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电影【霸王别姬】拉片笔记
霸王别姬拉片分析

《霸王别姬》——小癞子之死段落分析一、分镜头剧本22中景固定小癞子嚼冰糖葫芦板子声,班主骂声,小癞子嚼冰糖葫芦的嘎嘣声1023 中近景固定班主打小豆子的发怒的表情和动作叫骂声,板子声3 24 近景固定小石头爬向小豆子,要小豆子讨饶说话声,板子声,骂声825 中近景固定班主打小豆子同上 426 近景固定小石头要小豆子讨饶,小豆子不吭声,小石头慢慢站起同上927 全景固定小石头冲向班主,班主拿板子打小石头同上 328 近景固定小石头受伤的脸无声 229 全景固定小石头冲向班主被班主退开,站起来,又一次冲向班主同期声730 近景-全景固定班主听到出事的消息跑向屋里嘈杂声,隐约的锵声831 近景跟拍,拉小石头等人也向屋里走去嘈杂声加上锣鼓的锵声632 远景固定小癞子吊死在房檐上,屏风倒下,扬起尘埃锵声更重,微弱的哭声10二、镜头画面剧本镜头1 镜头2镜头3 镜头4镜头5 镜头6镜头7 镜头8镜头9 镜头10镜头11 镜头11b镜头11c 镜头12镜头13 镜头14镜头15 镜头16镜头17 镜头18镜头19 镜头20镜头21 镜头22镜头23 镜头24镜头25 镜头26镜头27 镜头28镜头29 镜头30镜头31 镜头31b镜头32 镜头32b三、点评(一)镜头分析这场戏是“小癞子之死”,是继小豆子和小癞子出逃回归之后的一场戏。
除了一般的叙事镜头外,本段对于小癞子的描写共4个镜头,这也正是导演着力的地方。
前3个镜头的景别分别为远景、远——中,中景。
第二、三两个正面拍摄的固定镜头,小癞子的前景和后景分别设置了悬挂的绳子和飘浮的烟雾,来暗示他自缢的悲剧性命运。
第4个镜头,是本段的点睛之笔。
远景拍摄,空间内运用大量悬挂的绳索,小癞子悬挂在空中,紧接着屏风轰然而倒,激起尘土,《霸王别姬》的印象主义风格在这个镜头里得到充分体现。
镜头一:小豆子和小癞子回来,跟拍镜头。
弄堂里在开心自由玩耍的孩子和心情沉重的小豆子、故作镇定的小癞子形成鲜明对比。
《霸王别姬》解说文案_《霸王别姬》影评の不疯魔,不成活

《霸王别姬》解说文案_《霸王别姬》影评の不疯魔,不成活中国| 中国香港爱情/剧情/音乐电影《霸王别姬》,于1993年上映,由陈凯歌导演,李碧华芦苇编剧,影片讲述了演生角的段小楼与演旦角的程蝶衣是自小在一起长大的师兄弟。
两人合演的《霸王别姬》誉满京城,他们约定合演一辈子《霸王别姬》。
后来段小楼娶了名妓菊仙为妻,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随着时代风云的变迁不断升级,终酿成悲剧。
苦痛,像是长在心里的器官,与生俱来,拔不掉,割不断,一生都跟随着痴情的人,去承受磨难百般,却还要向着不变的方向如一而往、从一而终。
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里面所描述的程蝶衣,就是这样的一个因痴情而被一生的苦痛波折折磨致死的悲剧人物。
他唱京戏,演虞姬,在舞台上为了与共霸王愿牺牲性命,而实则是在扮演着自己;他闹婚礼,抽大烟,在生活中为了要和爱的人唱一辈子的戏,实则又再现了虞姬。
戏里戏外,程蝶衣和虞姬竟在不同的情感,不同的世道里合二为一,爱着一个人,至始至终,又都注定了悲剧。
儿时的程蝶衣被蒋雯丽饰演的妓女母亲丢弃到戏班子里,是这出悲剧的开始。
程蝶衣刚出场的时候,女儿身的装扮让观众误以为这孩童是个女孩,直到他母亲说出“男孩大了不中留”,才有了一丝分辨,这一段概括了程蝶衣的身世,也对“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的命运有一定的预示。
之后在成长阶段,影片主要突出了小豆子程蝶衣与小石头段小楼以及他们的师傅这三个主要角色,其中师傅是个严师,十分遵循曲艺道理,同时对惩罚徒弟也绝不手软,下手狠,次数多,手腕绝,也正因这样,徒弟们之间便有了很深的感情,会不自觉地凝聚在一起,尤其是程蝶衣与段小楼之间,二人的相互依偎使他们的情感愈来愈深,影片中常常出现两个人抱拥的场景。
段小楼总是不断地守护着程蝶衣,而程蝶衣也为了使段小楼演上霸王,终于说出了“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这句话亦印证了程蝶衣第一次向命运的妥协,以及他在成长中的蜕变。
在他的蜕变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人起到了很大的影响,那就是象征着清政府迂腐的荒淫的老公公,他以一个男人的身份奸污了程蝶衣,这对程蝶衣的打击很大,使他在一定程度上分不清自己的性别甚至身份,从而逐渐地深入虞姬当中,迷失在了戏剧与现实中间。
拉片示范:霸王别姬-开头到拜师

右侧光
小孩对班主的反 鸽哨声( 隐
应
约)
男孩略放松了一点。
固定
左侧光
班主解释原因
吆 喝声 :“ 磨 剪子嘞
班主拒绝,但画外音不断暗示
全景 特写
固定
自然散射光 匠人吆喝
固定
侧光 妇女哀求
戗菜刀”
再次渲染氛围,预示剧情发展。
鸽哨声 吆喝声 “磨剪子嘞 戗菜刀”
“ 男 孩 大 了 留 不 住 ”, 为 何 ? ① 妇 女 是 妓 女,男孩在妓院没法养。②妇女不希望孩 子受 环境 污染 学坏 ,而 学戏 可 以出 人头 地,改变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命运。可谓用 心良苦。
固定 固定 固定 固定 固定 固定 固定
人物右侧
光,稍弱, 猴王看画外
-
修饰光
猴王主观视点
自然光,但 显然手套更
亮
妇女和小孩见 状,向 猴王 行了 个礼。三分构 图 法。
众人嚷嚷声, 哭叫声。吆喝 声 :“磨 剪 子 吆喝声预示了接下来要发生的事。 嘞戗菜刀”
-
小孩看猴王
吆喝声:
手套上的莲花有何意味?
全景
固定
-
男孩乱窜到桌底 动作声
下
尖叫声
全景
固定
-
其他学徒拥去观 动作声
望
尖叫声
63
全景
固定
-
男孩窜出桌底 -
这几个镜头,表现的是男孩被切手指后的反 应。在男孩逃窜和学徒跑来围观之间快速切 换,剪辑的节奏较快,气氛依然紧张。
男孩狂 奔, 被其
哭闹声 脚步声
64
全景
摇镜头
-
他小孩 堵住 ,满 鸽哨声 院子乱逃乱窜 弦乐声
时间:00:00:00-00:09:56
陈凯歌《霸王别姬》观后感

陈凯歌《霸王别姬》观后感陈凯歌《霸王别姬》观后感《霸王别姬》,这是一部有关感情的电影,有关艺术的电影,有关京剧的电影,有关历史的电影,这些著名影评家的文字,并非是为增加本文的色彩。
但是由于个人时间和水平有限,这绝对是一个一厢情愿的想法。
关于电影的主题,众说纷纭,一些人都是通过与李碧华小说原著的对比,来分析导演的意图与电影的主旨,殊不知,电影如同小说一样,一旦上演之后,就已经不再是导演本人的孩子,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指着这个孩子说三道四。
这个时候,导演想说什么已经并不重要了,我们能看出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电影拍摄的背景众所周知,整个中国刚刚经历了一次剧烈的变动,而自建国以后日益衰落的大陆艺术电影更加委靡不振。
而自那之后,有关“历史”,特别是建国以后“历史”的电影几乎成为艺术电影的禁区。
“‘历史’便成了大陆艺术电影中萦回不去的梦魇。
似乎是一道必须去正视而令人晕眩的深谷,又仿若幽灵出没的、腥红而富丽的天幕。
”而事实上,这些记忆都太过真切,经历过的人们无一不怀有刻骨铭心的回忆。
当我们试图用这种宏观的角度、历史的视角来审视电影《霸王别姬》的时候,这电影本身就承受了太多也许本来并不完全具备的外延。
然而,通过京剧《霸王别姬》在电影中的反复呈现,我们很容易对导演意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历史不是一个如同链条一样的连续的`进程,而是一个在无尽的复沓与轮回中彼此叠加的空间。
历史则成了一个在缓慢的颓败与朽坏中的古旧舞台,而年代、事件、人生,则成了其间轮演的剧目与来去匆匆、难以辨认的过客。
在这个已经历史化的空间——戏楼里,这出韵味悠长的《霸王别姬》作为其中不变的剧目,成了这段悠长而模糊的历史故事中的标点与节拍器。
陈凯歌在本片充满激情地叙述这个延续半个世纪的故事,但他却不满足于仅仅动人地讲故事。
片中一些镜头,极具张力,具有相当大的历史涵盖面,发人深省。
这部影片,在华丽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霸王别姬拉片

《霸王别姬》拉片分析镜号画面景别拍法灯光内容声音画面阐述1全景跟拍背光霸王与虞姬进入戏场脚步声,唱红歌背景音,扫地声,炼钢声。
用声音表现故事的发生时空,狭小的空间、环境凌乱使人产生压抑的感觉,暗示戏子的生存环境。
2大全景固定镜头侧光二戏子进入戏场,被一人盘问。
“干什么的”“京剧院来走台的”“哎哟,是您二位啊,我是您二位的戏迷”“是啊,哎哟”“您二位有二十多年没在一块唱了吧”“对,是二十一年了”“二十二年了”“对,二十二年了”“我们哥俩也有十年没见面了”“十一年”“是,十一年”“都是四人帮闹的,明白”“可不,都是四人帮闹的。
”“现在好了。
”“可不,现在好交待这场戏的发生地点,扫地声音停止,暗示盘问人是此剧院的扫地者,大全景中没有出现此人,表明此人是一打酱油的。
3全景固定镜头侧逆光与扫地者闲聊。
通过扫地人的盘问暗示此二戏子当前的社会地位,并暗示出此二人的曾经风光。
说明二人关系曾经恶化过很久,并且虞姬对此事记忆深刻。
交待此二戏子曾在四人帮那个时期被整过。
了”“您二位在这等一会,我去给您开灯去。
”“哦,您受累,您受累。
”4大全景固定镜头侧光关闭,换顶光进入(戏剧光效)舞台的聚光打开,照在二戏子身上。
关门声,开灯声,戏剧背景音进入。
关门声暗示当前段落结束,戏剧正文开始。
(戏剧灯光效果和背景音。
)5全景到中景跟拍日光故事发生在北洋政府时期,一妇女带一小孩入场,妇女被一男子当众调戏。
街头杂声,京剧背景音,“过年了”“哟,这不是艳红嘛,老没见你可想死我。
臭婊子你”交待这个段落的发生时空背景,声音渲染喜庆的过年气氛。
通过街头被调戏交待程蝶衣母亲的身份。
6中近景跟拍日光母亲抱着程蝶衣在街头闲逛,来到一个街头唱戏的摊位前。
从市井喧闹声转为戏剧声,戏剧的锣鼓声渐强。
“各位爷,多捧场。
”画面中与上一镜头相比并无过多信息提供,导演通过戏剧声音在结尾处渐强进入暗示程蝶衣以后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7特写固定镜头日光多个旗子在镜头前划过。
《霸王别姬》拉片分析--视觉元素

课程论文首页《霸王别姬》拉片分析----色调分析【冷色调分析】色调在影片中的作用:1、奠定影片基调2、推动剧情发展3、揭示人物内心变化(场景一):开头蝶衣与段小楼一起走进人去楼空的戏台影片一开始蝶衣尾随段小楼经过长廊走进剧场,整个拍摄时逆光拍摄,不打光,只有墙上有反射蓝白色的光,我们看不清迎面走来的程和段的脸,这个场景为电影设置了一个悬念,后面的长镜头也让观众慢慢随着他们一起进入了角色。
同时以冷色调开场,暗示了影片悲情的基调。
——后来程和段停住脚步走进剧场中央,蓝白色冷光从人物后面打过来,把影子拉的好长,有种孤独的意境。
——镜头转换成全景,逆光,这时有刺眼的蓝白光摄入观众眼中,霎时看不见电影中的两位主角,且舞台的强灯光效果配上空荡荡的剧场,就会突然给人以恐怖、心理有压力的感觉。
——剧场的门慢慢关闭,蓝白光也随之消失,剧场又一次跌落到寂静当中。
同时也有种人去楼空的悲凉。
(场景二):小赖子死了时间定格在早晨,晨光的熹微混着雾气,透着寒冷,三个戏班孩子就定格在这样的画面里,生与死、离与别在转瞬间消失了,雾气茫茫。
小赖子的魂魄又将会归往何方,驴车在沉重的浓雾下拉着小赖子的尸体渐行渐远......这段的剧情又在冷调的气氛中进行,可以理解为根据剧情的需要,因为这段是蝶衣和小楼在送自己自杀的朋友——小赖子,最后一程;感情基调本身就是悲悯而哀痛的。
第二个画面是在清晨中带着寒冷的雾气拉着小赖子尸体渐行渐远的画面,画面中采用透视构图,寒重的湿气加上狭窄的小巷,更能在视觉上给人中世事苍凉的感觉,且为下个场景的出现做了铺垫。
(场景三):拾婴此场景是蝶衣从太监府出来后又捡到婴儿的场景。
图一表现的是,蝶衣从太监府出来,也是清晨时刻,天气带着寒意,威武的狮子也蜷缩在黑暗的角落里,门口的灯笼似亮非亮,幽幽暗暗地闪动着那种苟延残喘的灯火。
这里是蝶衣遭到太监“强暴”后走出大门的场景,画面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说明蝶衣当时的心情。
羞愧、愤怒、敢怒不敢言、、、只能趁着天未全亮,趁早离去这个噩梦之地。
《霸王别姬》拉片

电影拉片《霸王别姬》分析译名: Farewell My Concub ine 导演: 陈凯歌主演: 巩俐/ 张国荣/张丰毅年代: 1993年主要奖项: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故事分析演生角的段小楼与演旦角的程蝶衣是自小在一起长大的师兄弟。
两人合演的《霸王别姬》誉满京城,更约定合演一辈子《霸王别姬》。
但二人对戏剧与人生关系的理解有本质不同,段小楼深知戏非人生,程蝶衣则是人戏不分。
段小楼在认为该成家立业之时迎娶了名妓菊仙,致使程蝶衣认定菊仙是可耻的第三者,使段小楼做了叛徒,自此,三人围绕一出《霸王别姬》生出的爱恨情仇开始随着时代风云的变迁不断升级,终于酿成悲剧。
倒叙结构:从 1977蝶衣和小楼的重逢开始,然后回忆 1924到1966 年之间种种,而后仍回归到1977 最后的舞台上。
首先一句,“是您二位啊?!”——那时的蝶衣和小楼已是全副行头装扮,而工作人员的声音是从空旷遥远的地方传来的——能够从一定的距离上精确辨认出演员的实际身份,由此可知,蝶衣和小楼,当年的绝代风华。
也可窥见,京剧文化的生生不息。
人物形象之程蝶衣:程蝶衣是这部影片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而表现他的执著与迷恋也似乎成了影片毋庸置疑的主题。
然而,纵观全片我们又不难发现影片其实还包含着另一个同样重要的主题———背叛。
与生活中那些同性恋者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不同。
他最根本的问题是而张丰毅扮演的花脸演员段小楼,则演出了背叛的角色。
……他的故事,是一个背叛的故事,先是背叛了自己的戏剧理想,后来又背叛了自己的妻子菊仙,背叛了程蝶衣。
”相对文字,电影具备极高的浓缩性,如同三个小时熬成的乡下浓汤,每个细节,细至一句台词一件道具,都值得探究。
金鱼——《霸王别姬》中斑斓的戏衣、朦胧的金鱼屏风、缱绻的梳妆台、寒光闪闪的宝剑……以几近恋物倾向的冲击,在审美视觉上留下了细致入微的深刻印象。
《霸王别姬》拉片作业

《霸王别姬》“段小楼挨打”段落拉片作业一.分镜头:三. 段落分析:《霸王别姬》全片172分钟,“段小楼挨打”一场戏发生在第93分钟左右,历时5分多钟。
其时,段小楼已经和菊仙结婚洞房,在菊仙的管制下暂时告别了唱戏生活,但什么都不愿意干,只是成天与人逗蟋蟀玩,心里并不开心。
程蝶衣则感到和师哥“从一而终”已不可能,心情更加低落,消极地抽起了大烟。
就在这时,关师父传话让他们去见他。
两人于是去了,菊仙后来也跟着去了。
段小楼口上虽说没脸见师父,但师父既然传话来了,还是很乖的。
他谨记着关师父的教诲,努力维护着以前的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配合着关师父的所有言行。
关师父骂他,他虚心接受。
关师父让程蝶衣用烟斗捣他,他配合地递烟斗。
关师父亲自动手打他,他主动地搬来椅子,像以前一样趴在上面由他打。
程蝶衣在这场戏里一直心如死灰,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话。
他已经失去了前进方向,失去了精神寄托,失去了希望。
菊仙在旁边看着,很不满意关师父的做法,但同时又十分无奈。
关师父出手非常狠,越打越重,而且没有消停的迹象。
她忍不住叫停了关师父,反被段小楼痛斥并打了回去。
她只是不想段小楼受苦受痛,想将他从戏班中拉出来好好过日子,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出手打她。
她表示了她对他的不满,并透露出了她已怀了他的孩子的事实,然后拂袖而去。
关师父骂着段小楼,一边骂一边将他和程蝶衣的头按到了一起,表示希望他们以后仍然和继续在一起好好唱戏。
这场戏,鲜明地刻画了段、程、关、菊四个主要人物的不同性格,并揭示了他们四个人不同的内心欲望,为他们在后面的戏中的不同走向和最终命运作好了解释和铺垫。
关师父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的苦痛心情,在这里被翻译成了极为漂亮的行为动作。
在这之后,关师父很快伤心死去,喜福成戏班因此而解散。
戏班中同是被捡来的小四这个角色被导演引了出来,安排到了程蝶衣身边。
陈凯歌伏脉千里,在时间过去了很久很久,影片本身也跨越了很大很大篇幅以后,让小四这个一直在“潜水”的角色突然再次出现,成为推动剧情向前发展的一股重要新生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霸王别姬》—拉片笔记分镜头列表一:00:22:46-00:25:10镜头1近景—大全—近景(拉)镜头2 大全景(固定)镜头3 近景(固定)镜头4 全景(固定)镜头5 全景(固定)镜头6 大全景(固定)镜头7 全景(固定)镜头8 近景(固定)镜头9 全景(固定)镜头10 近景(固定)镜头11 全景(固定)镜头12近景(固定)镜头13 全景(固定)镜头14 特写(固定)镜头15近景(固定)镜头16特写(固定)镜头17全景(固定)镜头18特写(固定)镜头19全景(固定)镜头20全景(固定)镜头21 特写(固定)镜头22 全景(固定)镜头23大全(固定)镜头24特写(固定)镜头25大全景(移)镜头26中景(固定)镜头27全景(固定)镜头28特写(固定)镜头29近景(固定)镜头30特写(固定)段落解读:本段讲述少年程蝶衣(小豆子)在进入戏园子后,在艰苦的训练下因背错戏词而被师傅严重责罚,故萌生出想要逃离戏园子的想法。
趁大家凑热闹看风筝时在小癞子的鼓动下两人逃离了戏园子。
正巧遇上名角表演霸王别姬,两人第一次走进戏园子看戏,被精彩的京剧表演深深震撼,决定重返梨园行。
小癞子因无法忍受师傅的残酷暴打上吊自杀。
小豆子与小石子痛苦送别小癞子的尸体。
梨园行里师傅为众师兄弟讲述霸王别姬的故事,以虞姬对霸王的忠贞不二告诫小豆子必须对唱戏从一而终才能有所成。
小豆子从此全身心投入到唱戏中,为后来出现一代名角程蝶衣打下了铺垫。
电影的这个段落充分表现了少年程蝶衣由原来的迫不得已到全身心的投入到唱戏中过程。
梨园行的生活是非人道的,吃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苦。
小豆子由一个不经世事的少年到彻底的到被舞台上的京剧所征服了。
他心甘情愿的回到了梨园行,为将来能够走上戏台吃多少苦挨多少打都情愿。
这为影片后段程蝶衣演戏犹如要风魔的艺行做下了铺垫。
同时,也表现出了小豆子与师兄小石子(段小楼)在梨园行里培养出的深厚的情谊。
小豆子在走之前也不忘提醒小石子床底下的那三大文钱,小石子为保护小豆子而被师傅打中脸部,在眉上留下了一到深深的伤疤。
少年时代的情谊成为二人一生的羁绊。
小豆子对这位大师兄的迷恋逐渐模糊了性别深入骨髓。
为二人从解放到文革一路走来始终无法彻底割舍对方埋下了伏笔。
具体处理:视觉元素此段在景别设置上多次使用了大全景和特写镜头。
镜头2,镜头6和镜头23的大全景镜头借以表现出京剧表演在当时的地位,以京剧表演的全场爆满的热闹场面和老百姓出门迎接名角应正了影片前段师傅所说的京剧时代的到来。
同时,多次以特写的方式表现小豆子及小癞子观看表演时的情绪变化,由单纯的欣赏转化为深深的震撼的表情捕捉,以此体现出了人物的内心变化。
在本段的镜头内,当小豆子因不堪忍受师傅严苛责罚准备逃走时,导演把人物置于阴影下,表现出人物灰暗的心情以及无助的现状。
当小豆子二人走进戏园子看京剧表演,主光是完全置于戏台斜上方的。
戏台下基本没有直射光,既体现出戏台下黑压压的一片观众之多又赋予了戏台上核心焦点般的地位。
拢照出神一般的光环。
镜头14给以霸王一个高亮的正面特写镜头,突出了京剧震慑人心的魅力。
由镜头28到镜头30小豆子因被戏台上的表演震撼而泪流满面的特写镜头中,戏台上的光亮逐渐夸大到小豆子的脸上,映衬出了小豆子内心也明亮起来坚定了学戏的道路。
在空间背景的设定上,导演的选择体现了浓浓的京味。
北京再传统不过的四合院子以及那曲折繁杂的小巷子。
小豆子学戏以来首次离开了梨园行,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处处是老北京的风味。
小豆子进戏院子即使当使老北京人娱乐消遣的必去之地,也以中国国粹京剧表演来作为主人公内心转变之处。
赋予了电影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
听觉元素本段在戏园子内伴随着京剧高昂的唱腔配合热烈的掌声的声音音效,表现出了京剧这门艺术的独特之处以及对人的魔力。
同时运用声音蒙太奇在小豆子二人重返戏院子后,小癞子因不堪忍受师傅的暴打猛咬一口冰糖葫芦紧接着自杀。
小癞子咬冰糖葫芦的声音音效插入刺耳的碎裂声,再是瞬间的宁静,预示出了小癞子的死亡。
剪辑元素导演多次在戏台上下做剪辑,加强了影片的节奏感。
同时将戏台上人物特写与小豆子小赖子二人头部特写剪辑插入,加大影片的感染力。
在二人返回梨园行后,小豆子被师傅责罚使用快速剪辑。
体现当时场面的混乱,以及人物内心强烈的情绪斗争。
分镜头列表二:02:39:06—02:42:26镜头1 中景(固定)镜头2 中景—全景(固定—跟)镜头3 特写(固定)镜头4全景(跟)镜头5特写—全景—中景(固定—摇)镜头6 近景(固定)镜头7 近景(固定)镜头8 近景(固定) 镜头9近景(固定)镜头10近景(固定)镜头11近景(固定)镜头12近景(固定)镜头13近景(固定)镜头14 近景(固定)镜头15近景(固定)镜头16近景(固定)镜头17近景(固定)镜头18特写(固定)镜头19近景(固定)镜头20特写(固定)镜头21全景(固定)段落解读:本段是接近电影的尾声段。
讲述了文革时期的段小楼,程蝶衣被打为走资派遭到了残酷的批斗。
段小楼因不堪忍受毒打,在众人的压力下对程蝶衣倒戈相向。
程蝶衣对段小楼失望之极,在丧失理智的情况中把矛头指向了菊仙。
菊仙出身于八大胡同的不光彩史被打为下九流,红卫兵要求段小楼交代其与菊仙的关系。
段小楼在此时选择了退缩,高呼与菊仙划清了界限。
菊仙因这残酷的现实心灰意冷。
在还回当年程蝶衣赠与段小楼的宝剑后,选择了上吊自杀。
作为影片倒叙的最后一段,在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大半生后,段小楼没能经得住文革对他与程蝶衣关系的考验。
他选择了背叛程蝶衣。
程蝶衣从对段小楼的深深迷恋陷入了彻底的绝望。
当年曾以霸王别姬中虞姬对霸王的从一而终故事坚定了程蝶衣的学戏之路。
如今现实却是霸王先背弃了虞姬,但程蝶衣是个戏痴,戏疯子。
这导致了程蝶衣与段小楼在文革后重演霸王别姬中最终选择了走向吟剑自刎的道路。
电影也由此以一部讲述京剧艺术家悲喜人生的故事引向了对人性的探讨,加深了电影的内涵。
具体处理:视觉元素此段落镜头人物多置于熊熊烈火之后的空间之中,体现出当时残酷的现实,剧中人物饱受煎熬,犹如置身于烈火之中。
镜头13是程蝶衣遭到了段小楼的背叛,导演将人物的整个头部特写置于烈火中,体现出程蝶衣对段小楼的迷恋将被这烈火焚化殆尽。
镜头17是段小楼被红卫兵逼问交代与菊仙的瓜葛,导演同样适用了这样一个镜头,此处则反衬出段小楼内心的强烈挣扎。
在机位的设定上,导演多次选择在银幕下方向上俯拍。
在段小楼,菊仙被红卫兵围殴中,体现出人物内心的压抑,和红卫兵的强势。
镜头5是程蝶衣绝望之时反过来指证段小楼和菊仙,此处选择了非水平角度拍摄,画面倾斜。
道出了程蝶衣的严重失衡的内心状态,和现实的扭曲。
具有强烈的艺术表达效果。
在影片的色彩上选择了明亮的颜色,与人物内心的绝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背景中单一色调下黑压压的红卫兵(镜头1)与当年戏园子里穿着同样黑大褂子来看戏的老北京颇为相似,只不过主角的地位变了。
同样身穿着光鲜戏服的戏角们以不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是一群罪人。
这样的前后对比,让电影产生出一种耐人寻味的味道。
听觉元素此段内容多以对白推动故事前进。
如镜头1以段小楼与红卫兵的一问一答间,因段小楼不堪压力选择了揭发程蝶衣。
陷入绝望的程蝶衣在镜头5和镜头10中以大段的独白表现出了人物的心境和情感。
电影在音响的运用发面,采用了一些文革时期的音乐及广播增加了银幕的真实感。
同时,红卫兵的呼喊声的音效加大了影片的气氛和施加在人物身上的压力,打破了画框的限制,扩展了空间。
体现出了红卫兵的人数之多,势力之大。
剪辑元素在剪辑上导演选择了使用一些蒙太奇技法,在段小楼揭发程蝶衣与戏霸袁四爷的关系时,导演以第三人物的表情特写剪入在主人公欲言又止的对话中,借以引出其潜在的含义。
镜头15至镜头20,在排列剪辑段小楼与菊仙的头部特写,凸显出两人间紧密的关系,以及人物情绪变化。
镜头21中燃烧的戏服表现出菊仙内心的死亡也预示出了她的自杀。
视听方案总结:陈凯歌在本片延续了其一贯的对人性的探讨。
在这一主题下故事围绕在京剧名家程蝶衣,段小楼和妓女菊仙三人半生的纠葛中展开。
霸王别姬的故事则贯穿电影始终。
电影对人性中的迷恋与背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表现。
影片巧妙地在冷暖色调间穿梭,借以表现出旧中国这样一个时代的背景。
同时影片善于运用影像色调塑造出人物的内心状态。
如程蝶衣、段小楼在文革时期遭到批斗,将人物置于炎黄色的环境中。
电影的构图精美。
在镜头的运用时,不同景别的镜头和特写镜头交叉运用。
很好的把握了电影的节奏。
因影片中的人物常处于歇斯底里的状态中,导演选择了短焦距镜头来来表现这种癫狂的状态。
同时加以人物脸部的局部曝光来传达人物的内部心理变化。
在灯光照明发面,少年程蝶衣通常是置于模拟自然光下。
而随着人物的成长,人物脸部的光线也逐渐高亮起来以此来伴随故事的发展。
电影以旧北京为空间背景,选择的附有浓浓老北京味的场景,像是四合院、街巷,斗蛐蛐、买冰糖葫芦等等,当然还有最不可少的京剧戏院。
电影不仅在叙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电影以霸王别姬京剧表演作为电影的第二线索,京剧声效在影片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配合以京剧中常见的敲击乐来表现人物状态,增强荧幕的感染力。
增加了电影中的民族性。
在太庙的大火后,电影响起了沉重打击乐,将电影人物的心情与观众的感受紧密的联系起来。
同时,巧妙的运用声音蒙太奇,赋予电影象征意义。
演员的对白塑造出了形象的人物,如程蝶衣纤细的声音反映出了他那种雌雄同体的人物形象。
特别是他的一颦一笑到一声咳嗽都将这个人物塑造到鲜活。
在剪辑上,电影的蒙太奇剪辑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在梨园行里师傅对徒弟们讲述霸王别姬的故事出现的霸王别姬的画卷,太庙批斗中燃烧的戏服等蒙太奇剪辑画面都对人物的悲惨命运进行了暗示。
同时在剪辑上成功的把握住了电影的节奏,使影片行云流水,让人感觉酣畅淋漓。
电影霸王别姬以倒叙的叙事手法,情节淡化,主在刻画深刻的人物形象。
不论是影片的影像风格还是电影节奏都控制的非常成功。
不拘一格的音画处理给这部影片添加了更多亮点之处,成为影片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