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登报发文过程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

一、名词解释1.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
最后,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学术界的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完成了文艺工作者、作家的组织化。
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历史的伟大开端。
2.1958年“两结合”创作方法:1958年3月,毛泽东提出“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第三次文代会认为“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应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最好的创作方法”,“不只适用于文艺创作,也适用于文艺批评。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创作的方法之一,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
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式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
4.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更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郭沫若。
会议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会议代表。
第二次文代会对建国四年来的文艺工作做出了总结;确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未来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最高准则。
5.百花文学: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
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在中国,毛泽东在1956年5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
2023年近现代史纲要知识总结例题

2023年近现代史纲要知识总结例题判断题(共40个,分值共:)1、,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发表,成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选择题(共40个,分值共:)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表现为。
(ABCD)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的基本方针是 (A)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和敌我矛盾C、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D、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4、1947年6月底,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刘伯承,邓小平所率部队是。
(D)A、华东野战军B、晋察冀野战军C、西北野战军D、晋冀鲁豫野战军判断题(共40个,分值共:)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选择题(共40个,分值共:)6、总的来说,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
(B)A、完全失败的B、基本成功的C 、基本失败的 D、成功的判断题(共40个,分值共:)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选择题(共40个,分值共:)8、近代首先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
(D)A、康有为B、洪秀全C、林则徐D、孙中山9、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将“没收一切土地”的规定,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的土地法是。
(B)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B、《兴国土地法》C、《井冈山土地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1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D)A.《中华民国宪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1、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著名学生运动是。
(C)A、福建事变B、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C、一二九运动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判断题(共40个,分值共:)1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大陆全境已经解放。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乡官之贤者”对海瑞说:“二十年以来府县官偏听乡官举监嘱事,民产渐消,乡官渐富”。后八个字不是活活画出大官僚地主吞并中小地主的一幅图画吗?海瑞下的结论是:“为富不仁,人心同愤”,这个“同愤”,就是指中小地主、富农以及代表他们利益的知识分子对大地主兼并的共同的政治态度。
个人物呢?
一个假海瑞
我们不是历史学家。但是,根据我们看到的材料,戏中所描写的历史矛盾和海瑞处理这些矛盾时的阶级立场,是违反历史真实的。戏里的海瑞是吴晗同志为了宣扬自己的观点编造出来的。
海瑞是1569年夏到1570年春这段时间内,任应天巡抚的。当时,江南农村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从正德到嘉靖、隆庆年间,随着地主阶级用各种方法疯狂地掠夺农民土地,土地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农民受的剥削越来越重。《日知录》载:“吴中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说明松江一带绝大部分土地都被地主所占有。顾炎武虽没有指明确切年代,据我们查到的资料,这个估计是符合明代中叶以后苏、松一带情况的。掠夺土地最厉害的,是依仗政治势力扩大“皇庄”的皇族地主集团,此外就是一部分在乡间的官僚地主,徐阶就占有大量土地,有的说24万亩,有的说40万亩,大约相当于今天上海市所属松江县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或一半。海瑞所谓“华亭乡官田宅之多,奴仆之众,小民詈怨而恨”,就是他亲眼所见的阶级斗争尖锐化的写照。
剧本还着重刻划了海瑞如何“为民雪恨”,大杀“贪官”。剧本反复宣传:“冤狱重重要平反”,海瑞决心“平民愤”,要把“恶官吏都扫颈,“今日定要平民怨,法无宽恕重如山。”行动是:剧本中海瑞判华亭知县王明友斩罪,判松江知府李平度“革职囚禁,听候朝命”,判徐阶儿子徐瑛绞罪。据吴晗同志自己说,为了不致让海瑞“走得灰溜溜的……没劲头”,“下了决心,把徐瑛处死”。这样,罢官而去的海瑞,便成为一个反抗封建皇朝的胜利了的英雄。戏结束时,徐瑛被处死刑,徐阶昏倒下去了,新任巡抚惊惶失措,海瑞高举大印,昂然挺立,口说“大丈夫顶天立地”,心里想:“我海瑞还是胜利了!”作者塑造自己的英雄人物的任务,也“胜利”完成了。
历史上的11月10日

历史上的11月10日•【1483年】11月10日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马丁·路德诞辰•【1759年】11月10日德国剧作家席勒诞辰•【1910年】11月10日俄罗斯文豪托尔斯泰逝世•【1924年】11月10日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1928年】11月10日日本天皇裕仁即位•【1931年】11月10日溥仪被日本特务劫往旅顺•【1934年】11月10日国民党军占领中央苏区•【1936年】11月10日潘汉年与陈立夫会谈•【1939年】11月10日辛亥革命元勋孙武病逝•【1944年】11月10日大汉奸汪精卫病死日本名古屋•【1944年】11月10日桂林、柳州同日失陷•【1950年】11月10日中国就西藏问题照会印度政府•【1963年】11月10日首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在印尼雅加达开幕•【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病逝•【1965年】11月10日《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原文•【1965年】11月10日《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1966年】11月10日安亭事件发送•【1974年】11月10日毛泽东说江青有野心•【1982年】11月10日美日部队首次进行联合演习•【1984年】11月10日法国利比亚完成从乍得撤军•【1985年】11月10日我国女子大学的第一位女校长吴贻芳逝世•【1990年】11月10日哈勃望远镜首次观察类星体•【1991年】11月10日中越关系正常化•【1991年】11月10日强台风使菲律宾五千多人遇难•【1997年】11月10日“少女杀婴案”搅动英美•【1998年】11月10日邪教“主神教”覆灭•【1998年】11月10日日本用牛奶细胞克隆牛•【1998年】11月10日英足总认定范志毅越轨•【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决定获通过•【2012年】11月10日中国播音界泰斗张颂病逝•【2014年】11月10日“两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逝世•【2014年】11月10日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2014年】11月10日日本著名男演员高仓健病逝•【2015年】11月10日广东著名企业家田畴先生去世。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原文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原文《海瑞罢官》是一部以明代著名政治家、爱国诗人海瑞为主角的历史剧。
该剧一经推出,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该剧进行评述,从剧本结构、情节安排、角色刻画、语言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首先,本剧的剧本结构比较严谨,分为五个幕,每个幕都有明确的主题和发展顺序。
第一幕主要是海瑞担任扬州府知府前的背景介绍,第二幕则是反腐斗争的展开以及海瑞坚持原则的反应,第三幕是海瑞罢官的由来,第四幕是海瑞面对各种压力和阻挠经历的磨合以及休养生息,最后一幕则是他被召回、复官的喜讯。
整个剧本架构几乎没有松懈的地方,每个幕的开头和结尾都相对自然地连接起来,不给观众诸如冗余、过渡不足等不良体验。
因此我们可以说,本剧的剧本架构是非常成功的。
其次,本剧在情节安排上也堪称巧妙。
情节设置有张掖案、饮马长城、罚帽黄均、与刘德宾对诗等多个环节,而这些环节又满足了起承转合、意外惊喜、深化人物情感等多个要素,完成了剧情的紧凑性和流畅性。
例如,第一幕的张掖案和第二幕的饮马长城,分别展现了海瑞弘扬正义、积极改革的决心和他坚定不移的信念,使得观众初始化了对海瑞的认知;而第三幕的罚帽黄均和与刘德宾对诗,则收放自如地表现了海瑞与腐败势力的对话和往来,使观众体感到当时的政治腐败和海瑞的坚定反抗。
第三,本剧的角色刻画非常明确。
海瑞的形象描写得十分真实、立体,他不仅是为民除害、清廉正直的模范,同时也是一个有情感、有矛盾、有缺陷的真实人物。
其他角色如吴锡和、周怀政等,也刻画得栩栩如生。
整个剧情涉及到了旁征博引的人物形象,极度丰富的角色刻画使得海瑞罢官成为了一个充满戏剧冲突的戏剧作品。
最后,本剧的语言表现是其基础之一。
整个剧本对话幽默诙谐,深入浅出,常常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来增强剧情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观众对此积极反响,使得本剧贴近生活、贴近人民,成为社会上崇尚正义和赞美清政治的标志之一。
总之,《海瑞罢官》在历史剧的创作上严谨构思,有机安排情节,角色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充满戏剧性,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二):1956

第十一章中国现代史高考复习(二)十年探索与文革挫折(1956年底——1976年)◆考纲要求: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建设的特色。
2.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3.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4.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5.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发展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6.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总结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课标要求: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3.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4.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5.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6.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学习进度:3课时◆授课提纲:1.特征:基本特征是“探索性”。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艰苦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经验,由“左倾”思潮发展到“极左”泛滥,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极大危害。
总之,这一时期成绩与挫折并存。
特别是1966—1976年的十年文革中,有思想上“左倾”思潮发展到“极左”泛滥,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极大危害。
基本特征是曲折中前进。
2.政治:1956—1966年的十年探索期间,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在曲折中求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如①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②中共八大;但1966—1976年的文革期间,民主法治受到严重践踏。
中国当代史重点

亲们,经过适当合并同类项后,中国史整理出29个重点,大家互相交流,互相改进啊~ 1、七届三中全会(简述七千人大会的内容和意义)1950年6月2日至9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1)提出了当前的中心任务及实现任务的三个条件。
中心任务: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争取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三个条件: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所需经费的大量节约。
(2)制定了恢复国民经济时期的战略策略方针“不要四面出击”。
意义:七届三中全会制定的纲领和路线,对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对动员、组织各阶层人民群众进行民主改革和恢复经济起了极大的作用。
1、《论十大关系》1956.4.25,毛泽东在有关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参加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十大关系的报告。
接着,又在5.2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论十大关系》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任务。
内容:(1)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7)党和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意义:提出新问题,并对新问题进行探索;为八大提供思想和理论基础2、七千人大会为了进一步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正确认识当前形势,以便推动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1961.1.11—2.7,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委书记及以上的负责干部七千多人,故称“七千人大会”。
内容:会议初步总结了193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分析了几年来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会议发扬了民主,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动员全党切实抓好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
16秋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 “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这一句诗出自()。
.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麦地》. 《双桅船》. 《山民》标准答案:2. 《茶馆》中的掌柜形象是()。
. 刘麻子. 王利发. 秦仲义. 常四爷标准答案:3. 红旗谱中的反面人物是()。
. 朱老忠. 朱老巩. 冯老兰. 严志和标准答案:4. 长篇小说《浮躁》的作者是()。
. 史铁生. 贾平凹. 张贤亮. 王蒙标准答案:5. 下列哪位作者是七月诗派的成员之一()。
. 牛汉. 海子. 雷抒雁. 余光中标准答案:6. 《哦,香雪》中的“香雪”指的是()。
. 一处自然景观. 一个打工妹. 一种名茶. 一位乡村少女标准答案:7. “漏斗户主”是()。
. 吴楚. 陈奂生. 鲁鲁. 王一生标准答案:8. 《绿化树》是()。
.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散文标准答案:9. 下列哪一首诗是对美好爱情的讴歌()。
. 《哎,大森林》. 《大雁塔》. 《苹果树下》. 《小草在歌唱》标准答案:10. 表现“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方叫活着”的人生思想的小说是()。
. 《树王》. 《棋王》. 《孩子王》. 《春天》标准答案:11. 《草木篇》创作于20世纪()。
.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50年代中期标准答案:12. 裁缝老婆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鲁鲁》. 《丁香结》. 《班主任》.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标准答案:13.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青年人指的是()。
. 刘世吾. 林震. 赵慧文. 韩常新标准答案:14. 《百合花》的背景是()。
. 第一次国内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对越自卫反击战标准答案:15. 林道静这一人物出自于()。
. 《青春万岁》. 《青春之歌》. 《春天》. 《女房东》标准答案:16. “糊涂涂”和“常有理”的形象出自小说()。
. 《“锻炼锻炼”》. 《小二黑结婚》. 《三里湾》. 《登记》标准答案:17. 岳之峰这一人物出自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登报发文过程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登报发文过程》的内容,具体内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海瑞罢官这部历史剧?关于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捕风捉影地把《海瑞...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海瑞罢官这部历史剧?关于你又知道多少呢?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捕风捉影地把《海瑞罢官》中所写到的"退田"、"平冤狱"同1961年的"单干风"、"翻案风"联系起来,说这是当时"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焦点",武断地认为《海瑞罢官》是一株毒草。
1965年初,江青在上海与张春桥共同策划,由姚文元写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整个写作过程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1967年2月,毛泽东在一次接见外宾时曾谈到:"开头写我也不知道,是江青他们搞的。
搞了交给我看。
")。
之相关链接
《人民日报》编者按
姚文元同志在《文汇报》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对海瑞这个历史人物和《海瑞罢官》这出戏,提出了很重要的批评意见。
我们认为,对海瑞和《海瑞罢官》的评价,实际上牵涉到如何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剧的问题,用什么样的观点来研究历史和怎样用艺术形式来反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问
题。
这个问题,在我国思想界中存在?a href='//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煌?饧蛭?姑挥邢低车亟a
href='//koucai/bianlun/' target='_blank'>辩论,多年来没得到正确的解决。
本报过去也发表过吴晗同志的《海瑞骂皇帝》(笔名刘勉之,1959年6月16日)、《论海瑞》(1959年9月21日),还发表其他有关历史人物评价的文章。
我们准备就《海瑞罢官》这出戏和有关问题在报纸上展开一次辩论,欢迎史学界、哲学界、文艺界和广大读者踊跃参加。
毛泽东同志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说过,"我们的政权是人民民主政权,这对于为人民而写作是有利的环境。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科学和艺术的发展给了新的保证。
如果你写得对,就不用怕什么批评,就可以通过辩论,进一步阐明自己正确的意见。
如果你写错了,那么,有批评就可以帮助你改正,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在我们的社会里,革命的战斗的批评和反批评,是揭露矛盾,解决矛盾,发展科学、艺术,做好各项工作的好方法。
"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辩论,能够进一步发展各种意见之间的相互争论和相互批评。
我们的方针是:既容许批评的自由,也容许反批评的自由;对于错误的意见,我们也采取说理的方法,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我们一定要学会通过辩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来克服各种错误思想。
"
毛泽东同志又说,"这个方法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
有许多事情我们不知道,因此不会解决,在辩论中间,在斗争中间,我们就会明了这些事情,就能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各种不同意见辩论的结果,就会使真理发展。
对于那些有毒素的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也可以采取这个方法,因为同那些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进行斗争,就会使马克思主义发展起来。
这是在对立面的斗争中的发展,是合于辩证法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