先是纪 录片式的总结和提出问题,然后由不同的受访人叙 述出他从幼年、办报成功、第一次婚姻失败,到政 治失败和第二次婚姻破裂的人生过程。根本上是点 状结构,但一生的脉络非常清晰。

《公民凯恩》视听语言教案

《公民凯恩》视听语言教案

《公民凯恩》视听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和理解《公民凯恩》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习和理解《公民凯恩》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于英语听力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对于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1. 电脑、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2. 《公民凯恩》的视听资源。

3. 教案和学生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
教师播放《公民凯恩》的片段,让学生观看并简单介绍故事背景和主
要人物。

Step 2: 听力训练
教师播放《公民凯恩》的片段,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然后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

Step 3: 讨论和分析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公民凯恩》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故事发展和主题表达。

Step 4: 口语练习
教师设计口语练习活动,让学生根据《公民凯恩》的片段进行角色扮演或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Step 5: 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民凯恩》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视听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

英美电影赏析教案

英美电影赏析教案

英美电影赏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英美电影的基本知识,包括电影的发展历程、电影类型及电影艺术的特点。

2. 通过欣赏和分析英美经典电影,提高学生对电影艺术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英美电影发展历程简介早期电影(默片时代)有声电影的发展好莱坞的黄金时期新浪潮及现代电影2. 电影类型及特点剧情片喜剧片爱情片动作片科幻片纪录片3. 电影艺术元素画面声音表演剧本导演4. 英美经典电影欣赏《公民凯恩》(Orson Welles)《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教父》(The Godfather)《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泰坦尼克号》(Titanic)5.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种族平等运动英国君主制及民主制度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影发展历程、电影类型及特点、电影艺术元素等理论知识。

2. 观影分析法:组织学生观看英美经典电影,引导学生分析电影的艺术特点、导演风格、演员表演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电影中所体现的英美文化背景,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4.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电影案例,深入剖析电影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四、教学安排1. 课时:每学期共计32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4课时:英美电影发展历程简介第5-8课时:电影类型及特点第9-12课时:电影艺术元素第13-16课时:英美经典电影欣赏与分析第17-20课时:英美文化背景知识3. 作业与评估:小组报告:分组进行电影主题报告,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英美电影赏析教材、电影手册、参考书籍。

2. 影像资料:英美经典电影片段、纪录片、相关电影资料。

3. 网络资源:电影网站、影评文章、在线视频等。

4.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

六、教学评估1. 过程性评估:通过课堂讨论、观影笔记、小组报告等环节,了解学生对电影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民凯恩》(1941年,119mins)编剧:赫尔曼·曼凯为茨、奥逊·威尔斯导演:奥逊·威尔斯(本人演凯恩)摄影:格雷戈·托兰剪辑:罗伯特·怀斯(《公民凯恩》《安陪逊大族》的剪辑师——作为导演《西区故事》(1961)、《音乐之声》(1965)双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奖)获奖情况:第14届奥斯卡奖(1942年)9项提名,终获最佳编剧奖(世界电影史上10大经典剧作);英国极具影响力的电影杂志《画面与音响》每10年1次的“世界电影十大佳作”评选活动中,在1962、1972、1982、1992、2002年均列第一;1998年,在好莱坞10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的“美国10大佳片”评选中,名列第一;98年度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100部美国最佳电影”第一名;电影网络数据库评出的历史上最伟大的100电影,《公民凯恩》列第一。

作品:《恐惧之旅》(1942);《陌生的人》(1946)——是其所有作品中,剧情交待最清楚的一部,制片人:山姆·施皮格尔(《桂河大桥》的制片人);《上海小姐》。

《麦科佩斯》《奥瑟罗》等莎翁剧;《罪恶的接触》——这部影片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在斯坦利·库布里科那部名声显赫的《带发条的橙子》中看到。

安德烈·巴赞认为,即使奥逊·威尔斯直排了《公民》《安陪逊大族》《上海小姐》,他仍有资格在电影史上占据显赫的位置。

奥逊·威尔斯其人:1915年5月6日,在离芝加哥不远的维斯康星州的肯诺萨出生。

父亲既是发明家、企业家,又是旅馆老板;母亲是一位知名的钢琴家。

这样的家庭环境使他自小便与艺术家和知识界交往,与演员、划价、作家、音乐家交朋友,获得良好的教育,并很早就表现出他超群的天分——当时维斯康星州的麦迪逊城报纸刊登文章,标题是:“漫画家、演员、诗人——而且才十岁!”奥逊父母的朋友伯恩斯坦博士(他后来成为这个孤儿的监护人——自8岁时母亲在旅游中去世后)曾写信给为奥逊写传记的英国作家,信中提到:“这个孩子在智力上非凡的成熟,使我感到震惊。

他在两岁时说话已经有条有理。

从他的外表、举止和对绘画及雕塑的理解力来看,我有把握认定他将来必然从事艺术。

”在学校开始涉足戏剧表演,16岁在柏林受聘扮演了《犹太人徐斯》中的一个公爵,角色六十多岁的老人)。

之后他进入戏剧界,进而又进入广播界,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1938年10月30日,奥逊主播的这一节目:广播剧“火星人的入侵”,结果由于他的声调、音响逼真,听众误以为真的发生了星际战争,纷纷外逃,一时造成全国性恐慌。

后打官司。

长期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奥逊·威尔斯进入电影界之前,也就是他在开拍《公民凯恩》强,从未接触过别的影片。

但后来人们发现,他最早导演的一些影片的片断——1934年他花了一、两天时间拍成的四分钟短片《时代之心》。

那时,凯恩只有19岁,就像一切初学者一样,我们看到的是一系列镜头,其间说不上他们有什么联系。

背景:20世纪40年代是好莱坞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类型的电影日趋成熟,并已发展到顶峰,许多电影即使是从今天看来依然是尽善而完美的。

但伴随着成熟生产的程式化,同时也是一种束缚,使电影的形式风格开始固步自封。

毫无疑问,就在电影艺术的发展而言,好莱坞需要新颖独特的电影作品,来再次激发起电影创作者的灵感,并促进电影语言技术的革新。

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横空出世。

法国安德烈·巴赞认为,自1940年以来,电影中一切有创见性的东西都来自于《公民凯恩》和让·雷诺阿的《游戏规则》。

弗朗索瓦·特吕弗:“在过去的35年间,在很多影片中都清楚地看到《公民凯恩》的影响,其中的上乘之作,当费德里科·费里尼的《八部半》。

”后来的日本导演黑泽明《罗生们》关于剧本:《公民凯恩》的电影剧本无论从哪方面说,也不是一部“剧作家”写的剧本,而是一部优导演写的剧本。

关于电影观念:奥逊·威尔斯的电影观念与当时的一些电影大师很不同,虽然他们都是电影诗人,但威尔斯对电影诗却有另一番观念。

——跟爱森斯坦和德来业(默片时代的导演)不同,威尔斯从来不把电影看作是一种造型艺术,而看作是一种时间的艺术,一种像绸带一样可以徐徐展开的东西;事实上他曾给电影下过定义,叫做“一连串的梦”。

威尔斯始终感兴趣的不是心理片、惊险片、爱情片、冒险片等,这些自有电影以来就不断表现的题材,他感兴趣的是神话、传说和寓言。

特吕弗就提及了一件事,威尔斯及其欣赏卡伦·布里克森,直到他与威尔斯相遇,才知道那是一位丹麦的寓言故事家。

因此,特吕弗认为,这正是奥逊·威尔斯在票房上屡受挫者的原因,因为它是一位电影诗人。

而好莱坞的财政专家们(其实也包括全世界的观众)能够接受优美的散文——如,约翰·福特、霍华德·霍克斯的作品,甚至能接受富于诗意的散文——如,希区柯克和罗曼·波兰司机的作品,但是,在接受纯粹的诗、传说、寓言和神话时却颇感困难。

对奥逊·威尔斯而言,每一次他说“开始”的时候,他都会把不足取的现实改变成诗篇。

关于评价:特吕弗:我们不可忘记,无声电影为我们造就了伟大的视觉形象的天才,如:茂瑙、爱森斯坦、德来耶、甚至希区柯克,有声电影却只造就出一个人,只造就了一个在影片开映三分钟后就立即看出风格特点的电影导演,他的名字就叫奥逊·威尔斯。

巴赞:对奥逊·威尔斯来说……(技巧)不仅仅是一种处理摄影机、布景和演员的方法(导演方法);它揭示出故事的真正性质。

正是这种技巧使电影艺术进一步偏离戏剧艺术,变成叙事多于表演。

的确,就像小说中一样,重要的不仅仅是对话、明晰的叙述……而是透过语言呈现风格,从而创造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最终追求的其实是一种形式上的探索。

这就是我们要看这部影片的原因所在。

故事梗概:1940年的一天,在佛罗里达海滨的仙纳都庄园里,76岁的报业巨头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病逝了。

临死前,他除了喃喃吐出“玫瑰花蕾”几个字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新闻单位制作了关于凯恩的纪录片,各报头版都报道了这位权力人物的死讯及生平。

青年记者汤普森对凯恩的临终遗言“玫瑰花蕾”很感兴趣,想知道他的真正含义,也想弄清楚到底凯恩是怎样一个人。

于是,他决定走访与凯恩接近的人。

第一个访问对象是凯恩的第二人妻子苏珊,汤普森来到亚特兰大市的一家夜总会找到苏珊,但她断然拒绝接受采访,汤普森只好悻悻而归。

在费城图书馆,汤普森查阅了已故银行家赛切尔未公开的回忆录,得知了凯恩的身世。

一位付不起房钱的客人,已废弃的矿产契约抵押,结果给凯恩家带来意外财富,凯恩母亲把小凯恩委托给赛切尔监护。

凯恩成年后获得了财产权,出版经营《问事报》,后来与塞切尔作对,塞切尔认为凯恩只不过是一个走运的流氓。

在纽约摩天大楼的《问事报》编辑部,汤普森访问了凯恩的总经理伯恩斯坦。

伯恩斯坦对凯恩充满了崇拜之情,他透露了许多凯恩办报初期的事情,还有凯恩开始显露出收藏的习惯,他对政治的影响以及他的第一次婚姻。

汤普森在医院里又访问了凯恩的好朋友、戏剧评论家莱兰,莱兰从凯恩创业初就跟随他;但随着凯恩从热情洋溢的青年转变成狂妄自大的报业大亨,他对凯恩的态度也开始从全力支持到怀疑冲突,最后彻底分道扬镳。

莱兰还说了一些凯恩的私人生活,关于他的第一次婚姻,他与第二任妻子的邂逅。

汤普森再次访问苏珊,于是,苏珊讲述了她被迫练歌剧的痛苦,以及在舞台上的惨败,还有随后她的自杀未遂、她在“宫殿”里的生活,直到最后她痛下决心离开凯恩。

最后,汤普森访问了凯恩的老管家雷蒙,了解到晚年凯恩的不为人知的生活境况。

汤普森依次访问了五个人,得到了五个不同的关于凯恩的故事,但始终无法揭开“玫瑰花蕾“之谜,最后只有放弃。

在仙纳都庄园,凯恩收藏的珍藏物品被拍卖,另一些杂物则被焚烧,在壁炉的烈焰中,凯恩童年的滑雪板被扔进了火焰里,火舌吞噬了滑雪板上的积尘,渐渐露出了四个字“玫瑰花蕾”……影片分析:1、叙事结构:《公民凯恩》作为一部现代电影的开山之作,在与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复杂关系中,开辟了电影叙事的一个新的天地。

罗曼·波兰斯基就说过:“这部影片与我所看到的电影毫无相同之处。

……影片中史诗般的叙述方式、独创性的对主人公的描写对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

”毫无疑问,波兰斯基所谈及的这种叙述方式,这种独创性的人物描写方法,首先来自于《公民凯恩》的多视角时空交错式结构。

(1)多视角·时空交错式结构:a、时空交错式结构——电影的叙事结构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三种基本的结构类型:时空顺序式结构、时空交错式结构、套层结构。

时空顺序式结构:影片的故事依照时间的顺序展开,即所谓的“从头说到尾”的线性结构;比如,《萨尔玛与露易斯》《热情似火》等。

时空交错式结构:故事不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展开,而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空——其主要功能是:用闪回来交待前史,这其实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用法;比如,《美国往事》《钢琴课》……套层结构:它是“时空交错式结构”的一种高级形式,其不同点在于,它的过去时空的作用,已经远不止交待前史,而是两个时空里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平行展开,形成某种主题意义上的联系,借以表达思想内涵。

因此,也被称为“非常规结构”,即现代电影叙事结构。

比如:《法国中尉的女人》(苏牧)、《卡门》、《蜘蛛女之吻》;后现代叙事结构:——昆廷·塔伦提诺的《低俗小说》——“游戏拼图式结构”;马其顿导演米切尔·曼切夫斯基《暴雨将至》——“分段式环形结构”;1、语言·3、照片—结尾接1、开始;《罗拉·快跑!》——电脑游戏存盘再玩的“重复式结构”;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失忆》——“倒错式结构”;b、多视角叙事——这种叙事方法也不是奥逊·威尔斯的创造,而是来自于小说家康拉德的叙事技巧。

虽然《公民凯恩》剧本部分地是根据美国显赫一时的出版家威廉·伦道夫·赫斯特的身世编写而成,但在此前,威尔斯其实最想拍的头一部影片,却是改编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之心》。

作为小说家,康拉德最早采用了从不同视角讲故事的技巧。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现代启示录》1979年获金棕榈大奖当时,威尔斯打算自己扮演库茨上校,用摄影机的主观镜头来代表马洛(在《现代启示录》中的威拉德上尉。

尽管这个计划始终未能实现,但威尔斯在《公民凯恩》中却采用了康拉德的叙事技巧。

影片中,五个人向汤普逊讲述了凯恩的过去,就像威尔斯说过的那样:“他们讲了五个不同的故事,各抒己见,因此,关于凯恩的真相,就像关于任何人的真相那样,只能按照人们讲述的关于他的一切的总和加以衡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