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形状
大型高等真菌检索表

大型高等真菌检索表在实习中主要对高等真菌的各大类别予以识别,本实习指导所列的各大类完全是人为的,主要是依其形态的明显差异划分的,其中的每一类包括的种类也相差很多,有的是一个科,有的仅为一个属,但在鉴别时较为方便适用。
现将各类大型真菌检索如下:1.子实体伞形、半圆形、扇形、头状、珊瑚状、耳形、瓣片状、脑状、漏斗状、球形、笔形,具担子,担孢子外生于担子的小梗上(担子菌纲)。
2.子实层体为菌褶,子实层生于菌褶的两面,子实体伞状………………………………(一)伞菌类2.子实层体不为菌褶,子实层生于菌管或菌齿上,或生于棒状、珊瑚状、树枝状、瓣片状、耳形子实体的表面。
3.子实层生于菌管或菌孔内。
4.子实体伞形,肉质,菌管密集排列在菌盖下面,彼此不易分离………………(二)牛肝菌类4.子实体圆形、半圆形、扇形、匙形等,幼时有的柔软,但老时多坚韧、革质、木质或木栓质;有柄,或具分枝的柄,或无柄……………………………………………(三)多孔菌类 3.子实层不生于菌管或菌孔内。
5.子实层生于菌齿(菌刺或菌针)上,子实体头状、伞状…………………………(四)齿菌类5.子实层不生于菌齿上。
6.子实层生于棒状、珊瑚状或树枝状子实体的表面……………………………(五)珊瑚菌类6.子实层不生于棒状、珊瑚状或树枝状的胶质子实体的表面。
7.子实层生于胶质的瓣片状、耳形子实体表面。
8.子实体白色、金黄、鲜红或橙色,子实体瓣片状或匙形,担子纵分隔…(六)银耳类8.子实体耳形,红褐色或棕褐色,干后黑褐色或黑色,担子横分隔;子实层生于子实体上表面…………………………………………………………………………(七)木耳类7.子实层不生于瓣片状或耳形胶质的子实体表面。
9.子实层生于漏斗形或喇叭形子的实体外侧,子实层裸露,其外方无包被……………………………………………………………………………………………(八)喇叭菌类9.子实层外有包被,子实体球形、梨形、陀螺形或笔形。
临床医学检验知识速记--(真菌)微生物学

临床医学检验知识速记--(真菌)微生物学真菌(fungus)是一类具有典型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胞浆内有完整的细胞器,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无光合色素,细胞壁含几丁质和纤维素的,单细胞或多细胞异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壁:不含肽聚糖,含几丁质及纤维素临床分类(按致病部位):浅部真菌、深部真菌形态学分类: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真菌的形态与结构在鉴定上起重要作用(一)形态与结构1、单细胞真菌:圆形或卵圆形,包括酵母型和类酵母型真菌。
酵母型真菌以芽生方式繁殖,芽生孢子成熟后脱落成独立个体,不产生菌丝,其菌落与细菌菌落相似。
类酵母型真菌也以芽生方式繁殖,菌落与酵母型真菌相似,但它产生的芽体不从母细胞上脱落,而是延伸入培养基内形成假菌丝。
对人致病的主要有新生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
2、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两种基本结构组成(1)菌丝:在环境适宜情况下由孢子萌发长出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菌丝。
按照功能分为:①营养菌丝:伸入培养基;②气生菌丝:露出培养基向空气中生长;③生殖菌丝按照结构分为:①有隔菌丝:多数致病性真菌;②无隔菌丝。
菌丝的形态大小不一(螺旋状/球拍状/鹿角状)、菌丝间有无分隔、形状特征(绒毛状/絮状/粉末状) → 鉴别真菌(2)孢子:由生殖菌丝产生的一种繁殖体,是真菌的繁殖结构。
有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类①有性孢子:同一菌体或不同菌体上的2个细胞融合经减数分裂形成。
包括: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子孢子,多为非致病性真菌所产生。
②无性孢子:菌丝上的细胞分化或出芽生成,不经两性细胞的配合。
病原性真菌大多形成无性孢子。
可分为三种a. 分生孢子:又可分为大分生孢子(其大小、细胞数和颜色是鉴定的重要依据)、小分生孢子(真菌都能产生,诊断意义不大)b. 孢子囊孢子c. 叶状孢子:又可分为芽生孢子(一般芽生孢子生长到一定大小仍不与母体脱离,则形成假菌丝)、厚膜孢子(是真菌的一种休眠形态)、关节孢子真菌种类不同,孢子形状大小也不同→ 鉴别真菌3、二相性真菌:少数真菌在营养、温度、理化因素等不同环境条件下,可发生单细胞与多细胞两种形态的可逆转化,称为双向性真菌。
园林植物真菌的主要类型

园林植物真菌的主要类型鞭毛菌亚门是较低等的真菌,共同的特征是产生具鞭毛,能游动,不具细胞壁的游动孢子。
低等水生鞭毛菌多生活在水中的有机物残体上或寄生在水生植物上。
比较高等的鞭毛菌生活在土壤中,常引起植物根部和茎基部的腐烂与苗期猝倒病。
具陆生习性的鞭毛菌可以侵害植物的地上部,其中许多是专性寄生菌,引起极为重要的病害,如霜霉病,疫霉病等。
(1)腐霉属(Pythium)菌丝发达,有分枝,无分隔,生长旺盛时呈白色棉絮状。
孢子囊在菌丝顶端形成,形状与菌丝无大差别,或者球形或者姜瓣形,成熟后一般不脱落。
孢子囊萌发时产生排孢管,顶端膨大成泡囊,孢子囊内含物经排孢管进入泡囊内形成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肾形,双鞭毛。
藏卵器圆形,内含一个卵孢子。
雄器侧生,卵孢子圆形或近圆形(图2-9)。
大都腐生在土壤或水中,有的能寄生植物引起幼苗猝倒及根,茎,果实的腐烂。
其中瓜果腐霉,德巴利腐霉引起苗木猝倒病。
(2)疫霉属(Phytophthora)菌丝无隔,发达,多分枝,直径4~8um,孢子囊顶生,顶部具乳突或不具乳突。
卵孢子具厚壁,光滑,呈浅黄至黄褐色(图2-10)。
绝大多数具寄生性,寄主范围广,可侵染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引起组织腐烂和死亡。
其中恶疫霉危害苹果引起茎基病,果腐;危害草莓引起湿腐;还可危害柑橘,橡胶树,凤仙花等植物。
樟疫霉可侵染上千种植物,主要寄主有:凤梨,山茶花,雪松,木瓜,香樟,杜鹃花,刺槐,凤仙花等。
危害雪松根及茎基部引起根,茎腐烂;危害山茶,杜鹃引起根,茎腐烂;危害刺槐引起茎腐;危害凤梨引起心腐。
棕榈疫霉危害凤梨,无花果,橡胶树,胡椒,芒果,卫茅等引起根腐或茎溃疡。
2.接合菌及其所致病害接合菌亚门真菌的共同特征是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
接合菌几乎都是陆生的,多数腐生,少数弱寄生。
接合菌亚门分两个纲,毛菌纲不含植物病原真菌,接合菌纲能引起植物花及果实,块根,块茎等贮藏器官的腐烂,病部初期产生灰白色,后期呈灰黑色的霉层。
真菌

生孢子的则称为生殖菌丝体。
有隔菌丝
无隔菌丝
孢子(spore):是真菌的繁殖器官,系生殖菌丝产
生。
根据繁殖方式的不同,真菌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 性繁殖两大类。
大多数致病性真菌进行无性繁殖,无性孢子有多
种形状:芽生孢子、关节孢子、厚膜孢子、孢子 囊孢子、分生孢子。
化钾溶液,盖上盖玻片后放在显微镜下检查。可看到分枝 的菌丝及大分生孢子。 2. 培养鉴定 皮肤癣菌的最后鉴定取决于培养。
病发镜检可见发内菌丝
足癣鳞屑镜检可见 鳞屑细胞间有菌丝
体癣皮屑可见关节孢子
第二节 皮下感染真菌、地方性流行真菌
一、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引起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病的真菌有很多种,有两个共同 点:①为自然生长于土壤或腐坏植物中的腐生菌;②必 须经由宿主的创口才能进入皮下组织,在局部组织繁殖。
芽生孢子 关节孢子
分生孢子
孢子囊孢子
二、真菌的培养 真菌培养常用沙保(Sabouraud)培养基,适宜的pH为 4.0-6.0。浅部感染真菌的最适温度为22-28℃,生长缓慢,
1-4周才出现典型菌落。深部感染真菌则在37℃中生长良
好。 1. 酵母型菌落
(yeast type colony)
2. 类酵母型菌落
体癣
股癣
手足癣
甲癣
头癣
马拉色菌: 可引起头皮屑和脂溢性皮炎每个人的脑袋 上可能都生活着数千万个球形马拉色菌 .
角层癣菌:寄居在皮肤和毛干最表层,不侵犯
细胞,不引起炎症反应。
花 斑 癣
实验室诊断
诊断皮肤癣菌病的标本是刮下局部皮肤、指甲屑或剪下毛 发。将采取的标本进行镜检与培养鉴定。 1. 显微镜检查 将标本置于玻片上,滴入10%-20%氢氧
真菌的菌落特征

真菌的菌落特征概述真菌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真核生物,与植物和动物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真菌具有独特的菌落特征,包括形态结构、生长方式和菌落颜色等方面。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真菌菌落的特征。
形态结构真菌的菌落形态可以分为几种基本类型:鳞片状、伞状、半球状和脆状等。
其中,鳞片状的菌落结构是最常见的,由许多微小的鳞片组成,整体呈现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伞状的菌落结构则呈现出一个个伞盖形状,顶部有菌柄支撑,伞盖上有菌褶。
半球状的菌落结构则呈现出一个半球形状,没有明显的菌柄和菌褶。
而脆状的菌落则像是一堆脆饼或脱皮的面包屑。
生长方式真菌的菌落生长方式多样,常见的有下列几种:径向生长径向生长是真菌从一个中心点向外扩展生长的方式。
在菌落的边缘,可以观察到菌丝以较快的速度向外延伸,形成一条条边界清晰的径线。
径向生长通常发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如湿润的土壤和适当的温度。
斑块状生长斑块状生长是真菌以块状方式生长的一种形式。
菌落表面呈现出一个个分立的斑块,斑块之间可以是光滑的过渡或是明显的分界。
斑块状生长常见于一些真菌的寄生菌株,它们依赖于寄主生物的营养而生长。
漫游生长漫游生长是真菌在菌落中没有特定方向地随意生长的方式。
菌丝在菌落内延伸,没有明显的规律和方向,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结构。
漫游生长常见于一些生活在腐烂有机物上的真菌。
菌落颜色真菌的菌落颜色对于菌种的鉴定和分类非常重要。
不同种类的真菌具有不同的菌落颜色特征,主要受到真菌菌丝和孢子的色素成分的影响。
常见的菌落颜色有白色、黄色、黑色、红色、褐色等。
白色菌落白色菌落是最常见的菌落颜色之一,表明真菌的菌落主要呈现白色或奶白色。
许多真菌的菌落初始阶段是呈现白色的,随着生长的发展,菌落的颜色可能会改变。
黄色菌落黄色菌落是一些真菌的典型特征,如金黄曲霉。
黄色菌落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菌丝和孢子中存在特定的黄色素。
黑色菌落黑色菌落是一些真菌的典型特征,如黑曲霉。
黑色菌落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菌丝和孢子中存在特定的黑色素。
真菌的形态特征

真菌的形态特征
真菌是一类不同于植物和动物的生物,它们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态特征。
以下是真菌的一些形态特征:
1.菌丝体:真菌的主体是由细长、分枝的菌丝组成。
菌丝体
是细长而无色的丝状结构,由称为菌丝的单细胞组成。
菌
丝可以在不同的介质中生长,如土壤、腐殖质、植物组织
等。
2.孢子:真菌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孢子是真菌的繁殖体,可
以通过风、水、动物等方式传播。
孢子在真菌的生命周期
中扮演重要角色,有不同的形态和颜色,可以根据种类进
行分类。
3.孢子囊:部分真菌的孢子形成在孢子囊内。
孢子囊是一种
器官,通常是圆形或长形,内部包含大量的孢子。
孢子孵
化后会释放出新的菌丝体。
4.菌盖和菌褶:某些真菌的生殖器官是具有特定形状和颜色
的菌盖和菌褶。
菌盖是菌丝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盘状结构,覆盖在顶部。
菌褶是指菌盖的底部,具有垂直排列的褶皱。
5.菌柄:菌柄是连接菌盖和地面或其他基质的结构。
菌柄的
长度、形状和颜色可能因真菌种类而异。
需要注意的是,真菌群体的形态特征可以因种类而异,在真菌界有广泛的多样性。
真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如子囊菌、担子菌和子囊菌等,每个类群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
对于精确
的真菌确定和分类,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其菌丝、孢子、子囊等结构,并结合生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常见蘑菇的种类

常见蘑菇的种类蘑菇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的真菌类食用菌,它们通常具有多种形状、颜色和风味。
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蘑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菜肴中,而且研究表明,蘑菇还具有多种健康益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蘑菇的种类,使我们对这个多样化的食材有更深入的了解。
1. 白蘑菇(Agaricus bisporus)白蘑菇,也称为洋蘑菇或按钮蘑菇,是最常见的蘑菇品种之一。
它具有圆形或半球形的外貌,通常呈现出白色。
这种蘑菇具有柔软的质地和温和的风味,适合炖汤、烤、炒或作为配菜。
2. 香菇(Shiitake)香菇是一种来自亚洲的蘑菇品种,形状多变,通常带有巨大的、傘狀的帽子。
它的颜色可以从浅棕色到深棕色不等。
香菇具有浓郁的风味和弹性的质地,是中餐中常见的食材之一,可以用来炒、煮、炖或腌制。
3. 露脊菇(Oyster Mushroom)露脊菇是一种名字有点奇特但十分常见的蘑菇品种。
它的形状类似于牡蛎,故而被称为牡蛎菇。
它的颜色可以从白色到灰色和深紫色等多种颜色。
露脊菇具有柔软的质地和独特的风味,适合炒、煮、炖或用来制作素菜。
4. 羊肚菌(Morel)羊肚菌是一种独特的蘑菇,其外形独特,宛如小巧的脑形物体。
羊肚菌的颜色可以从橙色到棕色、灰色或黑色等多种颜色。
它具有丰富的坚果味和柔软的质地,适合炒、炸或煮食。
5. 罗勒菇(Portobello)罗勒菇,或称大蘑菇,是一种体积较大的蘑菇品种。
它的外形类似于白蘑菇,但它的颜色通常更深,呈现出深棕色或黑色。
罗勒菇的质地韧性强,味道浓郁,适合烤、煮或炸。
6. 北极光菇(Enoki)北极光菇,也被称为金针菇,是一种细长而形状独特的蘑菇。
它的外观类似于棒状,颜色通常是白色或淡黄色。
北极光菇具有脆嫩的口感和淡淡的香味,常用来制作火锅、凉拌菜或炖汤。
7. 鸡脚菇(Lion's Mane)鸡脚菇是一种长有毛茸茸的蘑菇,形状类似于狮子的鬃毛,因此得名。
鸡脚菇的颜色可以从白色到浅黄色不等,并具有丰富的奶香味和脆嫩的质地。
酵母菌的形状

酵母菌的形状
酵母菌是一种著名的微生物,它以其独特的形状著称。
在显微镜下,酵母菌的形状具有一定的规律,常见的是真菌形的球形,它们大小约为3-6微米,但也有小到不可视的微小尺寸。
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酵母菌的表面有很多模式化的小孔,这些小孔称为孢子孔,有时也被称为“十字星”。
这些孔使得酵母菌看起来像星星一样,有许多小点。
除了真菌形的球形之外,酵母菌还有其他形态。
平菌形是最常见的,它们可以呈长条状,宽度可以达到几百微米,长度可以达到数毫米。
平菌形的酵母并不像真菌形的球形那么圆,它们的边缘有着不同的形状,比如圆形、六边形、八边形等。
此外,酵母菌也可以呈现无定形的、柔软而松散的状态,这种情况在线粒体上会非常常见。
酵母菌的形状改变往往和其内部的膜系统有关。
膜系统是酵母菌的基本结构,它由多层外膜、内膜以及线粒体三大部分组成。
在膜系统中,外膜和内膜之间存在着空隙,这些空隙可以容纳细胞核以及酶等物质,在室温下,这些空隙会膨胀而导致酵母菌的形状变迁。
此外,酵母菌的形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酸碱度、水分等会影响酵母菌的形状。
此外,还有一种叫做“脱膜”的形态,脱膜是指酵母菌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它会脱落膜系统而变成无定形的、柔软而松散的小粒状。
使酵母菌形状改变的原因有很多,尤其是脱膜,在低温、弱碱性、水分不足的环境条件下,它们更有可能发生形变。
综上所述,酵母菌的形状有多种多样,既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它们内部的膜系统的控制。
它们的形状改变会对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它们的形状变化及其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细胞真菌 菌丝 孢子
真菌的培养特性
菌落形态 繁殖方式
抵抗特性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glucose agar)
4%
malt extract agar
温度
多数都在22
~ 28oC,但深部感染真菌最适温 度为37oC,pH4.0 ~ 6.0
病原菌通常生长缓慢,1~4周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真菌菌落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Medically important fungi
Includes 4 phyla
Ascomycota(子囊菌门) 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 Zygomycota(接合菌门)
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担子菌(Basidiomycotina)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半知菌(Deutemycotina)
成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单细胞真菌
圆形、椭圆形 无菌丝,有假菌丝体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多细胞真菌
菌丝(hypha) 孢子(Spore)
营养不高 鉴定真菌以沙保培养基形成的菌落形态为准
最适酸碱度为pH 4~6
最适的温度为22℃~28℃
但深部感染真菌在37℃下生长良好
需较高的湿度和氧气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真菌培养
最常用的培养
沙保弱培养基(Sabouraud‘s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细胞壁的基质
由多糖、蛋白质、脂质及无机盐组成 多糖种类 多糖含量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隔膜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真菌的双相性
环境条件(营养、温度等) 组织胞浆菌和球孢子菌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二相性真菌(Dimorphism)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菌丝(Hypha)
由孢子生长嫩芽,长出芽 管,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 称为菌丝 识别不同菌种的依据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变异性与抵抗力
对干燥、阳光、紫外线及常用消毒剂有强抵抗力 不耐热,菌丝与孢子60℃ 1小时均可杀死 2﹪石炭酸、10%甲醛、0.1%升汞、2.5%碘酊敏感 抗真菌药物
灰黄霉素、制霉菌素B、二性霉素B、氟康唑和酮康唑 对抗生素不敏感
酵母型菌落(yeast colony) 类酵母型菌落(yeast-like colony) 丝状型菌落(filamentous colony)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真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真菌(fungus)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主要特征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真菌界
粘菌门 真菌门
最新分类把粘菌并入真菌门,取消粘菌门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真菌的结构
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浆
细胞核
特殊结构
由特殊成分和结构组成的细胞壁 特殊的隔膜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小结:真菌与细菌的比较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问题
什么是真菌?包括哪些类型?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单细胞真菌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形态与结构(Morphology)
真菌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大类
单细胞真菌
酵母型真菌(Yeast) 类酵母型真菌(
多细胞型真菌
霉菌(Mold) 由菌丝和孢子组
Candida albicans)
孢子囊孢子(sporangiospore)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真菌无性孢子的形态
A.大分生孢子(小孢子菌) C.厚膜孢子(假丝酵母菌) E.孢子囊孢子(毛霉)
B.芽生孢子和假菌丝(假丝酵母菌) D.关节孢子(球孢子菌) F.小分生孢子(曲霉)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Taxonomy
Kingdom: EUMYCOTA Phylum: Dikaryomycota Subphylum: Basidiomycotina Class: Holobasidiomycetes Order: Agaricales Family: Agaricaceae Genus: Agaricus Species: Agaricus brunnescens - the edible mushroom.
位于菌丝或细胞间 低等真菌的隔膜完整,随真菌的进化,隔膜出现大小不等 的小孔 隔膜是防御菌丝受损的一种保护性结构 不同属真菌的隔膜各异,是真菌分类的依据之一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培养:沙保培养基
沙保培养基(Sabouraud medium)
孢(Spore)
真菌的繁殖体,由特化菌丝产生
无性孢子 有性孢子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无性孢子种类
分生孢子(conidium)
由生殖菌丝末端的细胞分裂或收缩
形成
叶状孢子(thallospore)
菌丝内细胞直接形成
细胞壁主要成分
多糖,可占细胞 干重的80%~ 90% 也有蛋白质、脂 质及无机盐类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细胞壁的骨架
由微细纤维组成的骨架以几丁质(chitin) 和葡聚糖为主
丝状菌的骨架 酵母菌的骨架
Mitosporic Fungi(Fungi Imperfecti,半知菌门)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接合菌(Zygomycotina)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Medical Microbiology
医学微生物学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MU 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Department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of ofMicrobiology, Microbiology,Harbin HarbinMedical MedicalUniversity University
第一篇 微生物学基础
第5章 真菌的基本性状
Mycology
微生物学教研室 宋武琦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教学大纲
掌握内容
真菌的形态结构(单细胞和多细胞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