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屈原九歌屈原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
专升本语文专升本语文屈原九歌国殇

《东皇太一》 (天神之贵者)
《云中君》(云神)
《湘君》《湘夫人》(湘水之
《大司命》 (主寿命的神)
神
《少司命》(主子嗣的神)
《东君》(太阳神)
《河伯》(河神)
《山鬼》(山神)
《礼魂》(送神曲)
人
《国殇》
九歌·国殇
朝代:先秦 作者: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泛 吴戈:吴国制造的戈,特别锋利
指
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特别坚硬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 毂gǔ兮短兵接。
手持锋利的武器,身穿坚 战车碰撞,兵器相击
韧的铠甲p 被:通“披”,穿 错:交错;毂:车轮
jīng旌蔽日ī 兮着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战旗遮住了太阳,敌人密集如云 流箭在双方阵地纷纷落下
旌凌:用余羽阵毛装兮饰躐的l旗iè子余hg行án,左c骖ān殪yì兮右刃被伤动。
侵犯我方的阵营,践踏我方的部队 死 为兵刃所伤
凌:侵犯 躐:践踏 行:行列 激战中有的战马倒地而
死,有的战马被刀刃所伤
骖:在辕马两旁驾车的马。 右:指右骖。
第一部分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 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 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1这首诗应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2“旌蔽日兮敌若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比 喻 3“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突出了楚军 将士什么样的精神:虽败犹荣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1、《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
《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九歌(离骚屈原)-word文档

九歌(离骚屈原)『九歌』简介九歌:《楚辞》篇名。
“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
《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国殇》一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哀伤。
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
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辞海》1989年版)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虡。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屈原《楚辞·九歌·国殇》原文及赏析

屈原《楚辞·九歌·国殇》原文及赏析屈原《楚辞·九歌·国殇》原文及赏析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译文] 腰间佩带长剑啊手持秦制的大弓,身首虽然分离啊壮心依然不变。
[出自] 战国屈原《楚辞·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亦兮为鬼雄。
注释:此诗是追悼阵亡士卒的挽诗。
国殇:指为国捐躯的人。
戴震《屈原赋注》:“殇之义二:男女未冠(男二十岁)笄(女十五岁)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
殇之言伤也。
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
”操吴戈兮被(pī)犀甲:手里拿着吴国的戈,身上披着犀牛皮制作的甲。
吴戈:吴国制造的戈,当时吴国的冶铁技术较先进,吴戈因锋利而闻名。
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特别坚硬。
车错毂(gǔ)兮短兵接:敌我双方战车交错,彼此短兵相接。
毂: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这里泛指战车的轮轴。
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敌若云:敌兵众多如云。
凌:侵犯。
躐(liè):践踏。
行:行列。
左骖(cān)殪(yì)兮右刃伤:左边的骖马倒地而死,右边的骖马被兵刃所伤。
霾(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战车的两个车轮陷进泥土被埋住,四匹马也被绊住了。
霾:通“埋”。
援玉枹(fú)兮击鸣鼓:手持镶嵌着玉的鼓槌,击打着声音响亮的战鼓。
先秦作战,主将击鼓督战,以旗鼓指挥进退。
天时怼兮威灵怒:天地一片昏暗,连威严的神灵都发起怒来。
天怨神怒。
天时:上天际会,这里指上天。
天时怼(duì):指上天都怨恨。
怼:怨恨。
威灵:威严的神灵。
严杀尽兮弃原野:在严酷的厮杀中战士们全都死去,他们的尸骨都丢弃在旷野上。
屈原《九歌》神话人物意象及其原型意义阐释

屈原《九歌》神话人物意象及其原型意义阐释屈原的《九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作,展现了丰富的神话人物意象。
这些神话人物具有深刻的原型意义,在它们身上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特点。
首先,《九歌》中的神话人物意象可以分为两类:天神和人间存在的仙人。
天神是居住在天空中的神灵,代表着超凡的力量和至高的地位。
其中最重要的是歌中出现的女娲、后羿、夸父和蚩尤。
女娲是中华民族传说中的始祖,也是万物的创造者。
她是人类的母亲,具有无穷的智慧和神性。
后羿是传说中的神射手,他拥有无比的力量和技巧,象征着追求卓越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夸父则是屈原《九歌》中的主人公,他追逐太阳的脚步,代表着人类对力量和激情的追求。
最后,蚩尤是古代部落战争中的有力战士,他象征着野蛮和暴力的一面。
除了天神,屈原的《九歌》中还出现了一些人间仙人。
这些仙人具有超凡的魅力和不死之身,他们是人间与天界之间的桥梁。
比如《九歌》中的“仙游”的女子,她们姿态轻盈,唱歌舞蹈,使人陶醉其中。
还有古代的巫师,在祭祀仪式中与神灵沟通并传达民间祭祀的愿望。
这些神话人物意象展示了古代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首先,它们代表着人们对力量和智慧的追求。
夸父,后羿和蚩尤都是勇士,他们追求的是强大的力量和胜利。
女娲则代表着智慧和创造的力量,她是人类的母亲,创造了万物。
其次,这些神话人物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仙人们代表着不死之身,他们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象征着长生不老的愿望。
最后,这些神话人物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后羿是神射手,他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夸父则在追逐太阳时被炎热燃烧。
这些形象都代表着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和依赖。
这些神话人物的意象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特点。
《九歌》中的天神往往代表着统治者的力量和地位。
女娲是始祖,后羿是神射手,夸父是英雄,他们都是神话中人们崇敬和仰望的对象。
这种神话人物的意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高贵血统和英雄事迹的追求。
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带答案(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第一编先秦文学一、填空题1.《弹歌》见于东汉人赵晔《》卷九。
2.我国上古神话十分丰富,但是未能完整保存下来。
现有文献中,的神话学价值最大。
其余的零星片段则散见于各种载籍。
3.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
4.神话流为寓言,就是神话化的主要表现。
5. 解释“黄帝四面”神话为:“黄帝取合已者四人,使治四方”。
6.《诗经》原名或,《诗经》的名称始自代。
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
关于其成书,历史上有说、说和说。
7.《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等国风,共有篇。
其中以诗最为精彩。
8.《诗经》章法最明显的特色是:。
9.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是《诗经·小雅·采薇》一首中的诗句。
10.在汉代,《诗经》的传本有今文的齐、鲁、韩诗,合称三家诗,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鲁人、齐人和燕人;此外有古文的毛诗,由鲁人、赵人毛苌所传。
后来三家诗相次亡逸,毛诗独传。
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便是毛诗。
11.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第一部收集乐府诗最为完备的诗歌总集是宋朝人郭茂倩编纂的《》。
第一部文学选集是《》。
12. 我国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字是和,它们是我国散文的源头。
13. 《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言为《______》。
”它们被称为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14.《左传》是____________的简称。
15.《__________》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16.《国语》和《战国策》都是体的史书。
17.《战国策》的说辞最显著的特点是18.《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编辑成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代以为主的游士说客的活动,包括他们的谋议与说辞。
19.《战国策》善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抽象道理,其主要手法是巧于比喻,善用和博引史事。
20. 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和;道家的代表人物有;法家的代表人物有和。
2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下一句是:。
屈原《九歌》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大全集,收藏备用

屈原《九歌》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大全集,收藏备用【作品介绍】《九歌》是屈赋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诗篇。
它代表了屈原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
《九歌》以楚国宗祖的功德和英雄业绩为诗;以山川神祇和自然风物为诗;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为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晚年放逐南楚沅湘之间忠君爱国、忧世伤时的愁苦心情和“荡志而愉乐”,“聊以舒吾忧心”,“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吟咏情性,以风其上”的心旨。
《九歌》包括11章,前人为了使它们符合“九”的成数,曾作过种种凑合。
如清代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主张《湘君》、《湘夫人》并为一章,《大司命》、《少司命》并为一章。
《闻一多》《什么是九歌》主张以《东皇太一》为迎神曲,《礼魂》为送神曲,中间九章为“九歌”正文。
但多数人的意见,以“九”为虚数,同意汪瑗《楚辞集解》、王夫之《楚辞通释》之说,认为前十章是祭十种神灵,所祭的十种神灵,从古代人类宗教思想的渊源来考察,都跟生产斗争与生存竞争有密切关系。
十种神灵又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天神──东皇太一(天神之贵者)、云中君(云神)、大司命(主寿命的神)、少司命(主子嗣的神)、东君(太阳神);②地□──湘君与湘夫人(湘水之神)、河伯(河神)、山鬼(山神);③人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
有人认为,在上述十种神灵里面,篇首“东皇太一”为至尊,篇末“国殇”为烈士,都是男性;其余则是阴阳二性相偶,即东君(男)与云中君(女),大司命(男)与少司命(女),湘君(男)与湘夫人(女),河伯(男)与山鬼(女)。
《九歌》原来的篇次,也基本上是按照上述的关系排列的,今本《东君》误倒(闻一多《楚辞校补》)。
从《九歌》的内容和形式看,似为已具雏形的赛神歌舞剧。
《九歌》中的“宾主彼我之辞”,如余、吾、君、女(汝)、佳人、公子等,它们都是歌舞剧唱词中的称谓。
主唱身份不外三种:一是扮神的巫觋,男巫扮阳神,女巫扮阴神;二是接神的巫觋,男巫迎阴神,女巫迎阳神;三是助祭的巫觋。
所以《九歌》的结构多以男巫女巫互相唱和的形式出现。
与秋天有关的古诗词屈原《九歌》赏析

与秋天有关的古诗词屈原《九歌》赏析《九歌》是《楚辞》篇名。
原为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汉族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这首诗的赏析。
《九歌》原文:作者: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揖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褋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九歌》赏析:《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
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
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
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
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
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
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
因为纵灌南楚的湘水与楚国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她像慈爱的母亲,哺育着楚国世世代代的人民。
人们对湘水寄予深切的爱,把湘水视为爱之河,幸福之河,进而把湘水的描写人格化。
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样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具体地罩上了历史传说人物的影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歌屈原-九歌屈原《九歌》是《楚辞》篇名。
原为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
古
九(jiǔ)歌(gē)。
《九(jiǔ)歌(gē)》是《楚辞》篇名。
原为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
战国楚人屈原据汉族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
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
大多是人神恋歌。
共十篇:《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
《国殇》。
多数篇章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
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国殇》一篇。
则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
王逸认为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
当时屈原“怀忧苦毒。
愁思沸郁”。
所以通过制作祭神乐歌。
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
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
仅供祭祀之用。
作品名称,九(jiǔ)歌(gē)。
外文名称,Nine Songs。
Nine Tunes。
Jiu Ge。
Songs。
创作年代,战国。
作品出处,《楚辞》。
文学体裁,骚体诗。
楚辞。
作者,屈原。
内容,《东皇太一》《云中君》等。
内容梗概。
九(jiǔ)歌(gē)·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
穆将愉兮上皇①。
抚长剑兮玉珥②。
缪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
盍将把兮琼芳③。
蕙肴蒸兮兰藉。
奠桂酒兮椒浆④。
扬枹兮拊鼓。
疏缓节兮安歌⑤。
陈竽瑟兮浩倡⑥。
灵偃蹇兮姣服。
芳菲菲兮满堂⑦。
五音纷兮繁会⑧。
君欣欣兮乐康。
九(jiǔ)歌(gē)·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
华采衣兮若英①。
灵连蜷兮既留。
烂昭昭兮未央②。
蹇将憺兮寿宫。
与日
月兮齐光③。
龙驾兮帝服。
聊翱游兮周章④。
灵皇皇兮既降。
云中君猋远举兮云中⑤。
览冀州兮有余。
横四海兮焉穷⑥。
思夫君兮太息。
极劳心兮忡忡⑦。
九(jiǔ)歌(gē)·湘君君不行兮夷犹。
蹇谁留兮中洲①?美要眇兮宜修。
沛吾乘兮桂舟②。
令沅湘兮无波。
使江水兮安流③。
望夫君兮未来。
吹参差兮谁思④?驾飞龙兮北征。
邅吾道兮洞庭⑤。
薜荔柏兮蕙绸⑥。
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⑦。
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⑧。
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
隐思君兮陫侧⑨。
桂棹兮兰枻。
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
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
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
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
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鼍骋骛兮江皋。
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
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
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
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
聊逍遥兮容与。
九(jiǔ)
歌(gē)·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
目眇眇兮愁予①。
袅袅兮秋风②。
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③。
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
罾何为兮木上④?沅有茝兮醴有兰⑤。
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⑥。
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⑦。
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
夕济兮西澨⑧。
闻佳人兮召予。
将腾驾兮偕逝⑨。
筑室兮水中。
葺之兮荷盖⑩。
荪壁兮紫坛。
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
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
擗蕙榜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
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
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
建芳馨兮庑门。
九疑缤兮并迎。
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
遗余褋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
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
聊逍遥兮容与。
九(jiǔ)歌(gē)·大司命广开兮天门。
纷吾乘兮玄云①。
令飘风兮先驱。
使冻雨兮洒尘②。
君回翔兮以下。
逾空桑兮从女③。
纷总总兮九州。
何寿夭兮在予④。
高飞
兮安翔。
乘清气兮御阴阳⑤。
吾与君兮齐速。
导帝之兮九坑⑥。
灵衣兮被被。
玉佩兮陆离⑦。
一阴兮一阳。
众莫知兮余所为⑧。
折疏麻兮瑶华。
将以遗兮离居⑨。
老冉冉兮既极。
不寖近兮愈疏⑩。
乘龙兮辚辚。
高驰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伫。
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
愿若今兮无亏。
固人命兮有当。
孰离合兮可为?九(jiǔ)歌(gē)·少司命秋兰兮麋芜。
罗生兮堂下①。
绿叶兮素华。
芳菲菲兮袭予②。
夫人自有兮美子。
荪何以兮愁苦③?秋兰兮青青。
绿叶兮紫茎④。
满堂兮美人。
忽独与余兮目成⑤。
入不言兮出不辞。
乘回风兮载云旗⑥。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⑦。
荷衣兮蕙带。
儵而来兮忽而逝⑧。
夕宿兮帝郊。
君谁须兮云之际⑨?与女沐兮咸池。
晞女发兮阳之阿⑩。
望美人兮未来。
临风恍兮浩歌。
孔盖兮翠旌。
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
荪独宜兮为民正。
九(jiǔ)歌(gē)·东君暾将出兮东
方。
照吾槛兮扶桑①。
抚余马兮安驱。
夜皎皎兮既明②。
驾龙辀兮乘雷。
载云旗兮委蛇③。
长太息兮将上。
心低佪兮顾怀④。
羌声色兮娱人。
观者憺兮忘归⑤。
縆瑟兮交鼓。
箫钟兮瑶簴⑥。
鸣篪兮吹竽。
思灵保兮贤姱⑦。
翾飞兮翠曾。
展诗兮会舞⑧。
应律兮合节。
灵之来兮蔽日⑨。
青云衣兮白霓裳。
举长矢兮射天狼⑩。
操余弧兮反沦降。