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时间推断

合集下载

如何推断死亡时间

如何推断死亡时间

如何推断死亡时间1、如何根据尸斑推断死亡时间死亡时间尸斑改变-------------------------------------------------------------------------------------0.5--1h 尸斑呈局限性,境界清晰,在低体位出现,小斑点,淡紫色2--3h 逐渐向周围扩大,境界有点模糊,在尸体低下部都出现4--5h 手指轻压尸斑退色。

翻动尸体,现有尸斑消失,尸体低下部出现新的尸斑,即尸斑转移6--10h 手指强压尸斑中等退色。

翻动尸体,原有尸斑不再完全消失,尸体低下部出现新的尸斑,切开尸斑皮肤血液流出,即两侧性尸斑11--15h 手指强压尸斑稍微退色。

翻动尸体,原有尸斑不消失,新的尸斑也不易形成,切开尸斑皮肤,从血管断面缓慢流出血滴,并渗出浅黄色或红色液体>24h 尸斑完全固定,手压不退色,切开尸斑皮肤无血液流出,皮下组织呈紫红色2、如何根据尸僵推断死亡时间死亡时间尸僵出现部位说明-------------------------------------------------------------------------------------------2--3h 下颌、项5--6h 下颌、项、肩、肘下肢弱7--8h 下颌、项、肩、肘、股、膝指、趾弱10--12h 下颌、项、肩、肘、股、膝、手、指足、趾弱12--24h 下颌、项、肩、肘、股、膝、手、指、足、趾全身最强24--30h 开始缓解30--40h 股、膝、足、趾下颌、上肢弱48h 下肢弱>48h 全部缓解3、如何根据角膜混浊程度推断死亡时间死亡时间角膜混浊程度---------------------------------------------------------------------1--2h 湿润,瞳孔透明3--4h 湿润,瞳孔开始发白5--8h 开始干燥,瞳孔透明度逐渐丧失9--11h 微混浊12--23h 混浊增强,瞳孔尚能透视24--30h 中等程度到显著混浊>48h 完全混浊,瞳孔不能看见4、死亡时间与环境温度、尸冷(℃)的关系-----------------------------------------------------------------------------------环境温度(℃)死亡时间-----------------------------------------------------------------------3--5 6--8 9--11 12--14 15--17 18--20 21--23 24--26 >27-----------------------------------------------------------------------------------1--2h 30 31 31 32 33 34 34 35 365--6h 27 28 29 30 31 31 32 33 347--8h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9--11h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12--15h 23 24 25 26 27 28 29 31 3216--20h 20 21 22 24 25 26 27 29 3021--24h 18 19 20 22 24 25 26 28 3030h 13 14 16 18 21 22 24 27 2940h 10 12 14 16 19 21 23 26 2848h 7 10 12 14 18 20 22 25 27------------------------------------------------------------------------------------注:1、注意尸体肥瘦、衣着厚薄的影响。

死亡时间推断

死亡时间推断

死亡时间推断的依据死亡时间推断:死亡时间在法医学上是指死后经历时间the time since death,TSD或称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即发现、检查尸体时距死亡发生时的时间间隔。

注重尸表检查、判定,具有实际价值。

死亡时间推断即推测死亡至尸体解剖时经历或间隔时间。

对这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已经历了数个世纪。

早在三百多年前,意大利医生已经明确指出:死亡时间推断是法医学鉴定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法医学往往根据死后尸体变化发生的规律推断死亡时间。

依据尸体变化发生的先后及法医学实践的需求,将死亡时间推断按死后早期死亡时间推断、晚期(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及白骨化尸体死亡时间推断三个阶段分别加以叙述。

死后早期经历时间的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实际工作中多以尸体温度的下降规律为基础,结合尸斑、尸僵和其他死后变化综合推断。

根据尸温推断死亡时间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体表热量以辐射和传导的方式散失;体内的热能则先向体表传导,然后从体表散失,最后尸温降到与环境温度相同。

尸温的下降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尸温的测量方法简便易行,因此被广泛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人体死亡后所出现的各种死后变化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用于死亡时间的推断。

根据超生反应推断死亡时间尸体血液、脑脊液和玻璃体液的化学离子,发现钾、钠、氯等化学离子浓度有一定的死后变化规律性,可用于死亡时间的推断:血液、脑脊液、玻璃体液。

根据酶的测定推断死亡时间在生物体内存在多种酶,在活体组织,细胞对各类酶的作用均有其完善的屏障保护。

死后,细胞屏障保护消失,胞浆内的各种酶释放。

死后某些组织中酶活性与死后经过时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可望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1.肝酶活性的改变2.心肌与骨骼肌酶活性改变3.脾酶活性的改变根据胃内容物消化程度推断死亡时间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和食糜及食物残渣通过小肠的时间有一定的生理规律,根据这种规律性变化,可以推断死亡距最后一次进餐的时间,从而大致可判定死亡时间。

断人死亡时间

断人死亡时间
如测得某人在壬申月丁卯日,有官灾,中须在第四道符章的圈内画上亥猪,在猪身上写上“癸亥”。
三、画符规矩:每逢辰巳日四正时画符。材料为朱砂和银朱研末,或单用朱砂也可。烧酒调匀即可。
如八字:68年正月初二日寅时生:丁未、癸丑、庚子、戊寅。大运:18岁运走“辛亥”,初二日未立春,则寻立春后十三日为辛亥日(同大运干支)寻之,数为初一日,十四日为初二日至数到丁巳日,为初七日立春(交月令遇丁巳也!!!)……丁巳日为甲寅旬子丑空。月空日空,追魂空亡有丁巳,四柱金旺,巳酉丑三合金局,庚金刃在酉,生身太过,再遇空亡,气数已尽矣
如三合木局(亥卯未),在第四圈内画丑牛模样,丑冲未库也。库开把木鬼收住不能作怪是也。若三合水局(申子辰)生乙木,在第四圈内画上虎寅,寅申对冲,冲开申金不合局也。若乙木弱得肝病,克乙木者为辛酉,须在第四圈内画上亥猪,化辛酉之金生亥水之故是也。
二、如八字太过,三会水局(申子辰)生身太旺,关口会在腊月(子月)上,忌北、东北(子、丑、寅)之方行走。如果三合水局(亥卯未)生乙木,关口会在七月申金生水之时发生。忌西南方向(辰位)。如果三会(寅卯辰)木局助身,关口会在三月发生,忌东南(辰位)之方。凡三合三会,若二支缺一支,则以出现填实之月日为应期,为忌方也。若合为太过,则取冲为吉,若置实则以合住化之为吉。
查空亡法:如1950年六月十六日生人,查九八年生死。庚寅、癸未、丙戌、丁酉。
98年六月十六日为:戊寅、己未、丙戌、以三柱查之。丙戌日为甲申旬,午未空。月令未土空亡。再以流年干配十六日地支查代路空亡和追魂空亡,戊年干配戌支为“戊戌”。在代路空亡和追魂空亡两个里面都有戊戌,所以三个空亡会齐了,今年又是本命年,寅又是丙火之长生,还是岌岌可危!大运戊子也是空亡,却好在日柱没遇空亡(丙戌)。不然就难救了!旬空最怕日空和年空。不管哪一年,都是以流年流月流日来查。如六月十六日为辛巳,以辛巳查旬空,用此干支查本人四柱大运流年有无空亡,或代路空亡和追魂空亡。若配起来的干支为己巳,后两个空亡里再有己巳(一个不算,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是)才算是真空天八卦图。此为先天为体,后天为用。C、是释迦牟尼护身符。D、是太上老君送给孔子的护身符(共十二道,每张为一属相,共十二属相)。可化解一切关口。以上四符章合在一起施用。为天下第一灵当。此乃一脉单传心法。 神台(桌)一张,去庙里请一尊菩萨,背西面东,净水一碗,在神像前烧香叩拜,每次三次,早、中、晚各敬一次。默念:五圣祖师,弟子×××,现为××解关口口……等等。

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

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

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是法医尸体检验和命案现场勘查的任务之一,对于判明犯罪作案时间、确定侦查范围、甄别重点嫌疑人有重要左右。

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可以从多方面来判断,主要判断依据和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从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人体死亡后,身体停止散热,结合环境的温度、尸体衣装情况、尸体内热量和死亡原因等,根据尸体发生的变化可分为新鲜尸体,腐败尸体,白骨化和保存形尸体。

1.判断新鲜尸体的依据主要是早期尸体现象、超生反应和一些死后化学变化的指标,一般不难判断死亡时间,春秋季节成年人尸体,室内每小时大约下降0.83度,水中尸体每小时下降3---4度。

但水中尸体除了尸温下降比地上尸体快,其余尸体现象均比地面尸体慢。

地面尸体死后经过1~2小时,面部及四肢发凉,尸僵、尸斑开始出现。

3~4小时左右,尸斑成片状分布,尸僵大部分出现,5~6小时,尸斑融合成大片,尸僵全部出现,角膜轻度混浊,嘴唇开始皱缩,时候12小时左右,尸僵高度出现,尸斑经手压会出现部分褪色,角膜中度混浊。

经过24小时左右,皮革样斑形成,尸斑已不能压退,角膜高度混浊和口腔黏膜发生自溶。

在夏天尸体变化加快,冬天反之。

2.尸体从死后第2---3昼夜开始产生大量气体(硫化氢、甲烷、氨等),散发出难闻的腐败臭味。

腐败一般开始于大肠,主要是肠内细菌引起,在右下腹的皮肤上出现绿色斑块,然后扩延至全身,在12---14天腐败气体进入皮下组织,颜面肿胀呈黑色,眼球突出,口唇变厚、舌尖挺出,腹部膨隆,呈所谓巨人观。

由于腹腔内的腐败气体的压力作用,使口鼻腔流出血性泡沫液体,排出大小便,阴囊与阴茎膨大成球状,子宫内胎儿娩出,即死后分娩。

在腐败过程中,尸体所有软组织分解消失露出白骨。

推断这类尸体的死亡时间难度较大,死后经过的时间越长,误差也就越大。

南方地面尸体一般在8~10小时腹部开始隆起,约24小时开始出现腐败绿斑,2~3天开始出现腐败血管网,3~5天出现腐败血气泡,3~7天出现腐败巨人观,夏季腐败速度加快,冬天反之。

死亡时间的推断

死亡时间的推断

死亡时间的推断早期尸体死亡时间推断一、根据尸温推断死亡时间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体表热量以辐射和传导的方式散失,最后尸温降到与环境温度相同。

尸温的下降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尸温的测量方法简便易行,因此被广泛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一)尸体温度的测量尸体表面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

尸体内部温度随外界环境温度不同而发生变化的速度相对较慢,其变化规律与死后经过时间相关性较好。

因此,尸体内部温度常被用于推断死后经过时间。

目前许多法医学者都以检测脑室、肝及直肠温度的方法来推测死亡时间。

直肠温度能较好的反映尸体内部温度,测量直肠温度操作又相对简便,因此,直肠温度常作为尸体内部的核心温度(core temperature)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直肠温度测量方法:将温度计插入尸体肛门15cm,插入时温度计应尽量远离骨盆后壁,以避免骨盆壁温度较低而造成误差。

●肝脏温度的测量方法:从尸体右肋下缘切一小口,插入温度计达肝表面。

(二)死亡时的尸体温度直肠温度在活体间有一定差异,不同人直肠温度可波动在34.2~37.6℃之间,平均36.9℃。

直肠温度受盆壁静脉血流的影响较大。

此外还有昼夜体温差、环境温度、体质健康状况、某些药物、年龄、性别、情绪状态及死亡原因等因素的影响,在测量直肠温度推断死亡时间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三)尸体冷却规律人体死亡后,组织细胞并未立即死亡,细胞代谢仍可持续一段时间,表现为死后直肠温度并未立即下降,而呈一个短暂的平台期(plateau)。

当环境温度低于尸温时,尸体温度逐渐下降直至达到环境温度。

尸体直肠温度下降规律遵循一定的曲线,表现为在短暂的平台期后,散热过程最初较缓慢,逐渐加快并达到最大速率,最后再次变慢,直至达到环境温度,其整个过程呈反S形曲线。

(四)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的原则及方法根据尸温下降速度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较多,国内外学者曾根据各自的研究推导出不同的计算公式,由于所处的环境状况及考虑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因此计算方法也存在差异。

法医-死亡时间推断

法医-死亡时间推断

12
在具体推测时,注意尸温接近环境温度时下降速率改变的 特殊情况,还应除外一些特殊情况如日射、热射病死亡、冻 死、死后冷藏、异常气温条件、死后移尸等情况的影响。 不足: 1.我国南北温差大,黄河流域夏季一般为2个月,广州夏 季长达6个月,哈尔滨夏季只有几星期,即使以春秋两季相 比,也不相同。春季在长江以南多雨、湿度大,秋季则干燥 。尸温下降从气温角度来讲,春秋相似,但湿度不同。
28
尸体分解症状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29
法医昆虫学
30
根据尸体昆虫数据分析推断死亡时间
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常常有规律地出现在尸体上,呈现 一定的演替规律。根据尸体昆虫数据分析推断死亡时间 ,目前在国外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即法医昆虫 学(forensic entomology),国内学者也做了一系 列研究。运用法医昆虫学研究的成果和技术方法推断死 亡时间,大大提高了死亡时间推断的准确性,甚至对早 期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7
死亡时的尸体温度
直肠温度在活体间有一定差异,不同人直肠温度可波动 在34.2~37.6℃之间,平均36.9℃。如上所述,直肠 温度受盆壁静脉血流的影响较大。此外还有昼夜体温差 、环境温度、体质健康状况、某些药物、年龄、性别、 情绪状态及死亡原因等因素的影响,在测量直肠温度推 断死亡时间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13
2.再者,该方法只是考虑了一般规律,未考虑死 因等因素对尸温的影响,也未考虑室内、室外、 衣着、被盖等对尸温的影响。比如在北方冬季的 室内多有暖气,或由于尸体裹有较厚的被褥,尸 温可经久不下降。由于各地环境条件差异很大, 根据尸温推断死亡时间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在 全国各处都适用。必须在各地摸索适合本地使用 的办法并探讨其规律。

根据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死亡时间

根据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死亡时间

根据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死亡时间根据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死亡时间可用于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有:一、利用死后尸体化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二、利用胃肠道食物的消化程度及移位情况推断最后一次进餐时间;三、根据膀胱内尿液的多少推断死亡时间;四、根据蝇蛆的生活史推断死亡时间;五、利用植物生长规律推断死亡时间;六、根据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等。

尸体现象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现象有:1、超生反应;2、肌肉松弛;3、角膜混浊;4、皮革样化;5、尸冷;6、尸斑;7、尸僵与尸体痉挛;8、自溶。

晚期尸体现象可分为毁坏型和保存型两类。

毁坏型尸体现象主要是尸体腐败和白骨化,腐败在发展变化中可出现尸臭、尸绿、腐败静脉网、巨人观、腐败气泡、“死后呕吐”“死后分娩(或称棺内分娩)”,肝、肾、脾等成为“泡沫器官”,以后随软组织的分解消失而使尸体“白骨化” 。

可用于推测死亡时间的尸体现象有:一、超生反应;二、角膜;三、尸冷;四、尸斑;五、尸僵;六、毁坏型尸体现象;七、保存型尸体现象。

一、根据超生反应推测死亡时间超生反应是指机体死亡后组织器官细胞仍保持生命机能,对刺激仍有一定反应。

其种类很多,可用作推测死亡时间的超生反应有(见表一):肌肉的超生反应:人死后2 小时内,几乎所有肌肉受机械刺激后均可发生收缩反应,尤以肱二头肌为甚,并且不受环境气温高低的影响。

死后皮下出血:在进行机械刺激试验过程中,被打击的部位可形成皮下出血斑。

其出现率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

瞳孔的超生反应:人死后在一定时间内,眼内滴入或注入药物, 可引起瞳孔反应。

超生反应与死亡时间的说明(表一)二、根据角膜推测死亡时间在正常生活状态下,人的角膜无色透明,表面光滑无皱褶。

人死后,角膜透明度逐渐减低,混浊,呈灰白色,最后完全不能透视瞳孔的征象,称为角膜混浊。

根据角膜混浊程度可推测死后经过时间。

角膜混浊在一般情况下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

(见表二)角膜变化与死亡时间(表二)在寒冷的环境中,尸体存放48小时角膜仍可清晰透明,但角膜如有冻结则变混浊。

侦探必备知识-死亡时间和死因的推断

侦探必备知识-死亡时间和死因的推断

侦探必备知识-死亡时间和死因的推断死亡时间和死因的推断※ 人通常在死後30分~2小时内开始僵硬,9~12小时後会全身僵直。

之後的30个小时会持续僵硬,接下来软化,经过大约70个小时恢复原状。

通常情况下是如此,但如果周围气温高於35度的话,僵直和软化都会加速,只要24个小时即可恢复。

死前剧烈运动後,蛋白质在体内较容易凝固,死後僵硬也会比平常快。

※ 自杀是枪抵著脑袋开时,会在弹孔周围留下烧焦的痕迹,且周围皮肤的颜色也会加深。

且子弹进入的洞比出的洞小,血流的也较少一点,一般情况下只有自杀才会留下焦痕。

※ 肺部穿孔,即使想呼吸也会因肺部无法扩张而不能顺利呼吸,这便会造成窒息死亡。

死前大概能痛苦挣扎10~15分。

※ 溺死:口中稍带水渍,瞳孔放大,且有出血现象在眼粘膜上,耳膜也会因水压而造成破裂引起出血。

※ 中毒:嘴唇先泛起微紫色或黑色,接著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出现此现象;眼睛有时会瞪著,两手紧握拳头,腰腿蜷曲等。

※ 被勒死:喉部明显有一道深深的紫色痕迹,瞳孔放大做痛苦状,舌头有时伸出且变成紫黑色。

※ 用茶清洗伤口中和毒性是处理遭遇海蛇等的咬伤的最佳办法,因为茶中含有的丹宁可以解毒;另外负责吸出毒的人也要用茶漱口以防中毒。

※ 食物中毒时,可以用绿豆磨碎冲水灌服可以暂时缓解毒性。

※ 把盐素与酸性的清洁剂混合後,会产生有毒气体。

※ 死者皮肤成粉红色,且有些斑点由皮肤内向外呈出,明显是氢氧化钠(Na OH)中毒致死;若毒在胶囊中。

则至少要融化15分钟才能显出毒性。

急救时最好用含蛋白的东西漱口,如:牛奶。

PS:氰酸钾是难溶於冷水的。

(本条感谢鸿上网友的指正~) ※ 外科医生的食指上会留下一道深而明显的痕迹,这是因为经常打包扎线所留下的。

※ 死者的发稍有些微烧焦,身体肌肉极度僵硬,这是高压中电而死的特徵。

※ 电流从手指尖流进身体所形成的烫伤,会使手指成为灰白色。

※ 吃了氢酸钾可能会引起窒息死亡(氢酸钾有杏仁味)。

※ 若是在花上下毒,花本身也应先枯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亡时间推断
(三)尸体冷却规律
人体死亡后,组织细胞并未立即死亡,细 胞代谢仍可持续一段时间,表现为死后直肠温 度并未立即下降,而呈一个短暂的平台期 (plateau)。
当环境温度低于尸温时,尸体温度逐渐下 降直至达到环境温度。
尸体直肠温度下降规律遵循一定的曲线, 表现为在短暂的平台期后,散热过程最初较缓 慢,逐渐加快并达到最大速率,最后再次变慢, 直至达到环境温度,其整个过程呈反S形曲线。
目前许多法医学者都以检测脑室、肝及直肠温度的方 法来推测死亡时间。
直肠温度能较好的反映尸体内部温度,测量直肠温度 操作又相对简便,因此,直肠温度常作为尸体内部的核心 温度(core temperature)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死亡时间推断
直肠温度测量方法:
将温度计插入尸体肛门15cm,插入时温度计应尽量 远离骨盆后壁,以避免骨盆壁温度较低而造成误差。
死亡时间推断
一、根据尸温推断死亡时间
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体表热量以辐射和传导的方式 散失,最后尸温降到与环境温度相同。
尸温的下降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尸温的测量方法简 便易行,因此被广泛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一)尸体温度的测量
尸体表面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
尸体内部温度随外界环境温度不同而发生变化的速度 相对较慢,其变化规律与死后经过时间相关性较好。因此, 尸体内部温度常被用于推断死后经过时间。
死亡时间推断
死亡时间推断
(四)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的原则及方法
根据尸温下降速度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较多,国内外 学者曾根据各自的研究推导出不同的计算公式,由于所处 的环境状况及考虑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因此计算方法也 存在差异。
事实上,如前所述由于影响尸温的因素很多,采用单 一的计算公式推断死亡时间所得的结果误差必定很大。
第四章 死亡时间推断
死亡时间推断
第四章 死亡时间推断
死亡时间(time of death) 死后经历时间(the time since death,TSD) 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 是指发现、检查尸体时距死亡发生时的时间间 隔。注重尸表检查、判定,具有实际价值。 死亡时间推断(estimation of time since death) 是指推测死亡至尸体解剖时经历或间隔时间。 早在三百多年前,意大利医生已经明确指出: 死亡时间推断是法医学鉴定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7.5 27
21
29.5 28.5 28 27 26.5 26 25.5 18
28.5 27
26.5 26 25.5 24.5 24
16
27
26
25.5 24.5 23.5 22.5 22
13
37 36.5 35
34.5 32 30
28
26.1.5 20 19
18 17
夏季尸体温度下降率较春秋时节慢1.4倍,冬季快0.7倍。 死亡时间推断
表4-1 从直肠温度下降推测死后经历时间



间 12
3
45

h)
67
8
9
37 37
36.5
37 37
36.5

肠 37 37
36.5
温 度 37 36.5 36
( ℃) 37 36.5 35.5
36. 35.5 34.5 35.5 34.5 33.5 35.5 34 33
肝脏温度的测量方法:
从尸体右肋下缘切一小口,插入温度计达肝表面。
现多采用电子测温仪,所测得数据精确度较高。
(二)死亡时的尸体温度
直肠温度在活体间有一定差异,不同人直肠温度可 波动在34.2~37.6℃之间,平均36.9℃。
直肠温度受盆壁静脉血流的影响较大。此外还有昼 夜体温差、环境温度、体质健康状况、某些药物、年 龄、性别、情绪状态及死亡原因等因素的影响,在测 量直肠温度推断死亡时间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白骨化尸体死亡时间推断
死亡时间推断
第一节 死后早期经历时间的推断
死后早期是指尸体未出现明显腐败现象的时期。 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实际工作中多以尸体温度 的下降规律为基础,结合尸斑、尸僵和其他死后变化 综合推断。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些新的推测方法相继提 出,如根据超生反应、离子检测、酶检测、DNA降解 程度检测等,到目前为止,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 应用尚有距离。 近年来,一种以尸温测量为基础,综合多种影响 因素的多参数综合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在一些国家已 得到实际应用。
国内常用的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的原则和方法:
(以春秋季节为准)
颜面、手足等裸露部分有冷却感,为死后1~2小时或 以上,着衣部分皮肤有冷却感,在死后4~5小时;
死后最初10小时,尸体直肠温度每小时平均下降1℃; 10小时后,每小时平均下降0.5~1℃;
肥胖尸体在死亡后最初10小时,尸温每小时平均下降 0.75℃,消瘦尸体每小时平均下降1℃。
5
死亡时间推断
由于该方法大致考虑了四季气温变化的差异及尸体 温度在不同阶段下降率的快慢,同时也兼顾了尸体肥胖 和消瘦对尸温下降速度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 用于大致推断死亡时间。
例如,春秋时节的一具消瘦尸体,直肠测量法测得 尸温为24℃,说明尸温下降了13℃,按上述方法推断, 最初10小时尸温每小时下降1℃,10小时后下降0.5℃, 故 此 具 尸 体 死 亡 后 已 经 历 16 小 时 ( 13=1×10+0.5×X ∴X=6)。若此具尸体是在冬天被发现,死后经过时间 应为11.2小时(16×0.7=11.2小时)。若是在夏天,则死 后经过时间应为22小时(16×1.4=22.4小时)。
死亡时间推断
死亡时间推断意义:
1.推断死亡时间对确定作案时间,认定和 排除嫌疑人有无作案时间,划定侦查范围乃至 案件的最终侦破均具有重要作用。
2.死亡时间推断在某些财产继承、保险理 赔案件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依据尸体变化发生的先后及法医学实践的 需求,将死亡时间推断分为:
死后早期死亡时间推断
晚期(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
35
33.5 32.5
34.5 33 32
33.5 33
32.5
33
32
31.5
32
31
30.5
31
30
29.5
30.5 29.5 28.5
环 境 温 10 11 12 13 14 15 16 度
( ℃ )
31.5 31.5 31 30 29.5 29 29
24
30.5 30
29.5 28.5 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