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氮方法确认报告
空气站质量控制措施之异常数据处理

空气自动站质量控制措施之数据处理目录空气自动站质量控制措施之数据处理3一、异常数据判断机制3二、判断依据和方法 5三、异常数据核查方法及处理措施9空气自动站质量控制措施之数据处理一、异常数据判断机制1、目的为能够及时发现各类异常数据,快速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有效。
2、判断原则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严格区分无效数据与有效数据,数据判断依据要充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异常数据的审核判断工作。
3、识别判断范围适用于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的监测参数(SO2、NO2、O3、CO、PM10、PM2.5、TVOC)、气象五参数(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监控视频等自动监测数据。
4、异常数据判断及流程异常数据判断及流程图5、人员职责(1)数据中心人员职责①负责日常监测数据的监控。
数据中心人员执行每天24小时对数据进行监控,小时数据在每小时过整点后10分钟对平台数据进行审核查看。
②及时发现异常数据并初步判断异常数据类型及成因,并立即通知现场运维人员。
③启动异常数据应急处理机制。
④将异常数据的现象准确及时地反馈给运维工程师。
⑤负责追踪异常数据的处理进度。
⑥运维人员的处理结果、维护维修记录向公司汇报并留存。
⑦负责对空气站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数据按时提交。
(2)应急运维工程师职责①接受并处理数据中心异常数据任务通知单。
②通过移动数据终端(手机APP)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向数据中心报告。
③接到数据中心通知任务单后再次确认异常情况并初判成因。
④根据异常情况,携带相关耗材、配件、备机工具等立即赶往现场诊断处理异常问题,仪器设备每日6时-23时出现的故障,在2小时之内到达现场,8小时内解决(通讯线路、电力线路故障除外,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积极解决)。
若仪器故障无法排除,在24小时内提供并更换相应备机,保证自动站正常运行。
⑤在发生重污染天气等特殊情况后,4小时内开展相应的运维工作。
⑥填写相关记录,将处理结果及维护记录上报数据中心。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的适用性检验报告_梅崖

2013年2月第2期(总第171期)轻工科技LIGHT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资源与环境1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现有分析方法概述1.1方法介绍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分析方法现主要有GB/T 15436—1995的saltzman 法和化学发光法。
国家环境保护部2009年7月发布了HJ479-2009《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代替原先使用的GB/T 15436—1995和GB 8969—88标准。
HJ479-2009《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方法原理: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
而环境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不会与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反应,通过中间的氧化管时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氮,再被串联的第二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
运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生成的偶氮染料在波长540nm 处的吸光度与二氧化氮的含量成正比。
分别测定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瓶中样品的吸光度,计算两支吸收瓶内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浓度,二者之和即为氮氧化物的质量浓度(以NO 2计)。
1.2新旧方法比较HJ479-2009《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与GB/T 15436—1995方法相比,进行了如下的修改和补充:修改了标准的名称、适用范围;完善了标准方法原理的文字内容;明确了实验用水制备中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钡的用量;增加了干扰及消除条款和样品保存条款;细化了分析步骤,增加了空白试验要求;取消了《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 法》(GB/T 15436-1995)中第二篇“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
本次实验我站选用HJ479-2009《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并用实验所得结果对该方法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的适用性进行检验。
二氧化氮分光光度法GB12372-90确认实验报告

二氧化氮的测定方法确认实验报告1.方法依据《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Saltzma法》GB/T 12372-902.方法原理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在采样吸收的过程中生成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根据其颜色的深浅,比色定量3.试剂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但亚硝酸钠应为优级纯(一级)。
所用水为无NO2的二次蒸馏水。
即一次蒸馏水中加少量氢氧化钡和高锰酸钾再重蒸馏,制的水的质量以不使吸收液呈淡红色为合格。
3.1 N-(1萘基)乙二胺盐酸储备液:称取0.45 g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于500 mL水中。
3.2 吸收液:称取4.0 g对氨基苯磺酰胺、10 g酒石酸和100 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于400 mL热的水中。
冷却后,移入1 L容量瓶中。
加入100 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混匀后,用水稀释到刻度。
此溶液存放在25℃暗处可稳定3个月,若出现淡红色,表示已被污染,应弃之重配。
3.3 显色液:称取4.0 g对氨基苯磺酰胺、10 g酒石酸与100 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于400 mL热水中。
冷却至室温,移入500 mL容量瓶中,加入90 mg N-(1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用水稀释至刻度。
显色液保存在暗处25℃以下,可稳定3个月。
如出现淡红色,表示已被污染,应弃之重配。
3.4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3.5 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精确称量375.0 mg干燥的一级亚硝酸钠和0.2 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移入1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到刻度。
此标准溶液的浓度为1.00 mL含250ug N02-,保存在暗处,可稳定3个月。
3.6 亚硝酸钠标准工作液:精确量取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10. 00 mL,于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此标准溶液1. 00 mL含2.5ug N02-。
此溶液应在临用前配制。
3.7 二氧化氮渗透管:购置经准确标定的二氧化氮渗透管,渗透率在0.1~2ug/min,不确定度为2%。
土壤方法确认报告模板

土壤方法确认报告模板前言本土壤方法确认报告是为了确认土壤分析实验室在进行土壤分析时所使用的测试方法是否符合所规定的标准,并传达测试方法的所有详细信息。
本土壤方法确认报告模板可以用于给客户和其他感兴趣方提供由土壤分析实验室进行测试的信息。
1. 实验室信息提供实验室的资格和联系信息,包括实验室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和网站链接(如果适用)。
2. 实验室测试方法在这部分中,描述土壤分析实验室所使用的测试方法以及相关的标准。
这些测试方法应在ISO/IEC 17025标准中规定。
2.1 确认测试方法在这部分中,确定该实验室测试土壤的特定方法(包括测试基质和参数),并列出所使用的测试设备和仪器。
2.2 测试标准列出实验室所遵循的测试标准及其版本。
2.3 测试过程和方法描述这些测试方法的详细信息,包括测试的步骤、测试设备的校准、仪器和设备的维护以及测试所需的样品量和处理方法。
3. 实验室方法的有效性在这部分中,记录和分析每个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3.1 加标回收测试用于评估土壤分析实验室的测试方法是否符合预期结果,测试设备的灵敏度和测试方法的可靠性。
在加标回收测试中,所选参数将添加到样品中,以确认它们是否可以从样品中被提取。
3.2 精密度测试用于评估测试方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以通过分析一批样品的多个副本来评估测试方法的精密度。
3.3 检测限测试用于评估每种测试方法的检测限,这是指测试方法能够检测到的最小浓度。
4. 测试数据的结果和解释在这部分中,记录每个测试方法的所有测试数据结果,并进行数据解释。
以表格、图示或文字说明的形式呈现测试结果。
5. 推论和总结以总体上的观点概括所得结果。
这些结果可以包括所测试土壤参数和参数测试方法的可靠性。
5.1 结论以总体上的结论概括所得结果。
5.2 建议根据测试结果,提出采取改进措施或推荐方法的建议。
结束语与客户或感兴趣方共享土壤方法确认报告的结果,以确保所提供的土壤分析服务符合规定的标准。
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试验及检验暂行规定

第三篇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试验及检验暂行规定第1章通则1.1 目的本规定适用于渔业船舶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的试验、检验及发证。
1.2 适用范围1.2.1 除1.2.2条外,本规定适用于下述柴油机:a)每一台安装在2000年1月1日或以后建造的国际渔业船舶上,输出功率超过130kW 的柴油机;以及b)每一台在2000年1月1日或以后经过重大改装的、输出功率超过130kW的国际渔业船舶上的柴油机。
1.2.2 本规定不适用于安装在国际渔业船舶上的应急柴油机以及救生艇上或只在应急情况下使用的任何设备或装置上的柴油机。
1.3 定义1.3.1本规定有关定义如下:a)国际渔业船舶:系指中国水域以外作业的渔船、渔政船、渔业指导船、科研调查船、实习船及以及国际航行的非营业性水产运销船。
b)建造船舶:系指已安放龙骨或处于相应建造阶段的船舶。
相应建造阶段系指:1)可以认定某一具体船舶建造已开始;2)该船舶的组装已开始进行了至少50t,或为所有结构材料估算重量的l%,取较小值。
c)氮氧化物(NOx)技术规则:系指《73/78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97年缔约国大会决议案2通过的《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规则》。
d)氮氧化物排放:系指氮氧化物总排放量,按二氧化氮(NO2)排放总重量计算,并以《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技术规则》所规定的相关试验循环和测量方法确定。
e)船用柴油机的重大改装系指:1)对安装在2000年1月1日或之后建造的国际渔业船舶上的柴油机,重大改装系指可能造成柴油机超出公约附则VI第13条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柴油机改装,如果柴油机的技术案卷中所指的不改变排放性能的常规柴油机部件部分更换,不论是一部分还是多部分部件被替换,均不视为重大改装。
2)对于安装在2000年1月1日之前建造的国际渔业船舶上的柴油机的重大改装系指柴油机按第5章5.3所述的简化测试方法,确定其原有排放特性有所增加,并超过5.3.1l 规定的允许值所进行的任何改装。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室内空气检测和实验都要具备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这是检测与实验的前提。
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所得到的数据会产生很大的出入,进行室内环境的检测实验也是同样的道理。
要保证所得数据的可靠性,就必须使用国家所规定的室内环境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
目前室内环境检测工作可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要求分别执行国家建设部制订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污染控制规范》即( GB50325-2001简称为“规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同颁布的新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以下简称为“标准”)。
在其条文中都很明确的规定了测试数据的取样条件,检测方法和不同实验分别所使用的仪器。
但是,“规范”和“标准”也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
例如:侧重点不同:“规范”主要是从工程验收的角度出发,规定了在工程建设方面最易引起污染的五个参数,便于明确开发方、装饰装修方的责任,可操作性强;而“标准”是从保护人体健康的最低要求出发,将影响健康的物理参数和主要污染物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全面系统。
限量值不同:“规范”将限量值划分为以住宅为主的Ⅰ类建筑和以办公楼为主的Ⅱ类建筑,分别予以规定;“标准”则不进行划分,采用统一的标准。
比如“标准”中的限量值除氨外,其它值基本为“规范”的Ⅱ类建筑限量或介于两类之间,而苯的限量值则更大。
取样条件不同:对于这五个参数,两个国标要求的检测方法一样,但规定的取样条件有较大差异:“规范”规定的是在封闭房间1小时后取样,而“标准”规定的是封闭 12 小时后取样,而且要求日常检测中取样时间至少为 45 分钟。
因此污染物超标与否首先得看如何采样,不同的采样方法有不同的限量值。
那么消费者应当按照哪个来参照使用呢?单从限量值来看,似乎“标准”中把限量规定得较宽,但综合考虑采样条件因素后,就没有宽、严之分了,它们都有科学依据。
因此,作为消费者在进行室内空气检测时应明确自己的目的,在进行检测前先要与检测机构加强沟通、约定检测执行标准。
实验室方法变更确认表

满足
经过实验室开展此检测试验操作,试验结果满意 经确认,实验室具备开展此试验的能力
(签名) (签名)
年 年
月 月
日 日
新标准号
围 新方法所需试 剂 新方法测定结 果
旧方法误差 范围 旧方法测定 范围 旧方法所需 试剂 旧方法测定 结果 评审条件 满足 满足
1.34-5360mg/m3 一氧化氮标气 仪器仅测定一氧化氮浓度,二 氧化氮浓度以系数换算为准 证据 本实验室配备了相关检测人 员,并通过考核 NO 传感器(0-1300)mg/m3 由于现场测试与实验室 条件无关 NO、NO2 标准气已配备 HJ693-2014 HJ693-2014 方法足够详细,可 直接引用 检测原始记录表单已按要求编 制完成 相关检测人员已通过实践操作 能力考核
实验室标准/方法确认表
新方法名称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 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693-2014 示值误差:≤±5%(浓度 <100μ mol/mol 时,≤5μ mol/mol 检出限为 3 mg/m3,测定下 限为 12 mg/m3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标气, 氮气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直接读 数 评审内容 人员配备 设备配备 资源配备 实验室环境条件设施 标准气体 该测试是否有标准 是否有必要制定该方法的 详细作业指导书 技术准备 相关原始记录表单是否已 经制定 相关检测人员对标准方法 熟悉、理解程度是否足够: 是否经过必要的培训、考 核、资格确认和授权 其他 结论 技术负责人 实验室负责人 满足 满足 满足 否 满足 旧方法名称 气态污染物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国家环保局(2003)年 5.4.2.3 示值误差:≤±5%
农产品绿色有机认证操作手册

农产品绿色有机认证操作手册第1章引言 (3)1.1 绿色有机认证的概念与意义 (3)1.2 认证流程与组织架构 (4)第2章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4)2.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5)2.1.1 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5)2.1.2 土壤重金属限量标准 (5)2.1.3 土壤有机污染物限量标准 (5)2.2 灌溉水质标准 (5)2.2.1 灌溉水质要求 (5)2.2.2 污染物限量标准 (5)2.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6)2.3.1 环境空气质量要求 (6)2.3.2 污染物限量标准 (6)第3章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6)3.1 品种选择原则 (6)3.1.1 适应性原则:选择的品种应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以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6)3.1.2 抗病性原则:优先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性的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
(6)3.1.3 优质性原则:选择具有良好品质、口感、营养价值和市场需求的品种。
(6)3.1.4 高效性原则:选择生育期适中、产量高、效益好的品种。
(6)3.1.5 环保性原则: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小、资源消耗低的品种。
(6)3.2 种子质量要求 (6)3.2.1 纯度:种子纯度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保证种植后不出现混杂。
(6)3.2.2 净度:种子净度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无杂质、无病虫害、无霉变。
(6)3.2.3 发芽率:种子发芽率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保证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能力。
63.2.4 水分:种子水分应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避免过高导致种子发霉、变质。
63.3 种子处理技术 (7)3.3.1 晒种:播种前将种子进行晾晒,提高种子活力,降低病虫害发生。
(7)3.3.2 消毒:使用适量消毒剂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菌。
(7)3.3.3 浸种:根据不同作物需求,采用适宜温度和时间的浸种处理,促进种子吸水、萌发。
(7)3.3.4 催芽:对需催芽的作物种子,进行适宜的温度、湿度处理,促进种子发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氮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确认报告
编写: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一、目的
利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钠标准系列及测定亚硝酸盐标
准溶液的精密度、准确度、空白检出限等,确认本实验室具备检测空气中二氧化氮的能力。
二、方法原理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N-(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在波长540nm处,测定吸光度。
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0.25mg/m3时,可使二氧化氮的吸收液略显红色,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负干扰,采样时在吸收瓶入口处串接一段15~20cm长的硅橡胶管,即可将臭氧浓度降低到不干扰二氧化氮测定的水平。
方法检出限为0.12µg/10ml。
当吸收液体积为10ml,采样体积为24L时,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m3。
三、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六支10ml具塞比色管,按表1配制亚硝酸钠标准系列。
表1亚硝酸钠标准系列——————————————————————————————管号012345
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ml)0 0.40 0.80 1.20 1.60 2.00 水(ml) 2.00 1.60 1.20 0.80 0.40 0
显色液(ml)8.00 8.00 8.00 8.00 8.00 8.00
亚硝酸根浓度(µg/ml)0 0.10 0.20 0.30 0.40 0.50—————————————————————————————各管混匀,于暗处放置20min(室温低于20℃时,显色40min以上),用1cm比色皿,在波长540n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扣除空白试样的吸光度
以后,对应NO -
2
的浓度(µg/ml),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
四、实验条件
1、环境条件:室温23℃,湿度82%;
2、检测仪器:721分光光度计;
3、检测人员:领取监测员上岗证的技术员;
4、所用试剂:均按标准(GB/T15345—1995)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的要求配制。
五、实验结果
1、曲线范围:Y=0.9500X+0.0033 R=0.9998
2、空白试验:在同等条件下共做了20个空白试验作为对比,结果为:0.01
3、0.012、0.012、0.011、0.012、0.012、0.013、0.011、0.012、0.012、0.012、0.012、0.013、0.011、0.012、0.012、0.012、0.011、0.012、0.012 空白试验均值:X 平均=0.012 差方和:
000007.01
212
==⎪
⎭⎫ ⎝
⎛-=∑∑==-
n
i i n
i i d x x S
标准偏差:
检出限为:DL=4.6×б=0.003mg/m 3
0006.01
1
1112
=-=
⎪⎭
⎫ ⎝⎛--=
∑=-S n x x n s n i i
3、不同浓度同一标准使用液的测定结果(见表2)、精密度(见表3)
表2 测定结果
标准物质加入量
0.15µg/ml 0.25µg/ml 0.45µg/ml 吸 光 度 A
0.159 0.253 0.442 0.154 0.257 0.442 0.153 0.258 0.439 0.161 0.255 0.443 0.162 0.256 0.441 0.158
0.257
0.442
空白值A 0 0.012
A-A 0均值 0.146
0.244
0.430
表3 精密度
NO -2浓度C (µg/ml )
分析结果(µg/ml )
相对误差(%)
0.150 0.150 0 0.250 0.254 1.6 0.450
0.449
-0.2
4、准确度(即加标回收率)
表4 样品加标回收率
原样品(标准物质)吸光度
原样品(标准物质)测得值(µg )
加标后吸光度
加标后测得值(µg )
加标回收率 (%)
0.158 0.150 0.296 0.295 96.7
六、结论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我站按照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出的检出限、精
密度、准确度等均符合标准GB/T15435-1995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我站具备检测空气中二氧化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