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情趣和文化意境的少数民族服饰_玉时阶_濒临消失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_述评

合集下载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壮族服饰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壮族服饰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壮族服饰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壮族服饰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

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批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

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民族文化精神以它博大的内涵、独特的审美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现代服装带来新的生机,也给现代服装文化增添了新的闪光点。

而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服饰蕴涵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广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多达11个,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是广西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支系较多,服饰文化同样也会丰富多彩,下面让我们走进壮族的服饰文化世界——特色风格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暧,热量丰富。

是壮族的主要栖居地,壮族,是传统的农业民族,纺织、印染手工艺历史悠久。

料,大概是因为当地的气候适合其生长。

因受地理气候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决定性影响,造就了其特定的基木式样,壮族服装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

又由于民族的不断融合,男子服装几乎与汉族服装相差无几,只是腰间束带而已;妇女服装多用花边装饰,腰间束围裙,裙装逐渐被裤装代替。

就壮族服饰的颜色来说,古代、近代多以蓝靛作染男装与女装男装有右襟与对襟两种,右襟衫反膊无领,衣纽从右腋下开至腰部又转向正中,再开出三而止,衣襟镶嵌一寸多宽的色布边,用铜扣纽,再束上长腰,着宽大裤,束腰带,有的缠绑腿,扎青、黑、蓝或白头巾;对襟开胸,长仅及脐的紧身衫,这是在劳作时穿着的。

广西壮族服饰介绍作文

广西壮族服饰介绍作文

广西壮族服饰介绍作文《广西壮族服饰之美》广西壮族的服饰那可真是独具魅力。

壮族服饰就像一个独特的宝藏,每一个元素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先说说壮族服饰的颜色吧,那是五彩斑斓得很。

红的就像那清晨刚升起的太阳,充满活力,红得特别正。

蓝色呢,像蓝得透亮的天空,深邃又迷人。

我去广西旅行的时候,在一个壮族聚居的村子里,有个壮族阿婆坐在自家门口刺绣。

她的布卷上就是这种深蓝的线在游走,阿婆的手已经布满了皱纹,可是那双手拿着针线特别稳。

我凑近些看,她绣的图案是一朵很大的花,花瓣的边缘就是那种鲜艳的红色,这红色和蓝色搭在一起是真好看。

阿婆笑着说这颜色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代表着壮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呢。

再看壮族服饰的样式,男士的衣服比较简洁,多是对襟短衣什么的,但是很合身,体现出壮族男子的爽朗。

而女士的服饰就复杂得多啦。

就拿那半身的裙子来说,裙子上的花纹特别多。

有的是几何图案,方的、圆的、菱形的交错在一起,井然有序;还有的是花草虫鱼之类的图案。

阿婆衣服上绣的就是蝴蝶,绣得栩栩如生。

那蝴蝶仿佛真的要从衣服上飞起来似的。

阿婆说壮族姑娘们都要学刺绣呢,这可是从小就要开始学的手艺。

这裙子腰围处还会有精致的绑带,打个漂亮的结,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特别有韵味。

阿婆还跟我唠叨,以前姑娘们参加歌圩的时候,都会穿上最美的衣服,比谁的衣服刺绣更精美,谁的服饰穿着更合身。

头饰也是壮族服饰很重要的一部分。

女子的头饰可复杂了,有各种各样的发簪什么的。

有的发簪上挂着小珠子,走起路来珠子晃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像一首美妙的音乐。

阿婆说以前这些小珠子都是精心挑选的,质量不好的可不能用呢。

阿婆给我讲她年轻的时候参加族里的活动,就会精心打扮自己的头饰,戴上漂亮的银发簪,那可是她最贵重的东西。

壮族服饰它不仅仅是一套衣服,更是壮族人民文化传承与生活态度的体现。

它就像一部活着的史书,记载着壮族人的点点滴滴。

《壮族服饰中图案的秘密》在广西,要是论起壮族服饰的图案,那可真是充满无尽的乐趣和学问。

广西民族服饰介绍

广西民族服饰介绍


惯束腰带,包头帕。用黑、青
(蓝)、深紫、白等四色。黑青色
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
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

仫佬族,主要聚居于约。仫佬人自种棉花和蓝靛,自织 土布,自染。美丽大方,经久耐用。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上、中、
下南山区,毛南族是岭西的土著民族。
苗族“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
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

彩,驰名中外,苗族蜡染工艺有千年

历史。苗族服饰多达130多种,可以
同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媳美,
且能歌善舞
侗族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
等地。侗族男穿对襟短衣,有的右
衽无领,包大头巾。女子一般上着

大襟、无领、无扣衣,下穿裙或裤。
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

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

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的体现,承载了汉族染织绣等杰出
工艺和美学。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
的山地民族。瑶族妇女善于刺绣,

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

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
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
胸前绣有花彩纹饰。
大多喜欢穿镶有花边的红色或花色连

衣裙,外套黑绒背心,下穿长裤,脚

蹬红色软底长统靴。为抵御高原上的
大风与寒冷,头上总戴一顶圆筒形绣
花棉帽。
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

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

治县。仡佬族男女皆穿裙(男裙短,

女裙长)。用布围于腰际,无摺皱,
有如桶状,谓之“桶裙”。

民俗服饰5.8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服装

民俗服饰5.8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服装

5、瑶族
6、仡佬族
仡佬族多数居住在贵州西部,主要从事 农业。仡佬族男子多穿对襟短衣、长裤 。 妇女穿大襟短衣、长裤,青年妇女喜穿 褶裙,衬衣外套坎肩,头顶一方块头区民族服装
壮族服装 京族服装 仫佬族服装 毛南族服装 瑶族服装 仡佬族服装
1、壮族
2、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 从事渔业为主。京族 的传统服饰以衣裤型 短装为主,即简洁美 观,又适宜涉水乘船 的水上生活。妇女上 身内挂一块菱形遮胸 布,外穿紧身、窄袖 短上衣,下穿肥大的 黑色或褐色长裤,节 日时喜穿旗袍式淡色 长外衣。
3、仫佬族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北 部山区,9 0 %聚居于罗城仫佬 族自治县。仫佬族多自称“木冷” ,清代有“姆佬”之名。新中国成 立后,根据仫佬人民的意愿,统称 仫佬族。仫佬族穿着中最有特点的 是妇女穿的尖头鞋,鞋面绣有花纹, 精工细作,非常漂亮;青年男子喜欢 戴一种形状像碗的帽子,当地人称之 为“碗帽”。
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广 西的山区,是一个传统的 农业民族。毛南族服饰简 洁朴素,男女都喜欢青色 和蓝色的右襟上衣和宽管 长裤,女装有花边装饰, 成年妇女还喜戴围裙。
4、毛南族
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之一。自称“勉”、“ 金门”、“布努”、“ 炳多优”、“黑尤蒙” 、“拉珈”等。因为经 济生活、风俗习惯的差 异,又有“盘瑶”、“ 山子瑶”、“顶板瑶” 、“花篮瑶”、“过山 瑶”、“白裤瑶”、“ 红瑶”、“蓝靛瑶”、 “八排瑶”、“平地瑶 ”、“坳瑶”等称谓之 别。主要分布在广西壮 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 、广东、贵州等省。

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服饰文化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瑶音新韵瑶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服饰文化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瑶音新韵瑶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Vol.37No.4 Aug.2020第37卷第4期2020年8月南方民族研处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服饰文化研究系列论文之一瑶音新韵:瑶族传统月艮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来晓佳谢丰泽2,李亚雯1(1.贺州学院设计学院,广西贺州542899;2.泰国格乐大学国际学院,泰国曼谷10700)摘要:瑶族具有悠久的民族历史,在漫长岁月中形成了特定的民族审美心理和服饰文化艺术。

瑶族传统服饰瑰丽多彩,不仅保留了农耕文明留存下来的经典文化形态,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农耕技术成果。

通过分析瑶族服饰文化内涵、服饰类型特质以及传承瑶族传统服饰的现实意义,创新应用服饰造型、色彩以及图案的设计中的瑶族元素,把民族文化基因融入创新现代服饰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瑶族服饰;文化基因;类型特质;创新应用中图分类号:F2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891(2020)04-0019-05瑶族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蚩尤时期,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区)。

瑶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其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因此形成了十分复杂的服饰文化现象。

玉时阶在《濒临消失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一书中阐述了富有情趣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意境,他进一步提出,“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它蕴含了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社会风貌、民族风俗、社会历史、经济水平、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丰富的内涵,……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110-n o瑶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主要特点是五彩斑斓,其纹样图案主要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云霞水纹、几何形、文字形、太阳纹、人物等,体现了瑶族同胞战胜自然、崇拜自然、保护自然的人文精神。

如《皇清职贡图》所绘岭南壮族、瑶族服饰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部分,所载服饰中的壮族主聲彗广西境内,瑶族主要分布在今湖南、广西、广东等五岭山区。

关于广西的传统元素

关于广西的传统元素

关于广西的传统元素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灿烂的文化遗产。

广西的传统元素包括壮族、瑶族、苗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以及壮族绣球、侗族鼓楼、苗族银饰等传统工艺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广西的传统元素。

一、壮族文化壮族是广西最大的民族群体,也是中国的第八大民族。

壮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壮族人民热情好客,喜歌乐舞,善歌咏诗。

他们的传统服饰色彩鲜艳,绣有独特的花纹,呈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

壮族绣球是壮族民间工艺品的代表之一、绣球由丝绸制成,色彩绚丽多样,常用于节日庆典和婚礼仪式上,作为饰物和礼品。

绣球花纹繁复精致,形状各异,寓意着吉祥和美满。

除了绣球,壮族还以剪纸、木雕等传统工艺出名。

壮族剪纸通常用鸟、花、虫等自然元素作为图案,花纹简洁大方,寓意吉祥如意。

壮族木雕则以精细的雕刻技法和生动的形象著称,常以龙、凤等神兽为主题。

二、瑶族文化瑶族是广西的少数民族之一,瑶族人口分布广泛,主要聚居在广西北部的山区。

瑶族人喜欢唱歌跳舞,热爱自然,尊重祖先,重视道德品质。

瑶族的服饰多采用亮丽的颜色,用线绣花为装饰。

瑶族工艺品以银饰为代表,瑶族的银饰制作工艺精湛,形状独特,给人一种华丽和神秘的感觉。

瑶族银饰的图案多取自自然景色,如花鸟、山水等,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此外,瑶族还有发饰、手工织品等传统工艺品。

瑶族女子喜欢在头上插梳,插梳是她们的传统发饰,常用的材料有银、琥珀等。

瑶族的手工织品包括绣品、编织品等,色彩丰富多样,花纹精致,给人一种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三、苗族文化苗族是广西的主要民族之一,苗族人民勤劳智慧,喜欢歌舞和杂耍。

苗族的服饰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

苗族男子通常穿着黑色布料制作的上衣和黑色腰带,女子则穿着彩色的长裙和银饰。

苗族银饰是苗族工艺品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苗族的银饰多用于民族仪式和节日庆典中,如苗族的花山节和蚂蚁婚礼等。

苗族银饰制作工艺独特,形状多样,常见的图案有花鸟、虫蛇、人物等,寓意着吉祥和祝福。

浅析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保护

浅析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保护

MING RI FENG SHANG180音 画 时 尚文| 苏 放浅析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保护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近几十年来,汉族的先进文化不断地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为少数民族地区带去了繁荣和进步,但与此同时,这些现代化经济文的发展也给少数民族带去了服饰文化濒临消失的冲击。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冲击下,珍贵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民族服饰是民族精神的传承,是中国灿烂的文化遗产中绚烂的一部分,保护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措施每一个民族的服饰都有自己由来的含义,服饰的传承与发展代表着整个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现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冲击导致广西民族服饰制作技艺正在慢慢消失,很多服饰只有在重大的节日才会穿,而那些传统的制作技艺随着现代化廉价材料的渗入也濒临消失。

如何挽救珍贵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已经成为了有识之士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广西民族服饰文化消失的原因分析1、经济冲击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落后于汉族的发展,也正是因为国家的扶持,少数民族才可以将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

现代经济给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少数民族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比如原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燃料都需要自己制作,而现在只需要在原料市场上买燃料就可以制作,并且等待时间短,手工制作成本比原来低,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用后者而不是前者。

此外,经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劳作方式,机械化产品成本低,以及各种各样的布料涌入广西少数民族市场,人们开始有了更多的选择,越来越少的人选择再去做费力的手工。

2、政策扶持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关照少数民族的发展,颁发了很多政策扶持少数民族的发展,尤其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让所有的少数民族青年一代都可以有入学的机会。

书本是传递知识与智慧的载体,同时将现代的文明带给了广西少数民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文明的开化让少数民族摒弃了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

广西壮族服饰介绍作文

广西壮族服饰介绍作文

广西壮族服饰介绍作文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广西壮族那超有特色的服饰。

壮族服饰就像一本打开的民族文化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先来说说壮族男子的服饰吧,那可是透着一种简洁又大方的帅劲儿。

他们一般穿着对襟短衣,就像两个好朋友肩并肩,整整齐齐的。

衣服的颜色大多比较朴素,以蓝、黑等深色为主,不过可别小看了这简单的颜色,就像低调的高手,有一种内敛的魅力。

裤子呢,通常是宽宽大大的,行动起来特别方便,不管是下地干活,还是走街串巷,都很自在。

但是,壮族女子的服饰那可就像是盛开的繁花,绚丽多彩得让人移不开眼。

你瞧那上衣,多是右衽无领或者矮领的,领口、袖口还有衣角都绣满了精致的花纹。

这些花纹可不是随随便便绣上去的,每一种图案都有它的含义。

比如说,有的花纹代表着吉祥如意,有的象征着五谷丰登。

就像壮族的姑娘们把对生活的美好期望都一针一线地缝进了衣服里。

再看看裙子,哇哦,这可真是壮族服饰的一大亮点。

有百褶裙,那裙子上的褶子就像一道道波浪,随着姑娘们的脚步轻轻晃动,就像是在跳舞一样。

而且裙子的颜色搭配超级讲究,红的像火,蓝的像天,绿的像田野,各种颜色组合在一起,就像把壮族的大好山河都穿在了身上。

还有那精美的配饰,简直是画龙点睛之笔。

壮族女子喜欢戴头巾,头巾上也绣着漂亮的图案,有时候还会缀上一些亮晶晶的珠子或者小银饰。

走起路来,珠子和银饰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就像在演奏一首美妙的民族乐曲。

耳环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大的耳环挂在耳朵上,显得女子更加的灵动活泼。

壮族服饰在不同的节日和场合还有不同的讲究呢。

比如说在三月三这个盛大的节日里,姑娘们会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就像一只只美丽的凤凰。

她们互相攀比着谁的衣服更精美,谁的刺绣更细致。

小伙子们也会穿上整洁的衣服,在节日里寻找自己心仪的姑娘。

我觉得壮族服饰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它把实用性和美观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平时穿着它可以方便日常生活,到了重要的场合又能惊艳全场。

而且这服饰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不管时代怎么变化,壮族人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服饰文化,就像守护着一个民族的灵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社会,几乎所有的人都认 为 发 展 就 是 好 的 , 新的要取代旧的,却很少有人考虑 该 如 何 发 展,很 少 有人询问为追 逐 潮 流 的 发 展 我 们 失 去 了 什 么 ,这 个 代价是否值得?”这 种 追 逐 潮 流 的 做 法 ,不 仅 值 得 我 们每个人 深 思,而 且 也 是 学 术 界 不 应 回 避 的 问 题 。 作者把少数民 族 服 饰 文 化 的 保 护 、传 承 问 题 放 到 经 济全球化与现 代 化 发 展 的 语 境 下 进 行 考 察 研 究 ,显 示了作者的宽 阔 的 学 术 视 野 与 较 高 的 学 术 水 平 ,大 大拓展了服饰 理 论 方 面 的 研 究 ,对 少 数 民 族 服 饰 研 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88
作者指出,随着现代化浪潮的 不 断 冲 击 ,对 少 数 民族传统服饰 文 化 保 护 造 成 了 许 多 困 难 ,其 物 质 基 础和文化基础 都 发 生 了 变 化 ,由 此 所 导 致 的 衰 退 之 势难以逆转,这 种 动 摇 与 衰 退 已 成 为 农 业 文 明 向 工 业文明转型、传 统 社 会 向 现 代 社 会 转 型 过 程 中 的 发 展趋势。
化。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之 一 ,它 从 一 开 始 就 与 广 西 少 数 民 族
的社会、经济、文 化 的 发 展 息 息 相 关,它 将 广 西 少 数
民族在历 史 上 形 成 的 民 族 风 俗 、宗 教 信 仰、伦 理 道
德、审美观念、历 史 传 统、工 艺 技 术 等 文 化 传 统 汇 集
意义。要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传承广西少数民族 服饰文化的良 好 氛 围,各 级 政 府 部 门 要 加 大 资 金 投 入力度,采取多项措施加以保护 ,制 定 出 更 加 科 学 的 保护政策,健全 各 种 保 护 机 制,增 强 保 护 的 实 效 性 ; 多种载体进行 宣 传,使 人 人 都 能 认 识 到 保 护 广 西 少 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性 ,并使他 们 能 够 参 与 其 中 ; 加强传承人的 传 承 工 作 ;运 用 现 代 化 的 科 学 手 段 对 广西少数民族 服 饰 文 化 予 以 保 护 ;继 续 强 化 关 于 服 饰文化的研究 工 作,发 挥 专 家 学 者 以 及 民 间 艺 人 的 作用,进一步搜 集、整 理 相 关 的 资 料,确 保 给 后 人 留 下更加全面的研究成果 ;运用科技 手 段,加 大 广 西 少 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的开发 、利用 工 作,使 传 统 服 饰 文化的发展能 够 推 动 当 地 的 经 济 发 展 ,激 发 少 数 民 族群众的保护热情。
所以,有必要 采 取 多 项 措 施 提 高 服 饰 文 化 保 护 与传承的效果。
作者还指出,保 护 与 传 承 广 西 少 数 民 族 服 饰 文 化,归根到底对 于 增 强 民 族 凝 聚 力 ,促 进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有重要
不过,广西少 数 民 族 服 饰 文 化 毕 竟 是 在 长 期 的 历史发展过程 中 逐 渐 形 成 的 ,是 中 华 民 族 传 统 文 化 的重要组成 部 分。 这 份 宝 贵 的 文 化 遗 产 ,对 探 讨 广 西少数民族经 济 发 展 、宗 教 信 仰、社 会 历 史、审 美 情 趣、婚姻家庭、社 会 角 色、工 艺 美 术 等 文 化 内 涵 的 重 要价值。若不严格对其保护 ,定会 遭 受 更 大 的 冲 击 、 破坏,直至最后消失 ,其后果不堪设想 。
广 西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第34卷第1期 □ 2012年1月 VOL.34 NO.1 □ JAN.2012
书中所提的建议和对策 ,不但 有 很 强 的 理 论 性, 还有比较鲜明 的 实 践 性 ,为 各 级 行 政 部 门 制 定 政 策 提 供 了 重 要 参 考 ,具 有 较 高 的 应 用 价 值 。
广西少数民族长期 以 来 生 活 在 同 一 地 区 ,经 济 文化相互交流,在服饰文化上亦有 所 借 鉴 与 相 似 ,作 者如能对广西 各 民 族 服 饰 的 异 同 做 个 比 较 研 究 ,则 让读者能对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有个更全面的了解。
富有情趣和文化意境的 少数民族服饰
———玉时阶《濒临消失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述评 □周 健
[中 图 分 类 号 ] C912.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673-8179(2012)01-0187-02

饰作为 一 种 文 化 ,是 人 类 文 明 的 标 志 之 一 ; 它除了满足人们 的 物 质 生 活 需 要 之 外 ,还 代 表一定时 期 的 物 质 文 化 、制 度 文 化、精 神 文
了建设性的意见 ,纵观全书,主要有 以 下 几 方 面 的 显
著特点:
一 、选 题 新 颖 ,立 意 高 远 ,分 析 透 彻
受经济全球 化 与 现 代 化 发 展 的 冲 击 ,当 前 各 国 传统文化的濒危状况十分严重。作者以濒临失传的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为选题 ,历 时 3 年,深 入 广 西 各少数民族聚 居 的 村 寨 进 行 田 野 调 查 后 认 为 ,由 于 经济全球化与 现 代 化 发 展 等 各 种 因 素 的 影 响 ,广 西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正在濒临消失 ,有 些 已 经 消 失 ,保 护形势严峻;有关的生态环境破坏 较 为 严 重 ,许 多 富 有特色的民族 服 饰 的 制 作 工 艺 技 术 后 继 无 人 ,年 轻 人大多外出务 工 ,没 有 人 愿 意 学 习 传 统 服 饰 制 作 工 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穿着民 族 传 统 服 饰 ,而 是 改穿时装,只有 村 寨 中 上 了 年 纪 的 人 和 个 别 旅 游 景 点为招揽客人以及节日时才穿着礼仪性的民族传统 服饰。在经 济 全 球 化 发 展 与 外 来 文 化 传 入 的 紧 逼
作者对近现 代 以 来 ,尤 其 是 20 世 纪 80 年 代 以 来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作了比较全面 的梳理,通过田 野 调 查 等 多 种 途 径 获 得 许 多 翔 实 资 料和数据,全方 位 地 论 证 了 广 西 少 数 民 族 服 饰 文 化 保护、传承所遇到的新情况 ,并提出 了 科 学 的 建 议 和 对策。
书 评
周 健
富 有 情 趣 和 文 化 意 境 的 少 数 民 族 服 饰
1 87
境。并指出,广 西 少 数 民 族 服 饰 不 仅 仅 是 覆 盖 少 数
民族人体的衣物 ,而且是无字的史 书,民 族 与 族 群 的
符号,身份、地位 与 等 级 的 象 征,性 别、年 龄、婚 姻 的
标志,民间信仰的展现 ,既可护体,御 寒 保 暖,又 能 美
化人体,用作信物,还可避邪、炫 富。 研 究 视 角 独 特 、
新颖。


周 健
富 有 情 趣 和 文 化 意 境 的 少 数 民 族 服 饰
三 、富 有 极 强 的 时 代 性 , 突显社会现实意义
通读全书,我们可以发现,作者 对 广 西 少 数 民 族 服饰文化的研究富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现实 感。
于一身,是民族文化的缩影 。
玉时阶教授 著 的 《濒 临 消 失 的 广 西 少 数 民 族 服
饰文化》一书,通 过 大 量 第 一 手 资 料 和 图 片 ,展 示 和
阐述了富有情 趣 的 广 西 少 数 民 族 服 饰 文 化 意 境 ,对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濒临消失的状况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对如何 保 护 与 传 承 少 数 民 族 服 饰 文 化 提 出
但瑕不掩瑜,总 的 看 来,《濒 临 消 失 的 广 西 少 数 民族服饰文化》是 一 部 富 有 创 新 性 的 广 西 少 数 民 族 服饰文化研 究 的 新 力 作 。 作 者 敏 锐 的 观 察 、独 到 的 见解,从一个全 新 的 视 角 为 我 们 解 读 了 广 西 少 数 民 族服饰文化,对 怎 样 保 护 和 传 承 少 数 民 族 服 饰 文 化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少数民族传 统 服 饰 在 现 代 社 会 中 日 趋 衰 退 已 经 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和不争的事实。
当今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剧变超过了历史 上任何一个 时 期。 作 者 进 一 步 指 出,我 们 今 天 所 看 到的这些文化 危 机 ,几 乎 都 与 人 们 对 “发 展 ”的 片 面 理解有关。“脱下民族服饰 ,藏之 箱 底;换 上 时 装,张 扬入市,这只是 发 展 中 国 家 服 饰 发 展 追 逐 西 方 服 饰 发展、农村服饰发展追逐城市服饰 发 展 、少 数 民 族 服 饰发展追逐汉族服饰发展的潮流现象之一。
二 、理 论 创 新 与 研 究 视 角 新 颖
以往的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多 从 艺 术 学 、历 史 学、 民族学等角度去进行研究 ,鲜有其 他 视 角,特 别 是 多 学科交叉的综合理论研究的创新。
该书作者对 此 做 了 很 好 的 尝 试 ,作 者 采 用 考 古 学、民族学、艺术学、历史学、文化 学、美 学、宗 教 学 等 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理论来研究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 化现象,从服饰的起源 、制作变迁、服 饰 文 化 意 境、服 饰工艺、服饰色彩、服饰图案纹样 、服 饰 文 化 功 能、服 饰变迁概况、服 饰 文 化 的 保 护 与 传 承 等 不 同 角 度 切 入,展开讨论,以 饱 满 的 民 族 感 情、精 练 的 文 字 阐 述 了广西少 数 民 族 服 饰 的 民 族 情 趣 和 深 刻 的 文 化 意
收 稿 日 期 2011-08-13 [责 任 编 辑 韦 光 化 ] [责 任 校 对 苏 兰 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